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干旱季节茶园覆盖遮荫的综合效应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24.10 KB
- 文档页数:4
夏秋季茶树遮阴效应研究进展作者:王雪萍龚自明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7年第23期摘要:苦涩味重是影响夏、秋茶品质的重要因素。
遮阴可有效改善茶树生长小环境,提高茶叶品质。
综述了遮阴对夏秋茶影响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遮阴对茶树生长环境、光合特性、形态解剖结构、内含成分及次生代谢的影响。
关键词:茶树;遮阴;茶叶品质;茶叶生化成分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23-4447-03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7.23.004Research Progress of Shading Effect of Tea in Summer and AutumnWANG Xue-ping,GONG Zi-ming(Institute of Fruit & Tea,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ubei Tea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Wuhan 430064,China)Abstract: Bitterness and astringency of the summer-autumn tea affected tea quality. Shading could change tea growth surroundings and remarkably improved the quality. This paper summarized shading effects on growth environment,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morphological and anatomical structure,inclusion component content,secondary metabolism of summer and autumn tea.Key words: Camellia sinensis L.; shading;tea quality; tea biochemical components遮阴是使植物接收的光量子密度受到限制的环境或人为因子,可以是永久性的、季节性的,也可以是不规则的[1]。
茶园夏秋酷暑期高温旱害的防治作者:李翠英来源:《科学种养》2013年第08期春茶采摘后,茶树体内大量营养被消耗,又遇炎夏高温,土壤板结,杂草丛生,地力下降,严重影响正常生长,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茶园高温旱害的防救。
一、旱害的症状一般受高温干旱侵袭,持续7天左右,土壤水分即迅速减少,茶树就会出现受害症状。
旱害症状首先始于冠面的叶片,受害叶出现赤红色焦斑,其界线异常分明,但发生部位不一。
旱害发生顺序是:先叶肉后叶脉,先成叶后老叶,先叶片后茶芽,先地上部后地下部。
大叶种比小叶种易受旱,幼龄茶树、老龄茶树比壮龄茶树易受旱,台刈、重修剪茶树抽发的新枝易受旱。
一般南坡向茶园和低洼地茶园的茶树受害程度比北坡向和平地茶园的茶树严重,土质黏重或砂质的茶园茶树受害程度重,土壤肥力低的茶树比土壤肥力高的茶树受害程度重。
二、造成旱害的原因①如长期不降雨,且茶园又不进行灌溉,同时昼夜温差大,茶树对水分的需要量和从土中吸收的水分量失去平衡,就会导致旱害。
②如果长期空气干燥,空气湿度低于50%,并伴随热风,此时茶树从土中吸收的水分不能补偿因蒸腾作用而损失的水分,就会造成枝叶干枯,叶片脱落。
③大气温度上升而引起。
当外界气温上升到30℃,伴随空气低湿时,茶树的新梢开始停止生长。
④如果连续多天温度都在30℃以上,特别是连续多天温度达到35℃,就会引起茶树叶片灼伤。
三、预防补救措施1. 松土除草松土的深度,在树冠滴水线内为10厘米,在滴水线外为20厘米,并挖掉石块、杂草和草蔸,打碎土块,疏松土壤,使其通气、透水、提高积蓄和供给水肥的能力,加速土壤熟化,形成松软肥厚的耕作层,可促进茶树早生快发。
2. 适时铺草铺草能保水降温,疏松土壤,改善土壤微生物,是抗旱的关键技术。
铺草最好在旱前完成,如果早铺效果更好。
秸秆和杂草都可以铺,每亩铺1000千克以上。
草铺在茶行的两边,保证茶行四周的土壤不裸露,铺草厚10厘米以上。
3. 适当施肥茶园适当施肥能有效提高茶树抗旱能力,当干旱来临或已遭受旱灾,在茶园中适当施肥,能提高茶树吸水能力与抗旱能力,特别是幼龄茶园,干旱季节适当施肥尤其重要。
高温旱害茶园减灾和恢复技术措施今年入夏以来,仪征持续高温干旱,影响了茶树的正常生长。
据该巿林业站调查,目前部分茶园已发生高温旱害,茶树叶片失水萎焉、变色、脱落。
如果高温旱害再持续,茶树嫩枝也会逐渐失水枯死,各生产单位和茶农要高度重视茶园高温旱害,积极采取措施,降低灾害损失,为今秋明春茶叶生产打好基础。
一、高温干旱期间茶园减灾技术措施
1、科学抗旱。
抗旱可采取喷滴灌和灌溉,抗旱时间为早晚气温较低时进行,严禁中午高温时段进行灌溉,水要浇足浇透。
幼龄茶园抗旱后在茶根部覆土3一4㎝,以保护根部,减少水分蒸发。
2、覆盖保水。
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采取高架遮阳网覆盖和浇水后田间铺草的方法,来减少叶面和土壤的水份蒸发。
3、高温期间,不要进行采摘、修剪、施肥、喷药、翻土和除草等农事活动。
二、高温干旱缓解后茶园恢复技术措施
待高温解除,土壤湿润情况下:
1、适当修剪。
对受害严重的茶园进行修剪,剪口在枝条枯死部位向下l一2㎝。
对受害轻的茶园可不修剪。
2、加强水肥管理。
茶树重新萌发后,老茶园每亩追施复合肥l0一20千克,幼龄茶园每亩追施复合肥5一l5千克(施肥量不宜多)。
l0月底,每亩施菜籽饼200一250千克(或农家肥l500一2000千克)和30一50千克尿素,沿茶蓬边缘垂直向入开30㎝深沟施入。
3、秋季留养。
受害茶园无论是否修剪,秋季不进行采摘,以恢复树冠,9月底,对枝条较嫩的茶园进行打顶,促进枝条木质化,确保茶树安全越冬。
夏季茶园干旱、热害及其防护技术7月逢小暑和大暑,是浙江全年最热的月份,全省月平均气温在27℃~29℃,极端最高温度内陆地区可达40℃以上。
茶树生长过程中最适宜温度在18℃~25℃之间,如果温度超过30℃以上,茶树新梢生长就会出现迟缓状态;如果气温持续几天超过35℃,茶树新梢则会出现明显枯萎落叶现象,严重时甚至会焦黄枯死。
夏季茶园干旱、热害及其防护技术高温、干旱异常天气是浙江省茶园的主要灾害。
近20年来,全省高温、干旱的发生率都在80%以上。
因此,茶区应高度重视,早作准备,把茶园旱、热害损失降到最低。
茶园旱害是指由于土壤缺水,导致茶树水分亏缺,生理代谢失调而遭受的危害;热害是指因空气温度过高、湿度低,即使土壤不缺水,茶树也会产生明显的旱害症状,即所谓的大气干旱。
大气干旱加速水分蒸发和蒸腾,导致茶树生理缺水,同时引起或加重土壤干旱。
盛夏季节,强烈的太阳辐射能转化成热能而形成高气温,引起叶温过高,产生热害,与旱害叠加危害茶树生长。
夏季茶园干旱、热害及其防护技术一、茶园旱、热旱减灾技术措施茶园遭受旱、热害之后,应及时采取措施补救,恢复茶树生机,减少灾害损失。
1.高温干旱期间,不要进行采摘、修剪、施肥、喷药、耕作和除草等田间作业。
2.茶园已建立灌溉系统的,旱象一露头就应采取早、晚喷灌,务必灌足浇透,倘若只是浇湿地表,不但达不到效果,反而会引起旱害。
旱情严重时,还应连续浇灌,不可中断。
各地根据自身条件,可采用喷灌、自流灌溉或滴灌等灌水方法,其中以喷灌效果较好。
3.茶园铺草覆盖、插枝遮阴、遮阴覆盖、根部培土等措施,可降低热辐射,减少水分蒸腾与蒸发。
4.施肥长期采用抛施的茶园,由于吸收根已经上浮,抗旱性明显降低,旱情期间要特别重视,加强防护。
5.梯级茶园内侧必须修建竹节沟,以利蓄水保土,缓解旱情。
二、高温干旱缓解后茶园恢复技术措施1.松土:随着雨水来临,土壤干旱基本缓解后,应立即松土,以利后续雨水进入根层土壤,促进旱情缓解。
茶园遮荫对茶树新梢内含成分的影响李文金杨普香黎小萍(江西省茶树良种繁育场,330202)(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茶叶品质的形成是品种、栽培、制造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茶叶色泽和滋味受遗传基因控制,而茶树的物质代谢不仅受同有的遗传特性控制,而且受各种环境因子、栽培措施的影响。
光照是茶树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影响碳、氮代谢的比例,温度高低决定了作用的速度,正是这两方面的协调作用,导致了春、夏、秋茶叶品质上的差异。
茶树起源于云雾弥漫的原始森林,形成了喜漫射光的特性,过强的光照与较长的日照时数,会使茶树碳代谢旺盛,氮代谢受抑,叶绿素合成减少、分解加快,氨基酸含量相对减少,茶树多酚类代谢也会发生改变。
因此在高温炎热的夏季,采取适度遮荫的办法,改进夏茶品质的研究偶见报道。
日本的中山仰曾以不同颜色覆盖物滤光处理,认为能除去紫兰光的黄色覆盖物,可以明显地提高叶绿素含量。
吴庆东则认为,滤除黄绿光的兰紫色膜覆盖茶树,能促进叶绿素的积累。
广东蒸青绿茶栽培加工技术研究表明,用遮阳网覆盖茶树蓬面,能使叶片叶绿素、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呈不同程度的提高,茶多酚含量降低。
为了进一步探明覆盖对茶树新梢鲜叶主要色泽和滋味成分的叶绿素、氨基酸、茶多酚含量的影响情况,我们在成龄白毫早茶园设置了不同的覆盖处理,并定期采摘鲜叶进行固样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成龄白毫早茶园,白色网状纱网(孔径|ITfftl),黑色遮阳网。
2.方法试验在白毫早茶园设置单层白色纱网覆盖、单层黑色遮阳网覆盖、双层黑色遮阳网覆盖、不覆盖(对照)4个处理,每个处理茶园面积为o.12亩,重复1次。
试验从2002年4月1613开始,在离茶树蓬面30cm处分别覆盖单层白色纱网、单层黑色遮阳网和双层黑色遮阳网,连续覆盖到9月16Et。
试验期间分别在春(5月IO13)、夏(6月2013)、秋(9月15日)各采摘一芽二叶鲜叶进行蒸青固样.测定其叶绿素、茶多酚、氨基酸的含量。
叶绿素含量测定采用丙酮、乙醇、水(4.5:4.5:1)混和浸提液(加吡咯烷酮作稳定剂)浸提法,浸提后测定其在425、645、663nm波长下的光密度,计算ct值。
44/植保技术版/·植保农技· 夏秋季节的高温干旱天气,给各地茶叶生产带来了较大的损失,严重时幼龄茶园苗木大量枯死,生产茶园夏秋茶大幅减产减收,还会影响来年春茶生产,导致春茶减产。
因此在夏秋高温干旱季节,加强茶园的防旱抗旱工作显得特别重要,管理上应抓好以下一些工作。
茶园灌溉 当高温干旱来临时,茶园可进行灌溉抗旱,其中以喷灌整体效果最好,灌溉节水效果最佳,流灌、浇灌最为方便。
据试验,成龄茶园喷灌每亩每次耗水量为20~30立方米,流灌为50立方米,滴灌为10~15立方米。
一般来说,每年7-8月茶树的需水量约占全年需水量的30%,土壤持水量与相对湿度达到90%效果较好。
浅耕除草 浅耕除草不仅可以增大土壤空隙,促使空气流通,提高土壤透水性和蓄水能力,减少径流,使土壤的持水量和接纳雨水的能力增强,还可减少杂草对土壤水分、养分的消耗及病虫害的发生。
同时浅耕除草切断毛细管的通道,阻止毛细管水的上升,土壤的热容量和热导率减少,土壤蒸发量减少。
耕锄时间宜在雨后土壤湿润、表土宜耕的情况下进行,不宜在旱季严重、土壤含水量低的情况下进行,否则会因耕锄伤根而影响吸水,加重植株缺水现象,特别是幼龄茶园夏秋两季茶园抗旱防热技术的耕锄更应注意,以免对幼龄茶树的生长造成不应该发生的影响。
耕锄时应尽量避免伤害茶树根系,耕锄深度宜为8~10厘米,并在离开植株30厘米处进行。
植株周围杂草宜用手拔除或用小锄铲除,以免碰伤茶树。
在耕锄时应把杂草连根铲除,用锄将杂草根上的泥土打碎,把杂草晒死后铺于茶树植株周围。
茶园铺草口/李翠英45/植保技术版/ 茶园铺草不仅可以降温保水,减少土表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湿度,保蓄土壤水分,调节土壤温度,防止或减轻旱热害;同时还可以保土保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其他养分,抑制杂草生长,防止土壤冲刷,达到抗旱保树之目的,提高茶叶质量与产量。
幼龄茶园铺草,抗旱效果更加明显。
据试验,铺草与未铺草比较,土壤中含水量提高4.84%~13.5%,耕作层含水量提高5%~10%,地表温度降低3~8℃,土壤冲刷量减少6~14倍。
高温干旱季节的茶园防灾减灾措施众所周知,茶树对温度、湿度和水分条件极为敏感,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严重影响茶树的正常生长以及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近期根据浙江气象台预测,自8月上旬起,将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旱情逐渐降临,茶区应未雨绸缪,做好茶园抗旱救灾工作,减轻旱害损失。
茶园一、加强茶园旱情监测受旱茶园要注意监测旱害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灾减灾。
茶树旱害的主要症状是叶片变色、枯焦、脱落,枝条干枯甚至整株茶树死亡。
受害茶树仅部分叶片变色、枯焦,而枝条上部芽叶呈现绿色,为轻度受害;受害茶树多数叶片枯焦或脱落,但枝条顶端叶片或茶芽尚未完全枯死,为中度受害;受害茶树叶片枯焦脱落,且蓬面枝条已枯死甚至整株死亡,为重度受害。
二、干旱期间的茶园管理干旱期间,不进行修剪、开沟施肥、耕作和除草等作业,应落实灌溉、田间铺草、覆盖遮阳网等减灾措施。
铺覆盖物,在茶树行间铺草,可降低地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有利于蓄水,并能抑制杂草滋生。
1.有条件的茶场可用遮阳网覆盖茶棚,抗旱效果更好。
架设时,遮阳网距茶蓬面50cm以上。
有灌溉条件的茶园可采用滴灌、喷灌、流灌、浇灌等方法进行灌溉抗旱,其中喷灌整体效果最佳。
有喷、滴灌设施的茶园应尽量使用设施,以节约用水,同时作好灌溉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
灌溉应在清晨、傍晚时进行。
中午不宜灌溉,因为此时天气闷热,地温高,浇灌时水汽迅速蒸发,茶苗会因适应不了外界环境的急剧变化而被“烫死”。
高温干旱季节的茶园防灾减灾措施遮阳网覆盖茶棚针对抗旱能力弱的幼龄茶园和苗圃地,用遮阳网、稻草覆盖的同时,还应想方设法实现灌溉,这是幼龄茶园防旱保水的好办法。
2.根外追肥。
茶园适当施肥能有效提高茶树抗旱能力。
在茶园和苗圃中适当增施腐熟稀薄的人粪尿,也可用0.5%尿素或0.5%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进行根外追肥,能提高茶树吸水能力与抗旱能力,特别是幼龄茶园,干旱季节适当施肥尤其重要。
3.防治病虫害。
干旱期间茶园易发生病虫危害,主要的茶树病虫害有茶赤叶斑病、茶尺蠖、茶毛虫、茶小绿叶蝉、螨类等,必须及时防治。
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inn.)O.Kuntze]是山茶科属的多年生常绿叶用经济作物,喜温、喜湿、耐阴,忌强光直射,其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茶树能耐最高温度为35~40℃,生存临界温度为45℃[1]。
近年来,因全球气候变暖而导致异常天气气候事件频发。
2022年夏季,高温干旱强势来袭,重庆市遭遇创纪录的持续高温天气。
7—8月重庆大部分地区基本无雨,重庆多地持续超过35℃的高温天气达35d 以上,永川、荣昌、江津等主要产茶区县连续17d 最高温度超过40℃,对茶树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损害,直接影响到茶园夏秋茶的生产,并引起翌年春茶的产量和品质急剧下降,造成茶叶产业经济效益严重下滑。
1茶园高温干旱灾害的症状当日平均气温在30℃以上,最高气温在35℃以上,相对湿度60%以下,土壤相对持水量35%以下时,茶树的生长发育会严重受抑,如果这种条件持续一段时间,茶树将受到高温干旱的危害。
茶树轻度受害表现为部分叶片逐渐变黄绿,芽和叶片开始出现浅褐色斑点,并伴随叶片轻度卷曲、变形。
随着危害时间延长,茶树多数嫩叶(以1~4叶为主)出现大量红褐色斑点,叶边呈烧焦状,叶片卷曲、萎蔫、枯焦脱落,但顶端茶芽梢(1芽2叶)仍有部分存活,此时受害程度为中度。
高温干旱情况如果进一步延续,受害也发展为重度,此时茶树的老叶和嫩叶都会枯焦脱落,形成光杆枝,除主干枝未完全枯死外,多数枝条枯死。
旱热害程度达到极度时,茶树根系死亡,叶片全部脱落,地面侧枝及主干枯死,茶树整株死亡[2-3]。
2高温干旱对茶树的影响2.1高温干旱对茶树生长的影响高温干旱会影响茶树生理与代谢过程,抑制茶树生长发育[4]。
光合作用是植物物质转化与能量代谢的关键过程,其对高温非常敏感[5]。
有研究表明,高温胁迫会导致植物吸收过多的光能,植物细胞内产生大量的活性氧,从而损伤光系统Ⅱ活性,降低光系统电子传递速率,使光合速率下降[6-7]。
干旱胁迫会加速叶片衰老,损伤叶绿体膜系统,叶绿素合成受阻,分解加快,光合酶活性降低,光能吸收和电子传递受阻,收稿日期:2022-12-30基金项目:重庆市科学技术局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茶树灾后恢复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CSTB2022TIAD-XXX0001);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农业技术创新项目“川渝早市名优茶绿色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高温干旱对贵州省茶叶产量的影响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亚热带和北亚热带交界处,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气候温和湿润,是中国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之一。
近年来,贵州省频繁出现高温干旱天气,对茶叶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引起了人们对茶叶产业的关注。
高温干旱所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影响茶树的生长和发育贵州省的茶树主要分布在贵阳、遵义、黔东南等地区,这些地区都有着独特的高原气候环境,适宜茶树生长。
近年来,高温干旱天气频繁发生,导致茶树缺水,生长受到限制,新梢枯萎,茶树生长发育不良。
尤其是在夏季高温天气下,茶树易受到高温灼伤,导致产量减少,甚至树枝叶片凋零,影响了茶叶的收获。
二、影响茶叶的品质高温干旱天气不仅影响了茶树的生长,也对茶叶的品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干旱会导致茶叶的含水量降低,茶叶生长期缩短,结果导致茶叶的色泽暗淡,口感欠佳。
高温还会加速茶叶内部物质的分解,导致茶叶香气流失,口感变得苦涩,降低了茶叶的商业价值。
三、影响茶园生态环境高温干旱天气会对茶园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山区茶园,干旱会导致土壤水分不足,植被覆盖减少,土壤侵蚀严重,地下水位降低,甚至导致严重的土壤沙漠化。
这些生态问题不仅对茶叶产量造成直接影响,也会对茶园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破坏,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
面对高温干旱对茶叶产量的影响,贵州省的茶叶产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一、改善茶园管理茶园管理是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针对高温干旱天气,茶园管理者可以采取适当措施,如增加灌溉频次,保持土壤湿润,及时补充养分;加强对茶树的防晒措施,避免茶树受到高温灼伤;加强对茶叶的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虫害,保证茶树生长的健康和茶叶的品质。
二、推广抗旱品种针对高温干旱天气对茶树的影响,可以推广适应性强的抗旱品种,例如金骏眉、茶树清香等。
这些抗旱品种在干旱条件下有较好的生长适应性,能够减少干旱对茶树的影响,保证茶叶的品质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