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个骇人听闻的经济理论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冰冷的经济真相引言经济是一个复杂而又普遍影响人类生活的领域。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济问题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决策和行为。
尽管人们对经济有着很高的关注度,但对于经济的真相却了解甚少。
本文将揭示一些冰冷的经济真相,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
真相一:经济的根本是稀缺性经济的核心问题是资源稀缺性。
无论是个人、家庭还是一个国家,资源总是有限的,而人们的需求却是无穷无尽的。
这种稀缺性导致了经济活动的存在,人们不得不通过生产、分配和消费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真相二:机会成本存在于一切经济决策中在经济决策中,机会成本是无法避免的。
机会成本指的是为了获得某种资源或享受某种好处而放弃的其他可能性。
例如,当我们花钱购买一件商品时,我们不仅失去了这些钱,还失去了用于购买其他商品或投资的机会。
真相三:市场是经济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市场是一种有效配置资源的机制。
通过价格机制和供需关系,市场能够自主地调节资源的分配,并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而政府的干预往往会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真相四:经济增长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只有通过增加生产和创造更多的财富,一个经济体才能够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实现社会进步。
然而,盲目追求经济增长也可能导致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破坏,因此需要在经济增长与环境可持续性之间找到平衡。
真相五:经济不平等的现象普遍存在经济不平等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一个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财富和资源的分配是不平等的。
富人和穷人之间的财富差距日益扩大,这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公正。
解决经济不平等的问题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真相六:经济政策的制定应该基于证据和数据制定经济政策是非常复杂而又重要的。
政府的政策决策者应该依据经济学原理和实证研究的结果来制定政策,而不是凭空猜测或个人意愿。
只有基于科学的依据,政策才能够真正产生积极的影响。
结论经济是一个复杂而又精彩的领域,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
经济学谬论七例韩西林1.“先富带动后富”论。
“先富带动后富”论是改革开放初期决策者们的一个理论,意思是:为了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可以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这个理论的动机无可指责。
允许收入有差别,是为了打破分配方面长期实行的吃大锅饭和平均主义,建立一种新的激励机制,以更好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经济的更快发展。
所以,用意是完全没有错的。
可问题是,先富带动后富的结果会出现吗?不会!因为无论从先富者的主观动机讲,还是从经济运行的实际效果看,先富都不可能带动后富,先富者只会百般地压制尚未富者,使其不仅不会成为后富者,还会成为更不富者。
这个问题其实学者们早就有论述,比如韦伯斯特就曾经说过:“人们对自己生活方式的态度多半取决于他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通过自己所在集团的领导者去支配资源。
如果一个社会中某些人已达到了富足,那么他们就会力图通过文化与经济方面的行动去保持对其他人的相对优势,这就会妨碍其他人的发展与升迁。
优势者将变为一个利益集团,即一个社会阶级或者阶层。
所以,在第三世界国家,我们应当考察现在或过去的殖民者阶层,看看他们为保持自己的优势曾经支配或正在支配什么资源。
因为世界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考察这种不平衡在多大程度上是各个集团维护他们在国内外利益的结果,这一点很关键。
”([英]安德鲁·韦伯斯特著:《发展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1月版,第5页。
)就中国的情况看,人们之所以宣扬“先富会带动后富”,一开始是出于某种善良但实则又很天真的愿望,后来就夹杂进了功利目的:要尚未富者安于不富,然后听凭先富者的摆布。
所以,“先富带动后富”论可以休矣!先富者凭什么要去“带动”后富者?而后富者又有什么理由要求先富者来“带动”自己?国际歌怎么说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请注意接下来这句——“全靠我们自己”!所以,先富者不要有什么负担,尽管去富你的,你没有什么义务去带动后富者。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3000字“无源其一,定其有果”——魔鬼经济学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性,深刻认识到了产生不同结果的前因后果,更加清晰地弄懂了市场的真相,加深理解了社会经济的运行规律。
在学习魔鬼经济学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它无形却又伟大的力量,也注定将改变我们思维认知的模式与阐释视角。
《魔鬼经济学》是一本非常具有见解性的经济学著作。
其作者丹·布朗纳(Dan Brown)运用了夸张的语法和简洁的叙述,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探讨了现代经济学的各种思想,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新思想。
一、内容简介《魔鬼经济学》提出了一种更具启发性的经济学理论。
布朗纳试图重新定义金融市场,将其作为一种更加活跃的“社会机器”来解释,其结果可能导致经济改变和社会不稳定。
这本书对人们Jason早期教育涵盖的经济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讨论了现代经济学的各种观点,以非常深刻的角度切入了当今社会的复杂问题。
二、观点分析1.社会问题分析。
《魔鬼经济学》认为,社会的某些根深蒂固的结构性矛盾可能导致贫富不均,社会隔阂,导致社会病态等问题。
因此,政府应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经济再分配措施,为民众的基本需求提供支持,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2.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魔鬼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是塑造经济的发展环境,确保各经济体系的高效运转。
因此,政府应该重视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主要针对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进行调节,建立税制,控制通货膨胀以及通过信贷政策和其他政策实施激励经济增长。
三、我的读后感《魔鬼经济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从新的观点看传统的经济理论,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社会结构,并且更好地认识到我们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明确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性,即政策的调整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并且尽量缩小社会不平等的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魔鬼经济学1.当同胞邻居突然有钱买了一辆好车,美国人说:“我要赚钱买更好的车”;日本人说:“我要研究他赚钱的方法”;法国人说:“我想借他车去兜风泡妞”;中国人说:“我杀他的心都有,我今晚先砸了他的车”。
——史玉柱2.【2比8黄金法则】20%的人用脖子以上来挣钱,80%的人用脖子以下赚钱。
20%的人买时间,80%的人卖时间。
20%的人做事业,80%的人做事情。
20%的人计划未来,80%的人早上才想今天干什么。
20%的人改变自己,80%的人改变别人。
20%的人是富人,80%的人是穷人。
你要做20%,还是80%呢?3.【复利的奇迹】1.今天一次性给你10亿元;2.今天给你1元,接下来连续30天每天都给你前一天2倍的钱。
你选哪个?很多人选了1,可是我告诉你,选2的结果是21.47亿。
这题目告诉我们,不要期望一夜暴富,起点哪怕低到仅有“1元钱”,但只要你每天努力多一点,每天进步一点,就能创造一个意想不到的奇迹。
4.布什说:“我们准备干掉4百万伊拉克人和1个修单车的。
”CNN记者:“1个修单车的?!为什么要杀死一个修单车的?”布什转身拍拍鲍威尔的肩膀:“看吧,我都说没有人会关心那4百万伊拉克人。
”——【这就是公众,他们只关心奇怪的个案。
值得反思。
】5.【穷人与富人】穷人和富人探讨人生。
富人说:“钱不是问题。
”穷人说:“问题是没钱。
”富人说:“身边女人很多,不知道哪个是真心的。
”穷人说:“俺是真心的,身边没有一个女人。
”富人说:“房子有很多,不知道该住哪一个。
”穷人说:“房子住过很多,没有一处是自己的。
”6.【中美物价】在美国,一杯咖啡2美元,看场电影10美元,分别占美国人均月收入万分之六和千分之三。
而在国内,这一数据分别是百分之一点三和百分之三点五,相当于美国居民负担费用的45倍和12倍。
中国商品所含税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高:美国的4.17倍,日本的3.76倍,欧盟15国的2.33倍。
7.【无论你的月收入多少,记得分成5份】第1份,用来做生活费;第2份,用来交朋友,坚持一年,你的朋友圈就会为你产生价值;第3份,用来感恩,每月给父母、爱人送一份礼物;第4份,用来学习,每个月买一本好书读;第5份,用来投资,培养自己的财富意识。
梧桐作文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汇报材料、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发言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report material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documen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梧桐作文5篇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一目了然的,结构完整是优秀的作文所要具备的要素之一、最重要的是要有深刻的立意,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梧桐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
五大陷阱名词解释一、塔西佗陷阱:著名的政治学定律“塔西佗陷阱”得名于古罗马时代的历史学家塔西佗,通俗地讲,就是指当公Q力遭遇公信力危机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例如,之前的“D奶粉事件”和“J疫苗事件”等让民众感到心寒和信任感的缺失。
二、修昔底德陷阱:其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G必然要挑战现存大G,而现存大G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Z争变得不可避免。
修昔底德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G与既有的T治B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Z争告终。
例如当前的中美贸易Z。
三、中等收入陷阱:这个说法最早出现于2006年世界银行的《东亚经济发展报告》。
意为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陷入“陷阱”的国家通常具有以下特征:既丧失了与低收入、低工资经济体在制造业方面的竞争优势,也没有能力同发达经济体在高技术创新领域展开竞争,经济无法由依靠廉价劳动力或资源能源类自然禀赋向依靠高生产率导向的增长模式转变。
四、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Z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
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Z策失效。
从宏观上看,一个国家的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主要有三个特点:(1)整个宏观经济陷入严重的萧条之中,需求严重不足,居民个人自发性投资和消费大为减少,失业情况严重,单凭市场的调节显得力不从心。
(2)利率已经达到最低水平,名义利率水平大幅度下降,甚至为零或负利率,在极低的利率水平下,投资者对经济前景预期不佳,消费者对未来持B观态度,这使得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的杠杆作用失效。
货币Z策对名义利率的下调已经不能启动经济复苏,只能依靠财政Z策,通过扩大Z府支出、减税等手段来摆脱经济的萧条。
“9.11”后的世界经济:体制与增长2001年9月11日清晨,美国的经济与文化中心纽约市受到恐怖主义组织的突然袭击,象征美国经济实力与繁荣的世贸大楼双塔完全倒塌,数千人在这次事件中遇难。
骇人听闻的恐怖主义袭击给美国经济带来沉重的打击。
美国经济也从2000年第四季度开始的增长减速演变为正式的衰退。
随着美国经济走向衰退,世界经济的增长失去了前进的火车头,整个世界经济也随之趋于衰退。
世界经济的衰退虽然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产生某些不利的影响,但同时给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机会。
一、现行的国际经济制度安排是否还可行(一)国际经济制度安排的不同观点国际经济制度安排是一个涉及全球化利益和成本如何进行分配的关键问题。
对国际经济制度的安排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主要有:自由主义、经济民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三种。
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自由主义观点是市场导向的。
其理论基础为比较优势论。
自由主义学派认:为贸易与经济交流是国际和平关系的源泉,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有着各自独特的比较优势,只要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进行自由贸易,就能扩大生产边界,达到更高的效用曲线,实现双赢。
但是自由贸易的推行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因此,在国际经济制度安排上,自由主义学派是欢迎霸权的。
因为在霸权体制下,霸权国家有能力维护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稳定,创造一个和平的、适于经济发展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
一般而言,充当霸主的国家需要具备如下条件(吉尔平,1989,中译本):必须具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必须提供霸权体制正常运行必需的国际公共品,如开放的贸易体系和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等。
对霸主国家来说,虽然可以通过生产这些国际公共品而获利,但同时也要付出成本。
因此,霸权国在生产国际公共品时,能否保持成本小于收益以形成盈利是这一体制得以持续运行的一个重要条件。
同时,只有当霸权国与非霸权国达成共识、认同这种制度安排时,霸权国家才能得到广泛的支持,而这必须以霸权国家创建的自由主义的国际经济体制能够给所有参加这个制度体系的国家带来利益为前提条件。
1,98年探讨国有企业工人下岗问题时,有的经济学家说,国家要减少包袱,不再包办终身,工人现在要养活自己了。
这话就像没文化的政府官员的口气,还没弄明白:一向是国家养活了工人,还是工人养了国家呢。
2,降低交易成本的“交易先于产权”的理论盛洪说,不妨把这些公共财产看成无主之物,谁先把它拿来卖,这公共财产的产权就算他的。
你如果正好当一家国有企业的厂长,就可以和主管部门合伙把这家工厂卖给有钱人,产权就变成私有了。
这种理论被人称为“权贵私有化”。
普通小民原有的产权份额被一笔勾销,他们无权卖厂,又没钱买厂,完全被排除在交易之外。
3,“腐败有利”张曙光说:“改革中的许多变通措施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往往是由腐败和贿赂行为涉足,再由正式的安排加以确认,腐败和贿赂成为权力和利益转移和再分配的一个可行的途径和桥梁,是改革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润滑剂,在这方面的花费,实际上是走向市场经济的买路钱,构成了改革的成本费。
”他还主张“改革要利用腐败和贿赂,以便减少权力转移和再分配的障碍”。
5,张维迎数学读的很好,“曾在数学上严格证明,在公有制下,官员索取剩余可能是一个帕累托改进:因为它有利于降低监督成本,调动官员的积极性。
私人产品腐败的存在,对社会、经济发展来说即使不是最好的,也是次优的、第二好的。
”6,汤敏向决策者献策,通过提高教育收费来拉动经济增长这导致了许多穷困的学生失去受教育的机会。
教育居然成了经济学家眼中的人质,逼着普通百姓掏钱赎买,真是匪夷所思。
7,据说,某些少壮派经济学家私下还提出过一种理论,中国应该学习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经验,牺牲一代少女发展经济。
这理论太骇人听闻,没人公开撰文提倡,只在小圈子里流传。
8,灾难有利1998年的长江洪灾,成千上万普通百姓家破人亡,举国悲痛,某些经济学家首先想到的是,重建家园能够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9,股田理论《中国经济时报》5月8日题为《厉股份畅谈股田制》的文章。
据该文介绍,厉先生认为“在中国广大农村试行’股田制是让中国广大农民富起来的一个好办法”。
章节 1 心理策略的经济博弈——解读经济学的诡计人人都需要懂点经济学熊彼特:人们需要承认,经济学研究有着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困然之处,因为在这门学科中,相对于其他任何学科而言,普通常识比人们能够积累的科学知识要走的远得多。
经济社会,脑子不能不转精明的商人会把众多的中高档产品摆在顾客一眼就能看见的地方,却把大众需要的一些普通用品放置在角落里。
这个要看情况用经济学的思维去思考对大众而言,经济理论知识本身并不重要,因为它通常给不出现实的结论,重要的是理论知识背后的思维方式,以及一些有助于思维的工具。
能方,就要懂得圆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第2章晋升与加薪的关键——职场中的经济学诡计赢家通吃的马太效应两种观点:一种是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趋同假说。
该假说认为,由于资本的报酬递减规律,当发达地区出现自本报酬递减时,资本就会流向还未出现报酬递减的欠发达地区,最终导致两类地区发达程度的趋同。
另一种观点是,当同时考虑制度人力资源等因素时,往往会出现另外一种结果,即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呈现发展趋异。
如占有人才越多的地方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来自外部的刺激——鲶鱼效应在马厩里养猴避瘟疫猴爱动马乏力或生病才卧倒自我激励可以开发人们的潜能,但通过外因的激发带来能量的释放是一种更可靠更适用的办法。
因为自我激励需要坚强的意志力,而外因的激活则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而且它的激发本身带有一种竞技游戏的效果。
大多数的人天生是懒惰的,能避免竞争就避免竞争;大部分没有雄心壮志和负责精神,缺乏理性,不能自律,容易受他人影响,宁可期望别人来领导和指挥,就算有一部分人有着宏大的目标,也缺乏执行的勇气。
化繁为简的绝学——剃刀定律10不如9大——机会成本摆脱惯性思维——路径依赖职场中的金饭碗——不可替代性真正的金饭碗,在于个人的技能和职业素养是一种不可替代性的人力资源,是指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做生活决策的智者——权衡取舍原理资源有限欲望无限第3章借助他人的力量——合作中的经济学诡计为什么团结力量大从西游记看合作的价值正如我们经常看见的明星致谢词,虽然有些话我们听着觉得很酸,但是的确如此,它们的成功并不是自己一只手创造的,无数的合作者给了他们另外的一只手,让他们可以参加各种活动,提升知名度。
魔鬼经济学1.当同胞邻居突然有钱买了一辆好车,美国人说:“我要赚钱买更好的车”;日本人说:“我要研究他赚钱的方法”;法国人说:“我想借他车去兜风泡妞”;中国人说:“我杀他的心都有,我今晚先砸了他的车”。
——史玉柱2.【2比8黄金法则】20%的人用脖子以上来挣钱,80%的人用脖子以下赚钱。
20%的人买时间,80%的人卖时间。
20%的人做事业,80%的人做事情。
20%的人计划未来,80%的人早上才想今天干什么。
20%的人改变自己,80%的人改变别人。
20%的人是富人,80%的人是穷人。
你要做20%,还是80%呢?3.【复利的奇迹】1.今天一次性给你10亿元;2.今天给你1元,接下来连续30天每天都给你前一天2倍的钱。
你选哪个?很多人选了1,可是我告诉你,选2的结果是21.47亿。
这题目告诉我们,不要期望一夜暴富,起点哪怕低到仅有“1元钱”,但只要你每天努力多一点,每天进步一点,就能创造一个意想不到的奇迹。
4.布什说:“我们准备干掉4百万伊拉克人和1个修单车的。
”CNN记者:“1个修单车的?!为什么要杀死一个修单车的?”布什转身拍拍鲍威尔的肩膀:“看吧,我都说没有人会关心那4百万伊拉克人。
”——【这就是公众,他们只关心奇怪的个案。
值得反思。
】5.【穷人与富人】穷人和富人探讨人生。
富人说:“钱不是问题。
”穷人说:“问题是没钱。
”富人说:“身边女人很多,不知道哪个是真心的。
”穷人说:“俺是真心的,身边没有一个女人。
”富人说:“房子有很多,不知道该住哪一个。
”穷人说:“房子住过很多,没有一处是自己的。
”6.【中美物价】在美国,一杯咖啡2美元,看场电影10美元,分别占美国人均月收入万分之六和千分之三。
而在国内,这一数据分别是百分之一点三和百分之三点五,相当于美国居民负担费用的45倍和12倍。
中国商品所含税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高:美国的4.17倍,日本的3.76倍,欧盟15国的2.33倍。
7.【无论你的月收入多少,记得分成5份】第1份,用来做生活费;第2份,用来交朋友,坚持一年,你的朋友圈就会为你产生价值;第3份,用来感恩,每月给父母、爱人送一份礼物;第4份,用来学习,每个月买一本好书读;第5份,用来投资,培养自己的财富意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历史上历次经济危机的启示姓名:准考证号:院(系)远程与继教学院专业:国际金融指导老师:职称:评阅人:职称:2012 年 4 月原创性声明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
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本人签名:___________日期:摘要自1929 年经济危机至今,国际上不断发生大型经济危机。
而始于2007 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使人们再次领略到危机形成过程的异常复杂性。
每一次危机都有其独特的形成机制,并紧随着一场广泛的社会经济变革。
美国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之际,中国恰逢经济周期回落。
对中国而言,不仅需要推出一系列政策组合,防止危机向国内传染,同时更需要总结历次危机形成的原因和演化机制,深入推动金融体制改革,确保今后不发生中国式金融危机。
经济危机爆发后具有一定传染性, 先是从少数国家或地区内部爆发, 再通过一定的传播渠道快速蔓延到周边国家或地区。
通过对历史上的金融危机的考察,分析各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以深化对危机生成、演化的启示, 同时也对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及金融发展战略的构建提出了一些设想。
每次国际金融危机都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有内在联系。
关键词:经济危机影响启示AbstractFinancial crises have happened a lot since the 1929 economy crisis. People realize the complexity of the formation after the 2007 American financial crisis. Every crisis has its own process of formation together with a wide social economic evolution following behind. While the American financial crisis becoming bigger, China is faced with the fall of the economy circle. In terms of Chi na, it’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a series of policies to prevent the crisis from invading China as well as conclude the reason of crisis to prevent the same crisis happening in China. Financial crisis is infectious. It breaks out in small area and then spreads rapidly into other countries. By studying the financial crises ever happened in history, I come up with a think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rmation and revolution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of China. Western countries founded the everlasting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finance system after the 1929 crisis. The result of the Euro-currency crisis is the birth of Euro and Euro-economy. And the 1997 Asia financial crisis denied the traditional style of division, speeding up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Asia.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thinks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America will surely influent the future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we should seek the rule of history to establish a new way to increase the power of China.Keywords: Economic crisis influence enlightenment目录1绪论 (1)经济危机的起源及概述 (1)2经济危机 (2)2.1历史上的历次经济危机 (2)2.2所谓被动型经济危机 (3)2.3主动型危机 (3)3关于经济危机的探讨 (4)3.1战前的经济危机产生的背景、原因及影响 (4)3.2战后经济危机 (5)3.3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7)3.4经济危机的影响 (8)4归纳与启示 (9)4.1历次国际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 (9)4.2关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创新的思考 (11)4.3中国的未来出路和应对之策 (13)5结束语 (14)6致谢 (15)7参考文献 (16)1绪论经济危机的起源及概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100个有意思的经济现象1.荷兰病:指因某一初级产品(如石油、天然气或矿物)的繁荣而导致其他产业衰落的现象。
2.郁金香泡沫:最早的一次投机导致的金融泡沫,表明产品的价格并不一定由其本身所决定,还包含人们对其未来价值的预期。
3.黄金悖论:在澳大利亚,黄金这种大储量资源价格上涨时,其需求反而会增加。
4.柠檬车市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优质商品可能会因为价格过高而被劣质商品挤出市场。
5.价格剪刀差:在经济体系中,工业产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业产品价格低于价值,由此出现通过牺牲农业的利益来支持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的现象。
6.人口红利: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7.重复博弈:在多次博弈中,参与者会根据过去的经验和信息来调整自己的策略,这在赌博中尤为明显。
8.聚合经营:商家倾向于聚集在一起经营,以吸引更多消费者和产生规模效应,如商业街上的手机品牌店。
9.口红效应:在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因为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而口红作为一种“廉价的非必要之物”,可以对消费者起到一种“安慰”的作用。
10.停车场理论:一个城市停车位的供给状况可以反映该城市的经济状况,停车位紧张通常意味着经济繁荣,而停车位充裕则可能意味着经济衰退。
11.裙摆理论:女性裙摆越长,经济就越繁荣;相反,裙摆越短,经济就越萧条。
这是因为在经济繁荣时期,人们更注重时尚和装饰,而在经济萧条时期,人们则更注重实用和节俭。
12.土豆效应:又称“土豆悖律”,指在大萧条时期,消费者舍弃高端奢侈品而转向中低端产品,并导致对后者的需求上升,进而推高低成本产品的价格和销售。
13.吉芬商品:价格越上涨,需求量越大的商品,违反了传统的需求定律。
14.凡勃仑效应: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畅销,它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较高而不是较低而增加。
政治经济学中的10个“陷阱”理论1.塔西佗陷阱。
最初来自塔西佗所著的《塔西佗历史》,后被引申为一种社会现象,指当政府部门或某一组织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2.修昔底德陷阱。
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3.中等收入陷阱。
这个说法最早出现于2006年世界银行的《东亚经济发展报告》,意为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4.流动性陷阱。
又称凯恩斯陷阱、流动偏好陷阱,指当名义利率降低到无可再降低的地步,甚至接近于零时,由于人们对于某种“流动性偏好”的作用,宁愿以现金或储蓄的方式持有财富,而不愿意把这些财富以资本的形式作为投资,也不愿意把这些财富作为个人享乐的消费资料消费掉。
5.金德尔伯格陷阱。
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是美国著名世界经济史学家、国际政治经济学和国际关系学的霸权稳定理论奠基者之一。
该陷阱论逆向思考,告诫美国人:中国崛起以后的动向可能不是“示强”,而是“示弱”,即不愿承担美国无力负责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从而使世界陷入领导力空缺、危机四起的险境。
6.卢梭陷阱。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谈到,如果社会上形成了大众利益的小集团,每个集团的意志对他的成员来说是公益,对国家来说就成了个别意志,搞不好小集团的利益就会决定大多数人的利益,这种利益集团政治就是卢梭陷阱。
7.贫困陷阱。
发展经济学中的概念,指由于经济中存在恶性循环,而使发展中国家陷于贫困落后之中难以摆脱。
贫困陷阱可分为两种:技术陷阱和人口陷阱。
20世纪50年代有三位经济学家揭示了“贫困陷阱”的产生根源,一是纳克斯于1953年提出“贫困恶性循环论”;二是纳尔逊于1956年提出“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三是缪尔达尔于1957年提出“循环累积因果论”。
魔鬼经济学著作读书笔记范例五篇魔鬼经济学著作读书笔记范例1本书乍一看和经济学没有什么关系,就像文中所说的人们的道德是否高尚,毒贩为什么会和母亲住在一起,游泳池和手枪哪一个对孩子更有威逼,还有更好玩的抢劫银行会选择星期几,上午还是下午,还有不正值行业和职业的问题等,就不一一赘述了。
史蒂芬·列维特争论的这些问题,在经济学看来就是风马牛不相及,毫无半点关系。
而在书中争论出的结果让我们大跌眼镜。
作者列维特也由于这本书在美国变得家喻户晓,这本书曾经在美国畅销书排行榜霸榜达一年之久,所以它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可想而知的。
这本书阐释的就是用经济学的思维让我们看清这个世界。
要知道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是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的,而往往我们仅仅是通过所看的事物通过理解来推断。
难么表象与真实就来源于此。
通过《魔鬼经济学》我们要学习借用经济学的思维来训练我们的直觉,让我们的推断更能跨越更多简单度。
在书中争论的第一个问题:“人性中的善与恶”,用惩处机制来遏制迟到行为。
其目的是为了督促喜爱迟到的人不要再迟到,但是惩处机制施行后迟到人数竟然翻倍了,结果是适得其反。
这是怎么回事呢?金钱可以影响人的行为决策,用经济学的概念进行干预,为什么结果会大相径庭呢?其实,金钱的确可以影响人的行为,但是人的行为不单单只有经济动机,还存在着社会动机和道德动机。
就此我们接着争论用经济手段抑制迟到行为。
若罚的少,则不足以降低迟到,罚的多是会杜绝迟到,但是也会造成人们的反感心情。
所以罚款本质仅仅是一种措施,必需要权衡利弊。
再比如献血,你可以获得一部分金额的补贴,其献血不会上升反而是会下降的。
由于这会让原来高尚的善举变成了一种交易,而且这种蝇头小利会不值得一提,那么我们提高了献血的现金嘉奖呢?这会让情愿献血的人趋之若鹜,还会涌现出许多不良的现象(可能会消失假血,假身份献血,暴力抢血,穷人血慌的社会残像)。
在我们看来在利益驱使之下,人性的道德约束在金钱面前变得脆弱不堪。
魔鬼经济学故事梗概大纲摘要:一、引言:了解魔鬼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二、正文:一、引言魔鬼经济学,顾名思义,是一门探讨经济现象背后的真相、挖掘数据背后故事的学科。
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分析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
魔鬼经济学既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也不同于通俗的经济新闻报道,它更像是一门探索未知领域的科学。
二、魔鬼经济学的四大核心原理1.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这一原理认为,当一个人在某种条件下拥有越来越多的某样东西时,每多获得一单位,其所带来的满足感会逐渐减少。
这一原理揭示了人类行为的动力,以及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分配和利用资源。
2.激励相容原理:这一原理指出,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人们的利益追求与集体利益之间存在相互冲突。
为了实现共同目标,需要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使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一致。
这一原理在经济管理、政策制定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稀缺性原理:资源有限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稀缺性原理强调,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们如何进行选择和决策,以实现最大化的效用。
这一原理揭示了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以及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4.市场力量原理:市场力量原理认为,在竞争性的市场中,企业的自主决策和消费者的自由选择共同决定了资源的配置。
这一原理揭示了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以及企业如何在市场中寻求竞争优势。
三、案例分析1.微观案例:市场竞争与企业策略以智能手机市场为例,各大厂商在竞争中不断推出新品,以创新和技术进步为驱动,追求市场份额。
在这个过程中,边际效用递减原理体现在消费者对新品的购买意愿逐渐减弱;激励相容原理体现在企业通过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创新潜力;稀缺性原理体现在企业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中进行研发投入;市场力量原理则体现在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策略。
2.宏观案例:政策制定与经济增长政府在进行政策制定时,需要充分考虑激励相容原理,以设计合理的政策机制,激发企业和市场的活力。
经济发展中的失败案例与教训总结近年来,全球各个国家都积极探索经济发展的道路,但不可避免地也遇到过一些失败案例。
这些失败案例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深思和总结。
本文将从几个典型的经济发展失败案例出发,总结其中的教训。
一、拉美国家的经济危机拉美国家曾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地区之一,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许多拉美国家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长期以来的不平等分配和政府的不稳定性。
这些国家的富豪与穷人之间的差距巨大,这种不平等分配加剧了社会矛盾,最终引发了经济危机。
教训一:实行社会公平和正义拉美国家的失败案例告诉我们,经济发展不能只关注经济的增长,也要关注社会公平和正义。
只有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够避免贫富差距过大造成的社会矛盾,保持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亚洲多个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这次危机的起因主要是由于亚洲国家的金融体系存在内外部的结构性问题,以及国内外资本流动不稳定等因素引起的。
教训二:建立稳定的金融体系亚洲金融危机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稳定的金融体系之上。
国家应加强监管机制,防范金融风险,加强对外资本流动的管理,以及建立和规范金融市场的运作,以避免金融风险对经济的巨大冲击。
三、非洲国家的资源陷阱许多非洲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矿藏等,然而却陷入了所谓的“资源陷阱”。
资源的过度依赖导致了非洲国家经济结构的单一化,使得经济发展的持续性难以保证,同时也增加了国家受外部经济波动的风险。
教训三:实现经济多元化非洲国家的失败案例告诉我们,经济发展不能过度依赖某一种资源。
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推进产业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措施,实现经济的多元化,减少对某一资源的依赖,降低受外部经济波动的风险。
四、欧洲债务危机欧洲债务危机是近年来欧洲多个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这次危机的起因主要是由于部分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财政失衡、债务过高等问题。
生活经济学现象一:“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大意是说:我们的生活习惯从节俭变成奢侈很容易,但是从奢侈变成节俭却很难。
这句话流传至今,也成为了教育大家遵守勤俭持家优良传统的箴言,同时这句话也反映了人们的一个消费特点,就是当人们养成一种消费习惯之后就很难改变和逆转,当人们收入提高能够增加消费投入的时候便会很容易变得奢侈,但是当人们收入减少需要降低消费标准的时候却很难适应。
从经济学角度考虑,这种消费习惯,被称之为“棘轮效应”。
“棘轮效应”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杜森贝利提出的,他的主要观点是“人的消费习惯养成之后具有不可逆转性,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以向下调整,在短时期内表现最为明显,消费的习惯效应较大,养成奢侈的消费习惯后,很难随着收入水平的降低而立即做出适合的消费习惯调整”。
例如,当有的人住惯了豪华奢侈的大房子后,再让其搬到小房子里蜗居,他就会很难适应;有人过惯了大鱼大肉的生活,若是再让他回到那种粗茶淡饭的日子,他就很难接受。
“棘轮效应”也是一种人性的表现,人生而有欲,适当的欲望有利于促进人奋发向上,但是凡事要有度,过度奢侈就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是不可取的很多女孩觉得不能委屈自己,把自己的“机会成本”定的过高,总觉得能找一个要比自己各方面都优秀的。
自己3分要找5分的,5分要找7分的,可是,优秀的人往往是少数的。
自己不想努力但又想找个高质量男孩,找不到,又不想将就自己与差不多或条件更差的人在一起,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那只有单着呢!很多男孩单身更多是由于自身条件不太好,也不愿委屈自己,认为自己不断努力会提高自己的“机会成本”,找到一个更让自己满意的。
这样,单身男女就慢慢多了。
而经济学中也有一个“机会成本”原理。
是指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
简单来说,在我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另一种东西时,“机会成本”就指在作出选择后其中那个最大的损失。
经济谬论(1):破窗理论#1001地上工程师一个好经济学家与一个坏经济学家之间的区别就只有一点:坏经济学家仅仅局限于看到可以看得见的后果,而好经济学家却能同时考虑可以看得见的后果和那些只能推测到的后果。
你是否见过这位善良的店主——詹姆斯·“好人”先生生气的样子?当时,他那粗心的儿子不小心砸破了一扇窗户玻璃,如果你置身于这样的场合,你恐怕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围观者,哪怕有三五十个人,都会异口同声如此这般地安慰这位不幸的店主:“不论发生什么不幸的事,天下总有人会得到好处。
人人都得过日子呀,如果玻璃老是不破,要玻璃工干什么呀。
”现在,这种千篇一律的安慰已经形成为一种理论,我们将用这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理论。
我们会发现,很不幸,就是这样的理论在指导着我们绝大多数的经济制度。
假定这块玻璃值6法郎,你就会说,这个事故给玻璃工带来了6法郎的生意——它提供了6个法郎的生意——这我承认,我绝不会说这不对。
你的话很有道理,这位玻璃工赶来,履行自己的职责,然后拿到6个法郎,在手里掂量掂量,而心里则感激那个莽撞的孩子。
这些都是我们能够看到的。
但是,另一方面,假如你据此推论,得出结论——人们确实常常得出这样的结论——说打破玻璃是件好事,说这能使资金周转,说由此可以导致整个工业的发展,那就容我大喝一声:绝不会有这种好事!你的理论只看到了能看到的一面,而没有考虑看不到的一面。
看不到的那一面就是,由于我们的这位店主在这件事上花了6个法郎,他就不能用这6法郎办别的事了。
你没有看到的是,如果他不修补这扇窗户,那么,或许就可以换掉自已的旧鞋,或者给自己的书架上再添一本新书。
简而言之,如果没有发生这起事故,他就可以用这6法郎干别的事。
下面让我们把工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看这一事故对它的影响。
现在窗户打破了,玻璃工的生意增加了6个法郎,这是我们已经看到的。
如果窗户没有破,鞋匠(或别的什么人)就会增加6个法郎的营业额,这是我们看不见的。
经济危机理论1. 引言经济危机是指在经济体系中出现的一系列严重的、广泛的财务和经济问题。
经济危机通常涉及到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系统、货币市场和经济体的崩溃。
在历史上,经济危机多次发生并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经济危机的理论背景、原因和解决方案。
2. 经济危机理论的背景经济危机的理论研究始于19世纪末的经济学家,他们试图解释工业化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出现的经济危机。
其中最为重要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凯恩斯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和奥地利学派经济学。
2.1 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矛盾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基于无限追求利润的市场经济系统,其中存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对抗。
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压榨工人阶级,导致收入不公平和消费不足。
这最终会导致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的爆发。
2.2 凯恩斯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凯恩斯主义经济危机理论认为,经济危机是由于总需求不足导致的。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认为,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机制不完善,资源配置存在问题。
在经济放缓或衰退时,政府应采取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防止经济危机的发生或缓解其影响。
2.3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认为,经济危机是由于货币政策干预、泡沫经济和资源错配等因素导致的。
奥地利学派强调市场的自发性和自由竞争,认为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会导致资源分配的失灵。
他们主张减少政府的干预,让市场自由运作。
3. 经济危机的原因经济危机不仅有理论上的解释,也有实际的原因导致其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经济危机原因:3.1 金融市场崩溃金融市场的崩溃是经济危机的常见原因之一。
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使得投资者和金融机构面临巨大风险,一旦市场崩溃,将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整个经济体系的崩溃。
3.2 经济周期的波动经济周期的波动是经济危机的另一个原因。
九个骇人听闻的经济学理论
作者: 王道乐土
1. 98年探讨国有企业工人下岗问题时,有的经济学家说,国家要减少包袱,不再包办终身,工人现在要养活自己了。
这话就像没文化的政府官员的口气,还没弄明白:一向是国家养活了工人,还是工人养了国家呢。
2. 降低交易成本的“交易先于产权”的理论
盛洪说,不妨把这些公共财产看成无主之物,谁先把它拿来卖,这公共财产的产权就算他的。
你如果正好当一家国有企业的厂长,就可以和主管部门合伙把这家工厂卖给有钱人,产权就变成私有了。
这种理论被人称为“权贵私有化”。
普通小民原有的产权份额被一笔勾销,他们无权卖厂,又没钱买厂,完全被排除在交易之外。
3.“腐败有利”
张曙光说:“改革中的许多变通措施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往往是由腐败和贿赂行为涉足,再由正式的安排加以确认,腐败和贿赂成为权力和利益转移和再分配的一个可行的途径和桥梁,是改革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润滑剂,在这方面的花费,实际上是走向市场经济的买路钱,构成了改革的成本费。
”他还主张“改
革要利用腐败和贿赂,以便减少权力转移和再分配的障碍”。
4. 张维迎数学读的很好,“曾在数学上严格证明,在公有制下,官员索取剩余可能是一个帕累托改进:因为它有利于降低监督成本,调动官员的积极性。
私人产品腐败的存在,对社会、经济发展来说即使不是最好的,也是次优的、第二好的。
”
5.汤敏向决策者献策,通过提高教育收费来拉动经济增长
这导致了许多穷困的学生失去受教育的机会。
教育居然成了经济学家眼中的人质,逼着普通百姓掏钱赎买,真是匪夷所思。
6. 据说,某些少壮派经济学家私下还提出过一种理论,中国应该学习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经验,牺牲一代少女发展经济。
这理论太骇人听闻,没人公开撰文提倡,只在小圈子里流传。
7. 灾难有利
1998年的长江洪灾,成千上万普通百姓家破人亡,举国悲痛,某些经济学家首先想到的是,重建家园能够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8. 股田理论
《中国经济时报》5月8日题为《厉股份畅谈股田制》的文章。
据该文介绍,厉先生认为“在中国广大农村试行’股田制是让中国广大农民富起来的一个好
办法”。
这个办法要在“公司加农户“的第叁阶段实行。
第一阶段是订单农业,
公司向农民预订产品。
由于成本太高,便进入第二阶段租地经营,农民将土地租给公司。
由于租金固定,没办法调动农民积极性,因此,“这个阶段现在又不行
了,这就发展到第叁个阶段,叫股田制“。
“土地使用权入股就不同了,入股后
按股分红,钱并不比租金少,而公司在发展,几年后股权还可以转让给别人,股
票是增值的,这又是一个飞跃式发展。
中国农业走这样一条路,农民收入就提高
了“。
厉以宁最后提高声音说“全世界最大的金矿在何处?在中国农村!中国农
村只要实行股田制,只要一富起来,市场大得不得了。
“如果不是有一点经济学
常识垫底,厉先生的这些言论,也是会让我为之击掌并一起眩晕的,因为它给了
我们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大智慧。
厉先生“股田制“的设计,是要点“土“
成金,使中国农村马上变成一座大金矿的!十多亿农民兄弟们,你们将如同数千
万城市股民一样,只管看着电视,等着自己的股票增值吧!但这种点金术式的构
想,不知为什么,却让我想起1958年那句响亮口号:“共产主义是天堂,人
民公社是桥梁“。
9. 走火入魔的汪丁丁
他的那几篇文章,有微积分,还有怪异的中文,黑格尔式的黑话,和大错特
错的经济学图线。
还有那个《回家的路》,说什么“刚写这句话,就想哭”之类
的,跟余秋雨一样的矫情.经济雪茄最火的这几年,是经济搞的最差的几年,连9的潜在真长率都达不到。
失业遍地,人心惶恐。
这些例子实际上都是一个道理:GDP的增长是否一定代表福利的增长?回答是否定的,就像防盗门产业的增长,实际上福利是下降的。
凯恩斯的挖个洞来促进GDP增长是有条件的,实质就是变相地绕过价格刚性来使市场出清。
如果没搞懂这个道理,就会闹出抗洪和重建家园会拉动经济增长之类的笑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