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令人神往的日内瓦
- 格式:pdf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10
令人神往的日内瓦课文_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教学设计课文《令人神往的日内瓦》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日内瓦在瑞士的西南部,碧水青山,风光绮丽,是全世界游人神往的地方。
罗讷河是一条贯穿全境的河流,它把市区一分为二:左岸是老城,右岸是新城。
沿着罗讷河走到日内瓦东北郊,令人向往的日内瓦湖就展现在你的眼前。
湖的形状略像一弯新月,水色湛蓝,犹如翡翠铺成。
湖的南岸,高耸的雪峰上,白雪皑皑。
沿湖公园密布,一幢幢造型奇特的别墅掩映其间。
湖中有一座高达130米的人工喷泉,群群白鸽在湖畔漫步,天鹅、海鸥、野鸭在湖中追逐嬉戏。
这些水上“居民”受到日内瓦人的精心保护,也充分享受着和平的幸福。
每当鸟儿的产卵季节,湖畔居民给它们送来了干草、棉花、塑料等,供它们营建产房。
如果“小宝宝”在早春降临,市民们给它们送来面包、蛋糕、牛奶等营养品。
如果它们得了病,人们就会把它们抱进怀里,送到医院。
日内瓦还是一座国际城市。
全市30多万人口中,有三分之一是外国人。
许多国际会议在这里召开,不少国际会议约在这里签订,很多国际组织的总部也设在这里。
世界旅游胜地日内瓦,也是一个重要的外交舞台。
【前言】《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是上教版第五册第26课,本文介绍了世界旅游胜地——瑞士的日内瓦。
课文的第一节为全文的总起句,介绍了日内瓦是全世界游人神往的地方。
课文的最后一句进行总结,日内瓦既是世界旅游胜地,也是一个重要的国际舞台。
课文第2节叙述了日内瓦的景色优美,人们注重自然与环境融为一体,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人与动物和谐共存的动人画面。
【学习目标】1.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10个“湛绮略鸽畔福卵供签订”。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令人神往、白雪皑皑、旅游胜地、绮丽”等词语。
3.能摘录文中喜爱的句子,并向同学推荐。
4.知道瑞士的日内瓦是旅游胜地,也是重要的国际舞台,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建议】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1、谈话引入,欣赏风光。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教课设计三篇导读:本文沪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教课设计三篇,仅供参照,假如感觉很不错,欢迎评论和分享。
篇一教课目的:1、指导学生在阅读中识记10 个生字,理解“神往、绚丽、降临”等词语的意思。
2、指引学生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并让学生了解日内瓦既是旅行胜地,又是重要的外交舞台。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第二小节,品读有关的词句。
4、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和平的感情。
教课要点:1、能用找近义词的方法试试理解词语:“神往、绚丽、降临”。
2、能正确、流畅地读课文,并能有感情地朗诵第二小节。
教课难点:经过朗诵,让学生充足感觉日内瓦的绚丽风光、和睦之美,同时让学生能够品尝、累积有关的词句。
教课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课时间:1课时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激趣揭题。
1、讲话引入,赏识风光。
2、你感觉这是一座怎么样的城市?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3、理解“神往”的意思。
4、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内预习:预习要求:(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多读几遍。
(2)达成填空题:日内瓦在瑞士的四南部,碧水青山,风光绚丽,是,也是。
2、反应预习状况。
读准生字。
读准“讷”“绮”;找近义词理解:“绚丽”;正确书写“卵”;。
三、研读课文,深入学习。
(一)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课文哪一小节写了日内瓦是世界旅行胜地呢?2、指名分句读课文第二小节,其余同学圈出所写景点。
3、哪个景点最吸引你?请你读读文中描绘这个景点的语句,并谈谈原由。
沟通:(1)湖的形状略像一弯新月,水色蔚蓝,如同翡翠铺成。
指名读。
理解“略像”:形状有点像一弯新月,可又不是特别像,“略”字用得正确。
学习比喻句,谈谈把什么比作什么。
指导感情朗诵句子。
(2)湖的南岸,高耸的雪峰上,白雪皑皑。
理解“高耸”:山高而直;“白雪皑皑”:雪十分洁白的样子指导感情朗诵句子。
(3)沿湖公园密布,一幢幢造型奇异的别墅掩映此间。
26 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教学目标:1、独立学习本课“讷、湛、略”等10个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并积累“令人神往、风光绮丽、白雪皑皑、旅游胜地”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感情朗读第2小节。
了解日内瓦的绮丽的风光,积累文中描写日内瓦风光的一二句句子。
3、感受日内瓦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平相处的那种和谐之美。
教学重点:1、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并积累“令人神往、风光绮丽、白雪皑皑、旅游胜地”这些词语。
2、在充分感受日内瓦绮丽风光和它和谐之美的基础上,积累文中描写日内瓦风光的一二句句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同学们,这几天我们游览了意大利的威尼斯,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美国的迪斯尼乐园,独特的景致,让人大开了眼界。
今天,我们继续我们的行程吧。
这一站,我们去瑞士的日内瓦。
(出示地图介绍日内瓦及日内瓦湖)2、美丽的日内瓦呀,多么令人神往。
出示第一小节。
朗读,理解“青山绿水”板书课题。
齐读。
二、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情况昨天已经预习了课文,老师检查一下生字词语都会读了吗?1)指名读词语:罗讷河白鸽湛蓝、湖畔、幸福、白雪皑皑、追逐嬉戏、产卵。
指导读音:罗讷河产卵追逐嬉戏指导字形:幸福产卵理解意思:湖畔白雪皑皑2、指名读课文,日内瓦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三、重点学习第二小节1、自己默读第二小节,划分城、湖、人三部分。
2、学习“城”指名读。
看图理解贯穿。
再读句子,理解。
3、学习“湖”沿着罗讷河走到日内瓦东北郊,令人向往的日内瓦湖就展现在你的眼前。
(1)老师引读句子。
(2)你最喜欢哪处景色?自己读读句子欣赏欣赏。
(3)交流句子1:湖的形状略像一弯新月,水色湛蓝,犹如翡翠铺成。
看图理解“一弯新月”、“湛蓝”“犹如”换词理解指导朗读句子2:湖的南岸,高耸的雪峰上,白雪皑皑。
指导朗读句子3:沿湖公园密布,一幢幢造型奇特的别墅掩映其间。
看图,理解“密布”,“掩映”。
指导朗读。
句子4:湖中有一座高达130米的人工喷泉,群群白鸽在湖畔漫步,天鹅、海鸥、野鸭在湖中追逐嬉戏。
小学语文课文《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教案小学语文课文《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教案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理解并积累“令人神往”、“白雪皑皑”、“旅游胜地”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看清型近字字形,并组词;能摘录文中一、二句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能向周围同学推荐。
4、知道瑞士的日内瓦是一个旅游胜地,也是一个重要的国际舞台。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和平的情感。
5、能介绍一个自己了解的旅游景点。
重点难点:1、理解“旅游胜地”、“白雪皑皑”等词语的意思。
2、会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找近意词,看课后注释等方法理解词语。
教学工具:多媒体工具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1.师:同学们,你们出去旅游过吗?到过什么地方呢?(生交流。
)2、今天这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到世界旅游胜地——瑞士的日内瓦去旅游一番。
3、出示课题:23、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指名读课题、齐读)4、质疑:读了课题,你在想什么?在“令人神往”这个词语上打“?”二、整体感知1、为什么说日内瓦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带着这一问题听老师读课文2、听了老师的介绍后,你们想去这个地方吗?那就请你们读读课文,亲自去感受一番。
读时,请大家做到:(出示要求)(1)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圈划不理解的词语,想想准备用什么方法去理解?3、学习生词(1)出示生字新词。
(齐读)(2)重点指导“皑”的字型,书空“皑”的右下部分。
3)考考你眼力:请看清字型,然后组成词语。
瑞()纳()椅()撞()端()呐()绮()幢()4)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板书这些词语:令人神往白雪皑皑旅游胜地师:这些词语可用什么方法去理解呢?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再寻求方法来解决。
三、朗读感受1、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令人神往的日内瓦,好吗?2、日内瓦是一个怎样的地方?谁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节(重点读好“碧水青山”、“风光绮丽” )。
3、师:是啊,日内瓦碧水青山、风光绮丽,一个多么令游人神往的地方啊!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听着老师介绍,一边脑海里显现出这样的.画面。
23 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教学目标:1、独立学习本课“讷、湛、略”等10个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并积累“令人神往、风光绮丽、白雪皑皑、旅游胜地”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感情朗读第2小节。
了解日内瓦的绮丽的风光,积累文中描写日内瓦风光的一二句句子。
3、感受日内瓦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平相处的那种和谐之美。
教学重点:1、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并积累“令人神往、风光绮丽、白雪皑皑、旅游胜地”这些词语。
2、品读并积累描写日内瓦风光的句子,能运用文中语句,有顺序地介绍日内瓦湖的风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
语言训练点:写作的一项基本功就是观察。
观察任何事物都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有顺序,写作才能有条理。
或从整体到部分,或由近及远,或从上至下……这样,观察才会有一条清晰的思路,对观察的事物才会形成一种鲜明的层次和完整的印象。
《令人神往的日内瓦》一课,作者就是按照先中间,后四周的顺序,介绍了日内瓦湖的迷人风光。
因此,我们可以在课内通过帮助学生抓住文本的主要信息,并体会作者的观察顺序,随后用规范的书面语言来有顺序地介绍日内瓦的风光。
这样,使学生得法于课内,为日后学生能用一定的顺序来进行观察、写作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师语:今天,我们将在书页间进行一次特殊的旅行,我们将随着作者的视线,去感受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日内瓦那绮丽的风光!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换字理解“令人神往”:令人向往指导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2)思考问题:请用一句话来说说日内瓦是一座怎样的城市?2、交流反馈(1)指名读词语:令人神往、风光绮丽、白雪皑皑、旅游胜地、湖畔、湛蓝、产卵、罗讷河。
(2)正音:讷、卵、畔。
(3)字形:卵(笔顺指导)(4)指名交流问题,随机出示句子:日内瓦在瑞士的西南部,碧水青山,风光绮丽,是全世界游人向往的地方。
师生合作读。
【导语】《令⼈神往的⽇内⽡》是⼀篇写景的⽂章,介绍了世界旅游胜地——瑞⼠的⽇内⽡。
课⽂的第⼀节为全⽂的总起句,介绍了⽇内⽡是全世界游⼈神往的地⽅。
课⽂的最后⼀句进⾏总结,⽇内⽡既是世界旅游胜地,也是⼀个重要的国际舞台。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语⽂《令⼈神往的⽇内⽡》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令⼈神往的⽇内⽡》原⽂ ⽇内⽡在瑞⼠的西南部,碧⽔青⼭,风光绮丽,是全世界游⼈神往的地⽅。
罗讷河是⼀条贯穿全境的河流,它把市区⼀分为⼆:左岸是⽼城,右岸是新城。
沿着罗讷河⾛到⽇内⽡东北郊,令⼈向往的⽇内⽡湖就展现在你的眼前。
湖的形状略像⼀弯新⽉,⽔⾊湛蓝,犹如翡翠铺成。
湖的南岸,⾼耸的雪峰上,⽩雪皑皑。
沿湖公园密布,⼀幢幢造型奇特的别墅掩映其间。
湖中有⼀座⾼达130⽶的⼈⼯喷泉,群群⽩鸽在湖畔漫步,天鹅、海鸥、野鸭在湖中追逐嬉戏。
这些⽔上“居民”受到⽇内⽡⼈的精⼼保护,也充分享受着和平的幸福。
每当鸟⼉的产卵季节,湖畔居民给它们送来了⼲草、棉花、塑料等,供它们营建产房。
如果“⼩宝宝”在早春降临,市民们给它们送来⾯包、蛋糕、⽜奶等营养品。
如果它们得了病,⼈们就会把它们抱进怀⾥,送到医院。
⽇内⽡还是⼀座国际城市。
全市30多万⼈⼝中,有三分之⼀是外国⼈。
许多国际会议在这⾥召开,不少国际会议约在这⾥签订,很多国际组织的总部也设在这⾥。
世界旅游胜地⽇内⽡,也是⼀个重要的外交舞台。
【篇⼆】⼩学三年级语⽂《令⼈神往的⽇内⽡》教案 教学⽬标: 1、指导学⽣在阅读中识记10个⽣字,理解“神往、绮丽、降临”等词语的意思。
2、引导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并让学⽣知晓⽇内⽡既是旅游胜地,⼜是重要的外交舞台。
3、指导学⽣有感情地朗读课⽂第⼆⼩节,品读相关的词句。
4、激发学⽣热爱⾃然、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能⽤找近义词的⽅法尝试理解词语:“神往、绮丽、降临”。
2、能正确、流利地读课⽂,并能有感情地朗读第⼆⼩节。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教学目标:1.了解日内瓦的概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2.启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激发探究探索的精神。
3.让学生体验异国风情,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1.学生对日内瓦的地理位置、气候、人文风情等方面的了解。
2.学生对生活在日内瓦的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的认知。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异国文化的概念,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2.激发学生的历史文化兴趣和研究精神。
教学方法:1.学生自主探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交流和分享。
2.教师指导和导入新的知识,给予学生启发性的问题。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放映一段关于日内瓦的短片,让学生了解日内瓦的概况。
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设备放映全景、卫星地图等,让孩子们从视觉上感受日内瓦的地理位置、气候、特色建筑、街道环境等。
2.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位组长,并分享自己对日内瓦的想象和知识。
组长要在小组内发挥领导作用,引导和帮助组员进行探究和发现。
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探究日内瓦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旅游资源、名人故事等相关知识,展开讨论,并收集所需的资料。
鼓励学生结合书本,互相提出问题并给出相应的答案。
教师可选择适当的阅读素材,如图片、文章、视频、音乐等,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拓展孩子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3.小组分享让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所收集的有关日内瓦的信息和资料,介绍他们所发现的异国文化、历史文化、生活方式、地理环境等。
其他小组可在听取分享的同时,提出问题并进行互动和交流。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具体而微的事物出发,深入了解和了解日内瓦,从而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思考能力,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见识。
4.结语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进行总结和归纳,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链接和扩展。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积极开展关于日内瓦的文化展览、旅游宣传等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和视野,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教学反思论文-《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教学反思引言概述:《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是一篇引人入胜的散文,通过描绘日内瓦的美景和文化,引发读者对这座城市的向往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这篇文章进行教学反思,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进行教学反思,分别为文章结构、描写技巧、文化背景、语言运用和写作风格。
一、文章结构1.1 引子部分:文章以日内瓦的美景作为引子,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1.2 发展部分:作者通过描写日内瓦的湖光山色、建筑风格等细节,展现了这座城市的魅力。
1.3 结尾部分:文章以对日内瓦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待作为结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描写技巧2.1 形象描写:作者运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比喻,如“湖光山色如诗如画”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日内瓦的美丽。
2.2 细节描写:作者通过描写日内瓦的建筑风格、街道布局等细节,让读者更加了解这座城市的特点。
2.3 情感描写:作者通过表达自己对日内瓦的喜爱之情,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增强阅读的情感体验。
三、文化背景3.1 历史文化:文章中提到了日内瓦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如日内瓦湖畔的喷泉和日内瓦大教堂等,为读者提供了了解日内瓦的背景知识。
3.2 多元文化:文章中还涉及到了日内瓦的国际化特点,如联合国总部和国际红十字会总部等,展现了日内瓦作为国际城市的魅力。
3.3 文化交流:通过描述日内瓦的文化活动和艺术氛围,引发读者对文化交流的思考,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
四、语言运用4.1 词汇选择:文章中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如“璀璨”、“宜人”等,丰富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4.2 句式运用:作者运用了多样的句式结构,如并列句、复合句等,使文章更加丰富多样。
4.3 修辞手法:文章中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五、写作风格5.1 描写性写作:文章以描写为主,通过对日内瓦的细致描绘,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5.2 议论性写作:文章中作者对日内瓦的美景和文化进行了赞美和评价,展示了自己的观点。
令人神往的日内瓦23、令人神往的日内瓦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请欣赏大屏幕上这张图片,用一两句话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由近及远,逐个说来:花儿朵朵姹紫嫣红湖面风平浪静,犹如一面镜子一道水柱直冲云宵,激起朵朵浪花远山苍茫,连绵起伏,绵延不断2.同学们,映入你们眼帘的就是瑞士的第三大城市,也是闻名于世界的旅游胜地——日内瓦。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欢快的心情,一起来欣赏异国的风土人情,一起来感受异国他乡的别样情怀!来,一起读课题——23 令人神往的日内瓦3、课题中的“神往”是什么意思?你能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它?(找近义词:向往)4、谁来读好课题?指名读,全班读。
二、初读课文1、自学要求:(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完成填空题:日内瓦在瑞士的四南部,碧水青山,风光绮丽,是_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
2、交流反馈。
日内瓦在瑞士的四南部,碧水青山,风光绮丽,是_全世界游人神往的地方_,也是一个重要的外交舞台_。
三、精读课文(一)通过朗读体会日内瓦的“碧水青山”“风光绮丽”1、师: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已经知道了日内瓦之所以成为全世界游人神往的地方,是因为它碧水青山,风光绮丽。
2、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日内瓦是“碧水青山”、“风光绮丽”的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二节,用直线划划有关的句子。
(学生自读课文第二节,划句。
)3、根据生交流随机出示句子。
(1)罗讷河是一条贯穿全境的河流,它把市区一分为二:左岸是老城,右岸是新城。
沿着罗讷河走到日内瓦东北郊,令人向往的日内瓦湖就展现在你的眼前。
(2)湖的形状略像一弯新月,水色湛蓝,犹如翡翠铺成。
(3)湖的南岸,高耸的雪峰上,白雪皑皑。
(4)沿湖公园密布,一幢幢造型奇特的别墅掩映其间。
(5)湖中有一座高达130米的人工喷泉,群群白鸽在湖畔漫步,天鹅、海鸥、野鸭在湖中追逐嬉戏。
4、师:为了表现日内瓦是个“碧水青山”、“风光绮丽”的地方,作者运用了好词好句和修辞手法把它写具体了,谁能试着填一填吗?(出示:湖的形状略像_______,_______,犹如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