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2
教案: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结束时刻减去起始时刻的方法计算经过时间。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经历探索经过时间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经过时间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结合实际情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难点:理解经过时间与起始时刻、结束时刻之间的关系。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时钟模型、教学卡片。
2. 学具:学生用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时钟,回顾已学的钟表知识。
2. 提问:我们知道,时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时间。
那么,如何计算从一个时间点到另一个时间点经过的时间呢?二、探究新知1. 出示课件,展示一个简单的经过时间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三、巩固练习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2. 强调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2. 计算方法:结束时刻起始时刻 = 经过时间3. 示例:9:00 7:00 = 2小时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2. 观察生活中的时间问题,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经历了探索经过时间的过程,掌握了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的实施与学生的参与度。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展示实物或图片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学设计典雅小学钟云霞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4-86页的内容。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时、分、秒等时间单位,对时间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掌握了24时计时法和12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而且会互相转化,对时间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几时几分有了一些客观的认识。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在自主探究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过程中,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好习惯。
教学重点: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的原理,找准分段计时法的分界点,知道可转化为24时计时法来求经过时间。
教具准备:课件、钟面、黑板贴学具准备:钟面、学习题单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感知激趣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新朋友莉莉,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她的一天吧!抽生读[课件出示:莉莉早上6:30起床,8:00到校,下午4:00离校,用2小时做作业,晚上7:00吃饭,21:00开始睡觉,第二天6:30起床。
] 师:你能分辨出里边哪些表示的是“经过时间”,哪些表示的是“时刻”吗?生:2小时是经过时间,其余是时刻。
师:你们同意吗?师:昨天我们学习了24时计时法,你能将上面用12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转化为24时计时法说一说吗?师:像这样说,早上6:30就是6:30生:早上6:00就是6:30,下午4:00是16:00,晚上7:00是19:00。
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表现,可以看出咱们班的同学对24时计时法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好,你们可真棒!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周末到了,孝顺的莉莉要乘火车去看望奶奶。
课件出示情境图:师: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我们一起来阅读与理解题意。
三年级下册《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P53页例3,P54页练习十三第3、4、5、6、7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有关计算。
新课标第一网2、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灵活地进行经过时间的计算。
教学用具课件、钟表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导入新课1、复习导入提问:什么叫24时计时法?举例说明。
2、请在钟面上表示出下列时间。
(小黑板出示)上午8:00 中午11:30 14时20分 16时50分3、提问:上期中我们学习的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是什么?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板书课题)(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53页例3,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1、观察例3的主题图,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2、例3中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的算法是什么?3、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算法?(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53页,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三)自学检测1、根据箭头所指的时刻,填出经过的时间。
(1)6:00 经过()小时 12:00 经过()小时 15:00(2)15:00经过()时()分 18:40 经过()时()分21:002、解决问题。
(1)百货商店营业时间是7:30 ---- 20:30,这个商店每天营业时间有几小时?(2)学生早上7:50开始上课,下午4时45分放学,学生一天在校多长时间?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
第六单元年、月、日第3课时24时计时法及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神舟十三号“天宫课堂”第一课于2021年12月9日下午3时40分开讲。
下午3时40分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为()。
A.13时40分B.15时40分C.3时40分2.某街道路口的一个告示牌显示如下,王师傅驾驶小汽车不可以从这条道路通行的时间是()。
C.凌晨2:303.晚上10时40分,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
A.20:40 B.21:40 C.22:404.小明上午9时30分进游乐园,3小时35分后离开,小明离园时是()。
A.12:05 B.13:05 C.1:055.小明晚上9:30睡觉,第二天早上6:30起床,小明的睡眠时间是()小时。
A.3 B.9 C.15二、填空题6.小刚晚上9时睡觉,用24时记时法记作( )时。
如果小刚在第二天的7:00起床,那么他的睡眠时间一共是( )小时。
7.按24时计时法,上午8时是( )时,下午3时是( )时;22:00表示晚上( )时。
8.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凌晨2时( ) 晚上11时30分( ) 中午12时( )9.小明每天下午2时30分到校,17:20放学回家,他下午在校时间是( )小时( )分。
10.下表是某图书馆营业时间。
(2)图书馆下午的营业时间是从下午( )到下午( )。
三、判断题11.24时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是凌晨0时。
( )12.16时是下午4时。
( )【拓展运用】四、连线题13.把对应的时间连起来。
五、解答题14.乐乐家到外婆家的距离是500千米。
一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5千米。
乐乐乘坐这辆汽车早上7时出发,下午1时能到外婆家吗?15.李叔叔买了一张从温州南到上海虹桥的动车票。
(1)如果提前20分钟开始检票,那么什么时间开始检票?(2)如果动车提前5分钟停止检票,李叔叔从家到火车站需要30分钟,那么他12:50从家出发,能赶上检票上车吗?参考答案1.B2.A3.C4.B5.B6.21 107.8 15 108.2时 23时30分 12时9.2 5010.5 30 2:00 4:3011.√12.√13.14.能下午1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13时。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6.5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时间的概念,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 能够正确计算给定时间的经过时间。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2. 能够正确计算给定时间的经过时间。
教学难点1. 理解时间的概念。
2. 正确计算经过时间。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计时器或时钟。
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时间知识。
-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2. 新课讲解- 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时间的概念和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3. 案例分析- 给学生展示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 练习巩固-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 通过计时器或时钟,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练习题。
5.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 强调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6. 作业布置- 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要注意讲解时间的概念,让学生正确理解时间的含义。
在练习巩固环节,要关注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新课讲解”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经过时间方法的关键,因此需要详细补充和说明。
新课讲解计算经过时间是三年级下册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涉及到时间的概念和时间的加减运算。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在自主探究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过程中,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经过时间方法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课件、钟面。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从情境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预设:到奶奶家要坐多长时间的火车?教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板书: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二)自主探究,寻找策略1.学生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吗?2.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和同学说一说你是用什么办法解决问题的。
3.全班汇报。
请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
预设:(1)在钟面上通过拨针的方法,数出到奶奶家要坐9小时的火车。
(操作演示)(2)利用普通计时法分段计算。
先求出上午坐火车的时间,再加上下午坐火车的时间。
即:12-9=3(小时),3+6=9(小时)。
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出示“时间轴”进行演示。
(3)运用24时计时法计算。
将下午6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用结束的时刻减开始的时刻,就等于经过的时间。
下午6时是18︰00,18-9=9(小时)。
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出示“时间轴”进行演示。
教师应对策略:在进行解决问题的方法展示时,学生中可能出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不管学生用哪种方法,只要能推算出坐火车经过的时间,教师都要给予肯定,最后再通过讨论、交流、汇报等环节,完善和优化自己的推算方法。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时间的概念,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计算经过时间的基本方法。
2. 难点:对时间的理解和时间单位的换算。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计时器或时钟。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不同的时间表示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概念。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吗?”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利用时钟或计时器,演示时间的流逝,引导学生理解“经过时间”的概念。
2. 提问:“如果从现在开始,经过了5分钟,会是几点几分?”三、实践操作(10分钟)1. 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操作时钟或计时器,计算经过的时间。
2. 引导学生总结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2. 引导学生总结出计算经过时间的通用方法。
五、巩固练习(10分钟)1. 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计算经过时间的练习题。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指导。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2. 强调时间的珍贵,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掌握了计算经过时间的基本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以及时间单位的换算。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反馈。
3.6.5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个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从情境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预设:到奶奶家要坐多长时间的火车?教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板书: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1.学生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吗?2.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和同学说一说你是用什么办法解决问题的。
3.全班汇报。
请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
预设:(1)在钟面上通过拨针的方法,数出到奶奶家要坐9小时的火车。
(操作演示)(2)利用普通计时法分段计算。
先求出上午坐火车的时间,再加上下午坐火车的时间。
即:12-9=3(小时),3+6=9(小时)。
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出示“时间轴”进行演示。
(3)运用24时计时法计算。
将下午6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用结束的时刻减开始的时刻,就等于经过的时间。
下午6时是18︰00,18-9=9(小时)。
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出示“时间轴”进行演示。
教师应对策略:在进行解决问题的方法展示时,学生中可能出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不管学生用哪种方法,只要能推算出坐火车经过的时间,教师都要给予肯定,最后再通过讨论、交流、汇报等环节,完善和优化自己的推算方法。
4.检验结果,回顾反思。
教师:怎样知道你解答得对不对呢?回忆一下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同学们计算经过时间时都用到了哪些方法?教师:这几种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方法解决问题更方便快捷?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教材第84页做一做。
亮亮一共睡了多长时间?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方法。
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所要计算的经过时间横跨两天,用分段计算思考比较容易。
2.练习十八第4题。
(1)春风饭店晚上营业时间是从下午到晚上。
(2)一天共营业多长时间?(3)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理解题意,知道营业牌上用的是24时计时法。
分。
活动二:变式练习
1.亮亮一共睡了多长时间?活动二:变式练习
1.说一说信息和问题,独立解答。
2.交流做题方法,比较哪种方法更好。
方法一:12时-9时=3时
6时30分-0时=6时30分
3时+6时30分=9时30分
方法二:24时-21时=3时
6时30分-0时=6时30分
3时+6时30分=9时30分
在交流中,感受所要计算的经过时间横跨两天,用分段计算思考比较容易(同时要懂得小学生要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2.这是一个新设的邮筒,每天取3次信,早上8时30分第一次取信,以后每隔4小时取一次信。
请你标出每次取信时间。
1.独立思考并解答。
标出每次取信时间。
2.集体交流,总结方法。
活动三:提升练习
活动三:提升练习
(1)两个剧场12:00以前共放映()
场,12:00以后共放映()场。
(2)下午最晚结束放映的节目是()。
(3)小龙下午3时买当天的票,他最多能看几个
节目?是哪几个节目?
同学们看表演,表演从上午9时开始,预计需要1
小时45分钟。
带队老师决定11时带同学们乘车离
开剧场,合适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
经过时间是指经历了多少时间。
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中,会涉及到一些简单的经过时间问题。
下面我将为你讲解经过时间的概念,并给出一些相关的例题和解答。
首先,让我们从最简单的情况开始。
假设有一天,早上8点钟开始上学,上学时间为30分钟,问下课时间是几点钟?这个问题是一个计算时间的问题。
我们可以直接在时钟上数数,也可以使用数字进行计算。
一分钟有60秒,所以30分钟共有30×60=1800秒。
早上8点钟后1800秒,是几点钟呢?我们可以把1800秒转换成分钟,1800÷60=30分钟,所以下课时间是8点30分。
现在我们来看一个稍微复杂一些的问题。
假设小明早上7点钟开始写作业,写作业的时间为45分钟,然后再玩游戏25分钟,问小明玩游戏结束后的时间是几点几分?同样,我们可以使用数字进行计算。
首先,小明写作业的时间为45分钟,那么7点钟后的45分钟是几点钟呢?我们可以用12小时制数进行计算。
7+1=8,也就是说,小明写作业结束后的时间是8点钟。
然后,小明玩游戏的时间为25分钟,那么8点钟后25分钟是几点钟呢?我们可以依然采用上面的方法进行计算。
25÷60=0.41小时,也就是说,小明玩游戏结束后的时间是8点41分。
除了以上的计算方法外,我们还可以使用时钟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从时钟上读取当前的时间,然后在时钟上向后推进相应的分钟数。
经过时间的问题可以进一步扩展为更复杂的问题,比如计算跨越了多少个小时、多少个半小时,甚至是多少个分钟。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需要注意单位的转换和运算。
总结起来,经过时间指的是经历了多少时间。
解决经过时间的问题,我们可以使用数字进行计算,也可以通过时钟进行观察和推算。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需要掌握时间单位的转换和加减运算。
小学三年级的经过时间问题通常较为简单,主要是通过实际情境的描绘,培养孩子的时间感知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年级数学下册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经过时间的概念,掌握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经过时间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计算经过时间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为人教新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经过时间》,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2.2 教学内容:(1)经过时间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运用经过时间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掌握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经过时间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难点:(1)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2)运用经过时间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2)采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运用经过时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生动展示经过时间的计算过程。
(2)实际情境模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时间场景,引导学生关注经过时间。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经过时间。
5.2 自主探究:(1)学生自主尝试计算两个时间点之间的经过时间。
5.3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经过时间的方法解决。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5.4 巩固练习:(1)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批改并进行反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专项训练•计算经过时间
计算经过时间时,一定把不同的计时法变成相同的计时法再计算。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经过时间
时间与时刻的不同:时间是一段,时刻是一个点。
例1:小明早上7时到校,下午4时离校,他一天在校时间多少小时?
早上7时是7时
下午4时是16时
16时-7时=9时
答:小明一天在校时间是9小时。
例2:上午第一课上课时间是8时30分,一节课40分钟,第一课什么时刻下课?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8时30分+40分钟=9时10分(1时=60分钟)
答:第一课9时10分下课。
例3:小强买了一张火车票,票上标明发车时间是16:45,从小强家到火车站要30分钟,车站规定发车前5分钟停止检票,小强最迟应在什么时间从家里出发?
专项训练•计算经过时间
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时间
30分+5分=35分……先求出经过时间,经过时间包括路上消耗的时间和检票时间。
16时45分-35分=16时10分
答:小强最迟应在16时10分从家里出发。
例4:小明的爸爸从早上8:00上班到下午4:00下班,他一天工作了多少小时?
解:4时+12时=16时
16时-8时=8小时
答:他一天工作了8小时.
例5:王叔叔每天上午8:00上班,下午4:30下班,他每天中午休息1小时.请问王叔叔一天的工作时间是多少?
解:下午4:30即16:30
16时30分-8时-1时=7小时30分
答:王叔叔一天的工作时间是7小时30分钟.
例6:一列火车本应该下午3:35到达上海,因天气原因,晚点了45分钟,实际到达时间是多少?
3时35分+45分=4时20分
答:实际到达时间是4时20分.。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课题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课型新课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
2、能够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教学重点区别时间与时刻。
教学难点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
一、学前准备
1、口答。
(1)平年全年有多少天?1天有多少时?
(2)17时是下午几时?22时40分是晚上几时几分?
2、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晚上11时是()时中午12时是()时
上午8时是()时下午3时是()时
二、探究新知
1、创设谈话情景。
(1)了解学生外出旅游所乘坐的交通工具。
(2)出示一张火车票和汽车票。
(3)观察车票上的时间,你发现了什么?
2、学习教材第84页例3。
(1)观察情景,你能知道哪些信息?你还想了解哪
些信息?
(2)说明:火车9:00出发,下午6点到达奶奶家。
(3)提问:你能回答中途经过多长时间吗?
教师:怎样来计算经过的时间呢?
探究方法。
(1)直接在钟表上数一数。
用钟表来表示两个时间。
通过说一说,可以知道坐火车到奶奶家要用9小时。
(2)用计算的方法。
教师:这两个时间的表示方法不同,能直接计算吗?
引导学生回答。
表示方法不同,不能直接计算,要把
时间都转化成24时计时法。
将下午6点转化成24时计时法,即18时,用到达时
刻减去开车时刻就是所经过的时间。
18-9=9(小时)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85页练习十八的第3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题中给我们的是什么计时法?
(3)集体交流解题思路。
(4)教师鼓励不同的解题思路。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阳阳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她一共睡了()小时。
(2)课外小组14:30开始活动,经过1小时20分结束,结束时间是()时()分。
3、观察下表,计算出火车运行的时间并填在表中。
车次始发
站
开点
终点
站
到点
运行
时间
711 北京10:22 沈阳
北
当天
19:29
721 北京18:00 上海第二天8:00
T42 西安17:48 北京第二天7:23
4、一场排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
比赛什么时候结束?
(1)读题,理解题意。
(2)分析数量关系。
(3)提问:怎样看着155分钟?(要先把经过时间155分钟改写成2时35分)
(4)学生独立解答。
四、思维训练
教材第85页练习十八的第4题。
(1)课件演示,出示春风饭馆的营业时间。
(2)提问:营业牌上用的是什么计时法?
(3)小组交流解题策略。
(4)集体交流,课件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