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与配送管理第一章
- 格式:ppt
- 大小:2.92 MB
- 文档页数:52
一、单项选择题1.当物品存入仓库并对于存放在仓库里的物品进行保管、控制、提供使用等管理时,形成( )。
A.实时仓储B.动态仓储C.静态仓储D.分时仓储2.仓储企业在进入积极竞争时期进行服务定位的策略为( )。
A.高服务低价格且不惜增加仓储成本B.提高服务水平维持成本不变C.用较低的成本实现较高的仓储服务D.维持服务水平大幅降低成本3.仓储中的成本是物流成本中( )的组成部分。
A.很重要B.最不重要C.次重要D.不太重要4.按仓储对象划分,我们可以将仓储分为( )。
A.储存式仓储和配送式仓储B.普通物品仓储和特殊物品仓储C.加工式仓储和消费式仓储D.自营仓储和公共仓储5.物流中心仓储是以物流管理为目的的仓储活动,其具有的特点是().A.仓储品种多,批量小B.批量分批入库,吞吐能力较弱C.批量一次性入库,吞吐能力强D.仓储品种较少,批量较大进库6.配送仓储一般在商品的消费经济区间内进行,( ),往往需要进行拆包、分拣、组配等作业。
A.品种多,批量少B.品种小,批量大C.分批大量出库D.品种小,批量少7.仓储的( )的基本功能决定了仓储的基本任务是存储保管、存期控制、数量管理和质量维护。
A.配送B.增值服务C.物资储藏D.运输8.仓储环节是市场信息的传感器是指()。
A.以仓储进货价制定销售价格B.仓储配送准确及时u C.现代化仓储装有传感设备D.以仓储量的变化作为决定生产的依据9.中国的仓储最早出现于()。
u A.旧石器时期 B.新石器时期 C.秦朝 D.春秋战国10.货物所有权随货物交付而转移的仓储是()A、保管式仓储B、混藏式仓储C、消费式仓储D、加工式仓储11.仓储活动本身是由()的提高而造成的。
A、销售量B、生产率C、消费需求D、生活水平12.消费式仓储特别适合于()的商品。
A.保管期限较短、市场供应变化大B、保管期较短,市场供应变化小C、保管期较长,市场信市供应变化大D、保管期较长,市场供应变化小13.以下不属于仓库管理人的基本素质的是()A、具有丰富的商品知识B、熟悉仓储设备C、具有一般的管理素质D、积极拓展仓储业务14.以下不属于仓储标准化的是()A、标志标准化B、服务水平标准化C、容器标准化D、包装标准化15.目前存在的重复设库问题,物资流通中转环节多,流通渠道不畅,库存居高不下的现象是由于()。
《仓储与配送管理》讲义第一篇仓储与配送管理概述第一章仓储管理第一节仓储管理概述一、仓储概念1.仓:可以称为仓库,是存放物品的建筑物和场地,可以为房屋建筑、大型容器、洞穴或者特定的场地等,具有存放和保护物品的功能。
2.储:表示收存以备用,具有收存、保管、交付使用的意思,当适用有形物品时也称为存储。
3.仓储:利用仓库存放、储存未即时使用或将使用物品的行为。
是在特定的场所储存物品的行为。
4.仓储的性质:1)不创造使用价值、增加价值;2)物质产品生产过程的持续;3)具有服务性质;4)仓储既有物品静态的储存,也有物品动态的存取、保管、控制监督的过程;5)仓储活动发生在仓储等特定的场所;6)仓储的对象既可以是生产资料,也可以是生活资料,但必须是实物动产。
二、仓储管理的定义1.仓储管理的定义:仓储管理是指对仓库和仓库中储存的货物进行管理,从广义上看,仓储管理是对物流过程中货物的储存以及由此带来的商品包装、分拣、整理等活动进行的管理。
2.仓储管理的内涵随着其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不断扩大而改变。
3.仓储管理的原则:1)服务原则2)经济效益原则(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相互统一)3)效率原则(最少投入获得较高的产品产出。
仓储效率指标:仓容利用率、货物周转率、进出库时间、装卸车时间)三、仓储管理的作用1)存储保管作用2)创造时间价值/协调供求3)调节运输能力/降低物流成本4)生产营销需要5)配送和流通加工第二节第二章配送与配送中心第三章第二篇仓储与配送作业规划与执行第三篇仓储、配送成本管理与绩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