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及康复指导
- 格式:pdf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2
内蒙古中医药了直跪的基础,进一步需要半跪的训练。
3.10正确的站立姿势:小儿到了12月可进行独立站立训练,可训练髋骨伸展能力。
髋部训练法:使患儿处于俯卧位,家长一手按住臀部,一手握双腿膝部,将双大腿缓缓上提,这样可使髋关节充分得到伸展。
4手功能训练经常让病儿手抓握各种物体,不论光滑或粗糙的、温热或冰凉的,加强对手的各种刺激,促进手部感觉。
继而抓捏和玩耍玩具,如搭积木、拾豆豆、做插木游戏等,这些训练有利于手的功能发育,同时也促进智力发育。
还可以指导他们做结绳、系鞋带和扣钮等,为将来生活自理打基础。
5效果早期持久的纠正异常姿势和对肢体的功能训练、病儿的家长参与掌握一些康复知识,与医生密切配合,贯穿于孩子的日常生活中,耐心地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甚至说年复一年的不间断操作,可以协助病儿克服困难,得到很大成度的提高。
6体会要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做到“三早”是关键,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婴儿家长,在孩子出生后,应定期带孩子到儿保科进行定期的全面检查,及时发现问题。
一旦发现患儿有运动发育落后,及时进行必要的干预,早期干预会有良好的效果,治疗开始得越早效果越好。
治疗需打“持久战”。
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持之以恒,综合治疗,才是惟一正确的选择。
在家长的密切配合下,能收到理想的疗效。
家长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习一些家庭康复训练方法。
使康复训练贯穿于孩子的日常生活之中。
康复训练最重要,目前在脑瘫治疗中,方法虽然很多,但康复物理治疗、运动训练是最主要的,也是最有效的,药物等治疗是次要的,只起辅助作用。
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功能改善比较困难,但只要坚持康复训练,患儿的功能都会有所改善的。
参考文献[1]林庆,李松.小儿脑性瘫痪[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344-363.[2]卢庆春.脑性瘫痪的现代诊断与治疗[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3]李晓捷.实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08.[4]刘振寰.让脑瘫儿童拥有幸福人生[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乾县人民医院(713300)2012年3月8日收稿关键词:髋关节置换;康复;护理中图分类号:R4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0-0178-02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指导及护理王亚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以解除关节疼痛,具有关节活动好,可早期下床活动,减少病人长期卧床的并发症等优点,是大多数关节病患者从疾病中解脱出来。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手术方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手术后的护理和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影响到手术效果和患者康复情况。
目前关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的研究还相对不足,需要更多的实践和经验总结。
通过对手术后护理、康复训练内容、方法和效果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总结,可以为临床工作提供更科学的指导,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速度。
本文旨在系统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的相关问题,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常用手术方法,手术后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的关键内容和方法,分析其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并总结注意事项,以提供临床医护人员在实践中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和康复训练,旨在为改善患者康复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活质量,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促进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康复水平的提升。
2. 正文2.1 手术后护理手术后护理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非常重要的环节,合理的护理可以有效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第一天,患者需保持卧床休息,避免过度活动或承重,保持髋部伤口清洁干燥,定时更换大小便垫,避免压迫伤口。
术后第二天开始可以进行passsive 活动,可做床上直腿抬高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静脉栓塞的发生。
术后第三天开始可以进行床上康复训练,如臀肌收缩、翻身等动作,注意力量控制,避免过度用力导致伤口裂开。
术后第五天可以开始进行站立训练,配合助行器或者助行器进行站立、行走练习。
术后的一个月内,患者需定期到医院复查,遵守医嘱,注意饮食、休息,避免受凉感冒,保持情绪稳定。
术后的护理是一个细致入微的过程,需要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和医护人员的指导,才能达到最好的康复效果。
老年病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及出院指导李徽 张青(青海红十字医院骨科,青海西宁810000) 关键词 人工全髋关节 置换术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R5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6975(2008)1821710202 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难度大,尤其是老年人因各种脏器功能呈现不同程度的衰退,机体免疫功能和耐受性降低,易出现并发症。
我科2004年2月~2008年1月经围手术期积极处理,疾病恢复快,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37例,男26例,女11例,年龄58~84岁,平均71岁;病史最长20年,最短2个月,平均住院23d;随访最长1年,最短3个月。
所患疾病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假体塌陷松动翻修术19例,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6例,股骨颈陈旧性骨折7例,股骨头坏死3例(Ⅲ~Ⅳ期),强制性脊柱炎2例。
2 术前护理2.1 心理护理 术前应详细介绍麻醉方式、手术方法、优点,针对老年病人的心理特征主动与病人沟通,给病人以关心理解和安慰,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减轻恐惧感,取得患者的良好配合。
2.2 患者准备 协助做好各种必要的检查如三大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肺功能等,血型备血,做药敏试验。
2.3 体位练习 术前的康复锻炼是术后康复的基础,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说明术后为防假体脱位,要采取正确的体位。
训练床上排便习惯,指导下肢肌锻炼方法,包括等长和等张收缩训练、关节活动训练、为防止肌肉萎缩须行股四头肌舒缩运动。
绷紧腿部肌肉10s后放松,再绷紧放松,如此循环,每天20~30次,指导正确使用拐杖等训练程序,使37例病例都能很好地配合训练。
3 术后护理3.1 生命体征的观察 系统地了解患者全身状况,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变化,常规心电监护24h,给予低流量吸氧,增加血氧含量,同时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伤口渗血、引流量的颜色、性质和量,对肾功能不全者注意观察尿量,对糖尿病病人要定时测血糖、尿糖,防止出现酮症酸中毒。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如何进行康复指导?现如今临床上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越来越多,并且随着我国手术技术水平不断地提高,术后康复效果也越来越明显。
在此背景下,全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治疗中也得到了有效应用,由于患者康复的效果不仅与疾病手术操作等因素有关,还与患者的信心和康复指导效果有关,所以在手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科学地康复指导。
如果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出现了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就会缺血坏死,这给患者带来了非常大的痛苦,导致他们出现运动功能障碍。
因此,一般需要对病人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促进患者的康复。
那么应该如何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加强心理护理由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比较大的手术,再加上受到患者本身等因素的影响,如年龄偏高等,他们在手术前后就会出现一些消极心理。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注意对病人的心理护理,让他们了解康复指导的内容,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多向他们讲述现代的医学技术内容,通过全面地解释,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康复进程。
二、术前准备在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前,护理人员需要指导和训练病人坐位和卧位排尿,然后协助他们做好各项术前的基本检查,正确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
同时在术前的12h还要叮嘱病人禁食禁水,如果他们比较紧张,可以合理应用镇静药物。
此外,在手术的前一天还要按医嘱静脉输入抗生素,减少其它因素对手术安全性的影响。
1.康复指导的内容(1)术后护理由于手术中的麻醉可能会引起下肢血管扩张,进而导致患者的血容量相对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出血率。
再加上受到手术创口疼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患者还会出现低血压。
当患者进入病房以后,一定要严格观察他们的生命体征变化,最好每1h测BP一次,避免意外情况对康复效果的影响。
在此过程中,还要经常挤压引流管,主要是为了保持其通畅,记录每小时患者的尿量,并且还要采取吸氧和保暖等措施,强化护理效果。
大部分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年龄比较高,为了减少其它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需要注意泌尿系统等并发症,完善此部分的护理方案,并且在此过程中还要严格控制输液量和速度,指导病人们做扩胸运动和深呼吸,积极鼓励病人将痰咳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规范性康复训练作者:刘娟娟郭琴香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7期【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规范性康复训练的方法。
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科近段时间6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训练情况。
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6个月评定患者功能恢复,优52例,良15例,中1例,优良率98%。
结论:规范性康复训练及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更好的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规范性康复训练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现代骨科临床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骨外科手术,是目前重建髋关节功能、缓解疼痛、纠正畸形的有效治疗手段〔1〕。
在关节置换手术发展的同时,规范性的康复锻炼及护理也至关重要。
我科自2011.10—2013.01收治了68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经规范性的康复锻炼及护理,术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6例,女32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1岁,其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9例,股骨颈骨折24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4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1例,术后10—20天出院,出院时均可下床活动,出院后1个月、3个月、半年、1年后返院复查均获得效果满意。
1.2术后护理1.2.1常规护理:术后6小时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禁食水。
术后24小时吸氧、监护仪应用,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1.2.2体位:卧硬板床。
患肢外展中立位,双腿之间置梯形垫,或穿“丁”字鞋,患肢抬高5-10cm。
翻身时注意尽量选择患侧翻,健侧翻身时患侧仍需保持外展位,建议30-45度翻身,避免患肢内旋,内收活动,以免脱位。
1.2.3病情观察: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如短时间内引流量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定时夹闭引流管;观察伤口敷料情况,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有渗血及污染时及时更换;同时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感觉、运动和伤口疼痛情况,如出现异常及时处理。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指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HR)是一种常见的手术,用于治疗严重的髋关节疾病,如关节炎、骨折等。
术后康复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恢复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指南。
一、术后早期康复1、术后第一天:进行轻微的踝泵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2、术后第二天至第三天: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术后第四天至第五天: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包括髋关节屈曲、伸展、内外旋转等。
二、术后中期康复1、术后第六天至第七天:进行主动关节活动,如坐在床边进行髋关节屈曲练习。
2、术后第八天至第九天:进行站立练习,逐渐增加负重,以适应日常生活活动。
3、术后第十天至第十三天:进行步态练习,包括平衡练习、步行练习等。
三、术后后期康复1、术后第十四天至一个月:进行抗阻训练,如弹力带练习、器械训练等。
2、术后第二个月至三个月: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如上下楼梯、骑自行车等。
3、术后三个月后: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
四、注意事项1、遵循医生建议的康复计划,不要擅自更改或延误康复进程。
2、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体位,避免过度屈曲、伸展和旋转髋关节。
3、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负重,以免导致关节脱位或骨折。
4、定期到医院复查,了解康复情况及后续治疗建议。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和耐心。
通过遵循医生建议的康复计划,逐步恢复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如有任何疑问或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与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康复专家共识本文将详细探讨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与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康复专家共识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概述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的背景、目的、范围、方法和结果,然后介绍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康复专家共识的意义、标准、形成过程等。
接着,对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举例说明二者的应用实践。
浅谈髋关节置换术护理和康复指导摘要:目的:综述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术后护理的经验。
方法:回顾2011-2012年度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术后所实施的护理措施。
结论:针对髋关节置换患者做好术前、术后护理(一般护理、疼痛护理、体位护理等),并执行细致的护理措施和术后康复锻炼,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术前、术后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32-02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p):通过手术利用人工生物材料替代与重建病损的髋关节,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等疾病的有效方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具有解除疼痛、,以缓解症状、纠正畸形,改善及恢复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手段。
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基本护理1.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属于骨科较大的手术,而且病人年龄偏高,已经给病人造成心理压力,而且此类病人大多疼痛、活动受限,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再加上老年人住院后容易考虑的问题太多,诸如经济问题、治疗效果问题等从而产生焦虑、恐惧、悲观等心理状态。
因此,心理护理极为重要。
护士要在病人进入病房后,要热情接待病人,让病人熟悉环境,有信心,打消恐惧心理,向病人讲述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讲解此类手术多次成功的先例当其了解手术能恢复关节功能、解除疼痛后,并结合介绍手术成功者来“现身说法”,多数病人都愿意尽快手术。
1.2 饮食及体位护理。
由于患者一般都是老年人,加之卧床后胃肠蠕动会减慢,影响消化功能,病人会有便秘等症状,所以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是术前的重要内容,因此饮食方面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鼓励患者进食、鼓励多饮水,防止患者因担心大小便不方便而自主的减少进食现象的发生。
股骨颈骨折病人常规行患肢皮牵引术。
皮牵引术可以改善髋关节周围组织挛缩,松弛肌肉,有利于手术中操作和髋关节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