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山川颂
- 格式:ppt
- 大小:1.80 MB
- 文档页数:29
《祖国山川颂》黄药眠一、文学常识1、黄药眠(1903—1987)中国现代作家,文艺理论家。
代表作有散文集《美丽的黑海》《面向着生活的海洋》《沉思集》等。
2、文体“颂”:是一种古代文体,最早见于《诗经》。
为诗歌形式的一种,主要用于王室宗庙祭祀的乐歌、舞曲,颂扬功业仁德。
它具有“典雅”和多用铺叙的特点。
现在“颂”作为散文的一种,更为宽泛,一切以赞美、歌颂为主题的都可以称“颂”。
二、作者歌颂祖国的“古典诗歌”和“语言”的背后情感祖国不仅是一个人出生的国度,还为一个人提供生存环境与文化背景。
我们应该传承发扬祖国文化,促进国家繁荣,增强民族自豪感(每个国民的责任)。
三、本文结构特点及作用1、结构:片断式结构。
2、作用:不受时空及思维的限制,情感抒发自由。
四、有作者独特感受的语句或段落1、第5、14段:祖国大地历尽沧桑苦难,仍然顽强奋斗,充满必胜的信念。
祖国的新生与春天永在。
2、第26、27段: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祖国历史就如扬子江,茫若无涯,浩浩荡荡。
3、第36、37段:爱国思乡,叶落归根。
用象征手法流露爱国情感和寻根意识。
五、本文主要修辞手法、语言特点比喻、拟人、排比。
语言极富色彩感。
参看笔记。
《长江三峡》刘白羽一、文学常识1、刘白羽,现代作家,1916—2005,北京人。
代表作有散文集《早晨的太阳》《第二个太阳》《红玛瑙集》《长江三日》等。
2、写三峡的几首名诗:(1)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杜甫《夔州歌》: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交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
(3)杜甫《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4)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二、文中引用到的故事、传说的作用1、丰富内容,显诗情画意。
《祖国山川颂》赏析《祖国山川颂》赏析高一新课标苏教版《祖国山川颂》赏析:黄药眠的《祖国山川颂》是一篇饱含深情、歌颂祖国的抒情散文。
它用饱满的热情,华美的辞章,热情讴歌着祖国的山河,抒写着对祖国深挚的热爱之情。
华辞丽章首先表现在描述的对象上。
作者赞颂祖国的山川,既有概括性的整体感受,又有具有代表性的景观,还有自己生活的细节。
如概括性的,“春天,它穿起了万紫千红的艳装;夏天,它披着青葱轻俏的夏衣;秋天,它穿着金黄色的庄严礼服;冬天,它换上了洁白而朴素的银装”,以及春夏秋三个季节的具体展现,是从整体上展现不同季节祖国山河的美丽。
而“我们有头顶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有莽苍的黄土高原,有草树蒙密的西双版纳,有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有一泻千里的黄河,有浩浩荡荡的扬子江,有小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有海南的椰林碧海……”则是祖国山河的集中典型的举例,因为它们是令我们自豪的壮美河山的代表。
而对扬子江、黄果树等地身临其境的感受,以及对家乡门前小溪的描述,则是从切身体味上,从细节中展现了对祖国山河的无限赞美。
整体、部分以及细节的多层次、多侧面展现,使得作者对祖国山川的歌颂既大气磅礴,又细致入微,是文章深切动人的主要原因。
彩练,珠花迸发,有如巨龙吐沫”是比喻;“光秃秃的群山穿起了墨绿色的衣裳,冈峦变成了翠绿的堆垛,沟谷变成了辽阔葱绿的田园,沼泽变成了明镜般的湖泊,险峻的山峰低头臣服,易怒的江河也愿供奔走”,是排比和拟人;“脚下是苍茫的云海,云海的间隙中是缩小了的村镇,是游丝一般通往天边的道路”,是顶真和比喻。
丰富的修辞手法,加强了文章的表现力,也更好地服务于展现祖国山河美丽的主旨。
总之,辞章的华美是内心饱满情感的外化,正是因为感情真挚而充沛,作者才会调动自己丰富的积累,尽力寻找富于表现力的词句,去讴歌,去赞美,去感受,去体味,也才带给我们深深地感动和热爱。
《祖国山川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祖国山川颂》,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山川地貌特点,并培养对祖国美丽山川的热爱之情;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明白应该对祖国山川保持敬畏之心。
二、教学内容:1. 《祖国山川颂》的背景和意义;2. 《祖国山川颂》的基本知识和诗意。
三、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导入:通过展示祖国山川的图片和短视频,引发学生们对祖国美丽山川的热爱之情,并提问:“祖国的山川有哪些特点?你们最喜欢哪座山?为什么?”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阅读与理解:2. 让学生独立阅读诗歌《祖国山川颂》,并要求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并找出最能代表祖国山川的词语和句子。
探究与讨论:3. 进行课文讨论,学生之间分享自己理解的诗歌内容,并推荐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情节。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与发言,激发学生对祖国山川的感悟。
表达与表演:4. 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将诗歌进行分段,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朗诵或创作表演,表达对祖国山川的美好祝福和爱意。
总结与收获:5. 让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向学生强调对祖国山川应该保持敬畏之心,珍惜祖国的山川资源。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和感悟是否表达到位;2.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诗歌内容理解的准确性;3. 学生在小组表达与表演环节的合作与沟通能力;4. 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积极参与程度与表现。
继续写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了解更多关于祖国山川的知识,并与同学分享;2. 安排学生组织参观与探索祖国山川的活动,可以根据学校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前往附近的山区或风景区进行实地考察;3. 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可以让学生写一篇以祖国山川为题材的散文或诗歌,展示对祖国山川的理解与热爱;4. 开展绘画或摄影比赛,让学生通过绘画或摄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祖国山川的感悟和美丽。
六、教学资源:1. 《祖国山川颂》课文、图片和短视频;2. 计算机或平板电脑,用于展示图片和视频。
《祖国山川颂》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祖国山川颂》教案教案教学设计1《祖国山川颂》教案教案教学设计教材纲要《祖国山川颂》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古文阅读材料,作者是元稹。
这篇文章笔调高昂,讴歌了祖国各地的山川风景,表现出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祖国的风土人情,感受祖国的美好之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了解元稹的生平与文学成就,掌握《祖国山川颂》这篇古文的文学特点和表达方式;掌握各单元重点词汇和重点句式。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并进行分析解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祖国的感情,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祖国各地的山川河流,感受祖国的美好之处,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了解元稹的生平和文学成就,把握《祖国山川颂》的文学特点和表达方式;2.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加深对文学鉴赏的认识;3. 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情感。
教学难点:1. 分析文章中的抒情手法和诗意美学,提高对古代文学鉴赏水平;2. 了解文章中的文学典故和历史背景,培养学生文学史观念。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讲授式教学法、课堂讨论法、小组讨论法、问答式教学法、抒情朗诵法。
教学活动活动一:课前导学(10分钟)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环境,先播放一段介绍元稹和《祖国山川颂》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学发展脉络和《祖国山川颂》的背景,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的鉴赏能力。
活动二:呈现图片(15分钟)教师分组分别展示祖国各地的山川风景图片,让学生了解祖国各地的山水之美,唤起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活动三:阅读分析(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读《祖国山川颂》一文,让学生自读、合读、朗读,并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的形式,一起发现文中的诗意、抒情和修辞手法。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螂黄药眠《祖国山川颂》原文衿黄药眠(1903—1987),广东梅县人,现代作家、文艺理论家、教授。
著有散文集《美丽的黑海》、《动荡——我所经历的半个世纪》、《黄药眠散文集》、论文集《批判集》等。
螀祖国山川颂芃我爱祖国,也爱祖国大自然的风景。
螄我不仅爱祖国的山河大地,就是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砖一瓦,我也感到亲切,值得我留恋和爱抚。
罿不要去说什么俄罗斯的森林,英吉利的海,芬兰的湖泊,印度尼西亚的岛群了。
中国自有壮丽伟大的自然图画。
袆我们有头顶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有莽苍的黄土高原,有草树蒙密的西双版纳,有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有一泻千里的黄河,有浩浩荡荡的扬子江,有小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有海南的椰林碧海,有大西北的广阔无垠的青青牧场,还有说不尽的江湖沼泽……羅我爱我们祖国的土地!狂风曾来扫荡过它,冰雹曾来打击过它,霜雪曾来封锁过它,大火曾来烧灼过它,暴雨曾来冲刷过它,帝国主义的炮弹也曾轰击过它。
不过,尽管受了磨难,它还是默默地坚持着。
一到春天,它又苏醒过来,满怀信心地展现出盎然的生机和万卉争荣的景象。
薃这是祖国大地对劳动者的回答:光秃秃的群山穿起了墨绿色的衣裳,冈峦变成了翠绿的堆垛,沟谷变成了辽阔葱绿的田园,沼泽变成了明镜般的湖泊,险峻的山峰低头臣服,易怒的江河也愿供奔走。
聿祖国的山河对我们总是有情的。
我们对它们每唱一首歌,它们都总是作出同样响亮而又热情的回响。
芇我时时徜徉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天地里,体会最细微的感情,捉摸耐人寻味的思想,感受铿锵的节奏、婉转悠扬的韵律,领略言外不尽的神韵,更陶醉于诗人们对大自然叹为观止的描画。
当我读到得意的时候,就会不知不觉地反复吟哦,悠然神往。
蚇祖国的语言多么神奇!它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字,都同我的生活血肉相连,同我的心尖一起跳跃。
莂哪怕是最简单的一句话,也能让我联想到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联想到一望无际的山川、森林、村舍、田野、池塘和湖泊。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祖国山川颂》教案适用年级:八年级学科领域:语文课时安排: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祖国山川颂》。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3)认识并掌握一些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的表达技巧。
(2)学会欣赏祖国山川的美景,提高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赞美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自然山川的敬畏之心,增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祖国山川颂》;掌握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结构。
难点:分析课文的表达技巧;欣赏祖国山川的美景,提高审美能力。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1)教师出示我国著名山川的照片,引导学生欣赏并说出名称。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这些山川的故事或特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祖国山川颂》,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所提到的山川地理位置、特点等。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教师分析课文的表达方式,如描绘手法、修辞手法等。
4. 合作探讨(2)每组选取代表性句子,进行朗读和分享。
5. 实践活动(1)学生尝试仿写课文中的描绘手法,写一段关于自己家乡山川的描写。
(2)学生互相交流,评选出最佳作品。
6.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课文《祖国山川颂》。
2. 绘制一幅自己喜欢的祖国山川景色画,并附上简要文字描述。
3. 写一篇关于我国山川美景的短文,分享自己的感悟。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祖国山川颂》。
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正确回答有关课文的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描绘手法,写出关于自己家乡山川的优美段落。
祖国山川颂读后感《祖国山川颂》读后感。
《祖国山川颂》是一部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歌作品,作者通过对祖国的山川景色的歌颂,表达了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这部诗歌作品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祖国的壮美和伟大,也让我更加热爱祖国,更加珍惜祖国的美好。
在诗中,作者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来描绘祖国的山川景色,比如“波涛汹涌的大海”、“巍峨壮丽的群山”、“蔚蓝的天空”、“翠绿的原野”等等,这些诗句让人仿佛置身于祖国的大好河山之中,感受到了祖国的壮美和伟大。
同时,作者还通过对祖国山川的歌颂,表达了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让人不由得为祖国的壮美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在读完《祖国山川颂》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祖国的壮美和伟大。
祖国的山川河流,是那样的壮丽和宏伟,祖国的大好河山,是那样的美丽和迷人。
这让我更加热爱祖国,更加珍惜祖国的美好。
同时,我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了祖国的伟大和强大,祖国的山川河流,是那样的雄伟和壮丽,祖国的大好河山,是那样的美丽和迷人。
这让我更加自豪和骄傲,让我更加坚定地相信,祖国一定会更加繁荣富强,祖国一定会更加美好幸福。
总之,《祖国山川颂》是一部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秀诗歌作品,通过对祖国的山川景色的歌颂,表达了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这部诗歌作品让我更加热爱祖国,更加珍惜祖国的美好,也让我更加自豪和骄傲,更加坚定地相信,祖国一定会更加繁荣富强,祖国一定会更加美好幸福。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祖国的美好幸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祖国的山川河流更加壮丽和宏伟,让祖国的大好河山更加美丽和迷人。
愿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神州傲骨立东方,
九曲黄河经太行。
江山秀美景如画,
长城万里话沧桑。
啊!中国的土地,不屈的脊梁。
你用那包揽宇宙般的.胸怀,
承载了无限锦绣河山的骄傲与荣光。
巍巍太行,雄伟壮丽,
黄河虎踞势慷慨。
莽莽昆仑,高耸入云,
凤求凰兮归故乡。
小桥流水,气定神闲,
碧波泛舟柔百媚。
广袤草原,浑厚铿锵,
策马奔腾侠骨肠。
对酒当歌揽明月,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桃李芬芳满庭香。
鹰击长空,
天高地阔,展翅翱翔。
猛虎下山,
利剑出鞘,势不可挡。
鬼斧神工景色新,
会当绝顶众山小。
霞光万丈,
旭日东升山川秀。
最美夕阳,
桑榆迎风叶芬芳。
江山多娇,
海纳百川容乃大。
斗转星移,
青山不老郁葱葱。
东临碣石观沧海,飞来峰望穿浮云。
怅寥廓,
华夏文明多俊秀,奔流不息万年长。
《祖国山川颂》教案3祖国山川颂黄药眠教学目标:1,了解“颂”的文体特点,了解全角度写景铺陈的写法,体会排比在颂中的作用;2,思考,什么是祖国,人和祖国是什么关系,人对祖国应该是怎样的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法、导读法、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了解作者和“颂”:1,今天我们一起研习的文本是黄药眠的《祖国山川颂》。
2,黄药眠是谁?请看注释①。
先看生卒年,想想,黄药眠的一生,他所赖以生存的大地上发生过哪些大事?(1903——1987)封建王朝没落,皇帝退位,张勋复辟,袁世凯称帝,军阀混战,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日军侵华,八年抗战,国共两党大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拨乱反正,改革开放。
可以想见,黄药眠的一生,跟着时局的变化,个人的命运也随之起起伏伏。
作为现代作家,黄药眠不是一流的,不能和鲁迅等人比肩。
作为文艺理论家,黄药眠长期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在学术上有一定的地位。
2003年,黄药眠诞生100周年,北师大专门举办了黄药眠学术研讨会。
3,“颂”是一种怎样的文体?问:你了解的最早的“颂”是什么样的?复习:诗经六义。
《风》是相对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
《雅》是王畿之乐,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
《大雅》、《小雅》之分,众说不同,大约其音乐特点和应用场合都有些区别。
《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
今天的颂,带有颂扬、赞美之意,适宜歌功颂德的文章。
注意:在殷商周朝,中国人的心中是没有鬼神的。
他们敬畏的是祖先。
祭祀成为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二,诵读全文,把握文章内容:1,看过全文,你觉得在朗读的时候应该带有什么样的语气?(面带微笑,深情赞美)2,诵读全文,在书上划出作者赞颂的对象。
3,正音:吟哦(é)盎(áng)然汀(tīng)辨析:浩浩荡荡:水势大;形容广阔壮大。
祖国山川颂高二语文教案一等奖1、祖国山川颂高二语文教案一等奖【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祖国山川的美丽,体会在文中倾注的无限热爱之情。
2.了解“颂”的文体特点,进一步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对文章思想内容与感情的把握。
【学习课时】1课时。
【学习方法】文本研习。
以学生讨论为主,并加强朗读,通过朗读准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
【学习内容与步骤】一、专题内涵解说祖国就是自己的国家,自有国家以来,每个人都天然地与祖国连在了一起。
祖国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她的地理位置,这决定了她的自然特征、山川风物、气候特点。
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根据这些特征选择、创造了适合自己生存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从而与别国区别开来。
因此,对个体来讲,祖国不仅是其出生的国度,而且给他提供了生存的环境与文化的背景,同时赋予他继承、延续并创造这种文化的使命。
扞卫国家尊严,促进国家繁荣,也因此成为每一个国民的责任。
所以,爱国主义是从古到今最朴素也是最崇高的思想感情之一。
但是,人与国家的关系是复杂的,从历史上看,正如法学家潘大道所说,国家“都是为少数人所独占——君主、军阀、资本家及专业之官僚、政客等”(《为什么要爱国》),他们在阶级社会中常常是作为国家的代表,这必然造成个体对国家的复杂态度,为什么历史上经常出现忠君与爱国的矛盾,道理就在这里。
所以,陈独秀在谈到爱国主义时说道:“要问我们应当不应当爱国,先要问国家是什么。
”爱国主义不仅表现在当异族入侵时奋不顾身地扞卫自己的国家,同时也表现为愤怒与忧患,批判与建设,谴责与赞美,这些都可以是出自对祖国的热爱。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责任,都发扬国家主人翁的精神,我们的国家才能一步步走向民主,走向繁荣,才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专题从两个方面对祖国这一人文主题进行梳理:第一板块重在阐释祖国对个体的文化滋养,表达了人们对其祖国的热烈赞颂;第二板块则要复杂得多,重在探讨个体面对国家贫穷、腐败或自身遭受厄运时的种种情怀与对祖国繁荣进步的热切期望。
祖国山川颂说课稿及教案一、说课稿:《祖国山川颂》是一首赞美我国壮丽山河的诗歌。
本节课将通过学习这首诗歌,让学生感受祖国的美丽河山,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祖国山川颂》;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了解祖国的地理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观察图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祖国山川颂》;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祖国的美丽河山。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录音带或课件。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课件。
3. 学生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课件,展示祖国山川的美景,引导学生欣赏。
提问:你们看到了哪些山川美景?对哪一幅画面印象最深刻?2. 学习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词义。
教师讲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学生齐读课文,体会诗歌的意境。
3. 讨论交流:提问:课文中的诗歌是如何赞美祖国山川的?学生分组讨论,展示自己的观点。
4. 朗读背诵: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互相鼓励,提高朗读水平。
教师指导学生背诵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5. 拓展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幅与课文相关的山川画面,展示自己的审美能力。
6. 课堂小结: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祖国的美丽河山,培养爱国情怀。
7. 作业布置:背诵课文;写一篇关于祖国山川的短文。
六、教学评价:1. 朗读背诵: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祖国山川颂》。
2. 短文写作:评估学生关于祖国山川的短文写作水平,检查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讨论、展示等环节的参与程度,评估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分析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一草一木寄深情——黄药眠《祖国山川颂》一文的赏析
黄药眠的诗《祖国山川颂》,以深情而又庄严的语调唱出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文中让人引以为豪的是“一草一木寄深情,握手祝福走天涯”的诗句。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赤子之心般的热爱和祝福,让人感受到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历历在目,令人动容。
此外,本文中不仅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而且还隐含着作者对祖国的希望,期望祖国辉煌昌盛,让全世界都铭记着我们的祖国:“遍野风光最灿烂,祖国威严让万国敬畏”。
这也使得整篇诗多了一份气势磅礴、浩大的感慨。
最后,作者以“景物伴身体渐轻,祖国情怀焕发新生”的诗句,结束这首热烈的祖国之歌。
祖国山川颂是黄药眠于1941年创作的一篇现代散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祖国山川的赞美。
全文如下:我爱祖国,也爱祖国大自然的风景。
我不仅爱祖国的山河大地,就是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砖一瓦,我也感到亲切,值得我留恋和爱抚。
我们有头顶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有莽苍的黄土高原,有草树蒙密的西双版纳,有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有一泻千里的黄河,有浩浩荡荡的扬子江,有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有海南岛的椰林碧海,有西北诸省的广阔无垠的青青牧场,还有说不尽的江湖沼泽……祖国的大地山河呦!哪一个地方不经过劳动者双手的经营,哪一个地方没有流过劳动者的汗,淌过战士们的血?我爱我们祖国的土地!它。
不过,尽管受了磨难,它还是默默地坚持着。
我爱祖国的文化。
我爱祖国的语言。
祖国的语言有一种韵律美,有一种形象美,有一种音乐美。
我爱祖国的语言,它在我心中是一首美丽的诗歌。
我爱祖国的文化。
祖国的文化古老而深邃,源远流长。
像珠穆朗玛峰一样高耸入云的山脉,像扬子江一样奔腾不息的河流,像我们伟大的祖先一样优秀的诗人和作家,像故宫博物院一样雄伟壮观的建筑,像春节的庙会一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像长城一样伟大而又坚固的防御体系,抵御着外来的侵略和压迫。
祖国的大地山河呦!哪一个地方不经过劳动者双手的经营,哪一个地方没有流过劳动者的汗,淌过战士们的血?我爱我们祖国的土地!狂风曾来扫荡过它,冰雹曾来打击过它,霜雪曾来封锁过它,大火曾来烧灼过它,暴雨曾来冲刷过它,帝国主义的炮弹也曾轰击过它。
不过,尽管受了磨难,它还是默默地坚持着。
一到春天,它又苏醒过来,满怀信心地表现出盎然的生意和万卉争荣的景色。
这就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的祖国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我们应该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家园,为我们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祖国山川颂》教案溧阳市竹箦中学洪超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祖国山川的美丽,体会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无限热爱之情2、了解“颂”的文体特点,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全景式描写的铺陈手法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文本研习法、讨论法、点评法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布置预习:1、查字典,解决生字、词语:字音:湖泊莽苍广阔无垠盎然铿锵汲水涟漪龙湫字形:层峦叠嶂斑斓蹒跚林阴道冈峦涯岸词语:企盼云蒸霞蔚震耳欲聋2、思考问题:1、本文歌颂的对象是什么?2、文章是否仅仅赞美了山川?3、这些内容围绕什么中心写的?一、导入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的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爱国是无地域限制的,每一个人对自己的祖国都有着深深地眷恋之情,就象一支风筝,无论身在何处,无论飞多远,总有一根线紧紧的攥在手中,祖国永远是人们心灵的归宿。
作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黄药眠,他又是如何在《祖国山川颂》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吧。
二、释题祖国山川——是文章的内容颂——点明了文体内容上多是赞美、歌颂,写法上多用铺陈“颂”是一种古代问题,刘勰《文心雕龙》中说:“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
”《艺文类聚》中也提到:“颂,诗之美者也。
”颂,原为歌颂神的舞歌,转为歌功颂德的诗,后来就更为宽泛,一切以赞美、歌颂为主题的都可以称“颂”。
黄药眠(1903——1987)中国现代作家,文艺理论家,广东梅县人。
1927年在上海参加创造社。
1929年被中国共产党派赴莫斯科,回国后遭国民党政府逮捕。
1937年保释出狱后,先后在延安、桂林、香港等地从事新闻、宣传、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出版有散文集《美丽的黑海》等。
1944年后,主持中国民主同盟和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办的一些报刊,并参与民盟的领导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委、副秘长等。
祖国山川颂祖国啊!你的山川,是多么的壮丽,多么的高大,它们伟岸、雄浑,是凝聚着你的文明和历史的珍宝,是令世人为之瞩目的奇迹。
万物生息、灵动不息的大自然,让你的山川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和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
长江、黄河、珠江、淮河等大江大河穿流在你的大地上,把丰沛的水资源带给你的百姓,给他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和无限的希望。
祖国啊!你的山川里,还孕育着众多的名山大川。
泰山是你最骄傲的一座山峰,它屹立在中华大地上,不仅引领着你的人民抵御外敌侵略,也深深地烙印在你的人民心中,成为了你的庇佑和象征。
峨眉山、庐山、华山、黄山等名山大川也是你的幸运之地,它们峭壁陡峭、峰峦叠嶂,让人惊叹不已,成为了你的瑰宝。
祖国啊!你的山川,还滋养着你的文化和故事。
它们见证了你的历史和变迁,也是你的传统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当山、崇山峻岭中散落着古代文化的印记,这些文化的遗产是你走过时间的坚定印记和成就,也是你的神韵和魅力所在。
祖国啊!你的山川和河流,是一部表现你的历史和文化的华美篇章。
你的山川、河流、名山大川都是你那不朽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
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有夫子庙、山西吕梁大佛、广西高岭土家风情村、湖南岳阳楼、北京故宫、陕西兵马俑等等,都是你的历史和心灵寄托。
祖国啊!你的山川和河流是你的骄傲和自豪。
我们爱你的山川和河流,它们给你的人民带来无尽的骄傲和自豪。
祖国的山川、河流是她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生命和存在的根基和灵魂,我们为它感到骄傲和豪情万丈。
祖国啊!我们为你那壮丽的山川感到自豪,感到自由,感到无尽的豪情。
我们是祖国的儿女,我们要用我们的勤劳和智慧让它更加地繁荣!祖国山川颂,我们与你同在,为你而激动,发扬着我们的爱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