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主生产计划
- 格式:ppt
- 大小:514.00 KB
- 文档页数:53
目录目录 (I)第1章系统概述 (1)1.1系统简介 (1)1.2主要功能 (1)1.3名词解释 (2)1.4产品接口 (3)1.5操作流程 (4)第2章第3章应用准备 (6)业务应用 (7)3.1 MPS物料定义 (7)3.2需求预测 (7)3.2.1建立需求预测 (8)3.2.2预测展开 (8)3.2.3预测消抵 (8)3.3重复制造计划 (9)3.3.1计划供应与需求 (9)3.3.2重复计划期间 (9)3.3.3计划生产量 (10)3.3.4计划日产量 (10)3.3.5计划日期 (10)3.4 MPS计划验证 (10)3.5直接生产 (10)3.5.1前提条件 (11)3.5.2功能特性 (11)3.5.3直接生产子件入库 (12)第4章基本资料维护 (13)4.1 MPS计划参数维护 (13)第5章需求来源资料维护 (15)II 目录5.1产品预测订单输入 (15)5.2产品预测订单-展开式 (18)5.3产品预测订单整批处理 (20)5.4产品预测订单明细表 (21)5.5产品预测资料比较表 (22)5.6未关闭销售订单明细表 (23)第6章计划前稽核作业 (24)6.1累计提前天数推算 (24)6.2库存异常状况查询 (24)6.3仓库净算定义查询 (24)6.4订单异常状况查询 (24)第7章MPS计划作业 (26)7.1 MPS计划生成 (26)7.2 MPS计划维护 (30)7.3 MPS计划维护-展开式 (33)7.4 MPS计划整批删除 (35)7.5供需资料查询-订单 (35)7.6供需资料查询-物料 (37)7.7供需资料查询-汇总式 (40)7.8供需资料查询-需求分类 (41)7.9供需追溯资料查询 (44)7.10自动规划错误信息表 (44)第8章报表 (45)8.1建议计划量明细表 (45)8.2建议计划比较表 (46)8.3预测消抵明细表 (46)8.4供需追溯明细表 (47)8.5待处理订单明细表 (47)8.6供需资料表 (48)第1章系统概述1.1 1.2 系统简介主生产计划(MPS)用来定义关键物料的预期生产计划。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一章绪论一、生产运作和生产运作系统的概念:生产运作:一切社会组织将其输入(投入)转化为输出(产出)的过程。
生产运作系统:由人和机器等构成的、能将一定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有机整体(即使上述转化过程得以实现的手段)------人造系统二、生产运作管理的概念、内容、目标和发展历程;概念: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过程的管理。
内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1)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和设计;2)生产运作设施的选址;3)生产运作设施的布置;4)工作设计。
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生产运作系统的维护目标:质量、成本、时间、柔性效率、服务、清洁(生产)发展历程三、生产运作分类——制造性生产、服务性生产;流程式生产、离散型生产;备货型生产、订货型生产;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单件小批生产。
大量定制生产。
1、制造性生产:通过物理和(或)化学作用将有形输入转化为有形输出的过程。
2、服务性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连续统一体。
3、连续性生产(流程式生产):物料均匀、连续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
4、离散性生产:物料离散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
5、备货型生产MTS(Make to stock):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的生产。
6、订货型生产MTO(Make to order):按用户订单进行的生产。
7、大量大批生产:品种单一,产量大,生产重复程度高。
8、成批生产: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品种不单一,每种都有一定的重复性。
9、单件小批生产:品种繁多,每一品种生产的数量甚少,生产的重复程度低。
10、大量定制生产:面向多元化的、细分的市场和个性化的客户需求,在大规模的基础上生产和销售定制产品并提供相应服务。
第二章产品开发与设计一、影响生产流程选择的主要因素:1、产品/服务的需求性质2、自制——外购决策3、生产柔性4、产品/服务质量水平5、接触顾客的程度二、分析几种生产流程形式的特征,说明其使用条件。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产和生产系统1、生产是人们创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有组织的活动,将投入的生产要素转换成有效用的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便可称为生产。
2、生产系统模型:第二节生产管理及其发展历程1、制造企业的基本职能:营销、生产、财务2、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差异:制造业服务业产出的产品有形的无形的投入的主体物料人力转换过程资本密集型劳力密集型第三节工业企业生产系统的构成1、生产过程规划的职能:(1)长期能力规划:涉及所有生产线,一般由生产主管负责。
内容:厂址及设施选择、生产规模和能力设定、资质或外购策略、只要资源供应商的选定、生产过程中生产流程和新自动化体统的选择等。
(2)中期规划:面向产品族,称之为综合计划,由生产管理部门负责。
内容:生产资源配置,编制各项资源计划,包括人力计划、库存计划、动力需求计划、材料供应计划和设备改造计划等。
(3)短期计划:只管某一项产品,由工厂的生产管理人员负责,称之为主生产计划。
内容:规定各种零部件的生产数量及时限。
(4)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系统:由制造部门的生产管理人员负责。
内容:编制零、部件生产计划、材料采购计划、作业计划。
2、生产作业计划和控制系统的设计:(1)水池式:生产控制着眼于保持库存量以维持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
(2)推动式:着眼于提前期信息,用以管理和控制物流。
推动式是提前准备好材料和零部件,按需求发送到下一个生产环节或仓库,按计划来推动生产过程的物流。
MRP (3)拉动式:着眼于降低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储备量。
准时制生产(JIT)(4)同步制造:同步制造的理论基础是哥德纳特提出的约束理论,整个生产系统绩效取决于生产作业中的瓶颈环节。
第二章企业制造战略第二节产品赢取订单要素的确定1、赢单要素:指企业的竞争优势重点所在,反映该企业锁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差异性。
2、达标要素:则是魔球竞争优势的约束条件。
第三节制造过程选择1、生产过程结构的分类:(1)连续生产:连续生产是根据需求而常年无间歇性地生产产品,从原料投入到产品产出全过程自动化,如炼铜、化工、炼钢等行业。
mrp计算原理:根据主生产计划(mps)、库存计划、物料清单(bom),制定物料需求计划(mrp) 主要公式:毛需求量=独立需求量+相关需求量计划库存量=上期期末库存量+本期订单产出量+本期预计入库量-毛需求量净需求量=本期毛需求量—上期库存量—本期预计入库量+安全库存量 bom中各物料的数量关系高层次与其下一层在数量上的倍数关系,由下一层旁边括号内的数字决定。
例如:a b┌───┼───┐ ┌───┼───┐ d(1) e(2) c(1) e(1) f(2) c(1)┌─┴─┐ ┌─┴─┐ ┌─┴─┐ e(1) f(1)f(2) d(1) f(2) d(1)┌─┴─┐ ┌─┴─e(1) f(1) e(1) f(1) c、d、e、f的相关需求关系式为: c=a+b d=a+c e=2a+b+d f=2b+d+2c计算mrp时注意三个问题 1。
是否有安全库存 2。
是否有批量限制 3。
提前期是多少例题1:已知1个a由2个b和1个c组成,1个b由1个d和1个c组成,各物料的提前期均为1周,下表是客户对产品a的订单需求表,运用mrp求a产品的物料需求计划。
例题2.某家具公司组装餐桌,具体部件包括4个桌腿和1个桌面,提前期分别为2周和3周,组装需要1周的时间,公司接到40张餐桌的订单,需要在第5周交货,另外70张要在第7周交货,当前库存中有6张完工的餐桌,80张桌腿和44张桌面,请利用mrp求出公司的订货计划。
练习题:主生产计划:bom:库存信息以及提前期:物料的需求计划:例题3:某厂生产产品x,产品x的需求量见表1,并已知安全库存为3件,批量为25件,投入提前期为1周,期初库存为8件,期初计划到货为20件。
1件产品x需要2个部件y,并已知部件y每周作为备件外售需要量为4件,安全库存为12件,批量为60件,投入提前期为1周,期初库存为18件,计划第1周入库50件,试用mrp方法编制x和部件y的生产作业计划.表1 产品x的需求量篇二:mrp计算题mrp库存管理练习题1、购买零件a的前置时间是4周,零件a现有数量为22件,另外在第4周的预计到达量为20件,今后8周对零件a的需求量如表6—31所示。
第一章:1、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是什么?生产运作活动在社会组织中的作用是什么?答:社会组织的三项基本职能——营销、生产运作、财务。
生产运作是制造市场所需的产品和提供产品所需的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生产运作是一切社会组织最基本的活动,一方面它体现了社会组织的基本属性和特点,如汽车制造公司的基本属性和特点就是制造汽车,学校的基本属性和特点就是教学,宾馆的基本属性和特点就是提供住宿服务等。
虽然汽车制造公司也要销售汽车,但是如果没有制造活动的话,那它就只能叫做汽车销售公司了;学校也要进行科研活动,但是如果没有教学活动的话,就不能称之为学校了。
同理,宾馆也提供某些商品销售,但是如果不提供住宿服务的话,就不能称之为宾馆了;等等。
另一方面,生产运作活动一般都占用了社会组织中的大部分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因此,把生产运作活动组织好,对于提高社会组织的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2、生产运作系统有哪些不同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答:特点:服务是无形的、服务是易逝的、服务的异质性、服务与消费的同时性、劳动力密集型、前后场的划分及比例、多店作业与规模经济类型:答:(1)产品研发与工艺技术子系统。
该系统主要有产品研发与设计、工艺设计、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产品试制、标准化工作、技术资料与文档管理等。
(2)基本生产子系统。
该系统是指以销售为目的,为满足市场需要进行的与构成基本产品直接有关的各种生产和物流活动。
例如机械产品的基本生产系统一般包括产品总装、部件装配、自制零件加工、外购外协件采购、毛坯制造、原材料采购以及相关的运输、仓储等物流活动等。
(3)辅助生产子系统。
该系统是指为保证基本生产系统正常进行,所必需的各种辅助性生产活动。
例如,不以销售为目的,仅为本企业需要而进行的动力、工具的生产、设备维修,以及修理用备件的生产、采购和存储等。
(4)生产服务与支持子系统。
该系统是为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提供服务和支持的工作。
例如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管理等。
mrp计算原理:根据主生产计划(mps)、库存计划、物料清单(bom),制定物料需求计划(mrp)主要公式:毛需求量=独立需求量+相关需求量计划库存量=上期期末库存量+本期订单产出量+本期预计入库量-毛需求量净需求量=本期毛需求量-上期库存量-本期预计入库量+安全库存量 bom中各物料的数量关系高层次与其下一层在数量上的倍数关系,由下一层旁边括号内的数字决定。
例如:a b┌───┼───┐ ┌───┼───┐ d(1)e(2) c(1) e(1) f(2) c(1) ┌─┴─┐┌─┴─┐ ┌─┴─┐ e(1) f(1) f(2)d(1) f(2) d(1)┌─┴─┐ ┌─┴─ e(1) f(1) e(1) f(1) c、d、e、f的相关需求关系式为: c=a+bd=a+c e=2a+b+d f=2b+d+2c计算mrp时注意三个问题 1.是否有安全库存 2.是否有批量限制 3.提前期是多少例题1:已知1个a由2个b和1个c组成,1个b由1个d和1个c组成,各物料的提前期均为1周,下表是客户对产品a的订单需求表,运用mrp求a产品的物料需求计划。
例题2.某家具公司组装餐桌,具体部件包括4个桌腿和1个桌面,提前期分别为2周和3周,组装需要1周的时间,公司接到40张餐桌的订单,需要在第5周交货,另外70张要在第7周交货,当前库存中有6张完工的餐桌,80张桌腿和44张桌面,请利用mrp求出公司的订货计划。
练习题:主生产计划:bom:库存信息以及提前期:物料的需求计划:例题3:某厂生产产品x,产品x的需求量见表1,并已知安全库存为3件,批量为25件,投入提前期为1周,期初库存为8件,期初计划到货为20件。
1件产品x需要2个部件y,并已知部件y每周作为备件外售需要量为4件,安全库存为12件,批量为60件,投入提前期为1周,期初库存为18件,计划第1周入库50件,试用mrp方法编制x和部件y的生产作业计划。
表1 产品x的需求量篇二:mrp计算题mrp库存管理练习题1、购买零件a的前置时间是4周,零件a现有数量为22件,另外在第4周的预计到达量为20件,今后8周对零件a的需求量如表6-31所示。
计划手册(V2.0)计调业务管理部前言企业各方面的运作需要计划的支持,计划及其控制是基本的企业管理活动。
生产计划作为公司物流的核心,从93年起一直在摸索和实践适合华为特色的计划理论和计划方法。
经过近十年的积累,生产计划从当初单一的计划模式发展到现在的多种计划方法共存且有强大IT支持的计划系统,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为了总结和复制成功的管理经验和以及实现计划系统工作规范化、工作模板化,我们编制了这本书。
本书吸收了近几年来华为公司物流计划采用的先进理论、方法体系以及一些成功经验,在内容上做到普遍性、先进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良好结合。
本书的第一个特点是全面性。
内容上包括了维护计划参数和环境、制定需求计划、调整主生产计划、制定物料计划、分析和控制计划和计划统计等全部6个计划业务模块;同时介绍了计划发展历史、销售计划与预测、研发物流计划、BOM、MRPII原理等基础知识以及公司级变革项目ISC 的阶段性成果。
本手册的第二个特点是实用性。
从基本的计划理论到业务流程,从业务流程到详细的操作指导,从正面的操作指导到反面的案例,多角度回答了“如何做计划”这样一个问题。
本手册的第三个特点是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经验相结合。
本书的编著者都是长期从事生产计划工作的业务骨干,他们既吸收了先进的计划理论,同时将自身工作中的体会和经验写了出来。
全书共分为三篇,共十四章。
第一篇主要是对计划基础知识和生产计划方法进行概述,第二篇主要介绍生产计划制定的主要方法,第三篇主要围绕计划分析和计划统计。
第一篇编写分工如下:丁智编写第一章,曹金荣编写第二、三章,杨兴武编写第四章,第一篇由唐建国、张毓飞主审。
第二篇的编写分工如下:钟效培编写第一、二章,第三、四、五章主要由褚小四、于成刚、华峰、何娟等人共同编写,张毓飞编写第六章。
第二篇由何娟、张勇维主审。
第三篇别写分工如下:庾用滔编写第一章,程哲编写第二章,第三、四章由鲍在平、程哲、郑敏、肖勇等人共同编写,第三篇由刘国伟、唐建国主审。
第一章导论一、单项选择1. 以下哪个行业所生产的产品是以无形产品为主?()A。
工业B。
农业C。
制造业D。
服务业D2。
对由输入到产出间的这一中间转换过程进行设计、运行和改进的管理是( ).A. 运营管理B. 财务管理C. 营销管理D. 人力资源管理A3. 运营管理的主要任务是()。
A。
尽可能提高产品质量B. 尽可能减少生产时间C. 建立高效的产品和服务的制造系统D。
尽可能降低产品成本C4。
在设计产品质量时要确定质量标准,质量标准主要取决于( )。
A. 产品的成本B. 产品所面对的消费者需求C。
生产过程的管理D. 工人的技术水平B5. 企业如果能够迅速改变产品设计、产品组合以及产品批量,反映了企业的()。
A。
服务能力强B. 设计能力强C。
柔性程度高D。
技术能力强C二、多项选择1。
与制造业的产品相比,服务业的产品主要是()。
A。
无形的B。
不可见的C. 难以形成库存D. 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合二为一E. 产品质量主要通过消费进行感知ABCDE2. 运营管理的输入的主要资源有()。
A. 人力资源B. 设备和物料C. 资金D。
信息与技术E。
能源和土地ABCDE3。
运营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A. 运营系统设计的管理B。
销售渠道的管理C. 运营系统运行过程的管理D。
资金运用的管理E。
运营过程改进的管理ACE4。
运营系统设计的内容包括()。
A。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B. 流程的设计C. 设施的选址D。
设施的布置E. 运营计划的制定ABCD5。
运营系统的运行过程的管理主要包括().A。
流程再造B. 运营计划C。
库存管理D. 质量管理E. 项目管理BCDE6. 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有().A。
成本B. 质量C。
柔性D. 服务E. 时间和环保ABCDE第二章产品与服务设计一、单选题1. 宜家家具的设计很巧妙,可以通过不同组合变化为多种功能的家具,也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不同需要及喜好改变摆放方式,这种产品设计的方式是()。
A. 模块化设计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