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中国石油职称评审会经统审量化评价参考标准(仅供参考)
- 格式:xls
- 大小:123.00 KB
- 文档页数: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职称评考核细则说明职称量化考核评审标准评分讲明一、“学历”项1、学历指国民教育系列所规定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历(包括经认定合格的自学考试学历);2、以本人所获得的符合晋职条件的最高学历为评分基准。
二、“资历”项1、先聘为专业技术人员并获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后取得成人教育学历的,其资历从取得合格学历后开始算起;2、先取得专业学历,后聘为专业技术人员并获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其资历从获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后开始算起。
三、“外语水平”项1、按照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治理规定》要求,以符合申报晋职人员的外语(政治理论)水平统一考试成绩除以10再乘以该项权重运算得出该项分值。
托福(含集团公司模拟托福)考试成绩达到500分及以上,集团公司俄语水平测试成绩达到80分及以上的均视为达到合格要求,成绩按照60分进行折算。
2、晋升政工专业职称人员的政治理论考试成绩必须达到60分及以上。
四、“运算机水平”项以《关于开展公司2008年职称评审工作通知》中规定的运算机成绩条件为准。
依据运算机水平考试成绩除以10乘以该项权重运算得出该项分值。
五、“获奖成果”项1、量化标准中的“科技进步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创新奖;“科技成果奖”包括企业现代化治理成果奖、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工法;情报成果、QC成果等要做降级处理,如国家级情报成果、QC成果按省部级科技成果处理,依次类推。
“鲁班”奖、优质工程奖、“四优”工程奖(包括优秀工程勘察、优秀工程设计、优秀工程软件、优秀工程建设)参照科技进步奖降级处理。
如省部级优秀工程设计奖按照公司级科技进步奖处理。
成果奖项差不多明确等次的以实际获奖等次来运算(金奖、银奖和铜奖分不对应一等、二等和三等奖),没有明确获奖等次的按照量化考核标准取同类奖项的中间等次运算;获奖成果没有体现工作人员名次的,该项目的实际工作负责人都按照量化考核标准取中间名次运算。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职称评考核细则说明职称量化考核评审标准评分说明一、“学历”项1、学历指国民教育系列所规定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历(包括经认定合格的自学考试学历);2、以本人所获得的符合晋职条件的最高学历为评分基准。
二、“资历”项1、先聘为专业技术人员并获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后取得成人教育学历的,其资历从取得合格学历后开始算起;2、先取得专业学历,后聘为专业技术人员并获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其资历从获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后开始算起。
三、“外语水平”项1、按照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管理规定》要求,以符合申报晋职人员的外语(政治理论)水平统一考试成绩除以10再乘以该项权重计算得出该项分值。
托福(含集团公司模拟托福)考试成绩达到500分及以上,集团公司俄语水平测试成绩达到80分及以上的均视为达到合格要求,成绩按照60分进行折算。
2、晋升政工专业职称人员的政治理论考试成绩必须达到60分及以上。
四、“计算机水平”项以《关于开展公司2008年职称评审工作通知》中规定的计算机成绩条件为准。
依据计算机水平考试成绩除以10乘以该项权重计算得出该项分值。
五、“获奖成果”项1、量化标准中的“科技进步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创新奖;“科技成果奖”包括企业现代化管理成果奖、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工法;情报成果、QC成果等要做降级处理,如国家级情报成果、QC成果按省部级科技成果处理,依次类推。
“鲁班”奖、优质工程奖、“四优”工程奖(包括优秀工程勘察、优秀工程设计、优秀工程软件、优秀工程建设)参照科技进步奖降级处理。
如省部级优秀工程设计奖按照公司级科技进步奖处理。
成果奖项已经明确等次的以实际获奖等次来计算(金奖、银奖和铜奖分别对应一等、二等和三等奖),没有明确获奖等次的按照量化考核标准取同类奖项的中间等次计算;获奖成果没有体现工作人员名次的,该项目的实际工作负责人都按照量化考核标准取中间名次计算。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文件中油人事〔2008〕367号关于印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各企事业单位:现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依照执行。
附件:1.晋升职称专业系列范围表2.部分专业系列晋升(确定)职称学历、资历条件3.指导性量化评价标准及说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需要,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规范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管理,提高评审质量和水平,激发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集团公司总部及所属企事业单位。
第三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评审政策、控制指标、推荐人选、述职答辩、评审结果”五公开的做法。
第二章评审范围第四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范围为国家批准确定的专业系列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专业(见附件主题词:印发职称评审管理规定通知存档(2),共印35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办公厅2008年7月16日印发1)。
针对不同的专业系列范围和等级,其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通过参加集团公司组织的评审、以考代评和委托地方评审三种方式取得。
第五条申请参加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人员(以下简称“参评人员”)范围为:在国家规定专业系列的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包括合同化员工和市场化员工);在党、工、团组织中专职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专职从事企业文化、纪检、信访、保卫、老干部、计划生育工作的人员。
已办理了离退休、内部退养手续、已达到退休年龄未经主管机关批准延期退休以及停薪留职或已调离本单位的不属于评审范围。
第三章评审条件第六条参评人员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各相应系列所要求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工作能力、业绩水平等基本条件。
中石油天然气集团工程技术系列量化评价指导标准序号评价因素权重评价标准基本分值生产技术科研设计基本指标一学历10101、博士研究生102、硕士研究生8-93、大学本科6-74、大专4-55、中专2-36、学历破格副高4中级2二资历1010年限副高级中级助理级1、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任职资格10年及以上1010102、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任职资格9年9993、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任职资格8年8884、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任职资格7年7775、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任职资格6年6666、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任职资格5年5(博士研究生毕业的为5年及以内)557、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任职资格4年/4(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毕业的为4年及以内)4(大专及以上毕业的为4年及以内)8、资历破格1-4/三专业工作经历881、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5年及以上或野外一线(海外)工作12年及以上102、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3-14年或野外一线(海外)工作10-11年93、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1-12年或野外一线(海外)工作8-9年84、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9-10年或野外一线(海外)工作6-7年75、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7-8年或野外一线(海外)工作4-5年66、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6年或野外一线(海外)工作2-3年57、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3-4年或野外一线(海外)工作1年48、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2年3四外语88符合规定档次的外语成绩除以10(保留一位小数)作为评分分值0-10五计算机44计算机成绩除以10(保留一位小数)作为评分分值0-10评价指标一获奖成果1418奖项等级一类二类三类四类1、国家级三等奖及以上;省部级一等奖及以上109852、省部级二等奖98743、省部级三等奖;市局级特等奖87634、市局级一等奖76525、市局级二等奖;集团级特等奖65416、市局级三等奖;集团级一等奖;厂(分公司)级特等奖5430.57、集团级二等奖;厂(分公司)级一等奖;集团所属处级单位一等奖432/8、集团级三等奖;厂(分公司)级二等奖;集团所属处级单位二等奖321/9、厂(分公司)级三等奖;集团所属处级单位三等奖21//二论文610类别独立完成合作完成第一作者第二作者1、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过本人的专业论文;在国际著名检索学术刊物、本专业核心刊物上发表过本专业论文9-107-85-6 2、在省部级学术会议上交流过本人的专业论文,或在一般刊物上发表过本专业论文7-85-63-43、在局级学术会议上宣读过本人专业论文5-63-41-24、在处级技术交流会议上宣读过本人专业论文,或撰写过3篇及以上本专业技术报告3-41-2/三工作业绩30221主持或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加并完成过省(部)级科研项目或重大工程设计项目7-10解决过本专业重大技术难题,经济效益显著局级单位专业领域或厂(公司)级单位的生产技术组织者2主持或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加并完成过市(局)级科研项目或较大工程设计项目5-7解决过本专业重要技术难题,经济效益较好厂(公司)级单位专业领域或矿(大队)生产技术组织者3主持或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加并完成过厂(公司)级单位科研项目或中型工程设计项目3-5解决过本专业一般技术问题,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基层队生产技术组织者4作为一般技术人员参加完成过科研(设计)项目,发挥过一定的作用0-3解决过本专业常见技术问题或在生产技术管理中发挥过一定作用四述职答辩1010述职答辩情况完全正确正确基本正确不完全正确1、表达能力强(逻辑性强、语言简练)109852、表达能力较强(逻辑性较强、语言比较简练)98743、表达能力尚可(有一定逻辑性、语言表述比较清楚)76534、表达能力一般(逻辑性不强、语言不够简练)5432工程技术系列量化评价指导标准说明根据参评专业的岗位实际,将量化评价指导标准分为生产技术类专业标准和科研设计类专业标准两类。
职称评选量化评价标准说明根据参评系列(专业)岗位实际,将量化标准分为科研开发、生产岗位、行政管理等类别。
量化评价指标分为基本指标和评价指标两部分。
各评价要素基本分值最高10分,每项评价要素最终分值为基本分值乘以权重。
各评价要素具体量化要求如下:一、学历学位。
对参评学历学位进行审核,根据学历学位层次量化评价。
按参评人员具有的符合评审条件规定的学历学位打分,若多个学历学位同时符合要求,择高打分。
二、专业工作经历。
对参评人员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技术工作的经历进行审核,根据具体时间进行量化打分。
评价标准中的专业工作年限对应学历为大学本科,大学专科破格参评高级职称或中专破格参评中级职称时,每档专业工作年限须加两年。
三、外语水平考试成绩。
根据参评人员参加集团公司职称外语水平考试成绩(含托福成绩)除以10直接量化打分。
参加托福考试,成绩500分以上和俄语80分以上的人员可视为成绩合格。
参加新托福考试成绩按标准折算后量化打分。
— 1 —四、专业技术水平考试成绩。
根据参评人员参加专业技术水平考试成绩除以10(保留一位小数)直接量化打分。
五、能力水平。
主要对参评人员学术技术水平和相关能力素质进行评价。
包括论文论著(代表性作品)和实践能力、创新创效能力、技术支持能力等内容。
对参评人员学术技术水平进行评价,主要审核其现职称以来已发表论文论著(代表性作品),根据发行级别、学术价值、影响范围做出相应评价。
(一)论文论著(代表性作品)分类原则1. 国际权威检索学术刊物是指被SCI、SSCI、EI、ISTP四大国际索引所收录的国外期刊;2. 专业核心期刊是指依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提供的检索报告确定的本专业领域刊物,具体见核心期刊目录。
3. 国家学术会议上交流的专业技术论文是指被《石油学会论文集》、《IADC承包商协会论文集》收录的论文,具体由专家确定。
4. 省部级学术会议上交流的专业技术论文是指被《钻井承包商协会论文集》、《井下作业承包商协会论文集》、集团公司级论文集收录的论文,具体由专家确定。
工程技术系列科研、设计岗位量化考核评审标准工程技术系列非科研、设计岗位量化考核评审标准工程技术系列量化评审评分参考细则一、“学历”项符合申报条件的学历包括普通院校、“五大生”学历(经组织人事部门验证),党校学历只限政工专业。
符合《试行条例》规定的学历要求,学历项得8分,不具备规定学历要求的破格人员得0分。
二、“资历”项1、资历:是指取得现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后的年限。
达到《试行条例》规定的任职年限要求,资历项得8分,未达到规定资历年限要求的破格人员得0分。
2、聘干人员资历计算方法:(1)先聘为干部并获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后取得国家教育部承认的正规学历,其资历从取得学历后算起;(2)先取得国家教育部承认的正规学历,后聘为干部并获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其资历从获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后算起。
三、“外语”项符合免试条件或按规定参加职称外语考试成绩在60分及以上或合格者,得8分;按规定参加职称外语考试,成绩符合降分条件当年有效的,得6分。
外语成绩降分标准,以当年度职称评审规定为准。
四、“答辩”项专业答辩是评委对参评人员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的考核。
答辩实行百分制,正常晋升答辩为60分合格,破格晋升答辩为85分合格,达不到规定分数和无故不参加答辩者,取消参评资格。
五、“专业工作经历”项1、工作经历是指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时间。
2、由工人聘为干部的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经历从聘干后算起。
因工作需要,从事的专业技术岗位发生了变化,其工作经历可以连续计算。
3、科研和非科研单位技术人员从事本专业工作20年及以上计8分,20年以下每年按0.4分计算;参评技术人员现岗位在野外一线队,工作8年及以上计8分,8年以下每年按1分计算。
六、“绩效评价”项1、现岗位已实行绩效考核的参评人员,必须对应“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的绩效考核评价结果量化计分。
2、现岗位未实行绩效考核评价的参评人员,按量化考核评审标准中所列评价内容进行评价并量化计分。
《会计、经济、统计专业人员量化评审参考标准》使用说明《会计、经济、统计专业人员量化评审参考标准》是会计、经济、统计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过程中进行量化打分的标准。
一、量化打分(评价)的总得分等于各评价因素的“分值”乘以“权重”之后的和。
各因素的“分值”,由评委进行综合评议后,分别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取平均值。
二、评价因素的“分值”最低可以为0,但最高不得超过该因素的最高“分值”10。
评价结果满分为100分。
三、各因素的评价1、学历:权重1.1。
“学历”是指参评人员具有的符合评审条件规定的学历。
博士研究生10分;硕士研究生9分;研究生(学士)8分;研究生(无学位)7分;大学(学士)7分;大学(无学位)6分;成人大学(学士)6分;成人大学(无学位)5分;大专4分;成人大专3分;中专3分;成人中专2分;学历破格晋升中级职称的学历3分; 学历破格晋升高级职称的学历4分。
2、资历:权重1.1。
任现专业技术资格每满1年为1分,最高为10分。
3、获奖成果:⑴评价标准中各级别奖励指担任(或聘任)现专业技术职务以来获得的奖项。
⑵获奖人员指获奖励的等级内额定人员。
⑶获奖励的评价标准,以获得的最高奖励(加分最多的奖励)为主。
若曾获多项奖励,可根据获奖情况加分一次且加分不分排名先后。
除“最高奖励”外,获国家级奖励一等奖加0.7分、二等奖加0.6分、三等奖加0.5分;获省(部)级奖励一等奖加0.6分、二等奖加0.5分、三等奖加0.4分;获市(局)级奖励加一等奖0.3分、二等奖0.2分、三等奖0.1分,总分不能超过10分。
⑷获奖励的等级内额定人员的排列名次每降低1个名次,所确定的“分值”减0.3分。
⑸各类获奖成果按相应量化标准打分。
在评审前成立工作小组,在评审组长和评委指导下对各奖项档次标准进行划分,并打出参考分值。
4、论文:⑴论文、著作指担任(或聘任)现专业技术职务以来发表出版的。
⑵除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外,论文只取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以发表的最高级别的论文为主(在副刊上发表的不计),“分值”在评委对其专业技术水平和应用价值进行综合评议后确定。
中石油一二三级工程师评聘标准一、申报工程师的基础条件之一:1、工程师申报必须有理工科学历2、社保满足想申报地区应缴纳的条件二、申报工程师的学历资历条件:1、博士研究生毕业,经考核合格,可评为中级职称。
2、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
4、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七年以上。
5、其他符合评定条件人员。
中级职称申报要求(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并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七年以上,并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并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4)初中及以下学历须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并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1:首先你的工资里面的技术津贴会增加(具体多少,由单位情况定吧)2:成助理工程师,中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的时间也可以变短。
(1)、大专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可申报助理级,助理级满4年可申报中级,中级满7年可申报高级(须修完本专业大学专科主要课程,并取得结业证书);(2)、本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年可申报助理级,助理级满4年可申报中级,中级满5年可申报高级;(3)、硕士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半年可申报助理级,助理级满1年半可申报中级,中级满4年可申报高级;(4)、博士学历,直接申报副高级。
申报人由市建设委员会先进行推荐,具体评定结果由市人事局办理。
3:单位提拔干部什么的,如果做人,能力等各方面作用都差不多,就会考虑学历这方面了。
所以楼主考个研究生还是很有必要的。
毕竟学无止境吧。
工程技术系列科研、设计岗位量化考核评审标准工程技术系列非科研、设计岗位量化考核评审标准工程技术系列量化评审评分参考细则一、“学历”项符合申报条件的学历包括普通院校、“五大生”学历(经组织人事部门验证),党校学历只限政工专业。
符合《试行条例》规定的学历要求,学历项得8分,不具备规定学历要求的破格人员得0分。
二、“资历”项1、资历:是指取得现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后的年限。
达到《试行条例》规定的任职年限要求,资历项得8分,未达到规定资历年限要求的破格人员得0分。
2、聘干人员资历计算方法:(1)先聘为干部并获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后取得国家教育部承认的正规学历,其资历从取得学历后算起;(2)先取得国家教育部承认的正规学历,后聘为干部并获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其资历从获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后算起。
三、“外语”项符合免试条件或按规定参加职称外语考试成绩在60分及以上或合格者,得8分;按规定参加职称外语考试,成绩符合降分条件当年有效的,得6分。
外语成绩降分标准,以当年度职称评审规定为准。
四、“答辩”项专业答辩是评委对参评人员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的考核。
答辩实行百分制,正常晋升答辩为60分合格,破格晋升答辩为85分合格,达不到规定分数和无故不参加答辩者,取消参评资格。
五、“专业工作经历”项1、工作经历是指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时间。
2、由工人聘为干部的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经历从聘干后算起。
因工作需要,从事的专业技术岗位发生了变化,其工作经历可以连续计算。
3、科研和非科研单位技术人员从事本专业工作20年及以上计8分,20年以下每年按0.4分计算;参评技术人员现岗位在野外一线队,工作8年及以上计8分,8年以下每年按1分计算。
六、“绩效评价”项1、现岗位已实行绩效考核的参评人员,必须对应“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的绩效考核评价结果量化计分。
2、现岗位未实行绩效考核评价的参评人员,按量化考核评审标准中所列评价内容进行评价并量化计分。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职称评考核细则说明职称量化考核评审标准评分说明一、“学历”项1、学历指国民教育系列所规定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历(包括经认定合格的自学考试学历);2、以本人所获得的符合晋职条件的最高学历为评分基准。
二、“资历”项1、先聘为专业技术人员并获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后取得成人教育学历的,其资历从取得合格学历后开始算起;2、先取得专业学历,后聘为专业技术人员并获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其资历从获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后开始算起。
三、“外语水平”项1、按照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管理规定》要求,以符合申报晋职人员的外语(政治理论)水平统一考试成绩除以10再乘以该项权重计算得出该项分值。
托福(含集团公司模拟托福)考试成绩达到500分及以上,集团公司俄语水平测试成绩达到80分及以上的均视为达到合格要求,成绩按照60分进行折算。
2、晋升政工专业职称人员的政治理论考试成绩必须达到60分及以上。
四、“计算机水平”项以《关于开展公司2008年职称评审工作通知》中规定的计算机成绩条件为准。
依据计算机水平考试成绩除以10乘以该项权重计算得出该项分值。
五、“获奖成果”项1、量化标准中的“科技进步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创新奖;“科技成果奖”包括企业现代化管理成果奖、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工法;情报成果、QC成果等要做降级处理,如国家级情报成果、QC成果按省部级科技成果处理,依次类推。
“鲁班”奖、优质工程奖、“四优”工程奖(包括优秀工程勘察、优秀工程设计、优秀工程软件、优秀工程建设)参照科技进步奖降级处理。
如省部级优秀工程设计奖按照公司级科技进步奖处理。
成果奖项已经明确等次的以实际获奖等次来计算(金奖、银奖和铜奖分别对应一等、二等和三等奖),没有明确获奖等次的按照量化考核标准取同类奖项的中间等次计算;获奖成果没有体现工作人员名次的,该项目的实际工作负责人都按照量化考核标准取中间名次计算。
(1)学术论文只计算独立完成和第一作者的学术论文(参评正高级)。
独立完成论文,成果分值分配系数为1;合作完成论文,第一作者成果分值系数为0.8,第二作者(参评副高级及副高级以下计算)成果分值系数为0.3,其他作者不计算分值。
(2)学术论文系指在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性期刊上发表的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论文;增刊、论文集上发表的论文不计分(若被检索,则按检索论文计算分值)。
学术论文注重学术性,不包括一般通俗性、科普性和启蒙性文章。
(3)中文核心期刊统一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发布)为准。
其中, 2004年9月至2008年11月发表的论文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版)为准。
2008年12月至2012年3月发表的论文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版)为准,2012年4月至今发表的论文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为准。
分类核心期刊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外的学术期刊为普通期刊。
(4)三大检索收录论文是指被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检索收录的论文。
(5)在学院工作期间,未署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发表的论文不计分值(因学历学位进修原因未署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发表的论文相应系数为0.5)。
2.著作及教材(1)著作及教材系指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著作(专著、编著、译著)及教材等,学术著作注重学术性,不包括一般通俗性、科普性、启蒙性出版物;再版著作及教材不重复计算分值。
(2)著作及教材成果分值分配系数按排名依次为:编著为1;编1人为0.9;主编1人为0.8;主编为2人的第1主编为0.7,第2主编为0.6,副主编为0.4, 参编(参评中级计算)为0.2,其它不计分值(无论是编著、编、主编、副主编还是参编必须达到以下字数要求:评正高级需达到10万元以上,副高级需达到7万字以上,其他需达到3万字以上,如没达到以上字数要求,不计分值)。
(3)教材认定标准1)国家级规划教材是指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石油职称评定条件及流程一、中石油职称评定条件中石油职称评定是根据国家有关职称制度和中石油公司的相关规定进行的。
根据中石油公司的规定,职称评定主要分为技术职称和管理职称两类。
1. 技术职称评定条件技术职称评定主要针对技术人员,根据个人在技术领域的专业能力和贡献来评定职称。
一般来说,技术职称评定的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具备相应的学历背景和专业知识,通常要求硕士及以上学位;(2)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一般要求从事相关工作不少于5年;(3)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专业技能,能够独立完成一定的技术工作;(4)在相关领域有一定的科研成果或专利,能够证明个人在技术方面的贡献。
2. 管理职称评定条件管理职称评定主要针对管理人员,根据个人在管理领域的能力和业绩来评定职称。
一般来说,管理职称评定的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具备相应的学历背景和管理知识,通常要求本科及以上学位;(2)具备一定的管理经验,一般要求从事相关管理工作不少于3年;(3)具备良好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能够有效地管理团队和资源;(4)在管理岗位上有较好的业绩,能够证明个人在管理方面的贡献。
二、中石油职称评定流程中石油职称评定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提交申报材料职称评定的第一步是提交申报材料。
申报材料一般包括个人简历、学历证明、工作经历证明、职称评定申报表、个人业绩材料等。
申报材料需要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填写和整理。
2. 材料初审职称评定机构会对提交的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查。
初审主要是对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和符合性进行审核,确保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3. 考试和面试根据职称评定的要求,部分职称需要参加相应的考试和面试。
考试一般包括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的测试,面试主要是对个人能力和经验的考察。
4. 综合评定综合评定是根据申报材料、考试成绩和面试表现等综合评估个人的职称评定等级。
评定结果一般分为高级、副高级、中级等不同等级。
5. 职称评审职称评定结果需要经过职称评审委员会的审议和批准。
中石油晋职称标准评分说明(分数细化)包括四部分:资历学历、获奖成果、论文论著、专业能力评价一、资历学历1、学历指国民教育系列所规定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历(包括经认定合格的自学考试学历);2、以本人所获得的符合晋职条件的最高学历为评分基准。
3、先聘为专业技术人员并获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后取得成人教育学历的,其资历从取得合格学历后开始算起;4、先取得专业学历,后聘为专业技术人员并获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其资历从获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后开始算起。
5、按照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管理规定》要求,以符合申报晋职人员的外语(政治理论)水平统一考试成绩除以10再乘以该项权重计算得出该项分值。
托福(含集团公司模拟托福)考试成绩达到500分及以上,集团公司俄语水平测试成绩达到80分及以上的均视为达到合格要求,成绩按照60分进行折算。
6、晋升政工专业职称人员的政治理论考试成绩必须达到60分及以上。
以《关于开展公司2008年职称评审工作通知》中规定的计算机成绩条件为准。
依据计算机水平考试成绩除以10乘以该项权重计算得出该项分值。
二、“获奖成果”项1、量化标准中的“科技进步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创新奖;“科技成果奖”包括企业现代化管理成果奖、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工法;情报成果、QC成果等要做降级处理,如国家级情报成果、QC成果按省部级科技成果处理,依次类推。
“鲁班”奖、优质工程奖、“四优”工程奖(包括优秀工程勘察、优秀工程设计、优秀工程软件、优秀工程建设)参照科技进步奖降级处理。
如省部级优秀工程设计奖按照公司级科技进步奖处理。
成果奖项已经明确等次的以实际获奖等次来计算(金奖、银奖和铜奖分别对应一等、二等和三等奖),没有明确获奖等次的按照量化考核标准取同类奖项的中间等次计算;获奖成果没有体现工作人员名次的,该项目的实际工作负责人都按照量化考核标准取中间名次计算。
中石油晋职称标准评分说明(分数细化)包括四部分:资历学历、获奖成果、论文论著、专业能力评价一、资历学历1、学历指国民教育系列所规定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历(包括经认定合格的自学考试学历);2、以本人所获得的符合晋职条件的最高学历为评分基准。
3、先聘为专业技术人员并获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后取得成人教育学历的,其资历从取得合格学历后开始算起;4、先取得专业学历,后聘为专业技术人员并获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其资历从获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后开始算起。
5、按照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管理规定》要求,以符合申报晋职人员的外语(政治理论)水平统一考试成绩除以10再乘以该项权重计算得出该项分值。
托福(含集团公司模拟托福)考试成绩达到500分及以上,集团公司俄语水平测试成绩达到80分及以上的均视为达到合格要求,成绩按照60分进行折算。
6、晋升政工专业职称人员的政治理论考试成绩必须达到60分及以上。
以《关于开展公司2008年职称评审工作通知》中规定的计算机成绩条件为准。
依据计算机水平考试成绩除以10乘以该项权重计算得出该项分值。
二、“获奖成果”项1、量化标准中的“科技进步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创新奖;“科技成果奖”包括企业现代化管理成果奖、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工法;情报成果、QC成果等要做降级处理,如国家级情报成果、QC成果按省部级科技成果处理,依次类推。
“鲁班”奖、优质工程奖、“四优”工程奖(包括优秀工程勘察、优秀工程设计、优秀工程软件、优秀工程建设)参照科技进步奖降级处理。
如省部级优秀工程设计奖按照公司级科技进步奖处理。
成果奖项已经明确等次的以实际获奖等次来计算(金奖、银奖和铜奖分别对应一等、二等和三等奖),没有明确获奖等次的按照量化考核标准取同类奖项的中间等次计算;获奖成果没有体现工作人员名次的,该项目的实际工作负责人都按照量化考核标准取中间名次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