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总结与练习
- 格式:ppt
- 大小:894.50 KB
- 文档页数:14
八年级上册生物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B. 真菌和细菌都是造成人类健康问题的主要病原体C. 细菌和真菌都是靠光合作用获取能量和生存的D. 人体内只存在细菌,而不存在真菌2.哪些是细菌的常见感染疾病?A. 感冒、病毒性肺炎B. 食物中毒、手足口病C. 肺结核、腹泻D. 流行性出血热、乙肝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大多数真菌都不能在人体中生存B. 大多数真菌是单细胞生物C. 真菌分为三类:单细胞菌、伪菌和木霉D. 人类经常食用真菌类食物,如蘑菇和酵母菌4.细菌和真菌的运动方式如下,正确的配对是:A. 细菌:伸缩泳动;真菌:布赖肯培根运动B. 细菌:外鞭毛运动;真菌:未知C. 细菌:伸展鞭毛运动;真菌:蘑菇体运动D. 细菌:轮虫运动;真菌:赖肯培根运动5.大约有多少种不同种类的细菌和真菌被人们所认知?A. 100B. 1000C. 10000D. 100000二、填空题1.细菌在人体中的数量是多少?答案:10^13 - 10^14 个2.细菌的结构中,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答案:肽聚糖3.真菌可以产生什么样的化学物质来攻击其他生物并获取营养?答案:菌丝、霉素4.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答案:温度、湿度、养料5.细菌通过什么方式进行繁殖?答案:离子阈、二分裂三、应用题1.请描述成人中的常见疾病中哪些是由细菌导致的,并简述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的措施。
答案:成人中的常见细菌感染疾病包括中耳炎、肺炎、腹泻、胃溃疡等。
为了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经常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和接触动物后,一定要注意洗手。
选择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液,或使用肥皂和温水一起洗手。
•健康饮食:避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物,或是在未洗净手或烹调器具的情况下食用生食或半生食的食品。
•保持个人卫生: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染上细菌感染病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分层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菌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B.只要条件合适,无须人工培养,在自然条件下也可以形成菌落C.用肉眼能看见的一大堆细菌或真菌就叫菌落D.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答案】C【分析】细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真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
【详解】A.霉菌的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A正确。
B.只要有合适的条件,无需人工培养,在自然条件下也可以形成菌落,如橘子上的青霉菌落,B正确。
C.菌落是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而不是由各种细菌或真菌组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C错误。
D.细菌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多为白色;真菌菌落较大、菌丝细长,呈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
因此,从菌落的大小、形态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D正确。
故选C。
2. 在进行“硬币上是否有细菌分布”的探究实验时,用硬币在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的过程雇于( )A.制作培养基B.灭菌C.消毒D.接种【答案】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和细菌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细菌、真菌生活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适宜温度、水分、生存空间;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有些细菌和真菌要氧气生活,有些不要。
【详解】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实验过程:选择牛肉汁(或土壤浸出液、牛奶)与琼脂混合在一起,就制成了培养基.将制备好的培养基先进行高温灭菌,就可以直接使用了。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为了让小孩知道手上有细菌或真菌,某同学尝试了下列几种方法来验证。
你认为最科学的方法是( )A.用肉眼观察手上有无细菌或真菌B.把小孩洗手后的液体制作成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C.用放大镜观察手上有无细菌或真菌D.取样接种在培养基上、恒温密封培养后,观察有无菌落2.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本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实验B.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接种前需进行高温灭菌处理C.将硬币放在培养基上轻按一下,相当于接种D.接种后的培养皿和培养基要再进行高温处理3.某同学在高温灭菌后的培养基上接种了甲、乙两种细菌,并且在培养基上撒上了一些无菌盐。
一段时间后发现,在撒盐的地方只有乙细菌生长,而没有甲细菌生长,这说明( )A.乙细菌适于在有盐的环境中生活,而甲细菌不适于在有盐的环境中生活B.甲、乙两种细菌都适于在有盐的环境中生活C.甲、乙两种细菌都不适于在有盐的环境中生活D.甲细菌适于在有盐的环境中生活,而乙细菌不适于在有盐的环境中生活4.下列关于菌落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培养基上只能长出一种菌落B.培养基上的一个菌落可能由几种细菌共同形成C.细菌形成的菌落都有明显的颜色D.霉菌形成的菌落有的呈蜘蛛网状5.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和真菌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生存B.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水分C.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及丰富的有机物D.有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活中不需要氧6.夏天,馒头放久了会长出霉菌,霉菌的菌落常常呈( )A.絮状或球状B.绒毛状或杆状C.蜘蛛网状或螺旋状D.绒毛状、蜘蛛网状或絮状7.李强同学想要通过实验来证实室内空气中的细菌含量比室外多,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配制含细菌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的培养基;②将培养基进行处理,冷却待用;③将甲培养皿放在教室内,打开盖子10 分后封好,将乙培养皿;④将两个培养皿放入恒温箱进行;⑤定时进行观察,作好记录。
生物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练习题总结1. 什么是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都是微生物。
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通常只有几微米大小,形状各异;真菌以菌丝为主体,其中有些种类也是单细胞生物。
细菌和真菌都是自给自足的,可以在不需要其他生物的条件下生存和繁殖。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细菌可以帮助消化食物,制造奶酪和酸奶等食品,并对环境中的微观生物起到重要的作用,真菌可以产生食品、药品和有机肥料。
2.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生物世界中的细菌、真菌分布广泛,包括陆地、水体和空气等环境中。
有些细菌可以耐受很极端的环境,例如在冰川、沙漠、热泉中均有细菌的存在。
类似于细菌,真菌也存在于各种环境中。
例如霉菌可以发现在土壤、植物上并且致病真菌可以生长在动物的肺部和体表,还有一些真菌在水里生长,例如在鱼塘、水库和淡水河流中。
3. 细菌和真菌对人体的影响细菌和真菌在人体中均可以生存。
一些细菌可以对人体有益,帮助消化食品、产生有益的代谢产物等。
但是,也有一些细菌是人体的致病菌,会导致感染。
例如沙门氏菌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繁殖,人们食用受到污染的食品时容易感染沙门氏菌引发食物中毒。
支原体、肺炎支原体、结核杆菌等是人体的呼吸道致病菌。
抗生素的出现和应用使得感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真菌也可以对人体有益。
例如,麦角菌生产麦角胺,能够用于治疗偏头痛。
另一方面,一些真菌也会产生毒素,导致霉菌中毒等问题。
4. 细菌和真菌的检测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人们需要对细菌和真菌进行检测。
细菌检测的常见方法是培养法和免疫法。
大部分细菌都需要在培养基上培养数天才能有效检测出来,而免疫法则可以快速鉴别出一些常见的致病菌,例如肺炎链球菌和链球菌。
真菌的检测可以使用培养法、PCR和串联式质谱法。
其中PCR技术是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PCR是一种特殊的DNA复制技术,通过在反应液中加入针对特定真菌的引物,从而扩大真菌的DNA序列。
这些PCR扩增产品可以通过凝胶电泳进行可视化。
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0分钟达标练习)一.选择题(共16小题)1.菌落是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下列关于菌落叙述,正确的是()A.真菌菌落呈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B.细菌菌落有红、褐、绿、黑等颜色C.真菌菌落较小,细菌菌落较大D.只通过形态就能判断真菌或细菌菌落【答案】A【解析】A、真菌菌落呈绒毛状、蜘蛛网状或棉絮状,A正确;B、细菌菌落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B错误;C、细菌的菌落一般比真菌的菌落小,C错误;D、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判断细菌和真菌的种类,而只通过形态不能判断真菌或细菌菌落,D错误。
故选:A。
2.如图中菌落的类型及判断依据正确的是()A.甲是细菌菌落,菌落表面光滑黏稠B.乙是真菌菌落,菌落表面粗糙干燥C.甲是真菌菌落,菌落小且数量多D.乙是细菌菌落,菌落呈白色【答案】A【解析】一个细菌和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细菌的菌落的特征:各种细菌在一定的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各具一定的特征,一般细菌的菌落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真菌的菌落的特征: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的菌落大几倍或几十倍,较厚、不透明,具有一定的颜色。
霉菌的菌落较大。
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的呈红、黄、黑、褐、绿等颜色。
甲菌落比较小,菌落表面光滑黏稠,是细菌菌落;乙菌落一般比细菌的菌落大,是真菌菌落,故选项A正确。
故选:A。
3.菌落是指()A.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B.一个肉眼可见的细菌或真菌C.许多肉眼可见的细菌或真菌的集合体D.需要通过显微镜观察的细菌或真菌的集合体【答案】A【解析】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可以从大小、形态、颜色等方面进行区分。
故选:A。
4.橘子皮上的“霉斑”是()A.真菌的菌落B.细菌的菌落C.一个霉菌D.一个细菌【答案】A【解析】微生物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营养物质,橘子上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水分等,适合微生物的生长,时间久了,使其数量大增,形成菌落,使橘子发霉,主要青霉,青霉属于真菌。
初三生物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试题答案及解析1.酸乳的标签上写明“2~6℃冷藏”,说明影响酸乳中微生物生活的主要因素是A.温度B.空气C.水D.光【答案】A【解析】细菌外面有荚膜保护,遇到不良环境时看可以形成芽孢来度过不良环境,有些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芽孢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抗性强,对高温、紫外线、干燥、电离辐射和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都有很强的抵抗性,个体微小,生殖能力强,因此细菌真菌分布广泛,细菌真菌没有叶绿体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因此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所以酸乳的标签上写明“2~6℃冷藏”,说明影响酸乳中微生物生活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2.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提出了甲、乙两个探究方案如下:(每套培养皿中放等量来自同一木头的锯木屑,且保持湿润.)请分析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你认为方案更能说明问题,并简述理由:.【答案】乙;设计了对照实验、控制了单一变量、排除了无关因素的干扰.【解析】由题干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应设置是否存在该种细菌,方案甲内不能确定细菌种类.方案二中单一变量为是否接种该种细菌,同时控制环境条件是无菌条件保持了变量一致.故乙方案更能说明问题.因其设计了对照实验、控制了单一变量、排除了无关因素的干扰.【考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3.(5分)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进行探究,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示的探究实验:(1)甲同学洗手后在培养基上按了一下,并迅速盖上培养皿盖。
这种将手上少量细菌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叫作。
设定实验温度为28℃的理由是。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并不完善,为了更充分探究“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你修改后的实验步骤是。
5.4.1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分层作业1.放久的馒头会长出“白毛”或“黑毛”,“白毛”或“黑毛”属于()A.酵母菌B.病毒C.霉菌D.细菌【答案】C【解析】放久的馒头会生出“白毛”或“黑毛”,这是由霉菌引起的,霉菌等真菌往往以菌丝体在寄生的馒头等物质上扩展蔓延形成菌落。
故选C。
2.下列关于菌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菌的菌落一般比真菌的菌落小B.肉眼能看见的一大堆细菌或真菌就叫做菌落C.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D.只要条件适宜,无需人工培养,在自然条件下也可以形成菌落【答案】B【解析】细菌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多为白色,A正确;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B错误;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C正确;只要有合适条件,无需人工培养在自然条件下也可以形成菌落,D正确。
故选B。
3.培养基上出现了几种不同类型的菌落,哪种是细菌的菌落()A.菌落大,呈青绿色B.菌落小,表面光滑黏稠C.菌落大,呈绒毛状D.菌落大,呈褐色【答案】B【解析】细菌的菌落菌落小,表面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故选B。
4.真菌菌落特征是()A.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B.表面光滑黏稠C.菌落比较小D.表面粗糙干燥【答案】A【解析】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的是真菌菌落,不是细菌菌落,A正确;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的是细菌菌落,BD不正确;真菌菌落一般比较大,菌落比较小的是细菌菌落,C不正确。
故选A。
5.下列关于菌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可呈现出红、褐、绿等不同颜色B.细菌菌落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C.只要有合适条件,不需要人工培养,在自然状态下也可以形成菌落D.细菌的菌落一般比真菌的菌落大【答案】D【解析】真菌菌落,较大,形态为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颜色有红、褐、绿、黑、黄等;细菌的菌落,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大多白色,AB正确;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
初中生物练习题之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初中生物练习题之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八年级生物复习提纲2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2、列表细菌和真菌菌落的不同大小形状颜色细菌菌落小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白或黄真菌菌落大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红、褐、绿、黑、黄3、细菌、真菌生活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水分。
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有些细菌和真菌要氧气生活,有些不要。
如:酵母菌发酵不要氧气,是无氧呼吸,乳酸菌制酸奶也不要氧气。
(1)、配置培养基:琼脂(常用材料)+营养物质(牛肉汁或土壤浸出液、牛奶等)。
为菌类提供营养物质、水分。
4(2)、高温灭菌:杀死培养基和培养皿的菌。
减少实验误差(3)、接种:将菌类接在培养基上(4)、恒温培养:说明菌类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5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广泛6、炎热的夏季,食物容易腐败,得胃肠炎的人很多,原因是:炎热的夏季,空气湿度大,温度高,适于细菌、真菌的繁殖和生长,食物保存不当或时间过长,就会因被细菌、真菌污染而变质,人们吃了变质的食品就会的胃肠炎。
7洗净晾干的衣服不会长霉,而脏衣服脏鞋就容易长霉,原因是:洗净晾干的衣服清洁干燥、缺乏营养物质,不适合真菌的繁殖,所以洗净晾干的衣服不易长霉;反之,脏衣服给真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因此脏衣服容易发霉。
8制作泡菜时加盖后用水封口,其目的是不让空气进入坛内,而保持坛内缺氧环境,因为乳酸菌只有在缺氧或无氧环境下才能把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乳酸。
第二节细菌⑴列文·虎克--第一个发现细菌的人。
⑵法国的巴斯德进行了”鹅颈瓶”实验,证实细菌来自于空气。
该实验的变量是细菌。
他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发现乳酸菌和酵母菌;保存酒和牛奶的方法--巴氏消毒法;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以杀死芽孢为标准)⑶细菌很小,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只有一颗小米粒大,单细胞,用高倍显微镜和电镜观察⑷形状:呈球、杆、螺旋状(可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5]细菌的结构:如下图(从外到内识记):特殊结构:鞭毛和荚膜;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集中区域(即无成形的细胞核,是细菌区别与其他生物细胞的主要区别)⑹营养方式(异养):大多数的细菌靠现成的有机物来养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⑺细菌生殖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分裂生殖、20-30分钟一次。
细菌分布的习题及答案细菌分布的习题及答案细菌是一类微小的单细胞生物,它们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并且在我们的身体内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细菌的分布和生态特征对于我们认识这个微观世界以及防止疾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提出一些关于细菌分布的习题,并给出相应的答案。
习题一:细菌主要分布在哪些环境中?答案:细菌可以存在于各种环境中,包括土壤、水体、空气、动植物体表面以及人体内部等。
它们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并且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生存策略。
习题二:细菌在人体内的分布情况如何?答案:人体内存在着大量的细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肠道中的菌群。
肠道菌群对于人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参与食物消化、维持免疫系统平衡以及合成某些维生素等。
此外,细菌还存在于皮肤、口腔、呼吸道等部位,它们与人体共生共存,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引发疾病。
习题三:细菌的传播途径有哪些?答案:细菌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食物水源传播等。
在空气传播中,细菌通过空气中的微小颗粒或飞沫悬浮在空气中,然后被人体吸入。
飞沫传播是指细菌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进入空气中,然后被他人吸入。
接触传播是指细菌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他人体内。
食物水源传播是指细菌通过食物或水源进入人体,这种传播途径在食物卫生不达标的情况下尤为常见。
习题四:如何预防细菌的传播?答案:要预防细菌的传播,首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面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等。
其次,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定期清洁和消毒居住和工作环境。
此外,要注意食品安全,选择新鲜的食材,正确加工和储存食物,避免食用过期或不洁食物。
最后,接种疫苗也是预防某些细菌疾病的有效方法。
习题五:细菌的分布与环境因素有关吗?答案:是的,细菌的分布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不同的细菌对于温度、湿度、酸碱度、氧气浓度等环境条件有不同的适应性。
例如,一些细菌可以在高温环境中生存,而一些细菌则对低温环境更为适应。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课后检测一、单选题1.小明在做“探究细菌、真菌的分布”实验时,用无菌棉棒擦拭指甲缝,然后轻轻地在培养基上涂抹,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他发现不属于真菌菌落的是()A.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B.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的颜色C.菌落比较小,表面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D.菌落比较大,有时表面呈现不同的颜色【答案】C【详解】细菌的菌落比较小,表面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一般是白色、透明,黄色,颜色比较淡;真菌的菌落相对要大一些,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一般有绿色、黑色、褐色、黄色、绿色等多种颜色。
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2.下列环境中最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的是()A.潮湿的泥土B.干燥的沙土C.干净的衣服D.潮湿的大米【答案】D【详解】A.潮湿的泥土有机物不如食品丰富,因此不是最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故A不符合题意。
B.干燥的沙土,缺少水分以及有机物,因此不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故B不符合题意。
C.干净的衣服,缺少有机物,因此不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故C不符合题意。
D.潮湿的大米,有机物最丰富而且含有水分,因此最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下列环境中,细菌和真菌分布较多的是()A.海啸肆虐后的废墟B.活化的火山口C.干旱的沙漠D.寒冷的北极冰川【答案】A【详解】A.海啸肆虐后的废墟,满足了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的条件,有利于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因此细菌和真菌较多,A符合题意。
B.正在喷发的火山口,由于温度较高,不适于细菌、真菌生长,因此细菌真菌较少,B不符合题意。
C.干旱的沙漠不利于细菌、真菌吸收水分,甚至失水,细菌、真菌较少,C不符合题意。
D.寒冷的北极冰川,温度极低,不利于细菌、真菌生长,细菌真菌较少,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下列哪项不是细菌和真菌生活必需的基本条件A.充足的阳光B.适宜的温度C.一定的生存空间D.水和营养物质【答案】A【详解】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和一定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