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的中医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84.50 KB
- 文档页数:84
落枕了怎么办落枕的常见发病经过是入睡前并无任何症状,晨起后却感到项背部明显酸痛,颈部活动受限。
这说明病起于睡眠之后,与睡枕及睡眠姿势有密切关系,今天就将落枕的治疗方法告诉你。
预防落枕年轻人发病后症状与中老年人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脖子僵硬、肩部肌肉酸困、注意力不集中,严重者上肢麻木。
您要注意颈部锻炼,可缓解疲劳,每工作1个小时左右就要活动一下颈椎,尽量少坐车,多走路;多爬楼梯,少乘电梯。
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锻炼,尤其注意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爬山、游泳,对预防颈椎病效果较好。
合理调整睡枕高度,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习惯。
注意颈部保暖,防止受凉。
避免头颈部负重和颈部剧烈转动,不要用电风扇和空调直接对颈部吹。
可经常食用胡桃、山萸肉、熟地、黑芝麻、木瓜、当归等强壮筋骨、补肾填髓的药膳,延缓骨刺的形成。
如果症状严重,可以采用非手术疗法,如牵引、理疗、按摩、局部封闭、使用围领和颈托等。
冬天气候寒冷,夜里温度相对较低,人们在熟睡后常常会把脖子和肩膀露在外面,导致肩部、颈部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肌肉痉挛,造成落枕。
冬天睡觉时,除了盖好被子外,还可以在脖子上裹条毛巾,这样能有效预防颈肩外露受风导致的落枕。
与此同时,还要经常活动脖子和肩部,最好的方法是:两手交叉置于脑后,头和手向相反的方向用力,这样可以锻炼颈肩部肌肉,减少肌肉痉挛的几率。
枕头的高低要适当,和自己的拳头立在颈后的高度差不多,尽量使头、颈、肩保持在同一水平线。
选择合适的枕头合格的枕头高度是人躺下后,脖子还维持着人站立状态的曲线幅度。
枕头过高等于人低着头,枕头过低等于人仰着头,当然容易让脖子肌肉产生不适。
落枕问题不仅发生在睡姿不良的人身上,其实,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使用电脑,或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的人也会发生类似落枕的现象,引发原因就是肌肉过度紧绷。
大家在用电脑时应常起立走走,不能维持固定的姿势不动,做做头部运动放松肌肉,可避免发生这种急性疼痛。
落枕后如何急救大多数落枕疼痛一般持续2-3天,不作治疗亦可自己康复,但如果希望尽快减轻痛苦,以下“三方”便能助你及早恢复。
落枕病(颈部肌肉扭伤)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颈部肌肉扭伤的门诊患者。
一、落枕病(颈部肌肉扭伤)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落枕病(TCD编码:BGS0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部肌肉扭伤(ICD-10编码:S16.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简明脊柱外科学》(张绍文主编,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落枕病(颈部肌肉扭伤)协作组制定的“落枕病(颈部肌肉扭伤)中医诊疗方案”。
落枕病(颈部肌肉扭伤)临床常见证候:瘀滞证风寒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落枕病(颈部肌肉扭伤)协作组制定的“落枕病(颈部肌肉扭伤)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落枕病(颈部肌肉扭伤)。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落枕病(颈部肌肉扭伤)的患者。
2.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患皮肤病、合并骨折、关节脱位、骨病、骨结核、肿瘤等,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颈椎正侧位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颈椎动力位X线片、颈椎张口位片、颈椎MRI或颈椎CT、胸部正侧位X线片、血沉、风湿病因子、抗“O”、HLA-B27等。
(八)治疗方法1.推拿治疗2.其他疗法(1)针灸疗法(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①瘀滞证:活血化瘀止痛②风寒证:疏风散寒通络(3)物理治疗(4)刮痧疗法3.健康指导(九)完成路径标准1.颈项部疼痛、酸胀消失。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年12月第32卷第6期[16]杨涛, 佟敏.小针刀联合封闭治疗梨状肌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 2012, 8(10):71-72.[17]李宗信, 祁晓英.小针刀梨状肌松解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致下肢冰凉感66例疗效观察[C].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2013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3:243-245.[18]杜晓静.针刀松解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4.[19]黄子洋.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4.[20]王志峰.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 2015, 30(2):339-340.[21]刘卫星.“松筋通经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疗效对比研究[D].唐山:华北理工大学, 2015.[22]周建斌, 刘光东, 李开平, 等.梨状肌综合征的针刀治疗和针刺治疗效果比较[J].中外医疗, 2015, 34(36):172-174.[23]陆莹.针刀触激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24]阙方绪, 文一舟, 王文春.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 2018, 10(25):32-34.[25]蹇新梅, 范光明, 宋玲玲.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及相关研究进展[J].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 27(8):2 608-2 610.[26]华全红, 张文菊, 王兴昌.小针刀配合中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 2016, 31(23):3 478-3 480.[27]贾杰海, 庞胜峰.针刀联合臭氧治疗梨状肌综合征40例临床观察[J].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33(1):60-63.[28]汲广成, 乔晋琳, 李金牛, 等.针刀疗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大鼠脊髓及DRG内P38MAPK, 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 2014, 41(7):1 528-1 529.[29]额尔敦桑.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3(25):40.[30]段海萍, 董晓俊, 郑新华, 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封闭治疗梨状肌综合征30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7, 25(5):55-56.(收稿日期:2019-04-15)编辑:万崇毅青龙摆尾针法治疗落枕举隅★陈静1**白华1姚强2(1.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亳州 236800)摘要:落枕是一种急性单纯性颈项强通、活动受限的病证,的反映,易反复发作。
落枕的针推治疗
落枕是指以一侧胸锁乳突肌或斜方肌局限性疼痛、肌痉挛、颈部活动受限为主的病症。
在古医籍中,一般称为项强,早在唐·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即有针灸治疗的记载。
1、病因病机
静力性损伤:在不良姿势下,使颈部一侧肌群较长时间处于过度伸展牵拉,或颈部突然转动,使颈肌扭伤。
风寒湿侵袭:受风寒之邪侵袭,经络痹阻,不通则痛。
2、治疗
(1)针刺阳陵泉患者卧位或坐位,医者取3 寸毫针,呈450斜向下方针刺健侧阳陵泉,得气后反复提插捻转,同时嘱患者作颈椎主动前屈、后伸、旋转和侧屈运动。
中医原理:上病下治,左病右治,筋会阳陵,宁神定志。
(2)揉按足底反射区(颈)患者卧位,医者用力揉按与颈相对应的足底反射区(健侧足拇指根部),同时嘱患者作颈椎主动旋转和侧屈运动。
(3)手法松解肌肉痉挛用滚法、四指推法于患侧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处,点按天宗穴。
(4)如合并颈椎错缝,可施整复手法。
落枕病(颈部肌肉扭伤)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颈部肌肉扭伤的门诊患者。
一、落枕病(颈部肌肉扭伤)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落枕病(TCD编码:BGS0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部肌肉扭伤(ICD-10编码:S16.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简明脊柱外科学》。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落枕病(颈部肌肉扭伤)协作组制定的“落枕病(颈部肌肉扭伤)中医诊疗方案”。
落枕病(颈部肌肉扭伤)临床常见证候:瘀滞证风寒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落枕病(颈部肌肉扭伤)协作组制定的“落枕病(颈部肌肉扭伤)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落枕病(颈部肌肉扭伤)。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落枕病(颈部肌肉扭伤)的患者。
2.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患皮肤病、合并骨折、关节脱位、骨病、骨结核、肿瘤等,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颈椎正侧位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颈椎动力位X线片、颈椎开□位X线片、颈椎MRI或颈椎CT、胸部正侧位X线片、血沉、风湿病因子、抗“O”、HLA-B27等。
(八)治疗方法1.推拿治疗2.其他疗法(1)针灸疗法(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①瘀滞证:活血化瘀止痛。
②风寒证:疏风散寒通络。
(3)物理治疗(4)刮痧疗法3.健康指导(九)完成路径标准1.颈项部疼痛、酸胀消失。
2.颈项部压痛解除,功能活动恢复正常。
中医专长落枕病适应症和适应范围例文中医学认为,落枕病是一种常见的颈部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颈部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
中医专长落枕病的适应症和适应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包括落枕病的各种类型和不同病因所致的病情。
落枕病是一种常见的颈部疾病,多见于中年人和老年人。
它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肌肉痉挛、寒湿侵袭、气血不畅、颈部受伤等。
对于这些不同的病因和病情,中医专长落枕病可以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中医专长落枕病的适应症之一是肌肉痉挛引起的落枕病。
这种情况下,患者通常表现为颈部肌肉紧张、酸痛、活动受限,并且在发生落枕后疼痛加重。
中医专家可以通过按摩、拔罐、针灸等手段来缓解肌肉的痉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从而减轻疼痛和恢复颈部的活动能力。
另一种适应症是寒湿侵袭引起的落枕病。
在寒湿环境中暴露或受凉后,患者容易出现颈部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等症状。
中医专家可以通过温灸、草药熏蒸等疗法来驱散寒湿,活血化瘀,缓解症状,从而恢复颈部的正常功能。
气血不畅也是落枕病的常见病因之一。
气血不畅会导致颈部的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颈部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等症状。
中医专长落枕病可以通过调理气血,促进气血的运行,从而改善症状,加速康复。
对于颈部受伤引起的落枕病,中医专家也可以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颈部受伤可能导致颈椎间盘突出、软组织损伤等病变,进而引发落枕病。
中医专家可以通过推拿、按摩、针灸等手段来缓解炎症,促进组织修复,减轻疼痛和恢复颈部功能。
中医专长落枕病的适应症和适应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肌肉痉挛、寒湿侵袭、气血不畅和颈部受伤等引起的病情。
中医专家可以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病情,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通过调理气血、驱散寒湿、缓解炎症等手段,来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如果你正遭受落枕病的困扰,不妨考虑寻求中医专家的帮助,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平补平泻法治愈腰痛、落枕、遗精等五例病案一:合耐尔娜托,女,28岁。
(腰痛案)主诉及病史:腰部酸痛已7~8年,自诉起病于滑雪运动。
现腰部终日僵硬不适,遇寒更甚,稍用腰劲或劳累后,腰痛更剧。
曾经X线摄片检查,腰椎无病变发现,在联邦德国经多种方法治疗未效,特来试行针灸治疗。
诊查:脉细滑,苔薄白,眠食正常。
辨证:腰为肾所主,病由肾气虚弱,太阳经气着寒使然。
取穴:肾俞(双)、大肠俞(双)。
操作:均用平补平泻法。
予上述四穴交替运针共10~15分钟。
隔日针治1次。
针至3次后,患者腰部僵硬转松;10次后,腰痛基本消失,唯弯腰或工作长久时,仍有酸痛出现,15次后,诸症消失。
嗣后患者曾去内蒙古旅游,虽骑驼长途远行,亦未见复发。
按语本例系来杭任教的联邦德国专家,因滑雪运动致腰部软组织劳损,病患既久,则肾气亏虚,寒湿羁留太阳经脉。
腰为肾府,取用肾俞、大肠俞,法用平补平泻,既可调益肾气,又能祛除腰部寒湿,因而获效。
病案二:张某,女,55岁。
(落枕案)主诉及病史:数日前因家事繁忙而较少休息,昨夜睡眠特深。
今晨起床后,即感右侧颈项强直不舒,早餐后局部疼痛加剧,无法环顾,动则痛引肩背。
辨证:病由睡眠时体位失常、经脉违和、局部气血壅阻所致。
取穴:百劳、肩中俞、阿是穴,均取患侧。
操作:均用平补平泻,以阿是穴为运针重点,交替运针15分钟后出针,患者顿觉活动自如,环顾转灵。
嘱患者回家后再行局部热敷以善后。
按语遵循《内经》“以痛为输”、“必刺其处”之旨,取病变局部输穴进行治疗,运用平补平泻之法,可使逆乱的经脉之气恢复正常运行,壅滞于局部的气血得以疏通,因此奏效甚捷。
病案三:丁某,女,45岁。
(瘿瘤案)主诉及病史:2年前因丈夫病故,终日抑郁,情志不畅,后发现右侧颈部有一肿块约3cm×3cm大小,硬度中等,迄今年许,曾经某医院诊为甲状腺腺瘤,建议手术摘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