重建后关节囊及外旋肌群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 格式:pdf
- 大小:267.96 KB
- 文档页数:3
人工全髋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
张锐;张卫国;宋子缨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下旬刊》
【年(卷),期】2011(024)006
【摘要】老年股骨颈骨折是骨外科常见病,人工关节置换已经替代传统的治疗方法。
国外学者大量研究表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疗效明显优于保守治疗和内固定治疗,是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法。
【总页数】2页(P112-113)
【作者】张锐;张卫国;宋子缨
【作者单位】辽宁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11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3.4
【相关文献】
1.全髋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J], 宋广元
2.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J], 王猛
3.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 [J], 黄健斌;严超仪;陈元庄
4.人工全髋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 [J], 张锐;张卫国;宋子缨
5.全髋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J], 汤炳旺;张经纬;翟赞京;毛远青;朱振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骨折临床疗效分析苗峰田;贾瑞霞【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髋关节股骨颈骨折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意见.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髋关节股骨颈骨折患者12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61例,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61例,采用常规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研究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疗效优秀者36例、良好者19例,其优良率为90.1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5例、20例及7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92,P<0.05).研究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仅发生1例骨质疏松、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褥疮及1例尿路感染,其并发症发生率为4.9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35,P<0.01).治疗前,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为(90.26±2.57)分、对照组为(70.33±4.16)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361、34.313,P<0.01);其中,研究组治疗后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33,P<0.01).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髋关节股骨颈骨折临床治疗中,临床疗效肯定,术后并发症更少,髋关节功能康复质量更高,可显著提升患者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8(037)001【总页数】3页(P10-12)【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骨折;疗效【作者】苗峰田;贾瑞霞【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骨外科,山东聊城 252002;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骨外科,山东聊城 252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髋关节是由股骨头和髋臼相对构成,属于杵臼关节。
全髋置换术和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对比老年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骨折,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韧性减弱,往往容易发生骨折。
而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全髋置换术和半髋置换术是两种常见的手术方式。
那么全髋置换术和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和区别是什么呢?本文就对这两种手术进行对比分析。
一、全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术是将全髋关节进行替换,包括股骨头和骨盆髋臼的部分或全部替换。
该手术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有着良好的效果。
全髋置换术可以有效恢复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全髋置换术对患者的骨折愈合没有太高要求,即使股骨头骨折部分无法愈合,也可以通过全髋置换术来进行治疗。
全髋置换术对于老年患者骨折后出现的髋关节退行性疾病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
半髋置换术是将髋臼和股骨头之间进行替换,对于部分股骨头骨折或骨折愈合后出现髋关节退行性疾病的患者是一种较为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比于全髋置换术,半髋置换术保留了髋关节部分骨质,手术创伤和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短。
对于年龄较大,患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或合并有其他疾病的患者来说,半髋置换术的手术风险和术后康复情况会更好一些。
1.手术方式全髋置换术是将全髋关节进行替换,较半髋置换术而言,创伤较大。
而半髋置换术是将髋臼和股骨头之间进行替换,手术创伤和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短。
2.手术适应症全髋置换术适用于股骨颈骨折后合并有髋关节严重退行性疾病的患者,而半髋置换术更适用于部分股骨头骨折或骨折愈合后出现髋关节退行性疾病的患者。
3.术后康复全髋置换术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长,需进行较长时间的康复训练。
而半髋置换术的术后恢复相对较快,患者可以早期进行下床活动和关节功能锻炼。
4.手术风险全髋置换术由于替换了整个髋关节,术后可能会出现关节脱位、髋杯松动等并发症,相对风险较大。
而半髋置换术由于保留了部分髋关节骨质,术后风险相对较小。
全髋置换术和半髋置换术都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手术方式,但在具体选择时需根据患者的年龄、整体健康状况、骨折情况以及合并疾病等进行综合考虑。
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对于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04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成置换组和内固定组,均52例。
置换组患者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内固定组患者采取骨折内固定术进行治疗。
结果:置换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内固定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内固定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置换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内固定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内固定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有明显优势,不仅术后康复更快,且并发症更少。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骨折内固定术;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并发症股骨颈骨折是常见的骨科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主要是由于老年人往往存在骨质疏松的问题,导致其在受到外力冲击的情况下,股骨颈骨折风险明显更大[1]。
股骨颈骨折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较大的危害,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关节功能,同时会对其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2]。
因此,积极地对中老年股骨颈骨折进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3]。
目前,临床上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手术治疗方式较为多样化,其中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为主[4]。
本文就对比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手术治疗方式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04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成置换组和内固定组,均52例。
置换组:男27例、女25例;年龄48-74岁,平均年龄(63.28±5.93)岁;Garden分型III型28例、IV型24例;合并糖尿病者11例、合并高血压者13例。
内固定组:男28例、女14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2.93±6.08)岁;Garden分型III型29例、IV型23例;合并糖尿病者9例、合并高血压者12例。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对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
方法:从2005年1月到2012年6月,运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58例,对患者治疗结果进行认真分析,结合随访资料、harris 评分及x 线片评定其疗效。
结果:对老年性股骨颈骨折采取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经过9~24个月的随访,结果为优40例,良8例,可 9例,差1例,优良率为 82.76%。
结论:在临床上,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采用人工关节置术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卧床及住院时间,有效地改善老年人术后的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术;老年性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股骨颈骨折系指股骨头下方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多见于中、老年人,是临床常见骨折。
由于老年人骨质稀疏,股骨颈生物力学结构削弱,髋周肌群退变,不能有效地抵御有害的应力,加之髋部承受重力较大,因此轻微的外力作用即可造成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其移位骨折难以获得满意的复位和稳定,易发生不愈合,晚期可出现股骨头坏死,老年易发生严重的全身并发症。
我院自2005 年1月至2012 年6月,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8例,男性 20例,女性 38例,年龄61~88岁,平均年龄72岁,在这些患者中有跌伤40例和车祸18例。
此外患有合并症的有高血压20例,糖尿病30例,脑萎缩6例,脑栓塞2例。
gardan 分型: ii 型12例,iii 型30例,iv 型 16例。
1.2治疗方法由于老年人的身体素质没有年轻人好,在进行治疗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并对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做一个全面的评估,确定患者能够的承受的最大的手术强度,这样才能够为相关的手术奠定基础,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进行手术之前,需要做好术前的相关准备。
全髋关节置换术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摘要】目的分析对比全髋关节置换术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24 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70 例(A 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54 例(B 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时间、术中失血量等指标。
结果 A 组的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及显著优于B 组,P<0.05;但B 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A 组,P<0.05。
关节功能优良率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
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均为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措施,对于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应根据患者身体情况、骨折类型及经济条件选择适合患者恰当术式。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头置换术;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043-01自1938年Wiles首次将不锈钢应用于全髋关节以来已有70多年的历史。
近二十年来,金属、高分子生物材料以及假体设计的改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HTR)已经得到广泛的开展[2],其可以达到改善关节功能、缓解髋关节疼痛、矫正关节畸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近年来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保守治疗和各种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均有较高的骨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坏死[1],约只有四分之一的患者可恢复功能。
目前,全髋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有移位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理想方法,但全髋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适应证在临床界尚存广泛争议,本文就近年来我院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比较,现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8年7月至2014年1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24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72例,年龄60-86岁,平均年龄66.9岁,临床表现:髋关节活动后肿胀、疼痛、跛行,甚至不能行走。
全髋关节置换后髋关节内外旋活动范围计算张振华;刘永涛;赵峰;朱一鹏【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09(013)035【摘要】背景:全髋关节置换后髋关节内外旋活动范围能否满足日常活动需要直接影响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和假体的使用寿命,目前全髋关节置换后髋关节内外旋活动范围及决定因素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研究.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后髋关节内外旋活动范围的计算方法.设计、时间及地点:探索性实验,于2008-10在山东省单县中心医院完成.材料:人工髋关节由山东省菏泽恒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方法:用数学方法推导人工髋关节不同臼柄水平截面摆动角的计算公式:绘制臼杯截面分别为半圆,大于半圆,小于半圆的臼柄水平截面示意图.设截面上股骨假体颈柄的宽度2L,臼杯截面开口宽度为2L',截面所在圆的半径为R.求得臼杯截面大于半圆时摆动角Q=90°-arcsinL/R-arccosL'/R.臼杯截面小于半圆时摆动角Q=90°-arcsinL/R+arccosL'/R.臼杯截面等于半圆时摆动角Q=90°-arcsinL/R.用数学方法推导人工髋关节内旋和外旋时臼柄撞击平面位置的数学表达式:假设臼杯(人工股骨头)的半径为R,股骨假体颈柄的半径为L,股骨假体颈干角减90°为J,臼杯的外展角为B.通过复合函数求导数的方法确定人工髋关节内旋和外旋时臼柄截面摆动角最小值时的截面位置.人工髋关节内旋和外旋时臼柄撞击平面位于旋转中心下方h=(sinJR2-sinBLR)/,其中B∈[0 arcsin(sinJL/R)].随外展角的增大撞击平面逐渐上移至h=sinJ截面,B≥arcsin(sinJL/R)时,撞击平面保持不变均位于h=sinJ平面.推导人工髋关节内旋和外旋活动范围的计算公式.主要观察指标:全髋关节置换后髋关节内外旋活动范围计算公式.果: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髋关节内旋和外旋活动范围ROM=2{90°-arcsin1/+ arcos [/cosB]},(k=R/L).结论:全髋关节置换后髋关节关节内外旋活动范围与髋臼杯外展角、股骨假体颈干角、头颈比呈正相关,该公式简单、准确,值得临床参考.【总页数】5页(P6836-6840)【作者】张振华;刘永涛;赵峰;朱一鹏【作者单位】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骨科(单县中心医院),山东省单县,274300;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骨科(单县中心医院),山东省单县,274300;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骨科(单县中心医院),山东省单县,274300;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骨科(单县中心医院),山东省单县,274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相关文献】1.重建后关节囊及外旋肌群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J], 陈春雷;李拱榆2.后关节囊重建及外旋肌群修补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关节后脱位 [J], 汪璟;李远景;丘宏伟;马勇;宗世璋;张德3.全髋关节置换后髋关节前屈后伸活动范围计算 [J], 张振华;刘永涛4.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早期后脱位:修复后关节囊及外旋肌群的意义 [J], 林奇益;李玉茂;谢晓勇;张玉九;林智军5.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早期后脱位:修复后关节囊及外旋肌群的意义 [J], 林奇益;李玉茂;谢晓勇;张玉九;林智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56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均给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随访13~72个月,按Harris评分进行评估。
结果患者均安全度过手术期,无感染、脱位及严重并发症发生。
Harris评分总优良率达91.07%。
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可缓解疼痛,较好地恢复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rtificially total hip replacement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s. Methods Fifty-six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s were given artificially total hip replacement therapy. And they were followed up for 13-72 months, to evaluated effect according to Harris. Results Patients all safely through surgery period, there was no infection, dislocation and severe complication.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91.07%. Conclusion Artificially total hip replacement can relieve pain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s patients, restore function better, improve patients’ life quality.[Key words] Artificial; Elderly; Femoral neck fractures; Total hip replacement老年人的骨质疏松、外伤均易导致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约为10%。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对照研究作者:赵永明赵元杰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12期【摘要】目的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
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以及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117-02股骨颈骨折是指发生于股骨头以下至股骨颈基底部的骨折,患者表现为髋部疼痛、腹股沟中点附近有压痛和纵轴叩击痛。
股骨头骨折发生与骨质疏松、老年人髋周肌群退变、严重暴力冲击等因素密切相关。
是导致老年人生活能力下降的重要因素。
为了提高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们分别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104例患者均为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男47例,女57例;年龄54-75岁,平均年龄(61.2±5.6)岁。
入组标准:①年龄50-75岁;②意识清楚,可顺利完成交流沟通;③无手术治疗禁忌症;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
排除标准:①年龄75岁;②合并其他部位骨折或者脏器损伤;③合并外科治疗禁忌症;④合并意识障碍、原发性肢体功能障碍、重症肌无力等影响疗效判定的合并症。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6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与b组(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方法治疗),每组各31例。
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组与内固定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3.7%,67.7%。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组明显优于内固定组,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老年性股骨颈骨折,应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是骨科临床一种常见疾病。
老年患者自身各脏器官慢慢衰退,有的同时合并有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及冠心病等疾病。
如得不到及时治疗,卧床时间过长极易引起各种并发症,病死率风险增高[1]。
为此对于老年性股骨颈骨折,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并且尽可能减少卧床时间。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6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入选的6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均为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我院骨科收治的住院患者。
其中女性患者共23例,男性患者共39例。
年龄在62岁到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岁。
骨折原因:从高处坠落,交通车祸,行走摔倒及重物砸伤等。
骨折病程最长时间的患者长达6年,最短2 h。
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没有显著性差异,因而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a组和b组患者入院后首先进行皮肤牵引,手术前进行全面检查,麻醉科、内科配合对有合并症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充分做好手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对患者的肝脏,肾脏、心肺等功能进行常规检查。
如果有服用类固醇和阿斯匹林者,告诉其在进行手术前应停用,等到出凝血时间恢复正常后再实施手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077-01【摘要】目的:利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并在治疗的过程中,观察其临床的效果。
方法:对近两年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基本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从中找出最科学的治疗方法。
结果:经过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60例患者中,有15理论患者恢复良好,有30例患者恢复效果最好,有11例患者患者的恢复状况差强人意,有4例患者的没有多大起色。
这些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40个小时,术后的出血量为956毫升。
在接下来两年的随访中,并发症的发病率为15%。
结论:利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较好的疗效。
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得到有效恢复,手术的时间缩短,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逐渐下降。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医疗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平均寿命逐年增长。
由于老年人的骨质随着年龄的增长疏松现象越来越严重,老年股骨劲骨折的患者变得越来越多。
这不仅影响了老年人的正常生活,而且增加了家庭与社会的负担。
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应用,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老年股骨颈骨折病的治愈率,给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供一个舒适的外部环境。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本组选择60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其中男性有35例,女性有25例,他们的平均年龄在70岁左右。
这些患者出现股骨颈骨折的原因包括:从高处坠落、跌伤、交通事故。
其中的合并症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或者肺气肿。
在经过全身检查与x线拍片之后发现,患者的骨折属于股骨颈骨折,排除合并性关节炎、病理性骨折、陈旧性骨折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1.2 方法要利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需要做到以下三项内容:首先要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比如说,要根据x线拍片的诊断结果,准确判断患者骨折移位的精确位置,并及时地采取胫骨结节的牵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