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严重创伤病人的麻醉
- 格式:ppt
- 大小:2.71 MB
- 文档页数:24
【病例简介】患者陆子鹏男性,50岁,住院号:125684,因车祸胸腹部、四肢外伤紧急入院,查体:神志模糊,面色青紫,左胸部塌陷,有骨擦音,腹部膨隆,双上肢肿胀,有骨擦音,左下肢有皮肤青紫。
血压80/66mmHg,心律140次/分,SPO2 84%。
急送手术室准备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
【问题】1、请对该病人进行术前评估及处理?检查骨折处(出血量?)、听诊双肺、心脏、腹部(视触叩听)监测:有创血压、静脉压、自体血回收机、插胃管、体温、加温、尿量、血气分析、凝血系列失血量的判断、允许性低血压策略2、气管插管全麻后气道阻力增大,SPO2继续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应怎样处理?胸部损伤无论是开放型或是闭合型,通气功能都受影响,即使单纯肋骨骨折,亦可因疼痛而妨碍呼吸。
多发肋骨骨折可导致连枷胸,因胸壁塌陷可出现明显的反常呼吸。
胸部伤合并颅脑外伤者,因中枢抑制,可进一步削弱通气而致严重低氧血症。
气胸是胸部创伤常见的并发症,可因纵隔移位而严重干扰呼吸和循环,如系张力性气胸则影响更甚。
麻醉前必须先施行胸腔穿刺闭式引流,否则可因正压通气而加剧胸腔积气和纵隔移位,甚至猝死。
3、该患者选择麻醉方法?药物选择?吸入全麻绝大部分吸人全麻药高浓度时均抑制循环功能,其程度与全麻的深度成正比。
对创伤患者应采用低浓度静吸复合麻醉以减少对循环的抑制。
相比较氟烷和安氟烷,异氟烷与地氟烷的心肌抑制作用轻;七氟烷对心肌抑制作用较小,且对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依托咪酯理论上对交感神经和压力感受器影响小,可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病人的诱导,但也需注意掌握推注速度和剂量。
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均可用于创伤性休克病人的麻醉维持。
休克病人应用肌松药,不仅能使麻醉保持在较浅水平,从而减轻全麻药对循环的影响,而且使体腔内手术区显露更好,有助于手术顺利施行。
罗库溴铵、维库溴铵与顺式阿曲库铵在临床应用剂量范围内,不阻断交感神经节,不释放组胺,对心血管的影响轻微,麻醉诱导和维持均可应用。
严重创伤急危病人的麻醉处理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事故等外伤性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创伤急危病人的救治已经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课题。
在这类病人的救治中,麻醉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做好麻醉处理工作,才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有效治疗。
本文将就急危重症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什么是急危重症患者?急危重症患者泛指生命威胁大,病情转变迅速的病人。
有些急危重症患者突发病情,如心源性休克、原发性脑出血等。
有些人则是由于意外而导致重大创伤,如高空坠落、车祸、爆炸或火灾等。
这些意外创伤往往会导致多个器官的损伤,极易引发休克和内脏衰竭等生命威胁性并发症。
对于这些患者,及时有效地进行麻醉处理,是保障其生命安全的关键。
麻醉处理的目的麻醉处理是为了减轻患者疼痛和不适感,让患者在手术操作或治疗过程中保持安静,同时防止患者进行不适当的身体活动或抵抗。
当然,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麻醉处理还有如下目的:•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受;•降低患者的紧张程度,提高患者的容忍度;•为治疗提供安静和合适的操作环境;•防止患者意外痛感或休克;•调整患者的生理和代谢状态,提高对治疗措施的反应性;麻醉处理是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中重要的环节。
麻醉处理的注意事项了解患者的状况在麻醉处理前,必须了解患者的状况,包括既往病史、最近的用药和过敏史等。
同时,还需明确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和情况变化等。
对于急危重症患者,麻醉医生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尽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或风险。
选用合适的麻醉方法针对不同的患者状况,需要选用不同的麻醉方法。
急危重症患者麻醉处理一般使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具体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的需要进行综合判断。
应避免使用可能会影响患者生命体征的麻醉方法,如神经阻滞麻醉、表面麻醉等。
监控生命体征的变化在麻醉处理过程中,应保持严密的监控,随时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包括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保持良好的通讯在急危重症患者麻醉处理中,医护人员应保持良好的通讯,进行有效的协作与配合。
创伤病人手术的局部麻醉药局麻药依其分子结构的不同分为酯类麻醉药和配胺类麻醉药。
常用酯类麻醉药有普鲁卡因、氯普鲁卡因、丁卡因等;常用酰胺类局麻药有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等。
两类局麻药无交又过敏反应,故对某一类有过敏反应史时,可选用另一种类局麻药。
临床上常依据局麻药的作用时间长短将其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局麻药。
局麻药的正确选用重点取决于麻醉医师对药物作用及适应证、使用方法的认识程度,以及对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或副作用和相互作用后的协同或拮抗作用的了解。
⒈普鲁卡因⑴普鲁卡因(Procaine,Novocaine) 又称奴夫卡因,为酯类局麻药,通过稳定神经膜,抑制离子流发挥神经阻滞作用。
是一种弱效、短时效但较安全的常用局麻药。
它的麻醉效能较弱,黏膜穿透力很差,故不用于表面麻醉和硬膜外阻滞,主要用于局部浸润麻醉。
加入缩血管药物可延长作用时间.⑵普鲁卡因虽有奎尼丁样抗心率失常作用,但因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和生物转化过快,而不适于作为抗心率失常药。
普鲁卡因与琥珀胆碱作用于相同的血浆胆碱酯酶,故可延长琥珀胆碱的肌松作用。
⑶普鲁卡因用法和剂量①局部浸润麻醉:常用浓度为0.25%~1.0%,成人一次限量为19。
作用维持时间45~60min。
②周围神经阻滞:可用1.5%~2.0%溶液,一次用量不得超过限量。
③蛛网膜下腔阻滞:一般采用3%~5%溶液,剂量不超过150mg。
浓度过高可能造成脊髓的损害。
④以往曾采用的静脉复合麻醉常用浓度为1.0%~2.0%的溶液。
近20年来由于一些新型药物的临床应用以及麻醉技术和方法的发展,该方法已趋淘汰。
⑷普鲁卡因的应用注意①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心脏传导阻滞病应慎用,产妇、老人、低血容量、高危病入、腹内压增高的病人应减量。
②对普鲁卡因与酯类局麻药过敏的病人禁忌,对普鲁卡因皮试的方法及可靠性尚有争论。
使用者对过敏反应须保持高度警惕,应做好急救药品和复苏条件准备。
⒉氯普鲁卡因⑴氯普鲁卡因(Chloroprocaine)是酯类短效局麻药,氯普鲁卡因与普鲁卡因相似。
创伤病人的麻醉处理麻醉是一种医疗技术,用于使患者在手术或其他疼痛性操作中无感觉或无意识。
对于创伤病人来说,麻醉处理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可能面临严重的疼痛和紧急情况。
下面将详细介绍创伤病人的麻醉处理的标准格式。
一、麻醉前评估在给创伤病人进行麻醉处理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麻醉前评估。
这包括了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通过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麻醉风险,可以确定最适合的麻醉方式和药物选择。
1. 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过敏史、手术史、家族史等,特别关注与麻醉相关的疾病或手术史。
2. 体格检查: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心血管、呼吸、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评估,以确定患者的基础生理状态。
3. 实验室检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以评估患者的器官功能和血液状况。
4. 心电图和胸片:对于需要手术的创伤病人,进行心电图和胸片检查,以评估心脏和肺部功能。
二、麻醉方式选择根据创伤病人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类型,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常见的麻醉方式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和腰麻等。
1. 全身麻醉:适用于需要大面积手术或对患者要求无痛感的情况。
全身麻醉可以通过静脉药物给药或吸入麻醉剂来实现。
2. 局部麻醉:适用于小手术或局部区域的疼痛处理。
局部麻醉可以通过局部麻醉药物注射或表面麻醉来实现。
3. 腰麻:适用于下肢手术或腹部手术。
腰麻通过在腰椎间隙注射麻醉药物,使患者在手术期间无痛感。
三、麻醉药物选择根据创伤病人的情况和手术类型,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
常用的麻醉药物包括镇痛药、镇静药、肌松药等。
1. 镇痛药:用于控制术后疼痛。
常见的镇痛药物有吗啡、芬太尼等。
2. 镇静药:用于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常见的镇静药物有丙泊酚、咪达唑仑等。
3. 肌松药:用于放松患者的肌肉,便于手术操作。
常见的肌松药物有琥珀胆碱、罗库溴铵等。
四、麻醉监测在创伤病人的麻醉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全程监测,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麻醉效果。
第三十一章严重创伤病人的麻醉一、填空题:1.严重创伤病人的病情特点包括、、、、。
2.严重创伤病人的麻醉特点包括、、、、、。
3.严重创伤病人麻醉期间循环管理应做到、、、。
4.昏迷的判定标准、、。
二、判断题:1.胸部创伤病人如果合并有张力性气胸,麻醉诱导前必须先行胸腔闭式引流处理。
()2.挤压综合征病人使用琥珀胆碱比维库溴铵更安全。
()3.腹部创伤最易出现的是脾破裂。
()4.判断创伤病人是否饱胃,主要要明确进食与受伤的间隔时间。
()5.创伤挤压综合征的病人易出现肾功能不全。
()三、选择题:A型题1. 创伤病人的特点如下,除外()A.血容量丢失B.多见复合法C.年老者居多D.以车祸为主E.可发展为MODS2.创伤挤压综合征病人易出现()A.呼吸功能不全B.循环功能不全C.肝功能不全D.肾功能不全E.脑水肿3.创伤病人麻醉避免误吸最安全的方法()A.推迟麻醉,使进食时间达6小时以上B.置胃管吸引C.诱发呕吐D.表面麻醉后清醒气管插管E.插管时压迫环状软骨4.骨盆骨折最危险的并发症是()A.骨盆腔内出血B.膀胱破裂C.尿道出血D.骶丛神经损伤E.直肠损伤5. 对创伤病人哪种处理不正确()A.严重者应给予吸氧B.失血量少于15%,可暂不输血C.不宜单纯使用葡萄糖液D.颈椎骨折脱位者,气管插管不宜过度仰头E.血压数值是反映创伤程度的唯一依据B型题A.血压升高,心率增快B.血压下降,心率减慢C.血压升高,心率减慢D.血压下降,心率增快E.血压不变,心率增快6.疼痛刺激()7.代偿性休克()8.失代偿性休克()9.代偿性休克病人腰麻后平面达T3()10.休克病人输血输液治疗()C型题A.全身毛细血管渗出增加B.儿茶酚胺释放增加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11.烧伤病人早期()12.胸腹联合外伤早期()13.感染性休克晚期()A.血GOT、GPT明显增高B.血白细胞增多,中性比例增大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14.肝破裂早期()15.空腔脏器损伤早期()X型题16.创伤病人出现躁动不安的可能有()A.颅脑损伤B.缺氧C.低血压D.疼痛E.组织坏死,释放毒素,吸收入血17.创伤病人出现ARDS的主要发病因素有()A.胸部直接损伤B.休克C.大量输血D.误吸E.败血症18.创伤病人气管插管使用琥珀胆碱的副作用有()A.颅内压增高B.胃内压增高C.眼内压增高D.血钾增高E.肌肉疼痛19.高位截瘫易出现()A.呼吸困难B.休克C.神志消失D.肺水肿,肺栓塞,肺部感染E.心律失常20.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期补液要用适量碱性溶液是由于()A.等渗盐水较体液偏酸B.常出现血红蛋白尿C.尿内丢失大量碱D.多存在代谢性酸中毒E.存在高血钾症四、名词解释:1.DIC:2.ARDS3.ARF4.挤压综合征五、问答题:1.简述严重创伤病人的病情特点。
严重创伤病人手术的麻醉特点与麻醉前治疗1.不能耐受深麻醉任何全身麻醉药都是机体各系统、器官抑制剂,全身麻醉药用量与机体基础代谢成正比。
这两点对选用麻醉药及掌握麻醉药用量非常重要。
椎管内麻醉,尽管用药量少,因其对神经阻滞所致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明显,安全性明显低于浅全身麻醉。
浅全身麻醉,特别是氯胺酮、羟丁酸钠这两种全身麻醉药,除非病人肾上腺功能衰竭,一般配合肌肉松弛剂,都能收到较好麻醉效果。
2.难以配合麻醉采用局部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和椎管内麻醉,皆需病人合作。
严重创伤病人多疼痛难忍,且由于严重循环障碍,病人多烦躁不安,难以保证安静的手术野,尽管这些麻醉方法简单易行,但有时却难以采用。
3.难以避免呕吐误吸严重创伤病人,胃肠道多处于充满状态,任何镇痛药及机械性刺激,均可引起呕吐、甚至误吸,严重威胁病人安全,此类病人的麻醉处理,必须做到确保消化道与呼吸道隔绝,并要维持到术后患者完全清醒时为止,以策安全。
4.麻醉药作用时间明显延长严重创伤病人,由于循环系统功能障碍,肝肾功能继发性受损,除吸入性全身麻醉药不经肝脏代谢、很少于扰肝肾功能外,静脉全身麻醉药基本均由肝脏解毒、经肾脏排泄,因此少量麻醉药应用,便可使术后复苏时间明显延长,这种情况将促使麻醉医师慎用不利于术后复苏的麻醉剂。
5.常伴有不同程度脱水、酸中毒需手术治疗的严重创伤病人,均伴有不同程度等渗性脱水或全血丢失,严重影响机体通过有氧代谢途径获得能量来源,同时也使肾脏对代谢废物的排泄及再生HCO3-的功能受损,必然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脱水是原发的,酸中毒是继发的,这些病生理情况的发生导致了其他系统、器官功能异常,使机体耐受麻醉能力明显减低,极易发生麻醉意外。
6.常需支持循环功能对严重创伤病人,为保证生理活动必须的循环功能,无例外地要行液体复苏,代血浆、平衡盐液是液体复苏的首选液体,但因体液大量丢失及严重创伤后生成的有毒物质的影响,为使病情迅速逆转,常需即时应用血管活性药及正性肌力药,这些药物的应用可使麻醉医师对麻醉药的循环影响作出错误估计,也许会使麻醉医师加大麻醉药用量,并对循环状态的恢复作出错误判断。
麻醉学专业知识:烧伤病人的常用麻醉方法(一)部位麻醉1、局部浸润:多用于小面积取皮和植皮,病情危重者也可用作全麻的辅助。
通常加肾上腺素以减少出血,但对高血压者应注意血压的变化。
2、神经阻滞和椎管内麻醉:上肢手术除非存在禁忌,原则上都可采用神经阻滞麻醉。
中小面积和单纯肢体烧伤的切痂植皮以及晚期整形手术,选用各种神经阻滞和椎管内麻醉,效果最确切。
不过,椎管内麻醉常因背部穿刺点或其附近的皮肤已经烧伤或感染而不适用。
(二)静脉全麻对烧伤手术有一定优点,如诱导平稳、对呼吸道无刺激,方法简单,药物选择有较大余地。
但也有缺点,个体差异大,都有不同程度的呼吸抑滞,特别是剂量较大、注药过快或浓度过高时尤为明显。
常用的静脉麻醉药有:1、氯胺酮麻醉:氯胺酮是一种非巴比妥类速效静脉麻醉药,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可使动脉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对循环功能不全的病人很适用,但对有高血压、冠状血管供应不全者应用要谨慎。
氯胺酮不使咽喉部保护性反射消失,因此易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呼吸抑制轻微,不增加气道阻力,潮气量和呼吸频率均无明显改变,适用于头面部和呼吸道烧伤病人,但如剂量增加或速度过快,则有不同程度的呼吸抑制,可致呼吸停止。
应给氧或用面罩辅助呼吸,另外,氯胺酮增加呼吸道分泌物,术前应用阿托品,手术后病人多有幻觉、谵妄,癫痫病史者可诱发癫痫发作。
时间短者,2 mg/kg静推,维持时间20-30分钟。
肌注,4-8mg/kg,镇痛20-40分钟,手术时间长,可重复给药,反复多次给药延长苏醒时间。
也可以静滴,以0.1%氯胺酮维持麻醉。
目前也可采用微泵控制给药。
为克服单独应用的不良反应,可复合应用氟芬合剂、安定、咪哒唑仑、异丙酚或依托咪酯,可使氯胺酮作用时间延长,副作用减轻,但应注意呼吸抑制。
2、微泵静注异丙酚-氯胺酮复合全麻用于烧伤病人:异丙酚镇静及催眠作用迅速、平稳且恢复快,体内无蓄积,毒性小,但镇痛作用较弱,剂量偏大或注射过快易抑制呼吸和循环系统。
严重创伤急危病人的麻醉处理[ 10-03-09 14:47:00 ] 作者:高瑞瑶编辑:studa090420【关键词】严重创伤病人麻醉处理严重创伤病人有病情复杂、剧变的特点,对某些严重创伤病人手术治疗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唯一有效措施,应尽早实行。
对严重创伤病人,术前应给予适当量止痛、镇静药,消除病人紧张及恐惧,对已昏迷或垂危病人只应用抗胆碱药;对处于休克状态病人,最好是小量、分次静脉给药。
此类病人的麻醉选择可根据病人情况、手术要求选用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或全身麻醉,选用全身麻醉时以气管内全麻为宜,它可保证充分吸氧,有利于对呼吸进行控制,并能使麻醉医师有更多的时间处理循环方面的问题。
现将本院收治的严重创伤病人的麻醉处理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5例,男性30例,女性5例,年龄2~57岁,平均24.2岁,病程1至数小时,均系急诊手术,其中颅脑损伤10例,肝脾破裂15例,心脏刺伤2例,胃肠肾破裂8例,合并血气胸5例,15人合并有躯干四肢不同程度的复合伤和失血性休克。
麻醉及手术时间最长570min,最短40min,平均165min。
2 麻醉方法严重创伤如伴有多发骨折、头颈、躯干损伤病人,都应选用全麻下手术,但必须避免深麻醉,实际上抗休克病人对疼痛反应已较迟钝,只需维持浅全麻结合肌松药即可完成手术。
本组患者全麻18例,连硬外17例,分别占51.4%和48.6%,前者为脑外伤,胸部外伤及严重复合伤患者。
选择对呼吸、循环干扰较轻的咪唑安定或氯胺酮加肌松剂诱导,经口明视插管,其中3例重危病人未经任何诱导,直接经口插管。
年幼及重危病人采用表面麻醉加喉上神经阻滞下插管。
术中以静吸药物维持。
多选择氧化亚氮或低浓度氨氟醚加神经安定镇痛合剂和本可松复合麻醉,视病情及手术需要调节麻醉深浅。
对有血气胸者先作胸前闭式引流后再插管。
对17例无严重复合伤,以经各种抗休克治疗,有效血容量基本纠正的下肢及腹部患者,选择连硬外阻滞麻醉,以小剂量、低浓度分次给药为原则。
医学高级职称正高《麻醉学》(题库)模拟试卷二[多选题]1.关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叙述错误的是(江南博哥)A.2个或2个以上器官同时发生不可逆性功能障碍及衰竭B.涉及多器官的病理生理变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征C.其病因复杂、防治困难,但死亡率较低D.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所导致的肺性脑病也属于本病E.原发致病因素可以是急性也可以是慢性的参考答案:ACDE[多选题]2.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确认的NSAIDs分类包括A.乙酰水杨酸盐类B.非乙酰水杨酸盐类C.非水杨酸盐类D.非阿片类中枢性镇痛药E.辅助性镇痛药参考答案:ABC[多选题]3.关于硝酸甘油,叙述正确的有A.分子中的亚硝基团与血管平滑肌受体结合,扩张血管B.可降低前负荷,松弛血管,使心肌耗氧量减少,但心排血量无明显改变C.可发生反射性心动过速D.长时间大剂量应用有发生正铁血红蛋白血症的可能E.对脑血流和颅内压的影响不明显,可用于颅内高压患者参考答案:BCD[多选题]4.老年人的肾功能特点有A.对血管升压素反应性差B.保钠、保水功能强C.肾小管回吸收葡萄糖差D.对肾素-醛固酮反应敏感E.排泄药物时间延长参考答案:ACE[多选题]5.抗胆碱药的促进气道松弛作用是通过抑制气道平滑肌的毒蕈碱样受体来完成,此种毒蕈碱样受体的类型是A.MB.MC.MD.ME.M参考答案:BC[多选题]6.脊髓丘脑束传导功能包括A.位置觉B.痛觉C.温度觉D.触觉E.内脏膨胀觉参考答案:BCD[多选题]7.多巴胺对受体作用的特点是A.激动心脏β1-受体B.激动血管α-受体C.激动血管多巴胺受体D.对β2-受体影响十分微弱E.作用于H-受体参考答案:ABCD[多选题]8.新生儿的循环特点是A.心室顺应性好,心肌收缩性好B.左心室循环负荷过重C.心肌耐受缺血和缺氧能力较强D.主要靠快心率维持心排血量和血压E.心功能曲线右移参考答案:BCD[多选题]9.关于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mvO),叙述正确的是A.SmvO通常依赖于心排血量(CO)、氧耗(VO)、血红蛋白和SaOB.当SmvO下降时可能是氧供减少,也可能为氧需增加或两者并存C.在SPO无变化时,SmvO下降说明CO降低D.CPB后SmvO下降,应考虑到血液稀释带氧不足所致,应提高血红蛋白E.高热、燥动、寒战等使SmvO增高参考答案:ABCD[多选题]10.关于非住院手术麻醉患者的麻醉后恢复期处理,叙述正确的有A.非住院手术后患者均需在PACU度过恢复期B.麻醉后恢复阶段应主要考虑术后镇痛而非处理恶心和呕吐C.对于术后心率>90次/min,心电图T波低平者应考虑泵注硝酸异山梨酯(异舒吉)D.对于BMI>30的患者,如术后低氧血症,应予以叩背处理E.COX-2抑制剂如帕瑞考昔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和轻度上消化道损伤参考答案:ADE[多选题]11.小儿术中体温升高的诱因有A.环境温度高B.应用阿托品C.手术单覆盖过密D.使用硫喷妥钠E.术前发热参考答案:ABCE[多选题]12.羊水栓塞常发生在下列哪些情况A.胎盘早剥B.剖宫产C.子宫破裂D.前置胎盘E.二卵双胎参考答案:ABCD[多选题]13.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前准备包括A.控制舒张压,使舒张压<100mmHgB.纠正心衰C.控制收缩压,使收缩压<150mmHgD.术前停用抗高血压药E.改善心功能达最理想程度参考答案:ABCE参考解析:麻醉前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在一定范围,最好是收缩压控制在150mmHg以下,或舒张压控制在95mmHg以下,是保证患者在围手术期生命稳定的首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