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权论”的主要内容

“海权论”的主要内容

“海权论”的主要内容
“海权论”的主要内容

“海权论”的主要内容

华夏经纬网 2011-06-16 14:08:59字号:小大

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出生在丹麦一个移民家庭,父亲丹尼斯·哈特·马汉是美国西点军校的教授,良好的家庭背景孕育了马汉对军事题材著作的兴趣。他尤其喜欢阅读英国军官撰写的拿破仑军队海上作战的著作。14岁那年,他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后转入安那波利斯海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先后担任炮舰和巡洋舰舰长之职。在20余年的海上生活中,马汉似乎无心于热闹的舰艇生活,唯独对军事、历史题材和军事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85年,受美国海军学院院长卢斯将军之邀,马汉进入海军学院出任海战史和海军战略及战术课程讲师。宁静的学院生活为他潜心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1890年,美国战略理论家马汉发表《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从而正式提出了"海权论" 思想。

首先,马汉从海洋与国家兴衰的角度,率先提出并深刻阐明"海权概念及深刻内涵。

1884年,马汉随舰至秘鲁,在利马一家英国俱乐部中阅读蒙森的《罗马史》,当读到该书"第二次布匿战争"时,他对汉尼拔进军罗马的路线提出了质疑,为什么汉尼拔舍近求远,不是取道海路直取意大利半岛,而是绕远路先占伊比里亚半岛,尔后再沿地中海北岸,打击罗马?深究下去,原来伽太基人缺少一只强大舰队,缺乏对地中海的制海权。马汉不禁扼腕兴叹,一个曾经是历上盛极一时的民族,却因为缺乏制海权而昙花一现。进而他又发现,在历史上,还有不少帝国如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和法国等,因缺乏对海权的认识而盛极而衰。他认识到,海洋控制是一个尚未为历史学家系统认识并加以阐述的重大历史性因素。从另一方面看,"海洋使其本身成为最重要和最惹人注目的是其可以充分利用的海上航线。"利用海洋的便利扩大海外贸易,寻求海外市场、输出商品、输入生产原料和进行殖民掠夺,国家才能走向繁荣富强。由于海上贸易具有"有限性",必然导致竞争,必须建立和发展海权来控制海洋。为了构筑新的理论,马汉创造了极具魅力的词"海权"(sea power)何为"海权",是指"有益于使一个民族领先海洋或利用海洋强大起来的所有事情。"它不仅"包括用武力控制海洋或其任何一部分的海上军事力量的发展,而且还包括一支军事舰队源于和赖以存在的平时贸易和海运的发展。"前者是指一国拥有的海军舰队,包括附属于海军的陆上及海外基地、港口等设施,后者主要是指以海外贸易为核心且与海洋有关的附属机构及其能力,或者称为国家海洋经济力量的总和,具体是指用于海外贸易的商船队的运输能力、国家造船与修船能力、港口吞吐能力和为海外贸易服务的殖民地。马汉认为,上述两者具有密切相关的联系。海上军事力量的建立和发展以海上经济力量为基础,反之,海上军事力量也具有明显的经济意义,可以直接夺取海外殖民地和抢占海外市场,两者构成有机整体,对国家繁荣昌盛有直接影响。

其次,马汉深刻揭示了影响国家"海权"产生的六大基本要素。马汉认为,地理位置是影响一个国家建立和发展海权的首要条件: "如果一个国家所处位置,既不靠陆路去保卫自己,也不靠陆路去扩张领土,而完全把目标指向海洋,那么这个国家就比一

个以大陆为界的国家具有更有利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地理位置包括能方便地进入海洋,具有控制重要的国际海上航线的态势。英国作为一个海上强国,其地理位置就大大优于法国和荷兰;自然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追求海权的意向和动力。良好的港口、深入内地的大河,意味着国家具有发展海权的潜力,因为这样的国家对海洋有种天赋的爱,反之,国家便难有向海洋进军的内在动力;海权的发展必须以一定的国土面积和一定的人口数量为基础,但光有面积是不够的,还应包括它海岸线的长度和港口特点等。光有人口也不行,还要看他们从事"与海洋或与各种舰船有关的行业"人的数量多少;民族特点对于发展海权也很重要。"从事商业的习性往往必然是依靠海洋强大起来的民族的显著特点。”“假如一个民族有喜欢贸易的习性,并有一条较好的海岸线,海上的各种危险,或对海洋的反感都不可能阻挡一个民族通过海上贸易去寻找财富。”马汉进而认为,一个民族"是否有能力建立相当多的殖民地。开拓殖民地与发展其他事业一样,越合乎自然规律,发展就越快。所以由全体人民迫切需要和本能的欲望创建的殖民地,其基础是最坚实的"。而当一个国家具有发展海权的所有自然和物质条件后,政府的性质就起关键作用。"政府的作用就相当于运用聪明才智。如果这个政府是聪明的,精力充沛和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就会使一个人的一生或者一个国家的事业获得成功,否则注定是失败。"

再次,马汉把"制海权"作为支撑"海权论"的有力工具。"海权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控制海洋以控制世界贸易,通过控制世界贸易以控制世界财富,通过控制世界财富以控制世界本身。实现上述目标,控制海洋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为此,马汉在提出"海权论"理论后,沿着上述思路对控制海洋问题即制海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于1910 出版《海军战略》,全面阐述作为"海权论"支撑的"制海权"理论。

马汉认为,海洋的巨大价值就在于它提供了最为广阔的海运航线。"海洋本身对于能以足够兵力将其占有的海军来说,就是一个链环,一座桥梁,一条公路,一处中央位置。”交通线是指前线军队联系国内基地和各个战略点之间的机动路线。"控制住交通线,即控制住海洋。"制海权,就是确保己方交通线的安全,同时切断了敌方交通线,也就"断绝了(敌方)施展战略的所有其他来源,……交通这一战略要素淹没了其他一切要素。" 虽然从理论上讲交通线"可以部分控制亦可全部控制,"但总体而言,对海上交通线的控制具有一定的相对性。英国在过去数百年的海战中能取得辉煌的胜利,就在于它能将敌国战略点至本国交通线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从作战的角度看,交通线还是一条退却线,舰队一旦失利,可以沿交通线迅速撤回,并得到其他部队的掩护和增援。

为了达成对海洋的控制,马汉提出了"舰队作战"的思想。他指出:"占领港口,军事上加以固守,固然确实有价值,甚至必要,但对舰队来说,却居于次要地位。""要在战争中控制海洋,首先就必须消灭敌人的舰队。消灭敌人的舰队是海军在战争中的首要任务。其他一切都是枝节问题。"舰队作战主要依靠强大舰队,即以战列舰为主的力舰队,寻找并消灭敌人的舰队。为求达此,必须做到:一是在兵力署上坚持中央位置。马汉直接采取了若米尼的分析方法,认为,海战无非是一种处理海洋战区地理位置的艺术,中央位置位于战场中间地带介于两个或数个敌人之间的区域,其战略价值尤为重要,谁拥有它,就能利用内线作战的优势,取得控制两边或两边以上敌人的有利态势二是在兵力运用上集中兵力。马汉指出,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海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集中。"集中的核心在于要在决定点上对敌占据优势,其精髓在于"相互支援",

即不论全部兵力如何配置,都必须使其能够互相支持,即使在空间上保持很大间隔的部署,也能够互相支援。此精髓以及分散作战之害处,海军军官们必须深刻认识;三是在作战行动上必须遵循攻势原则。马汉指出,"舰队是海上的野战军,”机动性是其突出特征,"使海军放弃进攻,就等于使其放弃正当的,也是最为有效的职能。""攻势的特点乃是实施攻击而不接受攻击;历史证明几乎所有的海军胜利都是在敌方海岸取得的。"因此,无论是战略上处于攻势还是守势,海军都必须采取积极的攻势作战行动;四是必须获得一定的基地。马汉强调,"拥有据点作支持的舰队比其他什么都没有的舰队更为强而有力。”“一个要想对任何重要海域确保其控制的国家,不在该海域谋求若干战略据点便无从立足。"要想控制海洋就需要拥有固定的基地,即"类似于建立在国家边境上的永久要塞。" (《国家海上安全》)

“海权论”的主要内容

“海权论”的主要内容 华夏经纬网 2011-06-16 14:08:59字号:小大 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出生在丹麦一个移民家庭,父亲丹尼斯·哈特·马汉是美国西点军校的教授,良好的家庭背景孕育了马汉对军事题材著作的兴趣。他尤其喜欢阅读英国军官撰写的拿破仑军队海上作战的著作。14岁那年,他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后转入安那波利斯海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先后担任炮舰和巡洋舰舰长之职。在20余年的海上生活中,马汉似乎无心于热闹的舰艇生活,唯独对军事、历史题材和军事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85年,受美国海军学院院长卢斯将军之邀,马汉进入海军学院出任海战史和海军战略及战术课程讲师。宁静的学院生活为他潜心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1890年,美国战略理论家马汉发表《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从而正式提出了"海权论" 思想。 首先,马汉从海洋与国家兴衰的角度,率先提出并深刻阐明"海权概念及深刻内涵。 1884年,马汉随舰至秘鲁,在利马一家英国俱乐部中阅读蒙森的《罗马史》,当读到该书"第二次布匿战争"时,他对汉尼拔进军罗马的路线提出了质疑,为什么汉尼拔舍近求远,不是取道海路直取意大利半岛,而是绕远路先占伊比里亚半岛,尔后再沿地中海北岸,打击罗马?深究下去,原来伽太基人缺少一只强大舰队,缺乏对地中海的制海权。马汉不禁扼腕兴叹,一个曾经是历上盛极一时的民族,却因为缺乏制海权而昙花一现。进而他又发现,在历史上,还有不少帝国如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和法国等,因缺乏对海权的认识而盛极而衰。他认识到,海洋控制是一个尚未为历史学家系统认识并加以阐述的重大历史性因素。从另一方面看,"海洋使其本身成为最重要和最惹人注目的是其可以充分利用的海上航线。"利用海洋的便利扩大海外贸易,寻求海外市场、输出商品、输入生产原料和进行殖民掠夺,国家才能走向繁荣富强。由于海上贸易具有"有限性",必然导致竞争,必须建立和发展海权来控制海洋。为了构筑新的理论,马汉创造了极具魅力的词"海权"(sea power)何为"海权",是指"有益于使一个民族领先海洋或利用海洋强大起来的所有事情。"它不仅"包括用武力控制海洋或其任何一部分的海上军事力量的发展,而且还包括一支军事舰队源于和赖以存在的平时贸易和海运的发展。"前者是指一国拥有的海军舰队,包括附属于海军的陆上及海外基地、港口等设施,后者主要是指以海外贸易为核心且与海洋有关的附属机构及其能力,或者称为国家海洋经济力量的总和,具体是指用于海外贸易的商船队的运输能力、国家造船与修船能力、港口吞吐能力和为海外贸易服务的殖民地。马汉认为,上述两者具有密切相关的联系。海上军事力量的建立和发展以海上经济力量为基础,反之,海上军事力量也具有明显的经济意义,可以直接夺取海外殖民地和抢占海外市场,两者构成有机整体,对国家繁荣昌盛有直接影响。 其次,马汉深刻揭示了影响国家"海权"产生的六大基本要素。马汉认为,地理位置是影响一个国家建立和发展海权的首要条件: "如果一个国家所处位置,既不靠陆路去保卫自己,也不靠陆路去扩张领土,而完全把目标指向海洋,那么这个国家就比一

读《海权论》有感

读《海权论》有感 最近我读了马汉的《海权论》,引发了我对中国海权的一些思考。 马汉的《海权论》的基本观点是,一个频海国家,如果没有面临陆地的根本性威胁,而政府又是一个开明政府的话,那它就有能力也有条件发展海军,争夺海权。而海权是否能够确保,也就一个国家的安全,财富和权力能否确保的先决条件,一句话,想富国强兵,必先优先发展海权。所谓海权,就是一个濒海国所必须面对的一种权力,但是往往人们只认为海权就是管理领海的权力,但是这就缩小了海权的范围了。所谓海权,顾名思义就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是“国家主权”概念自然延伸。 《海权论》以战略家的理性与史学家的智慧,总结研究了有史以来的海上战争及其影响,提出了制海权决定一个国家国运兴衰的思想,直接促成了德、日、俄、美诸国海军的崛起。在该书中,马汉提出,沿海国家的历史既是由其地理位置、领土面积、自然结构、人口和民族特性等自然条件塑造的,也是由政府的眼光和战略等人为因素决定的,但政府的政策会随着时代的精神和领导者的性格和英明程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基于此,马汉认为影响各国海权的主要因素有:地理位置、自然构造、领土范围、人口数量、民族特性以及政府和国家的特性。 而我们反思中国,中国拥有18000公里左右的漫长海岸线、6500多个岛屿和近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但是于此同时在东与日本有东海和钓鱼岛争端,在南与菲律宾、越南等国有南海争端,台湾问题尚未解决,美国积极重返亚太。诸多严峻现实表明,中国在将来要巩固海防,维护自身的海洋权益,势必要积极发展海权,建成一支强大的海军;但在地理上,中国又是一个发展海权的地理不利国。中国要崛起,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就必须打破海上的枷锁,真正走向全球的广阔世界。中国海权发展的优势在于有远见和眼光的政府制定了正确的海洋发展战略,并向着未来的远大目标一以贯之的执行,这必将决定中国海权的未来。 因此,我认为制海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得不直面的问题。那么,中国如何在未来建立强大海权呢?首先,完善海洋法律机制,保障人民可以从海洋获取利益;其次,加强海军战术演练,开展海军战略战术理论研究;最后,积极发展海军院校,选派海员留学。中国在未来如果不能保障自己的海权和航路的通畅,将始终会有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横在中国人民的头上。

关于老师的作文700字 美妙的声音

关于老师的作文700字美妙的声音 世界上有许多悦耳动听的声音:啾啾的鸟鸣声,潺潺的溪水声,玉珠落玉盘的甜美声……然而,最使我难以忘怀的,还是现在教我们六年级语文的李老师那美妙的声音。 李老师头发似瀑布,又长又黑又柔顺,走路时,那长长的马尾辫摇摆不定,像一个喝醉酒的醉汉似的有趣极了……。她不仅人美,声音更美,她的声音:甜美、威严、温馨。 李老师声音甜美,听她朗诵课文,令人心旷神怡,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记得有一次,李老师朗读杨国民作家《黄果树听瀑》,我们都听得入了迷,仿佛身临其境。就连班上平时调皮掏蛋的钟诚同学,也被陶醉了。那声音,一会儿像珠子在玉盘中滚动,一会儿又像“啾啾”小鸟的鸣叫,一会儿又似松涛阵阵,一会儿又似潮水翻涌……我们仿佛已置身于黄果树瀑布前,在与杨国民作家一起欣赏那气势雄伟的黄果树瀑布。 李老师读完以后,我们依然沉醉其中,似乎不愿回到现实中来。那抑扬顿挫、甘甜美妙的声音,真可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啊!我可以自豪地说:你若能有幸听到这种朗诵,也一定会被那美妙的声音所陶醉! 当然,李老师的声音不总是那么温柔甜美,有时也显得有点严厉。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李老师正给我们上课,大家都听得津

津有味,天色渐渐阴暗下来,突然一道闪电,紧接着就是一个炸雷——惊天动地。霎时,教室里胆小的尖叫起来,胆大的也吓得叭在位子上……就在这“危急”关头,一个声音在我们身边响起:“怕什么!天塌下来,有老师撑着!”带着威严,带着关爱。顿时,教室里便鸦雀无声了。这朴素的语言,威严的声音,让我感到了安全,感到了温暖。 李老师的声音不仅甜美、威严,更多的时候是温馨。平时,她总是像妈妈老师一样,无微不至地关爱着我们:与我们谈心,指导我们学习,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她的声音是那样的温柔甜美、温馨美妙,似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似甘露融进我们的心灵,似阳光沐浴着我们成长。

《海权论》 对后世的影响

海权论对后世的影响 (一)美国:一九〇一年老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後,极受马汉海权思想之影 响,致力发展海权。除舰队的扩建及积极夺取太平洋各战略岛屿外,且开凿并控制巴拿马运河及加勒比海之战略海上基地,成为当今海权霸主。 (二)英国:英国对马汉之海权思想推崇备至,在一八八九年英国政府提出海军扩充计划时,马汉的理论成了最强力的辩护理由。 (三)法国:法国很重视马汉对于法国海军政策的批评,并且称赞其思想具有真正的创造性。 (四)德国:德皇威廉二世及海军部长铁毕兹(Von Tripitz)亦深受马汉影响,致力发展海军,但德国却忽略了马氏的一项重要训条:“一个国家无法同时发展陆权与海权”,导致德国陆军反而受经费影响而减 海权的重要性 人类历史的上古时代是河流时代,只有靠近河流的文明才能发展壮大。随着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人类发现海洋并不是截断文明之间联系的深渊,而是联系全世界的纽带。纵观近代以来,所有的大国在其崛起过程中,无一例外地都在试图获取同一件事物:控制海权。 海洋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文明。海洋国家的富强总是和强大的海权成正比关系,强大的海权保障了国家财富的积累,而丰足的财富又强化了国家海权。历史上称霸于世界的国家都曾是海洋强国,从古时的雅典、迦太基、威尼斯,到中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再到近代的英国、日本、美国,无不昭示着一个真理:海权握,国则兴;海权无,国则衰。 然而,受传统“陆权至上”思想的束缚,我们的海权意识薄弱以致中国近代两次险些亡国。 一次是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入中国后列强掀起的瓜分狂潮,由于没有海权,差点让西方国家把我们中国给肢解了;另一次是1937年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原因是日本在近代是在亚洲率先实行海权战略,要获得强大的海权并有日本可控制的安全外围国家和地区。可见,要捍卫我们的利益,中国必须发展强大的海权。 从世界历史来说,我们不难发现在资本全球化进程中,拥有工业资本优势的国家,也往往是拥有强大海权的国家。自从英国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主导世界经济潮流之后,海权就成了工业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助推器和国家发展战略极重要的部分。海洋为这些国家提供了最廉价的运输载体。比如,从欧洲陆上运货到中国要穿经多个国界,而海上航行则没有国界障碍,在公海上它是畅通无阻的。从军事角度看,与陆上运输比,从海上集中调动装备、军力等所需时间应是最快的;与陆地防务相比,由于海洋的天然屏障,在广阔的海上拥有基地可大大减少战时所用守备兵力:只要掌握了海上运输线,就可以最机动的方式集中最优势兵力在

海权论

如何理解海权对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意义? 中国海权 海权是海域国土主权及国家海洋权益、维护蓝色国土安全等权利的简称。就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但这种权力的范围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控制问题,更重要的是用海洋来开拓一个新的舞台,一个新的时代。 海权的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海权握,国则兴;海权无,国则衰。,从历史上可以看出,那些称霸世界的国家都曾是海洋强国。西塞罗曾经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海权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海洋是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拥有海权意味着拥有无可匹敌的安全优势。 中国拥有18400公里漫长的海岸线和3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专属海域,拥有众多的天然良港和沿海岛屿,中国毫无疑问是一个海洋国家。但是几千年来以农为本的经济结构,却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大陆民族。面对着中国东部这一片浩瀚的海洋,孙中山先生曾发出了“伤心问东亚海权”的感叹,并警示后人:“惟今后之太平洋问题,则实关于我中华民族之生存,中华国家之命运者也”。为了建立中国的“海权”,毛泽东缔造了人民海军,并发出了“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的号召。如此可见,海洋的重要性。而如今,中国面临着统一祖国,收复主权岛屿的严峻任务,因为台海两岸分治影响海上安全维护与海权拓展,这既是中国政府必须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又是中国捍卫国家海权的重要内容。南沙群岛本属于中国,然而南沙群岛中有40多个岛礁被其他周边多国非法占领,其中越南占领29个。中国仅实际控制少数岛礁。中日在东海划界、钓鱼岛问题上仍存在争议。在这种东海争端的悬而未决,钓鱼岛主权的严重受损,南海局势的暗潮涌动,域外大国是频频加紧插手中国周边海洋事务,几乎中国的每一寸海疆都面临着危机。还有索马里海盗对中国商船的袭击,又从另一个方面对如何保障国家利益的海上安全提出了新要求。同时,随着中国外向型经济模式的确立,国家安全观念将有一个质的变化,必然从本土扩展到本土以外。我国的安全战略必须高度重视海权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人口众多而陆地资源有限,目前有4亿人口生活在沿海地区,全国60%的工农业产值也来自于沿海地区。到了21世纪中期,按照现有的发展速度,中国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口的趋海移动和沿海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将使全国人口的50%集中到沿海地区,这必然给沿海地区的资源和生态系统,带来巨大的压力。中国未来的发展,必然向海洋索求空间和资源。在此,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凸显了中国海权问题。地球实质是个水球,在陆地开拓完成、太空开发任重道远的今天,海洋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空间拓展的主要领域,它所给予人类的不仅仅是物理空间,还有丰富的物质资源;中国本应是个海洋大国,其发展前景能否乐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海洋空间的开拓和海洋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海权的概念如前所述,它是一个国家,为了国家利益,最有效的利用海洋的能力和程度,它包括与海洋事务有关的一切东西。然而,中国海权随中国主权同生,而中国意识到并力求捍卫、强化中国海权的努力却起步不久。中国目前的海权实践远没有达到追求"海洋权力" 的阶段,而只是处在捍卫其合法的海洋权利的阶段。所以,中

《黄果树听瀑》阅读答案

《黄果树听瀑》阅读答案 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这篇《黄果树听瀑》阅读答案,由语文网提供,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黄果树瀑布,一部大自然的杰作。车到黄果树风景区,便闻一阵哗哗之声自远处飘来,若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潮水般涌漫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啸,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奔泻的水声了。透过树隙,便见一条白帘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似一阔幅白绢正从机杼上吐泻而下,那哗哗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响遏行云。我们去时,正遇上枯水季节,瀑布的水势并不宏大,远不如徐霞客在游记中所描写的那般摄人心魄。所以游者甚为寥落,连街上的不少店铺都早早关门打烊了。据当地人介绍,盛水季节,瀑水激出的水花雨雾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于瀑布右侧高岩上的黄果树小镇,造成银雨洒金街的奇景,当时是,游人摩肩继踵,冠盖相倾。可惜我们去得不是时候,无幸一睹其壮观,留下了一点遗憾。黄果树瀑布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下临涯足,山径寂寥无人,哗哗的瀑布声在山谷间震荡着、回响着,似千百架贝斯在奏鸣、在轰响。至谷底,我们坐在水边的一块岩石上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那一幅白帘般的瀑布,仿佛伸手便可撩过来拭脸似的,它漱入潭底激起的烟雾般的水珠,直扑到我们脸上,沁( )凉沁凉的。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挂得那么长,但远比它阔,所以气势十分雄壮。当年徐霞客描写道: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其描写准确形象,不得不令我们叹服。瀑声如雷轰鸣,山回谷应,我们仿佛置身于一圆形池中,四周乐声奏鸣,人若浮身于一片声浪,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让人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恢( )宏博大。我们久坐岩上,任沁凉的飞珠扑上火热脸庞,沾湿薄薄的衣衫,我们聆( )听着訇( )然作响的瀑声,只觉得自己的胸臆( )在扩展,似张开的山谷,那瀑布便直漱而进,挟( )来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活力,回荡着大自然纯正清脆的音响。离开潭边,我们循着石径登上溪旁的一个平台,绿树掩映间,有一座徐霞客塑像,他正遥对瀑布,作凝神谛听状,他完全沉醉了,如痴,如迷。此时此地此刻,我们也完全沉醉了,如痴,如迷。 《黄果树听瀑》作者:杨国民本文是一篇游记作者按游览的顺序,具体描写了黄果树瀑布的雄伟壮观,展现了一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意,表达了作者对黄果树瀑布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全文的中心句黄果树瀑布,一部大自然的杰作。本文先写了远听瀑布,重点写的是瀑布的声音;接着写近看瀑布分别写了瀑布的声音和形状;然后写作者在潭边看到的景象;表现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本文为何强调听字?因为黄果树瀑布的壮观是通过声音给读者留下印象的。读描写声音的句子;说说你的感受?感受到了黄果树瀑布的雄伟壮观的气势和生生不息的活力。课文倒数第二段我们坐在岩石上,&&音响。此段有好词,说说你对此段的理解;作者到瀑布的飞流声之后产生的想象以及激动地心情,写出瀑布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滋养。《黄果树听瀑》一文中,许多句子用打比方的方法把听瀑的感受写得具体可感,让人读了有如身临其境。 1.在文中括号内给字注音。 2.联系第3自然段内容,理解下列词语。寥落:__________ 打烊:___________ 无缘:__________ 3.文章第1自然段中,作者按照________顺序对水声进

海权论与中华民族的复兴

海权论与中华民族的复兴 回望历史,中华文明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虽有过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却终因统治者的漠视海洋而遭受了一段屈辱的历史。再看今天,中国的海权依然遭受严峻的挑战。1、现如今我们实际上还被困美国布下的所谓第一道岛链之中,不能自由进出,面临着诸如马六甲困局之类的大麻烦。2、现阶段没有属于自己的航母编队,没有远洋海战能力,是一支实际意义的黄水海军。3、中国是一个在所有大国中唯一一个国家没有实现统一的大国,宝岛台湾还处于分裂状态之下……4、我国和周边七个国家有海洋与岛礁纠纷,海洋权益和资源至今还受到别的国家的肆意盗采和侵占……钓鱼岛争端,南海纠纷······如此形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又应面向何方?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拥有18000余公里海岸线和474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的世界海洋大国。但是因为我国海军力量的薄弱,因为我们以前海洋权益意识的严重不足,致使原属于我们的海洋权益和领海、岛礁受到周边国家的肆意蚕食和鲸吞,现在我国领海面积中就有高大一百余万海洋面积受到别的国家的侵占和面临纠纷,这其中既有西方势力在背后煽风点火的作用,更有我们海洋意识严重不足,人民海军力量不是十分强大的原因存在。 在新的世纪中,世界上的所有国家都面临着陆地资源趋于枯竭的严重挑战,从辽阔海域中要资源,要发展空间,是摆在每个国家和民族面前的一道天大难题。如何保护我国在海洋权益及能源需求需要,如何真正保护我国作为一个世界上的外贸大国的海洋安全,如何使日益增加的外贸舰队安全和海道畅通,是摆在海军面前一张不可放弃的重要职责。 海洋的作用在以前重要,在以后和将来会更加重要。在这个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先天不足的认识和落后。 在这个方面,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听取有世界海权论鼻祖之称的马汉的宏论,更要吸取历史上所有的经验和教训。认真学习马汉的海洋论和从海洋上称霸全球的国家的历史,对我们是深有益处的。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古罗马西塞罗)起源于海洋文明的西方国家很早就重视海洋的意义,几百年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乃至今天的美国在世界上的优势力量都是以海权为基础的。 殖民扩张时期,英国海军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成为当时的海上霸主,奠定了其日不落帝国的基础。强大的海上力量是海上贸易交流的保障,对一个要走向世界的国家,海权的崛起是必须的条件 海权论的鼻祖马汉认为,商船队是海上军事力量的基础;海上力量决定国家力量,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要控制海洋,就要有强大的海军和足够的海军基地,以确保对世界重要战略海道的控制;海军必须积极出击,不能消极防御。 马汉曾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海军顾问,他的理论成了美国海军发展和海上扩张的理论根据。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海军法案》,美国开始大规模发展海军。19世纪最后10年,美国的海军实力由世界第12位跃升为第3位,仅次于英、法两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的海权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完全控制了太平洋,把太平洋当作自己的“内湖”。冷战结束后,美国在海外仍有700多个军事基地,4个作战舰队,13个航空母舰战斗群,各型舰艇468艘。

黄果树听瀑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合作学习一篇选读课文《黄果树听瀑》,板书课题。 2.在学习课文前,我们一起来看有瀑布的古诗,出示《望庐山瀑布》古诗和徐霞客古诗: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 3.《望庐山瀑布》是把瀑布比作银河,书本中的诗是把瀑布比作成白练,这两首诗都是写瀑布的形状。那么我们今天学习的《黄果树听瀑》,作者是从哪个方面写的?(声音)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不能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当中描写声音的句子有哪些,用括号括出来,标号。 1.这几组句子都是描写声音的,这些声音发生了什么变化,有哪些特点?请找一找。完成学习单第一行。 2.出示声音的词语:响遏行云如雷轰鸣訇然作响 3.带上“瀑布”再来读一读这组词语 4.你感觉到瀑布怎么样?(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5.这些声音为什么会变化呢?是因为作者站在不同的地方听到的(往往声音出现前会先告诉你地点). 6.都有哪些地方呢?默读这几个句子,完成学习单第二行。 7.作者每到一个地方,听到的声音是不同的,像这样,不同的地点听到不同的声音,这样的写法就叫移步换景(板书))。 四、感受联想 1.先看前面的4个句子,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发现?(都用了比喻) 2.请划出比喻的成分,把什么比作成了什么?说出第1.2. 3.4句 3.第4句中,把瀑布的声音比喻成雷的轰鸣声,“仿佛置身于什么........”若是好像的意思,这个句子是不是比喻? 4.既然不是比喻,那能不能去掉?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自己融入到瀑布中) ①从中找出一组近义词:置身于------浮身于 ②从听到的事物,再把自己也融入到这个事物当中去,这样的想法就叫做联想,你能找出句子中联想的标志吗?(仿佛,若)。 ③作者就是运用“听到的+联想”这样的手法,把自己完全“沉醉其中、如痴、如迷”。 ④指导朗读:我们就带着这种沉醉其中的感受去读一读这个句子。 五、学法迁移 1.描写声音的这5个句子当中,还有哪句话也用了联想的方法。 2.写写批注,格式:我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联想到_____________,让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 3.这句话有关联想的标志是什么?圈出标志词。 4.学着用联想的方法来写一写。学习单。 五、小结 黄果树瀑布,一部大自然的杰作。作者通过移步换景、比喻、联想等写作手法,用词语来概括声音的特点,让我们不知不觉就走进了黄果树瀑布,这也是我们学习写文章的一大“杰作”。

马汉海权论与中国海权

马汉海权论与中国海权 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是美国杰出的军事理论家,曾两度担任美国海军学院院长,他在1890年-1905年间相继完成了被后人称为马汉“海权论”三部曲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海权对法国革命和法帝国的影响: 1793-1812》和《海军战略》,其有关争夺海上主导权对于主宰国家乃至世界命运都会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观点,更是盛行世界百余年而长久不衰。直至今天,《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仍被认为是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军事名著之一。在海洋权益日益引起各国高度重视的今天,从维护国家利益、推进民族复兴与发展的角度,研读马汉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对于我们思考面向未来的国家与民族的崛起,有着十分重要的启迪。 一 马汉的海权论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有以下四点: (1)海权与国家兴衰休戚与共。马汉在书中提出了一个概念,即海权。“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马汉的这一论述最大程度的拓展了海权的内涵和外延。他所说的海权应该包括海上军事力量和非军事力量。前者包括所拥有的舰队,包括附属的基地、港口等各种设施,后者则包括以海外贸易为核心的,和海洋相关的附属机构及其能力,也就是国家海洋经济力量的总和。从物质形态上来说,海权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在海洋上的综合实力。建立和发展强大的海上力量对促使国家经济的繁荣和财富的积累、夺取制海权和打赢海上战争以及维护国家国际政治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此观点看,海权不仅标志着一个国家利用海洋和控制海洋的总体能力,同时也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否成为一个伟大民族。因此,马汉的海权论实际上是论述如何通过夺取制海权以达到控制世界的理论。 (2)影响海权的六个要素。一是地理位置。如岛国,既不靠陆路去保卫自己,也不靠陆路去扩张领土,而完全把目标指向海洋,比大陆国家拥有更明确的向海洋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发展海权的优越条件。二是自然结构。致力于发展海权的国家,必须拥有漫长的海岸线,要有许多能够得到保护的深水港湾以及深入内地的大河等条件。三是领土范围。国家发展海上力量必须要有一定面积的领土作为依托,领土的大小要与国家人口的数量、资源及其分布状况相称。四是人口数量。人口以从事海洋事业的人员为主,可以为海军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兵员。五是民族特点。一个海军强国的人民一定要渴求物质利益,追求国内外有利可图的商业往来,也可概括为一个民族强烈地追求海外殖民地、追逐海外利益的民族精神。六是政府性质。政府要具有海洋意识且对海军重视,政策上具有连续性。 (3)海权与陆权之间的关系。马汉认为:海权与陆权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他非常重视陆上“依托”对海上力量的意义。

马汉的《海权论》

马汉的《海权论》 一百多年前,一个美国人道出了一句惊人的预见:“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他就是美国著名海军历史学家、海军战略理论家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他首次在他的著作《海权论》中提到了“海权”概念,并成功发展出一套完整的海权理论,成为了二战前后美国发展海军、进行海外扩张的战略蓝图。 马汉所处的时代,是美国资本主义获得巨大发展并进入垄断阶段的时代。1894年,美国工业生产已跃居世界首位,而当时的世界已基本被英法等老牌殖民主义国家瓜分完毕,国际竞争愈演愈烈,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美国逐渐出现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公众舆论。在此背景下,马汉的《海权论》代表了美国的国家利益,迎合了美国急欲要求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愿望和政治需要,成为了公众舆论的主旋律,对罗斯福总统致力于海军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海权论》也是美国对外战略发生转折的重要标志。 在《海权论》中,马汉主要从海权引论、海权之要素、相关案例分析以及美国的利益来阐述其理论的。首先,引论中说到,海权的历史是对国家之间的竞争和相互间的敌意,以及那种频繁的在战争过程中达到顶峰的暴力的一种叙述。马汉认为这种暴力起源于早期的海上商业活动,因为早在多年以前,人们就意识到海上商业对于国家的财富及其实力的深远影响。一方面,对立双方都试图瓜分到更大的商业好处,这种利益的冲突所产生的情绪,必然导致一场血战;另一方面,他谈到无论是什么原因挑起的战火,是否掌握了海洋霸权都成为一个决定胜负的关键,海上力量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军事史。此外,马汉运用从大帆船时代到蒸汽舰时代这一示例阐述了外在条件的变化并不影响作战所遵循的原则,这一系列的原则很可能成为海上战略实施的关键,也可成为掌握海上霸权的基础。在引论中,马汉从经济利益和海军历史两个角度诠释了海军战略研究和海权掌握的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所以,把握海权成为了《海权论》讨论的主要话题。 对于如何掌握海权,马汉认为,海洋对人类依旧很陌生,潜藏着许多危险,这些危险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这些危险时刻威胁着一个国家的海上利益,所以必须拥有一支健全的海上力量。马汉又将其主要因素分为六点:一是地理位置,马汉认为一个国家优越的地理位置不但有利于集中它的军事力量,而且还有利于在抵御敌人的进攻时提供作战的中心位置和良好的基地等战略优势。二是形态构成,其中包括国土形态构成和气候,海岸线越曲折,气候越适宜,优良的港弯就越丰富,越有利于发展海上贸易与造船工业;三是领土范围,这里所指的不单单是国土面积大小,更重要的是这个国家的海岸线长度和港口特点,马汉运用美国南北战争的例子形象地诠释了这一观点;四是人口数量,这里所说的不单单是从事海洋事业的人口数量,还要加上这些船上的水手、雇工以及生产海军物资的人员。除此之外,马汉还从人口比例的角度说明了人口对海上军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五是国民特征,如果说海权是建立在一种和平与广泛的贸易基础之上,那么对商业追求的习惯性必然是一个民族称霸海洋的显著特点。马汉用早期西班牙、荷兰、英国对金银的欲望而对外扩张的例子诠释了国民性格特征对掌握海权的作用;六是政府特征,马汉认为,不同的政府机构及不同时期统治者的特征,都对海权的成长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一特征包括制度和国情,马汉将同一时期的英国与法国作比较,形象地体现了政府对海上力量强弱的至关作用。 马汉的理论并不是纸上谈兵,在书中他将欧洲的冲突以及亚洲的问题作为了经典案例,进一步证实了其理论的科学性,然而《海权论》中最为经典的是他对维护美国利益的看法。首先,他认为拥有世界上最强大海军的英国是美国最难对付的对手,同时他强烈批判了美国在之前的一百多年里的“片面自卫政策”,他主张让美国“向外看”,加强对外扩张,增强美国

[五年级上册语文补习]5年级上册语文书

[五年级上册语文补习]5年级上册语文书【常用文书】 范文网https://www.doczj.com/doc/0c5457458.html,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5年级上册语文书,供大家参考选择 5年级上册语文书(1) 第一组 1窃读记(林海音)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张钫) 3走遍天下书为侣(尤安-艾肯) 4*我的”长生果” (叶文玲)

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 第二组 5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王安石) 秋思(张籍) 长相思(纳兰性德) 6梅花魂(陈慧瑛) 7*桂花雨(琦君) 8*小桥流水人家(谢冰莹) 口语交际-习作二

回顾-拓展二 第三组 9鲸 10*松鼠(布封) 11新型玻璃 12*假如没有灰尘(周元桂) 口语交际-习作三 回顾-拓展三 第四组 13钓鱼的启示(詹姆斯-勒菲斯特)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伊尔莎-斯奇培尔莉)

15落花生(许地山) 16*珍珠鸟(冯骥才)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 第五组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有趣的汉字 字谜七则 有趣的谐音 仓颉造字 册典删的来历(刘凌) 我爱你,汉字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的发现 一点值万金 街头错别字 赞汉字(汪竹柏) 书法作品赏析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刘湛秋)第六组 17地震中的父与子(马克-汉林) 18*慈母情深(梁晓声)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巴德-舒尔伯格) 20学会看病(毕淑敏)

口语交际-习作六 回顾-拓展六 第七组 21圆明园的毁灭 22狼牙山五壮士(沈重) 23*难忘的一课 24*最后一分钟(李小雨) 口语交际-习作七 回顾-拓展七 第八组 25七律-长征(毛泽东)

马汉海权论着作中文译作简介

马汉海权论著作中文译作简介 一、对《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1660-1783》的中文译作 马汉有关海权的理论著作有20多部。代表作为“海权论三部曲”——《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1890年出版)、《海权对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帝国的影响》(1892年出版)、《海权与1812年战争的关系》(1905年出版)。 《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1660-1783》是马汉海权论三部曲的第一部,更是马汉海权理论的奠基之作,它深刻影响了其后百余年的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直至今天,本书还和圣经等书一起,被称为影响世界的16本书之一。 从总体结构上看,除绪论外,该书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占全书六分之一篇幅的第一章,题为“海上力量诸因素”;第二部分是第二章至第十四章,占全书篇幅的六分之五,内容为1660年至1783年期间,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荷兰、法国等欧洲海上强国在争夺海洋霸权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及其评述。第一部分虽然仅有一章,但理论上却相对独立,是全书最精采、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最能体现马汉思想光芒的内容。第二部分则是马汉全部理论的基础,是对欧洲战争史,特别是海战史的全面评述和总结。此外,第二部分中还包括了通过对以往海上作战经验的历史总结而得出的海上作战原则。这一内容实际上是马汉海军战略理论的原形,后来马汉以此为基础,在1911年写成了《海军战略》。可以认为,马汉的海权论学说由两个理论层次不同的分体系组成,其一是海上力量理论;其二是海军战略理论。 目前国内能检索到的本书中文译作共9部(篇),分别是: 1、1900年3月,上海《亚东时报》月刊《海上权力要素论》 2、1910年,中国留日海军学生创办的《海军》杂志《海上权力之要素》 3、1928年12月,《海军期刊》第l卷第6期《海上权力之要素》 4、1940年,《海军整建》杂志第1卷第6至8期《海上权力之要素》及全文翻译 5、1997年,中国言实出版社《海权论》,萧伟中、梅然译 6、1998年,解放军出版社《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 7、2006年,解放军出版社《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 8、2007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海权论》 9、2011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大国海权》 以下逐一介绍: 1、第一次翻译成中文: 1900年3月,由日本乙未会主办、在上海出版发行的汉文月刊《亚东时报》开始连载《海上权力要素论》,即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的第一章,它集中反映了海权论的基本观点。但《亚东时报》因停刊仅连载两期,包括该章的绪言和第一节。《亚东时报》所载是根据日文版本翻译成汉文的,翻译者为日本人剑潭钓徒,译文错漏很多且为难读的文言文,但它毕竟是第一次把马汉海权理论用译文的形式带到中国,“为中国封闭的海洋观念吹进了一股清新的风”,因而具有开创意义。与此同时或早于此时,以严复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以各种方式(如朋友圈子的言论和书信、或在其它主题的文章提及马汉海权理论)也对海权论进行了引进和传播,但传播范围和效果有限,不如在公开刊物刊登译作的方式影响力大。 2、第一次由中国人翻译成中文: 1910年,中国留日海军学生创办的《海军》杂志再次刊载马汉该书该章的汉文译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黄果树听瀑》(选读课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黄果树听瀑》(选读课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以“听”为线索,抓住地点和声音变化,从语言文字中感受瀑布魅力与风采,感悟作者赏景情怀。 (2)复习“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模仿作者通过想象描写景物的方法。 (3)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以“听”为线索,抓住地点和声音变化,从语言文字中感受瀑布魅力与风采,感悟作者赏景情怀。 (2)复习“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模仿作者通过想象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赏诗激趣,品题导入。 (1)谈话激趣 (2)赏诗话情 (课件出示)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庐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抓住“望”,体会作者观察点的变化,从而引出“移步换景”。 (3)品题导入 师:诗人李白啊,用一个“望”字,向我们展现了“庐山瀑布的真面目”,那么现代的作家又是怎样描绘瀑布的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课件出示课题)——黄果树听瀑 师:那么“黄果树瀑布”在哪儿呢? (课件出示“地理知识贴”:黄果树瀑布简介) 黄果树瀑布风景区位于贵州省,以黄果树瀑布为中心,以瀑布、溶洞、地下湖为主体,素有“天下奇景”之称。黄果树瀑布,是我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亚洲最大的瀑布,落差74米,宽81米,河水从断崖顶端飞流而下,势如翻江倒海。 二、理顺头绪,初知大意。 师:简简单单一段话,就让我们初步了解了黄果树瀑布。那么课文如何通过一个“听”字来描绘出“黄果树瀑布”的呢?昨天同学们预习过了课文,文中有没有遇过特别难读或不会读的地方?现在会读了吗? 师:那么通过昨天的预习,我们知道课文围绕着“听”字主要讲了些什么呢? 三、快读课文,定位中心。 (1)初识“瀑布”,定位中心 师:作者提纲挈领,文章开篇之处,就用了一句话,最精炼地概括了这条瀑布。找一找,把它划下来,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 (课件出示:中心句)

马汉海权论

一、海权的六项基本要素: (一)位置:最理想的位置是居中央位置的岛屿,靠近主要的贸易通道上,有良好的港口和海军基地。例如英国以英吉利海峡和欧陆相隔,不仅有水为屏障,且距欧陆近,因此英国不须维持大陆军,而可集中国力发展海权,以优势的海军来封锁欧陆港口,并控制出入欧洲北部的航线。与英国成强烈对比的是法国,他不仅要维持大陆军,而其海军也必须分驶大西洋与地中海,因此在海权竞争中,法国对英国自然居于劣势。 (二)地形:一国的海岸线是其边界的一部份,凡是一个国家其疆界易于与外界接触者,其人民便较容易向外发展,与外面世界相交往。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可能使人民安土重迁,不愿投身海洋,如法国;反之,则逼使人民不得不讨海维生,如荷兰、葡萄牙。岛国、半岛国家受限于地形上的因素,若欲发奋图强,则必须重视海权的发展。 (三)国土之大小:马氏认为国土的大小必须与人口、资源及其他权力因素相配合。一个国家人口的总数与海岸线总长度的比例,具极大重要性。否则广大的领土可能反而成为弱点。如面积太大,而人口与资源不成比例的国家,防守密度低,国家的危险性增高,假使又被河川或港口所割裂,则更是一大弱点。以美国内战时的南方为例,以人口和资源的比例而言,其面积是太大了,尤其是有了太长的海岸线和太多的内陆水道,兵力易被分割而导致失败。 (四)人口数量:人口数量和素质对海权均为重要基础,海权国家不仅应有相当数量的从事航业人口,而其中直接参加海洋生活的人数更应站相当高度的比例。国家的平时航海事业(包括航运和贸易)足以决定其海军在战争中的持久力。英国即为典型例证,他不仅是航海国家,而且也是造船和贸易国家,拥有发展海权的必要人力与技术资源。 (五)国民性:国民对海上贸易的意愿及航海生产能力的心理因素亦极重要。人人以向海洋寻求财富为荣,航海事业自然蓬勃。海商与海军的结合,再加上殖民地的开拓,终使英国成为海权霸主。 (六)政府的政策:政府必须明智而坚毅,始能对海权作长期发展。英国的成功主因即在此。自詹姆士一世开始,英国的国家政策即一直以追求海外殖民地、海上贸易和海军优势为目的。 二、马汉海权论之中心思想: (一)马汉引证英国在拿破仑时代的战争中获得海上霸权的事实,来证明欲发展海权必须以强大的海军控制海洋,以掌握制海权:拿破仑几次企图渡过海峡征英皆告失败後,于一七九八年征埃时,其海军在尼罗河口海战时遭英国纳尔逊将军所率领的舰队重创,地中海制海权尽失,本国与埃及远征军的交通线被切断而告失败。一八0一年,拿破仑为了削弱英国的商业,号召各国『武装中立』,俄国、丹麦、瑞典及普鲁士皆参加,一致反对在波罗的海行使交战国权利。英国必须仰赖波罗的海各国输入橡木、绳索和帆布,所以无法容忍上述诸国参加武装中立,乃派遣波罗的海舰队,以武力来打破拿破仑的武装中立政策。在哥本哈根海战中击败丹麦海军舰队取得进出波罗的海的自由後并进入芬兰湾,打破武装中立的政策。 (二)海权的发展属外线作战,以攻击为主要任务,陆权则以防御为主。

《海权论》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500字

《海权论》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500字 导读:读书笔记《海权论》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5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海权论》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500字: 水上交通比陆路容易,花费更少,荷兰贸易之所以成功,一是海运,二是它有无数风平浪静的水道,使得人们能经由费用不高而且快捷的通道进入荷兰以及德国内地。 在早期,那些同新的未开发的地区进行贸易的海上商贸人士是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冒着在猜忌或者怀有敌意的国度上岸的危险而出海的;并且要想采集到能够装满船只且有利可赚的货物,往往耗时很久。因此他们本能地在商路尽头,寻找一个或者多个驻地,无论是通过武力取得还是通过好感获取,以使让自己或者代办们在该地拥有合理的安全保障,以使让自己的船只能够安全地泊锚。并且能够持续采集该地的适合销售的产品,然后等着本国舰队的到来,带他们回到国内。由于利润巨大,风险也高,所以在早期航海活动中,这样的驻地越来越多,最后变成了殖民地。这些殖民地的最终发展成功则取决于其所属国家当中的天才人物和政策。而其发展与成功又构成了世界历史,尤其是世界海洋史的一大组成部分。殖民地的出现和发展,并非都如上面所描述那样简单而自然,许多殖民地在其计划与成立的时候都是统治者的行动而非个人行为,所以更多的是一种形式,纯属政治考量;不过贸易站点及其日后的扩张和探险唯求谋求的行为,以及他

们的出发点和本质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组织并特许建立起来的殖民地是一样的。在这两种情况下,母国都是在国外获得了据点,找到了出售本国商品的新途径和一种新的海运领域,使本国人民有了新的就业机会,并使本国获得了支援和财富。 影响各国制海权的主要条件是:地理位置;自然结构;领土范围;人口数量;民族性格;政府特征,包括国家机构的特征。 地理位置主要说:如果在陆地上无需捍卫自身,就不会由陆路去扩张领土,反之亦然。如果其目标一致会针对的是海洋,那么从扩张性讲,与那些边境之一是陆地的民族相比,海洋国家就具有优势,如:英国作为海洋大国,胜过荷兰和法国,因为荷兰必须消耗实力维持一支庞大的陆军,来保证本国独立,法国则是从海上扩张转移到陆地扩张。 地理位置本身既可以促进海军发展也可以迫使海军解散。如法国失去直布罗陀的控制后,两只海军难以有效合力,所以损失惨重。 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不仅有利于其兵力集结,还可以进一步发挥战略优势使之具有核心阵地和优良基地,以防御敌人进攻。地理位置上靠近敌人或攻击目标的这一优势在贸易破坏战中表现明显,但必须是拥有与大型海外贸易中心相近距离额港口进行补给或者在盟国中一些港口建立贸易站。读后感同时如果一个国家拥有一处既能够毫不费力前往公海同时还控制了世界交通要道的位置,也可以大大提升制海权,如英国控制英吉利海峡,新加坡控制马六甲海峡。 自然结构:主要是必须拥有较长海岸以及匹配的河道进行纵深。

(语文A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黄果树听瀑 1

黄果树听瀑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山川秀丽,景色怡人。我们曾欣赏过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也曾到过神奇的鸟的天堂,那么你们去过黄果树瀑布吗? 让我们跟随着摄象机的镜头一睹她的风采吧!仔细欣赏,谈谈你的感受。 师: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黄果树听瀑吧!板书:黄果树听瀑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师:请你们认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瀑布的按什么顺序写的? 生;读课文。 (师在黑板把这节课需要注意读音、字意的生字词和描写水声的四字词语写在黑板上) 师:好,课文先读到这儿,首先我们先看看这些需要注意的词语。出示:机杼寥落打佯挟来撩过来 师:这些是描写水声的四字词语,读出气势来。出示:人喧马啸响遏行云摄人心魄如雷轰鸣山回谷应訇然作响其中的“响遏行云”需要理解师:词语我们掌握了,书拿起来,谁能来说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瀑布的? 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生答) 师:快速看课文,文章的哪些自然段是写远观瀑布,哪些自然段是近看瀑布的? 生:课文1-4自然段写远观瀑布,5-7自然段写近看瀑布的。 师:初读了课文,黄果树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细读课文,欣赏瀑布之美 师:作者是怎样描写瀑布的壮观美丽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有关的语句批画下来,然后多读读,把自己的感受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生:读课文,小组交流。 师:作者从远到近描写了瀑布的美与壮观,我们先远观瀑布,请同学们看1-4自然段,谁先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请同学们看第一自然段,读课文,这里的“人喧马啸”声音就已经很大了,让我感受到了瀑布的壮观。 师:真可谓未见其影便闻其声,可想而知瀑布的声响有多么的宏大,此时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