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支架治疗降胸主动脉夹层和动脉瘤
- 格式:pdf
- 大小:309.97 KB
- 文档页数:5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结果分析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对于治疗复杂性和非复杂性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根据临床研究的有关数据表明,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有着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篇文章主要通过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结果数据分析,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对于治疗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是否具有相对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标签: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结果1 关于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简单介绍主动脉夹层是主动脉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这种病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也较高,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手段。
而在通常的情况上来讲,B型主动脉夹层和A型主动脉夹层相比较。
A型主动脉夹层的情况,死亡率要更高一些。
近些年来,B型夹层(内膜瓣始于左锁骨下动脉或其远侧)的治疗发生了很大改变,其中的许多改变是随着腔内治疗的出现而发生的。
近几年血管和心血管外科最大进步之一就是使用了覆膜支架来治疗肾下腹主动脉瘤和胸主动脉瘤。
在许多医疗中心,这项技术要优于开胸手术。
我们目前已引进了该技术,且常用于治疗复杂B型夹层。
另外对于主动脉夹层我们最先需要定义的是,其急性、亚急性、慢性之间的差异,同时需要判断病者的夹层,是简单性的夹层,还是复杂性的夹层,这些相关的数据对于治疗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2 关于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对于治疗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的结果(1)关于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简单介绍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 AR)是一种新型的、微创的血管腔内手术的方法,其方法主要是通过股动脉的切口,将覆膜支架经输送器送到胸主动脉的病变部位,可以做到保护病变血管,然后修复主动脉病变,从而避免了进行开刀手术治疗的方式,所以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相对于一般的开刀手术治疗方法要更加安全。
同时,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 AR)与传统开放性手术相比较而言,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 AR)的围手术期死亡率和致残率较低,住院时间短,但两者中期疗效相似。
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33例临床观察作者:邱福轩李亮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23期【摘要】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本科2004年2月至2012年12月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33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 33例患者均成功植入覆膜支架,所有患者术后均行CTA复查,支架无移位,未见有明显内漏患者。
其中,高热1例,经对症治疗后好转。
一例术后半年出现腰部疼痛,复查CTA支架位置良好,C反应蛋白及血沉明显增快,经应用泼尼松治疗后症状消失。
一例术后6年出现Stanford A型夹层,最终因夹层破裂死亡。
无截瘫病例出现。
结论采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具有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近中期疗效满意,远期效果尚有待进一步随访。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治疗;并发症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是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壁延伸剥离,又称主动脉壁间动脉瘤或主动脉分裂[1]。
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年自然发病率约1/10万。
但AD发病急骤,临床表现复杂,通常未经治疗发病48 h内死亡率达到50%,约70%患者1周内死亡。
无论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死亡率都很高[2]。
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endovascular graft exclusion,EVGE )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近年来外科领域的一项新进展。
与传统手术相比,该术式具有疗效好、微创、并发症少、病死率低等优势[3]。
2004年2月至2012年12月,河南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普外科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33例,并对其进行密切随访,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 型夹层动脉瘤围术期处理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一种不常见但具有潜在灾难性的疾病,【1】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和临床认识的深入,这一疾病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AD的病因有很多,其中主动脉中层退行变是最常见病因。
根据其临床征象,结合CT、核磁共振(MRI)、食道心脏超声(TEE)或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结果,绝大多数AD都能得到诊断。
大多数A型AD需外科手术治疗,大多数B型AD可以进行内科保守治疗,部分病人应用介入治疗的病残率和死亡率更低。
AD 的治疗观念不断更新,治疗技术不断进展,尤其治疗AD的介入技术及其适应症已发生很大变化。
腔内隔绝术(endovascular graft exclusion,EVGE)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为介入治疗手术,其围术期处理有一定的特殊性,现将我科28例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 型夹层动脉瘤的围术期处理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患者28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48±13)岁,最大80岁,最小36岁;合并高血压22例,有胃出血史1例,合并房颤1例,合并肾功能不全1例,痛风1例,肺气肿1例,癫痫病史1例,术前伴有急性脊髓损伤(胸段)1例。
1.2 围术期处理方法1.2.1 术前评估包括全身状况和夹层动脉瘤的评估两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依据病史和各项检查,预测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情况,制定术前治疗及术中、术后处理的方案。
第二部分主要是针对夹层动脉瘤所进行的检查并决定手术器具和导入途径。
1.2.2 术前处理:所有患者经确诊立即送人病房,进行心电监护及生命体征监测,绝对卧床,镇静、镇痛治疗。
伴高血压者常规硝普钠或佩尔地平静脉持续泵人,1.0~2.5 ug/(kg·min),口服美托洛尔(倍他乐克)12.5~25mg,3次/d,。
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知情同意书
姓名: 性别: 年龄: 岁科室: 床号: 住院号:
诊断:主动脉夹层,该病变可能破裂导致无法抢救地死亡,经讨论可根据造影情况行介入封堵治疗,以治愈该疾病。
拟定于年月日在麻醉下行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该治疗有可能发生以下情况地危险性:
1. 累及左锁骨下动脉,致左上肢乏力,严重者需做分流手术。
2. 逆向撕裂,累及供应大脑地血管及脑风,累及冠状动脉致急性心肌梗死导致死
亡。
3. 累及肋间动脉及脊髓动脉致截瘫。
4. 累及肾动脉致一侧肾脏萎缩而无功能。
5. 累及髂内动脉致腰腿痛或下肢动脉闭塞。
6. 术大出血,需要紧急转外科手术室治疗。
7. 术后各种感染(细菌,真菌,病毒等)。
8. 穿刺并发症,操作部位地损伤,出血,血肿,桡动脉闭塞,假性动脉瘤或股动静脉
瘤等。
9. 发生其它难以预料地,危及生命或致残地意外情况。
我对于上述可能出现地并发症或意外情况表示理解,同意接受该项治疗,并承担医疗风险。
并同意在意外情况下医师有先抢救病后告知病地权利以及愿意承担意外情况下增加地医疗费用。
患者或代理签名: 医师签名:
与患者关系: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