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关于季节现象的经典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20.56 KB
- 文档页数:3
地理事象中的季节问题纵观近几年高考,季节判断在每年高考中都有所体现,所以,与季节更替有关的地理现象是考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以下归纳了10个与季节更替有关的地理现象并进行分析,供考生参考。
1.地球运动:在地球运动中,与季节有关的地理事物与现象是地球公转位置、太阳直射点位置、正午太阳高度、日出日落方位、昼夜长短等。
公转位置:夏至点(或远日点)附近——夏季;冬至点(或近日点)附近——冬季。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位于南半球——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即太阳直射点位于哪个半球,哪个半球为夏季)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夏季;最小的季节——冬季。
日出方位:北半球——夏季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冬季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南半球——夏季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冬季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昼夜长短:昼长夜短——夏季;昼短夜长——冬季。
2.气候:各种气候要素(气温、降水、风向、气压等)、三圈环流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呈现明显的季节性。
⑴气温:夏高冬低;同纬度夏季陆高海低,冬季陆低海高;等温线夏季陆地向高纬凸出,海洋向低纬凸出,冬季相反⑵降水: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夏雨型)——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
如:地中海气候区(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夏季森林火险等级高贵阳冬季多阴雨冷湿天气(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⑶风:风向:亚洲东部: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
亚洲南部: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
澳大利亚北部,夏季——西北风,冬季——东南风。
风力:冬季,南北温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也大;夏季相反。
如英吉利海峡冬季风力大,风浪也大。
⑷气压: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陆地——夏季气压低,冬季气压高;海洋相反。
(这种现象在季风气候区较明显)⑸气压带、风带: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与春秋分位置相比)南半球——夏季偏南,冬季偏北。
⑹雪线:一般地,受气温影响显著的山脉,雪线夏季高,冬季低。
高考地理季风环流知识点季风是指在一年的不同季节,由于大陆与海洋的热力差异,导致风向和风速发生明显变化的气候现象。
季风环流是地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特别是在高考中经常被提及。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季风环流的形成机制、特点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一、季风环流的形成机制季风环流是由于大陆和海洋的温差引起的。
夏季,由于大陆受到辐射加热,温度较高,空气上升,形成低压区;而海洋受到辐射冷却,温度较低,形成高压区。
高压区的空气向低压区流动,吹向大陆的风称为夏季季风。
冬季,由于大陆受到辐射冷却,温度较低,形成高压区;而海洋受到辐射加热,温度较高,形成低压区。
高压区的空气向低压区流动,吹向海洋的风称为冬季季风。
二、季风环流的特点1. 季风环流表现出明显的定期变化:夏季季风和冬季季风的交替出现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每年都会出现。
这种定期变化是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不同季节受到不同的辐射加热和冷却所引起的。
2. 夏季季风湿润,冬季季风干燥:夏季季风吹向大陆的空气携带大量水汽,因此夏季季风主要表现为湿润的特点,给大陆带来充沛的降水。
冬季季风吹向海洋的空气相对较干燥,因此冬季季风带来较少的降水。
3. 季风环流的影响范围广:季风环流主要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区,如南亚、东南亚、东亚、非洲东海岸等。
这些地区的气候受季风影响最为显著,降水量和温度变化较大。
三、季风环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1. 农业:季风环流为农业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
夏季季风的降水为农作物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
许多地区的农业发展依赖于季风的降水。
2. 水资源:季风环流对水资源的分配具有重要意义。
降水的季节性变化,在一些地区会导致干旱和洪涝等水灾。
合理利用季风降水,进行水资源管理对于防灾减灾和发展可持续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化具有重要意义。
3. 交通和贸易:季风环流对交通和贸易也有影响。
夏季季风为航海提供了有利的风力,推动了航海贸易的发展。
同时,季风环流还带来了固定的季节性贸易,使得一些地区形成了独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网络。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季节的划分与现象总结季节是每年循环显现的地理景观相差比较大的几个时刻段。
以下是季节的划分与现象总结,期望对考生有关心。
(1)我国传统划分:以四立分别做为相应各季的起点。
(2)欧美的划分:以二分二至分别做为相应各季的起点。
(3)我国气候统计和北温带许多国家的划分:3、4、5月春季;6、7、8月夏季;9、10、11月秋季;
12、1、2月冬季。
(4)按气候含义划分:候平均温(即连续5天的平均温): 22℃为夏季,10℃为冬季,
10℃22℃为春季,22℃10℃为秋季。
(5)典型的季节现象
地理现象
时刻季节
北半球夏半年
北半球冬半年
地球公转
七月初,远日点邻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
一月初,近日点邻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
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正午太阳在天空的方向关系:
①北回来线以北:正午太阳终年在正南方向;物体影子指向北方。
②南回来线以南:正午太阳终年在正北方向;物体影子指向南方。
③南北回来线之间:太阳直射点在某地南侧,正午太阳在其正南方向;太阳直射点在某地北侧,正午太阳在其正北方向。
季节的划分与现象总结的内容确实是这些,查字典地理网会连续为大伙儿公布最新消息。
2021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备考专题差不多新奇出炉了,专题包含高考各科第一轮复习要点、复习方法、复习打算、复习试题,大伙儿来一起看看吧~。
高中地理考点:关于季节的判读分析
高中地理考点:关于季节的判读分析
高考地理试卷中,选择题和综合题经常出现诸如“当某种地理现象发生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什么?”的问题。
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季节的判读非常关键。
1、光照图的判读
根据光照图的昼夜长短状况来判断季节:不同的季节,南北半球的光照情况和昼夜长短不同,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也不同,由此可以确定出北半球的二分二至日,进而确定出南北半球的季节。
判读时可直接分析极圈内昼夜长短来判定南北半球所处的季节:夏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与经线相交),北极圈内为极昼,南极圈内为极夜,冬至日相反。
二分日晨昏线通过赤道,联结两极(与经线重合),全球昼夜等长,均为12时。
2、地球公转的判读
根据地球的公转轨道或公转速度来判断季节:地球的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每年的1月初,地球公转至近日点时,速度最快,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是冬季,南半球是夏季;每年的七月初,地球公转至远日点时,速度最慢,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
所以明确了地球的公转轨道的近日点和远日点位置及公转的速度,也就确定了季节。
3、日出日落的判读。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二轮备考典型季节现象总结整理为了帮助考生更好的进行复习,地理网总结一下高中地理中的典型季节现象。
北半球夏季有半年,冬季有半年。
地球公转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
在6月22日左右的中午,太阳高度在北回归线以北达到最大值,在赤道和南半球达到最小值。
12月22日左右,北回归线以南达到最大值,赤道和北半球达到最小值。
昼夜长短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
等温线陆地等温线向北突出,陆地等温线向南突出,海洋则相反。
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北移随太阳直射点南移。
雪线起伏。
北印度洋洋流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流动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我国降水受夏梅风影响较大,冬梅风影响较大,夏梅风影响较小。
我国的河流内流河因高温导致冰雪融水多,外流河受夏季风影响,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东北地区分春汛、夏汛大部分进入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部分河流有断流现象。
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季风都受到来自海洋的夏季季风的影响。
天气又热又下雨。
该国大部分地区受到来自大陆的冬季季风的影响,该地区寒冷多雨。
我国的农业生产全国普遍高温,农作物进入生长期,作物熟制自南向北由一年三熟逐渐过渡到两年三熟至一年一熟北方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处於越冬期,南方热带地区水热充足,可生产反季节蔬菜、瓜果。
天气表现为:夏季暴雨、旱灾、暴风雪、长江暴雨、旱灾和暴风雪。
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
本文总结并分享了第二轮高考地理备考的典型季节现象。
请注意更多内容高考地理知识点专栏。
季节转换知识点总结图一、四季变化的原因1. 地球公转和自转地球公转使得太阳光线照射到地球的不同部位,而地球自转使得不同地区的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2. 赤道和极地的不同接受太阳辐射的角度赤道附近的地区由于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角度较直,因此温度较高,而极地由于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角度较倾斜,因此温度较低。
3. 大气环流系统大气环流系统的变化也是季节变化的原因之一,不同的大气环流系统会影响到地球的气温和降水情况。
二、春夏秋冬的特点1. 春季气温逐渐上升,阳光渐增温和湿度增加,植物开始生长,万物复苏。
2. 夏季气温高,阳光强,降水量增加,植物生长旺盛,繁茂的景象。
3. 秋季气温逐渐下降,阳光减少,植物开始凋零,叶子变黄、变红、掉落。
4. 冬季气温渐渐降低,阳光短暂,植物休眠,寒冷的冬季景象。
三、季节转换的影响1. 人们的生活不同季节的气温和降水量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比如春季人们穿着轻薄衣物,夏季人们穿着清凉衣物,秋季人们穿着保暖衣物,冬季人们穿着棉衣等。
2. 植物的生长季节的变化对植物的生长也有影响,比如春季适合植物生长,夏季适合植物繁茂,秋季适合植物结果,冬季适合植物休眠。
3. 动物的迁徙和繁殖季节的变化会影响到动物的迁徙和繁殖,比如春季适合动物繁殖,夏季适合动物孵化和生长,秋季适合动物迁徙,冬季适合动物冬眠。
四、季节转换的自然景观1. 春季樱花盛开、草木吐翠、百花竞相绽放、万物复苏的景象。
2. 夏季碧海蓝天、蝉鸣如雷、繁花盛开、绿树成荫的景象。
3. 秋季金色的麦田、满山红叶、丰收的季节、百花凋谢的景象。
4. 冬季皑皑白雪、银装素裹、万物蛰伏、银装素裹的景象。
五、季节转换的活动1. 春游春季适合户外活动,比如踏青、郊游、登山等。
2. 夏令营夏季是孩子们暑假的时候,适合参加各种夏令营活动。
3. 秋游秋季适合户外瑜伽和登山等活动。
4. 冬游冬季适合滑雪、泡温泉和观赏冰雪景观等活动。
六、如何适应季节转换1. 合理穿衣不同季节要注意穿衣,根据气候变化及时添减衣物,保持身体舒适。
高三地理季节复习知识点梳理「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小编准备了高三地理季节复习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一、学习好季节知识的关键:①北半球与南半球季节相反,即北半球与南半球在同一时间处于不同的季节。
②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方向;晨昏线与经线和昼夜的位置关系;昼夜长短的变化;③北半球的四个重要节气:3月21日春分,6月22日夏至,9月23日秋分,12月22日冬至一。
四季的判断(一)天文方面:(1)从光照图上判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晨昏线与经线和昼夜的位置关系;昼夜长短的变化;(2)从天文现象上判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极昼、极夜、极光的出现的半球。
(二)气候方面:气团活动;锋面活动;特殊天气的产生;气温中心的变化;气压中心的盛衰;季风(东亚、东南亚、南亚、澳大利亚北部)方向的变化;干湿季节;等温线的弯曲;气压带的断裂等。
(三)河海方面:河流汛期;河流补给;河流封冻、解冻的时期及冰期、凌汛的出现;季风洋流等。
(四)生物方面:草木枯荣,开花结实,动物迁徙、繁殖等。
(五)农业方面:作物生长、黄熟、收摘;植树;渔汛;山地牧场的放牧;黄淮海平原的水盐运动特征;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事活动等。
(六)其他方面:雪线升降;登山佳期;极地考察;海岸晒盐二、常考的季节现象北半球春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东北地区河流的春汛(季节性积雪融水)黄河在一年中第一次出现凌讯;江南姑娘采茶正忙(雨前茶最好)华北平原出现春旱,长城以北种春小麦;我国北方出现大风或沙暴天气长芦盐场忙于晒盐(雨季未到,气温高,蒸发大)北半球夏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尼罗河处丰水期塔里木河水位最高的时期(冰川融化)北印度洋的洋流顺时针流动(沿岸海水向东流)我国低温中心在青藏高原驯鹿自针叶林带迁向苔原带天山牧民在森林带以上的草场放牧(夏季牧场)北极考察最佳时期(极昼现象)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地中海沿岸国家炎热干燥好望角、开普敦沿海风浪大长江中下游一带出现伏旱天气亚洲低压势力强盛南部沿海地区物体影子有时朝南北半球热带草原区和季风区正值雨季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升高地球公转速度最小时期(七月初,远日点)我国南方赛龙舟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有台风、暴雨袭击南亚、东南亚、我国西南地区吹西南风东亚季风区盛行东南风潘帕斯草原一片枯黄(南半球热带草原)北半球秋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地球公转速度居中华北平原种冬小麦,棉花收摘一场秋雨一场寒我国秋高气爽,北雁南飞香山红叶,北半球温带森林(东岸35N、西岸40N以北)开始落叶北半球冬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一月初)北半球大陆高压强盛,大洋低压强盛南极考察最佳时期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极夜、极光途径北印度洋西行的船只顺风顺水澳大利亚袋鼠繁殖旺盛我国常遭寒潮影响好望角、开普敦一带炎热干燥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我国秦淮以北河流有结冰现象(冰期、冰层)高三地理季节复习知识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四季变化知识点总结四季的更替是大自然中最显著的现象之一,它给我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了丰富多样的变化。
下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四季变化的相关知识点。
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大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气候方面,春季的气温逐渐回暖,但气温波动较大,有时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
降水逐渐增多,多以小雨为主,空气湿度增加。
自然景象上,草木开始发芽,花朵竞相绽放,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许多候鸟从南方飞回北方,开始筑巢繁衍。
对于农业来说,春天是播种的季节。
农民们会在这个时候抓紧时间耕地、播种,为一年的丰收打下基础。
春分时,昼夜等长,之后白天逐渐变长,黑夜逐渐变短。
夏夏天是炎热而充满活力的季节。
气温显著升高,常常出现高温天气,部分地区甚至会有酷暑。
降水较为丰富,雷雨天气增多,有时还会伴有台风等极端天气。
大自然在夏季展现出最为繁茂的一面。
树木郁郁葱葱,草地绿意盎然。
各种昆虫和动物也活跃起来。
夏天是许多水果成熟的季节,如西瓜、桃子、葡萄等,为人们带来了丰富的口福。
对于学生们来说,夏天有长长的暑假,可以尽情玩耍和放松。
夏至时,白天最长,黑夜最短。
秋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气候逐渐转凉的过渡时期。
气温开始下降,早晚温差较大,天气逐渐变得干燥。
田野里,庄稼成熟,金黄色的麦浪和红彤彤的果实构成了美丽的丰收画卷。
树叶开始变色并掉落,形成了独特的秋景。
秋分时节,昼夜再次等长。
秋天还是候鸟迁徙的季节,它们会飞往温暖的地方过冬。
冬冬天是寒冷而宁静的季节。
气温明显降低,很多地区会出现降雪和冰冻现象。
降水相对较少,以雪为主。
大多数动植物进入冬眠或休眠状态,以抵御严寒。
人们会穿上厚厚的棉衣、羽绒服来保暖。
冬季有许多节日,如圣诞节、元旦、春节等,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团聚的时刻。
冬至时,白天最短,黑夜最长。
四季变化的原因四季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轴倾斜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造成的。
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北半球获得的热量较多,气温较高,处于夏季;南半球则相反,处于冬季。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关于季节的知识专题1、首要知识:(1)北半球与南半球季节相反,即北半球与南半球在同一时间处于不同的季节。
(2)太阳照射点的边线、移动方向;晨昏线与经线和昼夜的边线关系;昼夜长短的变化;(3)北半球的四个重要节气:3月21日春分,6月22日夏至,9月23日秋分,12月22日冬至2、四季的推论(1)天文方面:从光照图上判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晨昏线与经线和昼夜的位置关系;昼夜长短的变化;(2)从天文现象上量测:地球在太阳轨道上的边线;极昼、极夜、极光的发生的半球。
(3)气候方面:气团活动;锋面活动;特殊天气的产生;气温中心的变化;气压中心的盛衰;季风(东亚、东南亚、南亚、澳大利亚北部等)方向的变化;干湿季节;等温线的弯曲;气压带的断裂等。
(4)河海方面:河流汛期;河流补给;河流枯水期、鞭叶的时期及冰期、凌汛的发生;季风洋流等。
(5)生物方面:草木枯荣,开花结实,动物迁徙、繁殖等(6)农业方面:作物生长、黄熟、收摘;植树;渔汛;山地牧场的耕作;黄淮海平原的水盐运动特征;澳大利亚墨累-贝弗利盆地的农事活动等。
(7)其他方面:雪线升降;登山佳期;极地考察;海岸晒盐3、常考的季节现象(1)北半球春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①东北地区河流的春汛(季节性积雪融水)②黄河在一年中第一次发生凌讯;③江南姑娘采茶正忙(雨前茶最好)④华北平原出现春旱,长城以北种春小麦;⑤我国北方发生大风或沙暴天气⑥长芦盐场忙著晒盐(雨季未至,气温低,冷却小)(2)北半球夏季天文方面的地理事物或现象:①北极实地考察最佳时期(极昼现象)②南部沿海地区物体影子有时朝南③地球公转速度最小时期(七月初,远日点)(3)北半球夏季气候方面的地理事物或现象:①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②长江中下游一带出现伏旱天气③我国低温中心在青藏高原④亚洲扰动势力衰弱⑤南亚、东南亚、我国西南地区吹西南风⑥东亚季风区盛行东南风⑦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存有台风、暴雨突袭⑧地中海沿岸国家寒冷潮湿⑨好望角、开普敦沿海风浪大(4)北半球夏季水文方面的地理事物或现象:①尼罗河处丰水期②塔里木河水位最高的时期(冰川融化)③北印度洋的洋流顺时针流动(沿岸海水向东流)④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增高⑤我国南方赛龙舟(5)北半球夏季生物方面的地理事物或现象:①驯鹿自针叶林带迁向苔原带②天山牧民在森林带以上的草场放牧(夏季牧场)③北半球热带草原区(草木茂密)和季风区正值雨季④潘帕斯草原一片枯黄(南半球热带草原)(6)北半球秋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①太阳照射点向南移动,地球太阳速度母葛氏②华北平原种冬小麦,棉花收摘③一场秋雨一场寒④我国秋高气爽,北雁南飞⑤香山红叶,北半球温带森林(东岸35°n、西岸40°n以北)已经开始落叶(7)北半球冬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①地球坐落于近日点附近(一月初)②北半球大陆高压衰弱,大洋扰动衰弱③南极考察最佳时期④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极夜、极光⑤途径北印度洋西行的船只顺风顺水⑥澳大利亚袋鼠产卵强劲⑦我国常遭寒潮影响⑧好望角、开普敦一带炎热干燥⑨大陆等温线向南凹陷⑩我国秦淮以北河流存有结冰现象(冰期、冰层)。
高中地理季节的知识点高中地理季节的知识点一、学习好季节知识的关键:①北半球与南半球季节相反,即北半球与南半球在同一时间处于不同的季节。
②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方向;晨昏线与经线和昼夜的位置关系;昼夜长短的变化;③北半球的四个重要节气:3月21日春分,6月22日夏至,9月23日秋分,12月22日冬至一。
四季的判断(一)天文方面:(1)从光照图上判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晨昏线与经线和昼夜的位置关系;昼夜长短的变化;(2)从天文现象上判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极昼、极夜、极光的出现的半球。
(二)气候方面:气团活动;锋面活动;特殊天气的产生;气温中心的变化;气压中心的盛衰;季风(东亚、东南亚、南亚、澳大利亚北部)方向的变化;干湿季节;等温线的弯曲;气压带的断裂等。
(三)河海方面:河流汛期;河流补给;河流封冻、解冻的时期及冰期、凌汛的出现;季风洋流等。
(四)生物方面:草木枯荣,开花结实,动物迁徙、繁殖等。
(五)农业方面:作物生长、黄熟、收摘;植树;渔汛;山地牧场的放牧;黄淮海平原的水盐运动特征;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事活动等。
(六)其他方面:雪线升降;登山佳期;极地考察;海岸晒盐二、常考的季节现象北半球春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东北地区河流的春汛(季节性积雪融水)黄河在一年中第一次出现凌讯;江南姑娘采茶正忙(雨前茶最好)华北平原出现春旱,长城以北种春小麦;我国北方出现大风或沙暴天气长芦盐场忙于晒盐(雨季未到,气温高,蒸发大)北半球夏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尼罗河处丰水期塔里木河水位最高的时期(冰川融化)北印度洋的洋流顺时针流动(沿岸海水向东流)我国低温中心在青藏高原驯鹿自针叶林带迁向苔原带天山牧民在森林带以上的草场放牧(夏季牧场)北极考察最佳时期(极昼现象)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研究课题,曾被称为科学之母。
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中地理考点总结,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考点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不同季节中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归纳总结陈计兵/河北邢台学院地理系054001不同季节或时间与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的对应关系,在考试中经常出现。
在解答此类问题时,首先要搞清题意所“暗示”的时间,然后综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平时应注意对不同季节的地理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做到举一反三。
为便于掌握,现粗略分类,择要归纳如下。
一、春季(3、4、5月)1.生物景观(1)长城沿线桃红柳绿;(2)日本群岛——樱花初放;(3)江淮平原——草长莺飞二月天;(4)长江流域油菜花盛开;(5)青海湖鸟岛上,许多候鸟由南方飞到这里栖息繁殖;(6)华北平原的冬小麦返青。
2.气象气候(1)我国华北地区风沙肆虐;(2)华北地区春旱;(5)清明时节雨纷纷。
3.盐分黄淮海平原土壤盐分处于返盐状态。
4.水文(1)黄河出现“凌汛”;(2)华北地区城市缺水严重;5.昼夜长短(1)此时正值北京地区昼夜等长;(2)北京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3)全球昼夜平分。
6.农业生产(1)东北平原小麦开始播种;(2)华北平原上的农民正在种植棉花;(3)澳大利亚的农民们正在忙着播种。
二、夏季(6、7、8月)1.生物景观(1)巴西高原一片枯黄;(2)观赏我国黄山的最佳季节,游客众多;(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4)青草池塘处处蛙;(5)非洲热带草原上的动物大规模向北迁徙;(6)西伯利亚针叶林中的驯鹿成群结队地向北迁往极地地区。
2.气象气候(1)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2)江淮平原——霪雨霏霏;(3)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天气;(4)中国江淮流域干热;(5)燕赵大地——赤日炎炎似火烧;(6)地中海沿岸地区炎热干燥;(7)南亚地区盛行西南风;(8)东亚盛行偏南风;(9)澳大利亚的珀斯正值多雨季节;(10)美国正在遭受飓风的袭击;(11)北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12)上海阴雨连绵,出现梅雨天气;(13)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梅时节家家雨;(14)潘帕斯草原温和少雨;(15)南京正处在一年中的高温季节;(16)从亚丁湾到科伦坡的船只顺风顺水;(17)“硅谷”地区天气逐渐变的干燥;(18)威尼斯迎来一年中的旅游旺季;(19)天山雪线达一年中最高。
季节更替知识点总结季节更替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带来的气象现象,是地球表面各种气象要素的周期性变化。
季节的更替是因为地球的运动产生不同季节的气温变化。
一、季节更替的原因1. 地球的公转地球围绕太阳做椭圆形的轨道运行,公转周期为365.2422天。
由于地球轨道是椭圆形而又不完全是竖直的,所以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是不等的,也就是说,地球在公转期间,距太阳的距离是变化的。
地球距太阳近的时候,就是近日点;距太阳远的时候,就是远日点。
近日点时,太阳照射面积大,天气升温,形成炎热的季节(如夏天);远日点时,太阳照射面积小,天气较寒冷,形成寒冷的季节(如冬天)。
2. 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一周,天空中的太阳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使得一天内的气温和光照时间发生变化。
例如,太阳下落后,地面温度下降,形成清晨和夜晚较冷的季节(如春秋);而太阳高悬,则天气温暖,形成炎热的季节(如夏天)。
3. 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作用地球围绕太阳不断自转,使得季节更替有了一天内温度变化和日照时间变化。
二、季节更替的特点1. 季节随地球运动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如春夏秋冬季节更替具有规律性和周期性,每年春天气温逐渐回升,万物复苏;夏季气温高热,植物生长旺盛;秋季气温逐渐下降,植物开始凋谢;冬季气温寒冷,万物休眠。
2. 区域季节差异明显不同地区的季节更替的时间和程度也不同。
如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节相反,地势高低、纬度不同也会导致气候上的差异。
三、季节更替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 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繁殖不同季节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和动物的捕食、繁殖等都会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
动植物要适应季节更替的气温、湿度等变化,调整自身生长、活动等生活习性。
2. 形成不同的生态景观随着季节更替,植被景观、地貌景观和水景等也会随之变化。
春天植物绿意盎然,花团锦簇;夏天绿树成荫,百花齐放;秋天红叶满山,金黄稻田;冬天白雪皑皑,冰封三尺。
3. 形成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季节更替会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休闲旅游等方面产生影响。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必修之季节知识学习好季节知识的关键:①北半球与南半球季节相反,即北半球与南半球在同一时间处于不同的季节。
② 直射阳光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晨昏线、子午线与昼夜的位置关系;昼夜长短的变化;③北半球的四个重要节气:3月21日春分,6月22日夏至,9月23日秋分,12月22日冬至一、四季判断天文方面:从光照图上判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晨昏线与经线和昼夜的位置关系;昼夜长短的变化;判断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极昼、极夜和极光出现的半球。
气候方面:气团活动;锋面活动;特殊天气的产生;气温中心的变化;气压中心的盛衰;季风(东亚、东南亚、南亚、澳大利亚北部等)方向的变化;干湿季节;等温线的弯曲;气压带的断裂等。
河流和海洋:河流汛期;河流补给;河流冻融期、冰河期和冰河洪水的出现;季风洋流等。
生物方面:草木枯荣,开花结实,动物迁徙、繁殖等农业:作物生长、成熟、收获;植树造林;捕鱼季节;在山间牧场放牧;黄淮海平原水盐运动特征;澳大利亚默里-达令盆地的农业活动。
其他方面:雪线升降;登山佳期;极地考察;海岸晒盐二、季节性频繁检查现象北半球春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在中国东北地区河流的春季汛期(季节性融雪),黄河一年来首次出现凌汛;江南姑娘采茶正忙(雨前茶最好)华北平原出现春旱,长城以北种春小麦;在中国北方,有强风或沙尘暴。
昌鲁盐场忙着晒盐(这里不是雨季,温度高,蒸发量大)北半球夏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尼罗河处于雨季,塔里木河水位最高(冰川融化)北印度洋的洋流顺时针流动(沿岸海水向东流)我国低温中心在青藏高原驯鹿从针叶林带迁徙到冻土带,天山牧民在林带(夏季牧场)上方的草地上吃草北极考察最佳时期(极昼现象)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地中海沿岸国家炎热干燥,好望角和开普敦有强风和巨浪长江中下游一带出现伏旱天气亚洲低压势力强盛南部沿海地区的物体阴影有时会面对南北半球雨季的热带草原地区和季风地区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升高地球公转速度最小时期(七月初,远日点)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有台风和暴雨南亚、东南亚、我国西南地区吹西南风东亚季风区盛行东南风潘帕斯草原已经枯萎变黄(南半球的热带草原)北半球秋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太阳的直接点向南移动,地球的旋转速度在中间。
一,根据天文现象提取季节信息1,地球公转的近日点和远日点分析季节——近日点表示北半球的冬半年,远日点表示北半球的夏半年。
2,地球公转速度的快慢——地球在公转快的位置是1月初,地球在公转慢的位置是7月初。
3,正午太阳高度判季节——北半球冬半年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向北递减,南半球冬半年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向北递减。
4,昼夜长短判季节——以北半球为例(1)昼长于夜,昼长>12时,为夏半年,昼短于夜,昼长<12时,为冬半年。
(2)日出早于6时,日落晚于18时为夏半年;日出晚于6时,日落早于18时为冬半年。
5,太阳视运动信息条件的提取——以北半球为例(1)夏半年: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2)冬半年: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3)春秋分;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二,根据气候变化信息提取季节1,气温所反映的季节信息(1)太阳辐射的季节分配——夏半年是高温季节,冬半年是低温季节。
(2)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点北陆北,点南陆南”,即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北突出,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南突出。
2,降水所反映的季节信息(1)夏雨型气候——三大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大陆气候。
如北京,新德里,上海等等。
(2)冬雨型气候——地中海气候。
如罗马,洛杉矶,开普敦,珀斯,圣地亚哥等等。
三,据气压中心的移动提取季节信息1,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在北半球的夏季向北移动,冬季向南移动。
2,大气活动中心——1月欧亚大陆被蒙古和西伯利亚高压控制,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大西洋上形成冰岛低压;7月欧亚大陆被印度低压控制,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大西洋上形成亚速尔高压。
四,根据水文现象提取季节信息1,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的季节变化——一般状况同一海区夏季的水温高于冬季,盐度也高。
但要注意特殊情况,如长江的入海口附近的盐度,夏季低于冬季。
还有密西西比河,尼罗河,澜沧江,恒河,两河等。
2,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3,河流的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雨水补给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多雨期,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汛期出现在高温期。
高考地理常考季节相关的地理现象01地球运动1、近日点在1月初,远日点在7月初。
2、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
3、北半球夏半年白昼长于夜,冬半年白昼短于夜。
4、北半球(无极昼的地区)和赤道夏半年日出于东北,日落于西北。
日出时间早于地方时6点,晚于地方时18点。
5、从窗户射入房间的阳光,夏季少,冬季多(因为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6、日影朝向。
北半球夏半年赤道以北(含)日出时影朝西南,日落时日影朝东南。
02气候1、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2、东亚季风气候区夏季吹东南风,冬季吹西北风。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南亚季风:夏季吹西南风,高温多雨;冬季吹东北风,温和少雨。
澳大利亚北部夏季吹西北季风,冬季吹东南季风。
4、辐射逆温现象冬季较多。
5、气压带风带夏季(北半球)北偏,冬季(北半球)南偏。
6、热带草原气候(北半球),夏季受赤道低压控制,草木茂盛,冬季受信风影响,草木枯黄。
(天文四季,不是气候四季)。
7、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但冬雨稍多。
8、夏季大陆气温高于海洋,冬季大陆气温低于海洋。
北半球大陆上等温线夏季北凸,冬季南凸。
9、北太平洋夏季夏威夷高压强盛,冬季阿留申低压较强。
亚欧大陆上的活动中心夏季是印度低压,冬季是亚洲高压。
10、北半球夏季被分割的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冬季被分割的是副极地低气压带。
11、华北春季干旱。
长江中下游6月中旬到7月上旬梅雨,梅雨后伏旱。
北方秋高气爽。
12、昆明准静止锋在冬半年影响云贵高原东部,使贵阳等地冬半年阴雨连绵。
13、对流层高度夏季高于冬季。
14、清明时节雨纷纷。
黄梅时节家家雨。
华西秋雨。
15、我国的飞船发射一般在北半球冬半年(便于南大洋上测量船的作业)。
南大洋也叫“南极海”, “南冰洋”是世界第五个被确定的大洋,由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各一部分,连同南极大陆周围的威德尔海、罗斯海、阿蒙森海、别林斯高晋海等组成。
XX年高考地理关于季节现象的经典总结地理现象1月7月地球公转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北半球冬半年较短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北半球夏半年较长正午太阳高度12月22日,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北半球达最小6月22日左右,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南半球达最小昼夜长短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日出方位全球太阳东南出,西南落全球太阳东北出,西北落等温线大陆上南北半球均向南凸出大陆上南北半球均向北凸出气压带、风带南移北移对流层厚度变化(北半球)对流减弱,厚度变小对流旺盛,厚度变大中国的锋面活动昆明准静止锋江淮准静止锋(梅雨)北印度洋洋流北半球冬季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流动北半球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流动长江口盐度:冬季等盐度线向河口收缩,盐度变大夏季等盐度线向外海扩大,盐度变小我国的降水冬季受冬季风(西北风)影响,降水少夏季受夏季风(东南风)影响,降水多南亚的降水冬季受冬季风(东北风)影响,降水少夏季受夏季风(西南风)影响,降水多我国的河流冬季大部分河流进入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塔里木河断流夏季东西部河流均进入汛期,东北地区有春汛、夏汛雪线冬半年积雪,雪线下降夏半年融雪,雪线上升天山牧场放牧活动山麓是冬季牧场山腰云杉林带以上草地是夏季牧场我国渔场鱼汛带鱼汛墨鱼汛动物迁徙(北半球)侯鸟南迁北迁长颈鹿热带草原向热带雨林迁移由热带雨林向热带草原迁移驯鹿冬季向针叶林带迁移夏季向苔原带迁移强盛气压带亚洲高压、冰岛低压、阿留申低压强盛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强盛地中海气候区特点耶路撒冷、伊斯坦布尔、巴塞罗那、马赛、福斯、嘎那、罗马、塔兰托、米兰、都灵、威尼斯、佛罗伦萨、雅典、亚历山大、洛杉矶、旧金山温和多雨开普敦、珀斯、圣地亚哥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过直布罗陀海峡(向东)顺水顺风顺水无风过马六甲海峡(向东)顺水无风逆水无风黄淮海平原水盐运动的特点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尼罗河水位6~10月定期泛滥,8月水位最高我国主要农事活动春小麦:春种夏收冬小麦:秋种夏收春季:冬小麦返青、江南采茶正忙、长芦盐场晒盐秋季:华北平原收摘棉花中高纬度草木秋枯春荣热带草原草木湿季荣干季枯钱塘江大潮农历八月十八青海湖鸟岛最佳观赏时间5月我国的东部雨带推移规律及我国主要灾害5月中旬,雨带位于南部沿海,6月中旬,长江中下游梅雨,7月中旬到8月雨带北移到东北、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出现伏旱,9月雨带南移,10月雨带结束寒潮:冬末春初及秋末冬初台风:夏秋季节沙尘暴(北方):冬春季节倒春寒(东部季风区):3~5月赤潮:夏季严重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较):夏季较多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事安排小麦种植:犁地(1-2月);播种(3-5月);生长季节(6-10月上半月);收割(10月下半月-12月)绵羊饲养:牧场放牧(1-4月);配种(5-7月);剪羊毛(8-9月);收割后麦田放牧(10-12月)极光:极夜期间出现南极科考11月到次年3月河流与地下水互补关系当地雨季,河流补给地下水;旱季,地下水补给河流地理现象1月7月地球公转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北半球冬半年较短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北半球夏半年较长正午太阳高度12月22日,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北半球达最小6月22日左右,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南半球达最小昼夜长短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日出方位全球太阳东南出,西南落全球太阳东北出,西北落等温线大陆上南北半球均向南凸出大陆上南北半球均向北凸出气压带、风带南移北移对流层厚度变化(北半球)对流减弱,厚度变小对流旺盛,厚度变大中国的锋面活动昆明准静止锋江淮准静止锋(梅雨)北印度洋洋流北半球冬季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流动北半球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流动长江口盐度:冬季等盐度线向河口收缩,盐度变大夏季等盐度线向外海扩大,盐度变小我国的降水冬季受冬季风(西北风)影响,降水少夏季受夏季风(东南风)影响,降水多南亚的降水冬季受冬季风(东北风)影响,降水少夏季受夏季风(西南风)影响,降水多我国的河流冬季大部分河流进入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塔里木河断流夏季东西部河流均进入汛期,东北地区有春汛、夏汛雪线冬半年积雪,雪线下降夏半年融雪,雪线上升天山牧场放牧活动山麓是冬季牧场山腰云杉林带以上草地是夏季牧场我国渔场鱼汛带鱼汛墨鱼汛动物迁徙(北半球)侯鸟南迁北迁长颈鹿热带草原向热带雨林迁移由热带雨林向热带草原迁移驯鹿冬季向针叶林带迁移夏季向苔原带迁移强盛气压带亚洲高压、冰岛低压、阿留申低压强盛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强盛地中海气候区特点耶路撒冷、伊斯坦布尔、巴塞罗那、马赛、福斯、嘎那、罗马、塔兰托、米兰、都灵、威尼斯、佛罗伦萨、雅典、亚历山大、洛杉矶、旧金山温和多雨开普敦、珀斯、圣地亚哥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过直布罗陀海峡(向东)顺水顺风顺水无风过马六甲海峡(向东)顺水无风逆水无风黄淮海平原水盐运动的特点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尼罗河水位6~10月定期泛滥,8月水位最高我国主要农事活动春小麦:春种夏收冬小麦:秋种夏收春季:冬小麦返青、江南采茶正忙、长芦盐场晒盐秋季:华北平原收摘棉花中高纬度草木秋枯春荣热带草原草木湿季荣干季枯钱塘江大潮农历八月十八青海湖鸟岛最佳观赏时间5月我国的东部雨带推移规律及我国主要灾害5月中旬,雨带位于南部沿海,6月中旬,长江中下游梅雨,7月中旬到8月雨带北移到东北、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出现伏旱,9月雨带南移,10月雨带结束寒潮:冬末春初及秋末冬初台风:夏秋季节沙尘暴(北方):冬春季节倒春寒(东部季风区):3~5月赤潮:夏季严重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较):夏季较多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事安排小麦种植:犁地(1-2月);播种(3-5月);生长季节(6-10月上半月);收割(10月下半月-12月)绵羊饲养:牧场放牧(1-4月);配种(5-7月);剪羊毛(8-9月);收割后麦田放牧(10-12月)极光:极夜期间出现南极科考11月到次年3月河流与地下水互补关系当地雨季,河流补给地下水;旱季,地下水补给河流地理现象1月7月地球公转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北半球冬半年较短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北半球夏半年较长正午太阳高度12月22日,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北半球达最小6月22日左右,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南半球达最小昼夜长短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日出方位全球太阳东南出,西南落全球太阳东北出,西北落等温线大陆上南北半球均向南凸出大陆上南北半球均向北凸出气压带、风带南移北移对流层厚度变化(北半球)对流减弱,厚度变小对流旺盛,厚度变大中国的锋面活动昆明准静止锋江淮准静止锋(梅雨)北印度洋洋流北半球冬季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流动北半球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流动长江口盐度:冬季等盐度线向河口收缩,盐度变大夏季等盐度线向外海扩大,盐度变小我国的降水冬季受冬季风(西北风)影响,降水少夏季受夏季风(东南风)影响,降水多南亚的降水冬季受冬季风(东北风)影响,降水少夏季受夏季风(西南风)影响,降水多我国的河流冬季大部分河流进入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塔里木河断流夏季东西部河流均进入汛期,东北地区有春汛、夏汛雪线冬半年积雪,雪线下降夏半年融雪,雪线上升天山牧场放牧活动山麓是冬季牧场山腰云杉林带以上草地是夏季牧场我国渔场鱼汛带鱼汛墨鱼汛动物迁徙(北半球)侯鸟南迁北迁长颈鹿热带草原向热带雨林迁移由热带雨林向热带草原迁移驯鹿冬季向针叶林带迁移夏季向苔原带迁移强盛气压带亚洲高压、冰岛低压、阿留申低压强盛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强盛地中海气候区特点耶路撒冷、伊斯坦布尔、巴塞罗那、马赛、福斯、嘎那、罗马、塔兰托、米兰、都灵、威尼斯、佛罗伦萨、雅典、亚历山大、洛杉矶、旧金山温和多雨开普敦、珀斯、圣地亚哥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过直布罗陀海峡(向东)顺水顺风顺水无风过马六甲海峡(向东)顺水无风逆水无风黄淮海平原水盐运动的特点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尼罗河水位6~10月定期泛滥,8月水位最高我国主要农事活动春小麦:春种夏收冬小麦:秋种夏收春季:冬小麦返青、江南采茶正忙、长芦盐场晒盐秋季:华北平原收摘棉花中高纬度草木秋枯春荣热带草原草木湿季荣干季枯钱塘江大潮农历八月十八青海湖鸟岛最佳观赏时间5月我国的东部雨带推移规律及我国主要灾害5月中旬,雨带位于南部沿海,6月中旬,长江中下游梅雨,7月中旬到8月雨带北移到东北、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出现伏旱,9月雨带南移,10月雨带结束寒潮:冬末春初及秋末冬初台风:夏秋季节沙尘暴(北方):冬春季节倒春寒(东部季风区):3~5月赤潮:夏季严重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较):夏季较多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事安排小麦种植:犁地(1-2月);播种(3-5月);生长季节(6-10月上半月);收割(10月下半月-12月)绵羊饲养:牧场放牧(1-4月);配种(5-7月);剪羊毛(8-9月);收割后麦田放牧(10-12月)极光:极夜期间出现南极科考11月到次年3月河流与地下水互补关系当地雨季,河流补给地下水;旱季,地下水补给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