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 绪论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1
课程名称内科护理学授课章节第一章绪论学时2学时授课对象护理专业学生授课方式讲授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内科护理学的发展2、熟悉内科护理学的内容和结构3、掌握健康的定义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健康、护理、内科护理、循证护理的概念学习难点:运用现代护理理论及马斯洛的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解决学习和临床护理中的实际问题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1、概述的讲解20min(健康的定义2min,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15min,内科护理学定义3min)2、内科护理学的内容及结构5min3、内科护理学的学习目的与方法10min4、社会需求变化与医学发展对内科护理的影响30min(疾病谱的变化10min,人口老龄化、医疗费用的增长、医学的快速发展20min)5、内科护理的发展趋势30min6、课后总结复习5min作业布置无教学内容一、概述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健康的定义反映了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发展和转变。
二、内科护理的内容及结构内科护理建立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之上,是临床护理中的综合学科,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
本教材共十章:绪论、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内分泌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传染病病人的护理及书末的实践指导。
三、内科护理的学习目的与方法(一)护理专业的起始教育主要是通科护理教育。
(二)中专学生毕业时应具备通科临床护理的基本能力,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获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经注册,成为合格的注册护士,才能从事护理专业工作。
(三)内科护理是临床专业课中的基础和关键课程。
四、内科护士的角色1、病人的直接护理者2、协作者3、教育者4、代言者5、管理者护理专业的学生将来要很好地完成上述角色任务,就必须努力学习内科护理,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掌握内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学习、工作态度,能运用护理程序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病人进行整体护理,为服务对象提供减轻痛苦、促进康复、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服务。
人卫版第3版内科护理学教案教学要求及内容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熟悉内科护理在护理专业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内科护理的发展和任务。
【教学内容】1、内科护理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2、内科护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发展。
3、内科护理中护士的角色作用。
4、成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目的要求】1、掌握病人主观资料和客观资料的收集方法,常用实验室检查的应用。
2、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呼吸系统疾病病人进行护理评估。
【教学内容】1、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及特点。
2、呼吸系统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3、肺的各种防御机制。
4、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二节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清理呼吸道无效”、“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措施。
2、熟悉呼吸系统常见症状的发生原因和临床特征。
3、熟悉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诊断,根据护理诊断提供有关护理措施。
【教学内容】1、呼吸系统常见症状与体征。
2、呼吸系统疾病有关的护理诊断及相关因素:清理呼吸道无效、气体交换受损、活动无耐力、焦虑、知识缺乏、低效性呼吸型态、有窒息的危险等。
3、呼吸系统常见症状的发生原因和临床表现。
4、有效排痰的护理:如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湿化和雾化疗法、胸部叩击与胸壁振荡、体位引流、机械吸痰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三节急性呼吸道感染【目的要求】1、掌握改善症状的各项护理措施。
2、熟悉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改变。
3、熟悉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目的。
4、了解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
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4、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
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2、肺是低压(仅为体循环血压的1/10)低阻、高容器官。
当二狭、左心衰等可发生肺水肿。
低蛋白血症,可发生胸水。
3、双重血供:肺与全身各器官血、淋巴液相通,可相互传播[护理评估](一)病史:1、患病及治疗经过:(P8-9)(1)患病起始时间,病因(主要为感染)诱因,主要症状特点等(2)即往检查、治疗经过和疗效(3)当前主要不适和病情变化(4)家庭史2、心理社会资料:(1)对工作、学习影响,角色改变的适应情况(2)对本病的了解程度(3)病人性格特征、情绪反应(4)社会支持系统、家庭成员经济、文化教育、单位、社区3、生活史(1)居住区及工作环境(2)吸烟史(3)日常活动(4)饮食习惯(二)身体评估:(1)一般状态(P10)(2)发绀(名介)(3)口腔(4)胸部检查:望、触、叩、听(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Blood R T (略)2、痰液检查:重点痰的颜色、性状与疾病的关系粘液痰转脓性为细菌性感染大量黄脓痰――肺脓肿、支扩铁锈色样痰――肺炎球菌肺炎(大叶性肺炎)红棕色胶冻样痰――肺炎克雷白杆菌粉红色泡沫样痰――肺水肿咖啡样痰(棕褐色痰)――阿米巴肺脓肿果酱样痰(烂桃样)――肺吸虫病灰黑色痰――吸烟、矽肺痰液带恶臭――厌氧菌感染痰量增减反映感染的加剧与缓解,若痰量突减而T升高,引流不畅有关。
3、肺功能检查:(补充)通过测定可了解呼吸疾病对肺功能损害的性质及程度,对某些肺部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如COPD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而肺间质纤维化、胸廓畸形、胸水、胸膜增厚或肺切除术后均表现为限制性通气损害,这些变化在临床症状出现前已存在。
表1阻塞性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肺容量和通气功能的特征性变化阻塞性限制性VC(肺活量)RV(残气量)TLC(肺总量)RV/TLC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 FVC(用力肺活量)MMFR(最大呼气中期流速)减低或正常增加正常或增加明显增加减低减低减低减低减低正常或略增加正常或增加正常或减低第二节常见症状体征及护理[常见症状体征]1、咳嗽与咳痰一分为二,即为反射性保护动作,但剧烈频繁的咳嗽易疲劳,影响休息,使肺泡内压上升,增加呼吸和血液循环的负担。
内科护理学第一章绪论内科护理学第一章绪论一、研究背景内科护理学是医学护理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成人内科病患的护理理论和实践,是内科护理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方针。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医疗需求的增加,内科护理学在护理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内容内科护理学主要涉及成人病患的护理内容,包括内科疾病的护理方法、护理诊断和护理计划的制定、护理常规和操作技术等。
1. 内科疾病的护理方法内科护理学要求护士具备对常见内科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全面了解,才能合理制定护理方法。
内科疾病的护理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护理、饮食调理等。
药物治疗是内科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段,护士应熟悉常用药物的名称、用途、用法等。
生活护理主要包括患者的个人卫生、休息与活动、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护理。
饮食调理主要根据病情和治疗需要,进行食物的选择和搭配。
2. 护理诊断和护理计划的制定根据对病患的综合评估,护士需要制定详细的护理诊断和护理计划,以指导护理实践。
护理诊断是根据对病患问题及其原因的判断,确定护理烦恼及其解决的目标。
护理计划是根据护理诊断的结果,制定具体的护理措施和方法。
3. 护理常规和操作技术内科护理学要求护士熟悉各种护理常规和操作技术,包括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观察和评估,各种实验室检查的操作,各种医疗设备的使用等。
三、研究意义内科护理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应用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护理质量内科护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护士更深入地了解内科疾病的特点和护理需求,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合理的护理诊断和护理计划的制定可以确保护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促进护理进步内科护理学的研究可以推动内科护理工作的不断进步,提高护理技术水平。
通过研究不同内科疾病的护理方法,可以发现和总结出一些有效的护理措施和方法,为护理实践提供可靠的依据。
3. 加强团队合作内科护理学的研究需要护士与医生、检验科、药剂科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团队合作。
XXXX学校教案首页第一章绪论问题式引入:你了解内科吗?提到内科你能想到什么?一、概述内科护理建立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之上,是临床护理中的综合学科,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
二、内科护理的特色和内容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健康的定义反映了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发展和转变。
本教材共十章:绪论、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内分泌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传染病病人的护理及书末的实践指导。
三、内科护理的学习目的与方法学习目的(一)护理专业的起始教育主要是通科护理教育。
(二)专科学生毕业时应具备通科临床护理的基本能力,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获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经注册,成为合格的注册护士,才能从事护理专业工作。
(三)内科护理是临床专业课中的基础和关键课程。
学习方法(一)以整体护理观指导学习整体护理观是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适应社会需求,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熟练应用护理程序,贯穿整体护理理念,使这种理念和概念框架内化为自身的学习和思维习惯,将来再外化为工作方法。
在学习中自觉地用整体观思考问题,在工作中自觉地关注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对健康问题的反应和对护理的需求,用整体观观察和护理病人。
六、内科护理的影响及发展趋势(一)内科护理的影响因素疾病谱的变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医学的快速发展。
(二)内科护理的发展趋势1、社会发展变化所导致的对卫生保健需求的变化和医学的发展对内科护理影响深远,也决定了内科护理的未来发展趋势护理工作的场所从医院扩展到社区和家庭成为必然。
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建立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使医疗、护理从医院走向家庭和社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环节。
一、概述WHO对健康得定义:健康就是身体上、心理上与社会适应得完好状态,而不仅就是没有疾病与虚弱”、健康得定义反映了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得转变,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向“以人得健康为中心”得发展与转变、二、内科护理得内容及结构内科护理建立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之上,就是临床护理中得综合学科,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本教材共十章:绪论、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得护理、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得护理、消化系统疾病病人得护理、泌尿系统疾病病人得护理、血液系统疾病病人得护理、内分泌代谢疾病病人得护理、风湿性疾病病人得护理、神经系统疾病病人得护理、传染病病人得护理及书末得实践指导。
三、内科护理得学习目得与方法(一)护理专业得起始教育主要就是通科护理教育。
(二)中专学生毕业时应具备通科临床护理得基本能力,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获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经注册,成为合格得注册护士,才能从事护理专业工作。
(三)内科护理就是临床专业课中得基础与关键课程。
四、内科护士得角色1、病人得直接护理者 2、协作者3、教育者4、代言者 5、管理者护理专业得学生将来要很好地完成上述角色任务,就必须努力学习内科护理,树立“以人得健康为中心”得护理理念,掌握内科护理得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良好得学习、工作态度,能运用护理程序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病人进行整体护理,为服务对象提供减轻痛苦、促进康复、预防疾病、保持健康得服务。
五、内科护理得学习方法多观察、勤思考、多请教、重理解、积极讨论、做好笔记(一)、以整体护理观指导学习整体护理观就是适应医学模式得转变,适应社会需求与医学得发展变化而建立得全新得护理理念与科学得临床思维与工作方法、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熟练应用护理程序,贯穿整体护理理念,使这种理念与概念框架内化为自身得学习与思维习惯,将来再外化为工作方法、在学习中自觉地用整体观思考问题,在工作中自觉地关注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对健康问题得反应与对护理得需求,用整体观观察与护理病人。
课程名称内科护理学授课章节第一章绪论学时2学时授课对象护理专业学生授课方式讲授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内科护理学的发展2、熟悉内科护理学的内容和结构3、掌握健康的定义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健康、护理、内科护理、循证护理的概念学习难点:运用现代护理理论及马斯洛的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解决学习和临床护理中的实际问题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1、概述的讲解 20min(健康的定义2mi n,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15min,内科护理学定义3min)2、内科护理学的内容及结构5min3、内科护理学的学习目的与方法 10min4、社会需求变化与医学发展对内科护理的影响30min(疾病谱的变化10min,人口老龄化、医疗费用的增长、医学的快速发展20m in)5、内科护理的发展趋势30min6、课后总结复习 5min作业布置无教学内容一、概述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健康的定义反映了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发展和转变。
二、内科护理的内容及结构内科护理建立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之上,是临床护理中的综合学科,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本教材共十章:绪论、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内分泌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传染病病人的护理及书末的实践指导。
三、内科护理的学习目的与方法(一)护理专业的起始教育主要是通科护理教育。
(二)中专学生毕业时应具备通科临床护理的基本能力,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获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经注册,成为合格的注册护士,才能从事护理专业工作。
(三)内科护理是临床专业课中的基础和关键课程。
四、内科护士的角色1、病人的直接护理者2、协作者3、教育者4、代言者5、管理者护理专业的学生将来要很好地完成上述角色任务,就必须努力学习内科护理,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掌握内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学习、工作态度,能运用护理程序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病人进行整体护理,为服务对象提供减轻痛苦、促进康复、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服务。
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内科护理学授课班级:XX班授课教师:XX老师学时:2学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内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护理要点。
了解内科护理学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护理伦理。
2. 技能目标:能够正确进行内科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和护理评估。
能够熟练进行内科常见护理操作,如静脉输液、导尿、灌肠等。
能够运用护理程序对内科患者进行整体护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内科护理工作的热爱和责任感。
增强学生的同情心和关爱意识。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第一章绪论内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内科护理学的发展历程内科护理学的任务和目标2. 第二章内科常见症状的护理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痛恶心、呕吐腹泻、便秘黄疸混身疼痛疼痛意识障碍3. 第三章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心脏疾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呼吸系统疾病: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消化系统疾病:急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肝硬化等泌尿系统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竭、尿路感染等血液系统疾病: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帕金森病、癫痫等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内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及护理要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分析病情、制定护理计划。
3. 操作演示法:教师现场演示内科护理操作技能,学生进行练习。
4. 小组讨论法:针对某一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5. 临床见习法:组织学生到临床进行见习,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系统讲解内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及护理要点。
3. 案例讨论:针对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分析病情、制定护理计划。
4. 操作演示:教师现场演示内科护理操作技能,学生进行练习。
5. 小组讨论:针对某一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内科护理学绪论怎么写教案教案标题:内科护理学绪论教案撰写教案目标:1. 了解内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 掌握内科护理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里程碑。
3. 理解内科护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4. 培养学生对内科护理学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准备:1. 教材:内科护理学相关教材。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 教学辅助工具:幻灯片、视频素材等。
教学步骤:引入:1. 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内科护理学的定义和内涵,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其重要性和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内科护理学的发展历程,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讲解:1. 使用幻灯片或板书,介绍内科护理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里程碑,包括内科护理学的起源、发展阶段和重要贡献者等。
2. 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内科护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如内科护理学在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中的角色。
案例分析:1. 提供一些内科疾病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分析。
2. 引导学生从内科护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病情、制定护理计划和实施护理措施。
讨论与总结:1.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分析和护理计划。
2. 总结内科护理学的重要内容和学习收获。
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内科护理学的学习心得体会。
2. 提供相关文献和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教学评估:1. 在讨论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表现。
2. 评估学生的作业,包括学习心得体会的内容和深度。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与内科护理学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
2. 推荐相关的学术期刊和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2. 学生对内科护理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3. 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以上是一份内科护理学绪论教案的基本框架,你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和学生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教学容一、概述WHO对安康的定义:安康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安康的定义反映了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向“以人的安康为中心〞的开展和转变。
二、科护理的容及构造科护理建立在根底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根底之上,是临床护理中的综合学科,涉及围广,容丰富。
本教材共十章:绪论、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分泌代疾病病人的护理、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传染病病人的护理及书末的实践指导。
三、科护理的学习目的与方法〔一〕护理专业的起始教育主要是通科护理教育。
〔二〕中专学生毕业时应具备通科临床护理的根本能力,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获得护士执业书,经注册,成为合格的注册护士,才能从事护理专业工作。
〔三〕科护理是临床专业课中的根底和关键课程。
四、科护士的角色1、病人的直接护理者2、协作者3、教育者4、代言者5、管理者护理专业的学生将来要很好地完成上述角色任务,就必须努力学习科护理,树立“以人的安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掌握科护理的根本理论、根本知识和根本技能,具有良好的学习、工作态度,能运用护理程序对科常见病、多发病病人进展整体护理,为效劳对象提供减轻痛苦、促进康复、预防疾病、保持安康的效劳。
五、科护理的学习方法多观察、勤思考、多请教、重理解、积极讨论、做好笔记(一)、以整体护理观指导学习整体护理观是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适应社会需求和医学的开展变化而建立的全新的护理理念和科学的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熟练应用护理程序,贯穿整体护理理念,使这种理念和概念框架化为自身的学习和思维习惯,将来再外化为工作方法。
在学习中自觉地用整体观思考问题,在工作中自觉地关注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对安康问题的反响和对护理的需求,用整体观观察和护理病人。
内科护理教案绪论一、教学目标1. 理解内科护理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内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目标3. 了解内科护理的发展趋势和挑战4. 培养对内科护理的兴趣和热情二、教学内容1. 内科护理的定义和范围2. 内科护理的重要性3. 内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目标4. 内科护理的发展趋势和挑战5. 内科护理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内科护理的概念、原则和发展趋势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深入理解内科护理的实践应用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内科护理的目标和挑战,促进互动和思考4. 经验分享法:邀请具有丰富内科护理经验的护士分享心得和感悟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内科护理目标和挑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内科护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4. 课程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馈意见五、教学资源1. 教材:内科护理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3. 案例素材:收集实际的内科护理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5. 经验分享嘉宾:邀请具有丰富内科护理经验的护士参加课堂分享六、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实际的内科护理案例,引发学生对内科护理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内科护理的概念和重要性:详细讲解内科护理的定义、范围和重要性,帮助学生建立对内科护理的基本认识。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围绕内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目标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经验分享:邀请一位具有丰富内科护理经验的护士来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感悟,让学生了解到实际工作中的内科护理情况。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内科护理的概念、重要性、基本原则和目标。
2. 教学难点:内科护理的发展趋势和挑战,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内科护理的概念和重要性,进行小组讨论。
教学容一、概述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健康的定义反映了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发展和转变。
二、科护理的容及结构科护理建立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之上,是临床护理中的综合学科,涉及围广,容丰富。
本教材共十章:绪论、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分泌代疾病病人的护理、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传染病病人的护理及书末的实践指导。
三、科护理的学习目的与方法(一)护理专业的起始教育主要是通科护理教育。
(二)中专学生毕业时应具备通科临床护理的基本能力,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获得护士执业书,经注册,成为合格的注册护士,才能从事护理专业工作。
(三)科护理是临床专业课中的基础和关键课程。
四、科护士的角色1、病人的直接护理者2、协作者3、教育者4、代言者5、管理者护理专业的学生将来要很好地完成上述角色任务,就必须努力学习科护理,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掌握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学习、工作态度,能运用护理程序对科常见病、多发病病人进行整体护理,为服务对象提供减轻痛苦、促进康复、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服务。
五、科护理的学习方法多观察、勤思考、多请教、重理解、积极讨论、做好笔记(一)、以整体护理观指导学习整体护理观是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适应社会需求和医学的发展变化而建立的全新的护理理念和科学的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熟练应用护理程序,贯穿整体护理理念,使这种理念和概念框架化为自身的学习和思维习惯,将来再外化为工作方法。
在学习中自觉地用整体观思考问题,在工作中自觉地关注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对健康问题的反应和对护理的需求,用整体观观察和护理病人。
1内科护理学绪论教案XXX课程教案课题及课时:第一章绪论课时:25分钟授课类型理论讲授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熟悉内科护理学特点及对护理要求。
2.掌握有关护理模式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
教学手段与方法:理论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一、内科护理学的内容与结构内科学主要采取非手术治疗,诊疗手段不具有创伤性;知识的整体性强,涉及领域广,学科越分越细,结构紧密。
内科护理学是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内科学疾病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它既是临床各科护理学的基础,又与他们存在密切的联系。
作为一名护理专业的护生,在毕业时应具备临床各科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国家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才能获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经注册,成为合格的注册护士,从事护理专业工作,换而言之,具备临床各科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对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要求,内科护理学是专业课中的基础和关键课程。
方法:区特别科于内科的分歧。
提示:内科学及护理的重要性。
5分钟2、内科护理学的专业特色1.团体护理观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适应的护理理念会概念模式;贯穿整体护理的理念。
2.护理程序3.护理诊断/问题:护理程序中的主要环节。
方法:做提示,归纳总结性讲述。
5分钟三、内科护理学的研究与实践系统研究:课堂研究、临床见、案例分析、实训毕业实测验:书后思考题,章节题、黉舍核心课程题库。
研究内科学护理的方法研究内科护理的目标是通过研究,在毕业时可以较全面和系统的获得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和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在研究时需要注意1.整体观念:由于现代医学的进展,护理已经将疾病的护理转变为人的护理,在研究疾病护理时不仅要着眼于疾病局部的病变,还要考虑与身体其他系统和外部环境对病人的关系。
而且护理时还要注意病人心理、生理、社会、精神、等各方面的需要,提供全方位的整体护理。
2.移情理念:其实就是转换角色,将所学的疾病想到病人的痛苦,病人所需要的个体需求和尊重个体,注重个体,在实践中同样要用移情理念度服务对象一视同仁,积极救死扶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