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缤纷的童年》核心素养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69.25 KB
- 文档页数:28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语文园地六》。
主要内容包括:诗词欣赏《题西林壁》,阅读理解《奇怪的大石头》,以及综合性学习“诗海拾贝”。
二、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题西林壁》,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的意境,培养审美情趣。
2. 通过阅读《奇怪的大石头》,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3. 通过综合性学习“诗海拾贝”,拓展学生的诗词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词的意境理解和阅读理解的深入剖析。
教学重点:《题西林壁》的诗意体会和《奇怪的大石头》的阅读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幅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而引出《题西林壁》。
2. 诗词欣赏:(1)朗读《题西林壁》,让学生体会诗的韵律美。
(2)解析诗句,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
(3)背诵诗词,加强记忆。
3. 阅读理解:(1)让学生自主阅读《奇怪的大石头》,了解文章大意。
(2)讲解阅读技巧,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文章,理解科学现象。
(3)讨论文章中的疑问,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4. 综合性学习:(1)介绍“诗海拾贝”活动,引导学生收集喜欢的诗句。
(2)学生分享收集的诗句,互相交流,提高文学素养。
六、板书设计1. 《题西林壁》作者:苏轼意境: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2. 《奇怪的大石头》阅读技巧:理解文章、剖析现象3. “诗海拾贝”收集诗句、交流分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题西林壁》。
(2)根据《奇怪的大石头》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解释科学现象。
(3)收集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并写出心得体会。
2. 答案:(1)背诵《题西林壁》的标准答案。
(2)科学现象的合理解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主题是“成长的故事”,通过五个篇目:《灰雀》、《小珊迪》、《手术台就是阵地》、《麻雀》、《茶馆》讲述了不同人物在成长过程中的经历和感悟。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故事性的课文比较感兴趣。
但是,对于一些深刻的道理和情感还需要引导和感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训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课文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感悟课文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写作指导法:通过写作,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生字词卡片:制作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写作素材:准备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写作素材,帮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本课的主题“成长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跟随课文的主人公一起经历成长的故事。
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朗读练习,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情感。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的人物和道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共5课时)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篇文章:《陀螺》、《小木偶的故事》和《麻雀》。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游戏的智慧”,通过这三个故事让学生体会游戏中的智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寓言故事和童话故事有较高的兴趣。
但在理解故事深层含义和道理方面,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的智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学会从故事中吸取智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的智慧。
2.难点:理解故事深层含义,学会从故事中吸取智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组讨论,提高课堂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和关键词。
3.教学用具:如图片、卡片等,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图片引入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一些与游戏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谈谈他们对游戏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老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和动作。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4.巩固(10分钟)学生复述课文内容,老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篇文章:《陀螺》、《掌声》、《灰雀》。
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游戏”和“友谊”这两个主题展开,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游戏的乐趣,感受友谊的力量。
教材还配备了一些词汇和语法点,如动词的过去式、形容词的比较级等,需要学生在阅读中加以理解和运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和运用一些基本的语法点和词汇。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句子结构和较难的词汇,可能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于游戏的兴趣较高,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一些基本的词汇和语法点。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点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和写作。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体验游戏的乐趣,感受友谊的力量,培养良好的朋友。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一些基本的词汇和语法点。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点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和写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点。
2.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情感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验游戏的乐趣,感受友谊的力量,培养他们的情感素质。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辅:准备教材和相关的教辅资料,以便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和帮助。
2.课件和教具:准备相关的课件和教具,以便在教学中更好地呈现和解释文章内容。
3.游戏准备:准备一些游戏,以便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本节课的主题——游戏和友谊,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游戏和朋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文章标题和图片,引导学生预测文章内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新教案)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人与自然”这一主题展开,包括《大自然的语言》、《瀑布》、《风娃娃》三篇课文。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奇妙之处,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的意识。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和深层次含义。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视频、课堂活动素材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入本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4.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1. 课题: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 主题:人与自然3. 内容:- 《大自然的语言》- 《瀑布》- 《风娃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复习生字词。
2. 拓展作业:选择一篇关于自然的文章进行阅读,写一篇读后感。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了解了自然的多样性和奇妙之处,培养了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重点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识别和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及其深层次含义,以及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需要特别关注和深入讲解的部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优秀教案设计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六》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生活中的一些文明礼仪,并能够运用这些礼仪知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课文并理解其中的意义。
同时,他们也已经学习过一些基本的文明礼仪知识,对于课文中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一些细节的理解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文明礼仪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学会从细节中观察和理解问题,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做一个有素质的人。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文明礼仪知识。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从细节中理解课文的意义,并将文明礼仪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和讲解,引导学生从细节中理解课文的意义,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文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文明礼仪卡片:制作一些文明礼仪的卡片,用于学生在课堂上的操练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在公共汽车上遇到老人需要帮助的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文明礼仪来帮助老人。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激发学生对文明礼仪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认真听讲并思考课文中的文明礼仪知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分析及全部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教材内容包含了3篇课文:《麻雀》、《灰雀》、《父亲、树林和鸟》。
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通过讲述不同的人物与动物之间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和分析文章的大意。
但是,对于一些细节的把握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还不够丰富。
此外,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待提高,需要通过阅读优秀的文章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想象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欣赏自然美,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爱心,懂得关爱他人和保护动物。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细节的把握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以及如何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写作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2.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3.写作指导法:通过分析优秀的课文,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表达,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课文录音:准备课文录音,让学生在听力训练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写作素材:准备一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写作素材,帮助学生在写作时有所依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逐段阅读,理解课文大意。
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帮助学生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螺》,看看以前的陀螺。
(板书课题:陀螺)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默读课文。
课件出示读书要求:1.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2.通读课文,遇到难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3.在有疑问或有体会的地方作上批注,可以是一个词语或者一段话。
2.多种形式认读要求认读的生字。
(1)多媒体出示课文要求的会认字。
兵恨帅彻溃誉丑豪(2)小组之间互读生字,注意字的正确读音。
(3)找学生读,教师正音,注意翘舌音“帅、彻、丑”。
3.讲解多音字。
钉(dīnɡ)组词:钉子旋(xuán)组词:旋转(dìnɡ)组词:钉扣子(xuàn)组词:旋风4.书法课堂,教学生字。
课件出示会写字:(1)重点指导:“旋”左窄右宽,“况”左边是两点水,“仍”最后一笔是撇不是捺,“预”的左边是“予”而不是“矛”。
(2)学生书写、仿写,每个汉字认真书写两遍。
(3)多媒体展示学生写的生字,其他学生评价。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再次默读课文,思考: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试着用一句话概括事件。
预设:本文的线索是陀螺。
主要讲了“我”用一只其貌不扬的小陀螺打败了小伙伴的大陀螺,为“我”带来了胜利的喜悦。
2.浏览课文,梳理文章思路。
课件出示填空练习,学生读课文,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
(先出示填空,再根据讲解出示答案)课时教学设计表示理解)假设:莉莉,没关系,只要你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做作业,就一定能考到100分。
师:你也是在鼓励她,可是,莉莉试卷上的这道题还是不会做,怎么办?假设:莉莉,我告诉你这道题怎么做,我教你吧!师:你的帮助会使莉莉更快的从失败中走出来(师板书:主动帮助)师:如果你只是看到她在哭,那你知道她为什么哭吗?这时候你会……(询问莉莉为什么会哭)师:是啊!要知道她为什么哭才能安慰她,(师板书:问清原因)师:其实,所有的语言和帮助都出自于我们对莉莉的同情和关心。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教学内容:《语文园地六》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本课教学内容包括阅读、写作、词汇、语法、口语交际等多个方面。
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提高写作能力,丰富词汇量,巩固语法知识,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语文园地六》,使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写作能力,丰富词汇量,巩固语法知识,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情境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语文园地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1. 阅读技巧的掌握: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 写作能力的提升: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所学词汇、语法知识进行写作。
3. 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如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课文插图、教学视频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起学生对《语文园地六》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新课导入:简要介绍《语文园地六》的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3. 阅读教学: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章主旨,学习阅读技巧。
4. 写作教学:指导学生运用所学词汇、语法知识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5. 口语交际: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语文园地六》2. 教学内容:阅读、写作、词汇、语法、口语交际3. 教学目标:掌握阅读技巧,提高写作能力,丰富词汇量,巩固语法知识,提升口语表达能力4. 教学难点:阅读技巧的掌握,写作能力的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课堂小结、作业布置作业设计:1. 阅读理解题:针对《语文园地六》的内容,设计一些阅读理解题,检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