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术后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127.00 KB
- 文档页数:30
创一病区十一月份专科理论之宇文皓月创作跟骨骨折的术后护理一、定义以足跟部剧烈疼痛,肿胀和瘀斑明显,足跟不克不及着地行走,跟骨压痛为主要表示。
跟骨为足的主要承重骨,是足纵弓的后侧支撑点,它与距骨协同承担足负重量的一半以上,跟骨的形态和位置对维持足的纵弓和负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跟骨可分为体部及跟结节;跟结节为跟腱附着点,有强大的蹠屈作用。
跟骨体的上部有前,中、后3个关节面,与距骨相应关节面相对应,构成跟距关节。
使足有内翻、外翻、内收,外展的活动。
以适应往高低不服道路上行走。
在跟骨的前内缘有载距突为支撑距骨体和颈的一部分,又为坚强的跟舟韧带附着部,支持距骨头承担体重,跟骨前端与骰骨构成跟骰关节。
跟骨结节上缘与跟距关节面成40°左右的跟骨结节角为跟距关系正常与否的一个重要标记。
跟骨骨折时,此角常变小,甚至呈负角,如不矫正,将降低腓肠肌的收缩力,而影响足的功能。
跟骨骨折为跗骨骨折中最多见者,易发生于中年男性。
由于跟骨骨折可严重地破坏跟距关节,引起粘连和僵硬,以及骨刺形成和跟骨畸形愈合等,可遗留患足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故在治疗时除了明确骨折类型外,更须着重功能治疗,即早期活动患足和逐渐承重步行,以达到满意的功能恢复,而不宜过分强调骨折块的解剖复位和坚强的固定。
跟骨为松质骨,血循供应比较丰富,骨不连者甚少见。
但如骨折线进入关节面或复位不良,后遗创伤性关节炎及跟骨负重时疼痛者很罕见。
二、罕见原因跟骨骨折多为间接暴力引起,由高处坠下足跟着地为跟骨骨折的最罕见原因。
由于坠地时,足常不克不及平衡着地,可导致分歧部位的骨折。
如由高坠地,身体重力沿胫骨经距骨向下传导至跟骨,则跟骨可被垂直压缩或劈裂骨折。
如由高坠下足踝外翻足跟着地时,则可引起跟骨结节纵行骨折;内翻足跟着地时,可引起跟骨载距突骨折;若由高坠下足蹠屈着地时,可引起跟骨结节的横行撕脱;足的强力扭旋,可引起跟骨的前突部骨折。
三、发病原因跟骨骨折为跗骨骨折中最罕见者,约占全部跗骨骨折的 60% 。
跟骨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应用效果。
方法本文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跟骨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并运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的Boher角和Gissane角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在跟骨骨折手术中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跟骨骨折;应用价值跟骨骨折是骨科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受到外界的影响因素较多。
当人体负重的重量超过了人的承受能力,就容易导致跟骨骨折的发生,该类疾病在临床上常用的治疗为手术治疗[1]。
跟骨骨折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出现疼痛、皮肤坏死等并发症。
为了研究早期护理干预跟骨骨折手术患者的作用,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
本文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干预,考察该模式对跟骨骨折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
现将护理情况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跟骨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男28人,女16人,年龄为19-61岁,平均年龄(36.1±7.6)岁,左足、右足、双足分别为19例、17例、8例;对照组:男27人,女17人,年龄为20-63岁,平均年龄(35.5±7.5)岁。
两组跟骨骨折手术患者在性别、平均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
1.2 护理方法将两组跟骨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给予相应的护理模式干预。
(1)对照组:给予本组跟骨骨折手术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充分了解患者的疾病史、具体病情、诊断情况,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按时给患者换药,并给予患者精心的体位锻炼、饮食指导和健康宣教等。
骨折病人的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手术前后的护理对于骨折病人的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骨
折病人手术前后的护理常规:
手术前护理
在手术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和护理:
1. 定期监测病人的血压、心率和体温,确保病人的身体状况稳定。
2. 确保病人空腹,饮食和饮水的限制时间依照医生的指示进行。
3. 对骨折部位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4. 预先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器械、药物和手术室。
手术后护理
手术后需要采取以下护理措施以促进康复:
1. 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呼吸和心率,确保病人的情况稳定。
2. 给予病人适当的镇痛药物,缓解手术后的疼痛。
3. 利用合适的固定器材或石膏,保护并稳定骨折部位,避免不必要的活动。
4. 定期更换伤口敷料,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5. 给予病人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饮食,促进骨折的愈合。
6. 通过康复训练帮助病人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能力。
注意事项
在骨折病人手术前后的护理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定期监测病人的伤口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感染或并发症。
2. 遵守医生的嘱咐和康复计划,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
3. 保持病人的环境整洁和舒适,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4. 鼓励病人积极参与自己的康复过程,并提供心理支持。
手术前后的护理常规对于骨折病人的康复和恢复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病人的康复进程。
摘要:跟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足部骨折,治疗过程中,术后护理对于患者恢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跟骨骨折术后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一、引言跟骨骨折是足部骨折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多由跌倒、跳跃等外力导致。
术后护理不仅关系到患者的恢复速度,还可能影响其生活质量。
因此,了解跟骨骨折术后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二、跟骨骨折术后护理问题1. 切口感染术后切口感染是跟骨骨折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可能与手术操作、术后护理不当等因素有关。
2. 肿胀跟骨骨折术后,患者常出现局部肿胀,严重时可能影响血液循环。
3. 骨折愈合不良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导致骨折愈合不良,影响患者恢复。
4. 关节僵硬术后长时间制动可能导致关节僵硬,影响关节功能。
5. 压疮、褥疮长期卧床患者易发生压疮、褥疮等并发症。
6. 心理问题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三、跟骨骨折术后护理措施1. 切口护理(1)保持切口干燥,避免污染。
(2)按时换药,观察切口愈合情况。
(3)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
2. 肿胀护理(1)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
(2)适当使用冷敷,减轻肿胀。
(3)指导患者进行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3. 骨折愈合护理(1)定期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2)遵医嘱进行负重,避免骨折端受压。
(3)加强营养,促进骨折愈合。
4. 关节僵硬护理(1)早期进行关节活动,防止关节僵硬。
(2)指导患者进行肌肉力量锻炼,增强关节稳定性。
(3)必要时使用辅助工具,如拐杖等。
5. 压疮、褥疮护理(1)定期翻身,减轻局部压力。
(2)保持床铺清洁、干燥,预防压疮、褥疮发生。
(3)加强营养,提高患者免疫力。
6. 心理护理(1)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
(2)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提供心理支持,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四、总结跟骨骨折术后护理对于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跟骨骨折术后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医护人员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骼损伤,需要特殊的护理措施来促进康复和减轻痛苦。
以下是针对骨折患者的护理建议:1. 确保安全稳定的环境:- 确保患者所在的环境安全无隐患,例如移除地板上的杂物或滑倒的风险。
- 尽量保持患者床旁的区域整洁有序,方便护理人员和患者的行动和活动。
2. 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放置舒适的床垫和枕头,帮助患者获得良好的休息。
- 保持室温适宜,提供足够的被褥以保持患者的温暖。
3. 饮食和健康:- 提供均衡营养的饮食,包括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帮助伤口愈合和骨骼健康。
- 鼓励患者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以保持身体的水平衡。
4. 疼痛管理:- 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水平并及时给予疼痛缓解药物。
确保患者舒适并能够进行日常活动。
- 使用冰敷或热敷来缓解疼痛和减轻肿胀。
5. 保持肢体的稳定:- 根据医嘱正确佩戴石膏、夹板或其他固定装置,确保骨折部位的稳定性。
- 避免过度活动或负重,以防止骨折的移位或复发。
6. 卧床和体位转换:- 根据医生或护士的建议,教导患者正确的卧床姿势和体位转换方法,以避免压疮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7. 日常生活护理:- 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洗漱、上厕所、穿衣等,确保患者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
- 鼓励患者进行被动运动,以保持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8. 康复护理:- 在骨折愈合后,配合康复医师或物理治疗师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日常活动能力。
以上是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
请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综合考虑护理需要并进行适度的个性化调整。
骨折术后观察护理要点骨折术后观察护理是指在患者完成骨折手术后,对其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护理,以确保骨折部位的愈合和康复。
正确的术后观察和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骨折术后观察护理的要点。
1. 术后伤口观察:术后第一时间需观察伤口出血情况,若伤口有大量出血应及时进行止血处理。
随后,每天观察伤口的红肿、渗液、疼痛等情况,如出现明显的红肿、渗液或感染迹象,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进行处理。
2. 术后疼痛观察:骨折手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疼痛。
护理人员需及时观察患者疼痛的程度和特点,如疼痛加重、无法缓解或出现新的疼痛部位,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及时调整疼痛管理方案。
3. 术后局部温度观察:通过观察骨折部位的温度变化,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者血液循环障碍等并发症。
正常情况下,术后骨折部位应该有适度的温度上升,但若出现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汇报。
4. 术后肢体活动观察:骨折手术后,患者需要保持适度的肢体活动,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护理人员应观察患者肢体活动的情况,如活动受限、肢体无力或活动异常等,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和处理。
5. 术后神经功能观察:某些骨折手术可能会对周围神经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
护理人员应及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感觉异常、运动功能障碍或神经疼痛等症状,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评估。
6. 术后血液循环观察:骨折手术后,特别是开放性骨折手术,患者可能存在血管损伤或血液循环障碍的情况。
护理人员应观察患者术后四肢的血色、血压和脉搏等指标,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汇报。
7. 术后心理观察:骨折手术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有一定影响,因此护理人员需要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和心理状况。
如出现焦虑、抑郁或失眠等情况,应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和干预。
8. 术后饮食观察:骨折术后,患者需要遵守特定的饮食要求,如高蛋白、高维生素和钙质的饮食。
护理人员需观察患者饮食的摄入情况和消化吸收情况,如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或营养不良等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进行调整。
跟骨骨折护理【术前准备】1.心理护理顾虑手术效果,担心骨折预后,易于产生焦虑、恐惧心理。
应给予耐心的开导,介绍骨折的特殊性及治疗方法,并给与悉心的照顾,以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
2.饮食宜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粗纤维及果胶成分丰富的食物,且易消化。
3.体位抬高患肢,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4.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神志、瞳孔、头痛;下肢感觉、活动异常;大小便情况。
5.功能锻炼抬高患肢,24小时后开始主动活动踝关节。
【术后护理】1.体位同术前护理。
2.功能锻炼方法同术前护理,预防关节僵硬及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健康教育1.功能锻炼需坚持按计划练习,骨折愈合后,可负重锻炼。
2.心理与营养保持心情愉快,增加营养,利于骨折愈合。
3.复诊定期拍X片,了解恢复情况。
跟骨骨折护理【术前准备】1. 心理护理由于对疾病预后的不确定,担心患肢残疾。
针对患者的心态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情理解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治疗的大致过程及可能出现的情况,介绍相同的成功病例经验,稳定患者情绪;做好家属思想工作,允许亲人陪伴,给予患者以亲情的支持,使患者增强自信心,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愉快接受手术。
2. 饮食护理向患者宣教加强营养的重要性,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增加食欲。
术前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适当食鱼类、肉类、海产品及新鲜蔬菜水果、早晚各饮鲜牛奶250ml。
有消瘦、贫血、低血症等全身情况较差者,静脉输入营养物质,如20%脂肪乳剂、5%复方氨基酸。
3. 体位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肢体肿胀。
减少患肢的不适和疼痛。
4. 观察足趾的末梢血液循环及感觉、温度、活动情况。
5. 合并症的观察与护理(1)颅底骨折注意病人神志、瞳孔有无异常,有无头痛及其严重程度,有无喷射性呕吐,有无耳、鼻流液,“熊猫眼”迹象。
出现脑脊液耳漏或鼻漏时处理:①避免用力咳嗽;②不可局部冲洗、阻塞外耳道和鼻腔;随时以无菌棉球吸干流出的脑脊液,保持口、鼻、耳清洁;③抬高头部。
跟骨骨折术后护理措施引言跟骨骨折是指跟骨部位的骨折。
术后护理对于骨折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伤口愈合。
本文将介绍跟骨骨折术后的护理措施。
1. 准备工作在术后护理开始之前,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具体的准备工作包括:•清洁术后伤口: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医生指定的清洁剂清洁术后伤口,注意不要碰触伤口以避免感染。
•准备所需器材:准备好术后伤口处理所需的无菌敷料、消毒剂、手套等器材,确保器材的无菌状态。
•检查生命体征: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频率、体温、血压等指标,需要进行监测并记录。
•准备病历和医嘱: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细节,确保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护理。
2. 伤口处理术后伤口的处理是跟骨骨折术后护理的重要一环。
以下是术后伤口处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1.洗手:护士需要在开始处理伤口之前先进行手部消毒,保持洁净。
2.清洁伤口: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医生指定的清洁剂清洁术后伤口,可以使用无菌棉球轻轻擦拭,注意不要碰触伤口。
3.敷料更换:根据医生的指示,更换无菌敷料,确保伤口周围的皮肤干燥清洁。
4.注意观察:处理完伤口后,注意观察伤口的情况,包括伤口的出血情况、渗液情况以及有无其他异常症状,及时向医生报告。
3. 疼痛管理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疼痛不适,疼痛管理是跟骨骨折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
以下是疼痛管理的一些建议:•评估疼痛程度:护士需要通过对患者的询问和观察来评估疼痛程度,可以使用视觉模拟评分表等工具。
•给予镇痛药物:根据医嘱,在适当的时间给予患者镇痛药物,可以是口服或者注射镇痛药物。
注意按照医嘱给予正确剂量和时间。
•应用冷敷或热敷:根据医生的建议,可以在伤口处进行冷敷或热敷,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采用休息、放松和注意呼吸等方法:帮助患者放松身心,缓解紧张情绪,减轻疼痛感觉。
4. 活动和康复训练术后恢复期间,活动和康复训练对于恢复功能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床位转换:根据医生指导,帮助患者进行床位转换,保持身体的舒适和体位的正常。
跟骨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
方法的: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早期康复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的足部功能恢复情况,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足部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应用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恢复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跟骨骨折;早期康复护理;效果评价在临床碰到的骨折患者中跟骨骨折是常见的类型之一,它是由外界作用力导致,如交通事故,跌落等。
目前对于跟骨骨折的治疗主要是手术治疗,能够很大的程度上将骨折处固定和复位,但是术后需要较好的护理措施,一旦护理不当会影响术后的康复进度。
骨折术后患者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会导致肌肉和关节活动受限,血液淤积,最终影响关节功能[1-2]。
所以在跟骨骨折术后早期应用康复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关节功能,促进骨折处尽快愈合。
本次研究探讨跟骨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基本资料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
入选的患者均经X线和CT检查确诊为跟骨骨折,排除具有严重心脑肾等疾病的患者,排除具有精神疾病和沟通障碍的患者。
观察组患者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39.63±1.96)岁,骨折原因:交通事故36例,高处坠落14例;对照组组患者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40.63±1.58)岁,骨折原因:交通事故35例,高处坠落15例。
跟骨骨折术后快速恢复 ,你需要知道这些康复技巧跟骨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足部骨折疾病,在全身骨折当中占比可达到约3%左右。
跟骨骨折的发生多与高处坠落或者交通意外事故以及重物砸伤等有关,使得跟骨受到巨大的暴力损伤出现粉碎性的塌陷骨折,患者会出现足跟部的剧烈疼痛肿胀且无法站立和行走,出现局部淤血以及肢体畸形等情况。
对于跟骨骨折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是外科手术,然而手术的治疗并非一劳永逸,在手术后还需要进行康复锻炼进而促进骨折愈合以及功能恢复,以下就对跟骨骨折手术后患者的一些康复技巧做一介绍。
1.什么是跟骨骨折?跟骨骨折是在外力创伤的作用下使得人体足根处骨骼受损,其连续性以及完整性发生中断,跟骨骨折是最为常见的一类足部骨折,好发于广大青壮年人群体,该骨折的发生与意外摔伤、交通事故等有关,骨质疏松以及高危职业也是跟骨骨折的重要诱发因素。
患者的症状表现主要与创伤的程度有关,患者的疼痛感剧烈使得活动严重受限,并可出现局部肿胀以及淤血等情况,一旦发生跟骨骨折后就需要及时入院接受诊断与治疗。
目前手术治疗是对跟骨骨折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比如牵引复位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
通常情况下跟骨骨折患者能够尽早治疗便可取得骨折良好的复位,有利于减少畸形,在手术之后还需要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这是预防并发症和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
1.如何应对影响跟骨骨折术后恢复的不利因素?在跟骨骨折手术后患者通过进行规范化的康复训练,能够有效预防术后感染、关节畸形等并发症。
然而手术后患者存在着精神心理问题、疼痛问题、肿胀问题以及行走功能异常等问题,而上述问题对于患者的康复及功能锻炼产生一定影响,比如剧烈的疼痛使得患者不敢尝试或不愿意尝试康复锻炼,长此以往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甚至造成肢体畸形。
那么对于上述的不利因素,跟骨骨折患者该如何进行应对呢?1.心理问题多数的跟骨骨折患者发病是与意外创伤有关,患者缺乏心理准备使得恐惧不安等情绪较重,在手术后担忧骨折愈合以及功能恢复,导致焦虑及抑郁等不良情绪加重,影响患者的康复信心和康复锻炼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