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哮喘
- 格式:ppt
- 大小:2.83 MB
- 文档页数:26
考研药理学-11(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 名词解释1. 阿司匹林哮喘2. 瑞氏综合征3. 水杨酸反应(二) 选择题[A型选择题]1. 解热镇痛药镇痛的主要作用部位是A. 丘脑B. 脊髓胶质层C. 脑室与导水管周围灰质D. 脑干网状结构E. 外周部位2.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是A. 水杨酸钠B. 阿司匹林C. 保泰松D. 吲哚美辛E. 布洛芬3. 阿司匹林是通过抑制下列哪种酶而发挥作用的A. 二氢蝶酸合成酶B. 过氧化物酶C. 环氧酶D. 磷脂酶E. 胆碱酯酶4. 保泰松降低强心苷作用的原因是A. 增加其与血浆蛋白的结合B. 增加其排泄C. 减少其吸收D. 增加其代谢E. 增加其分布容积5. 关于阿司匹林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大剂量按零级动力学消除B. 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C. 碱性尿液中排泄少D. 酸性尿液中排泄多E. 大部分在胃内吸收6. 可防止脑血栓形成的药物是A. 水杨酸钠B. 阿司匹林C. 保泰松D. 吲哚美辛E. 布洛芬7. 布洛芬的主要作用特点是A. 解热镇痛作用强B. 口服吸收慢C. 与血浆蛋白结合少D. 胃肠反应较轻,易耐受E. t1/2长8. 阿司匹林可用于A. 关节痛B. 胃肠痉挛C. 胃肠绞痛D. 胆绞痛E. 术后疼痛9. 有关阿司匹林的解热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B. 通过抑制PG的合成而发挥解热作用C. 对直接注射PG引起的发热无效D. 降低发热者的体温E. 不能降低正常者的体温10. 丙磺舒不适用于急性痛风是由于A. 无镇痛和消炎作用B. 促进炎症引起的疼痛C. 抑制肾小管对有机酸的转运D. 增加前列腺素的合成E. 以上都不是11. 关于阿司匹林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A. 口服后,大部分在胃、小部分在小肠吸收B. 迅速被胃黏膜、血浆、红细胞及肝中酯酶水解为水杨酸C. 按零级动力学消除D. t1/2短,为1~2小时E. 不易进入关节腔和脑脊液12. 乙酰水杨酸禁用于下列哪种病症A. 感冒、发热、头痛B. 风湿性关节炎C. 预防血栓形成D. 维生素K缺乏E. 类风湿性关节炎13. 丙磺舒增加青霉素疗效的机制是A. 减慢其在肝脏代谢B. 增加其对细菌膜的通透性C. 减少其在肾小管的分泌排泄D. 对细菌起双重杀菌作用E. 增加其与细菌蛋白的结合力14. 伴有高血压病的活动性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宜选用A. 地塞米松B. 氢化可的松C. 保泰松D. 强的松龙E. 阿司匹林15. 解热解痛药的镇痛机制是A. 激动中枢阿片受体B. 抑制末梢痛觉感受器C. 抑制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D. 抑制传入神经的冲动传导E. 主要抑制中枢神经系统16. 解热镇痛药的解热作用,主要由于A. 抑制缓激肽的生成B. 抑制内热原的释放C. 作用于中枢部位,使PG合成减少D. 作用于外周部位,使PG合成减少E. 以上均不是17. 解热镇痛抗炎药A. 能根治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B. 都有抗炎作用C. 不能防止风湿病的发展和合并症的产生D. 能降解炎性组织中的PGE. 具有成瘾性18. 氨啡咖片的组成是A. 阿司匹林+非那西丁+咖啡因B. 氨基比林+非那西丁+咖啡因C. 安替比林+非那西丁+咖啡因D. 阿司匹林+甲芬那酸+咖啡因E. 氨基比林+非那西丁+巴比妥19. 不用于抗炎的药物是A. 水杨酸钠B. 对乙酰氨基酚C. 保泰松D. 吲哚美辛E. 布洛芬20. 阿司匹林增加甲氨蝶呤毒性的原因是A. 抑制肝药酶,减少其代谢B. 竞争其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增加其血药浓度C. 妨碍其从肾血管分泌,减慢排泄D. 缩小分布容积,增加其血药浓度E. 以上都不是21. 阿司匹林不具有下列哪项作用A. 解热镇痛作用B. 抗风湿作用C. 治疗量可抗血小板聚集与抗血栓形成D. 高剂量抑制PGI2合成,反而促进血栓形成E. 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22. 复方阿司匹林的组成是A. 阿司匹林+非那西丁+咖啡因B. 阿司匹林+苯巴比妥+咖啡因C. 阿司匹林+氨基比林+咖啡因D. 阿司匹林+非那西丁+可待因E. 阿托品+非那西丁+可待因23. 下列关于阿司匹林的叙述,错误的是A. 降低正常人体与发热患者的体温,用于各种发热B. 常与其他解热镇痛药配成复方,用于头痛、牙痛、神经痛C. 抗炎抗风湿作用较强,可使急性风湿热患者24~48小时内退热,关节肿痛缓解D. 抑制PG合成酶,减少血小板中TXA2的生成E. 治疗缺血性心脏病,降低病死率与再梗死率24. 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机制是A. 激活抗凝血酶B. 使环加氧酶失活,减少血小板中TXA2生成,从而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C. 加强维生素K的作用D. 直接对抗血小板聚集E. 降低凝血酶活性25. 保泰松禁用于高血压、心功能不全是由于该药引起A. 兴奋血管B. 兴奋心脏C. 水钠潴留D. 激动α肾上腺素受体E. 激动β肾上腺素受体26. 可引起溶血性贫血的药物是A. 非那西丁B. 布洛芬C. 吲哚美辛D. 阿司匹林E. 保泰松27. 关于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错误的叙述是A. 胃肠道反应最为常见B. 凝血障碍,术前1周应停用C. 过敏反应、哮喘、慢性荨麻疹患者不宜用D. 水钠潴留,引起局部水肿E. 水杨酸反应是中毒的表现28. 关于解热镇痛药复方制剂正确的叙述是A. 含氨基比林的复方制剂较为安全B. 长期应用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C. 所有复方制剂都优于单用D. 非那西丁可以改善肾功能E. 以上都不是29. 对肝功能有影响的药物不包括A. 水杨酸钠B. 对乙酰氨基酚C. 保泰松D. 吲哚美辛E. 甲芬那酸30. 有关保泰松的不良反应哪项是错误的A.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B. 胃肠道反应C. 水钠潴留D. 肝肾损害E. 甲状腺肿大及黏液性水肿31. 秋水仙碱治疗痛风的机制是A. 减少尿酸的生成B. 促进尿酸的排泄C. 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D. 抑制黄嘌呤氧化酶E. 选择性抗炎作用32. 代谢产物仍有作用的药物是A. 阿司匹林B. 非那西丁C. 保泰松D. 吲哚美辛E. 布洛芬33. 不能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是A. 阿司匹林B. 对乙酰氨基酚C. 保泰松D. 吲哚美辛E. 布洛芬34. 小儿退热首选A. 阿司匹林B. 吲哚美辛C. 对乙酰氨基酚D. 萘普生E. 吡罗昔康35. 孕妇慎用的药物是A. 阿司匹林B. 甲芬那酸C. 保泰松D. 非那西丁E. 吡罗昔康36. 保泰松使用一段时间后疗效降低的原因是A. 吸收减少B. 代谢加速C. 排泄加快D. 与血浆蛋白结合增加E. 脂肪储存增加37. 支气管哮喘病人禁用的药物是A. 阿司匹林B. 氯芬那酸C. 丙磺舒D. 布洛芬E. 吡罗昔康38. 可用于癌症发热的药物A. 对乙酰氨基酚B. 吲哚美辛C. 安乃近D. 布洛芬E. 萘普生39. 布洛芬与阿司匹林相比,优点是A. 解热作用强B. 镇痛作用强C. 抗风湿作用强D.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强E. 胃肠道反应小40. 因不良反应多,常用于不易控制的发热的药物是A. 阿司匹林B. 布洛芬C. 保泰松D. 尼美舒利E. 吲哚美辛。
哮喘为何要慎用阿司匹林哮喘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原因是支气管平滑肌与气管痉挛,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发热、不能平卧、哮喘音以及烦躁不安等,比较常见的症状就是咳嗽,是由于支气管痉挛与气道炎症引起的。
有一种哮喘类型被称之为阿司匹林哮喘,主要是由于哮喘患者口服阿司匹林之后诱发的哮喘发作,因此哮喘患者应该要慎用阿司匹林。
本文主要分析哮喘患者慎用阿司匹林的原因以及老年哮喘患者除了阿司匹林之外还需注意哪些药物的使用。
一、哮喘患者慎用阿司匹林的原因在人体的呼吸道当中,支气管扩张作用需要前列腺素反应系统与肾上腺素反应系统共同参与,其中,前列腺素反应系统不但能够对支气管平滑肌表现出强大的松弛作用,还能稳定肥大细胞,促使肥大细胞不易释放出组胺等活性物质。
而阿司匹林的应用对前列腺素的合成能产生抑制作用,促使局部前列腺素生成减少,从而产生镇痛作用。
而前列腺素的合成被抑制,会影响到支气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从而令内源性支气管收缩物质处于优势状态,哮喘患者的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与收缩失衡,就会出现喉头水肿、哮喘发作、荨麻疹等过敏反应,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阿司匹林引发的哮喘被称之为阿司匹林性哮喘,对于哮喘患者来说,不但要慎用阿司匹林这一药物,还要慎用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使用。
阿司匹林应用于止痛、退烧等疾病当中可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且阿司匹林具有抗血栓的作用,对抗血小板治疗有重要价值。
基本上大部分的哮喘患者都会阿司匹林比较敏感,因此哮喘患者最好避免使用阿司匹林,避免引起过敏反应。
同时患有鼻窦炎、慢性鼻炎以及鼻息肉的患者也要尽量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类制剂,消化道溃疡患者也要警惕阿司匹林引起出血,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以及血小板减少患者应该要慎用阿司匹林。
二、哪种哮喘患者需要高度警惕阿司匹林的应用从上文可知,患者鼻窦炎、慢性鼻炎以及鼻息肉的患者需要尽量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类制剂,因此同时合并以上疾病的哮喘患者需要高度警惕阿司匹林的使用。
洛索洛芬钠诱发哮喘发作一例分析一、案例背景知识简介阿司匹林哮喘(AIA)为一种特殊的哮喘,一般为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或者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后数分钟到数小时内诱发的哮喘剧烈发作。
该类哮喘与一般的哮喘有所不同,此类患者发病来势凶猛,如不及时抢救,将会有生命危险。
目前随着非甾体抗炎药的广泛应用,阿司匹林哮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一直以来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本案例拟通过对一例洛索洛芬钠诱发哮喘发作的病例进行分析,阐述药物性哮喘发生的相关性、特点及处理措施。
二、病例内容简介患者,女性,24岁,主因“发作性喘憋、呼吸困难2个月余,加重7天”于2009年8月16日入院。
患者于2008年12月5日在当地医院行剖宫产术,住院期间出现发作性喘憋,呼吸困难,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给予激素、平喘药及β2受体激动剂后好转,2009年上述症状频繁发作,为进一步治疗入院。
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入院查体:呼吸28次/分,心率76次/分,血压121/70mmHg,双肺呼吸音粗,双肺散在哮鸣音,未闻及湿性啰音,血常规:白细胞12.69×109/L,中性粒细胞0.66,淋巴细胞0.26,嗜酸性粒细胞0.013,红细胞5.01×109/L,血红蛋白133g/L,肝肾功能正常,心电图正常。
入院诊断: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三、主要治疗经过及典型事件入院后给予注射用氢化可的松、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气雾剂、茶碱缓释胶囊、孟鲁司特钠等药物,患者的喘息症状好转。
2009年8月17日患者自诉正处于月经期,痛经严重,晚17:00左右给予洛索洛芬钠片60mg口服止痛,服药后大约10分钟,患者出现剧烈呕吐,腹痛,颜面潮红,眼睑水肿,颈部双上肢躯干见荨麻疹样皮疹,双肺满布哮鸣音,心率100次/分,给予氢化可的松100mg静脉注射,异丙嗪25mg肌注,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症处理后皮疹逐渐消退,停止呕吐。
四、讨论(一)患者出现哮喘加重与洛索洛芬钠的相关性阿司匹林哮喘是一种高反应性的药源性疾病,常在应用阿司匹林及其他非甾体抗炎药2~3分钟至1~2小时发作,一般在半小时内发生。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阿司匹林哮喘(aspirin asthma)2.瑞夷综合征(Reye syndrome)3.人工冬眠:4. 镇痛药(analgesics)5.P-物质(substance P)6.戒断症状7.解热镇痛抗炎药8.强直后增强(posttetanic potentiation, PTP)二、单选题:三、吗啡镇痛作用的部位是:A.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 B.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 C.大脑边缘系统D.延脑 E.纹状体2.胆道平滑肌痉挛引起的胆绞痛应选用:A.哌替啶 B.阿托品 C.吗啡D.吗啡+哌替啶 E.阿托品+哌替啶3.关于吗啡描述错误的是:A.强而持久的镇痛作用 B.镇静作用 C.呼吸抑制D.降低胃肠平滑肌张力 E.引起体位性低血压4下列不属于吗啡治疗范围的是:A.镇痛 B.止泻 C.心源性哮喘D.分娩止痛 E.血压正常的心梗患者止痛5.吗啡引起低血压的原因是:A.阻断α受体 B.抑制去甲肾上腺素释放 C.抑制血管平滑肌D.激动β受体 E.激动M受体6.解热镇痛抗炎药共同的作用机制是:A.抑制白三烯的生成 B.抑制中枢阿片受体 C.抑制PG 的合成D.直接抑制中枢 E.抑制TXA2生成7.有关阿司匹林的解热作用描述错误的是:A.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B.通过抑制PG的合成而发挥解热作用C.只降低发热者的体温D.对直接注射PG引起的发热无效E.对已合成的发热无效8.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是:A.保泰松 B.阿司匹林 C.布洛芬D.扑热息痛 E.吲哚美辛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机制是:A.抑制TXA2合成 B.促进PGI2合成 C.促进TXA2合成D.抑制PGI2合成 E.抑制凝血酶原9.几无抗炎作用的药物是:A.保泰松 B.布洛芬 C.阿司匹林D.扑热息痛 E.吡罗昔康10.布洛芬的主要特点错误的是:A.抗炎解热作用强 B.镇痛作用强放 C.胃肠道反应轻D.解热作用弱 E.可进入滑膜腔并保持高浓度1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苯妥英纳能诱导为苯巴比妥B.扑米酮可以代谢为苯巴比妥C.丙戊酸纳对所有类型的癫痫都有效D.乙琥胺对失神小发作的疗效优于丙戊酸纳E.硝西泮对肌阵挛性癫痫和小发作疗效较好12.用于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是()A. 硫喷妥纳静注B. 苯妥英钠肌注C. 静注地西泮D. 戊巴比妥钠肌注E. 水洽氯醛灌肠13.治疗癫痫大发作及局限性发作最有效的是()A.地西泮B.苯巴比妥C.苯妥英钠D.乙琥胺E.乙酰唑胺14.具有抗焦虑抑郁情绪的抗精神病药是()A.氟哌啶醇B.泰尔登C.五氟利多D.氯氮平 E.氯丙嗪15.氯丙嗪抗精神病作用的主要机制A.阻断黑质-纹状体系统D2受体B.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层系统的D2样受体C.阻断结节-漏斗系统D2受体D.阻断肾上腺素受体E.阻断M胆碱受体16.长期应用氯丙嗪治疗精神病的最常见不良反应是A.锥体外系反应 B.中枢抑制症状C.体位性低血压 D.内分泌紊乱E.过敏反应17.氯丙嗪引起的低血压状态应选用A.多巴胺 B.肾上腺素C.麻黄碱 D.异丙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18.苯妥英钠抗癫作用的主要机制是()A.抑制病灶本身异常放电B.稳定神经细胞膜C.抑制脊髓神经元D.具有肌肉松驰作用E.对在枢神经系统普遍抑制19.长期应用苯妥英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A.胃肠道反应B.叶酸缺乏C.过敏反应D.牙龈增生E.共济失调20.碳酸锂主要用于A.精神分裂症B.抑郁药 C.焦虑症D.躁狂症 E.以上均不是三、填空题:1.阿片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存在4种亚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喘友:当心阿司匹林哮喘发作作者:际基宗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11年第11期许多哮喘患者在缓解期误用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在几分钟至几小时内可激发剧烈的哮喘发作,称为“阿司匹林哮喘”。
阿司匹林哮喘表现为:支气管痉挛,持续时间数小时至数日,伴有流鼻涕、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淋漓,不能平卧、烦躁不安,常有紫绀和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窒息而死亡。
阿司匹林哮喘的特点内源性、非特异性和顽固性,发病无季节性;小儿老人多于成人,女孩多于男孩。
它并非过敏反应,故做“过敏原皮肤试验”的结论为阴性。
阿司匹林哮喘的原因阿司匹林抑制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使炎性介质合成增多,导致支气管痉挛、诱发剧烈哮喘。
循证医学表明:阿司匹林哮喘是药源性哮喘中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最严重的,必须引起全社会的警惕。
医药界倡导:中老年人长期、小剂量口服阿司匹林来预防缺血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特别是患有呼吸道疾病者,更应警惕诱发“阿司匹林哮喘”的危险。
阿司匹林哮喘的预防近年医药界提出一个新观点:要合理用药,先要熟悉“药情”,力争用准药用好药。
即自己的常见病用的什么药,这些药中含有什么主成分,是否知道自己对哪种药过敏等。
例如,复方荼碱片中除了主药茶碱之外,还有非那西丁、氨基匹林、苯巴比妥、麻黄碱和咖啡因等,而“阿司匹林哮喘”患者服用后,会发生“交叉过敏反应”,其中的解热镇痛药非那西丁、氨基匹林等就会诱发哮喘病,有时比原有病更为严重。
又如感冒药“克感敏”,其成分为非那西丁、氨基匹林和咖啡因等,上述患者服用后也会加重哮喘病。
故详细了解和掌握哮喘病情及相关药物的“宜”与“忌”,谨慎用药,是防治“阿司匹林哮喘”的关键。
药师提醒阿司匹林哮喘患者要慎用传统的解热镇痛药(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特别是与阿司匹林化学结构相近的非那西丁、氨基匹林等,及化学结构完全不同的消炎痛;同时还要慎用多种复方制剂,特别是含有上述几种成分的复方制剂,如复方阿司匹林片(APC、止痛片)、去痛片和安痛定等。
口服萘普生致阿司匹林哮喘引起死亡1例张玉清1 李冠华2(1寿光市人民医院心内一科山东潍坊262700;2寿光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山东潍坊262700)1病例报道患者女性,59岁,因“鼻塞多涕5年”入院,既往有哮喘病史40多年,长期应用平喘药物(沙美特罗替卡松喷剂及激素),病情尚稳定,有青霉素、头孢类过敏史。
入院查体:T 36.3℃P 76 次/分 R 16 次/分 BP 100/60 mmHg。
神志清,精神差,双肺呼吸音清,双肺可闻及少量哮鸣音。
心率76次/分,心律规整,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副鼻窦CT:鼻窦炎。
初步诊断:1、鼻窦炎 2、鼻中隔偏曲3、支气管哮喘 4、过敏性鼻炎5、股骨头坏死。
患者于入院后第二天在鼻内窥镜下行鼻窦手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后患者因发热,给予萘普生0.2口服,10分钟后患者出现重度喘憋貌,端坐呼吸,听诊双肺大量哮鸣音,给予甲强龙120mg,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病情无明显好转,患者逐渐出现口唇及颜面部紫绀,呼之不应,双肺呼吸音消失,心音低,血压测不到,反复给予甲强龙静推,给予肾上腺素、阿托品静推,多巴胺维持血压,呼吸机辅助呼吸,抢救41分钟后,患者心跳恢复,后患者出现室速、室颤、心跳停止,给予利多卡因、胺碘酮、肾上腺素、阿托品,心率、血压维持不住,于20小时后因心跳停止死亡。
追问病史,患者丈夫诉20余年前患者曾口服安乃近发作哮喘住院一次。
2讨论阿司匹林哮喘是阿司匹林及其他非皮质激素类解热镇痛药物(NSAIDs)出现不良呼吸道反应的临床综合征[1]。
萘普生为非皮质激素类解热镇痛药物,其镇痛、抗炎、解热作用,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起作用,该患者服用萘普生后发作哮喘,为典型的阿司匹林哮喘。
阿司匹林哮喘的发病机制:阿司匹林哮喘的发生至少部分是由于花生四烯酸代谢生成前列腺素E2(PGE2)的路径被阿司匹林阻断,由环氧化酶(COX)通路转向5脂氧化酶(5-LO)路径,引起白三烯产生过多,具有支气管扩张作用的 PGE2 生成的减少也促进白三烯的增多,从而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和刺激气管粘液的分泌所致。
龙源期刊网 哮喘患者为何慎用阿司匹林作者:裘影萍来源:《家庭医学》2018年第02期患有哮喘病的张大伯最近感到有点头痛,在家庭小药箱里找到阿司匹林服用。
殊不知服药后,原本病情稳定的哮喘突然发作,憋得喘不过气来。
家人发现后赶快拨打120,送到医院急诊救治才转危为安。
医生告诉张大伯,导致哮喘突然发作的元凶是阿司匹林,哮喘病人应禁用阿司匹林。
那么,其原因何在呢?哮喘是一种速发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其发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气管和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临床表现为烦躁不安、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喘鸣音、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发热等。
咳嗽是哮喘的常见症状之一,由气道的炎症和支气管痉挛引起。
研究表明,在人体呼吸道中,前列腺素反应系统与肾上腺素反应系统共同参与支气管扩张作用。
前列腺素对支气管平滑肌不但有强大的松弛作用,而且能稳定肥大细胞,使之不易释放组胺等活性物质。
阿司匹林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使局部前列腺素生成减少,因而有镇痛作用。
但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会导致内源性支气管收缩物质居于优势,哮喘患者支气管平滑肌松弛和收缩失去平衡,部分哮喘患者会出现荨麻疹、喉头水肿、哮喘大发作等过敏反应,甚至诱发危及生命的重症哮喘。
由阿司匹林引发的哮喘临床上称为阿司匹林性哮喘。
对哮喘患者来说,应禁用或慎用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
那么,哪些哮喘患者更应对阿司匹林引起高度警惕呢?临床表明,伴有鼻息肉、鼻窦炎、鼻炎等鼻部症状的哮喘患者,有半数以上服用阿司匹林后会引发阿司匹林性哮喘。
除了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解热镇痛药会诱发或加重哮喘,临床还有其他一些药物也可能会诱发或者加重哮喘症状,包括氨苄青霉素、乙胺丁醇、林可霉素、环丙沙星、利福平、头孢哌酮等部分抗菌药物;普萘洛尔等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氯胺酮、利多卡因等麻醉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H,受体阻断剂;部分中药制剂以及药品辅料。
发生阿司匹林性哮喘后,应该立即停止可疑药品,及时到医院诊治。
发生过阿司匹林性哮喘患者应避免再次使用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类药物。
阿司匹林诱发哮喘有哪些症状?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阿司匹林诱发哮喘症状,尤其是
阿司匹林诱发哮喘的早期症状,阿司匹林诱发哮喘有什么表现?得了阿司匹林诱发哮喘会怎样?以及阿司匹林诱发哮喘有哪些
并发病症,阿司匹林诱发哮喘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
*阿司匹林诱发哮喘常见症状:
*以上是对于阿司匹林诱发哮喘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阿司匹林诱发哮喘并发症,阿司匹林诱发哮喘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阿司匹林诱发哮喘常见并发症: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阿司匹林诱发哮喘症状,阿司匹
林诱发哮喘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阿司匹林诱发哮喘”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