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1)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1
2020届中考地理复习讲解:中国的交通一、知识讲解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一一“先行官”1、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1 )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
(2)我国主要铁路线:“三横五纵”⑴在若干条交通运输线交叉的地方,形成了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
⑵重要的铁路运输枢纽二、跟踪训练1.网购”是一种新兴购物方式,最适宜送货上门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 铁路B. 公路C. 航空D. 水运2•下列旅游景点与其对应地区搭配正确的是()A. 敦煌莫高窟-甘肃B. 布达拉宫-云南C. 大三巴牌坊-香港D. 秦始皇陵兵马俑-山西3•在我国农业生产中,一直占主要地位的是()A. 棉花生产B. 粮食生产C. 油料生产D. 糖料生产4•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下列关于如何实现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A. 山区风景秀丽,开发生态旅游B. 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C. 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以满足市场需要D. 山区急流水能丰富,积极建设小水电站5•九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米市”之一,你知道它当时与周边联系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吗()A. 公路运输B. 水路运输C. 航空运输D. 铁路运输6•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下列关于如何实现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A. 山区风景秀丽,开发生态旅游B. 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C. 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以满足市场需要D. 山区急流水能丰富,积极建设小水电站7•如图是我国工业基地分布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图中B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B•图中C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C. 图中D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D. 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8•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发展和建立新兴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条件是()A. 自然资源丰富B. 科学技术力量雄厚C. 劳动力资源充足D. 位置优越读我国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占全国的比重(% )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9. 下列有关四地区交通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A. 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布,河运条件优越B. 环渤海地形平坦,铁路网密集C. 西南地区地势低平,公路运输发达D. 陇海-兰新铁路方便了西北与东部的联系10. 从三种运输方式比较来看,丁是()A. 西北地区B. 环渤海地区C. 长江三角洲地区D. 西南地区11. 小明这样描述自己的家乡:气候湿热,风光秀美,独特的傣家文化,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区。
【导语】⽔滴⽯穿,绳锯⽊断。
备考,也需要⼀点点积累才能到达好的效果。
©⽆忧考⽹为您提供中考地理“中国的经济发展”知识点,平时巩固所学知识并灵活运⽤,考试时会更得⼼应⼿。
快来看看吧!中国的经济发展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 1、交通运输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交通运输⼜⽐喻为经济发展的“先⾏官”。
四⼤⽶市:⽆锡、芜湖、九江、长沙。
以茶换马:⽢肃天⽔ 2、铁路线、公路线、航线以及航空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命线”。
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络密度⼤,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络密度较⼩。
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式。
3、我国的铁路⼲线 (1)东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2)南北:京哈线;京哈线;京⼴线;京九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3)青藏铁路 4、交通枢纽:北京、郑州、徐州、兰州、株洲、成都等经过的铁路线 5、交通⽅式的特点交通⽅式速度价格数量铁路较快较低较⼤公路较快较低较⼩航空快⾼⼩⽔运慢低⼤ 6、交通运输⽅式的选择:贵重或者急需的货物⽽⼜数量不⼤的⽤航空运输;容易死亡或者变质的货物,多⽤公路;⼤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般选择铁路或者⽔运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定义和分类:利⽤动物、植物等⽣物的⽣长发育规律,通过⼈⼯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农业。
农业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分为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2、农作物包括粮⾷作物(⽔稻、⼩麦——南宜⽔稻北宜麦)、油料作物(长江油菜带、黄淮花⽣区两⼤⽣产区)、糖料作物(南种⽢蔗北甜菜)、棉花(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棉区)。
3、农业分布 (1)种植业:东部半湿润和湿润和平原地区,秦岭-淮河⼀线以南为⽔⽥,以北是旱地。
(2)牧业:西部的⾼原和⼭地,四⼤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青海牧区,内蒙古牧区 (3)林业: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东南部⼈⼯林区 (4)渔业: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4、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三)⼯业和分布与发展 1、定义和分类:⼯业⽣产主要是从⾃然界取得⾃然资源,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加⼯、再加⼯的过程。
第一节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材活动答案3P87活动1、答案:(1)雨热同期的气候使得这里的农作物以水稻为主;(2)这里位于长江干流和许多支流以及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水运条件非常优越;(3)长江中下游自古就是人口聚集的地区,有很大的市场。
活动2、(1)五岭县的自然条件:位于山区,有河流流经。
(2)自然资源:煤炭、地热资源。
(3)变化:增加了铁路线、公路线、居民点;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人均收入明显提高。
(4)叙述合理、论证有据即可。
例如:选择引进人才。
理由: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拥有人才即是拥有科技。
因此,本县要进一步发展,引进人才应放在首位。
-------------------------------------------------------------------------------------------------------------------- P91活动1、例还有其他命名的方法:如:以铁路线所在的位置命名。
例如:乌鲁木齐至阿拉山口的北疆线、库尔勒至喀什的南疆线。
活动2、认识铁路的分布 ; (1)略(2)略(3)填写下表-------------------------------------------------------------------------------------------------------------------- P94 活动1:(1)北京:京沪、京九、京哈、京广、京包; 郑州:京广、陇海; 徐州:京沪、陇海; 株洲:京广、浙赣、湘黔;兰州:包兰、陇海、兰新; 成都:宝成、成昆、(成渝)。
(2)武汉:集铁路枢纽、公路枢纽、航空枢纽、水运枢纽于一身是综合交通运输枢纽;青岛:集公路枢纽、航空枢纽、水运枢纽于一身是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活动2:不合理,部分路线有重复,可以修改如下:第一天:北京15:18乘1461次火车赴南京,宿火车上。
第二天:7:48到达南京,游中山陵、明孝陵、玄武湖、莫愁湖。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学形式说明:依托于在我校学科组推行多年的“图式-探究-合作〞特色教学形式进展教学设计。
下面概括说明一下该形式的主要内容。
图式有两层含义:一是用“图〞引领教学,建立“立体-图式〞教学知识网络构造体系;二是运用地理的第二语言“地图〞彰显地理教学特色。
探究式学习是新课改提倡的教育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像科研工作者一样去研究地理问题〔原理、过程、规律〕,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才能。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彼此构建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再将个体融入整体的学习过程中,体验个人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通过沟通合作分享交流的成果,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及思辩才能。
最终力求将以上三个方面进展有机结合,有效地融入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去,预期获得较良好的学习效果。
教学设计:【课程标准】比拟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目的】①知识与技能:可以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消费中的重要作用;理解选择交通运输方式需要考虑的因素,比拟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分析,可以学会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交通运输在经济开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的学习,对学生进展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难点:如何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教学方法】启发探究式、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思路】本节课内容的教学设计重在抓住课标要求,不局限于教材,通过多个联络实际的教学程序完成〔如融入乡土地理,结合家乡天津的交通运输情况〕,引导学生进展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一是考虑到初中八年级的学生特点,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创设情景导入课程,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通过学生对该那么故事的感悟,也旨在使得他们体会到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将目光聚焦到本节课要讲授的内容上来。
4.1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一、课程标准及解读在《地理课程标准》中,对本章节的要求是“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在《地理课程标准解读》中提出: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考虑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可介绍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管道运输可不介绍。
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主要可通过运时(速度)、运量、运价比较,学习时宜结合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这样既可以加深对各种运输方式特点的认识,又可学会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我国交通运输网络大致的分布格局,基本上可描述为东部地区稠密,西部地区稀少。
根据我国地域广大的特点,交通运输网络应以铁路网络为主,而铁路网络也以铁路干线为宜。
学习重点在“网络”,不必让学生记住具体的“线”的名称。
随着我国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建设,公路运输在我国客货运输中的比例稳步提高,而且,公路运输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最为密切。
因此,可适当介绍公路运输,特别是我国高速公路的分布,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够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线,了解铁路线命名的方法,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学会使用列车时刻表。
3、了解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并能够分析交通枢纽应该具备的特点;能够设计合理、经济的旅游线路计划。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边读边画,并通过问题设计强化训练的方式,形成铁路干线网络,同时结合亲身体验,让学生学会运用列车时刻表和认识高速公路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交通运输线的建设成就和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材分析1、结构分析本节内容共有四个标题,思路也非常明确。
教材首先强调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其次介绍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路线;接着了解交通枢纽的重要作用以及重要的交通枢纽;最后结合实际生活,介绍如何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一、单元教材分析:本章教材从交通运输、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工业的分布与发展三个方面来认识中国经济的发展。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强调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介绍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路线,接着了解交通枢纽的重要作用以及重要的交通枢纽,最后结合实际生活,介绍如何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一节,通过学习,对农业的重要作用,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发展农业的策略和原则,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等,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以一条主线:发展工业的重要性,我国工业分布现状,工业未来发展方向,前后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二、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络地区分布特点,学会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了解我国农业地区分布差异,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了解我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中心,能够从多个角度说明我国工业发展前景。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自主预习,提前了解教材内容;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利用展示的图片,提供的资料分析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读图分析、材料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我国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工业的发展特点,认识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状况,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同时通过认识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为民族振兴富强而努力的情感。
三、单元重、难点:1、学会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2、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
3、掌握我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中心。
四、课时安排:共6课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采用大量形象生动且具体清晰的图片资料作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手段,在一开始上课的时候就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接着开展小组活动尤其是以身边的具体实例来开展活动,比较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后展示了我国的铁路分布,学生了解相关的铁路线之后,铁路线的名称以及经过的主要城市都迎刃而解,最后介绍了生活中的常识:怎样看列车时刻表?如何买火车票?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学科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学会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在实际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设计课题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交通运输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认识我国主要铁路干线(五纵三横)。
会绘制主要铁路干线分布图。
能够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
能在空白交通图上正确填注主要铁路枢纽。
记住我国的重要的铁路干线,了解铁路线命名的方法,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交通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能从图中说出主要铁路干线(五纵三横)的名称及经过的大城市。
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交通运输线的建设成就和在经济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依次对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认识我国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
“五纵三横”铁路干线的名称及经过的大城市。
难点说出主要铁路干线(五纵三横)的名称及经过的大城市。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见课件)。
导入新课“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大家都知道吧,它的意思是说一个地区经济要发展必须要优先发展交通事业。
本单元《中国经济的发展》一章就把交通运输业安排在第一节进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国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讲授新课举例分析交通运输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点出本课的第一个标题--------交通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这几年,我们的邻镇马额镇苹果产业发展迅猛,目前已经初具规模,成为该镇的支柱产业,每到苹果收获的季节,各地果商便蜂拥而至,将这里的苹果订购一空,喜获丰收的果农脸上“喜洋洋、美洋洋”幸福溢于言表!试想,如果我们这里的交通状况的明显改善,果农能如此方便的卖掉果子吗?再比如我们陵前镇,以我家为例,我的父母一直喜欢种植当地特色农产品,红薯和玉米两样。
过去红薯玉米收获以后要先存放在家里,等着年前有人来收才能卖掉,在我的记忆里,每年冬天一到晚上,我们全家就会围在一起剥玉米,这时候往往我的父亲就会说:“这几千斤玉米卖不了可咋办!娃娃们拿啥买新衣服过年呀!”几乎同时我的母亲也开始唠叨:“还说玉米呢,你看窖里的红薯咋办呀,叫你少种些少种些就是不听,哎··”。
初一地理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货物最适用汽车来运输的是()A.2吨水果从郊区运到城里B.一批信件从北京发往美国C.1000吨土豆从山西运往河北D.10万吨大米从上海运往武汉【答案】A【解析】公路一般运输短途、数量不大、容易变质的物品,2吨水果从郊区运往城里,适宜用汽车,A对,一封信件从北京发往美国,应用航空,B错,1000吨土豆从山西运往河北,用铁路,C错,10吨大米从上海运往武汉,用水运,D错,故选A。
【考点】本题户主要考查了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下列铁路枢纽中,属于京广铁路与陇海铁路相交的是()【答案】A【解析】A铁路枢纽是郑州,位于京广线和陇海线的交汇处,A对,B铁路枢纽是徐州,位于京沪线和陇海线的交汇处,B错,C铁路枢纽是长沙,位于京广线和沪昆线交汇处,C错,D城市是石家庄,位于京广线上,D错,故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和枢纽。
3.今年三月,江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的“江西风景独好”2014江西旅游特卖会在北京王府井大街举行。
其中,“养生休闲宜春游”备受青睐,宜春华夏国际旅行社的赵总急着去北京签旅游合作协议,他应选择的交通方式是()A.铁路B.航空C.公路D.水路【答案】B【解析】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从门口到门口,适合短距离运输;航空运输速度快、但是运量小,适合急需情况的长途运输;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量较大,适合运量较大的长途运输;水上运输运量大、但是速度慢、受地域的限制,适合两海港之间较大运量的长途运输;管道运输在地下,一般适合长距离输送石油、天然气、水。
【考点】该题考查各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
4.下列关于旅游路线设计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根据自己的收入,选择适合的交通方式与食宿条件B.尽可能多的将不同性质的旅游点串联成环形路线,避免线路重复C.要选对合适的时间D.旅游活动内容尽量同类化,观赏内容尽可能的多,要不惧疲劳【答案】D【解析】设计旅游路线要因人而异,可根据不同的经济收入,选择不同的交通方式和食宿条件;合理安排时间,考虑好各项旅游活动选择在什么时间,需要多长时间;尽可能多地将不同性质的旅游点串联成环形线路(或多边形),尽量避免往返线路的重复;旅游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并要注意劳逸结合,选项ABC的说法是正确的,D选项说法错误。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课时备课日期:讲课日期: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通运输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实例练习、学会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交通运输工具相对滞后的了解,进行国情、国策教育。
教学重点:学会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难点:如何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大家都知道,交通运输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那么,什么是交通运输呢?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呢?新课讲授: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观图4.1 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古代:手提肩扛、牲畜驮运现代: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1.哪种交通运输方式最便宜?票价/元公路运输(长途汽车)300航空运输(飞机)850铁路运输动车346(一等软座)空调快速150(硬座)2.不同运输工具运输量有多大差别?一艘散装货轮,一次运量可达几万吨至几十万吨一列货运列车,一次运量可达上千吨一辆载货卡车,一次运量可达几顿一架大型客机,一次可搭载乘客400人以上3.不同运输工具的一般速度怎样?不同运输工具一般速度比较火车80—350千米/时汽车60—120千米/时海伦30—40千米/时飞机400—1000千米/时归纳小结:一般来说,水路运输运量最大,价格最低;铁路运输运量较大,价格较低;公路运输方式运量运费运速其他页1第完成活动:比较与选择交通运输方式1.人们根据不同的出行目的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A .乌鲁木齐某学校王校长接到去北京开会的通知,要求第二天必须赶到。
航空运输(飞机)B.刘晓和妈妈准备暑假从石家庄到香港旅游。
他们想选择比较经济的旅行方案。
铁路运输(火车)C.周强和同学约好,国庆长假期间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
水路运输水路运输(轮船)2.根据下列情景,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例如上海有一位患者需要移植骨髓。
初二地理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试题1.京九线的起止点是()A.北京─九江B.北京─九华山C.北京─九龙D.北京─上海【答案】C【解析】京九线北起北京,南到香港九龙,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干线。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重要的铁路干线。
2.下列铁路中,不属于东西走向的是()A.京哈线B.陇海线C.湘黔线D.沪杭线【答案】A【解析】我国现已形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南北向干线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南昆线等;东西向干线有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昆线等。
【考点】该题考查铁路干线。
3.把下列铁路线与它们的起止点连起来北京陇海线株洲兰州浙赣线连云港杭州成昆线昆明焦作京沪线上海成都焦柳线柳州【答案】【解析】我国现已形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南北干线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宝成-成昆线、南昆线等;东西铁路干线有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等。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4.在正确的运输方式所对应的表格中划上“√”下列不同类型及数量的货物,要从起点运到终点,请你选择最佳运输方式:①两箱急救药品,从北京到拉萨;方式是。
②十万吨煤,从天津到武汉;方式是。
③二百头活猪从苏北到北京;方式是。
④二百吨钢材从太原到无锡;方式是。
⑤大庆石油运往秦皇岛出口;方式是。
【答案】【解析】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从门口到门口,价格适中,适合短距离运输;航空运输速度快、但是运量小,价格高,适合急需情况的长途运输;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量较大,运价适中,适合运量较大的长途运输;水上运输运量大、运价低,但是速度慢、受地域的限制,适合两海港之间较大运量的长途运输。
【考点】该题考查各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
5.有一批煤炭从秦皇岛港运往广州,最经济、便利的运输方式是A.内河运输B.海洋运输C.公路运输D.铁路运输【答案】B【解析】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从门口到门口,适合短距离运输;航空运输速度快、但是运量小,适合急需情况的长途运输;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量较大,适合运量较大的长途运输;水上运输运量大、但是速度慢、受地域的限制,适合两海港之间较大运量的长途运输;管道运输在地下,一般适合长距离输送石油、天然气、水.一批煤炭从秦皇岛港运往广州,距离远、数量大,而且秦皇岛和广州是我国重要的海港,所以我们可以选择海洋运输,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各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6.目前香港与内地联系的铁路线有A.京广线和京九线B.京沪线和京哈线C.广深线和陇海线D.京九线和广深线【答案】D【解析】京广线的起止点是北京--广州,京九线的起止点是北京--香港九龙,两条线都有经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2020届中考地理复习讲解:中国的交通一、知识讲解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先行官”1、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1)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
⑴在若干条交通运输线交叉的地方,形成了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
1.“网购”是一种新兴购物方式,最适宜送货上门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 铁路B. 公路C. 航空D. 水运2.下列旅游景点与其对应地区搭配正确的是()A. 敦煌莫高窟﹣甘肃B. 布达拉宫﹣云南C. 大三巴牌坊﹣香港D. 秦始皇陵兵马俑﹣山西3.在我国农业生产中,一直占主要地位的是()A. 棉花生产B. 粮食生产C. 油料生产D. 糖料生产4.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下列关于如何实现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A. 山区风景秀丽,开发生态旅游B. 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C. 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以满足市场需要D. 山区急流水能丰富,积极建设小水电站5.九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米市”之一,你知道它当时与周边联系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吗()A. 公路运输B. 水路运输C. 航空运输D. 铁路运输6.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下列关于如何实现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A. 山区风景秀丽,开发生态旅游B. 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C. 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以满足市场需要D. 山区急流水能丰富,积极建设小水电站7.如图是我国工业基地分布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图中B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B. 图中C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C. 图中D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D. 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8.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发展和建立新兴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条件是()A. 自然资源丰富B. 科学技术力量雄厚C. 劳动力资源充足D. 位置优越读我国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占全国的比重(%)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9. 下列有关四地区交通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A. 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布,河运条件优越B. 环渤海地形平坦,铁路网密集C. 西南地区地势低平,公路运输发达D. 陇海﹣兰新铁路方便了西北与东部的联系10. 从三种运输方式比较来看,丁是()A. 西北地区B. 环渤海地区C. 长江三角洲地区D. 西南地区11.小明这样描述自己的家乡:气候湿热,风光秀美,独特的傣家文化,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区。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第一课时)【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环节安排】
教师提出训练要求(时间、规范等),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
师生共同校正补偿。
1.(2009年泉州)连接我国北京和上海两直辖市的铁路干线是
A. 京沪线
B. 陇海线
C. 沪杭线
2.目前,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 B.铁路运输
B.②京广线
被称为“亚欧大陆桥”的铁路线是和 (填数字
位于青藏高原的铁路线是 (填数字)。
其中2006年7
,终点是。
从上海到昆明旅游,乘火车经过的铁路线依次是
线。
A 2、
B 3、D 4、
C 5、C 6、
D 7
、(1)⑦和⑧(2)⑾格尔木拉萨(3)沪杭线、本课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有哪些:。
初三地理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试题答案及解析1.小刚同学五一期间乘火车从长沙到北京旅游,请根据“我国部分铁路干线简图”和“北京—广州客运简明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从长沙到北京,最近的铁路线是A.京广线B.焦柳线C.京九线D.京沪线【答案】A【解析】我国铁路干线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其中经过“北京一长沙一广州”的铁路线的名称是京广线。
【2】小刚乘坐的车次和到达北京的时间分别是A.T15 11:00B.T15 07:35C.T16 13:18D.T16 16:48【答案】C【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T15由北京西开往广州,T16由广州开往北京西,到达北京的时间为13:18,所以C正确。
【3】下列说法中,不可信的是A.列车沿途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是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北京B.列车从郑州开出后,小刚看到华北平原上麦浪滚滚C.到达北京时,已是华灯初上,霓虹闪烁D.小刚在北京参观了八达岭长城和故宫【答案】C【解析】从图中可以京广线沿途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是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北京,所以A正确;此时为五一时期,列车从郑州开出后,小刚看到华北平原上麦浪滚滚,所以B正确;八达岭长城和故宫位于北京,所以D正确;到达北京的时间为13:18,并非是华灯初上,霓虹闪烁,所以C错误。
【考点】该题考查中国的铁路交通。
2.读“我国局部地区铁路分布示意图”。
回答问题。
(5分)(1)写出图中铁路线的名称:①__________铁路,②_________铁路,③________铁路(2)重庆、武汉、南京、上海不仅铁路交通便利,而且具有______________运输的优势。
(3)在建设中的铁路将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建设,请问“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是( )A.展现我国世界一流的铁路修建技术水平B.投资大,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C.节约江汉平原的土地资源D.防止环境污染【答案】(1)京广陇海青藏(2)内河(3)C【解析】(1)我国现已形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南北干线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宝成-成昆线、南昆线等;东西铁路干线有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昆线等,读图可知,①是京广铁路,②是陇海铁路,③是青藏铁路。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知识点归纳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管道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等在各种各种交通运输线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纵横交错的铁路线构成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
人们形象地把交通运输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历史上我国著名的四大“米市”是:长沙、九江、芜湖、无锡2.我国交通运输网特点:分布不均,东密西疏3.铁路干线——熟记“三横五纵”P91图东西向和南北向的干线南北向:京沪线、京九线、京哈—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东西向: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4.交通运输枢纽——若干条交通运输线交叉处(人流、货流量都很大)重要铁枢纽:北京、郑州、徐州、株洲、成都和兰州(经过的铁路线)分为单一交通枢纽和综合交通枢纽5.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速度较快次于铁路最慢最快运量较大较小最大最小大价格较低较高最低最高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农业的部门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
2.农业的重要性:农业是解决人民温饱的基础;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3.农业的地区分布:以400mm年降水量线为界,以西(非季风区)主要进行牧业生产,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以东(季风区)是种植业、林业和渔业的主要分布区。
4.我国四大牧区:青海牧区、x藏牧区、x疆牧区和内蒙古牧区。
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地区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东部沿海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5.我国三大林区:西南和东北为天然林区;东南为人工林区。
6.我国三大棉区:x疆南部、华北平原的中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7.种植业的地区差异种植业地区差异耕地类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耕作制度秦岭—淮河以南水田水稻油菜甘蔗棉花一年两熟到三熟秦岭—淮河以北旱地小麦花生甜菜棉花华北平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东北平原一年一熟8.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A自然条件气候干旱、地形较平坦、草原广阔—牧业;气候湿润、河湖众多—渔业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种植业;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林业B.社会经济条件:与城市或工业区的距离;市场需求量;农业技术装备;农民文化技术水平9.不同类型地区农业建设方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中部地区建立高产高效的农产品基地;西部地区坚决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
八年级地理《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第一课时)》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年级、课题: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3.课时:1课时4.学情分析和课前准备:八年级的学生初步掌握了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同时初步具备了简单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本节教材的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以此作为切入点,学生的参与意识会比较强。
课前安排学生自由组织学习小组,上网查阅关于我国交通运输的信息和资料,了解交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选自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
第四章介绍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交通、农业与工业三方面的内容。
由于工业和农业的分布都受到交通的制约,所以要了解中国的工业和农业,就必须掌握好交通运输的知识。
因此这节课的内容在整章来说比较重要。
教材从学生能力培养出发,要求学生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三、课题及教学目标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现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了解铁路线命名的方法,学会使用列车时刻表。
(二)过程与方法1.能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读图分析能够说出我国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运用地图了解我国高速公路的分布和主要干线。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交通运输线的建设成就和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2.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与位置。
(二)教学难点1.“五纵三横”铁路干线的名称与位置。
五、教学方法1.读图分析法,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在地图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学生通过阅读相关交通图,了解我国交通网络的分布基本情况。
2.分组讨论法,学生课前组织了合作小组,通过组内成员的共同努力,分享学习成果,认识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六、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交通运输,我们每个同学也都感受到它的作用,下面请同学们谈一谈对它的体会。
邗江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册地理学科教案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1)
教学目标:
能够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线,了解铁路线命名的方法,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学会使用列车时刻表。
教学分析:
教学过程:
【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1、进行开放式活动,让学生根据实际生活来谈对交通运输作用的体会。
、
2、指导学生读图4.1,提问:三个阶段的交通工具相比,哪个对环境的影响最大?这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3、分析四大“米市”成因,从当地气候和市场展开分析。
4、活动题:五岭县变化的分析。
【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
1、指导学生读图4.4,提问:(1)看总体分布,在空间分布上哪里密集,哪里稀疏;(2)我国西部的交通运输线稀疏的原因是什么;(3)从这幅图上看,哪种交通运输方式最重要;(4)成为水运枢纽的城市有怎样的共同特征,成为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城市有什么一致的特点;(5)找一下我国还有哪些城市没有铁路线,由此引出对青藏铁路的介绍。
2、阅读材料“我国的高速公路”。
3、活动题:学生用不同颜色标注我国的南北、东西向主要铁路干线,并填表。
4、认识“火车的车次以及列车时刻表:(1)从北京出发的列车有什么特点?驶向北京的列车呢?(2)书上的列车时刻表中,小箭头表示的是什么意思?(3)设计一个小情景,让学生利用列车时刻表来解决问题。
例如:如果现在是下午16∶30,但小明有急事,想从北京出发到南京,这时除了坐飞机,还能怎么办?(先乘T21次火车到济南,再转乘1461次。
)
教学反思:
主备人:审核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