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棒控制理论第三章
- 格式:pdf
- 大小:204.67 KB
- 文档页数:25
目前对鲁棒控制的研究多使用状态反馈,但在许多实际问题中,系统的状态往往是不能直接测量的,此时难以应用状态反馈控制律实现系统控制。
有时即使系统的状态可以直接测量,但考虑到实施控制的成本和系统的可靠性等因素,同样需要运用输出反馈来实现系统控制。
因此,研究控制系统的输出反馈镇定及其控制器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线性矩阵不等式(LMI )方法,对不确定时滞系统研究了输出反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针对不确定的时滞系统设计了输出反馈控制器,保证闭环系统渐近稳定,运用MATLAB中的LMI工具箱求解控制器参数,并用SIMULINK对实际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通过仿真实例证明了控制器设计方法能够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而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稳定性,证明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鲁棒控制;输出反馈;线性矩阵不等式;不确定性;时滞AbstractAt prese nt,people ofte n use state feedback con trol law to study robust control,but in many practical problems,the system state often cannot be measured directly,it is difficult to use state feedback con trol law to con trol the system.Sometimes,eve n if the state can be measured directly,but,c on sideri ng the cost of impleme nti ng the con trol and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and other factors,the state feedback control cannot achieve acceptable effect .If the output feedback law can achieve the performa nee requireme nts of the closed-loop system,then it can be selected withpriority.Therefore,the output feedback stabilization of uncertain systems and controller design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This paper is based on Lyap unov stability theory and Lin ear MatrixInequality(LMI)methods.For uncertain time-delay systems with norm bounded un certa in parameters,the paper studied the output feedback con troller con troller desig n methods.The controller parameters were worked out by means of LMI toolbox in MATLAB.Simulatio n of the actual system was con ducted on the basis of the SIMULINK toolbox in Matlab,the results of which proved that the new controller desig n method could achieve better con trol effect and was more robust and stable.Key words:Robust con trol;Output feedback;L in esr Matrix In equality(LMI); Un certai nty;Time-delay目录第1章概述 (1)1.1输出反馈概述 (1)1.2鲁棒控制理论概述 (1)第2章基本理论 (4)2.1系统的非结构不确定性 (4)2.2系统的结构不确定性 (5)2.3线性矩阵不等式 (5)2.4 L YAPUNO稳定性理论 (8)第3章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 (13)3.1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静态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 (13)3.2具有控制时滞的不确定时滞系统静态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 (16)3.3不确定时滞系统的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 (21)结论 (26)参考文献 (27)致谢 (28)第1章概述1.1输出反馈概述在许多实际问题中,系统的状态往往是不能直接测量的,故难以应用状态反馈控制律来对系统进行控制。
1
鲁棒控制问题第三讲:
2
非结构不确定性的引入
讨论非结构不确定性的描述更加重要,这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¾在控制系统设计中采用的所有控制对象模型,由于需要覆盖未建模的动态特性,均应该包括某些非结构化的不确定性,这是从给定的控制问题中自然引出来的;¾对于一种特定类型的非结构不确定性,可以找到一种既简单又具有一般性的分析方法。
C 1
C 1
11
)
Ωωεω∞
<∈,2()
T j ωεω∞
<,
鲁棒控制理论及应用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吴敏
31
谢谢各位!Thank you!
2007年10月9日。
Classified Index: TP273U.D.C: 681.513.3Thesis for the Master Degree in EngineeringRESEARCHES ON ROBUST CONTROL AND APPLICATION OF NON-MINIMUM PHASESYSTEMSWenjun Candidate: Fan Supervisor: Associate Prof. Ma Jie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Master of EngineeringSpeciality: 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ffiliation: Control and Simulation CenterDate of Defence: June, 2009Degree Conferring Institutio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摘 要本文以磁悬浮球和一级倒立摆两个典型的非最小相位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只有一个不稳定极点的非最小相位系统采用混合灵敏度设计,对同时具有不稳定零、极点的非最小相位系统采用复合控制,并分别在磁悬浮球系统和一级倒立摆系统中实现。
首先,分别建立磁悬浮球系统和一级倒立摆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将非线性模型线性化,分别分析系统的能控性以及系统中包含的不确定性因素。
其次,研究了灵敏度设计中的鲁棒性、加权函数选择原则、优化指标等问题,针对只有不稳定极点的磁悬浮球系统,先运用PV控制将其稳定,测试系统对象特性,得到名义对象和不确定性界后再运用混合灵敏度设计,通过转化成H∞标准问题求解控制器。
然后,针对同时具有不稳定零、极点的非最小相位系统,研究输出反馈鲁棒性设计的极限,并采用复合控制方案,以倒立摆系统为例,先用经典控制稳定摆角回路,再对位置回路进行H∞输出反馈控制设计。
鲁棒控制发展与理论鲁棒控制的发展与理论摘要:首先介绍了鲁棒控制的发展过程,之后主要介绍了H?控制理论、?理论的发展、研究内容和实际应用,和鲁棒控制尚待解决的问题及研究热点。
关键词:鲁棒控制理论、H?控制理论、?理论、分析、综合 1 概述传统控制器都是基于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的,因此,控制系统的性能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型的精确性,这正是传统控制的本质。
现代控制理论可以解决多输入、多输出( MIMO )控制系统地分析和控制设计问题,但其分析与综合方法也都是在取得控制对象数学模型基础上进行的,而数学模型的精确程度对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很大,往往由于某种原因,对象参数发生变化使数学模型不能准确地反映对象特性,从而无法达到期望的控制指标,为解决这个问题,控制系统的鲁棒性研究成为现代控制理论研究中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
简单地说,鲁棒控制( Robust Control )就是对于给定的存在不确定性的系统,分析和设计能保持系统正常工作的控制器。
鲁棒振定是保证不确定性系统的稳定性,而鲁棒性能设计是进一步确定保有某种指标下的一定的性能。
根据对性能的不同定义,可分为稳定鲁棒性和性能鲁棒性。
以闭环系统的鲁棒性作为目标设计得到的固定控制器称为鲁棒控制器。
鲁棒控制自其产生便得到了广泛的注目和蓬勃发展。
其实人们在系统设计时,常常会考虑到鲁棒性的问题。
当前这一理论的研究热点是在非线形系统中控制问题,另外还有一些关于鲁棒控制的理论如结构异值理论和区间理论等。
2 鲁棒控制理论的发展最早给出鲁棒控制问题解的是Black在1927年给出的关于真空关放大器的设计,他首次提出采用反馈设计和回路高增益的方法来处理真空管特性的大范围波动。
之后,Nquist( 奈奎斯特 )频域稳定性准则和Black回路高增益概念共同构成了Bode( 伯德 )的经典之著中关于鲁棒控制设计的基础。
20世纪60年代之前这段时期可称为经典灵敏度设计时期。
此间问题多集中于SISO(单变量)系统,根据稳定性、灵敏度的降低和噪声等性能准则来进行回路设计。
鲁棒控制原理及应用举例摘要:本文简述了鲁棒控制的由来及其发展历史,强调了鲁棒控制在现代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性,解释了鲁棒控制、鲁棒性、鲁棒控制系统、鲁棒控制器的意义,介绍了鲁棒控制系统的分类以及其常用的设计方法,并对鲁棒控制的应用领域作了简单介绍,并举出实例。
关键词:鲁棒控制鲁棒性不确定性设计方法现代控制系统经典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要求有一个确定的数学模型。
在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中,往往要忽略许多不确定因素:如对同步轨道卫星的姿态进行控制时不考虑轨道运动的影响,对一个振动系统的控制过程中不考虑高阶模态的影响等。
但经过以上处理后得到的数学模型已经不能完全描述原来的物理系统,而仅仅是原系统的一种近似。
对许多要求不高的系统,这样的数学模型已经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然而,对于一些精度和可靠性要求较高的系统,如导弹控制系统设计,若采用这种设计方法,就会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反复计算数弹道、调整控制器参数以及反复试射上。
因此,为了解决不确定控制系统的设计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鲁棒控制理论。
由于鲁棒控制器是针对系统工作的最坏情况而设计的,因此能适应所有其它工况,所以它是解决这类不确定系统控制问题的有力工具。
鲁棒控制(Robust Control)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
上世纪60年代,状态空间结构理论的形成,与最优控制、卡尔曼滤波以及分离性理论一起,使现代控制理论成了一个严密完整的体系。
随着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对控制系统的鲁棒性研究引起了众多学者的高度重视。
在过去的20年中,鲁棒控制一直是国际自控界的研究热点。
通常说一个反馈控制系统是鲁棒的,或者说一个反馈控制系统具有鲁棒性,就是指这个反馈控制系统在某一类特定的不确定性条件下具有使稳定性、渐进调节和动态特性保持不变的特性,即这一反馈控制系统具有承受这一类不确定性影响的能力。
设被控系统的数学模型属于集合D,如果系统的某些特性对于集合U中的每一对象都保持不变,则称系统具有鲁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