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重度烧伤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致呼吸衰竭11例治疗体会
- 格式:docx
- 大小:14.51 KB
- 文档页数:7
10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郑雪洁【摘要】[目的]总结10例机械通气患儿的护理措施.[方法]给予充分做好上机前准备,上机后加强气道管理,及时排除机器报警,严密病情观察,合理的营养支持等措施.[结果]10例患儿上机后5 d~18 d脱机,其中1例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无一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加强机械通气的护理,可提高患儿的抢救成功率.【期刊名称】《全科护理》【年(卷),期】2010(008)020【总页数】2页(P1812-1813)【关键词】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儿;护理【作者】郑雪洁【作者单位】519000,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22007年—2009年我院儿科病房收治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患儿,机械通气时期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0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中,男6例,女4例;年龄0.5岁~5.3岁;氧浓度(FiO2)≥60%,动脉氧分压(PaO2)<50 mmHg(1 mmHg=0.133 kPa),经皮血氧饱和度<85%,pH<7.30,或/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 mmHg。
1.2 方法经喉镜引导下经口插入带低压气囊导管,经人工简易呼吸器过渡后选用德国Draggerevita-2呼吸机,通气模式为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参数:呼气末正压(PEEP)5 cmH2O~10 cmH2O(1 cmH2O=0.098 kPa),潮气量5 mL/kg~7mL/kg,呼吸频率 20/min~40/min,峰压(PIP)<30 cmH2O,FiO2<40%。
撤机前逐渐降低以上各参数,过度至连续气道正压(CPAP)模式撤机拔管。
1.3 结果 10例患儿上机后5 d~18 d脱机,其中 1例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无一例发生护理并发症2 护理2.1 加强上机前准备2.1.1 用物准备气管导管选择:管径=年龄/4+4(mm)±0.5各1条,带或不带气囊均可。
重度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体会【摘要】目的探讨重度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方法。
方法对我院2005-2008年48例重度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控制感染、解除肺血管痉挛,等治疗手段。
结果48例重度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有40例治愈,8例死亡,死亡率为16.7%。
死亡病例均伴有重度吸入性损伤,有7例伴有休克,1例伴有脓毒血症。
结论尽早补液、机械通气并加强抗感染治疗是治疗重度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关键。
【关键词】重度烧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2例,女16例,年龄18~52岁,受伤原因主要是煤气、烟雾、电弧、鞭炮、铁水、化工原料等烧伤。
21例患者中烧伤面积≥50%,最大烧伤面积达98%,全部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窘迫、气促、紫绀、烦躁,呼吸道分泌物增多,R >35次/min,双肺可闻及湿啰音,X片示广泛性点、片状阴影,弥漫性肺浸润,开始为间质性,后期为肺泡性,血气分析表现为FiO2<0.6,PaO2<50 mm Hg。
ARDS诊断根据1992 年欧美ARDS联席会议标准[1]:急性起病;氧合指数(PaO2/FiO2) <26.7 kPa (1 kPa = 7.5 mm Hg) ;X线胸片显示双肺斑片状阴影;肺动脉锲压<2.4 kPa 或无左房压升高的证据。
1.2 治疗方法1.2.1 机械通气一经诊断,即予机械通气,机械通气均经气管切开进行,均采用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根据PaO2 调节PEEP及FIO2等呼吸机参数,PEEP 最低3 cmH2O,最高10 cmH2O;通气时间最长56 d,最短2 d平均(16. 82 ±14. 42) d。
通气过程中,有16例因人机对抗应用了不同剂量的镇静剂和呼吸抑制剂,如地西泮、吗啡等,其中9例应用后仍不能改善而需要使用肌松剂。
脱机后均采用鼻导管给氧。
大面积烧伤合并气道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首先,针对烧伤合并气道损伤的患者,我们要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和呼吸机呼吸支持。
呼吸机的使用需要注意各种指标的监测,如呼吸频率、吸入氧浓度、氧饱和度等。
同时,每天对气管插管进行一次评估,检查插管的深度是否合适,气道是否通畅等。
经常转换体位,加强痰液排出,防止气道堵塞。
其次,对于大面积烧伤合并感染的患者,皮肤护理至关重要。
在治疗的同时,要确保患者的伤口清洁和预防感染,每日进行伤口处理和更换敷料,定期更换麻醉贴等。
在处理患者的伤口时,要注意消毒和杀菌,同时保护患者的受伤部位。
在补充营养的同时,给予患者充足的水分和维生素,帮助伤口张口愈合。
此外,心理护理对于这类患者非常重要。
在疼痛和严重的身体损伤的同时还要面对心理上的煎熬和恐惧。
护士要全力以赴地为患者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以减轻痛苦和不安。
所有的这些任务都需要患者护理团队认真对待,因为对于这种疾病来说,护理不仅是疾病治疗的补充,也是其成功治疗的关键。
重度烧伤病人呼吸机辅助治疗的呼吸道护理发表时间:2013-02-01T16:16:44.9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52期供稿作者:李苗苗朱国强[导读] 烧伤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护理因烧伤叠加呼吸困难,其护理难度较单纯呼吸疾病使用呼吸机要大。
李苗苗朱国强(解放军第264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山西太原 030001)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往往存在呼吸道烧伤,早期烧伤休克再灌注,大量炎性介质的回吸收等原因,患者极易出现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的现象,必须快速建立人工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但如还不能改善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需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有利于提高抢救大面积烧伤并呼吸道烧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但烧伤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护理因烧伤叠加呼吸困难,其护理难度较单纯呼吸疾病使用呼吸机要大,现将本病区烧伤患者采用呼吸机质量19例病人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19例,男15例,女4例,年龄24-79岁,烧伤面积50%-98%,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烧伤,呼吸困难,氧饱和度降低,经开放气道吸痰,高浓度给氧,血气分析提示氧饱和度仍不能上升。
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2、呼吸道护理2.1气管切开处护理:大面积烧伤往往波及到头面颈部,呼吸道烧伤出现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的现象时,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多采用气管切开开放大气道,通气及吸痰通畅方便,气管湿化雾化操作简单易行,但是同时由于气道的开放,呼吸失去鼻口咽及喉部等多种复杂解剖结构的保护,呼吸道感染机会增加,由于气管切开处往往是烧伤创面感染或烧伤创面邻近,感染机会增加,一旦此处感染,细菌将顺气管切开处进入呼吸道,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几率,因此气管切开处需加强护理,及时清除切开处分泌物,保持干燥清洁,预防感染,减小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几率。
2.2充分湿化气道:气管切开后失去鼻口咽及喉部等多种复杂解剖结构的湿化保护,致使气道内水分丧失,造成气管内分泌物粘稠,研究表明肺部感染随呼吸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
特重度烧伤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致呼吸衰竭11 例治疗体会(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成人特重度烧伤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致呼吸功能衰竭应用保护性机械通气加支气管镜检灌洗11 例治疗体会。
方法:选择近3年来单位烧伤面积>80%应用机械通气48 h以上后并发VAP致呼吸衰竭及治疗时间大于21 d患者11 例。
结果:11 例患者治愈7 例,死亡4 例,治愈率64%。
结论:应用保护性机械通气加支气管镜检灌洗疗法可明显提高呼吸衰竭患者的治愈率,但VAP病死率仍然很高。
【关键词】特重度烧伤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支气管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005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特重度烧伤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呼吸功能衰竭患者11 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入选标准2005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患者;成人特重度烧伤≥80%总体面积(TBSA);入院时有重度吸入性损伤并早期气管切开;早期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时间48 h以上后并发肺部感染明确诊断呼吸衰竭;存活时间21 d以上;排除严重烧伤创面脓毒症、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1.2 一般资料11 例患者年龄21~69 岁,男9 例,女2 例,烧伤面积80%~100%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30%~96%TBSA。
其中火焰烧伤10 例,热液烫伤1例。
1.3 诊断标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机械通气治疗时间48 h以上;有明显的肺炎影像学证据;无明显其他原因可解释的发热(T>38℃)或T<35.5℃,白细胞升高或降低,伴有痰量增加及肺部干口罗音或喘息,气管内吸出物细菌培养连续2次为同一致病菌。
呼吸衰竭诊断见参考文献[2];烧伤均经后期手术二次确诊,重度吸入性损伤早期均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2]。
1.4 治疗方法1.4.1 建立人工气道11 例患者均在入院6~12 h内(伤后24 h内)气管切开。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19 年第 6 卷第 80 期2019 Vol.6 No.80172一例特重度烧伤合并呼吸道烧伤患者的护理体会江静(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美容科,江苏宿迁 223800)【关键词】特重度烧伤;呼吸道烧伤;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80.172.01重度烧伤是指烧伤总面积在30%~49%或深Ⅱ度、Ⅲ度烧伤超过10%者,或烧伤面积虽未达到上述范围,但合并有休克、吸入性损伤或有较严重复合伤者[1]。
烧伤不仅给人体造成巨大的生理创伤,还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再加上面对家庭的破坏,在这种状态下,患者会出现一些极端的应激反应[2]。
本次研究通过总结对一例特重度烧伤合并呼吸道烧伤患者的护理措施,提高对重度烧伤患者抢救及护理水平。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8岁,自由职业,符合中华烧伤学会制定的烧伤深度Ⅲ度四分法诊断标准,予以清创、气管切开、抗感染、补液、输血等对症治疗,PT 11.2s,APTT 24.7s,FIB=1.99 g/L后以全身体表烧伤面积Ⅱ度35%、Ⅲ度10%,患者声音嘶哑,鼻腔粘膜存在烧伤,提示气道烧伤,入ICU,后转入我科病房,予完善相关检查,请全院会诊,对症支持抗休克、抗感染、气道管理、保暖、皮肤护理换药等积极治疗。
一般情况好,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精神极差,平卧病房,自动体位,查体不合作,无贫血貌。
无清创胶及透明质酸凝胶过敏、禁忌证,巩膜无黄染,其对光反射灵敏。
呼吸机辅助通气:呼吸机模式SIMV+ABS VT 400mL PEEP 6cmH20,Fi02 40%颈静脉无怒张,甲状腺无肿大,血管无杂音,气管居中,双侧呼吸动度未见异常。
护理过程需注意清除患者口鼻和呼吸道分泌物,通过密切观察与清理以保持呼吸道通畅[3]。
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呼吸道护理管理110例分析目的:探讨对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进行气道护理的措施。
方法:选取110例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患者行积极抗休克治疗,对创面合并外伤进行清创修复处理,并做好呼吸道管理,做好气管切开排痰等护理措施。
结果:本组110例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治愈102例,放弃治疗4例,死亡4例,治愈率为92.7%。
结论:恰当又细心的呼吸道管理,是成功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关键。
[Abstract] Objective:Discussion on severe burns complicated by inhalation injury of airway nursing measures.Method:Clinical data of 110 cases of severe burn with inhalation injury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positive anti-shock,combined trauma wound debridement and repair process,meanwhile,patients need to be given good management of the respiratory tract and the nursing care measures of tracheotomy expectoration.Result:Select 110 cases of severe burn combined retrospective analysis the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with inhalation injury,to patients with positive anti shock,debridement was carried out on the wound with trauma repair processing,and make the respiratory tract management,completes the tracheotomy nursing measures such as row of phlegm.Conclusion:Appropriate and careful respiratory management play a key on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severe burn patients.[Key words] Burn;Inhalation injury;Respiratory tract;Nursing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属于严重烧伤,死亡率较高,达到45%~75%,是影响烧伤患者救治成功率的主要因素之一[1]。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对我院76例使用了呼吸机进行呼吸支持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ICU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使用了呼吸机的重症患者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分析一般护理干预与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死率(P<0.05);观察组患者体内白细胞数量、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体内含量(P<0.05)。
结论:对重症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重症患者的病死率及体内炎症因子含量,并能增强患者免疫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重症监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优质护理;临床效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指机械通气48h后或者拔管后48h内出现的肺炎,是导致医院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1]。
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治疗费用等特点,已经严重影响到重症监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命安全[2]。
本文以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ICU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76例均使用了呼吸机的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使用呼吸机的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ICU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使用了呼吸机的重症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男41例,女35例,年龄22~86岁,平均(58.1±6.7)岁。
其中术后病人23例,脑血管疾病18例,颅脑外伤27例,其他病症8例。
使用呼吸机通气时间3~14天,平均(8.6±1.3)天。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
已获得所有患者知情同意,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
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抢救中无创呼吸机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20-12-15T06:23:05.469Z 来源:《航空军医》2020年9期作者:滕飞1 郭卫2 周倩3 刘志欣4通讯作者[导读] 重症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具有发病快等特点,若治疗不及时便会导致呼吸衰竭的发生,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
(1,2,3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七医院干部二科;4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七医院干部二科)摘要:目的分析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抢救中无创呼吸机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对2016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按护理方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抢救患者中采取无创呼吸机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不良症状,提高护理干预效果。
关键词: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护理重症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具有发病快等特点,若治疗不及时便会导致呼吸衰竭的发生,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
在重症肺炎患者中通常采取无创呼吸机治疗,为提高治疗效果,还应辅助护理干预手段,使患者不良症状得到缓解,提高临床护理干预效果。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治疗的100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
对照组年龄均为82岁,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年龄均82.5岁,采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
两组患者性别、临床表现等基本资料(年龄、病程、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经诊断所有患者为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疾病;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排除精神异常患者;②排除心、肝、肾等异常患者。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向患者讲述重症肺炎疾病发病机制、预防手段,对患者用药合理指导,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合护理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对综合护理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进行分析,有效预防控制VAP的发生。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月的VAP患者100例,均经过呼吸机治疗2~10d,进行综合护理。
结果:100例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后,有3例患者死亡,其他97例均痊愈,治愈率达到了97%。
结论:保证病人所在病房内环境的优良,合理用药,对呼吸道和肠内营养进行科学的护理,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针对老年病人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患者的疗效,降低VAP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综合护理【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4-0067-0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就是ICU病房中原来肺部没有感染的患者,当进行气管插管48h后,或者气管切开后进行机械通气,48h后肺部发生感染,VAP是接受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容易发生感染,目前已成为医院获得性肺炎中最严重的并发症类型。
VAP不仅造成脱机困难,而且增加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和痛苦,给原发病的治疗以及护理带来困难,甚至导致患者的死亡,是院内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很有必要找到一种合理的方法对VAP患者进行护理,我院对2014年7月~2015年1月的100例VAP患者进行了综合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月的VAP患者100例,其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3~76岁,平均年龄48岁,所有患者均经过呼吸机治疗2~10d。
1.2 护理方法1.2.1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 ICU内应设有对空气进行净化的设备,经常利用专门的装置对病房进行通风换气,维持病房合适的温度(20℃~24℃)和湿度(45%~58%)。
ICU内应维持环境的清洁,室内一切仪器设施都需要定期进行灭菌消毒,用紫外线对室内进行定期的照射消毒,2h/次,4次/天,每月进行病房空气培养。
特重度烧伤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致呼吸功能衰竭11例治疗
体会
郝振明;雷晋
【期刊名称】《中国药物与临床》
【年(卷),期】2009(009)0z1
【摘要】本文总结11例特重度烧伤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致呼吸功能衰竭患者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入选标准①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患者;
②成人特重度烧伤≥80%总体表面积(TBSA);③入院时有重度吸人性损伤并早期气管切开;④早期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时间48h以上后并发肺部感染明确诊断呼吸功能衰竭;⑤存活时间21d以上。
【总页数】3页(P43-45)
【作者】郝振明;雷晋
【作者单位】030009,太原,山西省烧伤救治中心烧伤科;030009,太原,山西省烧伤救治中心烧伤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R5
【相关文献】
1.气管切开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6例治疗体会 [J], 王亮
2.特重度烧伤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致呼吸衰竭11例治疗体会 [J], 郝振明;雷晋
3.特重度烧伤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致呼吸功能衰竭11例治疗体会 [J], 郝振明;
雷晋
4.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致眼眶并发症4例的治疗体会 [J], 周书芳;钟志生;汪旭
5.妊高征并发DIC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治疗体会 [J], 黎培石;张莲爱;李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持续机械通气综合疗法治愈特重度烧伤并发的呼吸衰竭1例司洪祥;徐艳军;周长轩
【期刊名称】《沈阳部队医药》
【年(卷),期】2007(020)006
【摘要】1病例报告患者男,36岁。
以头面、躯干、四肢等全身多处烧伤10余
小时于2006—05—21入院。
当时神志清,呼吸30/min,心率148/min,血
压86/50mmHg。
双肺呼吸音粗,无干湿哕音,四肢凉。
入院前输液量1500ml,尿量约300ml。
入院诊断:①全身火焰烧伤,TBSA90%(其中III度50%,深II
度25%,浅II度15%);
【总页数】1页(P430)
【作者】司洪祥;徐艳军;周长轩
【作者单位】第321医院,13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44
【相关文献】
1.特重度烧伤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致呼吸衰竭11例治疗体会 [J], 郝振明;雷晋
2.中西医结合治愈延迟复苏后并发胃肠功能不全的特重度烧伤幼儿1例 [J], 郭宝峰;晋强
3.治愈特重度烧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及高钠血症1例 [J], 唐宗联;汤勇;陈宗华;
李建伟
4.治愈特重度烧伤并发逸搏心律的1例分析 [J], 张振光
5.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经机械通气治愈10例报告 [J], 张庆基;徐建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特重烧伤并发急性肺功能、肾功能衰竭的护理对策
鲍慧玲;王蕊红;江楠;刘芸;闫君卿
【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027)002
【摘要】特重烧伤早期可以并发种类繁多的内脏损害,不仅增加了烧伤治疗的复
杂性,而且加重病情,甚至是造成死亡的直接原因。
若采取积极的治疗及预防措施,是完全可以降低其发病率或减轻其损害程度的。
因此病人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
自1998年5月起,我科收治10名烧伤总面积〉80%、Ⅲ°烧伤面积〉70%病人,
其中并发急性肺功能衰竭5例、肾功能衰竭4例。
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237-238)
【作者】鲍慧玲;王蕊红;江楠;刘芸;闫君卿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266042;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266042;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266042;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266042;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2660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特重度烧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17例临床分析 [J], 蒋桂华;王晓蓉
2.特重度烧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因素分析 [J], 王野;朱志军;边曦
3.特重烧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47例回顾性总结 [J], 刘建峰
4.治愈特重度烧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及高钠血症1例 [J], 唐宗联;汤勇;陈宗华;李建伟
5.特重烧伤患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观察与护理 [J], 张玲玲;李少华;张慧晶;杨莹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特重度烧伤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致呼
吸衰竭11例治疗体会
(作者: 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特重度烧伤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致呼吸功能衰竭应用保护性机械通气加支气管镜检灌洗11例治疗体会。
方法:选择近3年来单位烧伤面积〉80 %应用机械通气48 h以上后并发VAP致呼吸衰竭及治疗时间大于21 d患者11 例。
结果:11例患者治愈7例,死亡4例,治愈率64%。
结论:应用保护性机械通气加支气管镜检灌洗疗法可明显提高呼吸衰竭患者的治愈率,但VAP病死率仍然很高。
【关键词】特重度烧伤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支气管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2005年1月一2008年6月收治特重度烧伤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呼吸功能衰竭患者11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入选标准
2005年1月一2008年6月收治的患者;成人特重度烧伤》80 %总体面积(TBSA);入院时有重度吸入性损伤并早期气管切开;早期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时间48 h以上后并发肺部感染明确诊断呼吸衰竭;存活时间21 d以上;排除严重烧伤创面脓毒症、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1.2 一般资料
11例患者年龄21〜69岁,男9例,女2例,烧伤面积80 %〜100 %总体表面积(TBSA),皿度30%〜96 %TBSA。
其中火焰烧伤10例,热液烫伤1例。
1.3诊断标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机械通气治疗时间48 h以上;有明显的肺炎影像学证据;无明显其他原因可解释的发热(T > 38 C )或T V 35.5 C,白细胞升高或降低,伴有痰量增加及肺部干口罗音或喘息,气管内吸出物细菌培养连续2次为同一致病菌。
呼吸衰竭诊断见参考文献]2 ]烧伤均经后期手术二次确诊,重度吸入性损伤早期均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2]。
1.4治疗方法
1.4.1建立人工气道
11例患者均在入院6〜12 h内(伤后24 h内)气管切开。
1.4.2机械通气]3 ]
指征:鼻导管吸氧在40 %〜50 %仍然进行性缺氧,PaO2 V 60 mm Hg(1 mm Hg = 0.133 kPa),PaO2/FiO2 <300。
模式:间隙指令通气
(SIMV),辅助/控制通气(A—CV),连续气道正压(CPAP)。
参数选择: 潮气量6〜8 mL/kg ;吸气平台压<30 cmH2O ; PEEP 5〜15 cmH2O,FiO2 40%〜60 %。
频率10 〜18 次/min,吸呼比(IE)1.0 1.5 〜2.0。
监测指标:神志、心率、动脉血气分析pH、PaO2、PaCO2变化。
根据监测指标随时调整机械通气参数及模式。
1.4.3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吸痰灌洗
根据病情及患者临床表现及时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纤维支气管镜可在直视下明确治疗效果,清除黏稠痰液和坏死黏膜、局部用药(重组
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血酶)、获得准确痰培育标本。
方法为:痰多及肺部感染严重时可每日1次,病情好转时可隔日1次,平稳后每周2〜3次,每次先吸除痰液和坏死黏膜,黏稠痰液不易吸除时再用0.9% 氯化钠注射液灌洗,总量每次双肺不超过300 mL,以免引起肺水肿,
最后再局部用药,每次做痰培养加药敏感检查,若为对庆大霉素敏感细菌感染时可局部用药中加庆大霉素。
1.4.4俯卧位通气
每日3〜4次,每次1〜2 h,加强拍背。
1.4.5镇静
对于烦躁或人机对抗严重的患者可交替应用中枢神经抑制药或冬眠疗法,必要时可应用肌松剂。
2结果
本组11例患者,治愈7例,死亡4例,治愈率64%,在治疗过程中,11例患者均并发肺部感染(创面脓毒症4例,胃肠道功能障碍3例,心功能障碍3例,脑功能障碍1例)。
4例均死于呼吸衰竭。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液培养11例中5例为绿脓杆菌感染为主,3 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为主,3例为混合感染。
机械通气开始时间为伤后最早6 h,最晚7 d,持续应用时间最短7 d,最长30 d,11例均早期(4〜7 d)行四肢手术切削痂自体微粒皮移植生物敷料覆盖术。
机械通气前后PaO2/FiO2比值,早期均明显改善,11例通气前
PaO2/FiO2 比值为189.32 ±52.24。
通气后比值为328.23 ±07.02。
差异有极显著性(P v0.01) ,pH、PaCO2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4例死亡患者,死亡前1周左右开始表现为严重的低氧血症,最后均死于呼吸衰竭。
3讨论
大面积烧伤伴有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肺功能障碍是主要的死亡原
因。
早期气管切开应用机械通气保持气道通畅、纠正缺氧是目前最重
要的治疗方法。
11例患者在早期气管切开应用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均发生了肺部感染致呼吸衰竭。
主要原因为重度吸入性损伤、大面积烧伤、手术及机械通气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院内感染(包括气管插管、吸痰、胃内容物反流、肺损伤)引起VAP有关。
VAP是患者接受机械
通气48 h后发生的肺部感染]1]。
我国VAP发生率为9%〜70%,病死率达50 %〜69 %[ 4 ]本组病死率36 %,治疗效果较好,主要为我们早
期应用保护性机械通气支气管镜检灌洗治疗方法发挥了重要作用。
早期机械通气的应用:对于严重烧伤患者一旦有呼吸功能不全时就可以应用机械通气,可有效防治呼吸衰竭,当患者并发呼吸衰竭后更应尽早应用。
本组11例临床分析早期机械通气可明显提高PaO2,改善氧合。
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吸入性损伤、肺感染、ARDS是烧伤并发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其主要为广泛的支气管黏膜、肺泡毛细血管损伤,渗出增加,肺顺应性下降等引起的顽固性低氧血症是其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1],目前许多国内外研究证明应用机械通气不当导致的肺损伤(ALI)可加重肺部损伤,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肺损伤[5]。
本组11例临床分析应用较小的潮气量,限制吸气平台压,选择最佳的PEEP,即在Fi02 V 0.5、PaO2/FiO2 >300 mm Hg 且心排出量无明显降低的PEEP,与传统的机械通气比较PaO2无明显变化,pH、PaCO2无明显提高,故应用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可明显减少ALI,又可纠正低氧血症,避免因早期呼吸衰竭死亡,为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吸痰灌洗:可明确诊断,指导治疗,提高肺部感染的病原学诊断,指导抗生素应用,促进痰液的排出,局部用药可明显促进吸入性损伤气管黏膜的愈合,除在临床应用中有短暂的不适外未发现其他并发症,临床中可大胆应用,但是对有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等要慎用,除非有窒息可能,1天不要超过1次为宜,灌洗不当可引起肺水肿又可减少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早期手术治
疗消灭烧伤创面,营养治疗、抗感染治疗是烧伤治疗的根本。
镇静、镇痛与肌松:11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人机对
抗、焦虑、烦躁、疼痛,我们根据每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制定了详细的镇静方案,其主要目标与标准为在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人机对抗、焦虑、烦躁、疼痛的基础上随时调整镇静剂用量并且实行每日唤醒制。
11例患者最轻者仅仅应用即可,最重者持续镇静21 d并且最严重时应用了肌松剂。
镇静、镇痛与肌松临床应用过程中效果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并且保证了机械通气过程中患者的安全与舒适。
本组仍有4例患者死于呼吸衰竭,4例患者呼吸机应用均〉14 d,最长的30 d,死亡前15 d左右临床均表现为严重的呼吸机不能纠正的低氧血症,听诊和胸部X线片显示双肺密集增高阴影,而无其他明显脏器并发症,痰培养多为混合感染,几乎对所有抗生素均耐药,故VAP仍需要在今后临床工作中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 ]刘明华,张庆玲,府伟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流行病学和诊断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 : 116.
:2]黎鳌.烧伤治疗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 229]384.
:3]卫伟,夏照帆•烧伤患者的呼吸支持治疗[J].中华烧伤杂
志,2006,22 : 391]393.
:4]李洪涛,张天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研究]J ].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4,24(5) : 336339.
[5] Mancini M , Zavala E , Mancebo J , et al.Mechanisms of pul monary gas excha nge improveme nt duri ng a protective ventilatory strategy in ARDS [ J ]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 2001 , 164 : 1 448 [1 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