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质量意识培训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32.53 MB
- 文档页数:65
质量意识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质量管理原理与实践》教材的第3章“质量意识与质量管理”,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质量的概念与重要性,质量意识的培养,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如何在企业中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质量的概念,认识到质量在企业和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
2. 学会培养质量意识,提高自身在工作中的质量观念。
3. 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质量管理原则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质量的概念、质量意识的培养、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质量管理案例视频、质量图表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质量意识调查问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一组质量管理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引发学生对质量的思考。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质量的概念、重要性、质量意识的培养等。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具体案例,讲解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质量管理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质量意识与质量管理2. 板书内容:a. 质量的概念与重要性b. 质量意识的培养c. 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d. 质量管理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你所在企业的质量管理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
2. 答案要求:包括质量管理现状的描述、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及预期效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理论知识讲解、例题讲解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质量意识与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深入研究质量管理相关书籍,了解国内外质量管理先进理念和实践,提高自身质量管理水平。
同时,关注企业质量管理动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3.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是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
质量意识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质量管理原理与实践》教材第3章“质量意识的培养”和第4章“质量管理的工具与方法”展开,详细内容涉及质量的基本概念、质量意识的重要性、质量管理的原则、常用质量管理工具以及质量改进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质量的基本概念,认识到质量意识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质量管理原则和工具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持续改进的质量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质量管理工具与方法的应用。
教学重点:质量意识的培养、质量管理原则的理解与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投影仪、白板、白板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质量意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发思考。
案例:某手机品牌因质量问题导致市场份额下滑。
2. 理论讲解:① 质量基本概念:介绍质量的定义、特性、等级。
② 质量意识:阐述质量意识的重要性、影响因素。
③ 质量管理原则:讲解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如顾客导向、领导力、全员参与等。
④ 质量管理工具与方法:介绍常用质量管理工具,如鱼骨图、流程图、检查表等。
3. 例题讲解:以某企业的质量改进项目为例,讲解如何运用质量管理原则和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际案例,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六、板书设计1. 质量基本概念2. 质量意识3. 质量管理原则4. 质量管理工具与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分析一个实际案例,运用质量管理原则和工具,提出质量改进措施。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① 推荐阅读:质量管理相关书籍、文章。
②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企业,了解质量管理在企业的实际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3.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4. 作业设计的要求与答案的详细程度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应聚焦于质量管理工具与方法的应用和质量意识的培养。
质量意识培训教材质量意识培训教材1、为什么要坚持“质量第⼀”的⽅针?质量关系到每个⼈的切⾝利益,关系到企业的⽣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乃⾄国家的兴衰。
坚持质量第⼀,是我国经济⼯作长期遵循的⽅针。
应当认识到,质量是技术和管理的综合体现,⼜是物质⽂明和精神⽂明的综合体现。
没有质量就没有经济效益,也就没有企业的发展。
质量,得之者兴,失之者衰。
所以我公司要坚持“质量第⼀”的⽅针,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公司能跟上经济发展的需要。
2、为什么说质量是企业的⽣命?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所有企业都要经受市场竞争的严峻考验。
市场竞争表现在优胜劣汰、适者⽣存。
对⼀个企业来说它既是⽣产者,⼜是⼀个消费者;它既给⾃⼰的⽤户提供产品,⾃⾝⼜要使⽤其他公司的产品。
提⾼经济效益,降低⽣产消耗的根本在于质量管理。
只有提⾼产品质量,企业才能取得⽤户的信任。
得⽤户者,得市场,⽣产⽤户满意质优价廉的产品,企业才能有⽣命⼒,才能在世竞争中求⽣存、求发展。
3、什么是产品质量?产品的质量特性有哪些?产品质量是产品的适⽤性。
换⾔之,产品质量就是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满⾜⽤户期望的程序。
产品的质量特性主要有: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可销性。
⑴性能:是产品满⾜使⽤⽬的所具备的技术特性。
⑵寿命:是产品在规定使⽤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作总时间。
⑶可靠性:是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
⑷安全性:受伤害(对⼈)或损坏的风险被限制在可接受的⽔平的状态。
⑸经济性:是产品从设计、制造到整个产品使⽤寿命周期的成本⼤⼩。
⑹可销性:产品在市场销售出去,从⽽完成其价值的实现。
4、什么是⼯作质量?⼯作质量的特点是什么?⼯作质量是与产品质量有关的⼯作对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
⼯作质量的特点是,不像产品质量那样直观表现在⼈们的⾯前,⽽是涉及到企业所有部门和⼈员,体现在企业的⼀切⽣产、技术、经营活动中,并通过企业的⼯作效率、⼯作成果,最终通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果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