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4
苏云金杆菌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持效期多少天回答使用方法:每亩地使用150-200g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与3-5kg的细沙混合,撒到作物的心叶内,防治玉米螟;每亩地使用100-150g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兑水50kg喷雾,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等。
注意事项:不能与杀菌剂混合使用,不能在养殖蚕的场所附近使用。
一、苏云金杆菌用法用量,以及注意事项1、使用方法(1)每亩地使用50g的100亿孢子/g的苏云金杆菌菌粉兑水稀释2000倍,或者是每亩地使用100-200g的苏云金杆菌乳剂与3.5-5kg 的细沙混合,撒入草坪,防治草坪害虫。
(2)每亩地使用150-200g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与3-5kg的细沙混合,撒到作物的心叶内,防治玉米螟。
(3)每亩地使用100-150g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兑水50kg喷雾,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烟草、烟青虫。
(4)每亩地使用100-200g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兑水50-70kg 稀释喷雾,防治棉花、棉铃虫、造桥虫、水稻、稻纵卷叶螟、螟虫。
(5)每亩地使用150-500g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兑水50kg稀释喷雾,防治松毛虫、食心虫、尺蠖、茶树茶毛虫、茶尺蠖。
(6)幼虫孵化盛期,每亩地使用200-300g的8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或者是200-300ml的2000IU/mu;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兑水30-45kg喷雾,防治大豆天蛾、甘薯天蛾。
(7)在枣尺蠖3龄前,使用8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150倍液或者是2000IU/mu;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80-100倍液喷雾,防治枣尺蠖。
2、使用注意事项(1)苏云金杆菌不能与杀菌剂混合使用,并且与部分杀虫剂(如虫螨杀星)混合使用时,杀虫剂的使用浓度不能过高。
(2)苏云金杆菌在高温时(20℃以上)使用,防治效果较好,一般在7-9月份使用。
(3)苏云金杆菌对于家蚕、蓖麻蚕有剧毒,不能在养殖蚕的场所附近使用,如果菌粉沾上了桑叶,需要使用0.2%漂白粉杀菌,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再喂食给蚕。
苏云金杆菌在微生物王国中,有一大批灭虫勇士。
千百年来,它们悄悄地帮助人类杀灭害虫,保护庄稼。
然而,它们的功绩直到近百年来才被人们发现。
1911年,德国人贝尔奈在苏云金这个地方的一家面粉厂里,发现有一种寄生在昆虫体内的细菌,有很强的杀虫力。
于是,人们称这种细菌为苏云金杆菌。
苏云金杆菌长得像根棍棒,矮矮胖胖,身高不到5‰毫米。
当它长到一定阶段,身体一端会形成一个卵圆形的芽孢,用来繁殖后代;另一端便产生一个菱形或近似正方形的结晶体,因为它与芽孢相伴而生,我们叫它伴孢晶体,有很强的毒性。
当害虫咬嚼庄稼时,同时把苏云金杆菌吃进肚去,这就像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去一样,在害虫的肚子里大显威风。
它的伴孢晶体含有的 内毒素可以破坏害虫的消化道,引起食欲减退,行动迟缓、呕吐、腹泻;而芽孢能通过破损的消化道进入血液,在血液中大量繁殖而造成败血症,最终使害虫一命呜呼。
苏云金杆菌的发现,为人们利用微生物消灭植物病虫害提供了美好的前景。
现在,人们已经用发酵罐大规模地生产苏云金杆菌,经过过滤、干燥等过程制成粉剂或可湿剂、液剂,喷洒到庄稼上,对棉铃虫、菜青虫、毒蛾、松毛虫,以及玉米螟、高粱螟、三化螟等100多种害虫有不同的致病和毒杀作用。
杀虫微生物中研究最多,用量最大的是苏云金杆菌。
苏云金杆菌从上世纪20年代起就用于害虫的防治,它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它的微生物杀虫剂功能。
苏云金杆菌菌株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会形成芽胞,在芽胞形成过程中产生一个芽胞及一个或多个较大的蛋白质性质的晶体内含体。
这种蛋白质性质的晶体被敏感昆虫摄食后会导致昆虫死亡,蛋白质晶体含有不具活性的原毒素分子——δ-内毒素,当昆虫幼虫吞食了这种内毒素,晶体就会被幼虫的碱性肠液溶解,随后被肠道蛋白酶降解,形成有活性的蛋白质毒素,最终导致昆虫死亡。
苏云金杆菌菌株在营养体生长旺盛期,某些菌株还会产生一些其它的外毒素,如α-外毒素、β-外毒素、γ-外毒素,等等。
除上述毒素外,近年来从该菌株或代谢产物中分离纯化了多种辅助蛋白,如P19、P20、P21蛋白以及多种营养期杀虫蛋白。
编辑:杨风光**************文/ 赵国庆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苏云金杆菌(Bt制剂)是在德国苏云金地区发现的一种细菌性杀虫剂。
常见商标名称:阿苏、苏力菌、菜蛙、天然之宝、敌宝、拂康、贝林、碧绿、碧星、娇蓝、金中、奇佳、芯钻、乐棵多、驱雀济农、百事威风、高点、九鲤、力道、灵秀、润奇、生绿、顺诺、应螟、真精、洲际、爱地益、塞诺菲、蛙先生、强敌315、杀虫菌1号、菌杀敌、青虫灵、都来施、农林丰、BT、Bt等。
苏云金杆菌性能原药为黄褐色晶体,属好气性蜡状芽孢杆菌群,在芽孢囊内内产生晶体,有12个血清型、17个变种,主要杀虫成分为内毒素和外毒素。
干粉在40℃以下稳定,碱性环境中分解,属低毒性杀虫剂,对人无毒性反应。
苏云金杆菌(Bt制剂)是一种有很多变种的芽孢杆菌,属细菌杀虫剂,由于杀虫范围广,防治效果好,不污染环境,生产工艺先进,目前世界上已有几十个国家500余个厂家获准登记,商品种类达100余种,年生产能力达50余万吨,是生物杀虫剂第一品牌。
苏云金杆菌杀虫剂作用方式主要是胃毒作用,苏云金杆菌从害虫口腔进入消化道后,在体内大量繁殖,同时吸收虫体内的营养物质,使害虫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同时细菌还产生大量毒素,使害虫形成败血症死亡。
病死虫体颜色加深变黑,并软化腐烂失去原形,一般均有臭味。
我国生产的苏云金杆菌大多加入0.1%~0.2%菊酯类杀虫剂,可加快害虫死亡。
苏云金杆菌特点1.选择性强,对人畜安全。
只对病虫害有作用,一般对人、畜及各种有益生物(包括动物天敌、昆虫、蜜蜂、传粉昆虫及鱼、虾等水生生物)比较安全,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也比较小。
2.对生态环境影响小。
苏云金杆菌的活性成分完全存在和来源于自然生态系统,最大特点是极易被日光分解,是一种来于自然,归于自第12月 上半月刊然正常的物质循环方式。
因此可以认为对自然生态环境安全、无污染。
3.生产过程节能环保。
生产加工生物农药,一般主要利用天然可再生源,如农副产品的豆饼、花生饼、菜籽饼、鱼粉、麦麸或某些植物体等,原材料的来源十分广泛、生产成本比较低廉。
种植技术-苏云金芽孢杆菌是什么?苏云金芽孢杆菌又叫苏云金杆菌(简称Bt)是目前产量最大、使用最广的生物杀虫剂。
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剂具有专一、高效和对人畜安全等优点目前苏云金杆菌商品制剂已达100多种,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用量最大、效果最好的微生物杀虫剂,因而倍受人们关注。
因此种地网整理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原理及防治对象与注意事项,以下详细列举出来供网友们参考。
苏云金芽孢杆菌可以防治的害虫:苏云金芽孢杆菌对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同翅目等害虫效果突出,如菜青虫、小菜蛾、甜蛾、斜纹夜蛾、甘蓝夜蛾、烟青虫、玉米螟、稻纵卷叶螟、二化螟、茶毛虫、茶黑毒蛾、食心虫、尺蠖、稻苞虫等。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原理:苏云金芽孢杆菌是一种微生物低毒杀虫剂,一般以胃毒为主。
苏云金芽孢杆菌主要成分是细菌毒素和芽孢,作用方式为胃毒。
苏云金芽孢杆菌可产生两大类毒素,即内毒素和外毒素,在害虫吞食菌粉后,由于毒素的作用下,害虫很快就停止取食,不再继续危害,最后害虫因饥饿和死亡而外毒素作用缓慢,在蜕皮和变态时作用明显,这两个时期是RNA合成的高峰期,外毒素能抑制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
苏云金芽孢杆菌在害虫吞食菌粉后1~2小时即中毒停食,同时菌粉在虫体内萌发,大量繁殖,使害虫死亡。
整个过程一般在1~2天,因此使用时应比常规化学药剂提前2~3天,且在害虫低龄期使用效果较好。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药剂残留期约为10天。
苏云金芽孢杆菌注意事项:注意一、苏云金芽孢杆菌在气温较高时(一般在20度以上)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在7~9月份施用效果最好;在施用苏云金芽孢杆菌时应该比使用化学农药提前2~3天为好。
注意二、苏云金芽孢杆菌对蜜蜂、鱼类无毒,但对蚕类有剧毒作用,因此在养蚕地使用应该谨慎使用。
注意三、苏云金芽孢杆菌在施用过程不不可以与杀菌剂混用。
苏云金杆菌粉剂发酵工艺一、引言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对安全、绿色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生物农药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流。
其中,苏云金杆菌粉剂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农药,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等优点,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苏云金杆菌粉剂的发酵工艺进行深入探讨。
二、苏云金杆菌粉剂的发酵工艺2.1 苏云金杆菌苏云金杆菌(Pseudomonas putid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和水体中。
这种细菌能够分解多种有机物,对农作物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2.2 发酵工艺的重要性苏云金杆菌粉剂的发酵工艺是生产高质量、高效生物农药的关键环节。
通过优化发酵工艺,可以提高苏云金杆菌粉剂的发酵产量和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
2.3 发酵工艺的基本步骤苏云金杆菌粉剂的发酵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3.1 菌种培养苏云金杆菌的菌种是发酵生产的基础,菌种的良好培养能够保证发酵过程的顺利进行。
一般来说,使用已经培养纯化的苏云金杆菌菌种,通过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进行预培养,培养至菌液浓度适宜后即可进行发酵。
2.3.2 发酵过程控制发酵过程中,控制温度、pH值、搅拌速度、通气量等参数对于苏云金杆菌生长和代谢产物的合成具有重要影响。
合理控制这些参数可以提高苏云金杆菌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2.3.2.1 温度控制一般情况下,苏云金杆菌的适宜生长温度在25-30摄氏度之间。
通过控制发酵罐的冷却或加热系统,保持发酵液温度的稳定,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和代谢产物的积累。
2.3.2.2 pH值控制苏云金杆菌的生长对pH值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在6.0-7.0之间。
通过添加酸碱调节剂,调节发酵液的pH值,可以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条件供苏云金杆菌生长。
2.3.2.3 搅拌速度控制搅拌速度对发酵产物的合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适当的搅拌速度可以保持发酵液的均匀混合,有利于苏云金杆菌的生长和代谢产物的积累。
2.3.2.4 通气量控制苏云金杆菌属于好氧菌,因此通气量的控制对其生长发酵过程至关重要。
2024年苏云金杆菌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苏云金杆菌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微生物制剂,具有很高的市场潜力。
本文将对苏云金杆菌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应用领域等方面,希望能够为相关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2. 市场规模苏云金杆菌市场在过去几年内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苏云金杆菌市场规模达到X亿美元。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XX亿美元。
这一增长主要受到环保意识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需求增加的推动。
3.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苏云金杆菌市场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
主要竞争企业包括公司A、公司B和公司C等。
这些企业在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和市场拓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4. 应用领域苏云金杆菌在农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主要应用于作物种子处理、有机肥料生产和农业废弃物处理等方面。
其中,作物种子处理是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占据苏云金杆菌市场的较大比例。
5. 市场机会与挑战苏云金杆菌市场在未来依然存在着巨大的机会和挑战。
机会方面,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农业的关注度增加,苏云金杆菌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此外,农业行业对苏云金杆菌的需求也将推动市场的增长。
然而,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技术创新、市场准入门槛等。
只有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并与企业的研发实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相结合,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优势。
6. 发展趋势未来,苏云金杆菌市场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 技术创新将成为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通过研发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 农业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增加将推动市场的扩大。
同时,苏云金杆菌在抗病虫害、增强作物抗逆性等方面的应用也将得到进一步开发和推广。
- 全球市场的分化趋势明显。
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和需求差别较大,因此企业需要针对不同市场开展差异化的产品和市场策略。
7. 结论综上所述,苏云金杆菌市场具有很高的发展潜力。
通用名称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商品名称虫死定、千胜、苏得利、青虫灵、菌杀敌、益万农、果菜净、快来顺、生力、敌宝、菜虫特杀、苏特灵、康多惠。
毒性为低毒杀虫剂。
对动物、鱼类和蜜蜂安全。
理化性状原药为黄褐色固体,是一种细菌杀虫剂,属好气性蜡状芽孢杆菌群,在芽孢内产生伴孢晶体。
常用制剂8000IU/毫克可湿性粉剂、1600OIU/毫克可湿性粉剂、200OIU/微升悬浮剂、400OIU/微升悬浮剂。
产品特点及防治对象苏云金杆菌简称Bt,是包括许多变种的一类产菌体的芽孢杆菌。
主要是胃毒作用,可用于防治直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特别是鳞翅目的多种幼虫。
苏云金杆菌可产生两大类毒素:内毒素( 即伴抱晶体)和外毒素。
伴抱晶体是主要毒素。
1.各种松毛虫、杨树舟城、美国自峨等森林食叶害虫在2-3 龄幼虫发生期,用8000IU/ 毫克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均匀喷雾,200OIU/ 微升悬浮剂200-300倍均匀喷雾,飞机喷雾每公倾用菌量600-1200万IU。
2.茶毛虫、枣尺蠖、金纹细城等果树食叶类害虫用8000IU/毫克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均匀喷雾,200OIU/ 微升悬浮剂150-200倍均匀喷雾。
3.菜青虫、小菜娥: 菜青虫在卵孵化盛期,每亩用8000IU/毫克可湿性粉剂50-100克,小菜娥在低龄幼虫高峰期用800OIU/毫克可湿性粉剂100-150克,或用20OOIU/微升悬浮剂150-200毫升,兑水均匀喷雾。
4.玉米螟: 每亩用800OIU/毫克可湿性粉剂100-200 克,或用200OIU/ 微升悬浮剂150-300 毫升,兑水均匀喷雾。
注意事项1.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的幼虫,施用期比使用化学农药提前2-3天,对害虫的低龄幼虫效果好,30℃以上施药效果最好。
2.不能与内吸性有机磷杀虫剂或杀菌剂混合使用。
3.本品对蚕毒力很强,在养蚕地区使用时,必须注意勿与蚕接触,施药区与养蚕区一定要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使蚕中毒死亡。
苏云金杆菌(BT)毒素及其应用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是一种属于芽孢杆菌科的厌氧革兰氏阳性细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农药领域。
其特殊之处在于它所产生的杀虫毒素对昆虫具有高度选择性和毒杀力,而对其他生物如人类和哺乳动物等无害。
苏云金杆菌通过杀虫毒素中的晶体蛋白(crystal protein, Cry)来对昆虫进行毒杀作用。
Cry毒素是一种孢晶蛋白,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
其在昆虫肠道内会被消化酶切割,产生一种活性物质,结合并破坏肠道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导致肠道溶解和细胞死亡。
这一过程会导致昆虫水分和营养丧失,最终导致昆虫死亡。
苏云金杆菌毒素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农业方面。
作为一种生物农药,它对昆虫的毒杀力非常高效,尤其适用于各类害虫的防治。
由于BT毒素对昆虫具有高度选择性,对其他生物无害,因此其在生态环境中的施用相对安全可靠。
同时,BT产品对环境的污染也很小,对人体的副作用也非常低。
因此,BT毒素被认为是一种环保、安全、有效的农药。
在实际应用中,BT毒素主要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悬浮液,可以直接喷洒在作物上,通过作物表面的附着和昆虫食用来实现毒杀作用;另一种是基因工程改造后的杂质,通常用于生产转基因植物。
这些转基因植物通过在其基因中导入BT毒素的编码序列,实现对害虫的防治。
这种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使得BT毒素能够更加方便地被作物吸收,并在昆虫发生侵害时迅速发挥作用。
除了农业领域,BT毒素还被应用于其他一些领域。
在医学上,BT毒素被用作治疗和预防各种寄生虫病的药物。
在环境保护方面,BT毒素还可以被用来控制蚊蝇等各类害虫的繁殖。
此外,BT毒素还可以用于基因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总之,苏云金杆菌(BT)毒素是一种对昆虫具有高度选择性和毒杀力的生物农药。
其应用广泛,可用于农业、医学、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BT毒素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展,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更多的益处。
苏云金杆菌化学成分
苏云金杆菌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多糖类物质:苏云金杆菌中含有多种多糖类物质,如葡聚糖、甘露聚糖等,这些多糖类物质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等生物活性。
2. 蛋白质:苏云金杆菌中含有多种蛋白质,包括酶类、抗菌肽、抗氧化蛋白等。
这些蛋白质能够参与代谢过程、促进免疫功能和具有抗微生物活性。
3. 多种有机酸:苏云金杆菌中富含乳酸、柠檬酸等多种有机酸。
这些有机酸能够调节肠道酸碱平衡、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4. 维生素:苏云金杆菌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族和
维生素C。
这些维生素具有促进代谢、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5. 抗氧化物质:苏云金杆菌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如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这些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
总之,苏云金杆菌的化学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苏云金芽孢杆菌
【适用范围】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的应用。
【产品特点】
苏云金芽孢杆菌是一种广谱杀虫的细菌制剂,简称苏云金杆菌,又简称BT,是生物农药产品中开发最早、成效最大的品种。
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瓜果蔬菜类、茶树、烟草、药材、森林、花卉、观赏植物等均可使用。
苏云金芽孢杆菌对人畜、鱼类、蜜蜂安全,但对家蚕高毒。
杀虫机理:苏云金芽孢杆菌是内生芽孢的土壤细菌,在芽孢形成初期会形成菱形伴孢蛋白质晶体,对敏感昆虫有特异性的防治作用,并形成圆形或椭圆形芽孢。
当昆虫取食后,伴孢晶体在昆虫肠内碱性环境下降解(PH值10左右),并通过中肠酶的消化作用,晶体毒素原变为具有活性的毒素,与昆虫中肠细胞膜上受体结合,破坏细胞结构,致使昆虫麻痹,全身瘫痪,上吐下泻,停止进食。
同时芽孢从破坏了的肠壁侵入体腔血液萌发成菌体,大量繁殖引起败血症。
开始虫体腹部发黑,以后全部发黑并很快死亡,死亡的虫子多是倒悬在枝叶上。
杀虫范围:BT可防治农林果蔬等作物上的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鞘翅目等32科150多种昆虫,能防治水稻的三化螟,稻螟蛉,稻纵卷叶螟,直纹稻苞虫等,棉花的灯蛾,棉大卷叶螟,棉铃虫,棉小造桥虫等,旱粮的玉米螟,高粱条螟,旋花天蛾,蔬菜的菜青虫、小菜蛾、苎麻赤峡蝶,烟青虫,茶花虫,柑橘黄凤蝶,林木中的马尾松毛虫、西伯利亚松毛虫、沙枣尺螞、刺蛾等。
【主要成分】苏云金芽孢杆菌活芽孢、发酵代谢产物、固态发酵基质。
苏云金杆菌注意事项苏云金杆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一种常见的致病性细菌,可以引发多种感染,包括皮肤感染、肺炎、食物中毒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苏云金杆菌的防控措施,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保持个人卫生是十分重要的。
常洗手是预防感染苏云金杆菌的首要措施。
使用肥皂和温水彻底洗手至少20秒,特别是在接触动物、处理食物、去卫生间后等。
此外,务必注意保持整洁的身体和环境,勤换洗衣物,保持房间通风,定期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物品。
其次,避免与已感染人员接触。
苏云金杆菌可通过空气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
如果你知道有人感染了苏云金杆菌,尽量避免与其近距离接触,特别是在公共场所。
当你接触到患者的皮肤上的伤口或分泌物时,要立即洗手,并及时清洁消毒。
第三,避免分享个人物品。
由于苏云金杆菌可以通过共用个人物品传播,如毛巾、床上用品、化妆品等,所以最好避免与他人分享这些物品。
另外,勿随便使用他人的药物或药膏,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第四,注意食品安全。
苏云金杆菌常常通过食物传播,特别是肉类、奶制品、蛋制品等。
为了避免感染,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购买食品时选择正规渠道;储存食品要遵循适当的温度和时间;在烹饪和食用食物之前要洗手、清洗食材;将食物加热至内部温度达到适宜的水平;避免食用过期或不新鲜的食物。
此外,如果你患有慢性病或免疫系统受损,那么特别要注意预防苏云金杆菌感染。
请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与病人接触,加强个人卫生,并适时接种疫苗。
总的来说,苏云金杆菌的防控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通过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者、避免分享个人物品、注意食品安全等措施,我们可以降低苏云金杆菌感染的风险,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杀虫用好苏云金杆菌苏云金杆菌又称阿苏、菜蛙、喜娃、杀虫菌一号、强敌313、青虫灵、虫卵克等。
其是一种微生物源低毒杀虫剂,以胃毒作用为主,外毒素作用缓慢。
一、产品特点1.苏云金杆菌简称Bt,是包括许多变种的一类晶体芽孢杆菌。
属微生物源、细菌性、广谱、低毒杀虫剂,可用于防治直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特别是鳞翅目的许多害虫。
对大多数鳞翅目幼虫具有胃毒作用,死亡虫体破裂后,还可感染其他害虫,但对蚜类、螨类、蚧类害虫无效。
2.苏云金杆菌制剂的速效性较差,害虫取食后2天左右才见效,持效期约1天,因此使用时应比常规化学药剂提前2~3天,且在害虫低龄期使用效果较好。
当害虫蚕食了伴孢晶体和芽孢之后,呈现中毒症状,食俗减退,对接触刺激反应失灵,厌食、呕吐、腹泻、行动迟缓、身体萎缩或卷曲,一般对作物不再造成危害。
经一段发病过程,害虫才死亡。
死亡幼虫身体瘫软,呈黑色。
所以,害虫只有把Bt细菌吃到肚子里,再经过一个发病过程,才能死掉,大约48小时方能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
3.苏云金杆菌是目前产量最大、使用最广的生物杀虫剂,杀虫剂具有专一、高效和对人畜安全等优点,对作物无药害,不伤害蜜蜂和其他昆虫。
对蚕有毒。
4.苏云金杆菌可与阿维菌素、杀虫单、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菜青虫颗粒体病毒、黏虫颗粒体病毒、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虫酰肼、氟铃脲、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杀虫剂成分混配,用于生产复配杀虫剂。
如苏云·杀虫单可湿性粉剂、菜颗·苏云菌可湿性粉剂、阿维·苏云菌可湿性粉剂、甜核·苏云菌可湿性粉剂、苏·松质病毒可湿性粉剂、茶核·苏云菌悬浮剂、苏云·虫酰肼可湿性粉剂、苏云·氟铃脲可湿性粉剂、苏云·吡虫啉可湿性粉剂、苜核·苏云菌悬浮剂、高氯·苏云菌可湿性粉剂、棉核·苏云菌悬浮剂、甲维·苏云菌可湿性粉剂等。
2024年苏云金杆菌市场发展现状引言苏云金杆菌(英文名:Streptomyces gancidicu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的细菌。
它具有丰富的代谢特性,能够产生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环境等领域。
本文将对苏云金杆菌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苏云金杆菌的概述苏云金杆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具有高度的代谢能力。
它能够分泌多种次生代谢产物,包括抗生素、植物生长调节剂、酶等。
苏云金杆菌的代谢能力使其成为重要的生物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苏云金杆菌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苏云金杆菌产生的抗生素广泛用于医药领域。
其中,青霉素和链霉素是最重要的两类抗生素之一。
这些抗生素可以抑制多种病原菌的生长,对临床上的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近年来,一些新型的苏云金杆菌产生的抗生素,如金霉素、雷帕霉素等,也在医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此外,苏云金杆菌还产生一些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代谢产物,如链霉素类似物和环状肽类物质。
这些物质对于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具有重要作用,被认为是未来肿瘤治疗的潜在药物。
苏云金杆菌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苏云金杆菌产生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
这些调节剂能够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增加产量和抗逆性。
尤其是一些孢子素类物质,如赤霉素、烟酸等,对于促进作物的生长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明显的效果。
此外,苏云金杆菌还具有一些生物防治作用。
它能够产生一些抑制植物病原菌生长和扩散的物质,对于控制作物病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使得苏云金杆菌在绿色农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苏云金杆菌在环境领域的应用苏云金杆菌具有高度的降解能力,能够降解多种有机物,包括石油类化合物、农药等。
这使得它成为环境修复和废弃物处理领域的重要微生物资源。
苏云金杆菌降解有机物的能力可以通过菌种的筛选和改良来进一步提高,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苏云金杆菌市场的发展现状目前,苏云金杆菌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由于苏云金杆菌在医药、农业和环境领域的广泛应用,需求量持续增长。
正确应用苏云金杆菌乳剂防害虫汇报人:2024-01-09•苏云金杆菌乳剂简介•如何选择和使用苏云金杆菌乳剂目录•苏云金杆菌乳剂防治害虫的效果•苏云金杆菌乳剂使用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结论01苏云金杆菌乳剂简介03活性成分苏云金杆菌乳剂的主要活性成分是苏云金芽孢杆菌,它能产生毒素,杀死害虫。
01生物源苏云金杆菌乳剂是一种生物源农药,来源于自然界的微生物,对环境友好。
02专一性苏云金杆菌乳剂对特定害虫具有专一性,不会对其他有益生物造成伤害。
防治农业害虫苏云金杆菌乳剂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用于防治各种鳞翅目害虫,如蛾、蝶等。
防治林业害虫在林业方面,苏云金杆菌乳剂也可用于防治如松毛虫等害虫。
卫生害虫防治在卫生领域,苏云金杆菌乳剂可用于防治蚊子、苍蝇等害虫。
高效低毒苏云金杆菌乳剂具有高效杀虫性能,且毒性较低,对非目标生物安全。
经济实惠与化学农药相比,苏云金杆菌乳剂的生产成本较低,因此价格相对实惠。
可持续性由于苏云金杆菌乳剂来源于自然界的微生物,因此具有可持续性,不会对环境造成长期负面影响。
安全环保苏云金杆菌乳剂对人类和环境安全,不会产生有害残留。
02如何选择和使用苏云金杆菌乳剂选择针对目标害虫的苏云金杆菌乳剂,确保有效防治。
针对目标害虫选择含有高活性的苏云金杆菌的乳剂,以提高防治效果。
考虑乳剂的活性成分根据使用方式选择合适的剂型,如喷雾、拌种等。
考虑乳剂的剂型选择合适的苏云金杆菌乳剂为避免乳剂直接接触皮肤,应穿戴好防护服、手套、口罩等。
穿戴防护服检查乳剂包装准备好使用工具确保乳剂包装完好无损,无泄漏现象。
根据需要准备喷雾器、拌种器等工具,确保使用方便。
030201使用前的准备按照说明书使用遵循产品说明书,按照推荐的浓度和方式使用。
注意天气条件避免在高温、高湿或强风等不利天气条件下使用,以免影响防治效果。
控制使用量根据害虫发生情况,适量使用苏云金杆菌乳剂,避免浪费和产生副作用。
使用方法储存安全使用后的苏云金杆菌乳剂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苏云金杆菌
苏云金杆菌又称苏云金芽胞杆菌,英文名称:Bacillus thuringiensis(B.t.)为了方便都将B.T.写成BT或Bt,故Bt即苏云金杆菌的简称。
苏云金杆菌杀虫剂是利用苏云金杆菌杀虫菌经发酵培养生产的一种微生物制剂。
苏云金杆菌在自然状态下以一种生物细菌的形式生存于土壤及水中。
这种杀虫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芽胞并形成一种蛋白质毒素,在显微镜下观察,通常是不规则的菱形结晶,叫做伴孢晶体。
当害虫蚕食了伴孢晶体和芽孢之后,在害虫的肠内碱性环境中,伴孢晶体溶解,释放出对鳞翅目幼虫有较强毒杀作用的毒素。
这种毒素使幼虫的中肠麻痹,呈现中毒症状,食欲减退,对接触刺激反应失灵,厌食,呕吐,腹泻,行动退缓,身体萎缩或卷曲。
一般对作物不再造成危害,经一段发病过程,害虫肠壁破损,毒素进入血液,引起败血症,同时芽孢在消化道内迅速繁殖,加速了害虫的死亡。
死亡幼虫身体瘫软,呈黑色。
所以,害虫只有把Bt细菌吃到肚子里,再经过一个发病过程,才能死掉,大约48小时方能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
Bt杀虫剂与化学农药相比有许多优点
第一,对人畜无毒,使用安全。
Bt细菌的蛋白质毒素在人和家畜、家禽的胃肠中不起作用。
第二,选择性强,不伤害天敌。
Bt细菌只特异性地感染一定种类的昆虫,对天敌起到保护作用。
第三,不污染环境,不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是一种干净的农药。
第四,连续使用,会形成害虫的疫病流行区,造成害虫病原苗的广泛传播,达到自然控制虫口密度的目的。
第五,没有残毒,生产的产品可安全食用,同时,也不改变蔬菜和果实的色泽和风味。
第六,不易产生抗药性,这只是相对而言。
最近已经发现了抗药性的报道,但不象化学农药产生的那么快。
毒性:
鼠经口按2*10^22活芽孢/Kg体重给药无死亡,也无中毒症状。
18名志愿者每人每天吞服30亿芽孢,连服5天,1个月后检查,一切化验正常,无毒性反应。
亚急性和毒性试验未见异常,对猪、禽、鸟、鱼、蜂的急性和慢性饲喂养试验未见不正常现象,对家蚕敏感。
无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注意事项:
[1]本品对家蚕有毒,蚕室和桑园附近禁用;
[2]不能与内吸性有机磷杀虫剂或杀菌剂混合使用(如乐果、甲基内吸磷、稻丰散、伏杀硫磷、杀虫畏)及碱性农药等物质混合使用。
[3]使用本品时应穿戴防护服和手套,避免吸入药液。
施药期间不可吃东西和饮水。
施药后应及时洗手和洗脸。
[4]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避免接触。
[5]建议与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虫剂轮换使用,以延缓抗性产生。
阿维菌素
阿维菌素,英文名称Avermectins,是由日本北里大学大村智等和美国Merck公司首先开发的一类具有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的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由链霉菌中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发酵产生。
作用方式及特点
触杀,胃毒,渗透力强。
它是一种大环内酯双糖类化合物。
是从土壤微生物中分离的天然产物,对昆虫和螨类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并有微弱的熏蒸作用,无内吸作用。
但它对叶片有很强的渗透作用,可杀死表皮下的害虫,且残效期长。
它不杀卵。
其作用机制与一般杀虫剂不同的是它干扰神经生理活动,刺激释放r-氨基丁酸,而r-氨基丁酸对节肢动物的神经传导有抑制作用,螨类成、若螨和昆虫与幼虫与药剂接触后即出现麻痹症状,不活动不取食,2-4天后死亡。
因不引起昆虫迅速脱水,
所以它的致死作用较慢。
但对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虽有直接杀伤作用,但因植物表面残留少,因此对益虫的损伤小。
对根节线虫作用明显。
中毒症状
早期症状为瞳孔放大,行动失调,肌肉颤抖。
一般导致患者高度昏迷。
急救治疗
经口:立即引吐并给患者服用吐根糖浆或麻黄素,但勿给昏迷患者催吐或灌任何东西。
抢救时避免给患者使用增强γ-氨基丁酸活性的药物?如巴比妥、丙戊酸等) 。
注意事项
[1]施药时要有防护措施,戴好口罩等。
[2]对鱼高毒,应避免污染水源和池塘等。
[3]对蚕高毒,桑叶喷药后40天还有明显毒杀蚕作用。
[4]对蜜蜂有毒,不要在开花期施用。
[5]最后一次施药距收获期20天。
毒性:原药高毒,在土壤中降解迅速。
制剂低毒,对人无影响,对鱼蜜蜂高毒,喷雾地点应远离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