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落枕及针灸
- 格式:ppt
- 大小:987.50 KB
- 文档页数:54
落枕还不好?针灸见奇效岐黄针疗法1.治则:疏通筋络2.治法:通络止痛3.主穴:天牖4.配穴:可根据患者疼痛症状,加用颈2夹脊、颈4夹脊、颈6夹脊、肩井。
5.方义:穴均在颈项部局部及周围,体现中医的近治作用,可以疏调局部筋络气血。
颈项部主要累及的经脉以依附于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的颈夹脊、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督脉为主。
如《素问•缪刺论》云:“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傍三痏,立己”。
颈夹脊可以疏通局部经络、调畅气血。
依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通其经脉,调其气血”,肩井穴、天牖穴二穴均为足少阳胆经腧穴,能疏通局部经络、调畅气血。
如《甲乙经》云:“肩背痹痛,臂不举,寒热凄索,肩井主之。
”肩井穴为手少阳、足少阳、足阳明、阳维之会,能疏通局部经络气血,通络止痛。
6.操作方法:天牖穴直刺深度0.5~1寸,然后轻轻摆动针柄并将针退至皮下,沿纵轴方向上下开30°做合谷刺,深度0.5~1寸。
最后迅速出针使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30秒,以避免出血。
7.治疗疗程:每次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1~2穴,1-2次为一个疗程。
8.注意事项:进针操作过程中,应时刻注意针柄端有无出血,如有出血应当及时调整针刺方向,或者即刻出针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约3分钟。
押手定位要求精准,合谷刺需配合押手定位,注意掌握直刺及合谷刺的角度和方向,切忌针刺角度过大或针刺过深。
病案陆某,女,41岁,晨起后突感左侧颈项部肌肉僵硬、疼痛,疼痛向背部扩散,伴左侧转头活动受限,疼痛较剧烈,穿衣等生活及日常工作受限,无双上肢麻木及头晕等其他不适。
未进行相关治疗。
查体:一般情况良好,痛苦面容,左侧颈项部肌肉僵硬、压痛(+),头颈活动受限。
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弱。
中医诊断:落枕气滞血瘀证西医诊断:急性颈部软组织劳损治法:疏通经筋通络止痛穴位:左天牗穴、左肩井穴操作方法:具体操作方法同上。
落枕,针刺全部的套路【3】在落枕中,最常遇见受累的肌肉有4块,分别是斜方肌、肩胛提肌、胸锁乳突肌、斜角肌。
针刺肌肉的方法主要有肌肉起止点疗法和肌腹的阿是穴斜刺法。
对于扎肌肉,要想扎的准,前提是必须能够正确地评估出有问题的肌肉,要不扎了也白扎。
斜方肌斜方肌有问题,患者在左右转动脖子时,会出现少阳经位置的牵扯痛,特别是伴有肩井穴周围的不适。
治疗取穴:风池上,即斜方肌的起点,在枕骨的上按压寻找最应的压痛点,针后让患者左右转动脖子,看能否有减轻。
还有一招,在肩井穴附近,把斜方肌肌腹捏起来,这样扎起来就不会怕弄出气胸什么的。
在痛点或僵硬处斜刺进针,行鸡爪刺法,多能感觉手下有肌肉跳动感,这也能快速松解斜方肌。
肩胛提肌如果落枕是因为肩胛提肌出现问题,常会有脖子左右转动明显受限的情况,因为肩胛提肌是颈椎僵硬而不能转动的主要凶手。
患者还会告诉你,从颈椎后(小肠经的位置,即膀胱经的外侧一点)到肩胛骨内上角有一根筋扯着痛,而且头也没法顺利左右转动。
治疗取穴:肩外俞,其实就是肩胛提肌在肩胛骨内上角的附着点。
在针刺前,可以先投石问路,按压一下肩胛骨内上角的痛点,同时让患者轻微活动颈椎,如果患者觉得症状有所缓解,那就在按压处直刺下针,多能有奇效。
胸锁乳突肌胸锁乳突肌的问题,会表现的比较隐秘,不会表现出整条胸锁乳突肌疼痛。
患者会说在颈椎少阳经侧的中段痛,这时容易与斜方肌混淆。
但是,也很好鉴别,因为斜方肌多伴随肩井部位的疼痛,而胸锁乳突肌则没有。
有时候患者也会说转脖子时下巴扯着痛。
通过触诊胸锁乳突肌,左右对比后,会发现病变侧的胸锁乳突肌肌张力更高,并且起止点都能找到明显的痛点。
治疗取穴:完骨穴、气舍穴,这两穴是胸锁乳突肌的起止点的位置。
在起止点附近,找最痛的点下针就可以。
需要注意,完骨穴一定要扎到乳突骨面上,因为胸锁乳突肌止于乳突上,而气舍穴就要扎在胸锁乳突肌起点的胸骨头或锁骨头的肌腱上,用1寸的针进3-5分就可以,不需要太深。
落枕了咋办穴位针灸效果好
内容:落枕应该算的上是咱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一种现象,很多人应该都有落枕的经历。
那么落枕怎么办才好呢?落枕了什么办法最有效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通过针灸方法来治疗落枕,感兴趣的朋友们赶快来了解下吧。
通过针灸的方法来缓解落枕症状
1、指针
(一)取穴
主穴:主要有外关穴和内关穴还有一个是阿是穴。
配穴:风池、肩井、肩贞、养老、天柱、风府、大椎、理想穴。
理想穴位置:风池至肩井穴之中点。
(二)治法
主穴为主,效不佳时加配穴。
先轻拍或指按疼痛处即阿是穴1分钟。
术者以拇指掐压患者内关穴,中指或食指抵于外关穴,每次2~3分钟,用力由轻而重,使压力从内关透达外关,患者可有酸、麻、胀、热感,或有此类得气感上传的感觉。
在掐压的过程中,患者一定要左右来回旋转自己的颈部。
配穴,单手拿风池穴20次,双手拿肩井穴20次,余穴可采用指压法,或上下左右推按,每穴1~2分钟。
上述方法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
2、耳穴压丸。
落枕三针,绝对好使。
落枕临床非常普遍,治...
落枕三针,绝对好使。
落枕临床非常普遍,治疗方法很多,有推拿治疗的,有针灸治疗的。
我平常亦是常常选用推拿治疗。
大都一次推拿后即可痊愈,但也有部分患者单纯推拿效果不佳,虽然症状缓解,但不能立即消失。
这种情况我一般配合针灸治疗。
基本一次而愈。
今将我的针灸穴位分享给大家。
我临床常常用的穴位是项强(经外奇穴,位于第二、三掌骨头后方凹陷处。
)、中渚、后溪。
关于落枕针灸书籍介绍的针刺穴位很多,且介绍针刺某一个穴位来治疗的最多;而我临床运用发现有些落枕的患者针刺某些穴位有效果,而有的患者针刺同样的穴位效果不是很理想,这是为什么呢?虽然都叫落枕,而其在颈部疼痛的部位并不是每一个患者都是固定于颈部相同部位的;其中有的患者疼痛表现在胸锁乳突肌的前沿,对于这类患者针刺项强效果比较好,而选用其他两个穴位效果则没有那么理想。
有的患者疼痛表现以胸锁乳突肌的后沿为主,这类患者中渚就是首选。
而有的患者疼痛表现斜方肌枕骨部位,这类患者取后溪则比较理想。
临床中亦有这三个部位,也就是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在枕骨的起始部位均疼痛,而且这类患者相对较多,故而三个穴位常常一起运用。
此是我临床治疗落枕的经验穴。
单纯针刺这三个穴位再要求患者活动颈部,多可一次而愈。
颈椎病疼痛典型的这三个穴位效果也非常理想。
落枕(颈项部外侧)针灸取穴法
如果落枕的症状主要在颈项部的后外侧,距离后正中线稍远,甚至牵及耳后及肩胛者,属手太阳经。
《灵枢●杂病》说:“项痛不可以俯仰,刺足太阳;不可以顾,刺手太阳也。
”
取穴:同侧后溪,颈项部阿是穴拔罐
手法:在同侧后溪穴寻找最压痛点,以指代针按揉,同时让患者活动患部症状减轻,此时可在后溪穴上进针,进完针后,沿手太阳经来回轻扣至颈项部疼痛处,并令患者活动患部,留针30分钟,留针的同时,在颈项部疼痛处拔罐,一般一次即愈。
如何用针灸快速治疗落枕针灸是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刺激人体穴位以调整和平衡身体的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对于落枕的快速治疗,针灸也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如何用针灸快速治疗落枕。
首先,针灸治疗落枕的原理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以缓解局部肌肉痉挛和疼痛。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大椎、肩井、睛明等穴位,这些穴位位于颈部和肩部,是缓解肩颈疼痛的重要穴位。
第二,准备所需的针灸工具。
治疗落枕常用的针灸工具是针具和灸具。
针具一般包括针头、针杆和针环,而灸具一般是用于施灸的具体工具,如艾条、艾柱等。
第三,明确治疗的方式。
治疗落枕的常用针灸方法包括直刺、斜刺和跳刺等。
直刺适用于较浅的穴位和患处明显的疼痛;斜刺适用于较深的穴位和疼痛范围较广的区域;跳刺适用于病程较久、疼痛较严重的患者。
第四,选择正确的穴位。
常见的治疗落枕的穴位有大椎、风池、肩井和鱼腰等。
大椎位于颈椎第七棘突下,是治疗颈项痛和肩背痛的重要穴位;风池位于肩部正中线,是治疗肩颈疼痛的常用穴位;肩井位于肩胛骨下角,是治疗肩肌痛和颈项痛的主要穴位;鱼腰位于手背肌腱桡侧端下2横指掌桡侧,是缓解肩颈疼痛的常用穴位。
第五,实施针灸治疗。
在进行治疗前,需要对病情进行充分的了解,了解疼痛的部位和程度。
然后,准备好针具,确保其清洁和消毒。
根据治疗方式选择恰当的穴位,然后进行针灸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用力和深度的掌握,以避免对身体产生不必要的伤害。
第六,辅助疗法。
落枕通常伴随肌肉痉挛和局部疼痛,可以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辅助疗法。
例如,热敷、按摩和推拿等,可以进一步缓解疼痛和改善血液循环。
最后,注意事项。
在进行针灸治疗前,需要确保针具的消毒和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治疗时,需要注意使用适当的力度和深度,以避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此外,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总之,针灸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落枕的方法。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快速恢复颈部和肩部的正常功能。
也应该是后溪为先,悬钟承浆效果都很好!列缺,外关,中渚,三间之类都是常用穴。
落枕的针灸治疗
1. 针刺养老穴,手法用强刺激,提插捻转加强针感,同时让患者转动头颈,疼痛即可消失,一般左痛取右,右痛取左.
养老穴为小肠经郄穴,刺之能使经气上达,祛风通络.效果很好.
2.针刺双侧后溪穴,采用提插捻转泻法,同时让患者活动颈部,至疼痛减轻为止.
后溪穴用于治落枕是因为手太阳小肠经与颈部有直接联系,是八脉交会穴,通督脉,故用于治落枕很好.
董氏方法也是特效的
基本上也是能一次解决问题的。
大家不妨试试。
哦,对了,要用对侧的。
也要结合活动颈部。
如过落枕的症状是颈部僵硬的话,可以用内外踝连线中点的跟腱上面以及上两寸的两个穴位。
如果一侧颈肩部疼痛,可以用手掌掌侧,第一二掌骨之间,有两个穴点,1是第一二掌指关节结合处,2是与合谷穴相对的点。
如果不能低头,可加承浆穴。
合谷配外劳宫.两穴均用泻法,强刺激,以患者耐受为度.同时嘱患者活动脖子,哪里不能活动便向哪活动.一般一次可愈.不过落枕要和颈肩综合征区分开来.落枕一般只是颈部的某一块或一组肌肉痉挛水肿引起,起病急,无其他实质性的伤害,故用合谷疏风通络,所配外劳宫为治疗落枕的经验奇穴,两穴合用效如神助.。
失枕:落枕特效穴董氏针灸穴位解读
失枕穴
一一部
【取穴】
小指掌心第二指节正中央偏外侧二分,再偏指尖二分处是穴。
【归经】
入膀胱经。
【穴性】
宣通气血,开郁通窍。
【主治】
失枕、颈项痛特效、用脑过度致头昏脑胀。
【针法】
1. 直刺 2 分。
2. 由上往下斜刺 2 ~ 3 分。
【配穴】
治颈项痛,配人皇穴、偏肩穴。
治失枕,配偏肩穴、肾关穴,常能速效。
如无方便用针,亦可用指甲重掐。
【经验】
治疗颈区毛病时,要配合董氏独传动气疗法,效果立即显现。
依作者经验、本穴为治疗落枕之特效穴。
效果神速针下立除。
其效果与人皇穴、中九里穴相同,尤对临时性失枕效果更佳。
小编原创制作的知识图卡
可以保存到手机里随时复习
小编真人亲手示范扎针。
如何用针灸快速治疗落枕
针灸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疗法,可以帮助治疗各种疾病和症状,包括落枕。
落枕是一种常见的颈部疼痛症状,通常由不正确的姿势、肌肉疲劳或颈部肌肉扭伤引起。
在接下来的1200字里,我将为您介绍如何使用针灸来快速治疗落枕。
在治疗过程中,针灸师会根据您的情况选择适当的穴位进行针刺。
首先,他们会用酒精擦拭您的皮肤,确保穴位的清洁。
然后他们会用细而锋利的针刺入相应的穴位中。
针刺过程通常是无痛的,您可能会感到一些酸胀或麻木的感觉,这是正常的。
在治疗过程中,针灸师还可能会结合其他疗法,如灸法或按摩。
灸法是指在穴位上燃烧中药,并产生热量和烟熏,以促进病症的恢复。
按摩则是通过对颈部和肩部的特定按摩手法来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针灸治疗的时间和疗程因人而异。
对于轻微的落枕,一般只需要1-2次的治疗就可以获得显著的效果。
对于严重或慢性的落枕,可能需要进行更长时间的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针灸师还可能会建议您采取一些生活习惯的改变,例如改善坐姿、加强颈部肌肉锻炼等,以帮助您更好地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针灸治疗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但通常是轻微且短暂的。
这些副作用可能包括轻微的疼痛、出血或淤血。
但是,针灸是一种安全的疗法,只要找到合适的针灸师进行治疗,便可以避免或最小化这些副作用。
总之,针灸可以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治疗落枕的方法。
通过专业的针灸师的帮助,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适当的穴位选择,可以缓解颈部疼痛,促
进肌肉的恢复和康复。
然而,针灸治疗仍然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注意个人的健康状况。
中医专长落枕病适应症和适应范围例文中医学认为,落枕病是一种常见的颈部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颈部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
中医专长落枕病的适应症和适应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包括落枕病的各种类型和不同病因所致的病情。
落枕病是一种常见的颈部疾病,多见于中年人和老年人。
它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肌肉痉挛、寒湿侵袭、气血不畅、颈部受伤等。
对于这些不同的病因和病情,中医专长落枕病可以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中医专长落枕病的适应症之一是肌肉痉挛引起的落枕病。
这种情况下,患者通常表现为颈部肌肉紧张、酸痛、活动受限,并且在发生落枕后疼痛加重。
中医专家可以通过按摩、拔罐、针灸等手段来缓解肌肉的痉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从而减轻疼痛和恢复颈部的活动能力。
另一种适应症是寒湿侵袭引起的落枕病。
在寒湿环境中暴露或受凉后,患者容易出现颈部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等症状。
中医专家可以通过温灸、草药熏蒸等疗法来驱散寒湿,活血化瘀,缓解症状,从而恢复颈部的正常功能。
气血不畅也是落枕病的常见病因之一。
气血不畅会导致颈部的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颈部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等症状。
中医专长落枕病可以通过调理气血,促进气血的运行,从而改善症状,加速康复。
对于颈部受伤引起的落枕病,中医专家也可以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颈部受伤可能导致颈椎间盘突出、软组织损伤等病变,进而引发落枕病。
中医专家可以通过推拿、按摩、针灸等手段来缓解炎症,促进组织修复,减轻疼痛和恢复颈部功能。
中医专长落枕病的适应症和适应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肌肉痉挛、寒湿侵袭、气血不畅和颈部受伤等引起的病情。
中医专家可以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病情,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通过调理气血、驱散寒湿、缓解炎症等手段,来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如果你正遭受落枕病的困扰,不妨考虑寻求中医专家的帮助,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一针一穴”治疗落枕
第一方
主治:落枕。
取穴:悬钟。
穴位:在外踝尖直上三寸,腓骨后缘。
手法:用毫针直刺约二寸,边捻转边摇颈部,采用泻法10分钟一次,留针30分钟。
一般一二次即愈。
按:悬钟属足少阳胆经,为足三阳络。
临床长期实践证明,此方治疗落枕极有效。
第二方
主治:落枕。
取穴:后溪。
穴位:半握拳,于第五掌骨小头后掌横纹头处。
手法:用毫针针入约三至五分,采用强刺激,连捻转边摇动颈部,同步进行。
一般一次可愈。
按:后溪通于督脉,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与全身经络相通。
有疏通经气,散风解表,活络之效。
因此,针刺效果殊佳。
第三方
主治:落枕。
取穴:落枕。
穴位:握拳手背二、三掌骨间,掌指关节后半寸处。
手法:用毫针直刺5分左右,强刺激,留针30分钟。
10分钟捻转一次。
并嘱患者活动头部、肩部。
一般一次告愈。
按:此方为经验取
第四方
主治:落枕。
取穴:外关。
穴位:在腕背横纹正中直上二寸,两骨之间。
手法:用毫针直刺一寸半左右,强刺激。
按:外关为奇经八脉穴之一,有调节十二正经气血和疏通经络的功能。
第五方
王治:落枕。
取穴:内关。
穴位:在腕横纹正中直上二寸,两筋之间。
手法:以缪刺法,直刺强刺,捻转使针感加重,嘱患者左右旋转颈部,急速出针。
按:内关也是奇经入脉穴之一,治落枕,可能是疏通经络、解除疼痛有其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