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三章
- 格式:ppt
- 大小:2.44 MB
- 文档页数:180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高教版)习题答案第三章光滑圆柱体结合的互换性及其检测3-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答:⑴公差是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差。
(×)⑵公差通常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或零。
(×)⑶孔和轴的加工精度越高,则其配合精度也高。
(√)⑷配合公差总是大于孔或轴的尺寸公差。
(√)⑸过渡配合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
因此,过渡配合可以是间隙配合,也可以过盈配合。
(×)3-2 什么是基孔制配合与基轴制配合?为什么要规定基准制?广泛采用基孔制配合的原因何在?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基轴制配合?答:基孔制配合: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的一种配合制度称为基孔制配合。
基孔制的孔为基准孔,代号为H,并规定基准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为零。
基轴制配合: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的一种配合制度称为基轴制配合。
基轴制的轴为基准轴,代号为h,并规定基准轴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为零。
按以下原则选用配合制:1)一般情况下,设计时优先选用基孔制。
2)有些情况下采用基轴制配合:零件采用外径不需加工的、具有一定精度等级的型材时,如型材直接用作轴;在同一基本尺寸的轴上装配几个具有不同性质的零件时,应选用基轴制配合;与标准件相配合的孔或轴,应以标准件为基准来确定配合制。
如滚动轴承的外圈与轴承座的配合即属于基轴制配合,又如定位销与孔的配合为基轴制的配合等。
3)非基准配合:在实际生产中的某些配合,如有充分的理由或特殊需要,允许采用非基准配合,即非基准孔和非基准轴的配合。
如G8/m7,F7/n6等。
3-3 更正下列标注的错误:答:⑴φ80121.0091.0--⇒φ80091.0121.0--⑵30021.000-⇒3000021.0-⑶φ6000⇒???-.0019⑷ 120011.0011.0+- ⇒ 120±0.011 ⑸ φ5087H f ⇒ φ5078f H ⑹ φ50f H 78 ⇒ φ5078f H ⑺ φ50H8039.00 ⇒ φ50H8(039.000+)3-4 下面三根轴哪根精度最高?哪根精度最低? 答:⑴ φ70105.0075.0++ T s1 = es - ei = 0.105-0.075 = 0.03 查表3-2 精度为IT7⑵ φ250015.0044.0-- T s2 = es - ei = -0.015-(-0.044)= 0.029 查表3-2 精度为IT6 ⑶ φ100022.0- T s3 = es - ei = 0-(-0.022)= 0.022 查表3-2 精度为IT8 轴φ250015.0044.0--精度最高 ,轴φ100022.0-精度最低。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案例教程-马惠萍-第3章1. 引言本章将介绍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方面的案例教程。
互换性是指一组具有相同特性的零件或组件之间的互相替代性。
测量技术是指用于测量和校准物体尺寸、形状、表面粗糙度、力等性能参数的技术。
本文将以实际案例来说明互换性和测量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技巧。
2. 案例教程2.1 案例1:互换性的概念与应用在现代工程设计中,互换性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如果一组零件或组件之间具有良好的互换性,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该案例将以一个实际的机械设备零件来说明互换性的概念与应用。
2.1.1 案例背景某公司需要生产一批机械设备,其中的某个关键零件是一个直径为10mm的螺栓。
为了实现互换性,公司决定采购相同规格的螺栓,并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应的尺寸和质量保证。
2.1.2 测量技术与方法为了保证螺栓的尺寸符合要求,公司需要使用合适的测量技术和方法。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
直接测量是指直接将测量仪器与被测量对象接触并进行测量。
间接测量是指通过其他物理量来间接推断被测量对象的尺寸。
在本案例中,公司选择了直接测量的方法。
他们使用了千分尺测量仪来测量螺栓的直径。
千分尺是一种常用的精密测量工具,可以达到亚毫米级的精度。
2.1.3 测量结果与分析通过测量,公司发现他们采购的螺栓直径平均值为10.01mm,标准差为0.005mm。
根据质量控制的要求,螺栓的直径应在10±0.01mm的范围内。
因此,所有的螺栓都符合互换性的要求。
2.2 案例2:测量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应用在现代工程中,测量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准确的测量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和控制物体的尺寸、形状、表面粗糙度等性能参数。
本案例将以一个实际的产品测量为例,介绍测量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应用。
2.2.1 案例背景某公司设计并生产了一款手机外壳。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公司需要对手机外壳进行尺寸和形状的测量。
2.2.2 测量技术与方法为了测量手机外壳的尺寸和形状,公司选用了三坐标测量仪进行测量。
第3章极限与配合习题答案一、1. B C 。
2. B C E 。
3. A B D E 。
4. C D E 。
5. C E 。
6. A C 。
7. A C D。
8. A D 。
9. A B C D 。
10. A D 。
11. A B D 。
12. A B E 。
13. B C D 。
14. C 。
15. C 。
二、1. +0.019 mm, -0.019 mm。
2.φ80.023 mm,φ79.977 mm。
3. -17 μm,φ47.958 mm。
4.ES= 0 mm,EI= +0.100 mm,es= +0.050 mm,ei= -0.050 mm。
5. -0.02 mm, -0.03 mm。
6.增大,减小。
7. 4个。
+0.2 mm, -0.2 mm。
8.基孔、间隙。
9. 基轴、过渡。
10. +0.150 mm、 -0.050 mm。
11. 0 mm, +0.013mm。
12.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配合松紧变化的范围。
13. -0.05 。
14.过盈,间隙。
15. 0 mm, +0.078 mm。
16.过盈。
17.在满足使用要求,较低。
18.间隙;过盈。
19.基轴。
四、1、解:⑴)(725020.0041.0--f φ ⑵)(860100.0146.0--d φ ⑶)(650018.0002.0++k φ⑷)(540020.0009.0++m φ ⑸)(950142.0080.0++D φ ⑹)(740017.0042.0--P φ⑺)(7300021.0-M φ ⑻)023.0(880±JS φ2、解:(1)φ18h6 (2)φ120H9 (3)φ50e7 (4)φ65M83、解:因为T f =T D +T d ,且T D =T d所以:T f =2 T D =2 T d 则 T D =T d =2T f =278um=39um又因为基准孔的EI=0,基准轴的es=0, 所以:ES=T D +EI=39+0=+39um ei=es-T d =0-39=-39um4、解:因为JS 是对称偏差,且IT9的公差值为43um 是奇数,所以ES=-EI=2143-=+21um写成尺寸标注形式为:ø50±0.021mm D max =D+ES=φ15+0.021=φ15.021mm D min =D+EI=φ15-0.021=φ14.979mm ES=+0.021mm EI=-0.021mmD M =D min =φ14.979mm D L =D max =φ15.021mm 画公差带图如图:五、1、表3-22 (单位 :mm )++++32+59+53+722、+-+30+133、解:IT8、基本尺寸为ø40的公差值:TD=ES-EI=+0.005-(-0.034)=0.039mmφ40h8基准轴,es=0,ei=-Td=-0.039mm极限间隙:Xmax=ES-ei=+0.005-(-0.039)=+0.044mmXmin=EI-es=(-0.034)-0=-0.034mm六、1、解:(1)选择基准制因为没有特殊要求,所以选用基孔制配合,基准孔:EI=0。
第一章什么叫互换性?为什么说互换性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一个普遍遵守原则?答:(1)互换性是指机器零件(或部件)相互之间可以代换且能保证使用要求的一种特性。
(2)因为互换性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和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互换性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一个普遍遵守的原则。
1-2 按互换程度来分,互换性可分为哪两类?它们有何区别?各适用于什么场合?答:(1)按互换的程来分,互换性可以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
(2)其区别是:a、完全互换是一批零件或部件在装配时不需分组、挑选、调整和修配,装配后即能满足预定要求。
而不完全互换是零件加工好后,通过测量将零件按实际尺寸的大小分为若干组,仅同一组内零件有互换性,组与组之间不能互换。
b、当装配精度要求较高时,采用完全互换将使零件制造精度要求提高,加工困难,成本增高;而采用不完全互换,可适当降低零件的制造精度,使之便于加工,成本降低。
(3)适用场合:一般来说,使用要求与制造水平,经济效益没有矛盾时,可采用完全互换;反之,采用不完全互换。
1-3.什么叫公差、检测和标准化?它们与互换性有何关系?答:(1)公差是零件几何参数误差的允许范围。
(2)检测是兼有测量和检验两种特性的一个综合鉴别过程。
(3)标准化是反映制定、贯彻标准的全过程。
(4)公差与检测是实现互换性的手段和条件,标准化是实现互换性的前提。
1-4.按标准颁布的级别来分,我国的标准有哪几种?答:按标准颁布的级别来分,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1-5.什么叫优先数系和优先数?答:(1)优先数系是一种无量纲的分级数值,它是十进制等比数列,适用于各种量值的分级。
(2)优先数是指优先数系中的每个数。
1-7.下面两列数据属于哪种系列?公比为多少?(1)机床主轴转速为200,250,315,400,500,630,、、、单位r/min (2)表面粗糙度R的基本系列为0.012,0.025,0.050,0.100,0.20,、、、,单位为um。
第三章 圆柱体公差配合及其标准化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公差可以说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 )2.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 ) 3.国家标准规定,孔只是指圆柱形的内表面。
( ) 4.图样标注0021.020-φmm 的轴,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
( ) 5.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
( )6.某孔要求尺寸为046.0067.020--φ,今测得其实际尺寸为φ19.962mm ,可以判断该孔合格。
( ) 7.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 )8.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的位置。
( ) 9.公差通常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或零。
( ) 10.孔和轴的精度越高,则其配合精度也越高。
( ) 11.配合公差总是大于孔或轴的尺寸公差。
( )12.过渡配合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
因此,过渡配合可以是间隙配合,也可以是过盈配合。
( )13.零件的实际尺寸就是零件的真实尺寸。
( )14.某一零件的实际尺寸正好等于其基本尺寸,则这尺寸必是合格。
( ) 15.间隙配合中,孔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上,轴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下。
( ) 16.基本尺寸一定时,公差值愈大,公差等级愈高。
( )17.不论公差值是否相等,只要公差等级相同,尺寸的精确程度就相同。
( ) 18.ø75±0.060mm 的基本偏差是 +0.060mm ,尺寸公差为0.06mm 。
( ) 19.因JS 为完全对称偏差,故其上、下偏差相等。
( )20.基准孔的上偏差大于零,基准轴的下偏差的绝对值等于其尺寸公差。
( )21.ø60-0.019-0.006mm 。
( )22.因配合的孔和轴基本尺寸相等,故其实际尺寸也相等。
( ) 23.由于零件的最大极限尺寸大于最小极限尺寸,所以上偏差绝对值大于下偏差绝对值。
( ) 24.尺寸偏差可以正值,负值或零。
1.设某配合的孔径为027.0015+φ,轴径为016.0034.015--φ,试分别计算其极限尺寸、极限偏差、尺寸公差、极限间隙(或过盈)、平均间隙(或过盈)和配合公差,并画出尺寸公差带图与配合公差带图。
解:(1)极限尺寸:孔:D max =φ15.027 D min =φ15轴: d max =φ14.984 d min =φ14.966(2)极限偏差:孔:ES=+0.027 EI=0轴:es= -0.016 ei= -0.034(3)尺寸公差:孔:T D =|ES-EI|=|(+0.027)-0|=0.027轴:T d = |es-ei|=|(-0.016)-(-0.034)|=0.018(4)极限间隙:X max = ES -ei=(+0.027)-(-0.034)=+0.061X min = EI -es=0-(-0.016)=+0.016平均间隙 ()0385.021min max +=+=X X X av(5)配合公差:T f = T D + T d =0.027+0.018=0.045(6)尺寸公差带和配合公差带图,如图所示。
2.设某配合的孔径为005.0034.045+-φ,轴径为0025.045-φ,试分别计算其极限尺寸、极限偏差、尺寸公差、极限间隙(或过盈)及配合公差,画出其尺寸公差带图与配合公差带图,并说明其配合类别。
解:(1)极限尺寸:孔:D max =φ45.005 D min =φ44.966轴: d max =φ45 d min =φ44.975(2)极限偏差:孔:ES=+0.005 EI=-0.034轴:es= 0 ei= -0.025(3)尺寸公差:孔:T D =|ES-EI|=|(+0.005)-(-0.034)|=0.039轴:T d = |es-ei|=|0-(-0.025)|=0.025(4)极限间隙:X max = ES -ei=(+0.005)-(-0.025)=+0.030Y min = EI -es=-0.034-0=-0.034(5)配合公差:T f = T D + T d =0.039+0.025=0.064(6)尺寸公差带和配合公差带图如图所示,它们属于过度配合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