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代表人物
- 格式:doc
- 大小:71.56 KB
- 文档页数:26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代表人物空想社会主义诞生以后,其思想理论的发展,是随着资本主义矛盾的激化、随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而发展的。
在数百年的历史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伟大的名字,传颂着很多不朽篇章,留下了众多动人的故事。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从16世纪初到17世纪末,是早期空想社会主义阶段。
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像一群灿烂的新星呈现在人类思想史上,主要代表人物有托马斯?莫尔、托马斯?闵采尔、托马斯?康帕内拉、杰拉德?温斯坦莱等人。
他们用文学的语言批判资本主义带来的各种灾难和罪恶,阐述他们对理想社会的构想,幻想了一个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莫尔的《乌托邦》和康帕内拉的《太阳城》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思想。
托马斯?莫尔(1478—1535)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鼻祖。
他出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贵族家庭,天资聪颖,14岁时就到牛津大学深造。
在大学里,莫尔阅读了大量人文主义著作和古典作家的作品,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他最喜欢读的书。
大学毕业后,他很快成为出色的律师和知名的议员,还担任过下议院议长和大法官,但他没有满足于锦绣仕途和荣华富贵,而是致力于社会问题的思考。
他亲眼目睹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残酷,对“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深有感触,这引起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当时意大利著名航海家韦斯甫契的游记风靡整个欧洲,他在游记中说,在巴西南纬18度的地方留下了24个人,在那里安家落户。
莫尔遂决定假借24个人中的一位,讲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于是写成了人类思想史上第一部空想社会主义著作《乌托邦》。
莫尔在书中控诉了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他说:你们的羊“一向是那么驯服,那么容易喂饱,据说现在变得很贪婪、很凶蛮,以致于吃人,并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和城市蹂躏成废墟”。
1535年7月7日,莫尔因反对国王亨利八世任英国教会的首领被判死刑。
有人规劝莫尔悔过,他回答说:“自由的代价的确很高,但是我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
三一文库()〔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代表人物〕*篇一: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和主要观点分析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经历的不同阶段空想社会主义是伴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而产生的思想体系。
从1516年莫尔的《乌托邦》算起,到1848年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它经历了三百多年的盲目徘徊、寻求和探索。
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十六、十七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出现的只是关于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描写。
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莫尔、意大利的康帕内拉和德国的闵采尔。
以莫尔的《乌托邦》一书为先声,继之有康帕内拉的《太阳城》、闵采尔关于“千载太平天国”的幻想、英国“掘地派”领袖温斯坦莱的《自由法》等。
这一阶段的空想家门关于理想社会的描绘,还流于单纯的幻想,还只是“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
一般来说,在这个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萌芽阶段,只不过是粗线条的划出了自己的思想领域,用游记、小说的形式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还完全缺乏现实主义精神,而且还参杂了小资产阶级乃至剥削阶级的思想杂质。
第二阶段,是十八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这时候在形式上已经发生了重大突变,出现了理论上论证社会主义理想的著作。
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摩莱里、马布利和巴贝夫。
我们从摩莱里的《自然法典》、马布利的论战著作、巴贝夫的论文和演说中,可以看到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突破《乌托邦》以来的传统的文学游记的形式,利用资产阶级理性主义和人性论,赋予它以崭新内容,着重从理论上探讨社会主义的一些重大原则,论证社会主义的合理性。
在内容上,它们超过了同一时期的启蒙学派所宣扬的观点,初步大批判的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
在这一阶段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在由幻想故事走向理论化的过程,这些空想家们开始寻求在现实世界实现理想社会制度的道路。
马布利一方面幻想通过立法措施对现实社会进行逐步改革,经过一个过渡阶段,最后实现他的理想社会;另一方面又提出人民有权通过革命手段推翻暴君统治的主张。
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经历了21个世纪,而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初,到19世纪上半叶达到顶峰,这300多年正是欧洲从封建主义产生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变的时期。
其中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以及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发表的《乌托邦》一书代表了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602年意大利的康帕内拉写了《太阳城》体现了空想平均共产主义,19世纪上半叶,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最高阶段,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普遍确立,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并在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从自发走向自觉,表现出改造社会、创造历史的巨大力量。
代表人物马克思、恩格斯适应社会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科学社会主义自产生后,逐步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指导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斗争,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在这种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科学社会主义指导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斗争,《共产党宣言》发表时,欧洲爆发了规模浩大的1848-1849年革命。
1871年爆发巴黎公社革命,是第一国际精神的产儿,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917年10月20日的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其中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苏联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蓬勃发展,帝国主义力量的削弱,极大的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但是,在西方国家开始新科技革命的情况下,僵化的苏联模式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
在此情况下,苏共领导人推动的所谓改革背离了正确方向,把社会主义改革变成了向资本主义的“改向”,加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施行的“和平演变”战略,最终导致了苏共解散、苏联解体。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代表人物空想社会主义诞生以后,其思想理论的发展,是随着资本主义矛盾的激化、随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而发展的。
在数百年的历史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伟大的名字,传颂着很多不朽篇章,留下了众多动人的故事。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从16世纪初到17世纪末,是早期空想社会主义阶段。
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像一群灿烂的新星呈现在人类思想史上,主要代表人物有托马斯?莫尔、托马斯?闵采尔、托马斯?康帕内拉、杰拉德?温斯坦莱等人。
他们用文学的语言批判资本主义带来的各种灾难和罪恶,阐述他们对理想社会的构想,幻想了一个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莫尔的《乌托邦》和康帕内拉的《太阳城》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思想。
托马斯?莫尔(1478—1535)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鼻祖。
他出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贵族家庭,天资聪颖,14岁时就到牛津大学深造。
在大学里,莫尔阅读了大量人文主义著作和古典作家的作品,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他最喜欢读的书。
大学毕业后,他很快成为出色的律师和知名的议员,还担任过下议院议长和大法官,但他没有满足于锦绣仕途和荣华富贵,而是致力于社会问题的思考。
他亲眼目睹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残酷,对“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深有感触,这引起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当时意大利著名航海家韦斯甫契的游记风靡整个欧洲,他在游记中说,在巴西南纬18度的地方留下了24个人,在那里安家落户。
莫尔遂决定假借24个人中的一位,讲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于是写成了人类思想史上第一部空想社会主义著作《乌托邦》。
莫尔在书中控诉了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他说:你们的羊“一向是那么驯服,那么容易喂饱,据说现在变得很贪婪、很凶蛮,以致于吃人,并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和城市蹂躏成废墟”。
1535年7月7日,莫尔因反对国王亨利八世任英国教会的首领被判死刑。
有人规劝莫尔悔过,他回答说:“自由的代价的确很高,但是我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
空想社会主义的阶段划分、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及观点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初,经过大约300年的发展,到19世纪出现了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
空想社会主义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1)16—17世纪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一阶段。
这一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被称为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其主要代表有英国的托马斯·莫尔和意大利的康帕内。
莫尔是英国伟大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
他的代表作《关于最完善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简称《乌托邦》)。
康帕内拉是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其代表作是《太阳城》。
(2)十八世纪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二阶段。
其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摩莱里、马布利和巴贝夫。
摩莱里的代表作是《自然法典》;马布利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论法制或法律的原则》;巴贝夫的思想主要反映在其主编的《人民论坛报》。
(3)十九世纪初期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三阶段。
其主要代表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圣西门最重要的著作有:《人类科学概念》、《论财产和法制》、《寓言》、《论实业制度》、《实业家问答》、《新基督教》等。
傅立叶的主要著作有:《全世界和谐》、《四种运动论》、《论家务—农业合作社》、《经济的和协作的新世界》和《论商业》等。
《论商业》一文于1845年由他的门徒发表在《法郎吉》杂志上。
欧文的主要著作有:《致拉纳克郡的报。
马恩同空想社会主义:两种和谐社会观的区别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学说通常所说的“空想社会主义”是指产生于十六世纪初的西欧,创始人为英国的托马斯·莫尔、德国的闵采尔,以及后来意大利的康帕内拉、英国的温斯坦莱、法国的摩莱里、马布利、巴贝夫等人,十九世纪初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为杰出代表,之后德国的魏特林、法国的卡贝和布朗等人所持的学说。
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的具体学说虽有所不同,但也有共同点。
他们的设想各有所长,却有共同的基本特征:以财产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有阶级就没有剥削与压迫,人人参加劳动,生产实行计划管理,人人有充分的自由时间,人自由平等的享受生活,教育普及,妇女解放,三大差别(脑体劳动、工农、城乡三大差别)在消失,国家逐渐消亡,等等。
二、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发展第一阶段: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6、17世纪)代表人物:托马斯·莫尔(1478-1535)英国政治家、思想家,代表作是《乌托邦》;托马斯·康帕内拉(1568-1639)意大利思想家,代表作是《太阳城》。
托马斯·闵采尔(1490- 1525)“千年太平天国”2、主要特点采用文学作品的形式,虚构地描绘了一个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理想社会。
第二阶段:空想平均社会主义(18世纪)1、代表人物摩莱里(1720-1780)法国杰出思想家代表作是《自然法典》;马布利(1709-1785)法国著名的政治家、理论家、历史学家,代表作是《论法制或法律的原则》巴贝夫(1760-1797)法国革命家、平等派运动领袖,代表作是《永久地籍册》2、主要特点我拥护斯巴达人的作法……以贫困、自制、节制和勇敢自豪的斯巴达人是幸福的”。
而要恢复这种完全平等,就必须禁欲,需求越少,幸福越多,清心寡欲是最高尚的道德。
——马布利马布利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是主张“苦修苦炼的、禁绝一切生活享受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
” ——恩格斯第三阶段: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初期)1、代表人物圣西门(1760-1825)法国思想家,代表作《论实业制度》;傅立叶(1772-1837)法国思想家,代表作《新世界》;欧文(1771-1858)英国著名的实业家、思想家代表作《新社会观》《人类思想实践中的革命》。
分析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经历的不同阶段空想社会主义是伴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而产生的思想体系。
从1516年莫尔的《乌托邦》算起,到1848年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它经历了三百多年的盲目徘徊、寻求和探索。
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十六、十七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出现的只是关于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描写。
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莫尔、意大利的康帕内拉和德国的闵采尔。
以莫尔的《乌托邦》一书为先声,继之有康帕内拉的《太阳城》、闵采尔关于“千载太平天国”的幻想、英国“掘地派”领袖温斯坦莱的《自由法》等。
这一阶段的空想家门关于理想社会的描绘,还流于单纯的幻想,还只是“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
一般来说,在这个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萌芽阶段,只不过是粗线条的划出了自己的思想领域,用游记、小说的形式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还完全缺乏现实主义精神,而且还参杂了小资产阶级乃至剥削阶级的思想杂质。
第二阶段,是十八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这时候在形式上已经发生了重大突变,出现了理论上论证社会主义理想的著作。
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摩莱里、马布利和巴贝夫。
我们从摩莱里的《自然法典》、马布利的论战著作、巴贝夫的论文和演说中,可以看到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突破《乌托邦》以来的传统的文学游记的形式,利用资产阶级理性主义和人性论,赋予它以崭新内容,着重从理论上探讨社会主义的一些重大原则,论证社会主义的合理性。
在内容上,它们超过了同一时期的启蒙学派所宣扬的观点,初步大批判的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
在这一阶段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在由幻想故事走向理论化的过程,这些空想家们开始寻求在现实世界实现理想社会制度的道路。
马布利一方面幻想通过立法措施对现实社会进行逐步改革,经过一个过渡阶段,最后实现他的理想社会;另一方面又提出人民有权通过革命手段推翻暴君统治的主张。
巴贝夫主张通过暴力革命推翻刚刚建立的法国资产阶级政权,把革命实践同实现未来理想社会制度结合起来。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历程[权威资料]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历程从十六世纪起,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为止,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
空想社会主义又称乌托邦社会主义,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尚未成熟时期的一种社会主义学说。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相应而生。
下面是人类社会各个阶段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设想。
一、16-17世纪,资本主义处于简单协作的最初发展阶段,代表人物有:莫尔,康帕内拉,闵采尔莫尔: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莫尔在他的名著《乌托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异国的旅行见闻。
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由秘密投票产生。
他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必须消灭它。
在《乌托邦》中,提出了公有制,讨论了以人为本、和谐共处、婚姻自由、尊重女权、宗教多元等与现代人生活休戚相关的问题。
莫尔创造了“乌托邦”一词,在资本主义刚萌芽时就提出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开创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他的思想成为现代社会主义思潮的来源之一。
康帕内拉:《太阳城》是康帕内拉的重要代表作,他描绘出一个完全不同于当时西欧各国社会的新型理想社会:即没有剥削,没有私有财产;人人劳动,产品按需分配;太阳城里实行“哲人政治”,只有大智大慧的“贤哲”才能担任最高管理人;教育与生产相联系,存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太阳城》反映了意大利下层人民反对封建剥削,要求幸福生活的愿望,说明了只有废除私有制,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社会才能为科学和文化的繁荣创造前提,才能使人的聪明智慧得到完满的发展。
闵采尔:他在批判旧世界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千年太平国的理想社会,这是闵采尔政治纲领的核心,也是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反映。
他通过宗教改革的形式传播以暴力推翻封建制度,希望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差别、没有剥削和没有私有财产的社会。
但他要求立刻建立接近共产主义的社会的理想超出时代的要求,超出当时的物质条件和大多数农民、平民的直接要求,缺乏实现的物质基础。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代表人物空想社会主义诞生以后,其思想理论的发展,是随着资本主义矛盾的激化、随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而发展的。
在数百年的历史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伟大的名字,传颂着很多不朽篇章,留下了众多动人的故事。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从16世纪初到17世纪末,是早期空想社会主义阶段。
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像一群灿烂的新星呈现在人类思想史上,主要代表人物有托马斯?莫尔、托马斯?闵采尔、托马斯?康帕内拉、杰拉德?温斯坦莱等人。
他们用文学的语言批判资本主义带来的各种灾难和罪恶,阐述他们对理想社会的构想,幻想了一个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莫尔的《乌托邦》和康帕内拉的《太阳城》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思想。
托马斯?莫尔(1478—1535)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鼻祖。
他出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贵族家庭,天资聪颖,14岁时就到牛津大学深造。
在大学里,莫尔阅读了大量人文主义著作和古典作家的作品,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他最喜欢读的书。
大学毕业后,他很快成为出色的律师和知名的议员,还担任过下议院议长和大法官,但他没有满足于锦绣仕途和荣华富贵,而是致力于社会问题的思考。
他亲眼目睹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残酷,对“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深有感触,这引起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当时意大利著名航海家韦斯甫契的游记风靡整个欧洲,他在游记中说,在巴西南纬18度的地方留下了24个人,在那里安家落户。
莫尔遂决定假借24个人中的一位,讲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于是写成了人类思想史上第一部空想社会主义著作《乌托邦》。
莫尔在书中控诉了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他说:你们的羊“一向是那么驯服,那么容易喂饱,据说现在变得很贪婪、很凶蛮,以致于吃人,并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和城市蹂躏成废墟”。
1535年7月7日,莫尔因反对国王亨利八世任英国教会的首领被判死刑。
有人规劝莫尔悔过,他回答说:“自由的代价的确很高,但是我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
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历史贡献及局限性一、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19世纪早期,出现了空想社会主义著名代表人物,他们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终结于19世纪30~40年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和成长时期剥削者与被剥削者间对立的反映,是在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代无产阶级先驱者的思想体系,它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6、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是:对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只是一种文学描述;提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如公有制、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等,但还是一个粗糙而简单的轮廓;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方案时以手工工场为原型。
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莫尔、闵采尔为代表。
第二阶段: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是:认识进入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并用“法典”的形式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对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对私有制引起的经济上的不平等,进而导致政治上的不平等的论述,对过去所有的国家制度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并为富人服务的分析等,已经接近历史的实际;有了初步的阶级观点,绝对平均主义的、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是其突出特点;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时,以农村公社和手工工场为原型。
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摩莱里、巴贝夫为代表。
第三阶段: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顶峰的时期,其主要特点是:批判矛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制度;理论上提出了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私有制产生阶级和阶级剥削等观点,并用这种观点去分析历史和现状,从而预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在设计未来社会蓝图时以大工厂为原型,完全抛弃了平均主义和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使社会主义成为一种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
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
二、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积极贡献①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揭露和批判,提供了研究资本主义早期发迹史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珍贵的思想材料。
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及思想
空想社会主义是一种改变社会结构的思想,它提出了一种新的社会经济模式,
旨在改善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状况。
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和思想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
马克思是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一种新的社会经济模式,即
“共产主义”。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状况是不公平的,应该改变。
他提出了一种新的社会经济模式,即“共产主义”,它旨在消除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他把马克思的思想发展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
理论,即“社会主义”。
他认为,社会主义是一种更加公正的社会经济模式,它旨在消除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他还提出了一种新的政治模式,即“共和主义”,它旨在改善社会的政治状况,实现政治公正。
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和思想有很多,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其中最著名的。
他
们提出了一种新的社会经济模式,即“共产主义”,它旨在消除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他们还提出了一种新的政治模式,即“共和主义”,它旨在改善社会的政治状况,实现政治公正。
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理论,为改变社会结构,改善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空想社会主义代表1、托马斯·莫尔(1)生平简介托马斯·莫尔( St. Thomas More又作Sir Thomas More , 1478年2月7日—1535年7月6日)欧洲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创始人,才华横溢的人文主义学者和阅历丰富的政治家,以其名著《乌托邦》而名垂史册。
1478年,莫尔生于伦敦的一个法学家庭,毕业于牛津大学,曾当过律师、国会议员、财政副大臣、国会下院议长、大法官。
1535年因反对亨利八世兼任教会首脑而被处死。
(2)主要思想柏拉图的思想对莫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来的评论家中有人干脆将《乌托邦》称为柏拉图《理想国》的续篇。
他是一位坚定的人文主义者。
在法律方面的苦心钻研,使他的知识更为丰富,也培养了他的现实主义态度。
主要思想:批判欧洲的君主制度、要求建立全新的人民国家的思想。
他在君主制时代竭力提倡以民为本。
废除私有制,莫尔思想的第一个特点,也是最重要的特点;发展生产创造巨大财富,视解决民生问题为最大的美德,并关心如何从体制上来保证劳动者能够得到劳动果实,他更强调发展生产创造财富的重要性;莫尔非常关心民众的教育;托马斯·莫尔也对宗教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近代的宗教努力使自己从绝对主义的中古形式里解放出来。
(3)主要代表作《国王理查三世本纪》,这是英国历史学的第一篇名著,莎士比亚的戏剧《理查三世》就是以莫尔的这本书为蓝本,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暴君的形象。
《乌托邦》一书是莫尔的不朽之作,它的全名是《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写于1515年至1516年出使欧洲期间,用拉丁语写成。
书中叙述一个虚构的航海家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
“乌托邦”一词来自希腊文,意即“乌有之乡”。
莫尔第一次用它来表示一个幸福的、理想的国家,莫尔说,“乌托邦”是南半球的一个岛国。
在那里,社会的基础是财产公有制,人们在经济、政治权力方面都是平等的,实行按需分配的原则。
19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著名代表人物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是为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
空想社会主义准确的译法为乌托邦社会主义,人们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以及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
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准确的译法为乌托邦社会主义,流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著名代表人物为:莫尔、康帕内拉、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以及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
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6世纪至17世纪、18世纪和19世纪初,共经历了300多年。
三个阶段的社会和历史条件各不相同,无产阶级的发展水平也不同。
1.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及其代表人物和特征?(1入16和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这一时期最有影响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是英国的托马斯・莫尔和意大利的托马斯・康帕内拉。
关于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总体特点:第一.它们基本上是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的反应,是近代无产阶级的先驱者反对早期资本主义的最初的呐喊;第二.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吸收并改造了古希腊柏拉图的思想、早期基督教的平等思想以及当时正蓬勃兴起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第三.它们在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的理想,开辟了社会主义思想史的新时代;第四.它们对未来社会主义理想制度的主张都较为粗疏,缺乏严密的理论论证;第五.它们的理想社会都是建立在手工业和小农业生产基础上的,带有明显的小生产者思想的烙印;第六.它们普遍不承认资本主义的历史合理性,而把资本主义与封建制度及一切私有制度一起看成是一种罪恶的制度。
(2)、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代表人物:杰拉德・温斯坦莱(1609 —1652)是掘地派的著名领袖和代言人。
改变了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游记文学形式,增强了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色彩。
在法国大革命的暴风雨即将来临的时刻,思想领域的斗争也异常激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学说和派别。
为适应政治斗争的需要,资产阶级思想家发动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思想启蒙运动。
正是在启蒙运动的过程中,一股反映无产者利益和要求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也涌现出来。
梅叶、摩莱里和马布利、弗朗索瓦诺埃尔・巴贝夫等人则是这一思潮最杰出的代言人。
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总体特点:第一.这一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在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早期社会主义者的思想,进行了许多新的探索,把空想社会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第二.相对于16 —17世纪莫尔等人的社会主义思想,以摩莱里、马布利和巴贝夫等为主要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基本上剥去了早期空想家们的神学外衣,也抛弃了纯粹幻想的文学手法,他们把社会主义建立在自然法学说与理性论基础之上,其现实感更强了;第三.这一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已带有明显的理论思辨与理论论证色彩,开始从理论上探讨和论证废除私有制等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其科学性更强了;第四.这一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的法学色彩极为鲜明,空想社会主义者们大都从法学的角度、通过法律条文的形式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和教育制度乃至社会生活的诸多重大原则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或详细的论述;第五.这一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带有明显的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的特征,恩格斯称之为,禁欲主义的、禁绝一切生活享受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代表人物
篇一: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和主要观点
分析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经历的不同阶段
空想社会主义是伴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而产生的思想体系。
从1516年莫尔的《乌托邦》算起,到1848年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它经历了三百多年的盲目徘徊、寻求和探索。
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十六、十七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出现的只是关于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描写。
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莫尔、意大利的康帕内拉和德国的闵采尔。
以莫尔的《乌托邦》一书为先声,继之有康帕内拉的《太阳城》、闵采尔关于“千载太平天国”的幻想、英国“掘地派”领袖温斯坦莱的《自由法》等。
这一阶段的空想家门关于理想社会的描绘,还流于单纯的幻想,还只是“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
一般来说,在这个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萌芽阶段,只不过是粗线条的划出了自己的思想领域,用游记、小说的形式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还完全缺乏现实主义精神,而且还参杂了小资产阶级乃至剥削阶级的思想杂质。
第二阶段,是十八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这时候在形式上已经发生了重大突变,出现了理论上论证社会主义理想的著作。
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摩莱里、马布利和巴贝夫。
我们从摩莱里的
《自然法典》、马布利的论战著作、巴贝夫的论文和演说中,可以看到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突破《乌托邦》以来的传统的文学游记的形式,利用资产阶级理性主义和人性论,赋予它以崭新内容,着重从理论上探讨社会主义的一些重大原则,论证社会主义的合理性。
在内容上,它们超过了同一时期的启蒙学派所宣扬的观点,初步大批判的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
在这一阶段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在由幻想故事走向理论化的过程,这些空想家们开始寻求在现实世界实现理想社会制度的道路。
马布利一方面幻想通过立法措施对现实社会进行逐步改革,经过一个过渡阶段,最后实现他的理想社会;另一方面又提出人民有权通过革命手段推翻暴君统治的主张。
巴贝夫主张通过暴力革命推翻刚刚建立的法国资产阶级政权,把革命实践同实现未来理想社会制度结合起来。
但这一阶段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普遍带有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的倾向。
最后,在十九世纪初叶,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进入第三个发展时期。
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他们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前辈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精神和对未来社会原理的探索成果,丰富了发展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并把其推进到最高阶段。
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着的学说就这样应运而生了,也正是这一时期的无产阶级和贫苦劳动群众的经济政治要求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