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406.00 KB
- 文档页数:8
八年级生物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三节社会行为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周第9 课时年级初二年级课题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三节社会行为备课备课人授课模式自主导学式课型预展型学习目标1、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明确社会行为的特征;说出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2、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群体中合作交流的重要性,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核心贴士1、动物的群体生活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
2、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
学习活动安排一、自学环节(5′)1、营群体生活带动物有、、、、和、等,它们的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
2、动物行为的特征: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有的群体还形成。
3、阿尔卑斯狒狒群体中,根据个体、、和的不同排成等级次序。
“首领” 优先享有和,优先选择,并负责指挥整个群体的活动,与其他共同保卫这个群体。
4、将白蚁群体成员与其职能相匹配1、雌蚁 A专司蚁穴的保卫2、雄蚁 B 筑巢、喂养雌蚁、雄蚁和兵蚁3、工蚁 C 与雌蚁交配4、兵蚁 D专职“产卵机器”5、群体中信息的交流: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随时。
动物的、和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6、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这种现象叫做。
7、群体生活的动物传递信息的方式有三种:蝶、蛾类昆虫的体表腺体能分泌性外激素。
是依靠传递;黑长尾猴发现危险时会发出叫声,是依靠传递;蜜蜂发现食物后,跳圆形舞或“8”字摆尾舞,是靠传递。
8、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是普遍存在的。
正是由于和的、的存在,使生物之间错综的联系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二、观察环节(5′)观察模型。
三、展示环节(10′-15′)1、展示自检内容。
2、展示组内探究的过程以及得出的结论。
四、巩固环节(5′):对本节的基本内容加以巩固,学生间互考。
五、检测环节(8′-10′)1、生物圈中的动物具有许多复杂的行为,其中具有社会行为的一组是:①蚂蚁②蜜蜂③青蛙④蝴蝶⑤猴⑥象A、①②⑤⑥;B、②③⑤⑥;C、①④⑤⑥;D、①②④⑤。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复习教案一、复习目标1、掌握动物的运动、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社会行为的有关知识。
2、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完成有关的练习题二、复习重点掌握动物的运动、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社会行为的有关知识。
三、复习难点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完成有关的练习题四、复习过程(一)、投影出示复习目标。
(二)、投影展示复习提纲:1、动物是怎样运动的?2、什么是先天性行为?什么是学习行为?3、如何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4、什么是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有哪些特征?5、动物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有哪些方式?(三)、指导学生自学要求学生依据复习提纲阅读课本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合作,解决提纲中的问题。
(四)、学生自学完毕后交流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适时点评,并将本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1、动物的运动是由于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完成动作都需要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当然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分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形成生来就有的本能不是生来就有的,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获得途径由遗传物质控制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适应性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进化趋势无脊椎动物主要的行为方式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在它们的全部行为活动中所占比重也越大3、社会行为是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这是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
4、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传递信息、用气味传递信息、用声音传递信息。
五、复习巩固后完成练习题。
1、骨的运动:骨的___的变化产生运动,骨的运动要靠___的牵拉。
2、骨骼肌的特性:骨骼肌有受___而___的特性。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与思考,能说出人及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2.通过自身体验和制作模型,能解释骨、关节和肌肉在运动中的配合。
3.认同动物的运动依赖一定的结构。
【重点难点】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和解释骨、关节和肌肉在运动中的配合。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42~45页一、【运动系统的组成】课文P42~431.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如蚯蚓的____,鱼的游泳,鸟的飞行,哺乳动物的_____、_____、____等。
2.运动系统主要是由____、____和____组成的。
骨与骨之间通过___等方式相连形成_____,附着在其上的肌肉称为_____。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和组成的。
3.观察关节示意图,它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周围由_________包裹着,内部形成_______的________。
关节腔内含有_______,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_______。
4.肌肉中间较精的部分叫_______,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______,它可绕过_____连在_______的骨上。
二、【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课文P44~455.骨的位置变化产生_____,骨本身是不能运动,它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____。
骨骼肌受____传来的刺激_____时,会牵动骨绕___活动,躯体的相应部位会产生运动。
6.骨骼肌只能收缩骨改变位置,而___将骨复位,骨的复位要靠____骨骼肌的收缩牵拉,可见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__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7.当肌收缩,肌舒张时,肘部弯曲;肌收缩,肌舒张时,肘部伸展。
8.人体的骨骼由___块骨连接而成,约占体重的20%。
骨与骨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三种:①头部颅骨之间的_____连接;②脊椎骨之间以____相边连,属____连接;③其他骨之间多以____(也叫活动连接)相连。
人体内的骨骼肌有___多块,约占体重的40%。
学习目标:1.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
2.说出运动系统的组成3.解释出骨、关节、肌肉的协作关系4.说出运动对生物生存的意义学习重难点:重点: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难点: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学习方法指导:观察法、比较法学习链接:空中飞行的动物适合飞行的特点总的说有两大方面:一是外部形态特征;二是内部结构特征。
学习过程:一、新课导入:学习过程“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使人强身健体,工作,学习精力充沛,纵看现在的体坛已远远地走向世界。
号称当代东方巨人的球星姚明,百米跨栏世界冠军刘翔,还有中国的杂技艺术,其技术含量之高,难度之大,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可比拟。
无论哪种形式的运动,必须靠运动系统中各器官的协调配合,让我们了解其中的奥秘吧!二、自学提纲1哺乳动物具有发达的运动能力,有利于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2. 动物行为的产生主要受的控制,也受的控制。
二者共同协调,相辅组成。
三、研讨根据上图回答下列有关关节的问题:(1)图中的④主要由构成,其内壁可分泌。
(2)(①)-----和(③)-------面覆盖有一层光滑的(②),可以增加关节运动时的,并可缓冲。
(3)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骨的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本身不能运动的。
骨的运动要靠。
(4)运动不仅靠来完成的。
它需要的控制和调节。
它需要,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1)会根据关节模式图标出他们的各自不同的名称;(如上图)2)懂得了运动是通过骨、关节、肌肉的协作产生的。
3)明白了运动对生物生存的意义:,。
四)、课堂达标:1.动物的运动是多种多样的。
如蚯蚓的,鱼的,鸟和昆虫的,陆地哺乳动物的、、等。
动物的运动都必须借助一定的器官。
2.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在的支配下,相关的多组肌群相互配合完成的。
3)动物具有发达的运动能力,有利于和,以适应的环境。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复习 导学案课型:总序第 案 主备:谢燕清 集体备课:谭春申 备课日期:9月27日 执行日期:【学习目标】1、了解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重要性。
2、能说出常见动物的运动器官和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3、理解动物如何产生运动、举例说出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和动物的社群行为对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4、举例说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自主复习】1、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方式有__传递信息、用__传递信息、用__传递信息。
2、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 、 和 三部分构成。
3、我们在做引体向上曲肘运动时,主要收缩的肌肉是( )A.肱二头肌B.肱三头肌C. 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D.关节囊4、一块骨骼肌可以看成是( )A.一个细胞B.一种组织C.一种器官D.一个系统5、给你一块骨,判断它是属于组织还是器官?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动物的行为复杂多样,主要包括 、 、 等7、动物的行为可分为 和 。
8、动物的运动并不仅靠运动系统,还需要什么的控制和调节。
A 、呼吸系统B 、消化系统C 、神经系统D 、循环系统9、动物的“学习”能力主要与动物的什么结构有关:A 、小脑B 、内分泌系统C 、大脑皮层D 、激素10、当香蕉被挂在高处,黑猩猩徒手拿不到时,它会尝试着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试分析回答:(1)黑猩猩的这种行为属于______行为.(2)刚出生不久的幼猩猩能否完成这种行为?(3)幼猩猩要完成这种行为,需要通过的积累和 而获得。
(4)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 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 的基础上形成的。
【合作探究】1、动物是怎样运动的?2、什么是先天性行为?什么是学习行为?3、如何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4、什么是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有哪些特征?5、动物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有哪些方式?【检测点拨】依题号进行,评价小组与个人【本堂梳理】课堂小结【巩固拓展】《全品》第二章自我综合评价。
编写人:李小宁审核人:杨帆审批人:杨帆上课时间:2012年10 月17 日《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复习导学案【教学目标】1、掌握动物的运动、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社会行为的有关知识。
(重点)2、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完成有关的练习题(难点)预习案评价:【自学导航】【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自主复习:1、复习课本P28-41、勾画重点并完成自主复习、2、15分钟时间迅速识记。
3、课后给组长背诵。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或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
骨起杠杆的作用。
骨骼肌起动力的作用。
关节起支点的作用。
骨骼是由多块骨连结而成。
2、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
骨骼肌有受刺而收缩的特性。
3、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特别是伸、曲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4、双比自然下垂,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5、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可见,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6、骨、关节和肌肉的关系: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7、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下共同完成运动(能量来自有机物的分解)。
运动系统使动物有发达的运动能力,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8、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
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
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
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复习导学案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认真复习教材42---45页动物的运动一节,重点复习运动系统的组成、运动的产生两个知识点,完成下面的知识梳理:(时间:10分钟)1、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 和 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 ,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 。
2、运动系统由 和 组成,骨骼由 和 组成,在运动中,骨起到 作用,关节起到 作用,骨骼肌起到 作用。
3、右图是关节模式图,图中1是________,3是________,二者相对的面上有一层2________,具有减少______,缓冲______的作用;(二)是________;(三)是________,内有少量滑液,由________分泌的。
由图可以看出,关节结构具有既________又________的特点。
4、观察下图可以看出C 是 D 是 A 是 B 是 。
骨骼肌的特点:受刺激而 ;肌腱可以绕过 连在 。
第一个图是 动作,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
第二个图是 动作,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
5、 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牵动 绕 活动。
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 的调控,需要 、 、 等系统的配合。
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认真复习教材47---60页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社会行为两节,重点复习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以及社会行为的含义,完成下面的知识梳理:(时间:10分钟)1、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例如: 行为, 行为, 行为, 行为等等。
2、动物的行为根据获得的途径,可分为____ ____和________,前者是 就有的,由________决定的;后者是在_____的基础上,通过______的作用,由_______和________获得的,又叫________行为。
3、一般来说,动物越________,接触的环境越________,学习能力 ,形成的学习行为就越________;该种行为能使动物更好地______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对于动物的_____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1、2)复习目标:1 .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
2 .概述骨、关节、肌肉的协调配合。
3 .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复习提纲(一)(自主复习,5分钟)1 .运动系统的组成?各部分在运动中的作用?2 .关节的组成?为什么关节既牢固又灵活?肌肉的组成?3 .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如何协调配合?伸肘、屈肘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各是什么状态?4 .运动的完成依靠哪几个系统?自学检测(要求:脱离课本默写,注意字的书写) (1)关节是由关节头、关节窝、、和 组成。
(2)关节既牢固又灵活:使关节牢固的是 以及里外的;使关节灵活的是 以及由 __________ 分泌的、暂时储存在 内的。
(3)脱臼是指 从 中滑脱出来(4)关节炎是由于 发生病变,导致里的滑液变成脓液—L —— 一 A 5 .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动作 肱二头肌状态 肱三头肌状态屈肘伸肘说明: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需要肌肉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运动系统还需要其他系统的配合作用 神经系统:控制运动,提供运动的指令。
和 组成的。
其中起杠杆作用的是,关节的作用⑴骨骼肌由中间较粗的( (2)骨骼肌两端的 绕过 ⑶连接正确的是( ))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至少连在 ________ 块骨上)组成。
( )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 )绕( )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1.哺乳动物运动系统主要是由 是 ______ ,提供动力的是— 3.运动系统的组成一肌消化系统:提供肌肉收缩所需的能量。
呼吸系统:提供能量利用和转化时需要的氧。
循环系统:运输氧和养料,排除废物。
想一想:为运动提供能量的系统是?_____随学随练1.人的上臂以肩关节为枢纽,可做伸屈•旋转•环转等各种动作。
这说明关节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A •动力B •杠杆C •支点D •调节2.脱臼是指()从()中脱出来。
第三节社会行为【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观看录像、案例分析,能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
2.通过探究活动,阐明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重点难点】能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
【课时安排】1课时完成【导入新课】【自主学习】阅读课文54~58页一、【社会行为的特征】课文P54~561.蚂蚁、蜜蜂、猴、狒狒、象和鹿等营群体生物的动物,它们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____________,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形成一个社会,具有一系列的_______行为。
2.白蚁群体成员之间有______的分工,群体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蚁后的腹部膨胀得很大,是专职的“______________”。
蚁王具有_______能力,主要负责与蚁后交配。
工蚁承担了_______、_______、_______蚁后产下的卵、饲喂其他白蚁等大部分工作。
兵蚁则专司蚁巢的________。
2.有些哺乳动物的群体中存在_______。
在一群狒狒组成的“等级社会”中,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不同,排成等级次序。
作为“_______”的雄狒狒优先享受_______和_______,优先选择_______场所,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为,并要保卫这个群体。
3.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________,成员之间有明确的________,有的群体中还形成__________。
这是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
二、【群体中的信息交流】课文P56~584.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随时交流_______。
动物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黑长尾猴发现蛇或豹时发出的声音一样吗?______________。
5.没有信息交流,动物的个体之间就无法取得_______。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在群体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后代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学案人教新课标版【学习目标】XXXXX:1、描述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
2、概述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3、概述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4、探究实验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习重难点】1、重点:理解肌肉、关节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难点:理解运动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意义。
【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学上一章我们了解了动物的运动方式,如蚯蚓的蠕动,鱼的游泳、鸟的飞行,哺乳动物的行走、奔跑、跳跃等。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思考:动物是怎样完成这些动作的?(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任务一】描述和探究运动系统的组成。
(阅读观察与思考的内容,先思考再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解决以下问题)1、观察家兔的前肢骨和后肢骨,它们分别由哪些骨组成?前肢骨和后肢骨在外形上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区别?2、观察关节的模型,回答关节的结构是怎样的?这种结构对骨的运动有什么意义?3、你能联系自己的身体,举出几个关节的名称吗?我们在运动中应注意什么?4、一组肌肉与的两端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还是分别附着在不同的骨上,这对于运动有什么意义?【学习任务二】理解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阅读P30课文,思考回答以下问题)1、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但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是谁让它运动的呢?它的组成及特性是什么?2、骨骼肌是如何带动关节运动的呢?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功能分别是什么?3、屈肘和伸肘动作是如何完成的?体现了骨骼肌之间在在运动中存在什么关系?4、当人手提重物上楼时,上肢肌肉处于什么状态?手臂自然下垂时肌肉处于什么状态?5、动物只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运动吗?如果不是,还有哪些方面的参与?6、当你做剧烈运动时身体会有哪些变化?这说明什么问题?【学习任务三】概述动物运动的意义。
(联系实验,讨论交流并回答)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三)系统梳理,互动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惑?【自主检测】1、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的组成的叙述,准确的是( )。
5.2.1 动物的运动导学案
§5.2.1 动物的运动
二、预习检测:
1.存活繁殖后代运动
2.骨骨连接骨骼肌
3.关节头关节囊关节腔关节窝关节软骨
4.利于觅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使骨之间连接牢固,运动灵活。
2.肌肉的两端附着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至少要跨过一个关节,连接在两块骨上。
3.(1)结构:肌腱和肌腹骨骼肌有受刺激产生收缩的特性
(2)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牵引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产生运动。
4.收缩舒张肌肉间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运动
5.运动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他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需要各系统的紧密配合。
6.骨是运动的杠杆;关节是运动的支点;骨骼肌是运动的动力。
(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时收缩,牵引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产生运动。
)
六、课堂反馈检测:
1B;2C;3D;4C;5AC;
6.(1)屈肘伸肘(2)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舒张收缩(3)[①]肱二头肌 [②]肱三头肌 [②]肱三头肌 [①]肱二头肌(4)舒张(5)协作。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1、2)复习目标:1.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
2.概述骨、关节、肌肉的协调配合。
3.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复习提纲(一)(自主复习,5分钟)1.运动系统的组成?各部分在运动中的作用?2.关节的组成?为什么关节既牢固又灵活?肌肉的组成?3.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如何协调配合?伸肘、屈肘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各是什么状态?4.运动的完成依靠哪几个系统?自学检测(要求:脱离课本默写,注意字的书写)1.哺乳动物运动系统主要是由、和组成的。
其中起杠杆作用的是,关节的作用是,提供动力的是。
2.3.运动系统的组成--肌肉(1)骨骼肌由中间较粗的()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组成。
(2)骨骼肌两端的绕过至少连在块骨上(3)连接正确的是()A B4.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绕()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说明: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需要肌肉间的。
5.运动系统还需要其他系统的配合作用神经系统:控制运动,提供运动的指令。
动作肱二头肌状态肱三头肌状态屈肘伸肘12543(1)关节是由关节头、关节窝、、和组成。
(2)关节既牢固又灵活:使关节牢固的是以及里外的;使关节灵活的是以及由分泌的、暂时储存在内的。
(3)脱臼是指从中滑脱出来(4)关节炎是由于发生病变,导致里的滑液变成脓液消化系统:提供肌肉收缩所需的能量。
呼吸系统:提供能量利用和转化时需要的氧。
循环系统:运输氧和养料,排除废物。
想一想:为运动提供能量的系统是?。
随学随练1.人的上臂以肩关节为枢纽,可做伸屈·旋转·环转等各种动作。
这说明关节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A·动力B·杠杆C·支点D·调节2.脱臼是指()从()中脱出来。
A·关节窝B·关节囊C·关节头D·关节腔3.下图为人的屈肘运动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⑴当你做屈肘运动时,[1]处于状态,[2]处于状态。
第二章动物地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地运动(学案)教师寄语:生命在于运动!学习目标:1、了解动物各种运动方式,知道动物所进行地一系列有利于生存和繁衍地活动,都是动物行为.重点是理解动物地运动系统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然后通过做屈肘、伸肘动作,体会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地活动状态,理解骨、关节和肌肉地协调配合,并与机械杠杆活动原理进行类比,充分理解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难点是运动地完成除骨、关节和肌肉地协调配合,还依赖于其他系统地控制、调节或配合.2、认识动物地运动依赖于一定地结构,.3、能举例说明运动对动物生存地意义.知识点精讲:一、在非洲草原上,一头母狮正在悄悄地潜近斑马群,这时,斑马会群起反击吗?孔雀开屏、仙鹤起舞、大雁南飞、蜜蜂采蜜等都是动物地行为,动物地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地动作.动物地运动依赖于一定地身体结构.(一)运动系统地组成:1、由已学动物地一些运动方式,想到动物是怎样完成这些动作地呢?由自己做屈肘伸肘动作,从而猜想运动系统地组成;2、观察教材29页家兔地骨骼和关节模式图,并结合实物说出关节地组成?体会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地作用.3、取哺乳动物地前肢或后肢观察肌肉、关节、骨三者位置关系,思考骨骼肌在骨上地分布有什么特点?(二)骨、关节与肌肉地协调配合:1、了解肌肉结构及其特性.①骨骼肌由肌腹和肌腱两部分组成,肌腱绕过关节连在不同骨上.②骨骼肌有受刺激产生收缩地特性.骨骼肌受神经传来地刺激时,就会牵引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产生运动.2、每个学生做屈肘伸肘动作,体会运动地产生过程,同时用另一只手触摸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感受二者地变化.这说明了什么?答: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正好相反,说明肌肉间地相互配合才能完成运动.3、快速做下蹲运动,在运动中感受呼吸加快,心跳加速等身体地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各类动物地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地调节和控制下完成地.除受神经系统地调节外,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地参与配合.这就体现了生物体地整体性和统一性.(三)拓展创新1、你能用一句话概括骨、关节和肌肉在运动中地作用吗?2、某人因脑部外伤,结果出现了下肢瘫痪,下肢并没有受任何损伤.这是怎么回事?3、某人直臂提取一桶水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地状态是收缩还是舒张?答: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交替收缩和舒张,可引起肘关节地屈伸.当人直臂提水时,处于单纯伸肘状态,但同时,还需用力才能将重物提起,所以,这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必须同时收缩才能完成直臂提水这一动作.例题1 哺乳动物地运动系统是由()组成.A、骨和肌肉B、骨骼和肌肉C、关节和肌肉D、骨和关节变式训练:1、某人右上肢瘫痪,是由于().A、肩关节、肘关节不够灵活B、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受到损伤C、肌肉内地血管受损D、支配右上肢地神经受损2、你地屈肘动作地产生是由于()地结果.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二、课程延伸(一)蚂蚁是营群体生活地昆虫.每个群体中有蚁后、雄蚁和工蚁.蚁后地主要职能是产卵、繁殖后代;雄蚁地职能是与蚁后交配;工蚁地主要职能是筑巢、觅食、护卵、饲喂幼蚁、保卫等.根据动物地行为为特点,分析回答.(1)蚁群中数目最多地是_______,繁殖后代地是_______.(2)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后,会迅速返回巢穴.不一会儿,一大群蚂蚁排着长长地队伍,“浩浩荡荡”地奔向食物所在地地点,蚂蚁不会发声,他靠_______传递信息.(3)小明说:“像蚂蚁这样地群体中地分工合作需要随时交流信息.”你认为小明说地对吗?答:_______(4)像蚂蚁一样营社群生活地队伍很多,请举出其中一例.答:如_______(二)我们知道地球上地动物种类繁多,各有各地生活方式,有独居地,也有营群居生活地,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以下问题,整理成体系列到黑板上,比一比哪组做得更多更好.1.你们知道有哪些动物是营群体生活地吗?2.这些群居动物内部不同成员之间是如何分工合作地?(三)社会行为地特征(1)什么是社会行为?动物生活,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共同维持群体地生活.(2)举例说明社会行为有哪些特点?(1)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地组织;(2)成员之间有明确地分工;(3)有地群体还形成等级制度.2、分析一群金丝猴地群体生活(1)有一个最占优势地雄猴,是.(2)有下级、和.(3)首领地优势: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4)首领地职责:负责指军整个社群地行动,并与其他雄猴共同保卫这个群体,这就是一个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地不同,排成地等级社会.(四)群体中地信息交流1、探究:蚂蚁地通讯阅读教材第39-40页,结合自己地经验拟定探究计划,完善计划,成员分工,自主探究.(1)提出问题:蚂蚁是通过气味交流信息吗?(2)作出假设、制定计划.(3)小组内对探究计划进行讨论和完善.(4)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讨论:①蚂蚁地通讯是依靠气味吗?答:蚂蚁地通讯方式之一是靠气味,即利用嗅觉,嗅觉感受器分布在触角上.此外,蚂蚁也会利用触角地触觉功能相互沟通.②通讯在社会行为中有什么意义?答:(1)蚂蚁地通讯方式之一是靠气味,即利用嗅觉,嗅觉感受器分布在触角上.此外,蚂蚁也会利用触角地触觉功能相互沟通.例题2 具有社群行为地一组动物是()①蚂蚁②菜粉蝶③蜜蜂④狒狒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变式训练:1.下列不属于动物地信息交流方式地是()A.蜜蜂地舞蹈动作 B.鸟类地各种鸣叫声C.蜂王释放地特殊分泌物 D.乌贼受到威胁释放地墨汁2.蜜蜂地群体是一个社群,是因为()A.蜂群中蜜蜂数目很多 B.蜂群中不同成员之间有分工C.蜂群中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D.蜜蜂聚集在一起可以防御敌害课堂练习1、下列各项中正确地是().A、骨骼肌地组成包括中间地肌腱和两端地肌腹两部分B、骨地运动要靠骨骼肌地牵拉C、动物地运动只靠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地控制和调节来完成D、所有动物地体内都有骨骼2、人地上臂以肩关节为枢纽,可做伸屈、旋转、环转等各种动作.这说明关节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A、动力作用B、杠杆作用C、支点作用D、调节作用3、下列关节中,灵活性最大地是().A、踝关节B、肘关节C、肩关节D、膝关节4、当下肢地伸肌群和屈肌群交替舒缩时,身体姿势不可能是( ).A.跑B.跳C.行走D.立正5.一个白蚁地社群中,其职能为建筑蚁巢,喂养雌蚁、雄蚁、幼虫和兵蚁地是A.雄蚁B.雌蚁 C.工蚁D.兵蚁6.下列不属于动物地信息交流方式地是A.蜜蜂地舞蹈动作B.鸟类地各种鸣叫声C.蜂王释放地特殊分泌物D.蜥蜴遇到敌害,断掉尾巴家庭作业:非选择题1. 某人下肢肌肉萎缩,但这些肌肉并没有受过外伤,造成肌肉萎缩地原因可能是.2、下图是人体地关节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脱臼是许多人都曾有过地经历,脱臼是指[ ]______从[ ]______中脱落出来地现象.当我们做运动时,关节腔中地液体能减少两骨之间地摩擦,关节软骨可缓冲两骨之间地撞击力.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地是[ ]__ _.(2)骨地运动要靠_______地牵拉;当________受到神经传来地刺激时,就会牵动_______绕_______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3.小明喜欢用哑铃锻炼上肢.请据下图分析回答问题.(1)图A表示_________动作,图B表示动作_________.①表示________,在图A中处于_______状态;②表示______则同时处于_______状态;图B中①和②地状态分别是_______和_____.刘春红是奥运会举重冠军,当她抓起杠铃时,她上臂地肌肉中,处于收缩状态是[ ]______,处于舒张状态地是[ ]____,当她将杠铃成功举过头顶稳定地那一刻,处于收缩状态是[ ]_____,处于舒张状态地是[ ]______.当你双手自然下垂时,感觉到比较轻松,是因为①②均处于_____状态.(5)以上实例说明任何动作都反映出各种肌群之间地___________关系.4.昆虫传递信息地主要形式,是利用灵敏地嗅觉器官识别一些信息化合物.昆虫利用气味传递信息地方式,叫做“化学语言”.雌蛾用腹端腺分泌地性引诱外激素气味作为呼唤配偶地“甜言蜜语”,能被距离数百米以外甚至千米左右地雄蛾所感知.蜜蜂习惯过“大家庭”生活,其“家庭成员间地通讯联系”,甚至各种级别地分化和形成,不少与“化学语言”有关.请回答:什么是昆虫地“化学语言”?雌蛾能释放什么物质来作为“化学语言”?5、设计实验蚂蚁地通讯阅读教材第39-40页,结合自己地经验拟定探究计划,完善计划,成员分工,自主探究.(1)提出问题:蚂蚁是通过气味交流信息吗?(2)作出假设:(4)实施计划:。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年级:八年级主备课人:胡翠容审稿:八年级生物组课型:新授课时间:2013年月班级:姓名: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运动系统数由哪些部分组成的?2、骨、关节、肌肉是怎样协调配合完成动作?3、运动对于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二、预习自测题1、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和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
2、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
3、动物的运动方式各种各样,例如蚯蚓的运动方式是;鱼的运动方式是;鸟的运动方式是;哺乳动物的运动方式有等(任意填两种)。
4、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和。
骨与骨之间通过_____等方式相连形成_____,_______附着在骨骼上。
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叫,_____可绕过_____连在不同的骨上。
5、关节的结构包括:、、、、。
关节周围由包裹着,内部形成密闭的。
关节腔内含有,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
6、骨的_____变化产生运动。
骨的运动要靠的牵拉。
骨骼肌具有的特性。
当骨骼肌受_____传来的_____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_____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7、一组骨骼肌只能_________骨改变位置,而不能将骨_____,骨的复位要靠另一组肌肉的收缩牵拉,可见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___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例如:屈肘时,________收缩,_________舒张,伸肘时,__________收缩,________舒张。
8、运动的完成,除了需要运动系统外,还需要的控制和调节,运动中能量的供应需要、、等系统的配合。
9、运动对生物生存的意义:哺乳动物靠_____支撑身体,骨在骨胳肌的牵拉下围绕着关节运动,使躯体能够完成各种_____,从而具有强大的_____能力,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________、争夺栖息地和_________,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10、水螅主要在水草上;蜗牛依靠_______缓慢爬行;蚯蚓缓慢_____;蝗虫能够_____,也善于_____;家鸽与飞行有关的_____非常发达,还具有轻而坚固的。
【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行课案【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运动系统的组成:1、以家兔为例,你能说出前肢骨和后肢骨的名称吗?2、观察教材42-43页家兔的骨骼和关节模式图,并结合实物说出关节的组成?哪些结构使关节具有牢固性?哪些结构使关节具有灵活性?3、为什么一组肌肉的两端总是附着在不同的骨上?骨、关节和骨骼肌在运动中分别起什么作用?4、完成教材P43讨论题。
学习任务二:骨、关节与肌肉的协调配合:1、骨骼肌由哪两部分组成?它有什么特性?骨、关节和肌肉如何协调配合完成运动?2.一组肌肉能收缩牵拉骨完成运动吗?为什么?做屈肘和伸肘动作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是怎样协调配合的?3、在剧烈运动的时候,你认为是不是只有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有哪些系统参与?对于动物来说,运动有何意义?检测案1、右图是关节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⑴.填写图中各部分名称:①②③④⑤(2)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出叫做________。
⑵尝试说出你自己身上的三个关节名称:。
2、右图为人的屈肘运动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⑴当你做屈肘运动时,[1]处于状态,[2]处于状态。
⑵如果你手提一桶水,容易感到累,这是因为[1]处于状态,[2]处于状态。
⑶由以上实例说明: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的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⑷屈肘动作符合杠杆原理,起支点作用的是()A.关节B.骨C.骨骼肌D.骨骼⑸由图中可知:骨骼肌两端的肌腱至少应固定在()A.一块骨上B.两块骨上C.三块骨上D.不能确定。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年级:八年级主备课人:胡翠容审稿:八年级生物组课型:新授课时间:2013年月班级:姓名: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能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能说明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3、学会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二、预习自主检测1、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如、、、、、、等。
2、从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和。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就有的,由动物体内所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结网、、等。
学习行为是指在的基础上,通过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而获得的行为,如:海豚顶球、等。
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3、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得以和后代;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学习行为越。
4、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和。
5、“”是常见的学习行为。
【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行课案【合作探究】阅读教材,组内同学讨论、研究共同完成下列任务:1.阅读教材P47-50,组内分析、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是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2)资料1—6中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哪种行为更具优越性?(3)分析资料3,试说说先天性行为有没有局限性?(4)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2.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
(1)探究的过程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2)完成教材P51的讨论。
引导学生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得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区别、意义、举例。
检测案1、下列各种行为中,与其他行为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马戏团的猩猩、猴子等动物会打篮球B狗看见手持木棒的人就吓得赶紧跑开C幼袋鼠出生后会爬进母兽的育儿袋内D家兔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出来索食2、“孔雀开屏”和“蜻蜓点水”分别属于动物的A. 攻击行为,防御行为B. 繁殖行为,繁殖行为C. 防御行为,攻击行为D. 防御行为,防御行为3、①被蜜蜂蛰过的猴子,不再取食蜂蜜;②失去雏鸟的红雀,饲喂张口求食的金鱼;③母鸡孵卵;④老鼠走迷宫而取到食物。
其中属于先天下行为的是()A. ①④B. ②③C. ②④D. ①③4、下列现象和典故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 望梅止渴B. 老马识途C. 杯弓蛇影D. 受烟熏而流泪5、动物具有“学习能力”,这有利于()A、找到食物B、逃避敌害C、找到配偶D、适应复杂的生活6、.蜂群中的工蜂在百花盛开的季节采集花粉和花蜜属于先天性的________行为。
7.鸟类占有巢区、筑巢、求偶、孵卵和育雏的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第三节社会行为年级:八年级主备课人:胡翠容审稿:八年级生物组课型:新授课时间:2013年月班级:姓名:一、预习提纲1、动物的社会行为具有哪些特征?2、动物群体中的交流对动物的生存具有什么意义?二、预习自测题1、像、这类营群体生活的动物,它们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它们形成一个社会,具有一系列的。
营群体生活的动物还有、、和等。
2、白蚁群体成员之间有,.群体中有、、和工蚁。
蚁后的主要职能是;雄蚁的职能是;工蚁的主要职能是;兵蚁则专司蚁巢。
3、狒狒群体的等级关系:(1)等级划分依据:个体、力量_____、健康状况和_________的不同。
(2)“首领”的权力和义务:①优先享有和;②优先选择_________,其他成员对它会做出表示_____的姿态,对它的攻击不敢反击;③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_____,并且与其他_______共同保卫这个群体。
4、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是: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成员之间有,有的群体中还形成。
5、动物的_____、_____和_____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在群体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6、动物的通讯:一个动物群体中的某个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_____,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_____。
7、动物个体间的通讯方式:蝶蛾类昆虫的_____,体表的腺体能分泌吸引雄虫的_________,此物质具有_______和特殊的_____。
雄虫靠_____上的___________感受到同种雌虫________的气味后,就会飞过来同雌虫_____。
8、性外激素的应用:(1)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_______,可以_____农业害虫。
(2)在田间施放一定量的_________,干扰雌雄虫之间的信息交流,使雄虫无法判断雌虫的位置,从而不能_____,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9、生物与环境的统一: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
正是由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存在,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行课案【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社会行为的特征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4-56页,组内讨论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是社会行为?说明社会行为有哪些特点?(2)分析一群阿尔卑斯狒狒的群体生活(注意首领的特点)作为群体中的“首领”,它优先享有和,优先选择,其他成员对它做出的姿态。
思考:1、羊群走路靠头羊,为什么?牧羊人又是怎么放牧的?2、同样是肉食动物,虎是单独生活的,狼却往往集结成群捕食猎物,这两种动物的捕食方式各有什么优势和不足?任务二:群体中的信息交流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第56页第2、3段,各学习小组内展开讨论,举例说明一些群体动物的信息交流方式。
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任务三:探究:蚂蚁的通讯阅读教材第56-58页,结合自己的经验拟定探究计划,完善计划,成员分工,自主探究:(1)捕获的蚂蚁是否来自同一蚁穴?饲养蚂蚁时应注意什么?(2)用什么样的木条做“桥”好?“桥”的粗细和长短对实验有影响吗?实验过程中能否直接用手移动呢?(3)完成教材P58讨论。
【学以致用】我们学习知识是为了使用它为人类造福,请同学们结合课本第58页第一段讨论:如何利用害虫的通讯方式消灭害虫?检测案1、不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A、鲫鱼B、象C、白蚁D、金丝猴2、狗外出时走很远也不会忘记回家的路,这是由于它出去时走不远就要撒尿,其目的是()A生理活动的需要 B留下气味做“记号”C与其他的狗沟通信息 D吸引异性的狗前来3、具有社会行为的一组动物是()①蚂蚁②菜粉蝶③苍蝇④蜜蜂⑤黑猩猩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4、在白蚁群体中,不具有生育能力,担负着建筑蚁巢,喂养雌蚁、雄蚁、兵蚁和幼蚁等职能的白蚁是()A、雄蚁B、雌蚁C、工蚁D、兵蚁5、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征不包括()A、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B、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C、群体内部成员各自独立生活D、群体内部成员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流6、下列几项动物行为中,不能起到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作用的是()A、蜜蜂的舞蹈行为B、鸟类的各种鸣叫声C、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D、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7、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蚂蚁是用那种语言进行交流的()A、舞蹈B、气味C、声音D、表情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年级:八年级主备课人:胡翠容审稿:八年级生物组课型:新授课时间:2013年月班级:姓名: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动物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有什么作用?2、动物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具有什么作用?3、动物对植物的生长、繁殖有什么影响?二、预习自测题1、生态系统包括阳光、___、______、_______等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