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53.93 KB
- 文档页数:2
关于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摘要】目的:分析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在初期诊断mm的治疗中疗效的不良性反应以及治疗功效。
方法:利用td方案对39例初诊mm患者的治疗。
以36例患者接受vad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资料为历史对照,比较两组的治疗、生存情况和不良反应。
结果:td 方案诱导治疗初诊mm的总有效率为71.8%,vad组为61.1%(p>0.05)。
vad组2级以上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降低明显多于td 组(p<0.05),各种感染的发生率也高于td组(p<0.05)。
结论:td 方案是对初诊mm有效治疗方案,可代替vad方案作为初诊mm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沙利度胺;良好疗效;轻微毒副作用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是近十年来mm领域的重要进展之一。
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mm的有效率提高到50%~55%,提示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具有协同作用。
为明确td在初诊mm治疗中的作用,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病历资料:从2004年4月至2011年12月,共有39例新诊断的mm患者在我院门诊或住院病房接受td方案治疗。
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国内诊断标准。
治疗组利用td方案进行治疗,沙利度胺初剂量是100毫克/天,每天晚上顿服或者分次口服,每间隔3天增加50~100毫克,直至200~300毫克/天,维持治疗,若发生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不良性事件通用的命名标准2级向上不良的反应时,沙利度胺的用量减少至100毫克/天。
地塞米松20~40毫克/天,第1~4天,第9-12天,第17-20天口服使用, 28天为1疗程。
历史对照组采用vad方案化疗,具体为长春地辛1毫克/天,阿霉素9mg.(m?.d)ˉ?,持续静脉滴注,第1~4天,地塞米松用法同td方案。
1.2观察指标及治疗判定:所有患者需检测肝肾功能,总蛋白和蛋白电泳,血清免疫球蛋白,尿常规和尿24h轻链定量等。
定期检查心电图、电解质、血糖、血常规。
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观察及β2-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的变化水平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β2-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的变化。
方法 4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根据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TD方案),对照组采用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VAD方案)治疗,疗程≥3个月。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β2-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的变化情况。
结果对照组总反应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周期及3个周期后,两组患者β2-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3个周期后优于1个周期后(P<0.05),两组间相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有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沙利度胺;地塞米松[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浆细胞恶性克隆异常增生血液系统肿瘤,约占恶性肿瘤的1%,血液肿瘤的10%左右,长期以来认为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1~2]。
目前的治疗手段以化疗为主,大部分患者在多次化疗后可产生交叉耐药,影响了治疗效果。
研究表明沙利度胺具有抑制血管生成和免疫调节作用,通过多种机制杀伤骨髓瘤细胞,在临床治疗上取得一定效果。
我院通过应用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治疗的4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2版中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3]。
男31例,女16例;年龄48~71岁,中位年龄64岁;分型:IgG型17例、IgA型11例、IgM9型9例、轻链型7例、不分泌型3例;分期:IIA8例、IIB13例、IIIA18例、IIIB8例;根据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6例,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及三氧化二砷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vad方案和at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
方法:通过研究vad方案和atd方案治疗效果,对比两者的有效性及无病生存率。
结果:vad方案有效率857%,无进展生存率(pfsr)842%;atd方案有效率86%,pfsr 73.6%。
结论:vad方案和atd方案有效率有明显差别,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但atd方案的pfsr要高于vad方案。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沙利度胺三氧化二砷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异常克隆性增生的恶性疾病。
临床表现主要为骨痛、溶骨性损害、病理性骨折、贫血、反复感染、出血、高黏滞血症、肾功能损害、高钙血症、免疫球蛋白异常等。
我国骨髓瘤发病率约1/10万,低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
发病年龄大多在50~60岁,男女之比3: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1]。
资料与方法2000年7月~2011年9月收治初发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9例,所有病例均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邓家栋临床血液病学》确诊为mm[2,3]。
患者入院后按顺序分组,分别给予vad方案化疗及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及三氧化二砷即atd方案治疗。
行vad 方案15例,男5例,女10例,年龄40~68岁,平均50.8岁;igg8例,iga5例,轻链型1例,igm型1例。
atd方案治疗,其中男6例,女8例,患者年龄45~70岁,平均55岁;igg型7例,iga型5例,轻链型1例,igm1例。
治疗方法:vad方案:v(长春新碱)0.5mg/d1;a(表柔比星)60mg/(m2·dl);d(地塞米松)40mg/d1-4;每4周1个疗程;atd 方案:t(沙利度胺)起始剂量100mg/日,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加量,每周增加50mg/日,直到200mg/日维持治疗;d(地塞米松)40mg/日,第1~4天使用,28天1疗程;同时予阿司匹林100mg/日预防深静脉血栓。
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为观察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
方法 8例难治性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沙利度胺起始剂量100mg·d-1,每3天增加50 mg·d-1,1周后增至200 mg·d-1,至少服用3个月。
每月第1~7天联合地塞米松静脉注射10 mg·d-1。
结果部分缓解(PR)4例,进步2例,无效2例。
6例中M蛋白平均由治疗前的45.6g·L-1下降至14g·L-1,骨髓瘤细胞由治疗前37.7%降至19.8%。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不良反应轻微,便秘最多见,均能耐受。
结论低剂量沙利度胺(200 mg·d-1)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安全有效。
【关键词】沙利度胺;地塞米松;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MM)为常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
对MM的治疗,以往强调多种药物联合化疗,但效果不理想,尤其是对难治复发性病例。
近年国内外很多文献报道[1-4]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MM取得满意的效果。
但报道所用沙利度胺使用剂量高(400~800 mg·d-1),副作用较大,病人难以耐受。
本文用低剂量沙利度胺(200 mg·d-1)联合地塞米松治疗8例复发难治性MM,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 8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
其中男5例,女3例,中位年龄56岁(42~76岁),均为复发难治性病例,病程10~42个月。
既往分别曾用过MP(马法兰、强的松)、VAD(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等方案多次治疗,未缓解或缓解后复发。
全部病例均经临床、骨髓涂片、血清M蛋白及X线检查确诊。
临床分期:ⅢA期5例,ⅢB 期3例。
IgG型6例,IgA型2例。
骨髓增生均为活跃或明显活跃,瘤细胞比例平均33.4%(11%~72%)。
沙利度胺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黄丽芳;孔卫红;雷凯雄【期刊名称】《中南医学科学杂志》【年(卷),期】2007(035)002【摘要】目的探讨沙利度胺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9例初治M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VAD方案对照组:长春新碱加阿霉素加地塞米松;治疗组:沙利度胺加地塞米松,沙利度胺起始剂量为100~200 mg/d,以后每周加量50~100 mg/d,最大剂量400 mg/d,并加用地塞米松20 mg/(m2. d),第1~4天,第9~12天,第17~20天,30天后重复上述方案,至少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组部分缓解9例(45.0%),进步6例(30.0%),无效5例,总有效率75.0%(15/2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2.6%)(P<0.05);能有效降低M蛋白,使骨髓瘤细胞下降,提高血红蛋白和改善生活自理状况(P<0.05).副反应程度均可耐受.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具有副作用少、耐受性好、给药方便、费用低、疗效明显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总页数】4页(P207-209,213)【作者】黄丽芳;孔卫红;雷凯雄【作者单位】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衡阳,421001;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衡阳,421001;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衡阳,42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3【相关文献】1.沙利度胺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观察 [J], 魏秀丽;冯淑娴;戴海豫2.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沙利度胺联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功能衰竭2例分析[J], 武贵存;魏长宏;宋智兴;毛新力;徐从高3.亚砷酸、地塞米松与沙利度胺联合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观察 [J], 包仁君4.沙利度胺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难治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观察 [J], 韩雨;王成;丁海霞5.三氧化二砷、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复发性、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J], 胡致平;林圣云;罗秀素;沈一平;沈建平;郑智茵;陈均法;叶宝东;周郁鸿;虞荣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沙利度胺联合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观察武家庆【摘要】目的观察沙利度胺(thalidomide)联合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方法 16例MM患者中9例为初治患者、7例为复发难治性患者.沙利度胺初始荆量为150 mg/d,服用3~6个月.同时联合低剂量地塞米松10-20 mg/d,d1-4,d9-12,d17-20,每月1个疗程.结果 CR3例,PR6例,PD3例,有效率为75%,NR4例.无不能耐受的副反应.结论沙利度胺联合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初发和复发难治性老年多发性骨髓瘤安全有效.【期刊名称】《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30)012【总页数】2页(P53-54)【关键词】沙利度胺;地塞米松;多发性骨髓瘤【作者】武家庆【作者单位】徐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血液科,江苏,徐州,221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3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恶性克隆性浆细胞病,多见于老年人。
该病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血液恶性肿瘤的10%。
化疗是本病的基本治疗,传统的化疗方案有MP,VAD和M2等方案。
对于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感染、骨质疏松、溃疡病等疾病的比例较高,脏器功能的退化,代偿能力差,治疗有其特殊性。
我们应用沙利度胺联合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16例老年MM,也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6例患者均为我院2004年4月至2010年3月期间住院的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张之南主编MM的诊断标准[1]。
16例中男11例,女5例,年龄61~83岁,中位年龄为69岁。
IgG型8例,IgA型5例,κ轻链型2例;λ轻链型1例。
初治9例,其余7例均为复发患者。
复发患者曾使用MP、MP、VAD及CMOP等治疗。
按Durie分期分别为Ⅰ期1例(6.3%),Ⅱ期10例(62.5%),Ⅲ期5例(31.1%)。
沙利度胺剂量为150 mg/d,服用3~6 个月。
沙利度胺联合含小剂量地塞米松的改良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分析胡娜【摘要】目的分析沙利度胺联合含小剂量地塞米松的改良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取我院5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收取时间在2011年10月—2016年10月,并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患者实施沙利度胺联合常规VAD方案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实施沙利度胺联合含小剂量地塞米松的改良VAD方案治疗),将两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实施对比.结果观察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后血沉(58.89±12.71)mm/h、血钙(0.66±0.31)mmol/L、M蛋白(29.06±10.10)g/L、血红蛋白(26.51±12.01)g/L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在不良反应方面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含小剂量地塞米松的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与沙利度胺联合常规VAD方案治疗具有相同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较沙利度胺联合常规VAD方案治疗小,有利于治疗,促进患者康复.【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7(009)016【总页数】3页(P166-168)【关键词】沙利度胺;小剂量地塞米松;VAD方案;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效果;不良反应【作者】胡娜【作者单位】沭阳县人民医院血液科,江苏宿迁 223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多发性骨髓瘤多为增生性恶性肿瘤,在中老年患者中十分常见,其发病率随着患者年龄增加而增高,随着我国人口不断老龄化,多发性骨髓瘤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在临床中主要以化疗治疗为主,但是由于患者年龄较大,对化疗治疗的耐受性较差,常规传统VAD方案中地塞米松剂量大,容易导致感染,尤其是肺部真菌感染,导致化疗治疗部分中断,不能按时进行,而实施沙利度胺联合含小剂量地塞米松的改良VAD方案时,地塞米松剂量减半,具有同样显著治疗效果[1],但治疗不良反应却大大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大为提高,因此,我院将50例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病原体治疗,具体如下。
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分析及不良反应吴宁宁【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iency and safety of thalidomide combined with dexamethason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Methods A total of 50 elderly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in initial treatment were administered thalidomide combined with dexamethasone. Thalidomide was administered at an initial dose of 50 mg once-daily orally followed by gradually increased in 50 mg according to patients' tolerance to a maximum of 200 mg once-daily orally, dexamethasone was administered at 20 mg once-daily 1~4d,9~12d and 17 ~ 20 d with 28 d as a course of treatment. The efficiency after 4 courses of treatment evaluate was evauated. Results Complete remission were in 15 cases, immense partial remission in 12 cases, partial remission in 13 cases, no change in 5 cases and progression of disease in 5 case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0% . During treatment, there were 17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hypersomnia, 16 onstipation, 16 lassitude, 10 increased blood sugar, 8 peripheral neuropathy and 3 rashes. All the patients could tolerant after expectant treatment. Conclusion It could be an effective method of thalidomide combined with dexamethason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初治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50例,均给予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沙利度胺起始剂量50 mg/次,1次/d,口服,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步增加剂量50mg,至最大量200 mg/次,1次/日,口服;地塞米松20 mg/次,1次/日,第1~4天,第9~12天,第17 ~ 20天,静脉滴注,每28 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完全缓解15例,非常好的部分缓解12例,部分缓解13例,病情无变化5例,疾病进展5例,总有效率为80%.治疗过程中出现嗜睡17例,便秘16例,疲乏16例,血糖升高10例,外周神经炎8例,皮疹3例,对症处理后均可耐受.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是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方法.【期刊名称】《药学实践杂志》【年(卷),期】2012(030)006【总页数】2页(P447-448)【关键词】沙利度胺;地塞米松;多发性骨髓瘤【作者】吴宁宁【作者单位】宁波市第二医院血液科,浙江宁波3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9.1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恶性克隆增生性疾病,骨痛、骨折、贫血、高血钙、肾脏损害及易发生感染为其主要的临床表现。
反应停联合含小剂量地塞米松的VAD方案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含小剂量地塞米松的VAD方案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标准剂量的VAD方案,治疗组应用小剂量沙利度胺及小剂量地塞米松(40mg/d,4d)的VAD方案联合治疗,4周为1疗程,3疗程后观察疗效。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7.78%,疾病控制率100%;对照组有效率61.11%,疾病控制率83.33%。
治疗组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本研究中减少了地塞米松的剂量,高血糖及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结论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含小剂量地塞米松的VAD方案比标准剂量的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好,且减少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沙利度胺 VAD方案前言MM是以骨髓微环境中浆细胞恶性增殖和异常积聚为特征的B细胞恶性肿瘤,发病率约占造血系统肿瘤的10%。
既往以MP、M2方案治疗为主,但完全缓解率较低,而VAD方案完全缓解率较高,但持续时间短。
且标准剂量VAD方案中地塞米松用量较大,发生感染等不良反应的概率大。
自沙利度胺治疗MM以来,疗效有所改善,本文总结我科2004年10月~2012年10月应用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含小剂量地塞米松的VAD方案治疗老年性MM患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6例MM患者系我科治疗的初发患者,符合MM诊断和分期标准,男22例,女14例;年龄59~76岁,平均(65.6±5.2)岁;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8例,临床分期:IgG型10例,IgA型5例,轻链型3例;Durie-Salmon分期:II期8例,III期10例;对照组18例,临床分期:IgG型9例,IgA型6例,轻链型3例;Durie-Salmon分期:II期7例,III期11例。
沙利度胺联合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杨云;赵景杰;赵万红;王芳侠;白菊;刘田;刘婧【期刊名称】《西部医学》【年(卷),期】2016(28)10【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地塞米松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治疗的MM患者56例,其中初发及难治MM患者36例、平台期患者20例(低剂量组),采用低剂量地塞米松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另选匹配的非随机、历史对照患者23例(标准剂量组)采用标准剂量的地塞米松联合沙利度胺方案治疗.结果低剂量组36例初发及难治性患者中21例患者获得不同程度的缓解,总有效率为58.33%,其中完全缓解(CR)2例(5.56%),很好的部分缓解(VGPR)1例(2.78%),部分缓解(PR) 18例(50.00%),1年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分别为53.70%和43.50%.标准剂量组的23例患者中CR 2例(8.70%),VGPR 3例(13.04%),PR 9例(39.13%),总有效率为60.87%,两组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肺部感染等副作用明显低于标准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地塞米松联合沙利度胺可有效治疗初发及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并可用于MM平台期患者的维持治疗,临床疗效与标准剂量相当,但毒副作用更小.【总页数】4页(P1382-1385)【作者】杨云;赵景杰;赵万红;王芳侠;白菊;刘田;刘婧【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陕西西安710004;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输血科,陕西西安710004;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陕西西安710004;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陕西西安710004;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陕西西安710004;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陕西西安710004;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陕西西安7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3【相关文献】1.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 [J], 韩雨;王成;张芷祎;姜峰2.沙利度胺联合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观察 [J], 武家庆3.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观察 [J], 宋国庆;刘娟4.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J], 马春蓉;田青;何秋连;曹红5.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 [J], 韩雨; 王成; 张芷; 姜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何文华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咨讯》
【年(卷),期】2012(004)005
【摘要】目的:分析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在初期诊断MM 的治疗中疗效的不良性反应以及治疗功效.方法:利用TD方案对39 例初诊MM 患者的治疗.以36 例患者接受VAD 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资料为历史对照,比较两组的治疗、生存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TD 方案诱导治疗初诊MM 的总有效率为71.8%,VAD 组为
61.1%(P>0.05).VAD 组2 级以上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降低明显多于TD 组
(P<0.05),各种感染的发生率也高于TD 组(P<0.05).结论:TD 方案是对初诊MM 有效治疗方案,可代替VAD 方案作为初诊MM 的治疗方案.
【总页数】1页(P50)
【作者】何文华
【作者单位】遂宁市中心医院血液科,四川遂宁,629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硼替佐米皮下注射联合沙利度胺、地塞米松与VCMP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比较 [J], 周挚;单建芝;吴伶;杨坚
2.沙利度胺联合含小剂量地塞米松的改良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分析[J], 胡娜
3.多发性骨髓瘤应用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方案治疗的效果评析 [J], 赵晓贞
4.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方案与硼替佐米
+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沙利度胺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对比研究 [J], 聂泽强;马爻芳;李乐;段丽祥
5.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含小剂量地塞米松的VAD方案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 [J], 王艳军;张学勇;叶继锋;程立新;潘琳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观察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血液系统肿瘤,主要发生在老年人。
该病的治疗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挑战,但随着新药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治疗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
沙利度胺是一种口服的蛋白酶体抑制剂,已被证明对MM具有抗肿瘤活性。
地塞米松则是一种糖皮质激素,常用于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本次临床观察旨在评估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
本次观察选取了50例MM患者,年龄范围为40岁至70岁之间,均为新确诊的病例。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的治疗方案,沙利度胺口服剂量为25mg/m2,每天一次;地塞米松为口服或静脉注射,剂量为40mg,每周一次。
治疗持续6个疗程,每个疗程为28天。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指标、骨髓涂片等进行了详细观察和记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在治疗开始后的第一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根据国际多发性骨髓瘤研究组(IMWG)的标准分为完全反应(CR)、近乎完全反应(nCR)、部分反应(PR)、轻微反应(MR)和维持病情稳定(SD)等五种反应程度。
经过6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结果显示,50例患者中有40例(80%)达到了部分反应(PR)或以上的程度,其中9例(18%)达到了完全反应(CR)或近乎完全反应(nCR)。
仅有10例(20%)患者出现了病情稳定。
整体而言,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的治疗效果良好,可以显著降低MM患者的病情进展和死亡风险。
此外,在观察期间,我们还密切关注了治疗的安全性。
结果显示,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的治疗方案在大部分患者中耐受性良好,无明显的严重不良反应。
仅有少数患者出现了轻微的消化道反应、骨质疏松或皮肤反应等不良反应,但均能通过调整剂量或给予对症治疗来有效控制。
综上所述,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可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治疗。
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长春地辛\吡喃阿霉素和地塞米松方案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目的分析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长春地辛、吡喃阿霉素和地塞米松方案方案,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将我院12例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长春地辛、吡喃阿霉素和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及药物不良分析。
结果12例不同类型的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4例占33.3%,部分缓解5例占41.7%,无效3例占25.0%,总有效率为9例占75.0%。
所有患者除有少数出现轻微的头昏、乏力、水肿外,余患者均未发生肝肾功能损害、明显骨髓抑制、神经病变、静脉栓塞等不良反应。
结论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长春地辛、吡喃阿霉素和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微,易于耐受。
多发性性骨髓瘤(Multiple myeioma,MM)是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好发于老年人群。
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贫血、肾功能损害、溶骨性破坏、高钙血症等。
几乎所有的MM患者均存在分子遗传学的改变,平均生存期3~4年。
虽然高剂量化疗后给予自体移植等方法有效提高了缓解率,但大部分老年患者对于高剂量的化疗方案不能耐受。
临床研究证实沙利度胺(商品名:反应停)联合V AD方案化疗可提高MM患者缓解率70%~90%[1]。
沙利度胺又名反应停,20世纪50年代曾用作镇静剂,还更多报道用沙利度胺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我院12例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长春地辛、吡喃阿霉素和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后,临床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住院60岁以上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2例,均符合国内诊断标准[2]的初治MM患者,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在60~76岁之间,平均68.2岁,病程分期:Ⅱ期8例,Ⅲ期4例;分型:IgG型7例,lgA型3例,IgM型1例,轻链型1例。
1.2 治疗方法沙利度胺从小剂量(100 mg/d)开始口服,在能耐受的情况下逐渐增加剂量,一般不超过300 mg/d;长春地辛1~2 mg/d,持续静脉滴注第1~4天;吡喃阿霉素10 mg/d,持续静脉滴注第1~4天;地塞米松40 mg/d,持续静脉滴注第1~4天;第9~12天,第17~20天,每28 d为1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