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中医药保健健康管理适宜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320.07 KB
- 文档页数:8
中医适宜技术应用于儿童保健的优势及可行性研究摘要:随着医疗模式的不断发展完善,现代医学与祖国医学均强调儿童保健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
西医的儿童保健主要集中于计划免疫、定期体检﹑儿童早期综合发展、营养指导等方面。
儿童中医保健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强调“治未病”,在慢病防治、增强儿童抵抗力、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等多方面均可提供综合性的医疗保健服务。
儿童中医保健具有实用性强、效果显著和依从性高等优点,适宜在社区医院和家庭开展﹐从而缓解儿童医疗资源相对紧缺的现状。
关键词:中医药;儿童保健;中医技术近年来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模式也随之发生转变。
居民除了基本的疾病治疗需求,养生保健康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儿童卫生保健指标是衡量城市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儿童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我国人口素质”,优质的儿童保健可以促进儿童身体、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等全方位的综合发展。
目前发达国家已建立了适合自己国情的儿童保健体系,在家庭、门诊以及住院期间均可为儿童提供完善的保健服务2。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止至2017年底我国的儿科医生数约为12.1万,占总执业医师的4.3% ,而全国共有2.34亿名0-14岁儿童,每千名儿童仅拥有0.55位儿科医生。
由此可见,我国儿童医疗资源紧张与分配不均的问题较为严重。
儿童保健服务的开展,可以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起到缓解儿童就医压力的作用。
儿童中医保健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小儿推拿、情志疗法、穴位贴敷和饮食调护等中医疗法对儿童进行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具有便于操作、效果显著﹑副作用小及儿童依从性高等诸多优势。
本文将围绕儿童中医保健的优势、内容及其适宜技术可行性进行阐述。
一、儿童中医保健的优势1.儿童中医保健适用范围广儿童中医保健是对儿童进行包括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在内的全方位、连续的健康管理。
其丰富多样的非药物疗法如情志疗法、饮食调护和小儿推拿等项目,可拓宽现有儿童保健的适用范围,从而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
您知道儿童保健科也有中医保健门诊吗儿童保健科是医院中专门负责儿童保健和成长的科室,其职责是为儿童提供全面的儿童保健、生长发育评估、儿童营养、健康咨询等服务。
而中医门诊则是医院中的中医科室,提供中医诊疗服务。
在儿童保健科中,也会有一定的中医门诊服务,为儿童提供一些中医调理和保健的方法。
以下将详细介绍儿童保健科中的中医门诊及其相关内容。
一、儿童保健科中的中医门诊儿童保健科中的中医门诊主要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方法,为儿童提供调理、保健、预防和治疗等服务。
这些中医治疗方法具有副作用小、疗效显著、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因此在儿童保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儿童保健科中的中医门诊主要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适宜技术如小儿推拿、穴位贴敷、药浴、耳穴按压等,以预防治疗儿科疾病及保健为目的的方法。
这些中医适宜技术无毒副作用、无痛苦、效果好、费用低,已经成为中医儿科颇具特色的常规疗法。
在中医门诊中,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对儿童进行体质辨识,通过个体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辨证施膳进行保健指导。
同时,运用中药内服及中医外治疗法调和小儿脏腑功能、促进小儿阴阳平衡,通过改善小儿体质,从而防治小儿诸病。
此外,还开展与其它科室的联合治疗,如与儿童生长发育专科门诊、儿童心理行为专科门诊、儿童康复门诊、儿童营养门诊及早期综合发展专科门诊进行资源整合,开展科内双向会诊合作,构成儿保特有的中西医结合儿童保健防治未病服务。
儿童保健科中的中医门诊为儿童提供了一种自然的、副作用小的保健和治疗方式,有助于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中医门诊的服务内容中药治疗在儿童保健科中,中药治疗是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
医生会根据儿童的体质和病情,采用天然的中草药,配制成适合儿童服用的中药汤剂或中成药,以调节儿童的身体状况,增强免疫力,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门诊中的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
在儿童保健科中,针灸疗法可以帮助调节儿童的免疫功能、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疼痛等症状。
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中医健康治理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基层便函〔2011〕14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处、中医药治理局医政处,各差不多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试点地区卫生局:附件:差不多公共卫生服务中医健康治理技术规范(试行)二○一一年九月二十一日差不多公共卫生服务中医健康治理技术规范(试行)国家中医药治理局医政司二○一一年九月目录0—6岁儿童中医健康治理技术规范 (1)孕产妇中医健康治理技术规范 (14)老年人中医健康治理技术规范 (25)高血压中医健康治理技术规范 (56)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治理技术规范 (66)0—6岁儿童中医健康治理技术规范(试行)第一部分服务要求一、开展儿童中医健康治理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儿童中医健康治理所需的差不多设备和条件。
二、从事儿童中医健康治理工作的人员应为同意过儿童中医保健知识技术培训的中医类不医师或其他类不医师。
三、要加大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情愿同意服务。
表1 0-36个月儿童中医健康治理服务规范流程表表 23-6岁儿童中医健康治理服务规范流程表第三部分 儿童中医诊断方法儿童中医诊法包括望、闻、咨询、切等四诊,按照儿童的生理特点,以望诊为主。
一、望面色儿童正常面色为红润有光泽。
面色萎黄,多为脾虚;面色惨白,多为血虚或寒证;面色发红,多为热证。
若眼周发暗、面部有白斑为专门。
若面呈青色,多为寒证、痛证、瘀证或惊风先兆,建议转诊。
二、望形状望形状包括望形体和望动态,即观看儿童形体的胖瘦强弱和动静姿势。
重点观看以下几方面:(一)囟门:前囟1岁半前闭合为正常。
若前囟迟闭、突起、凹陷均为专门。
(二)头发:头发柔润光泽为正常。
若头发稀疏、干枯、脱落、有枕秃为专门。
(三)体态:姿势爽朗、胖瘦适中为正常。
若多动不宁或蜷曲少动、形体消瘦或肥胖为专门。
三、察舌舌体柔软,伸缩自如,舌质淡红润泽,舌苔薄白为正常。
儿童保健适宜技术
儿童保健适宜技术指的是专为儿童健康照护而设计的技术和方法,旨在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预防疾病,并确保他们能够在安全和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儿童保健适宜技术:
1.预防接种:提供全面的免疫接种计划,以预防各种
儿童时期常见的传染病,如麻疹、风疹、百日咳、
肺炎和脊髓灰质炎。
2.早期筛查和干预:对新生儿和婴幼儿进行常规的生
长和发育筛查,包括听力、视力和发育里程碑的检
测,以早期识别并干预潜在的健康问题。
3.合理营养:提供关于儿童营养的教育和指导,确保
儿童获得必要的营养,特别是在关键成长阶段。
4.口腔卫生教育:教育儿童和家长关于正确的牙齿清
洁技巧,以及定期进行牙科检查的重要性。
5.安全和事故预防:提供关于家庭和户外安全的教
育,包括防止跌倒、溺水、中毒和烧伤等事故。
6.心理健康支持:为儿童和家庭提供心理健康的支持
和资源,特别是对于经历创伤或压力的儿童。
7.疾病管理和教育:对于有慢性疾病(如哮喘、糖尿
病)的儿童,提供疾病管理教育和支持。
8.环境健康:保护儿童免受有害环境因素的影响,如
空气污染、有毒化学品和不安全的水源。
9.使用儿童友好的医疗设备:使用适合儿童体型和需
求的医疗设备,以确保医疗程序的安全性和舒适
性。
10.健康教育:通过学校和社区程序,教育儿童关于基
本卫生、健康生活方式和疾病预防的知识。
这些技术和措施的目的是确保儿童在各个发展阶段都能获得适当的健康照护,促进他们的整体健康和福祉。
2016年《乌兰傲都乡卫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儿童中医保健知识健康讲座》主讲人:XXX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居住的0〜36个月儿童。
二、服务内容在儿童& 12、18、24、30、36月龄时对儿童家长进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具体内容包括:(一)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二)在儿童& 12月龄给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龄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三、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流程四、儿童中医保健适宜技术和方法㈠饮食调养1•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尽量延长夜间喂奶的间隔时间。
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节制零食,按时进食,提倡“三分饥”,防止乳食无度。
3.婴幼儿脾胃功能较薄弱,食物宜细、软、烂、碎,而且应品种多样。
4•严格控制冷饮,寒凉食物要适度。
㈡起居调摄1•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逐步养成夜间睡眠、白天活动的作息习惯。
2•养成良好的小便习惯,适时把尿;培养每日定时大便的习惯。
3•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生长发育。
4.四时调摄⑴目前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其娇宠备至,反而孩子患病不断,显得十分娇气。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孩子吃得太饱与穿得太暖所致。
其实早在元代著名儿科医家曾世荣就在《活幼心书》中云:“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但愿人皆依此法,自然诸疾不相干。
”并且进一步告诫世人“殊不知忍一分饥,胜服调脾之剂;耐一分寒,不须发表之功。
”他的主张让孩子保持七分饱,则脏腑不易损伤,就不易患肠胃病,自然用不着服什么调理脾胃的药物;倘能经常保持一种微寒状态,也就不易患伤风感冒,因而用不着服什么解表发汗的药物。
⑵正确理解“春捂”与“秋冻”春季注意保暖,正确理解“春捂”;夏季纳凉要适度,避免直吹电风扇,空调温度不宜过低;秋季应避免保暖过度,提倡“三分寒”正确理解“秋冻”;冬季室内不宜过度密闭保暖,应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3岁以下儿童中医保健知识简介3岁以下的儿童是宝宝成长阶段中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中医保健知识对于增强儿童的免疫力、促进身体健康发育和预防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关于3岁以下儿童中医保健的知识。
儿童中医保健的原则1.防火攻心,加强饮食调养。
幼儿消化功能尚未完全发育,食物的选择应以易消化、营养丰富、适口的为主,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2.以防治为主,加强日常预防。
应加强日常生活和环境卫生,定期进行通风和消毒,并注意室内外的温度调节,以防止感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
3.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情绪波动不仅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还会引起脾胃功能紊乱,从而导致一系列的身体不适。
4.合理使用中药,注意药品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中药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滥用或误用中药。
儿童中医保健的常见问题1. 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是3岁以下儿童常见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稀溏或便秘等。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中医保健:•饮食方面:注意饮食的轻、软、易消化,避免生冷食物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还可以适量添加一些有助于消化的食物,如山楂、大枣等。
•运动方面:适当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有助于促进消化功能的正常发挥。
2. 失眠3岁以下儿童中的失眠问题可能由于多种原因引起,如过度兴奋、肠胃不适等。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中医保健:•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时间,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晚上睡前可以为宝宝泡脚,按摩心包经穴位,有助于宝宝放松身心。
3. 感冒3岁以下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较容易感冒。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中医保健:•饮食方面:适当加强宝宝的营养摄入,食用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
•穿衣方面:注意宝宝的保暖,特别是在气温变化大的季节中要加强保暖措施。
•药浴方面:适时给宝宝进行药浴,可以选用一些适合宝宝的药材,如艾叶、薰衣草等。
结论3岁以下儿童中医保健对于宝宝的健康发育和预防疾病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作息以及药物使用等方面的措施,可以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页眉
2016年《乌兰傲都乡卫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儿童中医保健知识健康讲座》
主讲人:xxx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住的0~36个月儿童。
二、服务内容
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对儿童家长进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具体内容包括:
(一)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二)在儿童6、12月龄给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龄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三、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流程
页脚
页眉
四、儿童中医保健适宜技术和方法
㈠饮食调养
1.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尽量延长夜间喂奶的间隔时间。
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节制零食,按时进食,提倡“三分饥”,防止乳食无度。
3.婴幼儿脾胃功能较薄弱,食物宜细、软、烂、碎,而且应品种多样。
4.严格控制冷饮,寒凉食物要适度。
㈡起居调摄
1.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逐步养成夜间睡眠、白天活动的作息习惯。
2.养成良好的小便习惯,适时把尿;培养每日定时大便的习惯。
3.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生长发育。
4.四时调摄
⑴目前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其娇宠备至,反而孩子患病不断,显得十分娇气。
究其原因,主要是
由于孩子吃得太饱与穿得太暖所致。
其实早在元代著名儿科医家曾世荣就在《活幼心书》中云:“四
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但愿人皆依此法,自然诸疾不相干。
”并且进一步告诫世人“殊不
知忍一分饥,胜服调脾之剂;耐一分寒,不须发表之功。
”他的主张让孩子保持七分饱,则脏腑不易
损伤,就不易患肠胃病,自然用不着服什么调理脾胃的药物;倘能经常保持一种微寒状态,也就不
易患伤风感冒,因而用不着服什么解表发汗的药物。
⑵正确理解“春捂”与“秋冻”春季注意保暖,正确理解“春捂”;夏季纳凉要适度,避免直吹电风
扇,空调温度不宜过低;秋季应避免保暖过度,提倡“三分寒”正确理解“秋冻”;冬季室内不宜
过度密闭保暖,应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页脚
页眉
⑶儿童秋季调摄要点
①感冒的预防;②体瘦儿的调养;③肥胖儿的调养
5.经常到户外活动,多见风日,增强体质。
三、按揉足三里
1)时间:在儿童18、24月龄
2)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三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3)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每次1-3分钟
4)功效:具有健脾益胃,强壮体质的作用
页脚
页眉
五、儿童保健常用的穴位按揉方法小儿具有生机旺盛而有稚嫩柔软的生理特点,一方面生机蓬勃,发育旺盛,另一方面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针对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和主要健康问题,传授中医穴位按揉方法,改善儿童健康状况,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月龄时,向家长传授迎香、足三里24、;在18在儿童6、12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的
方法月龄时,向家长传授四神聪穴的方法。
30、36穴的方法;在一、摩腹月龄、121)时间:在儿童6 2)位置:腹部)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门或示指、中指、环指大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反复3 分钟。
1-3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每次)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
4
二、捏脊月龄)时间:在儿童16-12 2)位置:背脊正中,督脉两侧的大椎至尾骨末端处)操作: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环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示指的前半3段。
施术从长强穴开始,操作者用双手示指和拇指合作,在示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页脚
页眉
一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督脉两侧,自上而下、左右两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后顺序,自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捏一遍,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及体质可捏拿4-6遍。
从第二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中,操作者可根据不同脏腑出现的症状,采用“重提”的手法,有针对性的刺激背部的脏腑俞穴,以便加强疗效,在第五遍捏拿儿童背脊时,在儿童督脉两旁的脏腑俞穴处,用双手的拇指与示指合作分别将脏俞穴的皮肤用较重的力量在捏拿的基础上,提拉一下,捏拿第六遍结束后,用双手拇指指腹在儿童腰部的肾俞穴处,在原处揉动的动作中,用拇指适当地向下施以一定的压力,揉按结合。
4)功效:具有消食积、健脾胃,通经络的作用。
四、按揉四神聪穴36月龄时间:在儿童30、穴1寸处,共41)位置: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操作:用手指逐一按揉,先按左右神聪穴,再按前后神聪穴,每次21-3分钟
3)功效:具有醒神益智的作用。
按揉迎香穴4. 4 ⑴迎香穴位置: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见图)页脚
页眉
⑵操作:双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下颌部,中指分别按于同侧迎香穴,其余3指则向手心方向弯曲,然后使中指在迎香穴处做顺时针方向按揉,每次1~3分钟。
⑶功效:具有宣通鼻窍的作用。
六、注意事项
⑴根据需要准备滑石粉、爽身粉或冬青膏等介质。
⑵操作者应双手保持清洁,指甲修剪圆润,防止操作时划伤小儿皮肤。
⑶天气寒冷时,要保持双手温暖,可搓热后再操作,以免凉手刺激小儿,造成紧张,影响推拿。
⑷手法应柔和,争取小儿配合。
⑸局部皮肤破损、骨折不宜按揉。
欢迎您的光临,wdrd文档下载后可以修改编辑。
双击可以删除页眉页脚。
谢谢!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
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