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
- 格式:ppt
- 大小:11.85 MB
- 文档页数:54
苏云金杆菌苏云金杆菌(简称Bt)是目前商业开发最为成功的微生物杀虫剂。
当前全世界每年生产的Bt制剂约有7000~10000吨,年销售额已达1.5亿美元,其中欧洲国家产量在2000吨左右,占欧洲国家生物农药总量的90%。
Bt制剂的研究与利用始于20世纪30年代,因其生产设备较为简单,使用比较方便,尤其是它可有效地防治150多种鳞翅目幼虫(其中有些是重要的经济害虫),因此,70年代以后,Bt制剂便成为防治农田和仓库害虫的重要生物杀虫剂之一。
美国环保局已将其指定为用于大田作物、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的主要生物农药,并将它用于仓库害虫的防治。
晶体或孢子的混合物进入敏感幼虫体内后,这种没有杀虫活性的原毒素被碱性肠液活化,并在中肠蛋白酶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有杀虫活性的δ-内毒素。
δ-内毒素能破坏幼虫肠壁的上皮细胞,使幼虫停止取食,从而中毒死亡。
幼虫致死的时间取决于昆虫种类和剂量。
使用苏云金杆菌杀虫剂注意事项温度:细菌生物农药杀虫剂的活性成分是蛋白质晶体和有生命的芽孢。
在低温条件下(15℃以下),蛋白晶体不易发生作用。
15℃以下或30℃以上使用Bt都基本无效,但在相对高温下更能发挥作用,一般在30℃左右时最好,害虫死亡速度较快。
湿度:细菌生物农药杀虫剂中细菌的芽孢喜欢潮湿环境,因此,在田间湿度越大药效越高。
阳光:阳光中的紫外线对芽孢有杀伤作用。
所以,喷施细菌生物农药最好再傍晚或阴天进行。
雨水:喷施细菌生物农药后短期内,如遇大雨,会降低药效。
本品对蜜蜂有毒,对家蚕高毒;对鱼类等水生生物有毒。
不能与内吸性有机磷杀虫剂或杀菌剂混合使用。
对人、畜无毒,使用安全。
选择性强,不伤害天敌。
不污染环境,不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连续使用,无残毒,不易产生抗性。
害虫在早期一龄、二龄时防治(要求加强田间观察,每周田间调查2~3次),效果好,但对取食量大的老龄幼虫往往比食量较小的幼虫作用更好,甚至老熟幼虫化蛹前取食菌剂后可使蛹畸形,或在化蛹后死亡。
苏云金杆菌杀虫剂苏云金杆菌简称Bt,是包括许多变种的一类产晶体芽孢杆菌。
可用于防治直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特别是鳞翅目的多种害虫。
目前世界上研究最深入, 应用最广泛的微生物杀虫剂, 对人畜安全, 不伤害控制害虫群体的天敌, 不污染环境, 是生物防治害虫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适合农作物虫害的综合防治。
苏云金杆菌是一种微生物源低毒杀虫剂,以胃毒作用为主。
该菌可产生两大类毒素,即内毒素(伴胞晶体)和外毒素,使害虫停止取食,最后害虫因饥饿和死亡而外毒素作用缓慢,在蜕皮和变态时作用明显,这两个时期是RNA合成的高峰期,外毒素能抑制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
该药作用缓慢,害虫取食后2天左右才能见效,持效期约1天,因此使用时应比常规化学药剂提前2~3天,且在害虫低龄期使用效果较好。
由于苏云金杆菌制剂的杀虫活性物质是一种毒性晶体蛋白与活菌的混合物, 其防效易受强光、温度和雨水的影响。
最适宜使用苏云金杆菌的温度是24~32℃, 不适宜温度为13~17℃, 雨水主要影响施药的残效期。
使用苏云金杆菌杀虫剂一定要在阴天或晴天下午4点以后施药于害虫危害部位。
对鱼类、蜜蜂安全,但对家蚕高毒。
苏云金杆菌一般对暴食叶片的鳞翅目害虫防效好, 对结苞、卷叶、钻蛀性害虫防治技术性强。
如: 2 代棉铃虫发育世代较整齐, 前代成虫产卵主要在棉株嫩尖上, 且初孵幼虫有食卵壳的习性, 防治2代棉铃虫, 主要喷在棉株顶部嫩叶正反面, 即可达到防治效果。
稻纵卷叶螟幼虫两龄前结苞较松, 傍晚转苞危害, 防治它应在其幼虫2 龄前, 傍晚施药。
玉米螟幼虫在玉米心叶末期, 有群聚喇叭口内危害习性,只要用苏云金杆菌对着喇叭口喷雾或拌毒土撒施入喇叭口内即可。
小菜蛾( 吊丝虫) 幼虫2 龄前, 喜在十字花科作物叶背群聚食叶肉, 这是防治的最适期。
豆荚螟, 本着治花不治荚的原则, 在日出前重点喷在蕾、花、嫩荚和落地花上。
第2 代茶毛虫的初孵幼虫,有群聚叶背取食叶肉习性, 用苏云金杆菌防治应掌握这一时机。
微生物杀虫剂苏云金芽孢杆菌(Bt)的研究现状及应用作者:高成华来源:《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5年第06期苏云金杆菌又称苏云金芽胞杆菌,简称Bt。
苏云金杆菌的发现,为人们利用微生物消灭植物病虫害提供了美好的前景。
化学杀虫剂的长期使用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破坏,而害虫种群的抗药性也日益提高,因此生物杀虫剂因为其“绿色环保”的特点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现在,人们已经用发酵罐大规模地生产苏云金杆菌并制成粉剂或可湿剂、液剂,应用于农业,对100多种害虫有不同的致病和毒杀作用。
苏云金芽孢杆菌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生物杀虫剂。
本文简要介绍作为生物杀虫剂的Bt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和应用情况。
研究历史[1]1901年,日本学者石渡繁胤(Ishiwata Shigetane)从虫尸体液中分离出苏云金杆菌猝倒变种(Bacillus.thuringiensis var.sott)成为苏云金杆菌研究的起点[2]。
1911年,Berliner发现一杆菌,并详细描述了该菌的形态和培养特征,定名为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指明苏云金杆菌含伴孢晶体(Paraspora crystl)[3]。
1938年,苏云金杆菌商品化,用于防治地中海粉螟。
20世纪50年代许多国家进行了商业性生产。
1953年,Hannay第一次发现苏云金杆菌的杀虫活性与伴孢晶体有关,并和Fitz-James于1955年证实,伴孢晶体是一种蛋白质。
1981年,Schnept和Whiteley首次将HD21菌株伴孢晶体的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中,并得到表达。
20世纪60年代用血清学技术进行Bt的鉴定和分类。
自二次世界大战后,苏云金芽孢杆菌被广泛使用,至今已有60多年[4]。
由于其推广力度以及人们的农药使用意识的传统观念限制,目前生物农药仅占全部农药市场份额很少一部分,从此可看出,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剂任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从崖城农田土壤中发现一种具有杀死植物害虫功能的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崖城高级中学高一(1)班龚彩秀指导老师:翟鸿武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在一本生物杂志上接触到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当时的我觉得很神奇——它能杀死农作物害虫。
人类从刀耕火种以来,一直备受害虫的威胁,给人类的生活造成了多种危害,其中虫害是威胁农作物高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全世界每年因此损失约数千亿美元,每年世界上因虫害而造成的农产品损失估计为13%。
在我国,水稻每年因虫害减产10%以上,小麦减产近20%,棉花产量损失达20%~30%。
为了控制农林病虫害,人们不得不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但长期大剂量地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致使多种害虫对化学杀虫剂产生了一定的抗性,因此不但不能有效地控制害虫,结果还面临着三大难题无法解决,①环境污染,残毒上升,人畜均遭毒害;②用药浓度不断提高,防治费用不断增加,不得不无休止地研制新农药;③杀伤天敌,破坏了生态平衡,引起害虫再猖獗和次虫害虫大爆发,导致自然界中恶性循环。
苏云金芽孢杆菌由于能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对多种农林害虫具有特异性杀虫毒力的生物活性蛋白,并能由此生产相应的微生物杀虫剂来用于害虫生物防治而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
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实践证明,与化学农药等其他类型的杀虫剂相比,Bt杀虫剂具有杀虫特异性强,对人、畜及非目标昆虫无毒副作用;安全性能好,不污染环境,由于具有多种类型的杀虫晶体蛋白,昆虫难以产生抗性或产生抗性较缓慢;具较低的生产成本等优点。
目前已推广使用的表达Bt毒素基因的转基因植物都有较为显著的抗虫性能,在大田栽培中无需或只需喷洒少许化学杀虫剂,从而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因此苏云金芽孢杆菌作为新型生物农药解决了一个长期以来让无数劳动农民头痛的问题。
而对生物有着浓厚兴趣的我对它有种相识恨晚的感觉,而这次的“科技创新”活动让我坚定了对它认识的决心,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开始了我的创新实验。
苏云金杆菌杀虫剂的特点及应用苏云金杆菌是目前世界上研究最深入, 应用最广泛的微生物杀虫剂, 对人畜安全, 不伤害控制害虫群体的天敌, 不污染环境, 是生物防治害虫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适合农作物虫害的综合防治。
1.苏云金杆菌杀虫剂有利于虫害的生物控制研究,防治后调查生防田主要捕食性昆虫天敌比化, 主要捕食性1∶200 以上水平, 可将防治伏蚜时间推迟10~15d, 减少防治1~2 次。
2.苏云金杆菌杀虫剂控制虫害的后效作用以低剂量苏云金杆菌饲喂棉铃虫3 龄幼虫和成虫, 结果发现Bt. 对幼虫及成虫存在明显的后效作用, 即幼虫和成虫的生长、发育、繁殖受到明显抑制。
1985 年在广西隆安县从未施过Bt 菌剂的柑桔园中喷洒Bt 菌剂Bt5a5b。
1986 年对该园的土壤和柑桔叶片取样分析, 结果表明, 施菌区土壤及叶片的Bt5a5b检出率均高于不施菌剂的对照区。
1987 年检测果园的鳞翅目害虫, 施菌区活虫的Bt 检出率为51.4%,其中Bt5a5b 占60.2%; 死虫的Bt 检出率为81.3%, 其中Bt5a5b 占67.1%。
对照区活虫Bt 检出率为20.5%, 其中Bt5a5b 占34.3%; 死虫的Bt 检出率为35.7%,仍残留一定量的Bt,3.性据冯夏等报道,基因控制,生物测定发现: 用)2 龄幼虫和取食人工饲料正, 毒效高2 倍多。
在大田试验示范中, 用苏云金杆菌制剂在棉铃虫卵孵高峰期防治1 次,3d 后,根据田间幼虫实际残留量, 再用化学杀虫剂防治, 可提高防效15%~25%。
福建农林大学植保系吴刚等人对苏云金杆菌预处理小菜蛾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增效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 苏云金杆菌预处理抗性小菜蛾幼虫后, 其对甲胺磷、水胺硫磷和克百威的敏感性分别为未处理组的6.74、8.83 和8.5 倍。
4 .苏云金杆菌杀虫剂可用于防治多种鳞翅目农业害虫不同害虫在自然界的生活习性千差万别, 有的食叶, 有的蛀茎, 其习性是影响害虫摄药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微生物杀虫剂苏云金芽孢杆菌(Bt)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苏云金杆菌又称苏云金芽胞杆菌,简称Bt。
苏云金杆菌的发现,为人们利用微生物消灭植物病虫害提供了美好的前景。
化学杀虫剂的长期使用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破坏,而害虫种群的抗药性也日益提高,因此生物杀虫剂因为其“绿色环保”的特点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现在,人们已经用发酵罐大规模地生产苏云金杆菌并制成粉剂或可湿剂、液剂,应用于农业,对100多种害虫有不同的致病和毒杀作用。
苏云金芽孢杆菌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生物杀虫剂。
本文简要介绍作为生物杀虫剂的Bt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和应用情况。
研究历史[1]1901年,日本学者石渡繁胤(Ishiwata Shigetane)从虫尸体液中分离出苏云金杆菌猝倒变种(Bacillus.thuringiensis var.sott)成为苏云金杆菌研究的起点[2]。
1911年,Berliner发现一杆菌,并详细描述了该菌的形态和培养特征,定名为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指明苏云金杆菌含伴孢晶体(Paraspora crystl)[3]。
1938年,苏云金杆菌商品化,用于防治地中海粉螟。
20世纪50年代许多国家进行了商业性生产。
1953年,Hannay第一次发现苏云金杆菌的杀虫活性与伴孢晶体有关,并和Fitz-James于1955年证实,伴孢晶体是一种蛋白质。
1981年,Schnept和Whiteley首次将HD21菌株伴孢晶体的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中,并得到表达。
20世纪60年代用血清学技术进行Bt的鉴定和分类。
自二次世界大战后,苏云金芽孢杆菌被广泛使用,至今已有60多年[4]。
由于其推广力度以及人们的农药使用意识的传统观念限制,目前生物农药仅占全部农药市场份额很少一部分,从此可看出,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剂任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简介Bt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为昆虫病原细菌,其菌体为短杆状、有鞭毛,一般单生或形成短链。
编辑:杨风光**************文/ 赵国庆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苏云金杆菌(Bt制剂)是在德国苏云金地区发现的一种细菌性杀虫剂。
常见商标名称:阿苏、苏力菌、菜蛙、天然之宝、敌宝、拂康、贝林、碧绿、碧星、娇蓝、金中、奇佳、芯钻、乐棵多、驱雀济农、百事威风、高点、九鲤、力道、灵秀、润奇、生绿、顺诺、应螟、真精、洲际、爱地益、塞诺菲、蛙先生、强敌315、杀虫菌1号、菌杀敌、青虫灵、都来施、农林丰、BT、Bt等。
苏云金杆菌性能原药为黄褐色晶体,属好气性蜡状芽孢杆菌群,在芽孢囊内内产生晶体,有12个血清型、17个变种,主要杀虫成分为内毒素和外毒素。
干粉在40℃以下稳定,碱性环境中分解,属低毒性杀虫剂,对人无毒性反应。
苏云金杆菌(Bt制剂)是一种有很多变种的芽孢杆菌,属细菌杀虫剂,由于杀虫范围广,防治效果好,不污染环境,生产工艺先进,目前世界上已有几十个国家500余个厂家获准登记,商品种类达100余种,年生产能力达50余万吨,是生物杀虫剂第一品牌。
苏云金杆菌杀虫剂作用方式主要是胃毒作用,苏云金杆菌从害虫口腔进入消化道后,在体内大量繁殖,同时吸收虫体内的营养物质,使害虫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同时细菌还产生大量毒素,使害虫形成败血症死亡。
病死虫体颜色加深变黑,并软化腐烂失去原形,一般均有臭味。
我国生产的苏云金杆菌大多加入0.1%~0.2%菊酯类杀虫剂,可加快害虫死亡。
苏云金杆菌特点1.选择性强,对人畜安全。
只对病虫害有作用,一般对人、畜及各种有益生物(包括动物天敌、昆虫、蜜蜂、传粉昆虫及鱼、虾等水生生物)比较安全,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也比较小。
2.对生态环境影响小。
苏云金杆菌的活性成分完全存在和来源于自然生态系统,最大特点是极易被日光分解,是一种来于自然,归于自第12月 上半月刊然正常的物质循环方式。
因此可以认为对自然生态环境安全、无污染。
3.生产过程节能环保。
生产加工生物农药,一般主要利用天然可再生源,如农副产品的豆饼、花生饼、菜籽饼、鱼粉、麦麸或某些植物体等,原材料的来源十分广泛、生产成本比较低廉。
苏云金杆菌苏云金杆菌又称苏云金芽胞杆菌,英文名称:Bacillus thuringiensis(B.t.)为了方便都将B.T.写成BT或Bt,故Bt即苏云金杆菌的简称。
苏云金杆菌杀虫剂是利用苏云金杆菌杀虫菌经发酵培养生产的一种微生物制剂。
苏云金杆菌在自然状态下以一种生物细菌的形式生存于土壤及水中。
这种杀虫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芽胞并形成一种蛋白质毒素,在显微镜下观察,通常是不规则的菱形结晶,叫做伴孢晶体。
当害虫蚕食了伴孢晶体和芽孢之后,在害虫的肠内碱性环境中,伴孢晶体溶解,释放出对鳞翅目幼虫有较强毒杀作用的毒素。
这种毒素使幼虫的中肠麻痹,呈现中毒症状,食欲减退,对接触刺激反应失灵,厌食,呕吐,腹泻,行动退缓,身体萎缩或卷曲。
一般对作物不再造成危害,经一段发病过程,害虫肠壁破损,毒素进入血液,引起败血症,同时芽孢在消化道内迅速繁殖,加速了害虫的死亡。
死亡幼虫身体瘫软,呈黑色。
所以,害虫只有把Bt细菌吃到肚子里,再经过一个发病过程,才能死掉,大约48小时方能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
Bt杀虫剂与化学农药相比有许多优点第一,对人畜无毒,使用安全。
Bt细菌的蛋白质毒素在人和家畜、家禽的胃肠中不起作用。
第二,选择性强,不伤害天敌。
Bt细菌只特异性地感染一定种类的昆虫,对天敌起到保护作用。
第三,不污染环境,不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是一种干净的农药。
第四,连续使用,会形成害虫的疫病流行区,造成害虫病原苗的广泛传播,达到自然控制虫口密度的目的。
第五,没有残毒,生产的产品可安全食用,同时,也不改变蔬菜和果实的色泽和风味。
第六,不易产生抗药性,这只是相对而言。
最近已经发现了抗药性的报道,但不象化学农药产生的那么快。
毒性:鼠经口按2*10^22活芽孢/Kg体重给药无死亡,也无中毒症状。
18名志愿者每人每天吞服30亿芽孢,连服5天,1个月后检查,一切化验正常,无毒性反应。
亚急性和毒性试验未见异常,对猪、禽、鸟、鱼、蜂的急性和慢性饲喂养试验未见不正常现象,对家蚕敏感。
苏云金芽孢杆菌生物杀虫剂概述[摘要]苏云金杆菌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好气芽孢杆菌,它能产生特异性的杀虫结晶蛋白, 对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膜翅目、螨类和线虫等许多有害的昆虫有毒杀作用。
[关键词]苏云金芽孢杆菌历史杀虫机理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简称Bt)从自然界分离出来的昆虫病原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在芽孢形成期间能产生伴胞晶体。
它是一类发展时间最早的生物杀虫剂,在害虫的综合防治中已经成为一种占主导地位的生物农药。
自商品化以来,Bt 产品就以其高效安全、对目标害虫的特异性、生物降解无残毒等优点而倍受亲睐,并逐渐成为研究最深入、应用最广泛的生物杀虫剂。
然而Bt 目前仍然不能完全替代化学农药,因为它在具有绿色、环保等优势的同时也具有一些重大缺陷,主要是产品的稳定性较差、残效期短、杀虫速度慢等,另外货架寿命短也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此人们不断地对它进行改造。
一、苏云金芽孢杆菌的研究历史1901年,日本学者石渡繁胤(S.Ishiwata)从虫尸体液中分离出一所谓的猝倒细菌(Sott bacteria)。
按现在的分类系统,该菌就是现在苏云金杆菌猝倒变种(Bacillus.thuringiensis var.sott)。
石渡繁胤的发现,成为苏云金杆菌研究的起点[6]。
1911年,Berliner分离出一种杆菌,他详细描述了该菌的形态和培养特征,并定名为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
他指明苏云金杆菌含伴孢晶体(Paraspora crystl),但不曾说明伴孢晶体有杀虫的作用。
Berliner所定名的苏云金杆菌按现在的分类系统,应该是苏云金杆菌苏云金变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var. thuringiensis)。
1938年,第一个苏云金杆菌商品制剂Sporeine,在法国问世,并用于防治地中海粉螟。
1953年,Hannay第一次发现苏云金杆菌的杀虫活性与伴孢晶体有关。
苏云金杆菌怎么使用苏云金杆菌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作为与化学农药相互补充的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有机农业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苏云金杆菌杀虫剂是对人和环境友好的安全型细菌杀虫剂,占据了微生物农药95%以上的市场。
那么,苏云金杆菌怎么使用?苏云金杆菌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苏云金杆菌防治对象苏云金杆菌对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等100多种害虫和动植物线虫有很好的毒杀作用。
国内外应用统计,苏云金杆菌对64种森林害虫,34种果树害虫,12种茶树害虫都显示高毒力。
最常用具特效的防治对象有: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玉米螟、稻苞虫、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棉铃虫、棉小造桥虫、茶毛虫、茶尺蠖、松毛虫、天幕毛虫、毒蛾、刺蛾等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等害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有杀卵作用。
此外对大豆拌种防治地下线虫也有特效。
苏云金杆菌使用方法杀虫剂苏云金杆菌制剂可用于喷雾、撒施、灌心、制成颗粒剂或毒饵等,也可进行大面积飞机喷洒,也可与低剂量的化学杀虫剂混用以提高防治效果。
此外,死虫还可再利用,将被苏云金杆菌毒死发黑变烂的虫体,在水中揉搓,每50克虫尸洗液加水50~100公斤喷雾,对多种害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①防治草坪害虫:用100亿孢子/g的菌粉750g/hm2对水稀释2000倍喷洒,或用乳剂1500~3000g/hm2与52.5~75kg的细沙充分拌匀,制成颗粒剂撒人草坪草根部,防治危害根部的害虫。
②防治玉米螟:每亩用可湿性粉剂150~200克,拌细沙土3~5公斤,拌匀撒于心叶内。
③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烟草、烟青虫:每亩用可湿性粉剂100~150克,兑水50公斤喷雾。
④防治棉花、棉铃虫、造桥虫、水稻、稻纵卷叶螟、螟虫:每亩用可湿性粉剂100~200克,兑水50~70公斤喷雾。
⑤防治果树、林木、松毛虫、食心虫、尺蠖、茶茶毛虫、茶尺蠖:每亩用可湿性粉剂150~200克/亩,兑水50公斤喷雾。
苏云金杆菌(B.t)是一种细菌杀虫剂,是由昆虫病原细菌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giensis)的发酵产物加工的制剂。
此菌1911年因贝利纳(E.Berliner)发现于德国苏云金地区而得名,属芽孢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横裂繁殖。
一、苏云金杆菌(B.t)的杀虫机制和杀虫范围苏云金杆菌(B.t)制剂是胃毒剂,进入昆虫消化道后,伴孢晶体(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被昆虫碱性肠液破坏成较小单位的δ-内毒素,使中肠停止蠕动、瘫痪,中肠上皮细胞解离、停食,芽孢则在肠中萌发,经被破坏的肠壁进入血腔,大量繁殖,使害虫得败血症而死。
目前已知苏云金杆菌有30多个变种,某些变种营养体对数生长时期产生β—外毒素,耐热,是一种腺嘌呤核苷酸,也起杀虫作用。
苏云金杆菌杀虫谱广,能防治上百种害虫,对鳞翅目幼虫特别有效。
目前苏云金杆菌(B.t)及其混配制剂已用于防治蔬菜、水稻、玉米、棉、果树、茶树和林区等害虫。
如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玉米螟、棉铃虫、枣尽蠖、松毛虫、烟青虫、茶卷蛾、茶尺蠖等百种虫害,是应用最广的微生物杀虫剂。
中国50年代初曾从法国引进苏云金杆菌,并进行防治玉米螟试验,1959年又从捷克引进苏云金杆菌,1961年从前苏联引进苏云金杆菌蜡螟变种青虫菌。
与此同时,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与农业部成都药械厂合作从事苏云金杆菌的研发工作,至今全国已发展到80个厂家开发生产,使用面积达近600万公顷。
目前苏云金杆菌(B.t)的开发工作正在向改善工艺流程和提高产品质量方向发展,同时继续寻找自然存在的B.t新菌系和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确定的菌系基因形成转合的B.t菌系。
近年来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植保技术工程公司与湖北康欣农药业有限公司(湖北省农科院Bt研究开发中心)合作推广应用苏云金杆菌(B.t)。
二、苏云金杆菌(B.t)杀虫效果好,持效期较长,并有后效作用据上海市蔬菜技术推广站用生绿B.t粉剂(16000国际单位/mg),亩用30g、50g和70g防治小菜蛾,施药后7天的平均防效分别为74.4%、82.1%和90.3%;5%抑太保乳油用亩50ml,防治小菜蛾,施药后7天的平均防效为79.9%。
苏云金杆菌作用特点防治对象注意事项苏云金杆菌作用特点有哪些?苏云金杆菌防治对象是什么,苏云金杆菌注意事项,据了解、苏云金杆菌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有机农业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苏云金杆菌杀虫剂是对人和环境友好的安全型细菌杀虫剂,占据了微生物农药95%以上的市场。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苏云金杆菌的防治对象一般多防治刺蛾、尺蠖、天幕毛虫、毒蛾等多种鳞翅目类害虫。
二、使用方法及时期。
一般在低龄幼虫期使用治重宝样的效果较好,使用浓度一般为500到1000倍液均匀喷雾。
喷施后六小时内遇雨应补喷。
三、苏云金杆菌作用特点农药生产过程符合环保要求,喷撒杀虫剂后在田间残留少。
农药生产成本较低,其生产原料来源广泛,均为农、副产品,价格比较便宜。
产品杀虫谱广,对鳞翅目的200多种害虫均有毒杀作用。
连续使用,会形成害虫的疫病流行区,造成害虫病原苗的广泛传播,达到自然控制虫口密度的目的。
使用杀虫剂对环境和水源无污染,对人畜无害,对大部分天敌昆虫安全。
杀虫剂可与多种其它生物制剂、昆虫生长调节剂、菊酯类沙蚕毒素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农药及部分杀菌剂和化学肥料现混现用。
杀虫剂与化学农药交替使用可改善害虫的抗化学农药性。
四、苏云金杆菌使用的注意事项苏云金杆菌乳剂或者是可湿性粉剂杀虫速度比较缓慢,用药时应比化学农药提前使用2到3天。
不能和内吸性杀虫剂和杀菌剂混用。
但可以和低浓度的菊酯类农药混用,并具有提高防效的作用。
在使用该药时可以在其中加入0.1%的洗衣粉或其他展着剂,以增加药物的附着能力。
苏云金杆菌对螨类害虫和蚜虫等刺吸式害虫无效。
该药剂使用时要做到现配现用,以免失效。
对蚕的毒力比较强,如果周围有桑园,应谨慎使用。
正确应用苏云金杆菌乳剂防害虫CATALOGUE目录•苏云金杆菌乳剂简介•苏云金杆菌乳剂的正确使用方法•苏云金杆菌乳剂防治害虫的实践案例•苏云金杆菌乳剂使用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未来展望01苏云金杆菌乳剂简介苏云金杆菌乳剂主要包括Bt乳剂、重组Bt基因乳剂等。
其中,Bt乳剂又可分为Cry1A、Cry2A、Cry3A等多个亚型。
苏云金杆菌乳剂的种类苏云金杆菌乳剂主要用于防治农业、林业和园艺等领域的害虫,如蝗虫、蛾类、蝉等。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干扰害虫的神经传导,导致害虫死亡。
苏云金杆菌乳剂的作用苏云金杆菌乳剂的种类和作用苏云金杆菌乳剂的生产苏云金杆菌乳剂的生产主要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通过培养苏云金杆菌,提取和制备其活性成分制成。
苏云金杆菌乳剂的应用现状目前,苏云金杆菌乳剂已广泛应用于我国农业、林业和园艺领域,对防治蝗虫、稻飞虱、玉米螟等重要害虫起到了重要作用。
苏云金杆菌乳剂的生产和应用现状VS苏云金杆菌乳剂的应用前景广阔,未来将有更多的新型苏云金杆菌乳剂不断涌现,为农业生产提供更高效、更环保的害虫防治方法。
苏云金杆菌乳剂与其他生物防治措施的结合应用也将成为未来的研究重点,有望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可持续的害虫控制方案。
苏云金杆菌乳剂的应用前景02苏云金杆菌乳剂的正确使用方法了解害虫种类和发生情况诊断害虫种类了解农田中主要的害虫种类和发生情况,以便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
掌握发生规律了解害虫的发生规律和习性,以便更好地掌握苏云金杆菌乳剂的使用时机和方式。
选择合适的苏云金杆菌乳剂产品选择针对特定害虫的产品根据不同的害虫种类,选择针对性强的苏云金杆菌乳剂产品。
考虑环境因素根据农田的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环境因素,选择适合的苏云金杆菌乳剂产品。
使用时间在害虫发生的早期使用苏云金杆菌乳剂,可以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
用量和使用方法根据产品说明书的指导,正确使用苏云金杆菌乳剂的用量和使用方法。
安全注意事项使用苏云金杆菌乳剂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对人体和环境产生危害。
微生物体农药使用介绍1、苏云金杆菌剂型100、150亿活芽孢/g可湿性粉剂和100亿活芽孢/ml悬浮剂,主要用于防治棉铃虫、烟青虫、小菜蛾、菜青虫等鳞翅目害虫。
以悬浮剂为例,每亩用制剂150ml-400ml,在害虫低龄幼虫期喷雾,30℃以上施药效果最好。
注意事项:不能与内吸性有机磷杀虫剂或杀菌剂混合使用,不能在蚕区使用,应保存在低于25℃的干燥阴凉仓库中,防止曝晒和潮湿。
2、白僵菌剂型为80亿活芽孢/g可湿性粉剂,对小菜蛾、菜青虫等鳞翅目害虫有较好的防效。
每亩用制剂150g-300g,在害虫低龄幼虫期对水喷雾效果好。
3、青虫菌剂型为100亿活芽孢/g可湿性粉剂。
主要用于防治蚜虫、菜青虫、棉铃虫、白绢螟等害虫。
每亩用制剂200g-250g,对水喷雾或拌细土20kg-25kg撒施。
4、粘核病毒·苏云制剂为1000PIB/mg粘核病毒16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每亩用制剂50g-70g,对水喷雾防治蔬菜小菜蛾、菜青虫等鳞翅目害虫。
5、菜颗病毒·苏云制剂为1000PIB/mg菜颗病毒·16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每亩用制剂50g-70g,对水喷雾防治蔬菜小菜蛾、菜青虫等鳞翅目害虫。
6、甜核病毒·苏云制剂为1000PIB/mg甜核病毒·16000IU/mg 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每亩用制剂70g-100g,对水喷雾防治甜菜夜蛾等鳞翅目害虫。
7、木霉菌制剂为2亿活芽孢/g可湿性粉剂,每亩用制剂125g-250g,对水喷雾防治灰霉病。
8、假单胞杆菌剂型为2亿活芽孢/ml水剂,500倍-8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炭疽病等。
9、小菜蛾颗粒剂病毒制剂为40亿PIB/g可湿性粉剂,每亩用制剂150g-200g,对水喷雾防治蔬菜小菜蛾。
注意事项:保存在低于25℃的干燥阴凉仓库中,防止曝晒和潮湿。
10、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制剂为20亿PIB/ml悬浮剂,每亩用制剂50ml-75ml,喷雾防治棉铃虫。
2024年苏云金杆菌市场发展现状引言苏云金杆菌(英文名:Streptomyces gancidicu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的细菌。
它具有丰富的代谢特性,能够产生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环境等领域。
本文将对苏云金杆菌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苏云金杆菌的概述苏云金杆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具有高度的代谢能力。
它能够分泌多种次生代谢产物,包括抗生素、植物生长调节剂、酶等。
苏云金杆菌的代谢能力使其成为重要的生物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苏云金杆菌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苏云金杆菌产生的抗生素广泛用于医药领域。
其中,青霉素和链霉素是最重要的两类抗生素之一。
这些抗生素可以抑制多种病原菌的生长,对临床上的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近年来,一些新型的苏云金杆菌产生的抗生素,如金霉素、雷帕霉素等,也在医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此外,苏云金杆菌还产生一些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代谢产物,如链霉素类似物和环状肽类物质。
这些物质对于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具有重要作用,被认为是未来肿瘤治疗的潜在药物。
苏云金杆菌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苏云金杆菌产生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
这些调节剂能够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增加产量和抗逆性。
尤其是一些孢子素类物质,如赤霉素、烟酸等,对于促进作物的生长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明显的效果。
此外,苏云金杆菌还具有一些生物防治作用。
它能够产生一些抑制植物病原菌生长和扩散的物质,对于控制作物病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使得苏云金杆菌在绿色农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苏云金杆菌在环境领域的应用苏云金杆菌具有高度的降解能力,能够降解多种有机物,包括石油类化合物、农药等。
这使得它成为环境修复和废弃物处理领域的重要微生物资源。
苏云金杆菌降解有机物的能力可以通过菌种的筛选和改良来进一步提高,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苏云金杆菌市场的发展现状目前,苏云金杆菌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由于苏云金杆菌在医药、农业和环境领域的广泛应用,需求量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