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
- 格式:doc
- 大小:2.29 MB
- 文档页数:16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前言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重要手术之一,其具有术后恢复快、疼痛减轻和关节功能改善等优点。
但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的下降以及其他因素,约有1-4%患者可能出现髋关节脱位的情况。
因此,本文将针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原因分析术中原因术中原因是导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是由手术操作不当或手术器械不适当所引起的。
例如,手术过程中对股骨干的切割位置不当、人工假体的锁定螺钉抓取能力不足等都可能导致髋关节脱位。
术后因素术后因素也是导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些因素包括:1.髋关节置换假体的松动2.肌肉无力或无效3.手术后肢体相位故障4.手术后感染和复发性脓肿5.长期卧床或多种原因导致手术后肢体功能减退疾病因素除了术中和术后因素外,某些疾病也是引起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原因之一。
例如,关节软骨破坏和肢体畸形都可能导致术后的髋关节脱位。
因此,在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前,应仔细评估患者的疾病状况,制定合适的手术计划。
护理对策为了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发生,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具体的对策如下:1.术中要仔细操作,确保人工假体准确安装,尽可能避免手术操作不当带来的影响。
2.术后要加强肢体功能锻炼,适当进行物理治疗,达到加强肌肉、增加肌肉弹性、减轻关节负担和防止肌肉有力缺乏的目的。
3.术后要重点加强各个环节的护理管护,包括疼痛治疗、饮食和营养监护、伤口护理、体位翻身护理、卫生防疫等方面,有效减少患者因手术带来的创伤所造成的疼痛和恢复的时间。
4.对于患者的家庭成员应在医生和护士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和康复训练,确保关节保护和肌肉锻炼的安全和效果。
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是一种骨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分析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115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经多年的发展,因缓解髋关节疼痛和改善髋关节行走活动功能显著,已成为近代骨科领域里最为成功的手术之一。
术后脱位是全髋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仅次于无菌性松动。
因此,分析tha术后脱位原因,可能为我们做好预防脱位措施,减少脱位发生有所帮助。
tha术后脱位的发生时间通常认为多见于tha术后的3个月之内。
但也有报道脱位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据mayo医院报道,tha术后1个月的脱位率1%,术后1年的脱位率1.9%,然后每5年增加1%,25年时则进一步增高达7%。
患者相关因素既往有髋关节手术或髋关节置换翻修手术史。
髋部手术能导致外展肌肉力量减弱、关节周围大量瘢痕形成以及局部软组织张力降低和不平衡。
tha术后脱位各家报道略有不同,一般初次tha术后的脱位率总体2%~3%,初次翻修手术后的脱位率则较初次tha高3~4倍,可高达9%~10%,而2次以上翻修手术者的脱位率则可进一步增高达26.7%。
患有精神错乱和定向力障碍的老年人、酗酒者,或有癫痫、不全瘫、帕金森病、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和其他一些影响肌肉张力疾病的患者也易发生人工关节脱位。
主要由于大脑功能失调、肌肉力量的减弱以及术后不按照医嘱进行功能锻炼等。
年龄、性别、体重因素。
brytrom指出8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引起脱位的风险为年轻人的4.5倍;ekelund报道>80岁的157例患者(162髋)tha术后1年的脱位率9.2%。
levy等认为高龄和女性是首次tha术后脱位的重要危险因素。
woo等指出女性与男性的脱位发生率2∶1。
von knoch等研究分析了19680例初次全髋置换术,发现在术后≥5年的晚期脱位中,女性患者脱位的发生率67%,男性患者33%。
kim等通过回顾性对比研究发现,肥胖患者(bmi≥35)行翻修术时脱位的发生率为非肥胖患者(bmi≤30)的6倍,并认为肥胖患者发生脱位的机制可能是由于髋关节屈曲内收时软组织的碰撞而导致脱位。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风险分类、致病因素、与防护力、风险评估、预防护理及新兴技术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作为常见且高效的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手术方法,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
髋关节脱位作为其并发症之一,引起医疗界关注。
髋关节脱位可导致严重的后果,不仅对患者造成痛苦,会增加医疗资源消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预防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全髋关节置换术及髋关节脱位风险全髋关节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手术技术,通过替换受损的髋关节部分或全部结构,以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和提升生活质量。
在手术中,受损的髋臼和股骨头被取出,并被人工植入的假体所代替。
这种手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使其重新获得正常的髋关节功能[1]。
髋关节脱位定义与危害。
髋关节脱位是指人工髋关节中两个组件之间的稳定性丧失,导致其位置异常变化,从而影响髋关节的正常功能。
脱位可能导致疼痛、不适感,甚至危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脱位还导致人工假体的磨损和损坏,进而需要进行修复手术,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负担。
髋关节脱位分类与致因因素。
髋关节脱位可分为完全性脱位和部分性脱位两种。
完全性脱位是指人工关节完全脱离髋臼,而部分性脱位则是关节的某一部分脱出髋臼,但未完全脱位。
髋关节脱位的致因因素多种多样,包括手术技术不当、假体不稳定、韧带松弛、软组织损伤等。
同时,患者的年龄、骨质疏松、髋关节解剖结构异常等因素也可能增加脱位的风险。
髋关节脱位预防护理术前评估与风险筛查。
在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充分地术前评估和风险筛查是预防髋关节脱位的关键步骤。
通过全面的评估,可以识别出潜在的风险因素,为手术选择和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病史获取与体格检查。
在术前评估中,医疗团队应仔细收集患者的病史信息,包括既往髋关节疾病、手术史、骨折史等。
同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特别关注髋关节的稳定性、肌力状况以及周围软组织的情况。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髋关节状态,预测潜在的脱位风险。
影像学检查。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关节脱位的预防护理目的探讨髋关节脱位护理干预作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发生。
方法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及正康复训练计划,正确实施护理各个环节中措施,开展系统预防髋关节脱位护理,可有效降低髋关节脱位发生。
结果本组78例中仅有2例发生关节脱位,发生率2.5%。
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发生。
标签:髋关节置换;脱位;预防护理随着经济发展、医疗技术和器械不断完善,目前人工关节置换已成为一项比较可靠而成熟技术。
但术后髋关节脱位是严重早期并发症,文献报道发生率为0.2%~6.0%[1]。
现对我院2009年10月~2014年5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原因和预防脱位方法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78例,男48例,女30例,年龄35~80岁,平均57.5 岁。
病因:股骨颈骨折42例,股骨头坏死28例,骨性关节炎8例。
有2例术后发生脱位,其中1例脱位3次。
施行手法复位后功能良好。
术后随访5个月~2年,效果满意,假体位置及关节功能良好。
1.2护理干预措施1.2.1术前干预1.2.1.1术前检查患者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及外展肌肌力,进行股四头肌肌力训练,臀中肌肌力训练,2~3次/d,5~10min/次。
1.2.1.2健康教育①向患者介绍与本病有关医学知识,手术前后注意事项,手术方式以及治疗流程。
了解认识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正确的锻炼方法。
将自行设计康复护理计划单于术前向患者讲解,使其理解,以便术后能很好接受与配合;②停用阿司匹林类药物;③戒烟酒1w以上。
1.2.1.3相关护理[2] ①做好患者心理护理;②做好相关辅助检查;③要综合多种会诊意见,正确评估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④术前3d练习床上大小便;⑤术前3d清洁皮肤;⑥术前晚清洁灌肠;⑦术侧禁止做肌肉注射,预防感染;⑧术晨禁食水,测量生命体征及术前用药;⑨术晨留置导尿。
1.2.2术后预防措施与护理麻醉消失后,可做踝关节、股四头肌主动运动,促进静脉回流,防止血栓形成。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预防护理体会作者:程春桃卢菊萍赵琴来源:《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2年第11期【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脱位护理干预的作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发生。
方法:将我院实行整体护理前于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61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按传统骨科常规护理,将实行整体护理后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预防性护理组,并开展系统性预防髋关节脱位的护理。
结果:两组患者24周后进行比较,预防性护理组发生关节脱位为1例,发生率为1.67%,对照组发生关节脱位为6例,发生率9.84%,二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关节脱位;预防护理【中图分类号】R5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2)11-0046-02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术后髋关节脱位是严重而常见的早期并发症,国外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3%,国内报道脱位率为0.5%~12%。
术后早期脱位对患者康复的信心打击大,康复时间延长,可能遗留髋关节功能损害,故增强对THR后髋关节脱位的认识,掌握预防髋关节脱位的方法,是完善护理理论与实践,适应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院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伤骨科收治的6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0例,女21例,年龄60~97岁。
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收治6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预防性护理组,其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60~97岁。
两组患者均经X线检查确诊,其中外伤性股骨颈骨折5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46例,股骨头坏死17例。
1.2方法:对照组61例患者在实行整体护理前只给予传统的骨科常规护理;预防性护理组60例患者除了常规的护理外,还针对患者髋关节脱位进行了系统的预防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