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自检自查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23.32 KB
- 文档页数:12
扶贫资金自查报告扶贫资金自查报告范文在当下社会,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
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扶贫资金自查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扶贫资金自查报告范文1根据贵州省扶贫办20xx年4月7日办公会议纪要(办[20xx]2号)、《关于开展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大检查的通知》(黔南扶贫〔20xx〕14号)文件的要求和安排,我市联合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等有关部门进行了20xx--20xx年度财政扶贫资金使用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省州批复项目、资金到位情况(一)20xx年度20xx年度,州扶贫办、州财政局分别以黔南扶贫【20xx】42号、黔南财农【20xx】36号,黔南扶贫【20xx】124号、黔南财农【20xx】193号等文件共批复下达我市财政扶贫资金项目20项,项目总投资511.6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442.3万元。
其中:种植业项目9项、财政扶贫资金237万元(含产业化扶贫项目6项200万元);培训项目3项、财政扶贫资金71.2万元(含雨露计划项目2项66.2万元);贴息类项目3项、财政扶贫资金98万元;项目管理3项、财政扶贫资金14.1万元,道路建设基础设施项目2项、财政扶贫资金22万元。
项目分别为:在2个乡镇7个贫困村实施的“迷迭香种植”2500亩、“脱毒马铃薯种植”100亩、蔬菜种植1400亩等种植类项目,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37万元;在全市各乡镇实施“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初级工150人、产业化培训700人,“雨露计划·圆梦行动”资助农村贫困学生18人、“重点村村支两委干部培训”培训重点村村支两委干部50人等培训类项目,投入财政扶贫资金71.2万元;实施“迁移并扩大商品蛋禽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贷款贴息”、“年产10亿粒中药胶囊生产线扩建工程项目贷款贴息”、“扶贫到户贷款贴息”等贴息类项目3项,投入财政扶贫资金98万元;实施“扶贫到户贴息贷款运作经费”及“项目管理费”等管理类项目3项,财政扶贫资金14.1万元;实施沙寨乡新蒙村、河阳乡各里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2项,财政扶贫资金22万元。
专项资金的自查报告专项资金的自查报告范文(精选5篇)不经意间,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回顾这段时间的辛勤工作,存在着缺陷,为此一定要做好总结,写好自查报告喔。
那么一份详细的自查报告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专项资金的自查报告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专项资金的自查报告1为加强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监督,促进专项资金规范管理,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财发[20xx]125号文件精神,我公司对20xx 年财政拨付企业的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一、20xx年至20xx年专项资金的收支基本情况20xx年度共收到财政拨付项目资金20万元,其中:20万元列入递延资产科目,分项细化支出,购置设备支出3.9万元,用于项目研发购原料16.1万元。
通过自查的情况来看,单位领导负总责,能认真组织实施项目规划设计编制工作,并用好管好规划专项资金的使用。
专项资金的投入对企业的挖潜改造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逐步规范,规划项目得到实施,资金效益日益体现。
二、项目经费自查内容及情况如下1、对专项资金我公司认真执行财经法规及各项科技资金管理制度,针对我公司的财务制度及流程制定了符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的研究开发经费管理办法及内部控制制度。
2、按照财经法规和公司的“研究开发经费管理办法”和内部控制相应制度对研发经费的使用进行了专项的会计核算,专项资金单独核算,设置了研发支出科目,核算内容确保了其真实、准确和完整性。
对于用于专项研发的资金我公司实行先审批后付款,完善的审批程度能保证资金了手续的完备性,相关档案资料定期存档专人保管。
3、我们严格按照项目申报时的预算和支出范围,实行以项目负责人审批专款,项目负责人不审批不付款的制度。
没有出现超值、超范围、挪用、占用、自行分解和擅自转拨科技专项资金的情况。
4、购入的用于研发项目的设备单独核算单独登记,如出现生产研发其他科技项目共享的情况单独核算摊销设备折旧。
关于扶贫领域专项资金自查报告3篇关于扶贫领域专项资金自查报告第1篇按照县财政局关于开展扶贫领域财政专项资金的自查通知,确保脱贫攻坚各项政策落实落地,财政资金使用安全高效,认真对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专项扶贫、社会保障扶贫的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进行的自查,现将自查结果报告如下:一、资金使用情况1、社会保障扶贫:2018年省级扶贫代缴应拨40.25万元,实际拨付77.68万元,多拨37.43万元。
2021年省级扶贫代缴应预拨22.12万元,在2018年多拨付的钱中抵扣22.12万元,故2021年不产生实际拨付资金。
与民政部门和脱贫攻坚办衔接核实数据,2021年符合社保扶贫代缴人员有1745人,拨付代缴资金17.45万元。
余额4.67 万元。
支出进度达78.89%。
2、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专项扶贫:2021年财政下达资金3224842.90元,支出3048224.90元,余额176618.00元,支出进度94.52%。
二、项目或专项工作推进情况1、社会保障扶贫:强化与民政局、脱贫攻坚办协作,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制定社保扶贫方案,并要求各乡镇及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配合社保局经办人员对各乡镇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精准扶贫人员进行了基础数据的筛选、核对、录入系统等工作。
2021年对全县16-59周岁符合代缴的1745个贫困人员进行了全额代缴。
2、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专项扶贫:2021年开发安置公益性岗位目标任务45个,实际开发安置93个,完成目标任务的206.67%;技能培训目标任务300人,实际培训314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4.67%。
各项任务均超额完成。
三、项目管理及资金管理情况1、社会保障扶贫:为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切实提高困难群众社会保险个人缴费代缴资金使用效率,县财政对城乡居民专项资金进行统一管理。
2、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专项扶贫:培训项目分三阶段进行:培训工种意愿收集、开展培训、后期就业岗位推荐,有效提高培训针对性及有效性;同时针对具备一定工作能力的未就业贫困劳动力进行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推荐安置公益性岗位,帮助实现就业,夯实脱贫成果。
扶贫资金专项整治自查自纠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我单位开展了扶贫资金专项整治自查自纠工作,现将自查自纠报告如下:一、自查情况1.整治目标:本次自查自纠工作主要针对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监督及项目进展等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和检查,确保扶贫资金的专项使用、规范管理和有效监督。
2.自查内容:主要包括财务管理、项目审批、资金拨付、项目管理、工作推进、资金使用情况、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3.自查范围:本次自查主要涉及我单位扶贫资金的使用、监督及相关部门的工作情况。
4.自查方法:通过查看相关文件、资料,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项目承办人进行沟通交流,实地走访项目现场等方式进行自查工作。
5.自查结果:通过自查工作,我单位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1)部分项目资金使用不规范:部分项目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未按照相关规定使用资金,超出预算使用、用于不相关项目等情况。
(2)资金流转不透明:部分项目在资金流转环节中存在不透明的情况,项目拨付的资金流向不清晰,无法及时核实资金使用情况。
(3)项目进度缓慢:部分项目進度滞后,完成比例不高,存在工作落后、进展缓慢等情况。
二、自纠整改措施在自查工作中,我单位充分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了以下整改措施:1.加强资金管理:进一步完善资金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预算管理、拨付管理和监督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并加强对项目资金流向的监督和核查工作。
2.加强项目管理:加强对项目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加快项目进度,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提高项目的实效性。
3.加强信息公开:及时公开扶贫资金使用情况,加强对外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提高管理的透明度。
4.加强监督机制建设:加强对相关部门和项目承办人的监督工作,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监督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1.推进整改措施:按照上级要求,进一步落实整改措施,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确保扶贫资金的规范使用和有效监督。
2.加强培训教育:加强对相关部门和项目承办人的培训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强他们对扶贫资金管理的认同感和责任心。
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资金自查报告 (2)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资金自查报告 (2)精选2篇(一)某市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资金自查报告报告时间:2021年报告地点:某市财政部门一、项目背景和目标本市自2015年开始实施财政专项扶贫项目,旨在解决本市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领域的问题,推动脱贫攻坚工作。
项目负责人一直以真正的责任心和热情为项目的实施工作做好了准备。
二、项目资金来源和使用情况项目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中央财政、地方财政、社会捐款等。
资金的使用原则上按照项目计划和预算进行,严格监督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
三、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自查内容1. 资金使用的合规性自查报告要求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即资金的使用是否符合相关政策和规定。
核查项目的资金使用是否与项目计划和预算一致,是否存在挪用、虚报、骗取等情况。
2. 资金使用的效益自查报告要求资金使用的效益,即项目针对贫困地区的实际需求,实际解决了多少问题,取得了什么成果。
并对项目效益进行评估,确保项目投入产出的合理性。
3. 资金使用的公正性自查报告要求资金使用的公正性,即项目资金的使用是否公开透明,是否存在腐败和不当行为。
核查项目的资金使用过程是否存在中介机构收取回扣、项目负责人私自转移资金等问题。
四、自查报告具体内容1. 项目整体情况在报告中列出项目的整体情况,包括项目的实施时间、所属领域、项目规模、成效等,对项目的整体推进情况进行概括性描述。
2. 资金使用情况对项目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情况进行具体描述,包括资金的年度拨款情况、项目预算和实际支出对比、使用进度等。
并对项目资金使用的效益和公正性进行分析和评估。
3. 发现的问题和整改措施对自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列举,包括资金使用中的违规行为、效益不明显的项目等。
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确保项目的资金使用合规、效益和公正。
4. 自查报告结论对自查报告的结果进行总结,明确自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整改的目标。
并提出进一步推进项目工作的建议。
扶贫资金自查自纠报告为了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确保扶贫资金能够真正惠及贫困群众,提高扶贫工作的成效,根据相关要求,我们对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自查自纠。
现将自查自纠情况报告如下:一、扶贫资金基本情况我们所涉及的扶贫资金主要包括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行业扶贫资金以及社会扶贫资金等。
这些资金主要用于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危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旨在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脱贫致富。
二、自查自纠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_____为组长,_____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扶贫资金自查自纠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分工,确保自查自纠工作有序开展。
(二)制定工作方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扶贫资金自查自纠工作方案,明确了自查自纠的范围、内容、方法和步骤,为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指导。
(三)开展全面自查按照工作方案的要求,对扶贫资金的分配、使用、管理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和自查。
重点检查了资金是否专款专用、是否存在截留挪用、是否按照规定程序审批和拨付等问题。
三、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资金拨付不及时部分扶贫项目资金未能按照规定时间及时拨付到位,影响了项目的实施进度和效果。
(二)资金使用不规范在一些扶贫项目中,存在资金使用超出规定范围、虚报冒领等问题,导致扶贫资金未能真正用于贫困群众。
(三)项目管理不到位部分扶贫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存在项目质量不高、进度缓慢等问题。
(四)档案管理不完善扶贫资金的相关档案资料不齐全、不规范,部分重要文件和数据缺失,给资金的管理和审计带来了困难。
四、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一)思想认识不足部分工作人员对扶贫资金的重要性和严肃性认识不够,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导致工作中出现疏忽和失误。
(二)制度执行不力虽然制定了一系列扶贫资金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制度落实不到位、执行不严格的情况。
扶贫专项资金自查报告扶贫专项资金自查报告5篇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
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扶贫专项资金自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扶贫专项资金自查报告1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对全省民政救灾、城乡低保、扶贫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开展集中检查的通知》精神,我市扶贫办财政局组织专班人员,深入各项目实施镇处和村组,围绕20xx年度扶贫开发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等方面,认真开展了自查。
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一、20xx年度扶持老区建设项目、资金执行及落实情况20xx年,省下达我市财政扶贫、扶持老区建设项目资金151万元,其中,基础设施类项目7个,项目资金99万元;生产发展类项目5个,项目资金43万元;科技培训类项目2个,项目资金9万元。
截止到20xx年底所有扶贫项目已全部完工,资金已全部下拔到各镇处和项目建设单位,资金到位率达到100%。
二、20xx年度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的做法一是强化项目监管。
省扶贫资金及项目一经省扶贫办备案审批下达,我们始终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 、“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按照省办《关于进一步改进扶贫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严格按下达的项目资金额度和建设内容精心组织实施。
同时,市扶贫办会同市财政局多次深入项目施工现场调查了解工程进展情况,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规划实施方案施工,确保工程按规定的时间、进度和质量要求完工,对不符合施工要求的责成施工单位返工。
在项目建设验收合格后,将项目建设内容、资金额度等内容及时录入湖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监测信息系统,使全市扶贫项目资金做到无任意调整挪项、无擅自分散使用,无“半拉子”工程现象发生。
二是坚持阳光作业。
严格实行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制,各镇、村、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充分利用镇、村公开栏、宣传单、新闻媒体等,对项目审批程序、项目名称、实施地点、建设规模和效益、实施期限、实施单位及责任人、资金来源、资金总额等内容在公开栏进行至少为期半个月的公示公告,确保了扶贫项目和资金充分接受群众监督,提高了扶贫项目和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年度财政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自查报告年度财政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自查报告精选2篇(一)尊敬的领导:根据贵单位要求,我对年度财政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自查,并将自查报告如下:1. 资金流向和用途:我对资金流向进行了核查,确保资金按照规定用途正确使用,确保资金不被挪用,滥用或浪费。
2. 资金支付审核:我对资金支付审核的过程进行了核查,确保各项支付符合项目要求,严禁违规支付或虚假支付。
3. 财务记录和报告:我对财务记录和报告进行了查验,确保各项账目清晰、准确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4. 项目绩效评估:我对项目的绩效评估进行了检查,确保项目的目标达成情况进行了评估和反馈,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5. 内部控制措施:我对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措施进行了审查,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确保风险得到合理控制。
6. 内部审计:我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了自查,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客观性和有效性。
7. 扶贫成效:我对项目的扶贫成效进行了评估,确保项目资金发挥了预期的扶贫效果。
8. 监督检查和问责:我对监督检查和问责工作进行了复核,确保有关部门对项目的监管力度和问责措施得到贯彻执行。
以上是我对年度财政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自查报告,如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年度财政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自查报告精选2篇(二)尊敬的领导:根据贵单位要求,我对年度财政扶贫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报告如下:一、项目资金的申请与发放情况1. 我们在项目资金的申请过程中,严格按照贵单位的要求,填写了项目申请书,并提交了相关的申请材料。
申请资金的金额和用途也符合贵单位的规定。
2. 资金的发放也按照贵单位的程序进行,资金的到账时间和金额与申请一致,并通过银行转账进行了发放。
二、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1. 我们严格按照项目申请中的用途进行了资金的使用,确保资金的专款专用。
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建立了严格的财务制度,确保资金的监管与使用的合规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关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自查自纠工作报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自查自纠工作报告一、工作概况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是国家为贫困地区提供的一种特定目的资金,用于扶贫攻坚工作。
为了确保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效益性,我单位开展了自查自纠工作。
本报告就自查自纠工作的情况进行总结,以供领导参考。
二、自查自纠工作内容1. 资金使用管理本次自查自纠工作主要围绕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进行。
重点检查了资金的拨付情况、资金使用流程、资金使用的依据和决策程序等方面的问题。
2. 资金使用情况自查自纠工作中,我们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数据,我们发现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资金使用过程缺乏规范性。
资金使用缺乏明确的流程和标准,导致资金的使用过程存在随意性和不规范性。
(2)资金使用缺乏监督和审计。
在资金使用过程中,监督机构的监督力度不够,审计工作不到位,导致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效益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3. 自查自纠工作策略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制定了自查自纠工作策略,包括:(1)建立细化的资金使用管理制度。
制定明确的资金使用流程和标准,规范资金使用的决策程序,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审核。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加强监督力度。
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力度,确保资金使用符合相关规定和政策,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3)强化审计工作。
加强对资金使用的审计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加强对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督。
三、自查自纠工作成效经过自查自纠工作的开展,我单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 资金使用管理制度的建立。
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资金使用管理制度,明确了资金使用的流程和标准,对资金使用过程进行了规范。
2. 监督力度的加强。
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力度,通过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确保了资金使用的合规性。
3. 审计工作的加强。
我们加强了对资金使用的审计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了资金使用的效益性。
扶贫资金自查报告为了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确保扶贫资金能够真正惠及贫困群众,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按照相关要求,我们对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自查。
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一、扶贫资金基本情况(一)资金来源扶贫资金主要来源于上级财政拨款、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以及社会捐赠等渠道。
(二)资金规模在本次自查范围内,扶贫资金的总额为_____元。
(三)资金用途扶贫资金主要用于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危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旨在帮助贫困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二、扶贫资金管理情况(一)制度建设为了规范扶贫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包括《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扶贫项目申报审批制度》《扶贫资金监督检查制度》等,明确了扶贫资金的使用范围、申报流程、审批程序、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扶贫资金的使用有章可循。
(二)资金核算我们设立了专门的扶贫资金账户,对扶贫资金进行单独核算,确保资金的收支清晰、准确。
同时,我们严格按照财务制度的要求,对扶贫资金的收支进行记账、算账和报账,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资金拨付在扶贫资金的拨付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项目进度和资金使用计划进行拨付,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资金拨付的审核和把关,防止资金被截留、挪用或滥用。
三、扶贫资金使用情况(一)产业扶贫1、投入_____元用于发展特色种植产业,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等方式,帮助贫困群众提高种植效益,增加收入。
2、投入_____元用于支持农村电商发展,搭建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销售。
(二)教育扶贫1、投入_____元用于改善贫困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包括修建教学楼、购置教学设备等。
2、发放教育资助金_____元,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三)健康扶贫1、投入_____元用于加强贫困地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条件。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自检自查报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自检自查情况如何?以下是小编收集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自检自查报告,仅供大家阅读参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自检自查报告一:根据《**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关于对**年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资金开展行业检查的通知》要求,对我乡**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资金的来源、性质、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年上级财政部门共拨入扶贫资金230万元,根据《**乡**年新增扶贫项目实施方案》的规划,其中:硬化全村村组道路共公里,新建泥碎石路6公里,联户路建设400米,补助资金万元;茶叶种植200亩,补助资金万元;新建农房3户、改建农房32户,补助资金万元。
一、项目变更情况1、产业扶贫项目。
由原规划的200亩茶叶万元产业项目调整为100亩乌头雷竹项目,其中雷竹种苗7500株6万元;产业道1公里3万元;机耕道600米3万元;蓄水池2口100立方米,Ф20mm PE材质引水管道1500米,万元。
2、公路建设项目。
由原规划的硬化全村村组道路共公里,新建泥碎石路6公里,联户路建设公里,补助资金万元调整为硬化全村村组道路共公里,新建泥碎石路公里,联户路公里,补助资金万元。
由于硬化全村村组道路共公里项目原设计有效路面由米变更为米,增加资金共需万元;增加安保设施,增加资金共需36万元;增加浆砌卵石水沟,增加资金共需万元。
导致资金尚有缺口,正在多方争取和整合资金,设计变更函已上交**县交通运输管理局。
二、项目执行情况。
1、产业扶贫项目。
100亩乌头雷竹项目,目前已基本完成土地整理工作。
2、公路建设项目。
通过竞争性谈判,经过公示公告,确定了公里硬化全村村组道路和新建泥碎石路公里的施工单位。
公路建设建设项目已经全面开工,现已经完成公路路基调平工作。
3、农房新建、改建项目。
现已完成农房新建1户,农房改建18户。
三、存在问题。
1、项目进度滞后。
由于进行了项目变更,项目建设还处于实施阶段,下一步工作中,将根据规划,进一步抓紧建设、抓紧验收、及时报账。
2、资料完善不足。
对相关项目的资料整理、归档不完善,下一步将抓紧完善,及时归档。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自检自查报告二: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对全省民政救灾、城乡低保、扶贫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开展集中检查的通知》精神,我市扶贫办财政局组织专班人员,深入各项目实施镇处和村组,围绕XX年度扶贫开发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等方面,认真开展了自查。
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一、20xx年度扶持老区建设项目、资金执行及落实情况20xx年,省下达我市财政扶贫、扶持老区建设项目资金151万元,其中,基础设施类项目7个,项目资金99万元;生产发展类项目5个,项目资金43万元;科技培训类项目2个,项目资金9万元。
截止到XX年底所有扶贫项目已全部完工,资金已全部下拔到各镇处和项目建设单位,资金到位率达到100%。
二、20xx年度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的做法一是强化项目监管。
省扶贫资金及项目一经省扶贫办备案审批下达,我们始终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按照省办《关于进一步改进扶贫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严格按下达的项目资金额度和建设内容精心组织实施。
同时,市扶贫办会同市财政局多次深入项目施工现场调查了解工程进展情况,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规划实施方案施工,确保工程按规定的时间、进度和质量要求完工,对不符合施工要求的责成施工单位返工。
在项目建设验收合格后,将项目建设内容、资金额度等内容及时录入湖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监测信息系统,使全市扶贫项目资金做到无任意调整挪项、无擅自分散使用,无“半拉子”工程现象发生。
二是坚持阳光作业。
严格实行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制,各镇、村、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充分利用镇、村公开栏、宣传单、新闻媒体等,对项目审批程序、项目名称、实施地点、建设规模和效益、实施期限、实施单位及责任人、资金来源、资金总额等内容在公开栏进行至少为期半个月的公示公告,确保了扶贫项目和资金充分接受群众监督,提高了扶贫项目和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严格实行竣工审计验收制,项目完工后,市扶贫办会同市财政局及相关部门、镇分管负责人、村委会负责人、施工单位按照规划实施方案组织验收。
严格项目建设质量监督评审制,各村成立了项目建设质量监督小组,在项目验收上,严格实行质量监督小组不签字不得评为合格项目。
同时,项目主管单位对项目建设采取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同时,市扶贫办联合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等相关单位组成的专班,深入到各镇处和重点村,对20xx年的老区建设项目和资金进行审计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并把检查审计结果作为下一年度扶贫资金和项目分配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
三是严格资金使用。
在扶贫资金的管理上,我们严格按照《湖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在市财政局设立了扶贫项目资金专户,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全封闭专户运行,严格把握所有项目资金必须进入项目资金账户,然后履行审批手续后使用的规定。
在项目申报、审批到资金下拨、使用的各个环节,主动接受审计、财政、监察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审计和监督,始终做到了专款专用,足额到位,无挤占、挪用、截留现象发生。
四是注意发挥效益。
对推进实施的项目,力求效益最大化,坚持做到建设一个,达到促进一片发展的目的。
20xx年,维修村级主干渠5000米,改善了1000多亩的农田灌溉难问题;硬化和改造老区村特别是重点老区村村级道路20公里,解决了5000多人的行路难问题;开展我市贫困地区贫困农民技术培训3000人。
这些项目的实施,改变了贫困地区的面貌,为贫困地区的全面、快速、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极大地改善了老区部分群众的通行条件,使农产品卖难和农资运输难问题得到缓解,提高了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能力,增加了老区农民的收入,促进项目实施区的农民年人平增加收入300元以上。
总之,我们通过自查,认为我市20xx年度扶贫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省、宜昌市相关规定,资金拨付及时,项目管理规范,发挥效益明显。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自检自查报告三:根据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财政支农惠农资金和抗旱救灾资金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我办就20xx年以来实施的扶贫项目进行了认真的自查。
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20xx年以来共完成整村推进项目183个(含9个革命老区项目)。
其中:20xx年完成整村推进项目59个(含2个革命老区项目)、20xx年整村推进项目65个(含2个革命老区项目)、20xx年整村推进项目59个(含5个革命老区项目)。
20xx 年完成任务安居工程100户、20xx年完成任务安居工程60户。
二、项目的立项审批情况项目的立项按照省、州的要求,紧紧围绕扶贫开发规划,始终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最贫困的村优先扶持的原则;二是先难后易的原则;三是适度集中连片开发的原则。
立项采取的方法是自下而上、广泛征求基层的意见,公告、公示初步名单,逐级上报审批。
项目的立项审批严格执行立项审批程序,紧紧围绕规划的范围,逐年调整充实完善,有效杜绝了人为因素而改变扶贫重点方向,切实地保证了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使扶贫项目真正惠及广大贫困山区人民群众。
三、项目及资金完成情况(一)大力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按照“六位一体”的整村推进思路,坚持“群众自主,政府引导,瞄准穷人,整体推进”的原则,积极整合扶贫开发、农业项目及社会事业项资金,加大对重点村的投入力度,做到推进一片脱贫一片。
XX-XX年实施整村推进项目183个(含革命老区项目9个)。
项目覆盖12个乡镇183个自然村,完成总投资万元。
其中:中央财政资金45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085万元、州级财政资金415万元、县级财政资金815万,群众自筹及投工投劳折资万元、其它资金(整合资金)万元,社会帮扶17万元,信贷资金万元。
XX年以来整村推进项目共完成进村公路硬化23条公里,村内道路硬化213条公里,人蓄饮水工程13件公里,通电工程2件8公里,沟渠14条公里,水窖、水池、水坝1080件228931立方米,墙体排白170户,新建烤棚群1座,坡改梯1660亩、低产田改造6672亩,种植蔬菜、芦笋、优质烟、水稻等14144亩,种植核桃、葡萄、梨、石榴等15346亩,大牲畜养殖19488头,新建沼气池1658口,节能灶184台,新建学校3所982平方米,卫生厕所155间3554平方米,文化活动室337间平方米,硬化活动场地11块平方米,完成科技培训506期60291人。
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使贫困村行路难、人畜饮水、生产用水难等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居住环境得到改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群众卫生意识得到提高。
(二)抓好扶贫贴息贷款投放工作弥勒县始终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通过因地制宜进行品种布局、拓宽新品种引进渠道、鼓励群众集中连片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积极争取省州扶贫贴息款,解决贫困群众发展种养殖业的资金短缺问题,充分发挥扶贫贴息贷款一两拔千斤的作用。
20xx-20xx年共投放信贷扶贫资金亿元,其中:到户贷款亿元,项目贷款2300万元,财政贴息资金(到户贷款615万元,含XX年下转75万元),项目贴息资金69万元。
其中中央财政资金48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204万元。
贷款资金覆盖12个乡镇129个村委会7096户28394人,涉及种植业7222万元、养殖业5078万元。
扶持种植粮食作物万亩、烤烟3万亩、蔬菜13500亩、甘蔗19500亩、林果万亩;扶持养猪示范户240户15900头、养牛示范户140户7000头、养羊14000只、饲养家禽45000只、奶牛养殖600头。
到户贷款扶持的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750元,人均有粮增加120公斤,为农户增收300万元。
20xx年申报扶贫贴息项目1个(弥勒县新健亚麻有限责任公司扩建年加工万吨亚麻原茎及3万亩亚麻基地建设项目),申请项目贴息资金500万元。
该项目充分发挥了积极的辐射带动作用。
带动亚麻种植农户1XX户,XX0多人从事亚麻种植,种植亚麻面积30000多亩,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80元,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人数400多人。
20xx年申报扶贫贴息项目1个(云南金粒种子有限公司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建设项目),申请项目贴息资金900万元。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XX万元,自筹建设资金1500万元。
每年可带动本县万户以上制种农户脱贫致富,带动制种面积2万亩以上,生产种子500万公斤以上,创造农业产值3500万元以上。
经调查测算,制种与水稻相比平均亩增产值450元,每年可新增产值900万元。
按一户两个劳动力计算,每年可解决3万人就业,社会效益显著。
20xx年申报扶贫贴息项目为20xx年申报项目云南金粒种子有限公司杂交玉米制种基地改扩建建设,申请项目贴息资金900万元,该项目已建设完成,已发挥其扶贫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