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剖面
- 格式:ppt
- 大小:5.30 MB
- 文档页数:36
6 矿区实测地质剖面矿区实测地质剖面包括:实测地质剖面(简称实测剖面)和实测勘探线剖面。
6.1 实测剖面6.1.1 目的为了研究矿区地层、岩体、构造及矿体的基本特征,划分填图单元,统一技术要求。
矿区填图前至少应实测1~2条完整的剖面。
实测地质剖面所需工具:实测地质剖面记录表地质锤罗盘放大镜测绳(皮尺)钢卷尺(5m)手持GPS数码相机三角板量角器讲义夹矿区地形图厘米纸(50×35cm)铅笔(2H)小刀橡皮擦文具盒基点用木桩毛笔、油漆样桩砍刀样品袋6.1.2 准备工作6.1.2.1 剖面位置的选择剖面位置应选择在地质体相对出露齐全、基岩露头较好、构造较清楚或较简单、岩石变质或蚀变较浅、矿层(体)与围岩关系清楚的地段,剖面线方向应尽量垂直地质体走向。
6.1.2.2 剖面踏勘剖面线的位置基本选定后,应实地踏勘,了解露头出露情况,构造种类及形态,地层组合及岩性特征,侵入岩种类、分布、岩性及岩相变化、接触关系等;确定填图单元、标志层划分和位置、矿化带、含矿层或蚀变特征及位置、化石层位、主要构造性质、特征,重要标本、样品采集位置,剖面总体方位、工程揭露地段等。
6.1.2.3 编制实测剖面设计书实测剖面设计可单独编写,也可在项目工作设计中编写。
主要内容包括:剖面线位置、总体方向、工作量、完成期限、比例尺及精度,标本及样品的采集位置、编号、规格、数量等。
实测剖面比例尺可参照表3 在设计中予以确定。
表3 实测剖面比例尺参考表实测剖面的分层精度可根据剖面的比例尺大小确定。
凡在剖面图上宽度达1mm的地质体均应划分和表示,对于一些重要的或具特殊意义的地质体,如标志层、化石层、矿化层、火山岩中的沉积岩夹层等,如厚度达不到图上1mm,也应将其放大到1mm表示。
6.1.3 剖面测制6.1.3.1 测制组人员组成及分工测制组一般由3~4人组成,包括组长、前后测手及作图员。
组长由地质工程师以上技术人员(含地质工程师)担任,全面负责剖面测制技术工作。
实测剖面1、实测剖面的目的:划分地层,了解岩性特征、岩层厚度、地层含化石情况及各地层单元的岩石组合特征和相互接触关系,确定地质填图单位。
2、剖面位置的选择:剖面位置应选择在地层层序较全和地层厚度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
剖面线应垂直地层走向,一般剖面线与地层走向的夹角不小于60°。
岩层产状平缓的地层剖面,宜在陡坡(悬)处布置。
剖面线若被浮土掩盖,不能沿原定方向线进行施测而需要平移时,注意找好拼接标志,最好平移前后的各段剖面均测穿标志层,以免人为的增加或减少地层厚度。
在平移距离若大于500米时,应作为两条剖面处理。
3、剖面长度:应以反映测区总体的地层层序、厚度、接触关系为前提。
4、剖面精度:以能充分反映实测剖面内最小地层单位或者岩石单位为原则,比例尺1:2000,要求实地≥2米的单位(指厚度)要作详细划分,对于小于2米的但有特殊意义的标志层、化石层、矿层岩脉等应夸大表示,予以分出。
为此,实测剖面过程中,要逐层进行岩性描述,逐层系统采集代表性的岩石标本,逐层寻找和采集化石。
地层描述一般由基本描述和补充描述两部分组成。
基本描述包括:颜色、构造、结构、矿物成分、岩石基本名称(例如:深灰色厚至中厚层状细晶白云质灰岩)。
补充描述包括化石的层位、生态、丰度,岩石的矿物成分变化、结构变化、厚度变化、地层接触关系及其它诸如地貌、水文等的补充。
5、实测剖面的程序和方法①在踏勘基础上,选择剖面具体位置,剖面端点宜在测区最老地层且出露最底的地方,沿地层倾斜方向向上坡施测剖面,端点绘于1:25000地形图上,以求端点坐标。
施测中可将端点之高程按零米计,其余在导线上编号依次为1、2、3……②地形剖面的测量方法采用半仪器法,用罗盘仪测量导线的方位和地形坡度角,用皮尺或测绳丈量导线长度,具体说明如下:A.导线点的设置:每段地面坡度明显变化处,都要设置导线点,按施测前进方向的顺序编号,在填写“野外实测地质剖面记录表”时,导线编号栏目应按施测过程中相邻两导线点号的联系填写,如0—1,1―2,2―3,……,不能写一个导线点号。
实测地层剖面说明书1、剖面名称:安徽省巢湖市平顶山——133高地地层剖面测量。
2、实测剖面的目的和要求:(1)实测剖面的目的:实测地层剖面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查明地层的岩石组合、层序、厚度、沉积特征(或喷出岩、变质岩等的有关特点)、含矿性、接触关系及时代,在此基础上划分地层和确定填图单位。
一般应选择层序完整,构造简单,接触关系清楚,化石丰富,岩性组合和厚度具代表性的地段进行布置。
尽量避开侵入体和受其破坏影响的地段。
(2)实测剖面的要求:1、实测剖面线方向应基本上垂直于地层或主要构造线走向,一般情况下两者的夹角不宜小于60度。
2、剖面线经过的具体位置要尽于可能选择基岩露头连续性良好地段。
因此,要充分利用沟谷,自然和人工采掘的坑穴,壕堑和铁路、公路旁侧崖壁等作为剖面线的位置。
当露头不连续,而又找不到更合适的剖面位置时,可布置一些短剖面加以拼接,但须注意拼接的准确性,防止遗漏和重复。
必要还可以考虑作探槽、井探或剥土等工程予以揭露。
3、实测剖面的比例尺应根据规范要求及施测对象的具体情况而定,以能充分反映其最小地层单位或岩石单位为原则。
即剖面上能标定为1mm的单位,均可在实地按相应比例尺所代表的厚度划分出来。
常用比例尺分1/500~1/5000。
在剖面图上小于1mm 的,但又具有特殊意义的单层(如化石层、标志层、矿层、岩脉等),可适当放大画在图上。
但在记录中应注明实际厚度。
4、实测剖面的数量,一般每个地层单位及不同相带至少应有1-2条代表性实测剖面控制,主要根据区内岩相建造复杂程度,厚度及其变化情况以及前人研究程度等因素来考虑确定。
5、实测剖面时,必须逐层进行岩性描述,系统采集岩石标本、光片、薄片、岩石光谱样品等。
对沉积岩或付变质岩系应认真逐层寻找和采集化石(或微体古生物)标本。
此外,根据调查任务的需要可采集化学分析,人工重砂样、单矿物样等。
必要时还可采集同位素年龄样和古地磁样品等。
3、完成任务情况及工作量实测剖面整整进行了两天才完成,从2010年11月27号到2010年11月28号完工,测量采用的是导线法分段测量,最后累积总的地层;剖面的方向尽量垂直地层的走向,平顶山向斜西翼大致在260度左右,西翼在0-90度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