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考标点符号
- 格式:doc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8
2021语文春考试卷解析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狡黠(xiá)慰藉(jí)一抔黄土(póu)B. 拮据(jū)栈桥(zhàn)恪尽职守(kè)C. 襁褓(qiáng)恣睢(suī)强聒不舍(guō)D. 亵渎(dú)陨落(yǔn)怒不可遏(è)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断章取义融会贯通言简意赅。
B. 脑羞成怒玲珑剔透分道扬镳。
C. 涕泗横流弥留之际一杯黄土。
D. 吹毛求疵一泄千里通霄达旦。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他的演唱技巧,经过长期的______,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探界者”钟扬一直在______自己的边界,直到生命戛然而止的那一天。
这座古老的城市______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A. 磨炼开拓沉淀。
B. 磨练开辟积淀。
C. 磨炼开拓积淀。
D. 磨练开辟沉淀。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为了铁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B. 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C. 它们发现自己陷入了峰回路转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蹦跳。
D. 这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和循循善诱的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C. 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 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7.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真是美极了。
”皇帝说:“我十分满意!”B.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2021年山东省春考语文真题答案详细解析机密★启用前山东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请在答题卡上答题,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50分)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DA.扁舟(biǎn)-piān 狡黠(xiá)跌-diē宕起伏(dàng)...B.嗔怒(ch ēn)周匝(zā)良莠不齐(xiù)-yǒu ...C.恫吓(dòng)- dòng hè字帖(tiě)- tiè潸然泪下(shān)...D.哺育(bǔ)租赁(lìn)恪尽职守(k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BA.斑驳脏款-赃称心如意B.赔偿肤浅百舸争流C.妆裱-装憧憬锲- qiè而不舍D.辍学真谛搬门弄斧-班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是 C①数学公式也是一种世界语言,里面______着最严密的逻辑和自然辩证法。
②林海千里,鸟雀争鸣,瀑布奔腾,看到这一切,我的心情久久难以______。
③他这种粗暴的做法,______无助于问题的解决,______会增加双方的矛盾。
A.贯串安静不但反而 B.贯穿安静不但而且 C.贯穿平静不但反而 D.贯串平静不但而且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错误的是 A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是陆游爱国诗歌中的绝唱。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爱国诗歌中的绝唱。
B.晴空万里,阳光灿烂,微风轻拂:真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
C.近期,湖南卫视播出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赢得了观众良好的口碑。
D.怎样发挥思考的威力?要有强烈的志趣,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有科学的方法。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错误的是 AA.从图书馆回来,他发现课桌上的语文书不胫而走了。
(七)标点判断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画√错的画×并订正)1.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2.“泥人张”彩塑用色明快,用料讲究,所塑作品不仅形似,而且以形传神,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3.《红色歌曲,唱响津城》活动,表达了天津人民对红色历史的缅怀,对革命英雄的崇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4.沿着汽车行进的方向,我们发现这片戈壁深处的原始胡杨林次第呈现出深褐、暗红、灰黄、浅绿的颜色。
5.“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个炎黄子孙的共同努力与大义担当。
6.有位哲人说过: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阳光、空气、水和笑容。
7.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8.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9.你是否由衷地从心里喜爱它(而不只是从脑海里)?10.这起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很快就在《新浪网》曝光了。
11.在阴暗的日子里,看迷迷蒙蒙的远山,真能体味到“数峰凄苦,商略黄昏雨”的意境。
12.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
13.“北大学生有潜力,有后劲”,别人这样说行,你们自己则千万不要说,也不要相信。
14.我要说,几乎——如果不是全部的话——每一个雄心勃勃的人都定不可能完全实现他的理想。
15.因此,我们应当认真考虑:我们对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的怀有热情?16.“咱们快走吧”!她高高兴兴的说。
17.我面对自己的纸,犯了难。
阳光、水和空气、笔……删掉哪一样是好?18.我在哪里,在干什么,我扬起来头问天。
19.偌大一张纸,在反复勾勒的斑驳的墨迹中,只残存下来一个字——“笔”。
20.继《红处方》后,毕淑敏又发表了《拯救乳房》、《预约死亡》……等小说。
21.我们必须了解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有什么坏处?22.一个孩子背着破草鞋和小包袱;另一个孩子也背着小包袱,包袱上还绑着一双布鞋。
2021年山东省春考语文真题答案详细解析机密★启用前山东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请在答题卡上答题,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50分)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DA.扁舟(biǎn)-piān 狡黠(xiá)跌-diē宕起伏(dàng)...B.嗔怒(ch ēn)周匝(zā)良莠不齐(xiù)-yǒu ...C.恫吓(dòng)- dòng hè字帖(tiě)- tiè潸然泪下(shān)...D.哺育(bǔ)租赁(lìn)恪尽职守(k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BA.斑驳脏款-赃称心如意B.赔偿肤浅百舸争流C.妆裱-装憧憬锲- qiè而不舍D.辍学真谛搬门弄斧-班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是 C①数学公式也是一种世界语言,里面______着最严密的逻辑和自然辩证法。
②林海千里,鸟雀争鸣,瀑布奔腾,看到这一切,我的心情久久难以______。
③他这种粗暴的做法,______无助于问题的解决,______会增加双方的矛盾。
A.贯串安静不但反而 B.贯穿安静不但而且 C.贯穿平静不但反而 D.贯串平静不但而且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错误的是 A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是陆游爱国诗歌中的绝唱。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爱国诗歌中的绝唱。
B.晴空万里,阳光灿烂,微风轻拂:真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
C.近期,湖南卫视播出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赢得了观众良好的口碑。
D.怎样发挥思考的威力?要有强烈的志趣,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有科学的方法。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错误的是 AA.从图书馆回来,他发现课桌上的语文书不胫而走了。
考点:标点符号考纲对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本考点主要考查标点符号的作用以及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一、标点符号的用法1.顿号顿号表示句中较短的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它是最小的停顿。
使用顿号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1)多个并列词语之间如果有“和、与、及、或、或者”等连词,不能在连词前用顿号,且连词应放在最后两个并列词语问。
例如: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
(2)有些相互关系很紧密的或表示固定关系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
例如:甲乙丙丁兄弟姐妹男女老少科学技术风马牛不相及(3)相邻两个数字并列在一起表示约数,数字间不用顿号。
但表示确数的必须用顿号,例如:十四五岁六七十里七八十个人三,四班参加义务劳动(4)并列词语间有“啊”“呀”等语气助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例如:这儿的书真全,什么诗歌啊,小说啊,报告文学啊,全有!(5)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如: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的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6)并列作谓语、补语、介宾短语作状语,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如:(1)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2)这个故事讲得生动,感人。
2.逗号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下列几种情况要使用逗号:(1)句子主语虽短但需强调或主语比较长时,主语后面要用逗号。
例如:他,就是我们的班主任刘老师。
这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大禹,不就是人民的智慧和希望的化身吗?(2)主语后面带有语气词时,用逗号。
例如:你啊,真不懂事。
(3)谓语是主谓短语,主语后面有时要停顿,用逗号。
例如:你的信件,我已经看过了。
(4)句子宾语较长时,前面用逗号例如:我相信,你们是有决心完成这个任务的。
(5)句子的状语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对于这个问题,他并不清楚。
(6)用在倒装句子成分之间。
例如:出来吧,孩子们!3.分号分号和逗号都可用于复句内部的分句之间,不同之处在于分号一般用于并列的分句之间,它的停顿大于逗号。
2023年天津市春季高考模拟检测语文试题语文模拟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 分。
考试用时120 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6分)一、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青荇(xìng)渗透(sèn)泅水(qiú)自惭形秽(huì)B. 放肆(sì)愚氓(méng)流岚(lán)前仆后继(pū)C. 亢旱(kàng)扼要(è)纶巾(lún)战战兢兢(jīng)D. 引擎(qíng)家眷(juàn)百舸(kě)杞人忧天(qī)【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渗透”的“渗”应读shèn;C.“纶巾”的“纶”应读guānD. “百舸”的“舸”应读gě;“杞人忧天”的“杞”应读qǐ故选B。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汲取陶醉衣锦还乡出神入画B. 澄澈国萃莫名其妙哗众取宠C. 取缔亲昵怨天由人更胜一筹D. 瞭望吝啬众说纷纭面面相觑【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形的能力。
A.“出神入画”的“画”应为“化”。
B.“国萃”的“萃”应为“粹”。
C.“怨天由人”的“由”应为“尤”。
故选D。
3. 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发展与壮大文化产业,就要盯着市场做文章,_____文化生产部门的自我生存能力,最大限度地让文化产品增值。
②举办冬奥会后,北京将成为首座“双奥城市”,也_____着中国将会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参与到奥林匹克事务中来。
③天津出台多项细则_____全市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一体化发展,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配套保障制度与措施,形成长效机制。
2011-2022年山东省春季高考题--标点符号篇【2011年】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A.她历数了对方的“罪状”:睡懒觉、不打扫卫生等等……B.我的牧羊经历极短,而且还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牧羊女——仅有一只羊啊!C.在“旅夜书怀”这首诗中,我们能看到“苦吟”的杜甫。
D.面对地震、火灾这样突如其来的灾难,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 【2012年】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A.你是否山衷地从心里喜爱它(而不只是从脑海里)?B.这起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很快就在《新浪网》曝光了。
C.在阴晦的日子,看迷迷蒙蒙的远山,真能体味到“数峰凄苦,商略黄昏雨”的意境。
D.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
【2013年】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A.多美呀!这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
B.“请弹一首欢快的曲子吧,”她说,“帮大家驱走忧伤。
”C.儿童的游戏,究竟是为了学习?为了娱乐?还是为了锻炼?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2014年】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A.在田间,我们可以看到有些蔬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有些蔬菜(如韭菜、大葱)的叶子是直立的。
B.可能因为年龄小,以前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真正含义。
C.为促进同学们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我校计划在 5 月 25 日举行以《我爱我》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日活动。
D.是继续升学深造?还是直接就业?即将毕业的李亮感到很迷茫【2015年】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A.啊!壶口高峡,你这黄河的奇迹,华夏大地的骄傲。
B.丝丝春雨——大约是今年的最后一场春雨了吧——在窗外静静地飘洒着。
C.营养学家指出,富含铁的食物很多,如猪肝、大豆、油菜、菠菜……等。
D.这里树木繁多、葱茏茂密,奇山异石、雄奇美丽,流泉飞瀑、蔚为壮观。
考点05:标点符号篇标点符号使用方法●标点符号歌:句号(。
)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 ],注解文字放里边。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写作常用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基本定义句子前后都有停顿,并带有一定的句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
句子前后或中间的停顿,在口头语言中表现出来就是时间间隔,在书面语言中就用标点符号来表示。
一般来说,汉语中的句子分以下几种:陈述句: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
祈使句:用来要求听话人做某件事情的句子。
疑问句:用来提出问题的句子。
感叹句:用来抒发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
复句、分句:意思上有密切联系的小句子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大句子。
这样的大句子叫复句,复句中的每个小句子叫分句。
构成句子的语言单位是词语,即词和短语(词组)。
词,即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短语,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表达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也叫词组。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
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
●标点符号用法说明举例(一)句号。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请您稍等一下。
(二)问号?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他叫什么名字?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难道你不了解我吗?(三)感叹号!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停止射击!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
山东春季高考专题训练: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二)1.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B.瞿塘峡两岸如削,岩壁高耸,大江在悬崖绝壁中汹涌奔流,自古就有“险莫若剑阁,雄莫若夔门”之誉。
C.《孔雀东南飞》选自《乐府诗集·杂曲歌辞》,我们读完了这篇课文,却不知到何处才能找到《乐府诗集》?我们学校图书馆的书籍太少了。
D.修正案坚持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落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正确处理《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平衡关系,使刑事诉讼制度进一步法治化、民主化和科学化。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当天早上周围都太黑了,路灯也没有亮,我没有看见绿化带的台子,所以才会撞上去,才会撞上路灯。
”赵师傅告诉记者,要是能看见路灯,他怎么也不会选择撞电线杆。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C.某夜,独坐窗前,翻看读书笔记,无意中看到几句话:“素食则气不浊,独窗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细细玩味,顿觉神清气爽。
D.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的标准,就都需要提炼。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那么,松子应该怎么吃呢?”我疑惑地问,“即使在生产松子的韩国,松子仍然被看作珍贵的食品,松子最好的吃法是泡茶。
”B.古人常讲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便指寓情于景,如茅盾的《白杨礼赞》里的“白杨”、陆蠡《囚绿记》里的“绿枝条”,都寄托着作者的情思,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
C.常香玉排戏有个习惯,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抠”,一句唱腔一句唱腔地“挖”,非把动作中的那个最佳,唱腔中的那个最美“抠”出来、“挖”出来不可。
D.西汉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标点符号一、内容解读《考试大纲》对标点符号考查的要求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简称标点,是辅助文字记录的一套符号,包括七种点号(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和五种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
在汉语表达中,它对表情达意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分清句子的结构,辨明不同语气,正确地理解词语的性质和文章的意义。
点号主要是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的,标号主要是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的。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对阅读和写作都很重要,是语言运用的一项基本功。
点号及其形式名称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形式、,;。
?!:标号及其形式名称破折号括号书名号引号省略号形式——()《》“”┅┅备注占两格右左上角占两格能力解读1.正确判断112种标点符号在各类文本运用中的正误。
2.能在不同文本的不同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考点要求掌握七种点号和五种标号的基本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都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
因此,更需灵活综合地运用标点符号。
相关的重要知识点有:(1)能够正确理解语意,辨别语气,分析语言结构,这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前提;(2)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这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基础;(3)具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4)具有识别、改正错误的能力。
命题规律1.考查内容:12种标点中,问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书名号、括号、引号以及破折号是考查重点。
2.考查形式:以选择题为主。
常考点清单一、问号的用法问号是表示一个问句说完之后的停顿符号,多表示疑问语气。
1.问句中含有称呼的,不论称呼在前在后,问号一律用在句尾。
如:小刘,你到过上海吗?你到过上海吗,小刘?2.表示选择的问句,问号一般只用一个,放在全句的末尾,各项之间用逗号。
如:明天的旅行,你是去呢,还是不去?3.一个问句,在一个大句子中作主语,其后如需停顿,用逗号不用问号。
山东省2021年春季高考语文试题山东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请在答题卡上答题,考试完毕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选项是:A。
猝然(cù)蜚声(fěi)振聋发聩(kuì)B。
泅水(qiú)半晌(shǎng)舐犊情深(shì)C。
应届(yīng)挫折(cuó)有的放矢(dí)D。
慰藉(jí)竹篙(gāo)殒身不恤(yǔn)2.以下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
呕歌提纲明辩是非语无伦次B。
凑和泯灭面面俱到莫明其妙C。
蛰伏诙谐层峦叠嶂侃侃而谈D。
喟然迷团发奋图强大相径庭3.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①职校学生要实现美妙的青春梦想,从一开场就得良好的意志品质。
②做一个有品位的人,我们才能真正享受人生。
③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守候在静止的岸,做飞速行驶的舟。
A。
塑造修养不但而且B。
锻造修养与其不如C。
锻造修养不但而且D。
塑造修养与其不如4.以下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选项是:A。
多么美啊,多么精巧啊,我们祖国的语言!B。
遇上亲友家中有喜丧事,母亲必亲自去贺吊---份礼也许只是两吊小钱。
C。
清漪园(后来的颐和园就是在这个根底上建造起来的)是圆明园的许多属园之一。
D。
我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细细想来,便知晴日多于阴雨,收获多于劳作。
5.以下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选项是:A。
人们对教育的期待总是水涨船高,我们要始终坚持优先开展教育事业。
B。
为学生搭建成长的舞台,是学校指导首当其冲的任务。
C。
运用信息化手段进展教学,有些老师不知所措,有些老师却如坐春风。
D。
火灾前的巴黎圣母院是一座美轮美奂、高屋建瓴的著名建筑。
6.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不但我们的作品要立足文化传统,而且还要照顾文化现实。
山东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考生请在答题卡上答题,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50分)卷一共2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A.拘泥.(ní)按捺.(nài)熨.帖(yù)流水淙淙..(cóng)B.堵塞.(sè)揩.油(kāi)剽.悍(piāo)装模.作样(mú)C.孝悌.(dì)咋.舌(zé)憎.恶(zèng)色厉内荏.(rěn)D.账簿.(bù)倔.强(jué)悲怆.(cāng)戛.然而止(gá)【解析】选 B:A项,拘泥(nì),按捺(nà);C项,孝悌(tì)憎恶(zēng);D项,悲怆(chàng)戛然而止(ji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博弈裨益贸然行事B.誉写宣泄殚精竭虑C.戊戌观摹真知灼见D.缴纳疏浚暇瑜互见【解析】选 A;(B项,誉写——誊写;C 项,观摹——观摩;D项,暇瑜互见——瑕瑜互见)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①作为基层领导,他用心群众的意见,想方设法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②王老伯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志愿者们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
③核心科技攻关没有捷径可走,我们全力以赴,能取得突破。
A.倾听给以只要就B.聆听给以只有才C.倾听给予只有才D.聆听给予只要就【解析】选C,倾听:表示的是仔细聆听,听取别人的话。
聆听:则是指非常用心得听别人说话,聆听一般在比较严肃、庄重的场合中使用。
基层领导听群众意见应用“倾听”。
给以:是给别人什么东西,是把什么东西给别人。
提高训练(四)标点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是()A.中医认为,荠菜味辛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祛病养生功效。
B.中关村企业加强技术的自主创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大踏步迈进。
C.在两幅画前我感到了一种心灵的震撼,也许是与艺术家“心有灵犀一点通”。
D.对联既有雅的,也有俗的;既有严肃的,也有谐趣的;既有喜庆的,也有悲怨的。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是()A.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B.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提出“抬龙头、摆龙身、全身动”的经济发展战略,旨在建设海上山东,促进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的全面发展。
C.从一般意义上说,知识创造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进行的:一是教育,二是研究。
D.使人留恋的还有铺在榕树下的长长的石板条,夏日里,那是农人们的“宝座”和“凉床”。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是()A.这里有一个问题:高三一年的奋斗你是否只是为了高考?B.“努力吧,努力了你就会有收获的。
”王老师在台上恳切地说,“努力了就一定有收获吗?”有人在台下嘀咕。
C.我读过朱光潜先生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无言之美》。
它让我耳目一新,并给予了我极大的启发。
D.造成“用工荒”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经济发展方式过于粗放,区域规划、产业布局不合理,未能对用工需求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等等。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是()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B.这儿原先有牛栏,马厩,有牛,有马,有犁,有耙,有谷仓,还有干草垛。
C.“老弟,”她说,“大概你可以当个作家。
”D.从实验科学的角度——特别是在其发展的现阶段来看——东方和西方是极端对立的。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是()A.动物的游戏行为成为行为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领域。
争议的焦点,是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
标点符号一、内容解读《考试大纲》对标点符号考查的要求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简称标点,是辅助文字记录的一套符号,包括七种点号(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和五种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
在汉语表达中,它对表情达意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分清句子的结构,辨明不同语气,正确地理解词语的性质和文章的意义。
点号主要是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的,标号主要是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的。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对阅读和写作都很重要,是语言运用的一项基本功。
点号及其形式名称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形式、,;。
?!:标号及其形式名称破折号括号书名号引号省略号形式——()《》“”┅┅备注占两格右左上角占两格能力解读1.正确判断112种标点符号在各类文本运用中的正误。
2.能在不同文本的不同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考点要求掌握七种点号和五种标号的基本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都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
因此,更需灵活综合地运用标点符号。
相关的重要知识点有:(1)能够正确理解语意,辨别语气,分析语言结构,这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前提;(2)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这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基础;(3)具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4)具有识别、改正错误的能力。
命题规律1.考查内容:12种标点中,问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书名号、括号、引号以及破折号是考查重点。
2.考查形式:以选择题为主。
常考点清单一、问号的用法问号是表示一个问句说完之后的停顿符号,多表示疑问语气。
1.问句中含有称呼的,不论称呼在前在后,问号一律用在句尾。
如:小刘,你到过上海吗?你到过上海吗,小刘?2.表示选择的问句,问号一般只用一个,放在全句的末尾,各项之间用逗号。
如:明天的旅行,你是去呢,还是不去?3.一个问句,在一个大句子中作主语,其后如需停顿,用逗号不用问号。
如:谁当班长,是一件关系到全班的大事。
4.“问”字后如用冒号停顿,其后的句子视为问句,用问号。
如:贾母问:“黛玉,你读过什么书?”二、冒号的用法1.冒号的基本用法是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
提示下文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将分三步实施:一是“绕”,即卫星绕月飞行;二是“落”,即探测装置登上月球;三是“回”,即采集月壤样品返回地球。
总结上文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2.冒号后的内容在事理上应受到冒号前的动词的支配。
他在给我的留言上写着: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完全受到“写着”的支配,这样使用是正确的。
三、顿号的用法顿号表示句中最小的停顿,使用顿号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并列短语中如果有连词“和”“写”“及”“或”等,连词前不能再用顿号。
以上连词一般用在多项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之间。
如: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2.有的并列词语读起来并无停顿或停顿很小,并不会产生歧义,中间就不必再加顿号。
如:“中小学生”“中外记者”“工农业”等,其中“中小”“中外”“工农”等之间都不必用顿号。
3.不是并列词语之间不能用顿号。
如:我家住在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
这个例句中的顿号不能用,因为顿号前后是领属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
4.如果把简短的并列短语加以强调,这些并列短语之间就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如:这次采访,你必须带三样东西:钢笔,录音机,照相机。
5.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时不用顿号。
但是如果是数字省略语,且表示确指,则必须用顿号。
如:①三四里三五天十五六岁五六十种十之八九②全文共六部分,却有三四个部分意思含混不清。
,③全文共六部分,其中第三、四部分意思含混不清。
前两种情况不能用顿号,但第三种情况则必须用顿号。
6.如果并列短语之间还有并列短语,那么,大的并列短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短语之间用顿号。
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四、引号的用法引号的作用主要有下列几种:1.引用。
如:“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句话原是出自《西厢记》的。
2.强调。
如: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3.否定。
如:这种“文明的惩罚”,有时候会叫你继续到两小时以上。
4.特殊含义。
如:在纱厂,活儿做得不好,罚规大抵是殴打、罚工钱和“停生意”三种。
5.特定称谓。
如:①“一·二八”战争之后,他们的政策又改变了。
②“戊戌变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带有资产阶级改良性质的变法运动。
五、书名号的用法书名号主要用于书报杂志、文章篇目名称等,公告、声明、法律、决议、通知等作为一个完整的名称出现时,也可用书名号;但不作为一个完整的名称出现,只强调其内容特征时,诸如计划、启事、中心、任务、目标、题词、节目、晚会及报刊、电视台等栏目名称均不使用书名号。
六、省略号的用法1.省略号后面不能用表示停顿的符号,不能再用诸如“等”一类的词语。
需说明的是,鲁迅文章里个别标点的使用我们现在看来是不规范甚至不正确的,我们不必苛求,毕竟那时候标点的使用还没有规范。
如: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记念刘和珍君》)上句是文章的原句,句尾的句号明显使用不妥,类似的情况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中还有不少,我们不必学用。
2.省略号和破折号都可以表示语言的中断,两者的不同之处是:省略号表示断断续续,余声未尽,而破折号表示戛然而止。
如:①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
”(《项链》)②鲁大海:……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周朴园:你胡说!(《雷雨》)逗号有时也可以表示说话的中断。
如:你,你,你是谁?上句强调的不是说话的断续,而是突出一种紧张情绪,而且要用在反复的词语之间。
如果换成:你……你……你是谁?那么此句与上一句的表意就会明显不一样,后句强调的是说话断续,可能说话者有气无力,也可能是说话者边说边在思考。
再如:她吓昏了,转身向着他说:“我……我……我丢了佛来思节夫人的项链了。
”(《项链》)七、破折号的用法行文中通常用来引出解释或补充说明的话,如果这类语句插在一个句子当中,往往前后两处都用破折号。
如: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八、括号的用法括号主要表示括起来的话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前边的词语或句子。
这种注释或补充说明的面比较宽,可以解释语意、注明时间,也可以交代引文出处、列举具体内容,还可以讽刺、批评、订正错误等。
九、分号的用法分号和逗号都可以用于复句内部的分句之间,不同之处在于分号一般用于并列的分句之间,它的停顿大于逗号。
分号只用于复句中。
复句中除了并列分句以外的其他分句,如果分句内部已经用了逗号,那么分句之间通常就得使用分号。
如:①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②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各分句之间连逗号都没有,则不必用分号。
如②句,如果“做”和”想”后的逗号都去掉,分号就应该换成逗号,即: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易错点清单标点符号的误用1.陈述句中误用问号错例为什么这篇文章分三段?那篇文章分四段?为什么先写这个人物?后写那个人物?这些,都是由文章的内容来决定的。
解析有些句子虽然有疑问词或者含表示疑问的形式,但并不要求回答问题,整个句子只是陈述一种情况,表达的是陈述语气,句末应该用句号,而不能用问号。
例句中部分话是疑问句形式,还用了疑问代词“为什么”,但是,全句不存在疑问语气,不需要回答,是陈述语气。
四个问号均应改为逗号。
2.倒装句中误将问号前置错例“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解析倒装句虽然有成分的倒装,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全句只能用一个句末点号,倒装成分之间应用逗号。
“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是一个主谓倒装句,问号直放在句末。
应改为:“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3.分句之间误用逗号错例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主,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
解析分号主要用于分清层次,并列复句中,各并列分句之间用分号。
这句话以四个并列的层次叙述祥林嫂的情况,各层次间都应用分号,所以“婆婆”“没了丈夫的”后的逗号应改为分号。
4.并列短语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都用顿号错例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解析如果并列短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小的并列词语用顿号,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
例句中“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组成并列短语,又是一个层次。
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
“淮剧”“黄梅戏”后面均应改用逗号。
5.连词前面误用顿号错例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请她签上一个名。
解析并列词语之间有了连词“或”“和”“及”“与”,均不能用顿号。
可根据不同句子的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6.概数误用顿号错例那孩子看上去十三、四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解析根据《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邻近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其间不能用顿号隔开。
如果数字表示的是确数,则需要加顿号。
例如:今天下午一、二组的同学打扫教室,三、四组的同学打扫清洁区。
7.集合词语误用顿号错例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解析“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干”指干部,“警”指警察。
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
“中、小学生”“大、中专院校”“指、战员”“司、乘人员”等,这些词语中的顿号都是不该用的。
8.并列词语作谓语、补语时没用逗号错例这些房间宽敞、明亮、干净。
解析并列结构在句中充当成分的不同,决定了它们之间是否要用顿号:如果并列结构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状语,并列结构之间通常用顿号;如果并列结构在句中充当谓语、补语,并列结构之间通常用逗号。
显然,例句中两个顿号均应改为逗号。
9.句中没有逗号径直用分号错例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解析顿号、逗号、分号、冒号,虽同为句内点号,但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
应先用停顿短的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不能乱了秩序。
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