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资金自查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35.76 KB
- 文档页数:8
2021年扶贫资金自查报告5篇2021年扶贫资金自查报告范文(一)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开展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自查自纠的通知》(桂扶领发〔20__〕3号)文件精神,我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组织力量,召开相关部门工作会议。
专门成立了由县长担任组长、副县长担任副组长的博白县财政扶贫资金专项检查工作组,扶贫办、发改局、民族宗教事务局在审计、财政、监察、纠风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下,对照通知要求的检查内容,本着“清理、整改、完善、提高”的工作目标,逐一查找问题,逐项逐条梳理,对20__-20__年度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开展专项自检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财政扶贫资金下达及项目实施情况(一)20__-20__年度财政扶贫资金下达及项目实施情况20__-20__年度县扶贫办共累计获得中央和地方安排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525.62万元。
(1)按资金来源分: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866.45万元(20__年974.37万元,20__年1269.48万元,20__年2622.6万元);区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59.17万元(20__年50万元,20__年30万元,20__年579.17万元)。
(2)按年度分:20__年共计1024.37万元,其中:776万元用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29.25万元用于沼气池建设项目;84万元用于发放猪苗等产业开发;8万元用于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00万元用于小额到户贷款贴息;9.2万元用于项目管理费;17.92用于工作经费。
20__年共计1299.48万元,其中:977万元用于屯级道路和桥梁建设、人畜饮水项目以及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151万元用于种植麻竹、东魁杨梅,发放猪苗等产业开发;8.55万元用于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1万元用于龙头企业贷款贴息;60万元用于小额到户贷款贴息;26.93万元用于项目管理费,55万元用于贫困户识别工作经费。
20__年共计3201.77万元,其中:2407万元用于屯级道路和桥梁建设、人畜饮水项目以及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521万元用于种植麻竹、东魁杨梅,发放猪苗等产业开发;49.67万元用于雨露计划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7.5万元用于贫困家庭子女高校本科生教育试点补助;42万元用于龙头企业贷款贴息;100万元用于小额到户贷款贴息;64.6万元为扶贫项目管理费。
扶贫资金自查报告范文7篇最新关于扶贫资金自查报告范文7篇最新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那么一起看看扶贫资金自查报告范文怎么写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扶贫资金自查报告范文7篇最新,欢迎阅读!扶贫资金自查报告范文篇1根据县纪委《关于对扶贫领域项目专项资金、物资使用情况迅速开展核查的紧急通知》的文件要求,结合我局的实际情况,迅速抽调人员成立专项工作组,对近年来的省贫困归侨扶贫救助补助资金和精准扶贫资金开展了专项检查工作,现将自查自纠工作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我局收到市财政下拨20__年度贫困归侨扶贫救助专项补助资金7.6万元;收到市财政下拨20__年贫困归侨扶贫救助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第一批5.926万元,第二批1.75万元,两批共7.676万元;收到省财政下拨20__年省贫困归侨扶贫救助专项补助资金扶持资金第一批0.34万元,第二批0.95万元,两批共1.29万元;收到省财政下拨20__年省贫困归侨扶贫救助补助资金第一批1.55万元。
(一)20__年度20__年发放特困归侨生活补助2人,6000元;发放困难归侨临时救助金35人,70000元;两项共37人76000元,均已发放到位,没有结余资金。
我局已于20__年7月30日完成20__年度贫困归侨扶贫救助专项补助资金的发放工作。
(二)20__年度20__年第一批发放特困归侨生活补助2人,6760元;困难归侨临时救助金35人,52500元;两项共35人592600元。
第二批发放困难归侨临时救助金35人,17500元。
目前我局共发放特困归侨生活补助2人6760元,困难归侨临时救助金70人70000元,两项共发放72人次76760元,没有结余资金。
第一批扶贫资金发放工作已于20__年7月30日完成,第二批扶贫资金已于20__年10月30日发放完毕。
(三)20__年度20__年度第一批发放特困归侨生活补助2人,3400元;第二批发放困难归侨临时救助金15人,9500元;两批共发放17人次12900元,没有结余资金。
扶贫专项资金自查报告扶贫专项资金自查报告5篇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
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扶贫专项资金自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扶贫专项资金自查报告1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对全省民政救灾、城乡低保、扶贫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开展集中检查的通知》精神,我市扶贫办财政局组织专班人员,深入各项目实施镇处和村组,围绕20xx年度扶贫开发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等方面,认真开展了自查。
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一、20xx年度扶持老区建设项目、资金执行及落实情况20xx年,省下达我市财政扶贫、扶持老区建设项目资金151万元,其中,基础设施类项目7个,项目资金99万元;生产发展类项目5个,项目资金43万元;科技培训类项目2个,项目资金9万元。
截止到20xx年底所有扶贫项目已全部完工,资金已全部下拔到各镇处和项目建设单位,资金到位率达到100%。
二、20xx年度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的做法一是强化项目监管。
省扶贫资金及项目一经省扶贫办备案审批下达,我们始终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 、“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按照省办《关于进一步改进扶贫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严格按下达的项目资金额度和建设内容精心组织实施。
同时,市扶贫办会同市财政局多次深入项目施工现场调查了解工程进展情况,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规划实施方案施工,确保工程按规定的时间、进度和质量要求完工,对不符合施工要求的责成施工单位返工。
在项目建设验收合格后,将项目建设内容、资金额度等内容及时录入湖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监测信息系统,使全市扶贫项目资金做到无任意调整挪项、无擅自分散使用,无“半拉子”工程现象发生。
二是坚持阳光作业。
严格实行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制,各镇、村、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充分利用镇、村公开栏、宣传单、新闻媒体等,对项目审批程序、项目名称、实施地点、建设规模和效益、实施期限、实施单位及责任人、资金来源、资金总额等内容在公开栏进行至少为期半个月的公示公告,确保了扶贫项目和资金充分接受群众监督,提高了扶贫项目和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扶贫资金自查报告财政扶贫资金自查报告例文扶贫资金自查报告财政扶贫资金自查报告范文文扶贫资金自查报告一接到市扶贫和移民局、市财政局关于对全市 2021、2021 年财政扶贫项目资金进行交叉检查通知后,我们及时组织人员对 2021 年、2021年财政扶贫项目资金进行全面、认真、仔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一、2021 年财政扶贫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2021 年省市下达我县财政扶贫资金588.9 万元,县级配套资金 21万元(整村推进配套 9 万元,移民扶贫配套 12 万元)。
我县财政安排了补助进城购商品房实行无土安置移民扶持资金 334.755 万元(按购房面积每平方米补助 150 元),共计财政扶贫资金 944.655 万元,已全部安排落实到位。
具体资金使用情况如下:1、重点村整村推进扶贫资金 84 万元,县级配套 9 万元,合计 93万元,用于 8 个重点村整村推进扶贫项目(14 个)建设。
2、面上项目扶贫资金 44 万元,用于非重点项目建设 14 个,已完工项目13 个,拨付使用资金 41 万元。
有 1 个项目 3 万元未拨款,即江西梧怡庄园生态发展有限公司白茶种植项目 3 万元。
3、扶贫贷款贴息资金 7 万元用于德顺公司、香檀山茶叶公司、步阳竹木制品公司三个龙头企业扶贫贷款贴息补助。
4、移民搬迁扶贫资金 438 万元,县级配套 12 万元,合计 450 万元,完成移民搬迁 120人,其中农村安置 103 户 429 人,已拨付资金150.15 万元,进县城购房已办理请款的移民户 185 户 771 人,拨付移民专项资金 269.85 万元,县扶持资金 334.755 万元;移民搬迁省补助资金 30 万元,用于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5、“雨露”计划培训资金 10.02 万元。
6、 5.7 万元用于扶贫统计监测科技培训和项目管理。
二、2021 年财政扶贫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2021 年省市下达我县财政扶贫资金839.741 万元,县级配套资金27.6 万元(整村推进配套 9 万元,移民扶贫配套18.6 万元),共计财政扶贫资金 867.34 万元,已全部安排落实到位。
扶贫项目资金自查报告?关部门工作会议。
专门成立了由县长担任组长、副县长担任副组长的XX县财政扶贫资金专项检查工作组,扶贫办、发改局、民族宗教事务局在审计、财政、监察、纠风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下,对照通知要求的检查内容,本着“清理、整改、完善、提高”的工作目标,逐一查找问题,逐项逐条梳理,对 20xx-2013年度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开展专项自检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20xx-20xx年度财政扶贫资金下达及项目实施情况20xx-20xx年度县扶贫办共累计获得中央和地方安排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525.62万元。
(1)按资金来源分: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866.45万元(20xx 年974.37万元,20xx年1269.48万元,20xx年2622.6万元);区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59.17万元(20xx年50万元,20xx年30万元,20xx年579.17万元)。
(2)按年度分:20xx年共计1024.37万元,其中:776万元用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29.25万元用于沼气池建设项目;84万元用于发放猪苗等产业开发;8万元用于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00万元用于小额到户贷款贴息;9.2万元用于项目管理费;17.92用于工作经费。
20xx 年共计1299.48万元,其中:977 万元用于屯级道路和桥梁建设、人畜饮水项目以及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151万元用于种植麻竹、东魁杨梅,发放猪苗等产业开发;8.55万元用于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1万元用于龙头企业贷款贴息;60万元用于小额到户贷款贴息;26.93万元用于项目管理费,55万元用于贫困户识别工作经费。
20xx年共计3201.77万元,其中:2407 万元用于屯级道路和桥梁建设、人畜饮水项目以及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521万元用于种植麻竹、东魁杨梅,发放猪苗等产业开发;49.67万元用于雨露计划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7.5万元用于贫困家庭子女高校本科生教育试点补助;42万元用于龙头企业贷款贴息;100万元用于小额到户贷款贴息;64.6 万元为扶贫项目管理费。
扶贫资金的自查报告第一篇:扶贫资金的自查报告镇人民政府关于2014-2014年以工代赈及易地扶贫资金的自查报告区发改委:根据**发改委[2014]104号文件的通知要求,我镇对2014年-2014年以工代赈及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项目实施情况2014年至2014年以来,我镇严格按批准的实施方案进行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和建设年限符合所批准的计划要求,无擅自调项、擅自变更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地点现象。
项目质量符合国家和有关部门规定的建设标准和要求。
我镇有两个工代赈项目和三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
以工代赈项目一个已竣工;一个已完工,正在组织验收。
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上,2014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已完成,正在收集相关资料;2014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地点在集镇,因征地难,正在组织规划实施;2014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正在积极组织实施,加强项目管理,抓紧完成项目扫尾工作。
二、项目管理情况(一)、项目资金管理。
一是实行项目资金管理责任制。
对资金建立专户、专账,按进度拨付资金,无挤占、截留、挪用现象;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规划跟着群众意愿走的分配安排原则,统筹兼顾、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分类实施;明确主体责任,实行项目、资金管理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法人代表责任制。
二是实行项目资金使用报批制。
各项目由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统一审查立项后逐级上报,严格按照上级部门下达的项目资金计划,组织项目实施。
三是实行项目资金使用公示制。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利用镇务公开、村务公开栏对项目资金的使用、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公示;对农户补助资金实行银行卡打帐方式直接发放,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二)、项目管理。
一是加强领导,建立机构,确保实施。
对项目指定专人、专职负责,从项目的审批、建设管理、验收结算等环节,严格按项目基本建设程序要求实施,从上报到竣工验收全过程进行协调管理、监督,建立起各方面、各个环节层层分级责任制,从组织机构及职责等方面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保证。
扶贫资金专项整治自查自纠报告范文尊敬的领导:根据上级要求,我单位扶贫资金专项整治自查自纠工作已经完成,特向贵单位报告自查自纠情况。
一、自查自纠情况总体概述在开展扶贫资金专项整治自查自纠工作中,我单位高度重视,严格按照相关要求,经过全员动员、组织协调、细致入微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通过对扶贫资金项目的落地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梳理和分析,找到了一些重点问题,针对性地进行了纠正和整改。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管理制度不健全、操作流程不规范等方面的问题,对此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具体自查自纠情况如下:二、自查自纠情况详述1. 资金使用方面:1.1 资金使用不规范:经查,我单位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如部分扶贫资金用于了非扶贫项目的支出等。
针对这种情况,我单位已经立即停止了不规范的资金使用,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和教育。
1.2 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经过自查,发现我单位的资金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我们将加强资金管理的规范性,制定并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资金使用的范围和条件,防止资金的滥用和浪费。
2. 项目实施方面:2.1 项目实施进展不平衡:由于我单位区域分布广泛,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导致扶贫项目的实施进展存在不平衡的情况。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将加强项目实施进展的统筹和协调,确保各地扶贫项目的平衡发展。
2.2 项目资金使用不到位:部分项目在资金使用方面存在不到位的情况,这也造成了项目实施的延迟和进展的缓慢。
我们将加强项目资金的监管和使用,确保项目资金的到位和有效使用。
三、自查自纠工作中的启示与建议在自查自纠工作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了扶贫资金管理与使用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同时我们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1. 加强资金管理制度的建设:针对存在的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我单位将加强资金管理制度的建设,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资金使用和管理,确保资金的规范运作。
2. 推进项目实施的平衡发展:针对项目实施进展不平衡的问题,我们将加强项目实施的统筹和协调,注重推动项目的平衡发展,确保扶贫工作的全面推进。
扶贫资金自查报告关于扶贫资金自查报告(9篇)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
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扶贫资金自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扶贫资金自查报告1根据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财政支农惠农资金和抗旱救灾资金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我办就20××年以来实施的扶贫项目进行了认真的自查。
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20××年以来共完成整村推进项目183个(含9个革命老区项目)。
其中:20××年完成整村推进项目59个(含2个革命老区项目)、20××年整村推进项目65个(含2个革命老区项目)、20××年整村推进项目59个(含5个革命老区项目)。
20××年完成任务安居工程100户、20××年完成任务安居工程60户。
二、项目的立项审批情况项目的立项按照省、州的要求,紧紧围绕扶贫开发规划,始终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最贫困的村优先扶持的原则;二是先难后易的原则;三是适度集中连片开发的原则。
立项采取的方法是自下而上、广泛征求基层的意见,公告、公示初步名单,逐级上报审批。
项目的立项审批严格执行立项审批程序,紧紧围绕规划的范围,逐年调整充实完善,有效杜绝了人为因素而改变扶贫重点方向,切实地保证了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使扶贫项目真正惠及广大贫困山区人民群众。
三、项目及资金完成情况(一)大力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按照“六位一体”的整村推进思路,坚持“群众自主,政府引导,瞄准穷人,整体推进”的原则,积极整合扶贫开发、农业项目及社会事业项资金,加大对重点村的投入力度,做到推进一片脱贫一片。
20xx-20××年实施整村推进项目183个(含革命老区项目9个)。
项目覆盖12个乡镇183个自然村,完成总投资15125.78万元。
扶贫资金自查整改工作报告扶贫资金使用整改报告范文(精选篇)扶贫资金自查整改工作报告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公司的×××,负责扶贫资金的管理工作。
在这里,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部门最近的扶贫资金自查整改工作。
一、自查情况自查工作始于××年×月,为了确保扶贫资金的使用合规、透明、有效,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自查方案和时间表,并组成了专门的自查小组,负责全面盘点和审核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
通过对财务账目、项目执行情况等方面的综合自查,我们发现以下问题:1. 部分项目扶贫资金使用不符合扶贫政策要求,存在资金挥霍现象;2. 部分项目对扶贫对象认定不准确,导致资金流向错误;3. 部分项目资金管理不严格,存在违规操作的情况;4. 部分项目对于扶贫资金的后续跟踪和监督不到位,存在资金流向不明的问题。
二、整改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措施,力求从根本上杜绝问题的再次发生,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资金使用管理我们将对项目资金使用进行全面审查,确保资金的使用符合政策要求。
同时,加强对项目申报、审批、报账等环节的监督,严格控制资金的流向,杜绝资金挥霍和浪费现象的发生。
2. 完善扶贫对象认定机制我们将修订扶贫对象认定的相关政策和办法,确保扶贫对象的认定准确、公正、合法。
同时,加强对扶贫对象的跟踪和监督,确保扶贫资金能够真正惠及贫困群众。
3. 加强资金管理制度建设我们将完善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资金使用的权限和流程,加强对资金的审计和监督,确保资金的使用合规和安全。
4.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我们将建立健全扶贫资金的监督机制,加强对项目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性和公正性。
同时,加强对项目的评估和效果考核,确保扶贫资金的有效利用。
三、整改成效自查整改工作开始后,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 扶贫资金使用合规性得到了明显提高,资金挥霍现象得到了遏制;2. 扶贫对象的认定准确性得到了大幅提高,资金流向错误的问题得到了纠正;3. 资金管理制度得到了修订和完善,资金管理的规范性得到了提高;4. 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高了对项目的监督和评估能力。
扶贫资金的自查报告(集合9篇)扶贫资金的自查报告1按照__办()__号《__x办公室关于对涉农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自查的通知》文件精神,在全x范围内开展涉农资金使用情况自查,以此完善涉农专项资金管理,规范使用和监管机制,促进全区农业经济发展,确保涉农专项资金安全、规范、有效使用,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为了做好此项工作,我乡具体做法是:一、领导重视我乡分管领导x月x日在__招待所开会后,回来及时向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此次会议精神及其重要性。
经研究,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__乡涉农专项资金清查领导小组。
全面负责全乡涉农专项资金清理及起草领导小组相关文件、工作总结,协调解决清理工作中重点、难点问题,并对清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二、资金使用情况由于涉农专项资金涉及面广,内容多,此次清理,主要以为主,以往年度存档备查。
(一)涉农专项资金使用及清理情况____年度,涉农专项资金上级共拨资金__万元,支付及借出__万元,未借出__万元(其中含__年度__年拨危改资金__万元),具体情况如下:1、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__万元;(1)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资金__万元,其中粮食直补__万元,综合直补资金__万元,由省财政厅直接拨付到农户存折;(2)良种补贴资金__万元,拨付__万元,由财政所通过信用社直接转入农户存折;(3)退耕还林资金__万元,包括退耕补贴__万元,粮食折现补助资金__万元,全部由财政所通过信用社直接付给退耕户存折中或林业站直接付给退耕户;(4)能繁母猪补贴资金__万元,拨付__万元,由财政所通过信用社直接转入农户存折;(5)能繁母牛补贴资金__万元,拨付__万元,由财政所通过信用社直接转入农户存折;2、民政救灾救济、农村低保、五保供养、临时救助__万元;(1)救灾救济__万元,核销__万,未借__万元;(2)医疗救助__万元,全部核销。
(3)优抚安置__万元,核销__万元,借出x万元未核销;(4)城低保__万元,全部核销;(5)农低保__万元,全部核销;(6)临时救助__万元,借出__万元未核销,未借__万元;(7)残疾事业__万元,核销__万元,借出__万元未核销;(8)民用煤__万元,全部核销;(9)民政代缴合作医疗__万元,已全部上缴社保局及卫生局;(10)五保供养__万元,全部核销。
扶贫资金专项整治自查自纠报告致:相关管理部门主题:扶贫资金专项整治自查自纠报告尊敬的领导/相关管理人员:我代表我所在单位,就扶贫资金专项进行了自查自纠工作,并将整治情况向您汇报如下:自查自纠范围:我们对接收的扶贫资金专项进行了全面的自查自纠,包括项目申报、资金使用、资金管理等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扶贫开发条例》中规定的相关内容,我们严格遵守、认真整改。
自查自纠内容及整改情况:1. 项目申报:我们对已申报的扶贫项目进行了自查,确保项目没有虚报、夸大其词等行为。
同时,我们对项目的合规性、真实性进行了核实,并对不合规的项目进行了整改,以确保资金专项的合理使用。
2. 资金使用:我们仔细审查了资金使用的记录,确保资金专项的使用符合资金使用的规定,避免资金被用于非法或不符合政策的用途。
对于发现的不合规使用行为,我们已经采取了相应的纠正措施,并做好了整改工作。
3. 资金管理:我们加强了对资金管理的控制,并建立了严格的流程和制度,确保资金专项的流向信息真实、准确。
我们注重对扶贫资金的安全管理,采取了必要的防范措施,确保资金专项不受损失。
自查自纠的发现及处理情况:在自查自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不合规的情况,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立即采取了纠正措施。
我们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并要求他们对问题进行整改。
同时,我们对整个项目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整顿,以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自查自纠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通过自查自纠的工作,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资金使用的精细化管理、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等方面。
我们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并完善了相关制度和流程,以提高工作的规范性和效率。
致力于扶贫工作的发展,我们非常重视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将一如既往地把扶贫工作作为核心工作来推进。
通过此次自查自纠的工作,我们认识到了一些问题存在的根源,我们会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改进,确保扶贫资金专项的合理使用和安全管理。
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和关注,我们期待着您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
扶贫资金的自查报告扶贫资金的自查报告(6篇)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扶贫资金的自查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扶贫资金的自查报告1省扶贫办:根据省扶贫办《关于对全省20xx年度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的安排意见》(陕扶办发[20xx]48号)要求,我市高度重视,及时研究贯彻意见,并印发了《关于对20xx年度财政扶贫项目资金计划执行和管理使用情况检查的通知》,对全市20xx年度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自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在县区完成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市办组成4个检查组,分别由办领导带队,于8月20日—29日,对全市20xx年度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以听取县区工作汇报、实地查看建设项目、查阅档案资料和帐务、走访贫困户等方式进行,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纠正和整改.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20xx年度财政扶贫资金计划下达情况20xx年省上共下达我市财政扶贫资金计划项目192个,财政扶贫资金18610.955万元,其中: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项目村55个,财政扶贫资金5300万元;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1个,财政扶贫资金365万元;扶贫移民搬迁9790户36273人,财政扶贫资金6280万元;移民基础设施项目49个,财政扶贫资金835万元;产业直补项目6个,财政扶贫资金480万元;灾后重建项目3个,财政扶贫资金84万元;互助资金项目34个,财政扶贫资金585万元;绩效考评奖励项目5个,财政扶贫资金270万元;实用技术培训项目12个,财政扶贫资金278万元;残疾人扶贫项目6个,财政扶贫资金12万元;洋县公益彩票项目1个,财政扶贫资金1500万元;小额贷款贴息资金530万元,项目贷款贴息资金596.925万元;“雨露计划”培训经费771.53万元,洋县试点49万元;贫困大学生资助819人,财政扶贫资金343.5万元;“两项制度衔接”经费104万元(市县62万元,西乡试点42万元);扶贫项目管理费227万元.全市20xx年度财政扶贫项目资金计划按照中省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全部下达到县区.二、资金使用及报帐情况截止今年7月底,全市共拨付使用财政扶贫资金15781.3万元,占资金计划总额的84.8%,完成报帐12301.12万元,占资金计划总额的66.1%.其中: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项目使用资金3864万元,占72.9%,报帐2830.29万元,占53.4%;贫困村基础设施项目使用资金334万元,占91.5%,报帐324万元,占88.8%;移民搬迁使用资金6280万元,占100%,报帐4365.5万元,占69.5%;移民基础设施项目使用资金618万元,占74%,报帐410万元,占49.1%;产业直补到户443.73万元,占92.4%,报帐443.73万元,占92.4%;灾后重建项目使用资金84万元,报帐84万元,分别占100%;互助资金项目到村585万元,占100%,报帐455万元,占77.8%;绩效考评奖励项目使用资金226万元,占83.7%,报帐215万元,占79.6%;实用技术培训使用资金245.21万元,占88.2%,报帐242.91万元,占87.4%;小额贷款贴息511.75万元,占96.6%,报帐511.75万元,占96.6%;项目贷款贴息556.73万元,占93.3%,报帐556.73万元,占93.3%;残疾人项目使用资金10万元,占83.3%,报帐10万元,占83.3%;洋县公益彩票项目使用资金715万元,占47.7%,报帐560万元,占37.3%;“雨露计划”培训费使用612.12万元,报账612.12万元,分别占79.3%;洋县试点使用、报帐49万元,分别占100%;贫困大学生资助343.5万元,报帐343.5万元,分别占100%;“两项制度衔接”使用资金98万元(市县56万元,西乡试点42万元),报帐98万元,分别占94.2%;扶贫项目管理费使用205.3万元,占90.4%,报帐189.6万元,占83.5%.三、项目建设成效全市20xx年度扶贫开发项目,共新修和改扩建村组道路233.46公里,其中硬化水泥路105.8公里,建桥68座,建人畜饮水工程31处,解决安全饮水7856人,改造农电线路93.5公里,解决用电困难3350人,新修基本农田491亩,建河堤4586米;实施农户改厨2222户,改厕1822户,改圈1404户,粉刷房屋3452户,硬化庭院1892户,建沼气池593口,建村“两委”活动室11个,卫生室15个,文化广场7个;建集中移民安置点182个,实施扶贫移民搬迁10022万户37203人,新建房屋31341间;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25个,项目覆盖农户4.99万户,小额信贷扶持贫困户6685户;建村级互助资金协会34个,发展会员2735户;产业开发扶持贫困户新建产业大棚47个,发展经济园林6789亩,干鲜果10411亩,蔬菜2470亩,中药材5107亩,食用菌287万袋,牲畜1.95万头;实施农村科技实用技术培训13.2万人次,雨露计划培训就业3406人,资助贫困大学生人819人.20xx年,全市实现贫困人口脱贫8.12万人.四、主要措施1、严格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一年来,我市认真贯彻《国家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陕西省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实施细则》,严格执行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储存、专帐管理、专款专用”和“县级报帐制管理制度”.在实施扶贫开发项目中,严格按照省市批准下达的扶贫项目计划拨付使用资金,坚决杜绝随意改变资金用途、扣减项目资金等现象发生.2、认真抓好资金安全教育.有效利用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县区扶贫办主任会议和市县各类扶贫项目资金检查、项目验收等时机,广泛宣传中省扶贫政策,加强扶贫资金安全使用及监管教育,明确扶贫资金用途和使用管理办法,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挪用、浪费扶贫资金,牢固树立“扶贫资金高压线”意识,认真管好用好扶贫项目资金.3、坚持扶贫项目择优选定.在确定年度扶贫开发项目中,市县严格按照中省有关政策及要求,坚持瞄准贫困原则,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按照参与式方法,严把项目审定、申报关.在项目村确定上,通过公平、公开竞选,择优选定村级班子战斗力强、群众积极性高、开发条件相对成熟的村,并优先启动建设,坚决杜绝人情关系“定项目”或“优亲厚友”等问题发生,确保扶贫项目符合村情民意,资金投向合理,有效调动了项目村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扶贫开发项目建设的积极性.4、落实项目资金公开公示制度.要求县区及项目镇村在项目实施前后,必须将项目名称、扶持对象、资金来源、补助标准、资金使用等情况,通过市县政府信息网站、扶贫信息网站及镇村“政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或召开村民大会进行公开、公示.所有扶贫项目的实施及资金使用必须有群众代表参与规划、参与决策、参与管理,项目知晓率达到90%以上,确保了农村基层民主管理与决策管理等各项制度的落实.5、严格扶贫项目资金检查和审计.认真落实扶贫项目资金“报帐制”、“审计制”和“跟踪检查”等管理制度,要求县、镇、村必须严格项目资金管理,报帐必须持有正规票据,由项目镇严格把关审核,报县扶贫办审定签字后,再报县财政局进行报帐核销.市县扶贫办和财政局,定期对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今年7—8月,市审计局用1个多月时间,对全市20xx、20xx两个年度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市县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顺利通过了市级专项审计.同时,坚持每年邀请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扶贫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视察监督;市县纪检、监察、财政等部门每年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一次联合执法监察,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有效防止了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等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确保了财政扶贫资金的安全高效运行.五、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省上下达年度扶贫项目资金计划时间较晚,加之个别县区扶贫办与财政局沟通联系不紧密,特别是扶贫部门缺乏工作主动性,致使部分扶贫项目资金拨付到位不及时;二是个别县在申报项目计划时,对项目可行性调查不够,造成上级项目计划下达后难以实施而被动调整和重新报批计划,直接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三是个别县区对整村推进等项目建设指导督促力度不够,项目进度迟缓,已建成项目资金结算报帐进度慢,项目管护责任不到位,总结不及时,档案资料管理不规范、不完善;四是个别县区、镇对互助资金项目村监管不够,政策宣传不到位,致使项目村入会率、借款率低,个别协会对群众借款把关不严,将互助资金用于建房、子女上学等,违背了互助资金用于扶持农户发展产业的政策要求;五是个别镇村对扶贫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公开公示制度落实的还不够好,群众知晓率尚待进一步提高;六是个别县镇扶贫办财务人员变动频繁,经办人员业务能力有限,加之培训工作跟不上,使县镇财务资料管理尚不太规范.六、整改措施1.认真搞好整改工作.结合这次扶贫专项资金检查,针对存在问题,市办检查组采取发现问题,及时指出,限期纠正的办法,对项目实施单位提出严格要求,并分别在县区检查反馈会议上提出了整改意见.8月31日,李彦海主任组织召开主任办公会议,对县区及项目单位在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以市办名义下发了《通报》,要求县区针对问题逐项进行整改.同时要求各级扶贫部门,特别是扶贫办主要领导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认真履行指导、监督、监管责任,不断完善和健全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制度,规范运作程序,确保扶贫项目资金安全运行,发挥效益.2.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一是要加强对扶贫开发项目的指导和监管,督促县区和项目单位严格执行项目计划,加快整村推进等项目实施进度,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整村推进项目计划任务.二是督促县区不断完善和规范项目资金报账资料,加快项目资金核销、拨付和报账进度,确保项目建设有续推进.三是加大互助资金政策宣传,做好干部群众的思想发动工作,规范资金用途及运作程序,强化管理措施,努力提高项目村的入会率和借款率.3.强化项目资金管理.一是建立健全扶贫项目资金公开公示制度,广泛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二是不断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制度,把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工作作为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对县区扶贫目标考评范围.三是加强对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管,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对扶贫项目资金进行全面检查和重点抽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财政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四是有效发挥财政、纪检、监察、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把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与绩效考评、反腐倡廉及部门任务、责任、权力有机结合,强化资金检查、监督和审计,确保扶贫资金安全运行.4.严格项目资金管理责任追究制.认真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在扶贫规划的制定、资金的落实、项目的实施、完工项目检查验收等每一个环节负起责任.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同时加大对违纪违规使用扶贫资金问题的查处力度,对违反规定挤占挪用、损失浪费,骗取、套取扶贫资金的行为,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员的责任,以严肃财经法纪,确保扶贫资金封闭管理,安全使用.5.加强思想教育和队伍建设.要以这次检查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方针政策、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的宣传力度,强化干部思想教育,抓好管理人员业务培训,严格按照国家《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陕西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报帐制实施细则》,规范全市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扶贫系统内部管理,进一步转变作风,端正行风,努力提高项目资金管理水平,为提升扶贫开发效益,加快脱贫步伐做出贡献.扶贫资金的自查报告2区发改委:根据**发改委XX4号文件的'通知要求,我镇对20xx年-20xx年以工代赈及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项目实施情况20xx年至20xx年以来,我镇严格按批准的实施方案进行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和建设年限符合所批准的计划要求,无擅自调项、擅自变更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地点现象。
扶贫资金自查报告扶贫资金自查报告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扶贫资金自查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扶贫资金自查报告 1一、扶贫项目实施情况20xx年到20xx我乡扶贫项目共两个:以工代赈项目一个,财政安排资金20万元,扶贫互助项目一个,财政补助资金15万元。
(一)以工代赈项目实施情况该项目由xxx村实施,项目总投资50万元,其中使用财政扶贫资金20万元,农户投工投劳30万元。
项目现已实施完毕,正在组织报账,......(二)扶贫互助资金项目实施情况该项目在xxx村实施,于20xx年2月成立官地坪村扶贫互助会,现有入会会员184户,农户入社率达78%,其中入社贫困户130户,占贫困户总数的82%,入社社员共交纳入社互助金4.85万元,财政补助互助资金15万元,已到位9万元,目前互助资金总额13.85万元,组建扶贫互助小组28个,于20xx年6月28日开始发放借款,现累计发放借款71笔,共17.8万元,借款农户累计归还款80466.5元。
该项目到目前为止共惠及农户71户,通过发放小额贷款的方式,该项目正在有效的解决全村贫困弱势群体贷款难和产业发展难的问题。
二、扶贫资金监督管理情况(一)领导机构健全我乡自实施扶贫资金项目以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乡纪委书记、分管扶贫工作的副乡长任副组长,各驻村干部为成员的扶贫资金监督管理领导小组。
我乡党委、政府始终把扶贫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研究,及时解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职责分明、人员精干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宣传措施得力我乡紧紧围绕全县扶贫开发工作的主线,突出扶贫政策宣传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召开乡村社干部大会、村民大会、社员会议全面宣传项目政策,由于宣传到位,全乡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得到了提高,同时也澄清了许多对于扶贫开发工作的模糊认识,革除了抱残守缺的小农意识,破除了保守、落后的旧思想,树立了自立自强、开放进步的新观念,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彻底丢掉了那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从而奠定了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扶贫的主体地位,形成了敢为人先、大干扶贫的氛围,全乡扶贫开发工作得到了有力地推动。
扶贫项目资金使用自查报告扶贫项目资金使用自查报告(3篇)我们眼下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
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扶贫项目资金使用自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扶贫项目资金使用自查报告1根据市纪委《关于开展扶贫资金监管集中整治专项活动实施方案》精神,现将乡20xx年实施的扶贫项目和资金使用情况自查报告如下:一、20xx年第一批财政扶贫资金项目(一)村整村推进项目1.基本情况20xx年区扶贫办下达我乡村整村推进项目资金200万元,其中基础设施(道路)建设资金32.7万元,增收项目建设资金89.5万元,危房改造补助资金40万元,扶贫互助资金20万元,扶贫贷款贴息资金17.8万元。
2.建设情况20xx年项目按程序招投标和开工建设,年底竣工并完成验收、报账、投入使用。
其中基础设施(道路)建设修建水泥硬化路0.82公里,已完成路面硬化、路肩填平补齐、路标设立、群众通行;扶持70户贫困户新建养殖暖棚70座,每棚补助0.8万元,共计补助资金56万元;扶持5户贫困户改造旧日光温室5座,每棚补助0.5万元,共计补助资金2.5万元;扶持15户贫困户改造旧养殖暖棚15座,每棚补助0.4万元,共计补助资金6万元;扶持50户贫困户引进基础母牛50头,每头补助0.5万元,共计补助资金25万元;扶持贫困农户11户50人进行危房改造,人均补助0.8万元,共计补助40万元;成立并运行互助协会,补助互助资金20万元,向农户发放借款支持农户发展生产;扶贫贷款贴息资金17.8万元由区级收回统一调整安排。
3.资金支付情况按照工程完成情况,项目资金已全部拨付到位。
直接补贴农户的项目资金已通过惠农账号发至农户;开工建设的项目资金由中标施工单位提供拨款验收申请并出具工程税务发票,经乡村初验和区级验收,报区扶贫办和财政局审批后核拨工程款。
共计完成报账及拨付资金182.2万元,其中基础设施(道路)建设32.7万元,增收项目(养殖暖棚、日光温室、引进基础母牛)建设89.5万元,危房改造补助40万元,扶贫互助资金20万元,扶贫贷款贴息资金182.2万元由区级收回统一调整安排。
扶贫资金项目自查自纠一、项目背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但是贫困问题依然存在。
扶贫工作一直是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解决贫困问题,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其中包括资金投入。
我县作为国家贫困县,得到了大量扶贫资金支持,用于开展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等项目。
二、项目概况自2018年起,我县得到了一笔扶贫资金,用于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资金总额为50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和提供教育扶贫资助。
我县设立了专门的扶贫办公室,负责资金的拨付和项目的监督。
三、项目进展1.产业扶贫我县选取了10个贫困村,每个村支持2个贫困户发展种养业项目。
为了确保项目的实施效果,我们做了详细的调查研究,确定了适合当地环境的产业项目。
资金主要用于购买种子、肥料、农具等生产资料,以及提供培训和技术指导。
目前,项目已经进入了收获季节,预计能够带动贫困户增收200万元。
2.教育扶贫为了解决贫困户子女上学问题,我们对贫困户进行了家庭调查,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制定了一份教育扶贫计划,为贫困户子女提供学费、书籍和生活补助。
目前,项目已经开始实施,收到了良好效果。
四、存在问题1.项目执行不及时由于扶贫项目较多,工作任务重,导致项目执行进度不及时。
一些项目由于时间紧迫,无法按时完成,给贫困户带来了不便。
2.项目资金管理不严格在资金的使用上,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情况。
有些负责人在资金使用上存在侥幸心理,导致部分资金被挪用或浪费。
3.监督力度不够扶贫工作需要严格的监督制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监督力度不够,导致一些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并解决。
五、整改措施1.加强项目管理为了加强项目管理,我们将加大对项目执行进度的监督力度,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同时,加强对项目执行的跟踪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2.规范资金使用为了规范资金使用,我们将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对资金使用进行严格监管,杜绝挪用和浪费行为的发生。
3.加强监督为了加强监督力度,我们将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建立监督小组,定期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扶贫资金自查报告,财政扶贫资金自查报告扶贫资金自查报告一接到市扶贫和移民局、市财政局关于对全市2009、2010年财政扶贫项目资金进行交叉检查通知后,我们及时组织人员对2009年、2010年财政扶贫项目资金进行全面、认真、仔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一、2009年财政扶贫项目资金使用情况2009年省市下达我县财政扶贫资金588.9万元,县级配套资金21万元(整村推进配套9万元,移民扶贫配套12万元)。
我县财政安排了补助进城购商品房实行无土安置移民扶持资金334.755万元(按购房面积每平方米补助150元),共计财政扶贫资金944.655万元,已全部安排落实到位。
具体资金使用情况如下:1、重点村整村推进扶贫资金84万元,县级配套9万元,合计93万元,用于8个重点村整村推进扶贫项目(14个)建设。
2、面上项目扶贫资金44万元,用于非重点项目建设14个,已完工项目13个,拨付使用资金41万元。
有1个项目3万元未拨款,即江西梧怡庄园生态发展有限公司白茶种植项目3万元。
3、扶贫贷款贴息资金7万元用于德顺公司、香檀山茶叶公司、步阳竹木制品公司三个龙头企业扶贫贷款贴息补助。
4、移民搬迁扶贫资金438万元,县级配套12万元,合计450万元,完成移民搬迁1200人,其中农村安置103户429人,已拨付资金150.15万元,进县城购房已办理请款的移民户185户771人,拨付移民专项资金269.85万元,县扶持资金334.755万元;移民搬迁省补助资金30万元,用于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5、“雨露”计划培训资金10.02万元。
6、5.7万元用于扶贫统计监测科技培训和项目管理。
二、2010年财政扶贫项目资金使用情况2010年省市下达我县财政扶贫资金839.741万元,县级配套资金27.6万元(整村推进配套9万元,移民扶贫配套18.6万元),共计财政扶贫资金867.34万元,已全部安排落实到位。
具体资金使用情况如下:1、重点村整村推进扶贫资金85万元,整村推进典型示范村奖励资金2万元,县级配套9万元,合计96万元,用于8个重点村整村推进扶贫项目(14个)建设。
扶贫资金的自查报告第一篇:扶贫资金的自查报告镇人民政府关于20XX-20XX年以工代赈及易地扶贫资金的自查报告区发改委:根据**发改委[20XX]104号文件的通知要求,我镇对20XX年-20XX年以工代赈及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项目实施情况20XX年至20XX年以来,我镇严格按批准的实施方案进行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和建设年限符合所批准的计划要求,无擅自调项、擅自变更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地点现象。
项目质量符合国家和有关部门规定的建设标准和要求。
我镇有两个工代赈项目和三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
以工代赈项目一个已竣工;一个已完工,正在组织验收。
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上,20XX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已完成,正在收集相关资料;20XX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地点在集镇,因征地难,正在组织规划实施;20XX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正在积极组织实施,加强项目管理,抓紧完成项目扫尾工作。
二、项目管理情况(一)、项目资金管理。
一是实行项目资金管理责任制。
对资金建立专户、专账,按进度拨付资金,无挤占、截留、挪用现象;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规划跟着群众意愿走的分配安排原则,统筹兼顾、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分类实施;明确主体责任,实行项目、资金管理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法人代表责任制。
二是实行项目资金使用报批制。
各项目由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统一审查立项后逐级上报,严格按照上级部门下达的项目资金计划,组织项目实施。
三是实行项目资金使用公示制。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利用镇务公开、村务公开栏对项目资金的使用、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公示;对农户补助资金实行银行卡打帐方式直接发放,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二)、项目管理。
一是加强领导,建立机构,确保实施。
对项目指定专人、专职负责,从项目的审批、建设管理、验收结算等环节,严格按项目基本建设程序要求实施,从上报到竣工验收全过程进行协调管理、监督,建立起各方面、各个环节层层分级责任制,从组织机构及职责等方面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保证。
关于扶贫领域专项资金自查报告3篇关于扶贫领域专项资金自查报告第1篇按照县财政局关于开展扶贫领域财政专项资金的自查通知,确保脱贫攻坚各项政策落实落地,财政资金使用安全高效,认真对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专项扶贫、社会保障扶贫的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进行的自查,现将自查结果报告如下:一、资金使用情况1、社会保障扶贫:2018年省级扶贫代缴应拨40.25万元,实际拨付77.68万元,多拨37.43万元。
2021年省级扶贫代缴应预拨22.12万元,在2018年多拨付的钱中抵扣22.12万元,故2021年不产生实际拨付资金。
与民政部门和脱贫攻坚办衔接核实数据,2021年符合社保扶贫代缴人员有1745人,拨付代缴资金17.45万元。
余额4.67 万元。
支出进度达78.89%。
2、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专项扶贫:2021年财政下达资金3224842.90元,支出3048224.90元,余额176618.00元,支出进度94.52%。
二、项目或专项工作推进情况1、社会保障扶贫:强化与民政局、脱贫攻坚办协作,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制定社保扶贫方案,并要求各乡镇及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配合社保局经办人员对各乡镇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精准扶贫人员进行了基础数据的筛选、核对、录入系统等工作。
2021年对全县16-59周岁符合代缴的1745个贫困人员进行了全额代缴。
2、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专项扶贫:2021年开发安置公益性岗位目标任务45个,实际开发安置93个,完成目标任务的206.67%;技能培训目标任务300人,实际培训314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4.67%。
各项任务均超额完成。
三、项目管理及资金管理情况1、社会保障扶贫:为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切实提高困难群众社会保险个人缴费代缴资金使用效率,县财政对城乡居民专项资金进行统一管理。
2、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专项扶贫:培训项目分三阶段进行:培训工种意愿收集、开展培训、后期就业岗位推荐,有效提高培训针对性及有效性;同时针对具备一定工作能力的未就业贫困劳动力进行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推荐安置公益性岗位,帮助实现就业,夯实脱贫成果。
扶贫资金自查报告范文一: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对全省民政救灾、城乡低保、扶贫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开展集中检查的通知》精神,我市扶贫办财政局组织专班人员,深入各项目实施镇处和村组,围绕2010年度扶贫开发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等方面,认真开展了自查。
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一、20xx年度扶持老区建设项目、资金执行及落实情况20xx年,省下达我市财政扶贫、扶持老区建设项目资金151万元,其中,基础设施类项目7个,项目资金99万元;生产发展类项目5个,项目资金43万元;科技培训类项目2个,项目资金9万元。
截止到2010年底所有扶贫项目已全部完工,资金已全部下拔到各镇处和项目建设单位,资金到位率达到100%。
二、20xx年度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的做法一是强化项目监管。
省扶贫资金及项目一经省扶贫办备案审批下达,我们始终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按照省办《关于进一步改进扶贫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严格按下达的项目资金额度和建设内容精心组织实施。
同时,市扶贫办会同市财政局多次深入项目施工现场调查了解工程进展情况,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规划实施方案施工,确保工程按规定的时间、进度和质量要求完工,对不符合施工要求的责成施工单位返工。
在项目建设验收合格后,将项目建设内容、资金额度等内容及时录入湖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监测信息系统,使全市扶贫项目资金做到无任意调整挪项、无擅自分散使用,无半拉子工程现象发生。
二是坚持阳光作业。
严格实行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制,各镇、村、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充分利用镇、村公开栏、宣传单、新闻媒体等,对项目审批程序、项目名称、实施地点、建设规模和效益、实施期限、实施单位及责任人、资金来源、资金总额等内容在公开栏进行至少为期半个月的公示公告,确保了扶贫项目和资金充分接受群众监督,提高了扶贫项目和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严格实行竣工审计验收制,项目完工后,市扶贫办会同市财政局及相关部门、镇分管负责人、村委会负责人、施工单位按照规划实施方案组织验收。
严格项目建设质量监督评审制,各村成立了项目建设质量监督小组,在项目验收上,严格实行质量监督小组不签字不得评为合格项目。
同时,项目主管单位对项目建设采取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同时,市扶贫办联合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等相关单位组成的专班,深入到各镇处和重点村,对2010年的老区建设项目和资金进行审计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并把检查审计结果作为下一年度扶贫资金和项目分配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
三是严格资金使用。
在扶贫资金的管理上,我们严格按照《湖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在市财政局设立了扶贫项目资金专户,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全封闭专户运行,严格把握所有项目资金必须进入项目资金账户,然后履行审批手续后使用的规定。
在项目申报、审批到资金下拨、使用的各个环节,主动接受审计、财政、监察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审计和监督,始终做到了专款专用,足额到位,无挤占、挪用、截留现象发生。
四是注意发挥效益。
对推进实施的项目,力求效益最大化,坚持做到建设一个,达到促进一片发展的目的。
20xx年,维修村级主干渠5000米,改善了1000多亩的农田灌溉难问题;硬化和改造老区村特别是重点老区村村级道路20公里,解决了5000多人的行路难问题;开展我市贫困地区贫困农民技术培训3000人。
这些项目的实施,改变了贫困地区的面貌,为贫困地区的全面、快速、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极大地改善了老区部分群众的通行条件,使农产品卖难和农资运输难问题得到缓解,提高了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能力,增加了老区农民的收入,促进项目实施区的农民年人平增加收入300元以上。
总之,我们通过自查,认为我市20xx年度扶贫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省、宜昌市相关规定,资金拨付及时,项目管理规范,发挥效益明显。
扶贫资金自查报告范文二:根据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财政支农惠农资金和抗旱救灾资金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我办就20xx年以来实施的扶贫项目进行了认真的自查。
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20xx年以来共完成整村推进项目183个(含9个革命老区项目)。
其中:20xx年完成整村推进项目59个(含2个革命老区项目)、20xx年整村推进项目65个(含2个革命老区项目)、20xx年整村推进项目59个(含5个革命老区项目)。
20xx年完成任务安居工程100户、20xx年完成任务安居工程60户。
二、项目的立项审批情况项目的立项按照省、州的要求,紧紧围绕扶贫开发规划,始终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最贫困的村优先扶持的原则;二是先难后易的原则;三是适度集中连片开发的原则。
立项采取的方法是自下而上、广泛征求基层的意见,公告、公示初步名单,逐级上报审批。
项目的立项审批严格执行立项审批程序,紧紧围绕规划的范围,逐年调整充实完善,有效杜绝了人为因素而改变扶贫重点方向,切实地保证了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使扶贫项目真正惠及广大贫困山区人民群众。
三、项目及资金完成情况(一)大力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按照六位一体的整村推进思路,坚持群众自主,政府引导,瞄准穷人,整体推进的原则,积极整合扶贫开发、农业项目及社会事业项资金,加大对重点村的投入力度,做到推进一片脱贫一片。
2009-2011年实施整村推进项目183个(含革命老区项目9个)。
项目覆盖12个乡镇183个自然村,完成总投资15125.78万元。
其中:中央财政资金45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085万元、州级财政资金415万元、县级财政资金815万,群众自筹及投工投劳折资6065.5万元、其它资金(整合资金)6233.78万元,社会帮扶17万元,信贷资金44.5万元。
2009年以来整村推进项目共完成进村公路硬化23条54.4公里,村内道路硬化213条179.136公里,人蓄饮水工程13件53.25公里,通电工程2件8公里,沟渠14条16.982公里,水窖、水池、水坝1080件228931立方米,墙体排白170户,新建烤棚群1座,坡改梯1660亩、低产田改造6672亩,种植蔬菜、芦笋、优质烟、水稻等14144亩,种植核桃、葡萄、梨、石榴等15346亩,大牲畜养殖19488头,新建沼气池1658口,节能灶184台,新建学校3所982平方米,卫生厕所155间3554平方米,文化活动室337间20854.2平方米,硬化活动场地11块7740.2平方米,完成科技培训506期60291人。
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使贫困村行路难、人畜饮水、生产用水难等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居住环境得到改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群众卫生意识得到提高。
(二)抓好扶贫贴息贷款投放工作弥勒县始终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通过因地制宜进行品种布局、拓宽新品种引进渠道、鼓励群众集中连片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积极争取省州扶贫贴息款,解决贫困群众发展种养殖业的资金短缺问题,充分发挥扶贫贴息贷款一两拔千斤的作用。
20xx-20xx年共投放信贷扶贫资金1.46亿元,其中:到户贷款1.23亿元,项目贷款2300万元,财政贴息资金(到户贷款615万元,含2008年下转75万元),项目贴息资金69万元。
其中中央财政资金48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204万元。
贷款资金覆盖12个乡镇129个村委会7096户28394人,涉及种植业7222万元、养殖业5078万元。
扶持种植粮食作物4.4万亩、烤烟3万亩、蔬菜13500亩、甘蔗19500亩、林果5.8万亩;扶持养猪示范户240户15900头、养牛示范户140户7000头、养羊14000只、饲养家禽45000只、奶牛养殖600头。
到户贷款扶持的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750元,人均有粮增加120公斤,为农户增收300万元。
20xx年申报扶贫贴息项目1个(弥勒县新健亚麻有限责任公司扩建年加工1.5万吨亚麻原茎及3万亩亚麻基地建设项目),申请项目贴息资金500万元。
该项目充分发挥了积极的辐射带动作用。
带动亚麻种植农户12000户,20000多人从事亚麻种植,种植亚麻面积30000多亩,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80元,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人数400多人。
20xx年申报扶贫贴息项目1个(云南金粒种子有限公司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建设项目),申请项目贴息资金900万元。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000万元,自筹建设资金1500万元。
每年可带动本县1.5万户以上制种农户脱贫致富,带动制种面积2万亩以上,生产种子500万公斤以上,创造农业产值3500万元以上。
经调查测算,制种与水稻相比平均亩增产值450元,每年可新增产值900万元。
按一户两个劳动力计算,每年可解决3万人就业,社会效益显著。
20xx年申报扶贫贴息项目为20xx年申报项目云南金粒种子有限公司杂交玉米制种基地改扩建建设,申请项目贴息资金900万元,该项目已建设完成,已发挥其扶贫效益。
(三)实施安居房改造20xx-20xx年实施安居房160户,安居工程完成总投资661万元。
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60万元,群众自筹(劳折)496万元、其它资金(整合资金)5万元。
实施160 户安居房建设,每户财政补助1万元,实施建筑总面积17372平方米,436人革命老区群众受益。
通过安居温饱工程建设,使特困农户做到有房住,有产业,能稳定增加收入,达到基本解决安居温饱问题。
(四)做好易地搬迁项目新哨镇西梭白村易地扶贫开发项目,于20xx年开工,2010年完工。
项目完成投资3841.6万元,其中:省级地方债券资金150万元,群众自筹3691.6万元。
项目具体实施情况:建安居房75套/120㎡合计9000㎡,架设引水主管4000米,入户分管5000米,水龙头75个,接通75户主线接入户闭路线,硬化村内道路4000米6400立方米,举办农村实用科技培训10期800人次。
(五)产业扶贫初见成效20xx年争取产业扶贫资金50万元,发展五山乡核桃产业种植12000亩,其中,连片种植2000亩。
2009年春季发生冰冻灾害,对五山乡内的核桃种苗造成严重损坏,给农户造成了重大损失。
为减少农户冰冻灾害损失,恢复核桃种植生产,重点在五山乡连乡公路两侧开展核桃种植工作,建设优质核桃示范基地。
(六)20xx年项目计划情况截止3月底,省州项目尚未下达到我县,按照去年的实施情况,20xx年共做50个整村推进项目的计划。
计划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
其中:各级财政资金750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工投劳折资1100万元、其它资金(整合资金)650万元。
初步项目计划情况如下:村卫生路硬化50条65公里;人饮工程10件18公里;沟渠15条10公里;水窖500口12000立方米;水池、水坝10个20000立方米;安居房150户;绿肥种植2500亩、低产田改造1000亩;种植烤烟、芦笋、甘蔗、葡萄、玉米制种等5500亩;种植核桃、桉树、板栗6500亩;养猪6500头、养羊2500只、养鸡1900只、养牛800头;科技培训100期9800人;建沼气650口、节能灶650台;新建卫生厕所50间1000平方米;新建文化活动室150间4500平方米;硬化活动场地10块55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