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海水温度与盐度
- 格式:ppt
- 大小:7.71 MB
- 文档页数:40
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关系
大西洋海水的温度和盐度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
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有:地理位置、
季节、气候变化等;而盐度受海水源、淡水输入、蒸发、地质作用和释放等影响。
大西洋有很多地方的海温和盐度在春秋季节变化较剧烈,冬季变化较少。
在沿海地区,近海海水温度一般是夏季高于冬季,而深海地区,海水温度则在冬季较高,在夏季有所降低。
盐度则是随着气候变暖,海水温度升高后,而下降。
海温越高,水体从低温到高温,如果有足够的盐度,水体中的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会变强,这样盐度会减少,海水溶液当中就生成更多的离子,这样离子的混合物的盐度就
会减少。
海水中的盐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海水源也会影响海水的盐度。
海水从高温、高盐度
的地区流入低温、低盐度的地区,使得海水从高温高盐度转变成低温、低盐度。
另外,海
水中的盐度也会随着大气中的降水变化而受到影响,如大气中的降水比较多,海水就会变
得比较淡;如果大气中的降水比较少,就会使海水变得比较淡。
另外,冰川融化也会对海水的温度和盐度有很大影响。
冰川融化的淡水会混入海水中,将海水的盐度降低;而且当冰川融化的淡水多的时候,海水的温度会因此降低,过冷的海
水也容易使生物生存环境变差。
{高中地理优质课竞赛教案}3.3海水温度和盐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全球系统中海气、海陆相互作用和海水的温度和盐度概念。
2.掌握海水的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图表的分析问题能力,分析影响温度、盐度的主要因素,总结其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感知判断能力,以现实生活的事象为例,加强对海水温度与盐度分布规律的认识。
(德育目标)1.通过对海洋的认识,正确理解人类与海洋、海岸的相互关系,合理利用和保护海岸,促进可持续发展。
2.树立海洋观念,增强现代海洋意识,推动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为学生奠定海洋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
【教学难点】海洋和大气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有关海洋知识,了解海水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由浅入深,增强学生的海洋环境意识。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浩瀚的海洋,被誉为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
海洋既是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空间场所,也是影响地理环境发展演化的重要因素。
海洋水体以及海洋中的各种组成物质,构成了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海洋环境。
我国海域辽阔,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对今后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必将起着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下面我们学习有关海洋的知识内容。
[讲授新课]3.3 海水盐度和温度(板书)(多媒体投影)一、地球上的海洋(板书)(多媒体投影)1.地球的水库(板书)(多媒体投影)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海洋面积辽阔,水深巨大。
海洋占全球表面积为71%,约3.62亿平方公里,全球海洋平均深度3800米,体积约13.7亿立方千米,蓄积水量占地球水体总水量的96.53%。
见课本图“地球水体的存在形式及储量”。
2.大气的水源和热源(板书)(多媒体投影)海洋不仅是地球的水库,还是大气中水汽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也是大气的主要热源之一。
据统计资料:世界海洋每年蒸发总量可达450000立方千米,其中大约90%的水汽直接在海洋上空凝结,以降水形式返回海洋,其余约10%的水汽由大气运动送到陆地上空,凝结降落,再通过河川径流返回到海洋。
1.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海水温度的变化,取决于海水热量平衡的分布与变化(即纬度高地和季节变化),还与沿岸地形(海域封闭程度)、气候、洋流等因素有关。
这些因素与海水温度之间的关系及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为:2.海洋表层温度的分布规律(1)海洋表层的温度状况是低纬度海区的水温高,高纬度海区的水温低;在同一海区,冬季的水温低,夏季的水温高;与同纬度海区相比,有暖流流过的海区水温高,有寒流流过的海区水温低。
(2)在垂直方向上,海水的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表层海水以下,海水温度随水深变化不大,特别是1000m以下的水温变化更小,经常保持低温状态。
3.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1)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主要有气候、洋流、径流等,其中气候因素中降水量和蒸发量对①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递减。
原因是:低纬度海区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低;副热带海区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高;高纬度海区气温低,蒸发量少,盐度低。
②赤道低盐度海区位于赤道以北的10°N附近而不再赤道上。
原因是:世界降水最多的地带不在赤道而位于赤道偏北海区。
具体体现在:a太阳直射点规律移动影响。
北半球下半年太阳直射点北移,引起赤道低压带北移。
此时,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慢,赤道低压带在北半球停留时间长,降水更多,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差异比赤道更大,盐度更低。
B 洋流的影响。
北半球陆地面积广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极大的削弱了东北信风的势力,太平洋、大西洋上的北赤道暖流常年位置偏北,在强劲的东南信风吹拂下形成的南赤道暖流基本上位于赤道,盐度偏高;从西风漂流分支北上的寒流越过赤道,影响10°N附近海域,使其盐度偏低。
同时,因补偿南、北赤道暖流而导致10°N附近存在大量上升海水,温度、盐度低。
C河川径流影响。
10°N附近陆地广大,河川径流汇入量大。
③40°S至南极圈附近海域的盐度较北半球同纬度的海域高。
高中地理第二节:海水的性质
一、海水的性质
1.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是海水最重要的理化性质
二、海水的温度
1. 海水温度反应海水的冷热状况,它主要取决于海洋热量的收支情况。
太阳辐射是海
洋的主要热量来源。
海水蒸发消耗热量,是海洋热量主要支出渠道.2. 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3. 海水温度的影响
三、海水的盐度
1. 海水中含有很多盐类物质,其中主要是氯化钠和氯化镁,因此海水的味道既咸又苦、
2. 在外海或大洋,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高;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
3. 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以副热带海域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海水盐度逐渐降低。
四、海水的密度
1.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
2. 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
表层海水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最为密切。
一般来说,海水的温度越高,密度越低。
3. 海水密度分布规律
4. 海中断崖:海水层中出现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减小的情况。
潜艇如果遭遇“海中断崖”,因海水浮力变小,可能会掉到安全潜水深度以下,造成艇毁人亡。
第一节 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学习目标定位] 1.理解影响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因素。
2.运用图表资料,归纳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分布规律。
一、海水的温度1.影响因素:海水热量的收入和支出状况。
(1)热量收入:主要来自①太阳辐射。
(2)热量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2.分布规律(1)水平⎩⎪⎨⎪⎧同一海区:水温夏季②高,冬季③低不同海区:低纬④高,高纬⑤低洋流:⎩⎪⎨⎪⎧暖流流经海区,水温偏⑥高寒流流经海区,水温偏⑦低(2)垂直⎩⎪⎨⎪⎧水深1 000米以内:随深度增加,温度⑧递减水深1 000米以下:温度随水深⑨变化不大,保持低温(3)变化:由于海水的比热容大于陆地,海水温度的变化比陆地⑩小。
二、海水的盐度1.主要盐类物质:⑪氯化钠和氯化镁。
2.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 (1)平均盐度:⑫3.5%。
(2)最高:⑬红海,超过⑭4%。
(3)最低:⑮波罗的海,低于1%。
(4)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⑯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⑰递减。
3.影响盐度高低的主要因素(1)取决于⑱蒸发量和⑲降水量的对比。
(2)洋流:同纬度海域⑳暖流流经海区盐度较高,○21寒流 流经海区盐度较低。
(3)陆地径流⎩⎪⎨⎪⎧河口附近盐度○22较低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盐度○23小于南半球同纬 度海域盐度思维活动1.海水温度的变化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答案 受太阳辐射(纬度、季节)、沿海的地形、气象、洋流、海陆分布、海水深度等因素的影响。
2.为什么赤道附近地区盐度比副热带海区低?答案 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对比。
赤道附近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但降水量>蒸发量,因此盐度相对较低。
而副热带海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但蒸发旺盛,蒸发量>降水量,因此盐度高。
3.如何分析某海域的海水表层温度和盐度?答案 海水表层的温度取决于海水热量的收入与支出,即海水吸收的太阳辐射和海水蒸发所消耗热量的差;此外,还受洋流性质的影响。
高中地理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1)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
海洋表层水温主要取决于太阳辐射和大洋环流两个因素。
①太阳辐射是海水的主要热源,因此纬度位置能直接影响海洋表层水温。
②大洋环流中的寒暖流能够促进不同地区间的水热交换,暖流会使流经地区水温升高,寒流则会使流经地区水温降低。
此外,大洋形状、极地海域结冰与融冰等也会影响海洋表层水温。
(2)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
①降水量和蒸发量: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海区海水盐度高,蒸发量小于降水量的海区海水盐度低。
②陆地河川径流注入:陆地河川径流能够为沿海地区带来大量淡水,能够起到降低近岸海区海水盐度的作用,因此大江大河的入海口处海水盐度变化大。
③洋流:暖流经过的海区蒸发较强,海水盐度较同纬度海区高;寒流经过的海区蒸发较弱,海水盐度较同纬度海区低。
④海域的封闭程度:一般而言,海域越开放,海域与大洋之间的水体交换越多,则海域的盐度越接近大洋的盐度;相反,若海域较为封闭,则海域与大洋之间的水体交换较少,海域的盐度与大洋的盐度差异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