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能量法
- 格式:ppt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68
第十章 结构弹性稳定计算一、判断题:1、稳定方程即是根据稳定平衡状态建立的平衡方程。
2、压弯杆件和承受非结点荷载作用的刚架丧失稳定都属于第一类失稳。
3、在稳定分析中,有n 个稳定自由度的结构具有n 个临界荷载。
4、两类稳定问题的主要区别是:荷载—位移曲线上是否出现分支点。
5、静力法确定临界荷载的依据是结构失稳时的静力平衡条件。
6、能量法确定临界荷载的依据是势能驻值原理。
二、计算题:7、用静力法推导求临界荷载cr P 的稳定方程。
PE I ,l8、写出图示体系失稳时的特征方程。
k lEIk AB P9、求刚架在反对称失稳时的稳定方程。
n 为常数。
l Pl P n E IEIEI A C BD10、求图示完善体系的临界荷载cr P 。
转动刚度kl k r 2=,k 为弹簧刚度。
P l k r kl kEIO O EI O O11、求图示刚架的临界荷载cr P 。
已知弹簧刚度l EI k 33= 。
PEIlA BC lO O 0EI k12、求图示中心受压杆的临界荷载cr P 。
PEI l13、用静力法求图示结构的临界荷载cr P ,欲使B 铰不发生水平移动,求弹性支承的最小刚度k 值。
PlEI A Bk14、用静力法确定图示具有下端固定铰,上端滑动支承压杆的临界荷载crP。
P PEI yxδly15、用能量法求图示结构的临界荷载参数crP。
设失稳时两柱的变形曲线均为余弦曲线:yxh=-δπ(cos).12提示:cos d sin22u u u uabab⎰=+⎡⎣⎢⎤⎦⎥214。
PEIP2EI h3EA16、用能量法求中心受压杆的临界荷载crP与计算长度,BC段为刚性杆,AB段失稳时变形曲线设为:()y x a xxl=-().32EIPllEIABCyx→∞17、用能量法求图示体系的临界荷载cr P 。
l PEIEI 1=H18、用能量法求图示中心压杆的临界荷载cr P ,设变形曲线为正弦曲线。
第十章能量法承载的构件或结构发生变形时,加力点的位置都要发生变化,从而使载荷位能减少。
如果不考虑加载过程中其他形式的能量损耗,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减少了的载荷位能将全部转变为应变能储存于构件或结构内。
据此,通过计算构件或结构的应变能,可以确定构件或结构加力点处沿加力方向的位移。
但是,机械能守恒定律难以确定构件或结构上任意点沿任意方向的位移,也不能确定构件或结构上各点的位移函数。
应用更广泛的能量方法,不仅可以确定构件或结构上加力点处沿加力方向的位移,而且可以确定构件或结构上任意点沿任意方向的位移;不仅可以确定特定点的位移,而且可以确定梁的位移函数。
本章介绍的是:用应变能的概念,根据能量守恒原理来解决与弹性结构或构件变形有关问题的一般方法,这种方法称为能量法。
能量法既可用于计算构件或结构位移;也可用以解决静不定问题及其它一些问题;本章只讨论用能量方法计算位移。
§10.1 杆件的应变能计算前面我们曾讨论过拉伸(压缩)、扭转或弯曲时的变形计算。
但是在工程上还常遇到比较复杂的结构,例如图10-1中所示的桁架、刚架——是指由直杆组成的具有刚性结点的结构、拱——是指杆轴为曲线而且在铅垂载荷作用下会产生水平支座反力的结构等。
在计算这些结构上某一点或某一截面的位移时,能量法是比较简单的方法。
通过拉伸(压缩)、扭转、弯曲时的应变能分析,可见:杆件在受力变形后,都储藏有应变能。
若不计杆件变形过程中少量的热能等损失,则杆件能量守恒,外力在弹性体变形过程中所作的功W应等于杆件内储藏的应变能Vε,即Vε=W。
在第七章我们曾经分别得到等截面杆各横截面上的内力为常量时,拉伸(压缩)、扭转、弯曲(参看图10-2)时的应变能表达式如下拉伸(压缩)时2122NPF lV F lEAε=∆=此处F N=F P(10-1)圆轴扭转时 2122x P PM l V M GI εϕ== 此处M x =M P (10-2)平面弯曲时 2122P M lV M EIεθ== 此处M =M P (10-3)综合以上三个表达式中外力表达的部分,可以把应变能概括地写为12V W F εδ==(10-4) 式中 F ——在拉伸(压缩)时表示拉力(压力),在扭转或弯曲时表示集中力偶,所以此处F 称为广义力;δ——在广义力作用处与广义力F 相应的位移,称为广义位移,在拉伸(压缩)时它是与拉力(压力)相应的位移l ∆,在扭转时它是与扭转力偶矩相应的转角φ,在平面弯曲时它是与弯曲力偶矩相应的截面转角θ(如图2所示)。
吉林大学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要考的章数为1-14章。
第3章第9节不考弹簧应力和变形不考。
第4章第6节叠加法做弯矩图不考。
第5章第5节弯曲理论对某些问题的扩充不考。
第6章叠加法求弯曲变形不考。
第7章第10节莫尔强度理论和双剪理论不考。
第9章不考。
第10章第3节不考虚功原理不考。
第12章第5节不考。
第13章8节不考弯曲组合构件交变力计算知道公式推算不必计算。
第14章5、6、7节不考。
考试重点
一:画内力图(轴力•剪力•弯矩)
二:组合变形(拉•扭)静不定
三:压杆稳定,弯曲应力
四:应力状态•强度稳定
五:能量法•求位移,变形
六:冲击,动载荷
七:疲劳
八:求变形能(10章能量法)(非必考)(拉分题)(变形能基本公式推倒)
九:推倒公式(拉分题)
十:广义胡克定律
注:考试重点内容考的机率很大。
另外除了考试重点和不考范围之外的内容也要看,只是考的机率没那么大,但并非不考。
一、是非题10.1 杆系结构的变形能,等于各杆变形能之和。
()10.2 弹性体变形能与加力次序无关,只与最后受力有关。
()10.3 结构上的外力作功可能为正或负,因而结构的变形能有正负之分。
()10.4 线性弹性结构的变形能可以叠加而非弹性结构的变形能不能叠加。
()10.5 载荷与变形能之间必为非线形关系。
()10.6以莫尔积分求各种结构在载荷作用下的位移时都可以采用图形互乘法。
()10.7应用单位力法计算出结构在某处的位移值时在数值上就等于该单位力所做的虚功。
()10.8若由载荷引起之弯矩图面积的代数和为零(=0 ),则不论其形心所对应的单位力弯矩图之值Mc 为何值,图乘所得必为零。
()10.9超静定结构的多余约束数即等于建立力法方程的变形条件数。
()10.10结构中的内力与应力只与结构受力和结构尺寸有关,与材料无关。
()10.11变形协调法在本质上也是力法。
()10.12力法的基本未知量均不能用静力平衡条件求得。
()10.13温度变化和支座位移不会引起静定结构的内力,但一般会引起超静定结构的内力。
()10.14力法基本方程均是根据结构支座处的位移约束条件建立的。
()10.15n 次超静定结构的静定基可由解除结构任意n 个约束而得。
()10.16力法正则方程适用于任何材料制成的小变形超静定结构。
()10.17外力超静定结构必须解除外部多余约束而得到静定基。
()10.18以力法求解超静定结构后经力平衡方程验算无误,说明结果正确。
()二、选择题10.19设一梁在n 个广义力F 1 ,F 2 ,……,F n 共同作用下的外力功,则式中为()。
A. 广义力F i 在其作用处产生的挠度B. 广义力F i 在其作用处产生的相应广义位移C. n 个广义力在F i 作用处产生的挠度D. n 个广义力在F i 作用处产生的广义位移10.20一根梁处于不同的载荷或约束状态,则()A. 梁的弯矩图相同,其变形能也一定相同B. 梁的弯矩图不同,其变形能也一定不同C. 梁的变形能相同,其弯矩图也一定相同D. 梁的弯矩图相同,而约束状态不同,其变形能也不同10.21一梁在集中力F 作用下,其应变能为V e 。
F122-题132-题第 2 章 轴向拉伸与压缩二、填空题2-6 承受轴向拉压的杆件,只有在(加力端一定距离外)长度范围内变形才是均匀的。
2-7 根据强度条件][σσ≤可以进行(强度校核、设计截面、确定许可载荷)三方面的强度计算。
2-8 低碳钢材料由于冷作硬化,会使(比例极限)提高,而使(塑性)降低。
2-9 铸铁试件的压缩破坏和(切)应力有关。
2-10 构件由于截面的(形状、尺寸的突变)会发生应力集中现象。
三、选择题2-11 应用拉压正应力公式AN=σ的条件是( B ) (A )应力小于比极限;(B )外力的合力沿杆轴线; (C )应力小于弹性极限;(D )应力小于屈服极限。
2-12 图示拉杆的外表面上有一斜线,当拉杆变形时,斜线将( D ) (A )平动;(B )转动;(C )不动;(D )平动加转动。
2-13 图示四种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中,强度最大的是材料(A ),塑性最好的是材料(D )。
2-14 图示三杆结构,欲使杆3的内力减小,应该( B )(A )增大杆3的横截面积; (B )减小杆3的横截面积; (C )减小杆1的横截面积; (D )减小杆2的横截面积。
2-15 图示有缺陷的脆性材料拉杆中,应力集中最严重的是杆( D )第 3 章 扭转二、填空题3-6 圆杆扭转时,根据(切应力互等定理),其纵向截面上也存在切应力。
3-7 铸铁圆杆发生扭转破坏的破断线如图所示,试画出圆杆所受外力偶的方向。
3-8 画出圆杆扭转时,两种截面的切应力分布图。
3-9 在计算圆柱形密围螺旋弹簧簧丝切应力时,考虑到(剪力引起的切应力及簧丝曲率的影响 ),而加以校正系数。
题24(A (B (C )(D第3章 扭转3-10 开口薄壁杆扭转时,截面上最大切应力发生在(最厚的矩形长边 )处;闭口薄壁杆扭转时,截面上最大切应力发生在( 最小厚度)处. 三,选择题3-11阶梯圆轴的最大切应力发生在( D ) (A) 扭矩最大的截面; (B)直径最小的截面; (C) 单位长度扭转角最大的截面; (D)不能确定.3-12 空心圆轴的外径为 D ,内径为 d ,D d /=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