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 格式:ppt
- 大小:3.98 MB
- 文档页数:30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概念神经系统分级调节是指神经系统中各层次结构之间相互调节的过程。
神经系统是由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组成的复杂网络,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负责接受和处理信息;外周神经系统将信息传输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中,使机体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相应反应。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神经元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神经系统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网络系统,由大量的神经元组成。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号,形成复杂的信号传导路径。
神经元的活动是通过神经系统分级调节来实现的。
在神经系统的不同层次中,神经元之间的相互联系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可以通过改变突触传递的强度和时序,来调节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效率和相关性,从而影响整个神经系统的功能。
在神经系统分级调节中,背景激活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背景激活是指神经系统中存在的持续性的随机活动。
这种持续性的随机活动可以增强神经元之间的相关性,并促进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可以通过调节背景激活的强度和时序,来改变神经元之间的相关性和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例如,当系统处于高激活状态时,神经元之间的相关性增加,信息传递更加高效。
而当系统处于低激活状态时,神经元之间的相关性减少,信息传递更加稳定。
除了背景激活之外,突触可塑性也是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重要机制。
突触可塑性是指神经元之间连接强度的可变性。
突触可塑性可以在不同层次的神经系统中调节神经元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功能。
例如,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可塑性被认为是关键因素。
通过改变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强度,突触可塑性可以调节学习和记忆的效果。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还涉及到神经环路的调节。
神经环路是多个神经元之间相互连接形成的循环路径。
神经环路可以通过反馈机制调节神经元之间的相关性和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反馈机制是指某一神经元的活动可以影响其他神经元的活动,并且这些其他神经元的活动又会反过来影响该神经元的活动。
第4节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解析版)1.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中枢,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覆盖在大脑的表面,主要由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构成B.丰富的沟回结构,使得大脑具有更大的表面积C.是控制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第一运动区各代表区大小与躯体相应部位的大小成正比D.是内脏活动的高级调节者,对脑干、下丘脑、脊髓等各级中枢的活动起调节作用【答案】C【分析】大脑皮层是机体最高级的神经中枢,主要由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构成,能够对低级的神经中枢起调节作用。
【详解】A、大脑皮层覆盖在大脑的表面,主要由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构成,A正确;B、大脑皮层丰富的沟回结构,使得大脑具有更大的表面积,B正确;C、大脑皮层是控制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第一运动区各代表区大小与躯体相应部位的大小无关,而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正相关,C错误;D、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中枢,是内脏活动的高级调节者,对脑干、下丘脑、脊髓等各级中枢的活动起调节作用,D正确。
故选C。
2.下列有关自主神经系统叙述错误的是()A.闪身躲过一辆汽车后心跳加快,此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B.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C.人在恐惧时瞳孔放大,主要是由交感神经支配;安静后瞳孔缩小,主要是由副交感神经支配D.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会影响消化,原因可能是运动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减弱,使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功能下降【答案】B【分析】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他们的作用通常时相反的。
当人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
【详解】A、闪身躲过一辆汽车后心跳加快,此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A正确;B、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B错误;C、人在恐惧时瞳孔放大,主要是因为交感神经兴奋,支配瞳孔开大肌收缩;安静后,副交感神经支配瞳孔缩小,C正确;D、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会影响消化,原因可能是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活动减弱,使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功能下降,D正确。
第2章神经调节第4节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课标内容(1)分析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和脑中相应的高级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调控器官和系统的活动,维持机体的稳态。
(2)举例说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自主神经来调节内脏的活动。
知识点1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1.大脑的结构2.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1)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与躯体各部分关系(如图)①躯体运动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又叫第一运动区。
②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皮层的第一运动区内都有它的代表区,而且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顶部,可以引起下肢的运动;刺激中央前回的下部,则会引起头部器官的运动。
(2)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如图)①调节中枢: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以及脑干、脊髓等的共同调控,脊髓是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脑干等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
②意义:脑中的相应高级中枢发出指令对低级中枢进行不断调整,使机体的运动变得更加有条不紊与精准。
知识点2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1.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如图)2.其他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1)大脑皮层由神经元胞体及其轴突构成。
(×)提示:大脑皮层由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构成。
(2)大脑皮层运动机能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3)脊髓是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脑干是最高级中枢。
(×)提示: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
(4)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5)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低级中枢,可以调节体温、水平衡等。
(×)提示:脊髓是调节内脏活动的低级中枢,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
(6)自主神经系统是不受意识控制的,是完全自主的。
(×)提示: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
(7)大脑发出的命令都可以直接传到脊髓。
(×)提示:大脑皮出的命令有些需要经过小脑和脑干传到脊髓。
第4节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课标要求核心素养1.描述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
2.概述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的特点。
3.描述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
1.生命观念:通过学习大脑皮层的结构,分析其结构是如何和功能相适应的。
2.科学思维:通过模型构建,加深理解神经系统是如何对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进行分级调节的。
一、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1.大脑(1)结构①大脑皮层:主要由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构成的薄层结构。
②沟回:增加大脑的表面积。
(2)大脑发出的指令,可以通过脑干传到脊髓。
2.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的关系(1)科学发现①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顶部,可以引起下肢的运动。
②刺激中央前回的下部,则会引起头部器官的运动。
③刺激中央前回的其他部位,则会引起其他相应器官的运动。
(2)得出结论①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皮层的第一运动区内都有它的代表区。
②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二、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1.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位于脊髓、脑干、下丘脑和大脑等)(1)脊髓是调节内脏活动的低级中枢。
(2)脑干有许多重要的调节内脏活动的基本中枢。
(3)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
(4)大脑皮层是许多低级中枢活动的高级调节者。
2.实例(以排尿反射为例)(1)排尿受脊髓控制。
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
(2)排尿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大脑皮层对脊髓进行着调控。
(1)大脑皮层只是由神经元细胞体构成。
()(2)小脑、脑干等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共同调节躯体运动。
()(3)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受大脑皮层的调节。
()答案:(1)×(2)√(3)√知识点一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1.第一运动区与大脑皮层体表感觉区相似的特点(1)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是交叉性的,但对头面部的支配主要是双侧性的。
(2)有精细的功能定位,其安排大体呈身体的倒影,而头面部代表区内部的安排是正立的。
高考生物——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知识梳理1.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连线)深化拓展利用概念图理解神经系统分级调节2.人脑的高级功能(1)感知外部世界,产生感觉。
(2)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
(3)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①人类大脑皮层(左半球侧面)的言语区②学习和记忆a.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b.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
c.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归纳总结生活中常见神经系统生理或病理现象的原因分析1.判断关于神经系统分级调节说法的正误(1)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2)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3)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控作用(√)(4)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大脑皮层、小脑、下丘脑、脑干和脊髓(√)(5)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6)下丘脑不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2.判断关于人脑高级功能说法的正误(1)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2)长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3)某人因意外车祸而使大脑受损,其表现症状是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却不会说。
这个人受损伤的部位是言语区的S区(√)(4)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过程的高级神经中枢只有躯体感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5)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的H区和S区(×)。
2.4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与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教学难点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与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知识点01 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的关系1.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皮层的第一运动区(中央前回)都有它的代表区。
2.表现为:(1)皮层代表区位置与躯体各部分位置是倒置的。
刺激中央前回顶部:引起下肢运动(下肢代表区在中央前回顶部)刺激中央前回下部:引起头部运动(头面部肌肉代表区在中央前回底部)刺激中央前回其它部位:引起其它相应器官的运动(上肢代表区在两者之间)(2)支配对侧躯体运动3.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运动越精细,大脑皮层代表区的范围越大。
课程标准目标解读 分析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和脑干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调控器官和系统的活动,维持机体的稳态。
1.举例说明大脑对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
2.总结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与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
知识精讲目标导航知识点02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1)躯体各部分运动机能在皮层的第一运动区都有它的代表区。
(2)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以及脑干、脊髓等共同调控,脊髓是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
(3)脑干等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
(4)高级中枢发出指令,对低级中枢进行不断调整。
机体的运动在大脑皮层及其它中枢的分级调节下有条不紊、精准进行。
知识点03 排尿反射的机理知识点04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是通过植物性神经的活动来实现的。
植物性神经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要受到中枢神经系统中各级神经中枢的控制。
植物性神经调节的低级中枢在脊髓和脑干,可以完成一些调节内脏功能的基本反射活动;较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主要在情绪反应中协调内脏与躯体的活动;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可以协调整体行为中的内脏活动。
能力拓展考点01 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机能。
重点知识: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2、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3、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4、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
5、反射活动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
6、兴奋:是指动物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7、神经冲动:是指在神经系统中,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兴奋。
8、静息状态:是指在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所处于的状态。
膜外侧带有正电荷,膜内侧带有等量的负电荷,整个神经元细胞不显电性。
9、静息电位:指未受刺激时,神经元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未外正内负。
10、兴奋状态:指受刺激后,神经元细胞受刺激部位膜外侧带负电荷,膜内侧带有等量正电荷的状态。
1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电信号(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
12、突触小体:指神经元轴突末梢膨大呈杯状或球状的结构。
内有突触小泡,小泡内有神经递质。
13、突触:指突触小体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或轴突相接触所形成的结构。
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14、只有轴突末梢的突触小泡内有神经递质,所以,兴奋只能由轴突末梢传递给其他神经元。
15、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
16、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17、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包括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全部智力活动,涉及听、说、读、写。
18、语言中枢:位于人大脑左半球,为人脑特有。
19、语言中枢功能障碍:⑴、W区功能障碍:不能写字;能看懂文字,能讲话,能听懂话。
⑵、V区功能障碍:不能看懂文字;能写字,能讲话,能听懂话。
⑶、S区功能障碍:不能讲话;能看懂文字,能写字,能听懂话(运动性失语症)。
⑷、H区功能障碍:不能听懂话;能写字,能看懂文字,能讲话。
二、应会知识点1、感受器:指传入神经的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