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病毒感染对新生儿的危害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探析作者:宋晓英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7期【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间收治的30例感染新生儿巨细胞病毒的婴儿,对其临床特点和检查结果进行研究与分析。
结果经检查30例新生儿CMV-DNA都呈阳性,其中有10例CMV-lgM呈阳性。
结论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可造成婴儿多处器官受损,新生儿的巨细胞病毒没有特异性现象,CMV可对患儿的肝脏造成损害,引起肺炎并造成全身中毒,严重损伤患儿的听力,智力,甚至产生先天畸形。
根据病原学检查可对该疾病做出诊断,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尿液中的CMV-DNA进行检验,同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对血液中的CMV-lgM进行测定,是诊断新生儿巨细胞病毒的常用方法。
【关键词】新生儿;巨细胞病毒;临床探究;实验室检验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07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577-01巨细胞病毒感染在我国新生儿中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对患儿的身体机能造成严重损害。
仅有一小部分(10%)的先天性感染患儿在出生时会有病症表现,而其余的大部分(90%)则无任何症状,其中有10%-15%的患儿将产生后遗症,如头部畸形,听力与智力的障碍。
先天性感染对人口素质影响极为严重。
因此对我院收治的30例感染巨细胞病毒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做分析研究,进一步探究新生儿巨细胞病毒的临床特点与实验室检查,以便研究出日后对付该病毒的措施,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间收治的30例感染巨细胞病毒的新生儿,新生儿年龄为3到29天,其中10例新生儿年龄在14天内,14天到28天的20例;男婴18例,女婴12例;新生儿足月出生为25例(83.3%),早产儿2例(6.66%),足月小样儿3(10.04%)例。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是什么样的疾病文章导读\n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在生活中我们是不常听说的,但是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一些症状会让孩子们觉得有很不好受。
但是新生儿又说不出话,因此我们就要认真的仔细的观察一下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身体症状。
那么到底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是什么样的疾病?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权威的专家是怎么样解答的吧。
\n \n 巨细胞病毒感染(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又名巨细胞包涵体病(cytomegalic inclusion diseaseCID),是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引起的一种全身性感染综合征。
因受染细胞的典型改变是细胞变大,核内和胞浆内出现包涵体,也是引起先天性畸形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症状: 1.先天性感染受感染的胎儿除流产、死产外,活婴中约有5%表现为典型全身CID,即多系统、多脏器受累。
新生儿CID的特征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受侵犯,如小于胎龄儿,小头畸形、黄疸、肝脾肿大、皮肤瘀斑、脑积水、脑组织钙化等。
据Boppana等(1992)106例的分析,本病的主要体征及症状为黄疸(67%),肝脾肿大(60%)、紫癜(76%)、小头畸形(53%)、体重过轻(50%)、早产(34%)以及脉络膜视网膜炎、脑积水、脑组织钙化和低钙惊厥等,严重者多在生后数天或数周内死亡;幸存者90%留有后遗症,如运动障碍、癫痫、生长迟缓、智力障碍、视力减退(视神经萎缩)、听力障碍(神经性耳聋 )等。
另有5%表现为非典型的临床表现,其余90%均呈亚临床型。
症状表现:以呼吸道和消化道系统症状为主,如刺激样咳嗽(呈百日咳样)、气促、发绀、间质性肺炎表现,肝脾肿大、黄疸、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围生期感染本病的病死率可达30%,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为主要的直接死因。
出生时多无感染症状,2~4个月后发病,多为亚临床型。
全国体检预约平台
全国体检预约平台 优生不可缺少的四个体检项目
我们都知道社会上有许多天生残疾的儿童遭到遗弃。
而目前我国都在提倡优生优育,而想要生出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就必须在孕前做好优生体检,但是孕前的体检项目是各种各样,很多人往往难以取舍,那么优生需要做的检查项目应该是哪些呢?
优生四项检查主要项目: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和Ⅱ型。
四项病毒及其弓形虫的共同危害:
1、有的先天性感染的新生儿出生时无症状,在出生后呈进行性的智力和听力功能的损害。
美国的资料报道有5%-15%的婴儿出生后两年内呈现各种异常,从而影响人口素质。
2、侥幸存活的新生儿常可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白内障、神经性耳聋、先天性心脏病、脑膜脑炎、巨细胞肝炎、溶血性贫血、视力、听力障碍等重大问题。
3、造成流产、早产、死胎、胎儿畸形、残疾儿。
4、既往受到感染(的孕妇,体内潜伏的病毒由于分泌改变和免疫力下降而容易被激活而发生复发感染。
通过胎盘可引起宫内感染危及胎儿,也可以经产道或母乳引起新生儿感染。
四项病毒检查的意义:
1、对于预防诸多的先天性疾病、对于提高人类的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一旦检查项目中发现阳性者,必须系统认真治疗,在治愈之前不可怀孕。
3、主要是预防胎儿宫内感染,防止发生流产、死胎、畸形及一些先天性疾病。
本文来源:北京体检/010。
巨细胞病毒感染167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的临床特点,提出早期防治的意义。
方法:分析 167例患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167例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致肝、肺、心、脑、肾及胃肠道损害, 以婴儿肝炎综合征为最常见124例(占 74% ),其次为肺损害 84例(占 50% ); 心肌损害 29例 (占17. 36% ), 血液系统损害 22例 (占13 % ),肾损害 15例(占 9% ), 神经损害 7例 (占 4.2% ),先天缺陷及后遗症17例 (占 10% )。
结论: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特点非特异性,婴幼儿感染特别是伴黄疸、肺炎者应常规检查cmv抗体;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致多器官损害,故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可提高治愈率,减少患儿病死率及致残率。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 多器官损害; 临床分析; 婴幼儿【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7-0303-01巨细胞病毒感染(cyromegalovirus infeetions)是由人巨细胞病毒(cmv)引起的人类感染性疾病。
在我国儿童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率很高,新生儿脐血或外周血cmv-ig m阳性率为0.6%~8.5%,婴幼儿和儿童则高达87.3%[1]。
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消化学组在 1998 年制订的符合我国儿童感染特点的 cmv 感染诊断方案[2],现将我院 2010~ 2011年共收治巨细胞病毒感染167例临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167例中,男, 101例, 女, 66例,发病年龄为 0 ~ 12岁, 0.015),白细胞升高 21例,白细胞减少 10例( <4x 10e 9/l),血小板减少 14例 ( <100 x10e 9/l) ,外周血出现异型淋巴细胞3例。
1.2.7. 消化道损害 3例 ( 1.8% ),表现为腹泻,解粘液血便,腹痛,呕吐,出血坏死性肠炎。
巨细胞病毒感染对新生儿的危害
巨细胞病毒(简称CMV)对全世界人群不管你是富有还是贫穷都能感染的一种疾病。
大多数人(包括妈妈)感染后没有什么症状,但是对于免疫机制发育不成熟的胎儿和新生儿,包括先天免疫缺陷、器官移植以及艾滋病患者则可发生危及生命的病变。
目前对于CMV研究一直是国际医学界关注的热点。
CMV感染是CMV侵入人体,在人体细胞内繁殖,造成组织病变。
病变不但可以侵犯人的脑实质、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包括肾上腺、生殖系统,怀孕的妈妈巨细胞病毒还能侵犯胎盘以及胎儿。
对于小儿来说CMV最容易使肝脏受累,造成肝细胞坏死。
严重者危及生命。
CMV传染途径:
主要是母婴传播:1,宫内传播。
宫内感染可以发生在怀孕的各个阶段,所以我国产科建议育龄妇女在准备怀孕前最好做CMV检查,如果处于感染阶段就要治疗后再怀孕。
如果已经怀孕建议大约在孕21周左右做TORCH筛查。
2,经过产道筛查:新生儿在娩出时吸入了被CMV污染的母亲宫颈、阴道分泌物而感染。
3,母乳传播:专家的科学研究证实母乳传播存在。
其次是水平传播,即家庭内传播、集体机构如托儿所,幼儿园等通过玩具和环境相互传播、医源性传播,CMV通过输血、血制品以及器官和骨髓移植传播。
临床表现:
1,无症状感染,。
成人感染后没有任何症状,但是小儿感染后病毒终身存在体内,一旦小儿患其它疾病,CMV可以活跃起来。
2,有症状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以造成脑膜脑炎、小脑畸形、颅内钙化、脑积水、脑瘫、视神经萎缩、智能或体格发育障碍,癫痫发生。
3,耳聋
4,肝炎,婴儿时期感染CMV,尤其是先天性和围产期感染对于婴儿来说常常累计肝脏,发生四种肝炎:①亚临床型肝炎。
孩子可能没有症状,也没有肝功能损伤,但是常常伴有肝硬变或者脾肿大。
②无黄疸肝炎可以出现肝炎的症状,肝功能异常伴有食欲减退,呕吐、腹泻。
③黄疸型肝炎。
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同时具有无黄疸肝炎的所有症状。
④急性淤胆型。
症状重,黄疸较深,出现类似肝内胆汁淤积的表现。
5,还包括体内其它各系统的感染。
这里就不一一再述。
治疗:对于CMV感染目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不多,都不能彻底消灭病毒而治愈。
所以预防是关键。
孕21周需要做TORCH筛查
今天女儿打电话着急地告诉我,前几天抽血做的TORCH筛查今天出结果了:巨细胞病毒(CMV)血清抗体IgG阳性,其余是阴性。
女儿一看是CMV抗体阳性心里没了底,虽然医生告诉她没有问题,但是对于不懂的医学的人来说,唯恐这个“阳性”对胎儿有影响,于是赶紧给我打电话咨询。
我教给女儿如何看这个化验单:目前一般医院筛查是否有病毒感染主要时通
过检查病毒抗体水平。
每种病毒都要查抗体IgG和抗体IgM。
如果抗体IgG阴性(-)在临床上一般认为没有感染过这类病毒,或者虽然感染过,但是在体内没有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缺乏对这种病毒免疫力,需要高度警惕此种病毒的感染。
有条件最好是在怀孕前,接种此种病毒疫苗,当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后再怀孕。
抗体IgG阳性(+)表明孕妇体内曾经有过这种病毒感染或者接种过这种疫苗,体内已经产生保护性抗体了。
抗体IgM阴性(-)说明没有活动性感染,但是不能排出目前可能有潜在感染。
抗体IgM阳性(+)则表明孕妇近期有这种病毒活动性感染。
一般临床上认为约有40%活动性感染容易引起胎儿宫内感染,所以需要检查孕妇血中的IgM抗体。
如果血清中巨细胞病毒CMV- IgG阳性,只能说明曾经有过巨细胞病毒感染,如果CMV- IgM阳性才有意义,说明近期有感染。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是通过孕妇血清抗体进行筛查。
我国育龄妇女几乎都已经感染过巨细胞病毒,阳性率大约为90%~96.3%。
如果体内没有巨细胞病毒抗体,说明这些孕妇是易感人群,高度警惕不要在孕期感染。
如果在孕期感染就是原发性感染,虽然孕妇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对胎儿的危害是很大的。
因为巨细胞病毒可以通过胎盘引起胎儿的宫内感染,造成胎儿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可见胎儿黄疸、肝脾肿大、溶血性贫血、小脑畸形、脑积水、脉络膜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以及低体重儿。
新生儿也会出现听力和视力的异常、语言、意识、运动障碍、智力低下以及精神发育异常,有的孩子出生后虽然没有显示症状,但是到了学龄前就可能出现视力、听力以及智力低下的症状。
巨细胞病毒可以母婴垂直传播,如果母亲CMV- IgM阳性者,即活动感染者不应该进行母乳喂养,因为可以通过乳汁传播给新生儿。
目前对于巨细胞病毒感染没有特效的治疗办法,因此提醒孕妇应该注意避免去公共场合、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感染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