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答案】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7月《1127实用卫生统计学》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真题
- 格式:pdf
- 大小:184.26 KB
- 文档页数:8
下列关于相对比计算的叙述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a. 相对比公式中的甲乙指标一定要是绝对数b. 要求两指标必须性质相同,否则无法比较c. 对公式中的甲乙指标无明确限制,相对比的用途可以很广d. 甲乙指标一定要选用相对数题目2正确获得0.80分中的0.80分标记题目题干关于相对数,下列哪一个说法是错误的()选择一项:a. 常用相对数包括:相对比,率与构成比b. 计算相对数时要求分母要足够大c. 率与构成比虽然意义不同,但性质相近,经常可以混用d. 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之比题目3正确获得0.80分中的0.80分标记题目题干关于构成比指标,描述正确的是( )。
选择一项:a. 构成比是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的指标b. 构成比的分母是可能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总数c. 以m/n表示构成比,可得出m与n的倍数关系或m是n的几分之几d. 其表示事物内部各部分的比重大小题目4正确获得0.80分中的0.80分标记题目题干某县流脑发病率动态分析显示:以2012年的21.37/10万为基期水平,2013年流脑发病率为5.22/10万,2015年的定基发展速度是( )。
选择一项:a. 79.04%b. 90.47%c. 24.43%d. 27.00%题目5正确获得0.80分中的0.80分标记题目题干为调查某地区某病的发病情况,随机选取男200人、女100人作为调查对象,测得其感染阳为是()。
选择一项:a. 16.7%b. 无法计算c. 35%d. 18.3%题目6正确获得0.80分中的0.80分。
拿答案:1144,7660662020年春季《实用卫生统计学》形考作业一1.[问答题] 构成比答案资料下载请参考帮助中心说明答:——又称构成指标,他表示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2.[问答题] 计量资料答:——用度量衡的方法测定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研究指标量的大小获得的连续性的资料。
常用的统计指标有平均数、标准差,常用的统计方法有t检验,u检验,直线相关和回归。
——3.[问答题] 均数答:——均数是反映计量资料全部观察值平均水平的统计指标,适用于对程分布尤其是正态分布资料。
——4.[问答题] 总体答:————5.[问答题] 样本答:————.[单选题] 反映抗体滴度资料的平均水平,适宜采用的指标是A.中位数B.标准差C.算术均数D.几何均数答:————1.[单选题] 5人的血清滴度分别为1:20,1:40,1:80,1:1 0,1:320,则平均滴度是A.1:20B.1:80C.1:1 0D.1:40答:————8.[单选题] <div><strike><sub><sup><img alt="" width="245" height="101"src="/Attachment/Itembank/QuestionAttachments/201 10/f18eb111-bd90-4df2-aa 5-ecff9b1aea93/201 1031135 2339 .bmp" /></sup></sub></strike></div>A.曲线沿横轴越向左移动B.观察值变异程度越小,曲线越陡峭C.观察值变异程度越大,曲线越平缓D.曲线沿横轴越向右移动答:————9.[单选题] 用某年全市的出生数和婴儿死亡数计算婴儿死亡率,这种方法是属于A.统计描述B.统计推断C.参数估计D.抽样研究答:————答案联系QQ 1 129 02110.[单选题] 下面那个指标是样本指标A.ρB.πC.μD.σ答:————11.[单选题] 正常成年男子血铅含量呈偏态分布,对数变换后呈正态分布。
拿答案:1144,7660662020年春季《实用卫生统计学》形考作业三1.[问答题] 某病病死率答案资料下载请参考帮助中心说明答:——某病死亡率表示在规定的观察期间内,某病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
——2.[问答题] 秩次答:——秩次即通常意义上的序号,实际上就是将观察值按照顺序由小到大排列,并用序号代替了变量值本身。
——3.[问答题] 列联表资料答:——对同一样本资料按其两个无序变量(行变量和列变量)归纳成交叉排列的统计表,其行变量为R类,列变量可分为C类,这种表称为R*C列联表。
——4.[问答题] 非参数检验答:————5.[问答题] 直线回归系数答:————.[单选题] 在掌握有关历史资料的条件下,对于可数量化的指标,常用的筛选评价指标的方法是A.文献资料分析优选法B.多元回归法C.指标聚类法D.系统分析法答:————1.[单选题] 计算病死率的公式中,分母是A.该病死亡人数B.该病患病人数C.某地平均人口数D.某地死于各类疾病的总人数答:————8.[单选题] 多个率比较的卡方检验,其行*列表中的基本数字为A.多个率的分子和分母B.多个率的百分比C.多个样本的实际阳性频数和阴性频数D.多个样本的理论阳性频数和阴性频数答:————9.[单选题] 不受年龄结构影响,能够反映整个人群死亡水平的指标是答案联系QQ1 129 021A.粗死亡率B.年龄别死亡率C.标准化死亡率D.死因别死亡率答:————10.[单选题] 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无需校正的条件是A.总例数大于40B.理论数大于5C.实际均数均大于1D.总例数大于40且理论数均大于或等于5答:————11.[单选题] 秩和检验和t检验比较,其优点是A.检验效率较高B.计算方法简便C.公式更为合理D.不受分布限制答:————12.[单选题] 做配对比较的符号秩和检验时,其统计量是A.F值B.T值C.H值D.M值答:————13.[单选题] 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备择假设是A.两个样本的总体分布不同B.两个样本的总体均数不同C.两个样本的总体分布相同D.差值总体的中位数不等于零答:————14.[单选题] 散点呈直线趋势分布,当x值增大,y值则相应减小,可初步判定两变量为A.正相关关系B.无相关关系C.不能确定D.负相关关系答:————15.[单选题] 三个率比较的卡方检验,若P小于等于0.05,则结论是A.三个样本率各不相同B.总体率之间两两有差别C.至少有两个总体率有差别D.三个率不全相等或者完全不相等答:————1 .[单选题] 配对计量资料,差值分布不接近正态分布,应选用A.配对t检验B.卡方检验C.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D.配对比较的符号秩和检验答:————11.[单选题] 相关系数r>0时,散点图中散点的分布形态为A.散点完全在一条直线上B.散点完全在一条直线上,且随着x增大,y值有增大趋势C.散点分布大致呈直线,且随x增大,y值减小D.散点分布大致呈直线,且随x增大,y值增大答:————18.[单选题] 计算某地某年总死亡率,分母是A.年内实际死亡人数B.该年平均人口数C.年初人口数D.年末人口数答:————19.[单选题] 计算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分子是A.某年平均人口数B.某年内该病的新病例数C.年内该病的现患人数D.在各大医院内接受诊治的该病患者数总和答:————20.[单选题] 某医师用A药治疗9例病人,治愈1人,用B药治疗10例病人,治愈1人,比较两药疗效时,适宜的统计方法是A.u检验B.直接计算概率法C.卡方检验D.校正卡方检验答:————21.[单选题] 反映慢性病远期疗效的指标为A.发病率B.患病率C.生存率D.病死率答:————22.[单选题] 若r=0.102,对r做假设检验的结果为P>0.05,则A.认为两变量无直线相关B.认为两变量有直线相关C.证明两变量一定不存在直线相关D.尚不能确定两变量有无相关关系答:————23.[单选题] 两个小样本计量资料的比较,首先应考虑A.用t检验B.用秩和检验C.t检验或秩和检验均可D.资料符合t检验还是秩和检验答:————24.[单选题] 某市为调查本月流感的发病情况,选择n名居民为观察对象,观察期间内有m人发病,其中有q人曾别感染过2次,则期间流感的发病率为A.m/nB.n/mC.(m+q)/nD.m/(n-q)答:————25.[单选题] 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其校正条件是A.总例数大于40B.有实际数为0C.有实际数小于1D.有一个理论数小于5大于1,且总例数大于40答:————2 .[问答题] 某工厂1995年年底和199 年年底对该厂工人进行普查,人数均为2000人,1995年查出高血压患者191人;199 年查处高血压患者208人,208人中有181人在1995年系高血压,问:(1)1995年年底和199 年年底的高血压患病率。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1.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______.A.普通线图B.半对数线图C.直方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C(6——16岁为连续变量,得到的是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2.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C.半对数线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一个检测指标,两个分组变量)【答案】E? 3.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1974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用线段的升降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趋势)C.半对数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尤其比较数值相差悬殊的多组资料时采用,线段的升降用来表示某事物的发展速度)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E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
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______.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C.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D.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E.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答案】D5.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__________.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B.总体中任一部分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答案】C6.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A.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B.均数总大于中位数C.均数总大于标准差D.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E.均数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平均值【答案】D7.某地易感儿童注射乙肝疫苗后,从中随机抽取100名儿童测量其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水平,欲描述其平均水平,宜采用______.A.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方差E.四分位数间距【答案】B8.有人根据某种沙门菌食物中毒患者164例的潜伏期资料,用百分位数法求得潜伏期的单侧95%上限为57.8小时,其含义是:______.A.大约有9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B.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C.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D.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全体的百分之五,即是约有8人)E.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答案】D9.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A.方差除以其自由度就是均方B.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来自相互独立的正态总体C.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E.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F=MS组间/MS组内【答案】A10.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作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______.A.t值不变B.t值变小C.t值变大D.t值变小或变大E.不能判断【答案】A11.甲乙两地某病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计算时,其标准的选择______.A.不能用甲地的数据B.不能用乙地的数据C.不能用甲地和乙地的合并数据D.可用甲地或乙地的数据E.以上都不对【答案】D12.以下属于数值变量的是______.A.性别B.病人白细胞计数C.血型D.疗效E.某病感染人数【答案】B13.以下关于样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B.样本来自的总体应该是同质的C.样本中应有足够的个体数D.样本来自的总体中不能有变异存在E.样本含量可以估计【答案】D14.以下属于分类变量的是___________.A.IQ得分B.心率C.住院天数D.性别E.胸围【答案】D15.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_____.A.标准误逐渐加大B.标准差逐渐加大C.标准差逐渐减小D.标准误逐渐减小E.标准差趋近于0【答案】D16.某医院一年内收治202例腰椎间盘后突病人,其年龄的频数分布如下,为了形象表达该资料,适合选用_____. 年龄(岁):10~20~30~40~50~60~人数:6405085 20 1A.线图B.条图C.直方图D.圆图E.散点图【答案】C17.关于构成比,不正确的是_____.A.构成比中某一部分比重的增减相应地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比重B.构成比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用“概率”即“率”表示)C.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分布D.若内部构成不同,可对率进行标准化E.构成比之和必为100%【答案】B18.若分析肺活量和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体重值预测肺活量,则采用_____.A.直线相关分析B.秩相关分析C.直线回归分析D.方差分析E.病例对照研究【答案】C19.根据下述资料,样本指标提示_____.甲疗法乙疗法病情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轻型40369060 5490重型60427040 2870合计1007878100 8282A.乙疗法优于甲疗法B.甲疗法优于乙疗法C.甲疗法与乙疗法疗效相等D.此资料甲、乙疗法不能比较E.以上都不对【答案】C20.若算得F药物=7.604,P<0.01;F区组=1.596,P>0.05.按α=0.05水准,则4种药物的抑瘤效果和5个随机区组的瘤重的推断结论分别为_____.A.药物组间瘤重不同,区组间也不同B.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C.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D.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区组间不同E.药物差别较大,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答案】C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二)1.对两个定量变量同时进行了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分析,r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_____.A.b无统计学意义B.b有高度统计学意义C.b有统计学意义(r有统计学意义,b也有统计学意义)D.不能肯定b有无统计学意义E.a有统计学意义【答案】C2.关于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A.符号秩和检验中,差值为零不参加编秩B.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方法中的正态近似法为参数检验C.当符合正态假定时,非参数检验犯II类错误的概率较参数检验大D.当样本足够大时,秩和分布近似正态E.秩和检验适用于检验等级资料、可排序资料和分布不明资料的差异【答案】B3.随机事件的概率为______.A.P=1B.P=0C.P=-0.5D.0≤P≤1E.-0.5<P<0.5< P>【答案】D4.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得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时,P越小,说明______.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相同【答案】C5.为研究缺氧对正常人心率的影响,有50名志愿者参加试验,分别测得试验前后的心率,应用何种统计检验方法来较好地分析此数据_____.A.配对t检验B.成组t检验C.成组秩和检验D.配对秩和检验E.两组方差齐性检验【答案】A6.作符号秩和检验时,记统计量T为较小的秩和,则正确的是_____.A.T值越大P值越小B.T值越大越有理由拒绝H0C.P值与T值毫无联系D.T值越小P值越小E.以上都不对【答案】D7.方差分析中要求______.A.各个样本均数相等B.各个总体方差相等C.各个总体均数相等D.两样本方差相等E.两个样本来自同一总体【答案】B8.比较非典型肺炎和普通肺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水平,若可作单侧检验。
《卫生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一、最佳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随机事件的概率p为________。
A.p=0B.p=1C.p=0.5 D .0<p<12.下列不属于计量资料的是_________。
A.血压值B.血红蛋白值C.治愈例数D.体重3.σx代表__________。
A.各个观察值与总体均数之间的差异B.样本均数与样本均数之间的差异C.各个观察值之间的差异D.抽样误差的大小4.方差分析常应用于__________。
A.检验两个或两个以上正态总体均数间的有无差异B.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率间的差异显著性C.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构成比间的差异显著性D.各处理组都是随机样本且相互独立5.10岁男孩200名,体重x=28 kg,s=2.4 kg 。
其95%男孩体重的理论值范围为________。
A .22.107~31.923 B.23.296~32.704C. 27.667~28.333D.无法计算6.几何均数适用于描述_______资料的集中趋势。
A.频数分布呈正态分布B.频数分布呈偏态分布C.变量值间呈倍数或近似倍数关系的资料D.凡不适用于计算算术均数的资料7.方差齐性检验的H0为___________。
A.σ1 =σ2= …B.μ1=μ2= …C.π1=π2= …D.β1=β2 = …8.中位数是指__________。
A.变量值按大小顺排后居中的位次B.变量值按大小顺排后居中位次的变量值C.任意排列居中的位次D.任意排列居中的变量值9.随机抽取某市12名男孩,测得其体重均值为3.2公斤,标准差为0.5公斤,则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的公式是。
A.3.2±t0.05.11×0.5B.3.2 ±t0.05.12×0.5/12C.3.2 ±t0.05.11×0.5/12D.3.2±1.96×0.5/1210.__________表示某一事物内部各部分所占的比重。
《实用卫生统计学》作业部分参考答案作业1一、名词解释1、变异:同一性质的事物,其观察值之间的差异,统计上称为变异。
2、统计推断:根据样本资料的特性对总体的特性作估计或推论的方法称统计推断,常用方法是参数估计或假设检验。
3、标准差:是反映计量资料全部观察值离散程度的统计指标,用于描述对称分布资料,尤其正态分布资料的离散趋势4、均数:是反映计量资料全部观察值平均水平的统计指标,适用于对称分布尤其是正态分布资料5、动态数列:是一系列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的统计指标,包括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用以说明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二、填空题1、计量资料是指(用度量衡的方法测定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研究指标量的大小获得的连续型资料);常用的统计指标有(平均数)、(标准差);常用字的统计方法有(t检验),(u检验),(直线相关与回归)。
2、收集统计资料的三个基本要求(完整、正确和及时),(要有足够的数量),(资料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3、描述计量资料离散趋势的常用指标有(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和标准差)、(变异系数)4、描述计量资料集中趋势的常用指标有(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5、常用相对数有(构成比)、(率)、(相对比)三、选择题1、A2、D3、B4、C5、D6、D7、D8、A9、D 10、C四、简答题1、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与卫生统计学的关系?卫生事业管理的研究对象也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此,要利用卫生统计这个有效工具,充分发挥卫生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的整体功能,为满足决策机构管理和卫生服务研究的需要。
2、简述总体和样本的关系。
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个体组成,除了数量比总体少,其他构成均与总体一样,是总体具体而微的缩影。
3、见教材P27表2.94、见教材P27表2.105、简述率的标准化的基本思想?直接标准化法需要哪些条件?当不同人群的总率进行比较时,若其人群的内部构成存在差异,而年龄、性别等因素对率有影响。
国家开放大学(实用卫生统计学)真题精选[填空题]112名健康成年男性的血清总胆固醇(mg/dl)如下:222,142,136,212,129,207,172,150,161,216,174,186,求均数和标准差。
参考答案:[填空题]2某市100名7岁男童的身高均数为120.0cm,标准差为4.80cm。
该地7岁男童身高的95%参考值范围?参考答案:[填空题]3某市100名7岁男童的身高均数为120.0cm,标准差为4.80cm。
若一男童身高为135.0cm,怎样评价?参考答案:此男童身高为135cm,高于95%参考值范围上限,可认为该男童身高偏高。
[填空题]4 甲乙两医院历年乳腺癌手术资料如图,是否可以认为乙医院有术后5年生存率(%)高于甲医院?主要考察:对象的总率受内部构成的影响——标准化参考答案:不能认为乙医院有术后5年生存率(%)高于甲医院。
主要原因:(1)从分组看:无腋下淋巴结转移组,5年生存率甲医院大于乙医院(77.77%>71.67%),有腋下淋巴结转移组,5年生存率甲医院也大于乙医院(68.38%>50.60%)。
提示甲医院的5年生存率两个组均高于乙医院。
(2)合计五年生存率出现乙医院高于甲医院,是由于乙医院观察病例中,无腋下淋巴结转移组所占的比例(300/383*100%)明显高于甲医院观察病例中无腋下淋巴结转移组所占的比例(45/755*100%)所致。
即内部构成对总率的影响。
(3)要比较甲乙两所医院总的5年生存率,应该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内部构成对总生存率的影响。
[单项选择题]5、抽样研究中的样本是()。
A.研究对象的全体B.总体中特定的一部分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D.随意收集的一些观察对象参考答案:C[填空题]6将以下文字叙述经整理后,绘制成统计表。
某县防疫部门在该地区不同年龄组的人群中,开展了某种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并进行了下列调查:接种前,观察1920人的锡克试验反应情况:其中:幼儿园儿童144人,阳性37人;小学生1417人,阳性323人;中学生359人,阳性4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