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kuratm 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临床使用经验分享(先健lifetech)
- 格式:ppt
- 大小:2.57 MB
- 文档页数:74
覆膜支架血管腔内修复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体会邴学华【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经验和体会.方法选择主动脉夹层患者28例,术前均明确诊断为胸主动脉Stanford B型夹层,夹层原发裂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以远.在全身麻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全组进行覆膜支架血管腔内修复治疗,术后给予降血压治疗.结果全组支架置入定位准确,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真腔扩大显影良好,原假腔未见显影;患者症状消失,恢复正常活动.1例于肠系膜上动脉有一夹层,3个月后给予弹簧圈封闭.术后随访8~36个月,其间无死亡、偏瘫、截瘫或动脉瘤破裂等并发症;复查增强CT显示,夹层真腔全部恢复正常直径,假腔内血栓形成.结论血管腔内覆膜支架可有效修复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远侧的主动脉夹层破裂口,具有简捷、微创、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3(053)012【总页数】2页(P39-40)【关键词】腹膜支架血管;腔内修复;主动脉夹层【作者】邴学华【作者单位】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山东临沂276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4.3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发病突然,病死率高,手术风险大,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
传统上仍然以外科手术作为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方法,但是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死亡率高达29.3%[1]。
随着介入产品及介入技术的不断进步,血管腔内覆膜支架治疗主动脉夹层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展,治疗效果不断提高。
本研究采用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7年2月~2012年2月沂水中心医院收治主动脉夹层患者28例,男23例,女5例;年龄44~81岁,平均56.2岁;均有胸痛及高血压病史。
明确诊断后给予硝普钠、β受体阻滞剂联合降压,控制心率、镇痛、心电监护及通便等对症治疗。
覆膜支架在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及腹主动脉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李阳春;栗力【期刊名称】《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28)005【摘要】目的总结覆膜支架植入术与传统人工血管移植术两种方法治疗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及腹主动脉瘤的临床经验,评价此两种方法治疗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及腹主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探讨临床治疗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及腹主动脉瘤的更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随机选择接受治疗的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AAP)及腹主动脉瘤(AAA)患者43例,并将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患者均行覆膜支架治疗假性动脉瘤及腹主动脉瘤;B组均行传统人工血管移植术.结果通过随访调查,统计患者出院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的累计出血率和死亡率,经统计学计算,两组早中期的出血率及死亡率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覆膜支架植入术(ESG)治疗AAP及AAA的效果与人工血管移植术(ABVR)的早中期效果差异有显著性.由此可见,ESG在AAP及AAA的治疗上有着重要意义,是治疗AAP及AAA的首选方法.【总页数】5页(P64-68)【作者】李阳春;栗力【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天津300000;天津市人民医院血管科,天津300121;天津市人民医院血管科,天津3001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4【相关文献】1.血管支架在腹主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及进展 [J], 黄福华;孙立忠2.GORE EXCLUDER覆膜支架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的临床应用 [J], 韩晓峰;黄小勇;郭曦;薛玉国;李铁铮;刘光锐;黄连军3.低渗透设计GORE EXCLUDER覆膜支架在复杂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中的应用[J], 丁锦辉;刘光;李维敏;陆信武;黄新天;陆民;殷敏毅;施慧华;刘晓兵4.EndurantⅡ支架在复杂解剖结构腹主动脉瘤中的应用 [J], 谭森; 刘洪; 赵渝; 冉坤; 向志5.国产支架在复杂瘤颈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中的应用 [J], 王雪钢;蒋岚杉;白斗;武少辉;张效杰;高林;王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修复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刘辉;戴向晨;罗宇东;魏民新【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ing(TEVAR) treatment with stent-graft for Stanford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 Methods TEVAR for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 had been performed in 51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aia. 'TVs analyze surgical methods, perioperative complicalions and short-term results. 43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one lo thirties months. Results All 51 patients immediate surgery were surceased. One patient died within the perioperalive period. The seriou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cluded type I endoleak (n=8), pulmonary infection (n=3), arterial embolism of lower limb (n=2), retrograd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 (RTAD) (n=1), acute renal failure(ARF)(n=l). 3 cases had died in follow-up period, which was concerned witli aortic dissection. Conclusions TEVAR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Stanford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 however, the possible occurrence of life-threatening complications should not be ignored. Shor!.-!.erm curative effect is good, but I he further follow-up is necessary lo evaluate its long-term effectives.%目的:探讨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主动脉夹层行腔内修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方法、围手术期并发症及近期疗效.随访43例,随访时间1~30个月.结果:51例手术即刻全部成功,围手术期死亡1例.手术后并发症Ⅰ型内漏8例,肺部感染3例,下肢动脉栓塞2例,逆行性A型夹层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随访期内共有3例患者死亡,死亡原因与夹层本身有关.结论:腔内修复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但并发症不容忽视.术后近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仍待随访.【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年(卷),期】2012(018)002【总页数】3页(P148-150)【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并发症【作者】刘辉;戴向晨;罗宇东;魏民新【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通外科,天津30005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通外科,天津30005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通外科,天津30005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通外科,天津30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1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是发生在主动脉上的一种具有灾难性后果的临床急症,如不及时处理,病死率高达80%[1]。
适用范围:用于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封闭夹层破口或隔绝瘤腔内血液,以降低主动脉壁承受压力,减小或消除主动脉持续扩张乃至破裂的风险。
结构设计:由覆膜支架和输送系统两部分组成,支架一般包括金属骨架和覆膜材料,前者多为镍钛合金、钴铬合金或不锈钢,覆膜材料为涤纶或e-PTFE。
支架和覆膜材料通过缝线缝合或热压方式结合。
支架形状可为直筒形、渐细锥形、带分支形、Y形。
支架前端一般带有裸支架,可用于锚定和实现后释放控制;对于腹主动脉覆膜支架,裸支架上一般带有倒刺以提高锚定牢固性。
将支架压握于输送系统鞘管内,通过股动脉入路输送至主动脉病变部位,将覆膜支架从鞘管内推出,在金属骨架张力下,覆膜材料被撑开并贴住正常血管壁,以封堵夹层破口或隔绝瘤腔内血液。
技术难点:(1)对用于主动脉弓以远的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目前已较为成熟,主要改进点为降低输送系统尺寸,以提高在迂曲、钙化、大角度弓血管中的通过性能;(2)对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的研发热点和难点主要为如何实现涉及主动脉弓,乃至升主动脉病变的介入治疗,其技术难点包括多分支血管的通路解决方案、防内漏设计、远期有效性;(3)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的技术难点主要为近端防内漏设计、分支支架的柔顺性设计,以及精准定位、快速对接对输送系统的要求。
研发现状:(1)降主动脉用覆膜支架的技术已较为成熟,并有多品种已上市产品,国产单分支支架也已上市(微创心脉),并有深圳先健产品进入临床试验。
目前的研发方向主要为降低输送系统外径尺寸,以提高输送系能;(2)跨主动脉弓血管和升主动脉介入治疗是目前覆膜支架的热点研发方向,国外已有产品见诸临床报道,在国内也有多个临床团队在进行相关研究,并已有分段组合式产品进入临床试验。
组合式支架间的内漏风险始终是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目前已获得的临床报告病例较少,适应症控制严格,缺少远期随访数据,该治疗方案是否具有广泛的临床适用性,以及临床风险,仍是需要验证的问题;(3)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目前国产占比较低,具有较大的国产替代空间,但由于其技术难度较大,新产品需要较长的临床验证周期以证明其安全有效性。
新一代覆膜支架让主动脉腔内修复更安全
凌寒
【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
【年(卷),期】2011(18)33
【摘要】日前,美敦力公司开发研制的新一代Captivia覆膜支架系统在中国上市.其精确、可控和便捷操作的输送系统,将让国内广大胸主动脉疾病患者获益。
【总页数】1页(P1-1)
【关键词】胸主动脉疾病;腔内修复;覆膜支架;安全;美敦力公司;支架系统;输送系统【作者】凌寒
【作者单位】《中国当代医药》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1
【相关文献】
1.覆膜支架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和降主动脉瘤的治疗效果 [J], 刘红芳;宋均强
2.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联合腔内反向髂内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临床观察 [J], 李彭;郭曦;黄小勇;李铁铮;韩晓峰;刘光锐;薛玉国;蒲俊舟;黄连军
3.胸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修复术联合外科转流术或“烟囱”支架置入术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J], 周子凡;王龙飞;董松坡;潘旭东;刘宁宁;许尚栋;朱俊明;孙立忠
4.覆膜支架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和降主动脉瘤的治疗效
果 [J], 刘红芳;宋均强;
5.复杂主动脉夹层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防止覆膜支架误入假腔的手术经验 [J], 张勇; 梁家立; 张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覆膜支架腔内修复处理降主动脉破裂的临床体会翁超;杨光唯;来集富;卢惟钦;卢凯平;蒋劲松【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生》【年(卷),期】2018(056)030【摘要】目的总结运用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急诊救治降主动脉破裂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5月~2017年3月我科收治降主动脉破裂患者16例,其中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14例,感染性假性动脉瘤致降主动脉破裂1列,不明原因的食管降主动脉瘘1例.16例患者术前均通过胸腹主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明确诊断,均在急诊全麻下经股动脉入路行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结果 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1例患者术后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死亡,1例患者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余14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发生截瘫、逆撕、肢体缺血等相关并发症.无术中中转开胸手术.结论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是急诊救治降主动脉破裂的有效方法,尽早进行急诊手术是抢救的关键.【总页数】4页(P101-104)【作者】翁超;杨光唯;来集富;卢惟钦;卢凯平;蒋劲松【作者单位】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浙江杭州310014;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浙江杭州310014;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浙江杭州310014;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浙江杭州310014;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浙江杭州310014;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浙江杭州31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4.3【相关文献】1.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后食管破裂并夹层假腔瘘1例 [J], 郑一;杨瑞;刘继伟2.颈内动脉破裂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1例 [J], 王立军;熊江;郭伟;刘蒙3.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颈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 [J], 王卫东;孙宏亮;骆江红;陈耀庭;倪嘉延;江雄鹰;陈栋;黄巧胜;许林锋4.血管腔内覆膜支架治疗胸降主动脉瘤 [J], 王晓明;王亮;韩志伟;员建平;殷巍;贾凡;邹龙5.血管腔内覆膜支架治疗胸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J], 李潮;邹承伟;庞占泉;马和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覆膜支架主动脉腔内修复治疗主动脉夹层32例临床分析刘志平;朱宪明;李淑珍;张玉龙;赵龙;王坚;任杰;郭俊晓;黄连军【期刊名称】《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年(卷),期】2009(003)004【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的疗效。
方法2003年11月-2008年12月,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主动脉夹层32例。
男31例,女1例:年龄15-73岁,平均(52.31±13.81)岁。
Stanford B型32例。
术后随访1449个月,平均(12.92±9.82)个月,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疗效。
结果近端内漏1例,术后8个月复查内漏消失;术后30d内死亡1例,死于脑出血(3.1%)。
其余病例恢复良好。
结论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方法,具有微创,失血量小,严重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远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总页数】2页(P211-212)【作者】刘志平;朱宪明;李淑珍;张玉龙;赵龙;王坚;任杰;郭俊晓;黄连军【作者单位】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心外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放射科,北京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4.3【相关文献】1.胸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的临床分析 [J], 杨帮本2.覆膜支架血管腔内修复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体会 [J], 邴学华3.改良大动脉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 [J], 廖伟;蔡九妹;周爱琴4.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复杂性Stanford 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近中期预后研究[J], 杨俊;张存泰;王冠;吴晓芬;钱锦;严金华;袁俊强5.复杂主动脉夹层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防止覆膜支架误入假腔的手术经验 [J], 张勇; 梁家立; 张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