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系统评价之关联矩阵法
- 格式:ppt
- 大小:521.07 KB
- 文档页数:21
关联矩阵法关联矩阵法是在矩阵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矩阵分析方法。
其研究重点是在某一控制标准(一般为内部控制标准)下的各项经营指标与整体目标之间的关联关系,它能比较直观地反映内部控制标准与企业总体目标的关系程度。
关联矩阵法与传统的矩阵方法比较相似,不同点在于关联矩阵法以分析指标作为横坐标,以其目标作为纵坐标;而传统的矩阵方法以指标作为横坐标,以其目标作为纵坐标。
本文以实例来阐述关联矩阵法的主要应用方式及其应用过程中所需注意的问题。
根据公司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可以将公司分为制度层、业务层和流程层三个层次。
制度层指会计报表审计、财务收支审批、预算管理等财务内控体系;业务层包括采购业务、生产加工业务、销售业务等;流程层包括招投标、合同签订、质量验收、资金流向、费用开支、固定资产管理等业务流程。
公司规模、组织机构和人员结构,以及治理结构决定了公司的组织特征和战略选择,并且对公司的运营风险具有一定影响,从而使得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水平存在着明显差异,即业务层、流程层与制度层之间的风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这就需要采取不同的内部控制措施来对制度层、业务层和流程层三个层次进行控制,使三个层次达到目标一致、权责一致和协调一致,从而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
三个层次的关联矩阵分别如下:制度层,制度层是公司风险的源头,也是内部控制最重要的目标。
为此,制度层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保证高级管理层与全体员工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章制度,并确保所有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得到有效贯彻执行,确保制度层内部控制目标的顺利完成。
业务层,业务层是内部控制活动的核心环节,因此该层次的内部控制目标必须紧密围绕提升经济效益这条主线设置。
通常情况下,业务层内部控制的目标至少应当涵盖两大类型:第一类是针对日常性交易事项或者非常规性交易事项的授权审批控制,旨在防范操作风险;另外一类则属于非常规性交易事项的监督检查控制,旨在降低舞弊风险。
流程层,由于每个单位都处于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随时都有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出现,从而引发更多风险。
关联矩阵法的使用方法
关联矩阵法是关系分析的一种方法,是用来识别分析客观事物之间的关联关系的。
它是一种用数学手段表达复杂关系的有效手段,主要用于对复杂关系的计量分析。
关联矩阵法的使用方法:
1、首先从实际问题中确定研究对象,并确定每个对象的共同属性。
2、然后收集有关数据,通过收集和分析客观事物的统计数据,建立关联矩阵表。
3、根据计算结果,定量评价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偏相关系数、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
4、通过比较关联结果,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形成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5、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结论或推论。
第六章 系统评价基本概念系统评价就是从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环境等多种角度出发对系统方案进行全面分析、测定和考察,获取定量和定性的评价结果,为系统决策选择最优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系统评价一般要遵循以下步骤:⑴ 明确评价目的和评价方案,深入分析各评价方案的特点和优缺点; ⑵ 确定由所有单项和大类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 ⑶ 拟定评价指标量化依据,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 ⑷ 进行单项评价,分析各项指标的实现程度;⑸ 建立评价模型,进行单项指标的综合处理,得到大类指标值; ⑹ 对各方案作出整体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原则,作出评价结论。
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是由若干个单项评价指标组成的整体。
评价指标体系要完整、科学合理,要形成系统,能反映出所要解决问题的各项要求,反映待评系统的各个方面。
以下是评价指标体系通常应该包括的一些大类指标。
⑴ 政策性指标。
反映政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发展规划等方面的要求。
⑵ 技术性指标。
描述系统的各种技术参数的指标。
⑶ 经济性指标。
描述系统经济特征的参数指标,通常有成本、利润和税金、投资额、流动资金、投资回收期、建设周期等。
⑷ 社会性指标。
如对地区综合发展的影响的能力、提供的就业机会、产生的社会福利等。
⑸ 资源性指标。
如工程项目中的物资、人力、能源、矿产、土地等。
⑹ 环境指标。
反映对生态环境方面影响的指标,如污染、破坏、环境与生物保护等。
⑺ 时间性指标。
如工程进度、时间节约等。
目前系统评价方法已经有数十种之多,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用方法。
评价指标的规范处理在系统评价中,不同的评价指标往往具有不同的含义和量纲。
对于这些具有不同量纲的指标,通常需要进行无量纲化(归一化)处理,然后才可以使用。
设有n 个评价因素指标b 1,b 2,…,b n ,m 个评价对象A 1,A 2,A m ,评价对象A i 相应于评价因素b j 的属性为a ij ,那么对不同类型的评价指标,可分别采用下面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