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 格式:ppt
- 大小:442.00 KB
- 文档页数:12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知识元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知识讲解1、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1)电感器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阻碍作用的大小用感抗来表示.影响电感器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因素:线圈的自感系数和交流电的频率.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交流电的频率越高,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即线圈的感抗就越大.(2)电感器在电路中的作用: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通直流,阻交流”这是对两种不同类型的电流而言的,因为(恒定)直流电的电流不变化,不能引起自感现象,交流电的电流时刻改变,必有自感电动势产生来阻碍电流的变化.“通低频,阻高频”这是对不同频率的交流而言的,因为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电流变化越快,自感作用越强,感抗也就越大.(3)电感器的应用扼流圈:扼流圈是利用电感阻碍交变电流的作用制成的电感线圈.分低频扼流圈和高频扼流圈两类:①低频扼流圈构造:线圈绕在铁芯上,匝数多,自感系数大,电阻较小作用:通直流,阻交流②高频扼流圈构造:线圈绕在铁氧体上,匝数少,自感系数小(铁芯易磁化使自感系数增大,铁氧体不易磁化,自感系数很小)作用:通低频,阻高频2、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1)电容器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阻碍作用的大小用容抗来表示.影响电容器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因素有电容器的电容与交流电的频率,电容器的电容越大、交流电的频率越高,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即线圈的容抗就越大.(2)电容器在电路中的作用: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信号和交流信号,如图1所示,该电路中的电容就起到“隔直流,通交流”的作用,其电容器叫耦合(或隔直)电容器.在电子技术中,从某一装置输出的电流常常既有高频成分,又有低频成分,若在下一级电路的输入端并联一个电容器,就可只把低频成分的交流信号输送到下一级装置,如图2所示,具有这种“通高频,阻低频”用途的电容器叫高频旁路电容器.疑难分析1、为什么电感器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将交变电流通入电感线圈,由于线圈中的电流大小和方向都时刻变化,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电感线圈中必产生自感电动势,以阻碍电流的变化,因此交流电路的电感线圈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2、为什么电容器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当电源电压推动电路中形成电流的自由电荷向某一方向做定向移动的时候,电容器两极板上积累的电荷要反抗自由电荷向这个方向做定向移动,因此交流电路的电容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3、电阻、电感器、电容器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区别与联系电阻电感器电容器产生的原因定向移动的自由电荷与不动的离子间的碰撞由于电感线圈的自感现象阻碍电流的变化电容器两极板上积累的电荷对向这个方向定向移动的电荷的反抗作用在电路中的特点对直流、交流均有阻碍作用只对变化的电流如交流有阻碍作用不能通直流,只能通变化的电流.对直流的阻碍作用无限大,对交流的阻碍作用随频率的降低而增大决定因素由导体本身(长短、粗细、材料)决定,由导体本身的自感系数和交流的由电容的大小和交流的频率决定例题精讲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例1.如图所示的电路,一灯泡和一可变电容器串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b 端接稳恒直流电,灯泡发亮B .a 、b 端接交变电流,灯泡发亮C .a 、b 端接交变电流,灯泡发亮,且将电容器电容增大时,灯泡亮度增大D .a 、b 端接交变电流,灯泡发亮,在不改变交变电流有效值的情况下增大其频率,灯泡亮度增大例2.如图所示是研究自感现象的实验电路,A 、B 为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 ,线圈L 的自感系数很大,直流电阻也为R .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闭合S 的瞬间,B 比A 先亮,电路稳定后A 和B 一样亮B .闭合S 电路稳定后再断开,A 逐渐变暗,B 闪亮一下然后逐渐变暗C .闭合S 电路稳定后再断开瞬间,B 灯中的电流方向从右向左D .闭合S 电路稳定后再断开瞬间,a 点的电势高于b 点的电势例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间接上某一交流电源,L1与线圈串联,L2与定值电阻串联,L3与电容器串联。
【学习目标】1。
通过实验了解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含有电感的简单交变电路。
2. 通过实验了解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能够分析简单交变电路中电容器的作用。
3. 简单了解电感器和电容器在电工和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1。
交变电流“通过”电容器的原理。
2。
影响容抗、感抗大小的因素。
【自主学习】一、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实验现象:(1)如图所示,把线圈L与灯泡串联起来,先把它们接到直流电源上,再把它们接到交流电源上。
取直流电源的电压与交流电压的有效值相等,接通直流电源时,灯泡亮些;接通交流电源时,灯泡暗些。
(2)在图乙中,保持交流电源不变,而改用自感系数大的线圈,或保持电感线圈不变,而改用频率更高的交流电源,灯泡比原来更暗。
1. 感抗(1)物理意义:表示电感线圈对_________电流__________作用的大小。
(2)影响感抗大小的因素:线圈的___________越大,交流的________越高,感抗越大。
2。
感抗的应用类型区别低频扼流圈高频扼流圈自感系数较大较小感抗大小较大较小作用通直流、阻交流通直流、通低频、阻高频二、交变电流能够通过电容器实验现象:如图所示,把电容器C与灯泡串联起来,先把它们接到直流电源上,再把它们接到交流电源上.取直流电源的电压与交流电压的有效值相等.接通直流电源时,灯泡不亮;接通交流电源时,灯泡亮。
以上现象说明_______电流能够通过电容器,____________不能通过电容器。
三、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实验现象:(1)如图所示,把电容器C与灯泡串联起来,先把它们接到交流电源上,再把电容器取下来,使灯泡直接接到交流电源上,灯泡要比有电容器时更亮.(2)在甲图中,若保持交流电源不变,而改用电容大的电容器,或保持电容器的电容不变,而改用频率更高的交流电源,灯泡比原来更亮。
1。
容抗:(1)物理意义:表示电容器对_________电流________作用的大小.(2) 影响容抗大小的因素:电容器的_______越大,交流的_________越高,容抗越小。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要点导学】1、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1)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用感抗表示。
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感抗也越大。
(2)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用容抗表示。
电容器的电容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小,容抗也越小。
这些都表明交变电流能通过电容器。
2、在交变电流路中,如果把电感的作用概括为“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
”则对电容的作用可概括为: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
【范例精析】例1、如图5-3-1所示,线圈的自感系数L和电容器的电容C都很小(如:L=1mH,C=200pF),此电路的作用是:(D )A.阻直流通交流,输出交流B.阻交流通直流,输出直流C.阻低频通高频,输出高频交流D.阻高频通低频,输出低频交流和直流解析:因自感系数L很小,所以对低频成分的阻碍作用很小,这样直流和低频成分能顺利通过线圈,电容器并联在电路中,起旁路作用,因电容C很小,对低频成分的阻碍作用很大,而对部分通过线圈的高频成分阻碍作用很小,被它旁路,最终输出的是低频交流和直流。
拓展:如图5-3-2所示电源交流电频率增大,则A.电容器电容增大B.电容器容抗增大C.电路中电流增大D.电路中电流减小解析:交流电频率增大,电容的容抗减少,导致电流增大。
故正确答案:[C] 例2、如图5-3-3所示,(a)、(b)两电路是电容器的两种不同连接方式,它们各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应该怎样选用电容器?解析:交流电路中常包含有直流成分和交流成分,电容器在电路中有“通交流、隔直流”或“通高频、阻低频”的作用。
图中的C1串联在电路中,它的作用是“通交流、隔直流”,为了使交流成分都能顺利地通过,容抗必须较小,应选用电容较大的电容器。
图中的C2并联在电路中,如果输入端输入的电流中包含有高频和低频两种交流成分,该电容器的作用是“通高频、阻低频”,即对高频电流起旁路作用,而让需要的低频信号输入到下一级,一般取电容较小的电容器;如果输入的电流是直流和交流两种成分,该电容器的作用是滤去交流成分,把直流成分输入到下一级,这时要选用电容较大的电容器。
教学设计课题名称5.3电容和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设计者:_杜波_____《5.3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导学单设计者:第一小组全体(组长:孙政)审核人:杜波班级:组名:姓名:时间:【学习目标】1.了解电感器和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和导通作用。
2.知道感抗和容抗的物理意义及影响因素。
3.能够处理相关的典型习题。
【重难点】感抗和容抗的物理意义及影响因素。
※课前知识准备:1.什么是自感现象?自感现象和电磁感应现象之间是什么关系?自感现象有什么规律?2.写出自感电动势大小的计算式,说出影响自感电动势的大小因素有哪些?3.自感系数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4.请说出电容器的基本构造。
恒定直流电能否通过电容器?5.可以对电容器进行充电或放电,形成的充放电电流是持续的,还是短暂的?6.书中图5.3-4中的左图,开关闭合后,灯泡可以发光吗?※新课学习【学法提示】1.欲理解“容抗”,需先透彻理解“※课前知识准备”中的1.2.3.2.欲理解“交变电流能够通过电容器”,需先了解“※课前知识准备”中的4.5.3.对“影响容抗大小的因素”,只要求根据实验现象认识规律,不必在理论上进行过细的分析。
【学习过程】●问题情境------观察实验:电感对交直流的影响。
(约2分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及展示一.电感器对交流的阻碍作用(约5分钟)1.感抗:由于发生现象,电感器对电的阻碍作用叫。
2.影响感抗大小的因素(1)交流电的f。
(2)线圈的L。
(与、、、有无等因素有关)3.扼流圈(电感器的应用之一)(1)低频扼流圈。
匝数较,铁芯。
对交、直流的作用是:通,阻。
(2)高频扼流圈。
匝数较,铁芯。
对直流、低频、高频交流电的作用是:通,通阻。
你是否还有其他疑问?(师生交流,答疑解惑,约5分钟)●问题情境------观察实验:交变电流能够通过电容器。
(约2分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及展示二..交变电流能够通过电容器(约2分钟)原因:由于交变电流的在不断变化,对电容器不断地、交替地进行,于是电路中形成了连续的充放电电流,表现为电流了电容器。
5.3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学案(人教版选修3-2)1.如图1所示,电键接直流上灯泡的亮度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接到交流上灯泡亮度,说明线圈对直流电和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图1电感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__________来表示,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自感作用就越大,感抗就______;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电流变化越快,自感作用越大,感抗______,电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2.如图2所示,开关S接到直流电源上,观察的现象是灯泡______;接通交变电流源,观察的现象是灯泡____,说明了直流电__________电容器,交变电流能够“______”电容器.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用______来表示,电容越大,容抗就______;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容抗______,电容器有“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图23.电感和电容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的大小不但跟电感、电容本身有关,还跟交流电的频率有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感是通直流、阻交流,通高频、阻低频B.电容是通直流、阻交流,通高频、阻低频C.电感是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D.电容是通交流、隔直流,通低频、阻高频4.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正弦交流电源电压的有效值为220 V,则关于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图3A.等于220 V B.大于220 VC.小于220 V D.等于零5.如图4甲、乙两图是电子技术中的常用电路,a、b是各部分电路的输入端,其中输入的交流高频成分用“”表示,交流低频成分用“~”表示,直流成分用“-”表示.关于两图中负载电阻R上得到的电流特征是()图4A.图甲中R得到的是交流成分B.图甲中R得到的是直流成分C.图乙中R得到的是低频成分D.图乙中R得到的是高频成分【概念规律练】知识点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图51.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L为电感线圈,R为灯泡,电流表内阻为零.电压表内阻无限大,交流电源的电压u=2202sin 10πt V.若保持电压的有效值不变,只将电源频率改为25 Hz,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表示数增大B.电压表示数减小C.灯泡变暗D.灯泡变亮2.一个灯泡通过一个线圈与一交流电源相连接,如图6所示.一个铁块插进线圈之后,该灯泡将()图6A.变亮B.变暗C.对灯泡没影响D.无法判断知识点二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3.如图7所示的电路,F为一交流发电机,C为平行板电容器,为使电流表A的示数增加,可行的方法是()图7A.使发电机F的转速增加B.使发电机F的转速减小C.在平行板电容器间换用介电常数较小的电介质D.使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增大4.如图8所示,(a)、(b)两电路是电容器的两种不同连接方式,它们各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应该怎样选用电容器?图8知识点三电阻、电感、电容器在电路中的不同特点5.在图9所示的电路中,a、b两端连接的交流电源既含高频交流,又含低频交流;L是一个25 mH的高频扼流圈,C是一个100 pF的电容器,R是负载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9A.L的作用是“通低频,阻高频”B.C的作用是“通交流,隔直流”C.C的作用是“通高频,阻低频”D.通过R的电流中,低频交流所占的百分比远远大于高频交流所占的百分比6.如图10所示的电路中,A、B、C三灯亮度相同,电源为220 V,50 Hz的交流电源,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图10A.改接220 V,100 Hz的交流电源时,A灯变亮,B灯变暗,C灯亮度不变B.改接220 V,100 Hz的交流电源时,A灯变暗,B灯变亮,C灯变亮C.改接220 V的直流电源时,A灯熄灭,B灯变亮,C灯亮度不变D.改接220 V的直流电源时,A灯熄灭,B灯变亮,C灯变暗【方法技巧练】电感、电容的处理技巧7.如图11所示,输入端ab的输入电压既有直流成分,又有交流成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L的直流电阻不为零)()图11A.直流成分只能从L通过B.交流成分只能从R通过C.通过R的既有直流成分又有交流成分D.通过L的直流成分比通过R的直流成分要大图128.如图12所示的电路中,正弦交流电源电压的有效值为220 V,则关于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等于220 V B.大于220 VC.小于220 V D.等于零参考答案课前预习练1.大于感抗越大越大通低频,通直流,阻高频2.不亮亮不能通过通过容抗越小越小隔直流,通交流3.C[电感线圈的作用是“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电容器的作用是“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所以C项正确.]4.C[电感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线圈与灯泡串联,其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即U L +U R=U,故交流电压表的示数小于220 V,C正确.]5.AC[当交变电流加在电容器上时,有“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的特性,甲图中电容器隔直流,R得到的是交流成分.A正确,B错误;乙图中电容器能通过交流高频成分,阻碍交流低频成分,R得到的是低频成分,C正确,D错误.]课堂探究练1.C[根据所加的交流电u=2202sin 10πt V,可知ω=10π,由ω=2πf可得f=5 Hz.若只将电源的频率改为f′=25 Hz,则可知电感线圈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变大,即感抗变大,电感线圈跟灯泡串联,由串联分压原理知,线圈两端电压变大,所以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点评电感线圈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跟交变电流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阻碍作用就越大.2.B[加入铁芯改变了电感线圈的自感系数,自感系数增大,感抗增大,降落在电感线圈上的电压增大,降落在灯上的电压减小,所以灯变暗.]点评电感线圈的自感系数与线圈大小、形状、圈数以及是否有铁芯等因素有关.加入铁芯后,自感系数增大,自感系数增大,对交流的阻碍作用变大.3.A[当发电机转速增加时,交变电流的频率增大,容抗减小,电流表A的读数增大,A项正确,B项错误;在平行板电容器间换用介电常数较小的电介质时,电容器的电容减小;使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增大时,电容也减小,当电容减小时,容抗增大,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增大,电流表A示数减小,C、D两项均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点评容抗由电容和交流电的频率来决定.电容越大,容抗越小,交流电的频率越高,容抗越小.4.见解析解析(a)C1起隔直的作用,对下级输出的是交流,应选用电容较大的电容器.(b)C2起过滤高频的作用:若对下级输出直流,C2选用容量大的;若对下级输出低频,C2选用容量小的.图中的C1串联在电路中,它的作用是“通交流、隔直流”,为了使交流成分都能顺利地通过,容抗必须较小,应选用电容较大的电容器.图中的C2并联在电路中,如果输入端输入的电流中包含有高频和低频两种交流成分,该电容器的作用是“通高频、阻低频”,即对高频电流起旁路作用,而让需要的低频信号输入到下一级,一般取电容较小的电容器;如果输入的电流是直流和交流两种成分,该电容器的作用是滤去交流成分,把直流成分输入到下一极,这时要选用电容较大的电容器.另外,选用电容器还须注意它的耐压值,以防被击穿.点评交流电路中常包含有直流成分和交流成分,电容器在电路中有“通交流、隔直流”或“通高频、阻低频”的作用.5.ACD[L是一个自感系数很小的高频扼流圈,其作用是“通低频,阻高频”,A正确;C是一个电容很小的电容器,在题图所示电路中,对高频交流的容抗远小于对低频交流的容抗,其作用是“通高频、阻低频”,C正确;因电路中无直流电流,B错误;由于L对高频交流的阻碍作用和C对高频交流的旁路作用,使得通过R的电流中,低频交流所占的百分比远大于高频交流的百分比,D正确.]点评(1)电阻对交流、直流有相同的阻碍作用,交变电流频率变化时,阻碍作用不变.(2)电感线圈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3)电容器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6.AC[电源由“220 V,50 Hz”改为“220 V,100 Hz”时,由X L=2πfL,X C=12πfC可知X L变大,X C减小,A变亮,B变暗,C不变,A对,改接220 V直流电源时,电容器处于断路,A灯熄灭,C灯亮度不变,由于L对直流没有感抗,所以B灯变亮,C对.]点评交流电频率变大时,感抗变大,容抗变小,电阻不受影响;电感对直流的阻碍作用几乎为零,电容不通直流.7.CD[由于线圈直流电阻不为零,所以有直流通过R,而线圈对交流有阻碍作用,因此也有交流成分通过R,B错,C正确;由于R对交流也有阻碍作用,所以也有交流成分通过L,A错;因为一般导线的直流电阻都很小,所以通过线圈的直流要比通过R的要大,D正确.] 方法总结当电感线圈对直流电阻很小时,在直流电路中可做为一个小电阻来理解,当电感线圈对直流电阻为零时,在直流电路中可做为一根导线来理解.8.C[虽然交变电流能通过电容器,但也受到阻碍作用,电容器与电阻串联,根据分压原理可知电阻两端的电压小于电源电压,电压表测的是电阻两端的电压,C正确.] 方法总结电容对直流有“隔断”作用,对交流有阻碍作用,当交流电“通过”时,电容器两端也有电压.。
对比灯泡亮度5。
3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1. 感抗:电感中通入直流,电感相当于导线,对电路没有影响; 电感中通入交变电流,由于自感,电感线圈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称为感抗.感抗越大,阻碍作用越大。
2. 影响感抗的因素:线圈自感系数L越大,交变电流频率f越高,感抗越大。
2LX fLπ=3. 电感的应用:低频扼流圈—通直流、阻交流。
要求L较大,即匝数较多高频扼流圈-通直流、通低频、阻高频。
要求L较小,即匝数较少二.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1。
容抗:表示电容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容抗越大,阻碍作用越大。
2。
影响容抗的因素:电容C越大,交变电流频率f越高,容抗越小.12CXfCπ=3. 电容器的应用:(1)隔直电容器:“通交流、隔直流”,要求电容器电容较大。
(2)高频旁路电容器:“通高频、阻低频”,要求电容较小。
4。
容抗的实质:电容器极板上电荷形成的电压对原电流的阻碍作用.三.电感和电容的组合应用1. 滤掉输入信号中的高频成分,使直流和低频加在负载上2. 滤掉输入信号中的直流和低频成分,使高频加在负载上四.电阻、感抗、容抗的比较电阻R感抗容抗产生原因定向移动的电荷与不动的离子间的碰撞电感线圈自感阻碍电流的变化电容器极板上电荷电压阻碍电流低频扼流圈通直流、阻交流交流电能“通过”电容器在电路中特点 对直流、交流都有阻碍作用 通直流、阻交流。
交流频率越大、阻碍越大直流完全不能通过;对交流有一定阻碍,频率越高,阻碍越小 决定因素 材料本身(电阻率、长短、粗细)及温度决定 线圈自感系数L 和交流的频率f 决定(成正比)电容的大小C 和交流的频率f 决定(成反比)能量转化 电能转化为内能 电能和磁场能反复转化电能与电容器间电场能反复转化例 1. 如图所示,电路中完全相同的三只灯泡1L 、2L 、3L 分别与电阻R 、电感L 、电容C 串联,然后再并联到220 V ,50Hz 的交流电路上,三只灯泡亮度恰好相同.若保持交变电压不变,将交变电流的频率增大到60 Hz ,则发生的现象是( )A 。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1.实验探究如图所示,令直流电源电压与交流电源电压有效值相等。
(1)实验目的:了解并验证电感线圈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2)实验现象:接通直流电源时,灯泡亮些;接通交流电源时,灯泡暗些。
(3)实验结论:电感线圈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
2.感抗(1)物理意义:表示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
(2)影响感抗大小的因素:线圈的自感系数,交流的频率。
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交流的频率越高,感抗越大。
3.感抗的应用类型低频扼流圈高频扼流圈区别自感系数较大较小感抗大小较大较小作用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通直流,阻高频[1.电感线圈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
( )2.交流电的频率越高,电感对交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 )3.电感线圈中通入交变电流后,交变电流的瞬时值为0的瞬间,线圈仍然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
( )答案:1.√ 2.√ 3.√[释疑难·对点练]1.电感线圈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本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时,由于电流时刻都在变化,所以自感现象就不断地发生,而自感电动势总是要阻碍电流的变化,这就是电感线圈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因此,感抗的产生是由线圈的自感现象引起的。
直流电通过线圈时,电流的大小、方向都不变,线圈中不产生自感电动势,也就没有感抗。
2.感抗电感线圈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感抗用“X L”表示,X L=2πfL=ωL,其中f是交流电的频率,L是线圈的自感系数。
3.感抗与电感的关系电感线圈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感抗来表示,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产生的自感电动势就越大,感抗就越大,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也就越大。
4.线圈(扼流圈)的分类根据不同线圈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不同分类:(1)低频扼流圈:①构造:闭合铁芯、绕在铁芯上的线圈。
②特点:匝数多、自感系数L大、电阻很小。
它对低频交流会产生很大的阻碍作用,而对直流的阻碍作用则较小,故低频扼流圈的作用为“通直流、阻交流”。
积盾市安家阳光实验学校高中物理第五章交变电流3-25.3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为什么电感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
2.知道用感抗来表示电感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知道感抗与哪些因素有关。
3.知道交变电流能通过电容器.知道为什么电容器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
4.知道用容抗来表示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知道容抗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思考的思维习惯。
2.培养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理解、分析问题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有志于把所学的物理知识用到实际中去的学习习惯。
★教学1.电感、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2.感抗、容抗的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1.感抗的概念及影响感抗大小的因素。
2.容抗概念及影响容抗大小的因素。
★教学方法法、阅读法、讲解法。
★教学工具双刀双掷开关、学生用低压交直流电源、灯泡(6 V、0.3 A)、线圈(用变压器的副线圈)、电容器(“103μF、15 V”与“200 μF、15 V”)2个、两个扼流圈、投影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引入课师:在直流电路中,影响电流跟电压关系的只有电阻。
在交变电流路中,影响电流跟电压关系的,除了电阻外,还有电感和电容。
电阻器、电感器、电容器是交变电流路中三种基本元件。
这节课我们学习电感、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板书课题]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二)进行课1.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演示]电阻、电感对交、直流的影响。
电路如下图甲、乙所示:师:首先演示甲图,电键分别接到交、直流电源上,引导学生观察两次灯的亮度,说明了什么道理?生:灯的亮度相同。
说明电阻对交流和直流的阻碍作用相同。
师:再演示乙图,电键分别接到交、直流电源上,引导学生观察两次灯的亮度,说明了什么道理?生:电键接到直流上,亮度不变;接到交流上时,灯泡亮度变暗。
说明线圈对直流电和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
师:确实如此。
线圈对直流电的阻碍作用只是电阻;而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除了电阻之外,还有电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生:由电磁感的知识可知,当线圈中通过交变电流时,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