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__形状和位置公差
- 格式:ppt
- 大小:5.09 MB
- 文档页数:89
形状和位置公差原理及应用形状和位置公差原理是机械制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用来描述零件形状、位置关系以及其制造允许误差的一种方法。
形状和位置公差原理的应用可以实现对零件的尺寸、形状、位置等要求进行合理控制,指导机械零件的加工和装配,提高零件的质量和精度。
下面我将从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形状公差是用来描述零件形状的精确度的一种度量方法,即零件表面和其理论形状之间的偏差。
主要包括平面度、圆度、直线度、圆锥度等。
平面度是通过测量工件表面相对于标准平面的平行度来描述的。
圆度是用来描述圆形零件圆度和中心性的公差要求。
直线度用来描述直线的公差要求。
圆锥度是用来描述圆锥面与其理论轴线之间的偏差的公差要求。
位置公差是用来描述零件位置之间的偏差的一种度量方法,即零件特定特征之间的距离、角度和位置关系的偏差。
主要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同轴度、同心度等。
平行度用来描述两个表面或者两个轴线之间的平行关系的公差要求。
垂直度用来描述两个表面或者两个轴线之间的垂直关系的公差要求。
倾斜度用来描述倾斜角度的公差要求。
同轴度用来描述两个轴线平行直径或者圆心之间的距离的公差要求。
同心度用来描述圆心之间的偏差的公差要求。
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应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解释:首先,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可以有效地控制零件的尺寸和形状,以满足设计要求。
在制造过程中,不同的工序和加工机床会产生不同的误差,形状和位置公差可以根据工艺要求,合理地控制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质量。
其次,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可以实现零件的互换性和可替代性。
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合理控制可以使相同的零件在不同的机械设备上进行更换和替代,而不会影响整个机械系统的工作性能。
再次,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可以减少机械零件的加工成本。
通过合理地设置形状和位置公差,可以降低加工难度和成本。
在保证零件质量的前提下,合理的公差设计可以减少加工工艺的复杂性和加工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1、一个合格的零件,其尺寸是由尺寸公差来保证的,除此以外,零件表面的形状和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准确程度、在机器中各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准确程度,也要有技术要求保证,这就是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
2、形状公差:表示零件的实际形状对理想形状的允许变动量,例如:某一圆柱尺寸是由尺寸公差来保证的,即Ф12h6 。
但如果对圆柱有形状要求,就要标注形状公差的代号,如: 0.02,这个符号表示:圆柱的表面在垂直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该圆必须位于半径为公差值0.02mm的两个同心圆之间。
3、位置公差:表示零件的实际位置对理想位置的允许变动量。
4、形位公差—直线度1:在给定的平面内,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5、形位公差—直线度2:在给定的方向上,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公差带的距离为公差t的两平面之间的区域,当给定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时,公差带是正截面尺寸为公差值t1 t2 的四棱柱。
6、平面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7、圆度:公差带是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为公差值t 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8、圆柱度:公差带是半径为公差值t 的两同轴圆柱之间的区域。
9、线轮廓度:10、平行度:在给定的方向上,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t ,且平行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11、垂直度1:在给定的方向上,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t 且垂直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垂直度2 :在任意方向上,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垂直与基准平面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13 、倾斜度:在给定的方向上,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t ,且与基准平面成理论正确角度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14、同轴度: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15、对称度: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相对于基准中心面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16、位置度:17、圆跳动:。
形状和位置公差2009-09-14 08:47:23来源:阿里巴巴博客作者:成子中【大中小】浏览:6次评论:0条注意:标注斜向圆跳动,指引线的箭头方向一般垂直于被测要素,与圆度公差标注有区别!2)全跳动全跳动——是指整个被测要素相对于基准轴线的变动量。
测量时被测要素连续回转且指示计作直线移动。
(1)径向全跳动径向全跳动是被测圆柱面的圆柱度误差和相对基准的同轴度误差的综合反映(不是简单相加,是矢量叠加),所以,径向全跳动可综合控制同轴度和圆柱度误差。
(2)端面全跳动注:端面全跳动的公差带与该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带是相同的,因而两者控制位置误差的效果也是相同的,但检测方法更方便!另外,端面全跳动还是该端面(整个端面)的形状误差(f形状)及其对基准轴线的垂直度(f位置)的综合反映。
跳动公差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方向和形状的作用。
因此,采用跳动公差时,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能够满足功能要求,一般不再标注相应的位置公差和形状公差,若不能够满足功能要求,则可进一步给出相应的位置公差和形状公差,但其数值应小于跳动公差值。
第二节 锥度与锥角(自学)第三节 圆锥公差《圆锥公差》国家标准(GB/T11334—2005),适用于锥度从1: 3至1: 500、圆锥长度从6至630 mm 的光滑圆锥工件(即对锥齿轮、锥螺纹等不适用)。
一、 有关圆锥公差的术语及定义(自学)二、 圆锥公差项目、公差值和给定方法1. 圆锥公差项目和公差值 注:用课件列表见表7-1(见课件)和下图(见课件)对圆锥公差国标GB/T11334—20052. 圆锥公差的给定方法对于一个具体的圆锥工件,并不都需要给定表7-1中的四项公差,而是根据工件的不同要求来给公差项目。
GB/T11334—2005中规定了两种圆锥公差的给定方法方法一 给出圆锥的理论正确圆锥角α(或锥度C )和圆锥直径公差T D ,由T D 确定两个极限圆锥,所给出的圆锥直径公差具有综合性。
形位公差一,形状和位置公差零件要素是指零件上的特征部分,即为点,线,面。
这些要素是实际存在的。
也可以是由实际要素取得的轴线或者中心平面。
(1)零件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我们称为形状公差。
(2)关联实际要素(指对其他要素有方向或位置功能关系的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称为位置公差。
形状和位置公差我们简称为形位公差。
二,要素的分类(1)理想要素:是指具有几何学意义的要素,它们不存在任何误差(2)实际要素:是指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通常用测得的要素来代替,它们一般存在着误差(3)组成要素:是指零件外形上可触及的点,线,面各要素(4)导出要素:是指由轮廓要素导出的不可触及的中心对称部分,如球心,轴心线,对称面等。
(5)被测要素是指在图样上给出了形状或位置公差要求的要素,是检测的对象。
(6)基准要素是指用来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或者位置的参考要素,我们简称基准。
(它是一个理想要素)(7)单一要素是指给出了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它没有基准。
(8)关联要素是指给出了位置公差要求的要素,它与基准有关。
三,几何公差特征项目及符号四,误差如何产生的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它的几何要素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
形状误差对零件的使用功能有很大的影响,如在车削圆柱面表面时,刀具的运动轨迹若与公交的旋转轴不平行,会使得完工零件表面产生圆柱度误差,从而影响圆柱结合要素的配合均匀性;铣轴上的键槽时,若铣刀杆轴线的运动轨迹相对于零件的轴线有倾斜,则会使得键的安装困难和安装后的受力状况恶化;加工螺纹时,轴承盖上各螺钉孔加工位置不准确,从而使轴承盖上往机座上安装时无法顺利装配等。
因此,对零件的形状和位置精度进行合理的设计,规定适当的几何公差是十分重要的。
五,几何公差带几何公差带是用来限制被测要素变动的区域。
只要被测要素完全落在给定的公差带内,就表示该要素的形状和位置符合要求几何公差带的形状由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和给定的公差特征所决定,常见的几何公差带的形状由下图所示的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