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沙利度胺联合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观
察
武家庆
【期刊名称】《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0(30)12
【摘要】目的观察沙利度胺(thalidomide)联合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方法 16例MM患者中9例为初治患者、7例为复发难治性患者.沙利度胺初始荆量为150 mg/d,服用3~6个月.同时联合低剂量地塞米松10-20 mg/d,d1-4,d9-12,d17-20,每月1个疗程.结果 CR3例,PR6例,PD3例,有效率为75%,NR4例.无不能耐受的副反应.结论沙利度胺联合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初发和复发难治性老年多发性骨髓瘤安全有效.
【总页数】2页(P53-54)
【作者】武家庆
【作者单位】徐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血液科,江苏,徐州,221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3.3
【相关文献】
1.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 [J], 韩雨;王成;张芷祎;姜峰
2.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观察 [J], 宋国庆;
刘娟
3.沙利度胺联合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 [J], 杨云;赵景杰;赵万红;王芳侠;白菊;刘田;刘婧
4.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J], 马春蓉;田青;何秋连;曹红
5.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 [J], 韩雨; 王成; 张芷; 姜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及三氧化二砷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vad方案和at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
方法:通过研究vad方案和atd方案治疗效果,对比两者的有效性及无病生存率。
结果:vad方案有效率857%,无进展生存率(pfsr)842%;atd方案有效率86%,pfsr 73.6%。
结论:vad方案和atd方案有效率有明显差别,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但atd方案的pfsr要高于vad方案。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沙利度胺三氧化二砷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异常克隆性增生的恶性疾病。
临床表现主要为骨痛、溶骨性损害、病理性骨折、贫血、反复感染、出血、高黏滞血症、肾功能损害、高钙血症、免疫球蛋白异常等。
我国骨髓瘤发病率约1/10万,低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
发病年龄大多在50~60岁,男女之比3: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1]。
资料与方法2000年7月~2011年9月收治初发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9例,所有病例均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邓家栋临床血液病学》确诊为mm[2,3]。
患者入院后按顺序分组,分别给予vad方案化疗及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及三氧化二砷即atd方案治疗。
行vad 方案15例,男5例,女10例,年龄40~68岁,平均50.8岁;igg8例,iga5例,轻链型1例,igm型1例。
atd方案治疗,其中男6例,女8例,患者年龄45~70岁,平均55岁;igg型7例,iga型5例,轻链型1例,igm1例。
治疗方法:vad方案:v(长春新碱)0.5mg/d1;a(表柔比星)60mg/(m2·dl);d(地塞米松)40mg/d1-4;每4周1个疗程;atd 方案:t(沙利度胺)起始剂量100mg/日,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加量,每周增加50mg/日,直到200mg/日维持治疗;d(地塞米松)40mg/日,第1~4天使用,28天1疗程;同时予阿司匹林100mg/日预防深静脉血栓。
沙利度胺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黄丽芳;孔卫红;雷凯雄【期刊名称】《中南医学科学杂志》【年(卷),期】2007(035)002【摘要】目的探讨沙利度胺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9例初治M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VAD方案对照组:长春新碱加阿霉素加地塞米松;治疗组:沙利度胺加地塞米松,沙利度胺起始剂量为100~200 mg/d,以后每周加量50~100 mg/d,最大剂量400 mg/d,并加用地塞米松20 mg/(m2. d),第1~4天,第9~12天,第17~20天,30天后重复上述方案,至少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组部分缓解9例(45.0%),进步6例(30.0%),无效5例,总有效率75.0%(15/2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2.6%)(P<0.05);能有效降低M蛋白,使骨髓瘤细胞下降,提高血红蛋白和改善生活自理状况(P<0.05).副反应程度均可耐受.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具有副作用少、耐受性好、给药方便、费用低、疗效明显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总页数】4页(P207-209,213)【作者】黄丽芳;孔卫红;雷凯雄【作者单位】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衡阳,421001;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衡阳,421001;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衡阳,42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3【相关文献】1.沙利度胺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观察 [J], 魏秀丽;冯淑娴;戴海豫2.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沙利度胺联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功能衰竭2例分析[J], 武贵存;魏长宏;宋智兴;毛新力;徐从高3.亚砷酸、地塞米松与沙利度胺联合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观察 [J], 包仁君4.沙利度胺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难治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观察 [J], 韩雨;王成;丁海霞5.三氧化二砷、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复发性、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J], 胡致平;林圣云;罗秀素;沈一平;沈建平;郑智茵;陈均法;叶宝东;周郁鸿;虞荣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就像Roncar oli 等[1]报道的第1例一样,都支持乳腺原发性腺泡细胞癌是低度恶性的。
可见乳腺原发性腺泡细胞癌即使有淋巴结转移,甚至后来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其预后都比较好,属于低度恶性。
参考文献:[1] Roncar oli F,La movec J,Zidar A,et al .Acinic cell 2likecarcinoma of the breast [J ].V irchows A rch,1996,429(1):69-74.[2] Ha mperl H.The myothelia (myoep ithelial cells ).Nor malstate,regressive changes,hyper p lasia,tu mors [J ].Curr Top Pathol,1970,53(2):161-220.[3] Pia 2Foschini M ,Reis 2Filho JS,Eusebi V,et al .Salivarygland 2like tu mours of the breast:surgical and molecular pathol ogy [J ].J Clin Pathol,2003,56(7):497-506.[4] Da m iani S,Pasquinelli G,Lamovec J et al .Acinic cellcarcinoma of the breast:an i m munohist oche m ical and ultrastructural study [J ].V irchows A rch,2000,437(1):74-81.[5] Coyne JD,Dervan P A.Pri m ary acinic cell carcinoma ofthe breast [J ].Clin Pathol,2002,55(7):545-547.[6] I naji H,Koya ma H.Pers onal experience 2screening ofbreast cancer by deter m ing CE A in ni pp le discharge [J ].Gan To Kagaku Ryoho,1991,18(2):313-317.[7] Koenig C,Dad manesh F,B ratthauer G L,et al .Carcinomaarising in m icr oglandular adenosis:an i m munohist o 2che m ical analysis of 20intraep ithelial and invasive neop las m s [J ].I nt J Surg Pathol,2000,8(4):303-315.[8] EusebiV,CasadeiGP,Buss olatiG,etal .Adenomyoep itheli oma of the breast with a distinctive type of apocrine adenosis [J ].H ist opathol ogy,1987,11(3):305-315.收稿日期:2009203226作者简介:李雪芬(19652),女,浙江象山人,象山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从事血液肿瘤治疗研究.地塞米松联合沙立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观察李雪芬,江聪法(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浙江象山315700)关键词:骨髓肿瘤;药物疗法;地塞米松/治疗应用;沙立度胺/治疗应用中图分类号:R73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21692(2010)0120084202 多发性骨髓瘤(MM )是B 淋巴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约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
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分析及不良反应吴宁宁【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iency and safety of thalidomide combined with dexamethason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Methods A total of 50 elderly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in initial treatment were administered thalidomide combined with dexamethasone. Thalidomide was administered at an initial dose of 50 mg once-daily orally followed by gradually increased in 50 mg according to patients' tolerance to a maximum of 200 mg once-daily orally, dexamethasone was administered at 20 mg once-daily 1~4d,9~12d and 17 ~ 20 d with 28 d as a course of treatment. The efficiency after 4 courses of treatment evaluate was evauated. Results Complete remission were in 15 cases, immense partial remission in 12 cases, partial remission in 13 cases, no change in 5 cases and progression of disease in 5 case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0% . During treatment, there were 17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hypersomnia, 16 onstipation, 16 lassitude, 10 increased blood sugar, 8 peripheral neuropathy and 3 rashes. All the patients could tolerant after expectant treatment. Conclusion It could be an effective method of thalidomide combined with dexamethason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初治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50例,均给予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沙利度胺起始剂量50 mg/次,1次/d,口服,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步增加剂量50mg,至最大量200 mg/次,1次/日,口服;地塞米松20 mg/次,1次/日,第1~4天,第9~12天,第17 ~ 20天,静脉滴注,每28 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完全缓解15例,非常好的部分缓解12例,部分缓解13例,病情无变化5例,疾病进展5例,总有效率为80%.治疗过程中出现嗜睡17例,便秘16例,疲乏16例,血糖升高10例,外周神经炎8例,皮疹3例,对症处理后均可耐受.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是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方法.【期刊名称】《药学实践杂志》【年(卷),期】2012(030)006【总页数】2页(P447-448)【关键词】沙利度胺;地塞米松;多发性骨髓瘤【作者】吴宁宁【作者单位】宁波市第二医院血液科,浙江宁波3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9.1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恶性克隆增生性疾病,骨痛、骨折、贫血、高血钙、肾脏损害及易发生感染为其主要的临床表现。
论著·临床论坛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目前难以完全治愈的浆细胞恶性疾病,约占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20%,也是排名第2位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1-2]。
MM的发病高峰50~60岁,中位发病年龄约60岁,<40岁发病极少。
肿瘤的靶向治疗是当今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
2003年5月,靶向治疗药物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Bortezomib)被FDA批准用于MM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同时应用地塞米松可能增强抗骨髓瘤的效果[3]。
对2010年1月-2017年11月初诊/复发性MM的40例患者应用硼替佐米、沙利度胺及地塞米松(VTD)方案进行了治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0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MM患者40例,诊断依据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2003年提出的诊断标准,分期分别采用Durie-Salmon(D-S)分期和2005年IMWG提出的国际分期系统(ISS)。
患者的详细资料,见表1。
治疗方案:所有患者采用VTD方案治疗,具体用法如下,硼替佐米1.3mg/(m2·d),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第1、4、8、11天;沙利度胺100mg,每晚顿服;地塞米松20~40mg,第1、2、4、5、8、9、11和12天或d1~4,d9~12,每21d为1个疗程。
用药当天血小板<30×109/L时或有感染时,暂推迟,待血小板>30×109/L或感染控制后继续使用。
若出现严重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须停药。
患者接受2~11个疗程治疗。
随访和疗效观察:所有接受VTD治疗的患者随访至2017年11月30日,中位随访时间29.5(3~166)个月。
疗效判断参照国际多发性骨髓瘤(IMWG)标准,每个疗程结束后进行评估。
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部分缓解(PR)、轻微反应(MR)、病情稳定(SD)、病情进展(PD)。
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观察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血液系统肿瘤,主要发生在老年人。
该病的治疗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挑战,但随着新药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治疗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
沙利度胺是一种口服的蛋白酶体抑制剂,已被证明对MM具有抗肿瘤活性。
地塞米松则是一种糖皮质激素,常用于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本次临床观察旨在评估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
本次观察选取了50例MM患者,年龄范围为40岁至70岁之间,均为新确诊的病例。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的治疗方案,沙利度胺口服剂量为25mg/m2,每天一次;地塞米松为口服或静脉注射,剂量为40mg,每周一次。
治疗持续6个疗程,每个疗程为28天。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指标、骨髓涂片等进行了详细观察和记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在治疗开始后的第一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根据国际多发性骨髓瘤研究组(IMWG)的标准分为完全反应(CR)、近乎完全反应(nCR)、部分反应(PR)、轻微反应(MR)和维持病情稳定(SD)等五种反应程度。
经过6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结果显示,50例患者中有40例(80%)达到了部分反应(PR)或以上的程度,其中9例(18%)达到了完全反应(CR)或近乎完全反应(nCR)。
仅有10例(20%)患者出现了病情稳定。
整体而言,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的治疗效果良好,可以显著降低MM患者的病情进展和死亡风险。
此外,在观察期间,我们还密切关注了治疗的安全性。
结果显示,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的治疗方案在大部分患者中耐受性良好,无明显的严重不良反应。
仅有少数患者出现了轻微的消化道反应、骨质疏松或皮肤反应等不良反应,但均能通过调整剂量或给予对症治疗来有效控制。
综上所述,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可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治疗。
关于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摘要】目的:分析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在初期诊断mm的治疗中疗效的不良性反应以及治疗功效。
方法:利用td方案对39例初诊mm患者的治疗。
以36例患者接受vad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资料为历史对照,比较两组的治疗、生存情况和不良反应。
结果:td 方案诱导治疗初诊mm的总有效率为71.8%,vad组为61.1%
(p>0.05)。
vad组2级以上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降低明显多于td 组(p<0.05),各种感染的发生率也高于td组(p<0.05)。
结论:td 方案是对初诊mm有效治疗方案,可代替vad方案作为初诊mm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沙利度胺;良好疗效;轻微毒副作用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是近十年来mm领域的重要进展之一。
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mm的有效率提高到50%~55%,提示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具有协同作用。
为明确td在初诊mm治疗中的作用,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历资料:从2004年4月至2011年12月,共有39例新诊断的mm患者在我院门诊或住院病房接受td方案治疗。
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国内诊断标准。
治疗组利用td方案进行治疗,沙利度胺初剂量是100毫克/天,每天晚上顿服或者分次口服,每间隔3天增加50~100毫克,直至200~300毫克/天,维持治疗,若发生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不良性
事件通用的命名标准2级向上不良的反应时,沙利度胺的用量减少至100毫克/天。
地塞米松20~40毫克/天,第1~4天,第9-12天,第17-20天口服使用, 28天为1疗程。
历史对照组采用vad方案化疗,具体为长春地辛1毫克/天,阿霉素9mg.(m?.d)ˉ?,持续静脉滴注,第1~4天,地塞米松用法同td方案。
1.2观察指标及治疗判定:所有患者需检测肝肾功能,总蛋白和蛋白电泳,血清免疫球蛋白,尿常规和尿24h轻链定量等。
定期检查心电图、电解质、血糖、血常规。
治疗评估参照国际骨髓工作组指定的mm疗效判定国际统一标准。
1.3关于不良的反应观察:不良的反应按nci ctcae(version3.0)的标准进行判断。
每一天详细的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记录,如便秘、腹胀、嗜睡、头昏、皮疹等症状。
2 结果
2.1治疗结果:39例接受td方案治疗的初诊mm患者的中位治疗期为3个月。
28例患者获得不同程度的缓解,总有效率71.8%。
其中3例到cr,3例达vgpr,22例获得pr,sd7例,pd4例。
36例患者中22例有效,有效率为61.1%,与td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2)。
2.2显效时间及生存分析:39例接受td方案治疗初诊mm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3个月,中位显效时间为2个月。
36例接受vad方案治疗的初诊mm患者随访至2011年底,中位随访时间为25个月,中位ttr为2个月。
2.3不良反应:td组的不良反应轻微,一般在ctcae2级以下,但种类较vad组多见。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便秘、腹胀、乏力、皮疹或皮肤干燥和心律失常等。
vad组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非血液学毒性有感染、浮肿等。
3讨论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沙利度胺在mm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对复发难治mm的有效率达30%~60%。
这使人们对其在mm中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由于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均为口服,不需要深静脉插管和住院治疗,具有可门诊治疗的优点。
接受td方案治疗mm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便秘,约半数患者会出现,但一般较轻。
本研究中仅2例出现ctcae3级以上的症状。
大约15%的患者出现皮疹,还有少数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降低等不良反应。
而vad治疗组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血液学的毒性,ctcae3级以上的白细胞减少以及血小板的减少的产生率明显比td组多。
因为骨髓抑制较重,所以ctcae3级以上的感染发生比率也明显比td组高。
研究初步表明,100~300毫克/天的沙利度胺与20~40毫克/天的地塞米松联合,连续4天,每个月3次或者是1次,会产生明显的抗mm作用。
虽然沙利度胺出现的不良反应种类繁多,可在程度上明显较轻。
因此,我们认为td方案治疗初诊mm具有较好的治疗疗效,特别适合mm伴有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的患者,骨髓抑制作用小,不良反应轻,使用方便,完全可以在门诊治疗过程中使用,
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约患者的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cavennagh j d;oakervee h thalidomide in multiple myeloma: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s[外文期
刊]2003(01)
[3]durie b g;salomon s e a clinical staging system for multiple myeloma[外文期刊]1975(03)
[3]郝杰、李雪莲、李良群,硼替佐米和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疗效分析[期刊论文] 实用癌症杂志
[4]王雅捷、石秀敏、高素君,沙利度胺联合mp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评价[期刊论文]-白血病.淋巴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