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公司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35kV变电站电能计量卷图剖析
- 格式:doc
- 大小:517.50 KB
- 文档页数:78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发 布
2012-01-18 实施
2012-01-18 发布
110kV变电站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
Q/CSG113003-2012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目 次
前 言
1 范 围
2 引用标准
3 术语与定义
3.1 网级关口计量点
3.2 省级关口计量点
3.3 地市级关口计量点
3.4 县级关口计量点
3.5 电力客户计量点 3.6 考核计量点
3.7 电能计量装置
3.8 计量自动化系统
3.9 重大电能计量事件
3.10 中性点绝缘系统
3.11 非中性点绝缘系统
3.12 试验接线盒
3.13 分相接线方式
3.14 简化接线方式
4 设置原则
4.1 计量点 4
4.2 计量方式 4
4.3 电能量采集终端 4
5 技术要求 4
5.1 计量装置总述 4
5.2 电能表 5
5.3 电压互感器 5
5.4 电流互感器 5
5.5 电能量采集终端 6
5.6 二次回路 6
5.7 电能表屏 6
6 布置方式和安装接线要求 7
6.1 布置说明 7
6.2 组屏原则 7
6.3 安装接线要求 7
7 概预算编制原则 8
8 方案总体说明 8 9 编号原则 13
1前 言
电能计量是电力安全运行及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其技术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供用电各方的公平交易和利益,确保电能计量准确、可靠和公开、公平、公正,是保障供用电各方权益的前提。南方电网公司为贯彻实施南网中长期发展战略,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以提高客户满意度为总抓手,以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为着力点,以确保电能计量的准确、规范、可靠为前提,参照国家有关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结合南方电网公司实际,组织开展了南方电网公司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意在通过推行典型设计,进一步提高电能计量装置技术水平和设计效率,促进电能计量管理水平的提升,降低电能计量装置建设投资和运行维护成本,维护供用电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供用电各方降低消耗、节约能源、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并为电力用户提供更优质和高效的服务。
自年月20日14时30
至201530
年35
20
年30
20
备注: 广东电网公司清远供电局
2011-07-2-009
工作任务:110kV凤城站10kV山口线#4杆电管站侧台区校验电能表。
工作线路或设备名称:110kV凤城站10kV山口线#4杆电管站侧台区。配电线路第二种工作票
工作终结
编号:
计量部计量二班工作负责人:黄XX
计划工
作时间201108分
单位和班组:日时分2011
年08
月
工作班人员:邱XX、毛XX、黄XX。
共4
人
110kV凤城站10kV山口线#4杆电管站侧台区。工作地段:
签发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设专职监护人;与10kV带电部分保持0.7米以上的安全距
离,防止误碰低压线路设备带电部位;防止计量电流二次回路开路、电压二次回路短路;在工
作地点四周设置围栏,并朝外悬挂适当数量的“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
工作票签发人签名:江XX
工作票会签人签名:毛XX
相关重合闸已退出 下达通知的调度值班员姓名:李XX
分08
月20
日14
时
开始开工时间:2011
年 时间:2011
分08
月日14
工作负责人签名:黄XX
时40
相关重合闸可以恢复 接受通知的调度值班员姓名:李XX
20
日15
时 时间:201108
月分
工作完成时间:2011
年08
月日15
工作负责人签名:黄XX
时20
分
工作负责人电话:13XXXXXXXXX
电能量计量系统设计方案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背景
电力交易市场化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随着电网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电力生产技术的进步,建立电量能计量系统,以提高电力系统管理自动化水平和经营效益水平己成大势所趋。在电力营销系统和电网企业化运行管理中,电能量计量系统的作用更显重要,而这一作用在电力供应形势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实施错峰用电管理及用户负荷管理中更显得重要。要真正发挥电能量计量系统的作用,系统涉及的计量范围将包括各种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和电厂的电量结算关口计量点和网损、线损管理关口计量点;根据管理需要所需采集的用户电量结算关口计量点(所有的1 OkV公用变和专用变);以及根据需要(如考虑母线平衡、变压器负荷平衡等)提出的各电量计量点。电能量计量系统主要实现电厂上网、下网和联络线关口点电能量的计量,分时段存储、采集和处理,为结算和分析提供基本数据。若为计量计费系统,则还包括对各种费率模型的支持和结算软件。
电能量计量系统的发展可以认为是系统架构及通信网络发展的有机结合。能量计量系统已成为继SCADA, AGC功能之后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又一个基本功能,并在电能作为商品走向市场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2国内外的现状
上个世纪电能量计量系统的发展进程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电能量的采集和统计处理仅作为SCADA/RTU中的一项功能。由于受当时设备的能力限制,其采集精度、数据的可靠性、连续性均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只能作为SCADA系统监视电网运行工况之用,远未达到电能量计量和计费的要求。
当时电能量数据与常规的远动采用同一种通信规约,信息由同一台RTU通过同一通道进行传输,由主站系统按“冻结;读数;解冻”的方式统计与处理。由于RTU的数据存贮方式、容量和远动通信规约都不支持按分钟///J、时定义的采集周期,大容量存贮和批次的数据传送,尤其是通道、主站系统或RTU本身发生故障或进行例行检修还会影响电能量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连续性。
1 概述大量的电网低压三相电能计量装置包括低压三相电能计量装置的设计、配置、选型和施工等部分,这些环节的不规范等,影响测量的准确度,给电力企业造成经济损失。2 误差的原因2.1 计量表的误差2.1.1 仪器的影响。额外加热的电机和引起的二次谐波振动扭矩的电机负载的容量降低所造成故障的负序分量起动元件的各种保护,换向设备会产生额外的高次谐波电流(非特征谐波)使变压器的负载能力下降,电视在低压配电线路损坏,中立的过载所造成的线路损耗和线路电压损失的增加,影响了正常的通信质量。低电压的三相四线系统以及配电变压器和低压出口,许多时候因为没注意到使用了不相符的功率计测量,影响了测量精度,对企业造成较大损失。2.1.2 测得的两个部分的三相三线电能表的三相四线制的能量误差。依照《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需要按负荷类别选取适当准确等级低压三相电能计量装置的误差分析及改善措施
王 梓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0)
摘要:我国虽自然资源数量巨大,但人口众多,人均能源占有量仍很低。电网低压三相电能计量装置数量庞大,由于装置的某些缺陷,存在较大的误差,每年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要改进计量装置的配置,才能降低企业的损失。文章详细分析了低压三相电能计量装置造成误差的原因,并综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措施。关键词:低压;电能装置;计量表;三相三线电能表;智能管理系统中图分类号:TM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31-0122-03
参考文献[1] 王峰,李勤豫.关于远程集中抄表系统问题的探讨[J].电力研究,2008,(10).[2] 鞠九人.对远程抄表技术监控系统的几点研究[J].信息技术,2003,(7):5-7.[3] 胡绍勇.自动抄表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应用[J].贵州电力,2008,(5).[4] 胡云.电能表远程抄表系统的分析和比较[J].现代电气,2009,(8).[5] 王海鹏.利用GSM网络实现配电网远程数据采集的可行性分析[J].高压电器,2002,(5).[6] 朱金伟.职能电表及远程集中抄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科技信息,2004.[7] 王春光.多功能电能表及其远程抄表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石油大学,2009.[8] 周剑波.电能表抄表系统[J].中国电力教育,2009,(1).[9] 杨宏业,张跃.自动抄表系统中通信方案的现状与展望[J].电测与仪表,2001,(8):11-14.[10] 郑军庭,饶富军.数字证书工作原理及应用探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8).
2012年第24期 (总第231期) 中阂高新技末/止\业 I c Hl N^Hl T E c14 E H T E R P RI s E s NO.24.201 2 (CumulativetyNO.231)
低压三相电能计量装置的误差分析及改善措施
彭杏芳 (广东电网公司河源供电局,广东河源517000)
摘要:长期以来,低压三相电能计量装置不规范、不合理等缺陷对电能计量造成一定的误差,给电力企业造 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文章通过分析电能误差的成因,探讨改善的措施,从而减少电能损失,提高电力企业 的运营管理水平。 ’ 关键词:低压三相电能;计量装置;误差分析;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TM9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4-0115-03
1 概述 电能计量装置是电力系统中计量电能的重要设
备,它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
当前,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国家电力系统对电能计
量装置的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对电能
装置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有效地改善措
施,减少电能损失。
三相电能计量装置主要由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
器、电能表和二次接线等部分构成,电能计量装置各
部分的配置对电能计量的准确性有直接影响。
(5)二次谐波制动系数为l2.13%,与规定的
谐波制动系数相比较,偏低15%~20%。这对变压器 空投有利,然而当内部出现故障的时候,有可能会
导致主元件动作时间延迟数毫秒,对实际运行没有
损害。o
参考文献 【1】周勇.变压器故障分析【I】.山东电力技术,2009. [2]王雷.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问题分析忉.科学教研, 2误差成因分析
2.1 电能计量装置的选择或使用不当
电能计量装置选择和使用不当,将会造成较大 的计量误差。一是对电能表的选择和使用不当。电 能表是计量某段时间通过电路的电能。因此,在配 置电能表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选择合适
计量故障后追补电量计算与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24T02:12:22.352Z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2年5期3月 作者: 许佐坤
[导读] 电能计量装置由于参数设置误差、外界环境影响,在面向电量的计量过程中会出现计量误差,
许佐坤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云浮供电局 广东 云浮 527300
摘 要:电能计量装置由于参数设置误差、外界环境影响,在面向电量的计量过程中会出现计量误差,由此所得的电量也会存在显著错误,因此,如何进行退补电量是电力计量部门与用电方都需亟需考虑的问题。在出现电量计量故障时,进行追补电量计量的方式较多,但
较多研究仅针对单一方法进行纵向延伸,尚缺乏针对多种补偿措施的分析,使相关电量计量人员无法选择最优措施进行计量工作。基于
此,本文对3种常见追补电量计量方法进行系统性分析,为电量计量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计量故障;电能计量装置;电量追补;电能分析
1.出现计量故障后追补电量计算与分析原理
电能计量装置由于受到计量环境、电量动态变化以及磁场等情况的干扰,在计量过程中会出现计量误差,从而导致计量故障。在出现该故障后需要对其进行电量追补计算以达到电能补偿的目的[1]。开展面向电能计量装置在出现故障后的追补电量补算工作,其工作核心内
容具体是指针对计量所处区域的电力应用与开发情况进行计量结果开发与优化。借助来自于电量的调节与补偿作用,可以在有效提升电力
资源传输过程稳定性与持续性的同时,有效将开展电能计量的适宜功率调整到最优状态,借此可实现对核心电路电流传导的辅助实现。从
纵向延伸角度而言,计量环境条件通常也是影响计量结果准确性最为关键的一环,计量环境具体包括周围电路环境、天气环境与操作环境
等,任意一种环境情况出现异常,均会导致计量故障的发生,例如,存在电路短路或计量环境周围湿度或温度过高时都会降低最终电力计
量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典型的电路三相故障也是影响电力计量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之一;从电量动态变化角度而言,由于供电方与用
MACHINERY & ELECTRICITY | 机械电力
摘要:文章分析了多功能电子表标准配置的三相三线电能计量裝置的电压电路结构和失压故障类型,并探讨根据失压故障数 据,准确判断故障位置和计算更正电量的方法。
关铤词:三相三线电能计量电子表标准配置电压电路结构:失压故障类型:电量更正方法I 三相三线电能计量装置失压分析及电量更正方法
■文/温酬钦
在电能计量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常常会在电压电
路中出现一些故障而引发计量失压。在发生失压故障后,
要有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分析、判断和更正错误,以弥补错
误带来的损失。本文介绍三相三线电能计量电子表标准配
置的计量装置中发生失压故障后的故障诊断与电量更正
方法。
1.基本概述
1. 1标准配置接线方式
根据《南方电网公司典型设计》(电能计量篇)规范,
三相三相电能计量装置标准配置是2个电压互感器V/V6接
法,2个电流互感器的四线分相接法,2个计量表则是多功
能电子表和负控终端。1.2电能计量装置失压故障的分类
失压故障就是计量装置电压元件发生故障改变了表计
所测量的电压向量。按照故障位置或者原因可以分为一次侧
断线(一次保险烧断)、二次侧断线(二次空气开关跳开、
接线盒电压连片松脱、电压端子螺丝松脱、二次电压导线断
线等)。
2. 三相三线电能计量装置失压的判别方法
要准确判别失压故障需要分析计量装置电压电路,电压
电路是电压测量元件组成的电路,包括一次测量元件电压互 感器,二次测量元件电能表内的电压元件。分析电压电路结
构可以确定失压故障元件的电压向量及其量值大小。
2. 1计量标准配置
多功能电能表内有功、无功共享测量单元,负控终端也
相当于一个多功能电能表。现有电能表及负控终端电压测量
元件有V型和A型两种接线,两者均有用于电能计量的测
量元件,而△型接线在A、C相之间还存在一个测量元件。
那么,要分析组合电压电路必须与具体的电能表、负控终端
的电压测量电路结合起来。这里选取电能表与负控终端均为
1
广电市〔2015〕43号附件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业扩工程投资界面执行工作指引(试行)
为落实公司业扩工程投资界面延伸到客户红线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指引:
一、业扩工程投资界面延伸标准
(一)高压(35kV及以上)客户
对于35kV及以上客户,在其规划用电区域红线范围内提供变电站用地,由电网公司投资建设(含输电线路、变电站、出线间隔)到客户规划用电区域红线范围内,负荷侧线路及受电工程由客户投资建设。
高压(35kV及以上)客户业扩投资分界示意图
(二)中压(10-20kV专变)客户
对于电缆线路供电的中压客户,在其规划用电区域红线范围内提供公用配电房,电网公司投资的公用环网柜应设置于该公用配电房内。以客户线路接入公用环网柜的连接点(电缆终端头)为投资分界点,分界点电源侧设施由电网公2
司投资建设,分界点负荷侧设施(含电缆终端头)由客户投资建设。
中压(10-20kV)电缆线路供电客户业扩投资分界示意图
对于采用架空线路供电的中压客户,以客户红线外第一基杆塔(供电企业应将架空线路延伸至客户红线外50米内)为分界点,分界点电源侧设施由电网公司投资(含杆塔、开关),分界点负荷侧设施由客户投资建设。
中压(10-20kV)架空线路供电客户业扩投资分界示意图 3
客户装见总容量在100kVA及以上应由10(20)kV电压供电。
(三)低压(380/220V)客户
对于低压(含居民和非居民)客户,以客户红线边低压计量装置为投资分界点。分界点电源侧供电设施由电网公司投资建设(含表箱和计量装置),表后线(含漏电开关)由客户自行实施。
低压(380/220V)客户业扩投资分界示意图
(四)统建住宅小区
统建住宅小区在其规划用电区域红线范围内提供公用配电房,电网公司投资的公用环网柜应设置于该公用配电房内。以公用环网柜的连接点(电缆终端头)为投资分界点,分界点电源侧设施及计量装置由电网公司投资建设,分界点负荷侧供电设施(含电缆终端头)由客户投资建设。 4
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分析
文/苏眉山(广东电网公司江门新会供电局广东新会)
摘要:计量自动化系统是集现代数字通
信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电能计量技术
和电力营销技术为一体的用电需求侧综合性
的实时信息采集与分析处理系统,是由大用
户负控管理、变电站遥测、配变监测和低压
集抄四个子系统构成。系统定时采集电能表
表码和瞬时值,方便了线损四分管理,降低
管理线损率,提高了企业电网经济运行管理
水平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电能计量;自动化;应用;系
统管理
1、前言
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建设是一项系统
的工程,是以变电站计量遥测、大用户负荷
管理、公变计量监测、低压集抄系统等应用
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为基础,通过整合和构建
统一的计量自动化系统,可实现远程自动化
实时抄表、用电信息异常报警、电能质量监
测、线损分析、预付费、用电检查及负荷管
理和负荷控制,在此基础上能够实现线损四
分以及需求侧管理的分析决策,满足了电力
市场的运营要求,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也
为供电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发挥了作用。
2、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电能计量自动化通过与现场终端进行通
讯,可以实时监测终端的在线情况,实时掌
握表计的运行情况。自动化系统定时采集终
端通讯表计的各种计量信息进行存储,再通
过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与计量自动化系统
的接口,在抄表时间把每个月冻结的表码上
传到电力营销信息系统,从而改变了人工抄
表、手工录入的现状,不仅减少了手工录入
的延期性,并且提高了抄表表码的准确性。
电能量采集终端可以代替电压检测仪监
测现场的电压情况,并且在电能计量自动化
系统中通过无线通讯采集现场的电压情况并
且进行计算。电压检测仪需要定时用卡到现
场取数,并且需要手动计算电压合格率,而
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
作量。
电能量采集终端可以通过无线实现对预
付费装置进行买电 为了提高电费回收率,
当前大多电力企业都采用预付费购电装置达
1
南方电网关口电能计量装置运行
管 理 办 法(试行)
1、总 则
1.1 为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网公司")直管的用于贸易结算和考核的南方电网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管理工作,明确管理的职责和范围,确保关口电能计量量值的准确统-和装置的安全可靠运行,根据《DL/T448—2000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以下简称“管理规程”)等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1。2 本办法适用于网公司直管的南方电网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维护、管理。
1.3 南方电网计量关口相关的单位均应遵守本办法,各省公司其它计量关口的运行维护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2、南方电网计量关口的定义和设置
2。1 南方电网计量关口是指与网公司有直接电量贸易结算关系或管理考核用的各电量计量点,包括网公司内互联电网与各省网、统调发电厂、直供用户以及南方电网与外部电网相互间计量电量的关口等。考虑到旁路代供的情况,各关口计量点的旁路可作为南方电网计量关口.
2。2 关口电能计量装置包括各种类型电能表、计量用电流、电压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计量封印、电能计量柜(箱)等。
2。3 互联电网与各省网的关口计量点原则上设置在其产权分界点,具体的结算关口点应在购售电合同中明确。
2.4 互联电网与统调发电厂的关口计量点原则上设置在其产权分界点,并应在并网协议中明确。如在产权分界点处不能准确计量上网电量,则关口计量点原则上设置在发电机升压变变高侧(对三圈变增加变中侧)和启备变变高侧,但线路与变压器损耗的有功与无功电量均须由产权单位负担。
2。5 互联电网与直供用户的关口计量点原则上设置在其产权分界点,并应在供用电合同中明确。
2。6 因特殊原因暂不能按以上原则设置南方电网计量关口的,须考虑相应的线变损补偿。
3、职责分工
3。1 市场交易部负责南方电网计量关口的归口管理.工程建设部、生产技术部、超高压 2 输变电公司、调度通信中心、各省公司按职能分工负责相应的工作。
T FoRuM
对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分析
林晓依
(汕尾供电局,广东汕尾51 6600)
摘 要 在供电企业中,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行。因此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不仅是
企业电业营销工作的关键环节,更是防治窃电行为的有效手段。本文学者首先分析了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主要内容和
对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意义;归纳出了影响电能计量管理的因素;最后提出了实施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有效措施,希
望给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学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电能计量;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卜7597(2O1 3)2O-0148—02
电能计量装置在电力企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
它的精准和安全会直接给供电、用电双方经济利益造成一定的 影响。电能计量装置的实际的运用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
误差,所以研究如何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管理对于电力企业意
义重大。
1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主要内容
1.1电能计量装置所在计量点的特点
作为电能计量装置,必然有一些特殊的地方,站在电力企 业的角度上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是客户
的种类,按照客户的类型划分,主要有电厂上网关口、供电企
业关口以及电网经营关口;接下来是电能统计的方法,一般我
们熟悉的接线方式以外,还有双向的计量方式;最后考虑的就
是电能计量装置的实际负荷。
1.2环境因素
环境也是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内容之一,环境因素主要针
对的是电能计量装置中的电能表设备,环境中的温度、磁场干
扰以及辅助电源的质量都会对电能计量装置产生一定的影响。
所以,对环境因素的收集可以实现对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评价。
1.3电能计量装置的信息
一个电能计量装置,最重要的就是计量的性质,计量的性
质指的是由该装置中各种计量工具的性能决定的,所以在选择
装置的时候应该根据计量点的特点以及环境因素进行选择。
1.4电能计量装置的计量准确度的评估
广东科技2012.12.第23期电能计量装置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少误差的措施探析常军喜(黄陵县电力局)
1电能计量装置误差的内容电能计量装置在电网的运行过程中,其误差主要涵盖了以下的几个方面:①电能仪表的准确度以及计量的误差。②电力运行过程中,互感器的使用形成的误差。③电压互感器中的二次回路的电压的升降形成一定量的电能损耗。④在电线的搭建过程中出现接线错误而造成了人为的电能损耗。⑤计量装置自带的线圈出现感抗,而造成了电能的损耗。电能计量的精确度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与电力用户的共同经济利益,电能计量装置作为记载供用电双方交易信息的主要依据。为了实现电能计量的公平、公正、公开,供电企业就必须尽可能的降低电能计量过程中的综合误差,降低计量设备以及供电设备的电能损耗量。这也是供电企业转变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的主要内容之一。2分析电能的计算装置电能的计量装置主要是由计量互感器的二次回路、计量互感器以及电能表组成的。为了减小电能计量过程中的误差,就必须对二次回路以及计量器具所采集到的误差数据进行仔细的分析、计算,从而实现合理配置、选择计量器具的目标。电能计量装置与其它的一些计量装置一样,它不可能对流过的电能值进行准确无误的记录,它在记录电能值的过程中,总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这种偏差就是我们常说的电能计量装置的记录综合误差(ε)。此类误差包含了电压互感器中的二次回路电压升降所引起的误差(εd)、互感器在合成过程中的误差(εh)、以及电能表在运作过程中产生的误差(εb)。即:ε=εd+εh+εb由于εd、εh、εb随着功率因数cos∮、电流I、电压U之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而ε没有固定值,所以它也会随着上述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此外,在计算综合误差的过程中,一定要强调以上各因素所处的环境相同。3电能计量装置运行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3.1电能表的使用以及选型不当所产生的误差(1)为了保证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在对电能表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就必须根据相关的规定以及要求来对电能表准确度、电压等级、基本电流、电能表型以及最大额定电流进行选择。在电能表的实际运作过程中,用户的实际使用电流经常低于电流互感器的额定电流的30%、负荷电流的变化幅度较大、电能表的运行经常处于较低的负荷点,这些情况的出现都有可能导致电能表出现计量误差。(2)在利用三相三线电能表来对三线四相电能进行测量时,容易出现附加误差。这主要是由于三相负载未达到其平衡点,而中性点通常会有电流,由于Ib=In-Ia-Ic,所以,就导致了附加误差的产生。3.2电流互感器的选择不当所引起的误差在对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容量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它在接入电流后涵盖了接触电阻、电能表自带的电流线圈阻抗以及外接导线。所以,在对电流互感器进行选择时一定要从各个方面来对其容量大小进行仔细的分析,利用电流回路负荷阻抗相对较小的电能表来满足其容量要求,如有必要还可以利用降低外接导线的电阻的方法来满足其容量需求。3.3二次接线的不合理所产生的误差在电压互感器中,二次回路的压降是引起电能计量装置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二次回路出现压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中间继电器存在接触电阻;(2)二次回路中的接线电缆;(3)隔离开关的辅助点以及端子的接触电阻;(4)熔断器以及断路器存在接触电阻,互感器中的负载电流在经过串接点以及连接导线时会出现电压降,这就使得负载电压不能与互感器二次线圈中的电压一致,最后就会出现计量误差。4减少电能计量器在工作过程中的误差的具体措施4.1引入正确的电能计算方法,尽量避免计算误差的出现对于接入了中性点绝缘系统的电能表来说,如果电能表选用的是三相三线制,那么其中的两台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最好利用四线连接的方式来与电能表进行连接。对于三相四线制的电能表来说,其中的三台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和电能表之间的连接方式最好采用六线连接。如果采用四线连接的方式来对其进行连接,当遇到一相互感器的极性颠倒或公共线断开的情况时,就会影响到电能表的计量准确性。此外,在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现场检验时,利用单相法来对各相电流以及互感器的二次负载电流进行检验所得的结果与实际的负载电流就会有一定量的出入,这就增加了测试工作的难度,而且还容易造成计算误差。4.2对电流互感器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在电网的运行过程中,根据相关的规定,正常情况下的负荷电流一般都在电流互感器的额定电流的60%左右,对于那些具有季节性的电力用户,就可以选择二次饶阻含有抽头的电流互感器,在对其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守以下原则:(1)对其额定电压进行确定:在对电流互感器进行选择时,摘要:电能计量装置作为记载供用电双方交易信息的主要依据,在供电企业的运营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电能的计量具有公正性、科学性,以便于更好的为电力用户提供优质、快速的服务。为了实现供电企业的电能精确化计量,就必须利用一切科学合理的手段来减少电能计量过程中的误差,降低计量设备以及供电设备的电能损耗。针对电能计量装置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及减少误差的措施进行简单的探讨。关键词:电能计量装置;误差;原因;措施
广东电网计量规则修订版2018
1、总则
1、1为规范广东电网公司电能计量管理工作,明确管理职责和范围,确保计量量值的准确统一,计量装置运行的安全可靠,保证电力市场公平、公正、公开,维护电力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DL/T448-2000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下称“DL/T448管理规程”)和南方电网公司《电能计量管理办法(试行)》,结合公司的管理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1、2 电能计量管理要遵循经济合理、就地就近和分层管理的原则。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必须按本办法的要求,设立计量管理及技术机构,切实加强电能计量管理,及时解决电能计量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G。n9Yi yu J-snu:三至主茎 羞
电能计量准确性影响因素及计量方法分析 谢碹 (广东电网公司汕头供电局,广东汕头515041) 摘要:比较了基波电能计量装置的特点及使用范围,分析了谐波对感应型电能计量装置的影响,介绍了畸变电能信号的计量方法。 关键词:电能计量;谐波;畸变信号 0引言 随着电力工业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电能表作为电力系统 各个环节经济结算和能量管理的重要工具,其结构和性能也得 到了不断优化,且伴随着新型用户(如电动汽车负荷、地铁负荷 等)的出现,电能计量的随机性和非线性逐渐增强。同时,如今 配电端智能电网的建设使得用电需求侧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 视,这就要求电能计量装置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更强的适应性。 当前,各类电能表在计量适应范围上仍存在着很大差别,且难 以实现对谐波及畸变信号的准确计量,故应从基波电能计量装 置的特点人手,对谐波对电能计量装置的影响及畸变电能信号 计量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电能计量的准确性。 1基波电能计量装置比较 用于对基波电能进行计量的电能计量装置主要有感应型 电表、电子式电表、机电型电表及智能电表[1]。 感应型电表主要由驱动部件、转动部件、制动部件、调整部 件、防潜动部件及底座等组成。其结构简单、造价较低,便于大 规模批量生产和维修,但由于其原理较为简单、抗干扰性较差, 因此准确度较低,所适用的频率范围也较窄,不利于电能计量 装置的统一自动化管理。 在电力工业自动化的大背景下,电子式电表应运而生,其 与感应型电表不同,不再利用机械运动测量机构,而是利用电 子乘法器对电功率进行测量。其主要构件包括乘法器、频率变 换器、输入级、显示器及控制回路等。电子式电表计量精度高、 适用范围广,但对谐波及计量环境等因素非常敏感,且价格昂 贵,不适宜批量生产。 机电型电表介于感应型电表和电子式电表之间,综合利用 感应型电表的机械测量机构和电子式电表的数据处理机构。 机电型电表能解决自动抄表的问题,但由于测量机构的限制, 其准确率和适用范围仍有限。 智能电表不但可以对有功和无功进行计量,且能分时显 示、存储和输出数据。智能电表通常由单片机实现数据处理, 同时还具备网络通信功能。 2谐波对感应型电能计量装置的影响分析 随着电力系统中非线性负荷的增多,电网中谐波分量也逐 渐增加,致使系统的电压、电流波形都发生了很大的畸变,对电 能计量造成巨大影响。同时,由于当前电网中仍大量应用感应 型电表,这种电能计量装置只考虑了电能基波分量的影响,没 有考虑高次谐波分量的作用,因此随着谐波分量的增加,计量 误差也会逐渐增大¨2]。 2.1频率响应特性分析 当电力系统中的频率与额定频率有偏差时,就会导致电气 量发生变化,并促使感应型电表的力矩发生变化,引起计量误 差。在谐波功率下电表频率曲线与其计量准确性相关,通常随 着频率的增大,感应型电表的计量误差也会增大,其主要原因 有:(1)随着频率增大,感应型电表等效阻抗增大;(2)随着频 率增大,电流回路的工作磁通将增大,导致感应型电表误差为 负值;(3)感应型电表的补偿力矩与频率有关,频率升高,补偿 力矩减小,此时感应型电表的误差也为负值。 2_2误差定量分析 由于感应型电表自身无法避免的缺陷,其在对含有谐波的 电能进行计量时将会出现不可避免的误差,因此需利用全新的 方法来解决该问题。笔者认为,可采用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电 子式计量装置来对感应型电表的电能计量结果进行计算和误 差分析,其能利用傅里叶算法有效计量各次谐波分量。该装置 的试验原理图如图1所示。
I 一 研发展…………………………
电能计量装置误差产生的原因及降低误差的方法
广东电网公司江门供电局苏婉屏
【摘要】电能计量装置是电贸易结算的重要设备,它对电能进行量度,相当于一把秤,而电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衣食住行几乎都离不开电,尤其是在电子技
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各样电器的使用,使得电能这种商品更加与我们密不可分。因此,我们一定要采取适当措施,提高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性和安全可靠性能,最大
限度地降低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维护供用电双方的经济利益,做到公平公正计费。下面就谈谈我对降低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电能;计量装置;合成误差;综合误差
一、前言 电能计量装置是用来量度用户使用电能
这种商品多少的器具,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与
否,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力企业经济运行,影响
到用电企业与用电客户双方的公平交易,因
此,如何减少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减少
在销售电能的过程中企业与用户的冲突,以及
促进供用电双方降低消耗,节约能源,加强经
济核算,改善经济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维护
电能贸易结算的公平公正和电力企业资金的正
常回收意义尤为重大。
二、引起电能计量装置误差增大的原因
L电能表选择型式不对造成的误差
电能表的型式是指具有相同的计量特性、
确定这些特性的相一致的部件结构、最大电流
和参比电流的比值相同的电能表。某一型式可
以有数个参比电流值和参比电压值
我们在进行电能计量时,如果电能表选
择的形式不对,电压等级,基本电流,最大额
定电流以及准确度等级选择不合适,电能表在
实际运行中,运行参数的变化,电能表都会产
生附加误差。所以,针对电能表的这种误差特
点,国家标准将电能计量装置划分为五大类
型,规定了哪类计量装置需要配置哪个级别的
电能表和互感器。但在实际使用中,如果没有
按照这个标准进行合理选用,就会造成整套计
量装置的综合误差增大,或用电户的负荷电流
经验点滴
79RURAL
ELECTRIFICATION
2019年第4期总第383期一宗典型窃电案例分析及应对措施
王远辉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神湾供电分局,广东中山528462)
电能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肉眼看不到,只有通
过计量装置才能确定用电量的多少。所以,确保计
量装置的准确和稳定运行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
过一宗典型窃电案例分析,从防止窃电、表计是否
带故障运行等方面制定应对措施,实现在线实时监
控计量装置的运行情况,能够有效杜绝窃电和计量
装置带故障运行。
1窃电案例分析
1.1由于线损异常引起警惕
神湾变电站冰厂线2017年9—11月柜线管理线
损率分别为4.35%、5.20%、4.82%,开始出现线损
异常情况。2017年12月及2018年1—4月管理线损
率均正常为1.16%、2.07%、1.98%、2.06%、1.89%,2018年5—8月管理线损率分别为4.96%、4.23%、
5.48%、5.94%,又连续出现线损异常情况,其线损
电量每月大约在20~35MWh之间。
初步分析:该柜线下共有5个专变用户,7个公
变台区,公变用户中报装容量在30kW及以上的有35户,首先从这35户和5个专变用户进行排查,是
否存在偷漏电情况。另外,对低压公共线路进行检
查,是否存在私自接入用电设备情况。由用电检查
和计量运维班全员参与巡线、检查台区总表及用户
表计、专变用户偷漏电检查等。
1.2事件经过2018年9月14日上午09:30,神湾分局用电检查
和计量运维人员到某制冰企业(专变250kVA,装400/5电流互感器)对其低压计量装置进行检查,发
现该计量装置柜门的铅封有人为动过的痕迹(不太
明显),再细心分析表计显示的电压、电流数据时,
显示三相电压正常,A、B、C相电流为0.48A、4.78A、4.35A,三相负荷严重不平衡,A相电流大
约是其他两相的1/9,经咨询企业负责人其目前的主
要用电负荷为3台50kW的三相压缩机,1台单相1.5匹空调和一些简单照明。现场工作人员在经过认真思考后,电话通知营业部主任,然后决定进行报
1
前言
电能计量是电力安全运行及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其技术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供用电各方的公平交易和利益,确保电能计量准确、可靠和公开、公平、公正,是保障供用电各方权益的前提。广东电网公司以贯彻南网方略,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以提高客户满意度为总抓手,以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为着力点,以确保电能计量的准确、规范、可靠为前提,参照国家有关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结合广东电网公司实际,组织开展了广东电网公司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意在通过推行典型设计,进一步提高电能计量装置技术水平和设计效率,促进电能计量管理水平的提升,降低电能计量装置建设投资和运行维护成本,维护供用电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供用电各方降低消耗、节约能源、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并为电力用户提供更优质和高效的服务。
《广东电网公司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充分考虑了广东电网电能计量装置建设、运行和管理的现状,以及电能计量技术的发展,坚持通用性与典型性、实用性与规范性相结合的原则,按照―结构化‖设计的思路,重点规范了电能计量需求描述、电能计量装置配置、提高电能计量装置防误水平、减少电能计量装置运行故障和计量差错、体现计量技术发展的要求,力求充分体现广东电网公司计量管理的创先成果。典型设计分7个卷册,共提出了78 个典型设计方案,其中,500kV 变电站有11
个,220kV 变电站有11 个,110kV 变电站有9 个,35kV 变电站有7个,10kV 开关站有9 个,10kV 用电客户有9 个,低压用电客户有22 个。内容涉及电能计量装置配置、技术要求、布置方式、安装接线要求、电能计量柜(箱的结构、尺寸和概预算编制原则等。为便于读者使用,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按变电站、开关站、用电客户等7个卷册分册出版,并可与广东电网公司变电站典型设计配合使用,可作为工程设计和竣工验收的依据。
《广东电网公司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在编审过程中得到了广东电网公司总部各部门及广东电网各地区供电局和有关专家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编制时间仓促,《广东电网公司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中的疏漏在所难免,敬请各位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广东电网公司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编委会
主任:张忠东
副主任:胡少鹏、刘敏、肖谦
委员:张新建化振谦熊林材刘新才刘孚智周尚礼邝朝炼胡思平林卫铭吕振华戴新胜
《广东电网公司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编审组
组长:胡少鹏
副组长:张新建于涛黄凯荣
成员:化振谦陈蔚文张亚东孙卫明胡嘉邹荫荣叶发新杨国斌王勇罗建赵健荣吴冲姚建锋夏振超陈伟波陈宇航饶艳文李纯坚梁旭常曾剑豪马成坤罗智青李芬刘洋
内容提要
为全面贯彻落实广东电网公司的创先工作目标,加强公司电能计量装置的科学管理,进一步规范电能计量装置的设计、配置和安装要求,公司组织编制了《广东电网公司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按照变电站电压等级出版500kV变电站、220kV变电站、110kV变电站、35kV变电站、10kV开关站、10kV用电客户、低压用电客户7个分册,每册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为技术规范,下卷为设计图集。本书为《广东电网公司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35kV变电站电能计量卷(上、下卷》,本书可供电能计量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设计人员理解、掌握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并在实际中熟练运用,也可供相关人员学习参考。
本规范由广东电网公司市场交易部提出、归口管理和负责解释。
本规范编写和设计单位:广东电网公司江门供电局、江门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规范编写和设计人员:肖谦、陈蔚文、张亚东、胡思平、黄凯荣、赵健荣、叶永乐、吕振华、张敏春、周武、周镭、陈宙、区素玲、黄焕辉、梁卫忠
广东电网公司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35kV变电站电能计量卷
(上卷·技术规范
广东电网公司
目录
1 总则 (7
2 编写依据 (7
3 术语与定义 (7
4 设置原则 (8
5 技术要求 (9
6 布置方式和安装接线要求 (11
7 概预算编制原则 (12
1 总则
本规范规定了广东电网公司35kV变电站电能计量装置设计、配置、安装和验收的技术要求。
各设计单位、安装单位对接入广东电网的35kV变电站的电能计量装置应遵照本规范设计和施工。
本规范未涉及的内容遵照有关规程执行。
2 编写依据
本技术规范依据下列文件编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用此版本。
2.1 设计依据标准、规程、规范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1P代码
GB/T 5582-1993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
GB/T 7267-2003 电力系统二次回路控制、电能表屏及柜基本尺寸系
列
GB 50171-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 448—2000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 719—2000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2篇电力系统电能累计量传输配套标准
DL/T 825—2002 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
DL/T 5136—2001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37—2001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DL/T 5202—2004 电能计量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JB/T 5777.2—2002 电力系统二次回路控制及电能表屏(柜、台通用技术条件
DLGJ 166—2004 电能计量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南方电网变电站标准设计细化方案
广东电网公司电能计量装置技术规范
2.2 主要设备技术标准
GB l207-2006 电压互感器
GB l208-2006 电流互感器
GB/T 4703-2007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GB/T 17215.(321-323-2008 2级和3级静止式交流无功电度表
GB/T 17883-1999 0.2S和0.5S级静止式交流有功电度表
DL/T 566-1995 电压失压计时器技术条件
DL/T 17215.301-2007 多功能电能表
DL/T 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DL/T 725-2000 电力用电流互感器订货技术条件
DL/T 726-2000 电力用电压互感器订货技术条件
DL/T 743-2001 电能量遥测采集终端
DL/T 866-2004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选择及计算导则
GB/T 15148-2008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DL/T 535-2009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数据传输规约
3 术语与定义
3.1 计量点
3.1.1 关口计量点
关口计量点分为:市级关口计量点和县级关口计量点。
3. 1.1.1市级关口计量点
是指市级供电局与市调发电厂及35kV以上并网的小水电站、市级供电局与直属、代管县级供电局、市级供电局与其直供用户、以及各县级供电局相互间计量电量的关口。考虑到旁路代供的情况,其旁路计量点也作为计量关口点。
3. 1.1.2县级关口计量点
是指县级供电局与县调发电厂及10kV并网的小水电站、县级供电局与其直供用户。考虑到旁路代供的情况,其旁路计量点也作为计量关口点。
3.1.2 考核计量点
为明确所有电量的用途,准确计算出线损,在各供电所、客户专线进出变电站总线的计量点。
3.2 电能计量装置
为了计量电能所必须的计量器具和辅助设备的总体(包括电能表和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等。
3.3 中性点绝缘系统
即一个系统,除了通过具有高阻抗的指示、测量仪表或保护装置接地外,无其他旨在接地的连接。3.4非中性点绝缘系统
包括中性点接地系统和共振接地系统(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3.5试验接线盒
用于进行电能表现场试验及换表时,不致影响计量单元各电气设备正常工作的专用部件。
3.6分相接线方式
各相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接线单独构成回路,有三相六线和两相四线的接线方式。
3.7简化接线方式
各相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非极性端共用一根导线构成回路,有三相四线和两相三线的接线方式。
4 设置原则
4.1计量点
4.1.1关口计量点原则上设置在两个企业间的产权分界点。
4.1.2省公司对各市级供电局、市级供电局对下属各县级供电局(包括代管县的关口计量点原则上设置在其受电端变压器高压侧。
4.1.3各考核关口计量点只装设一只多功能电能表。
4.2 计量方式
4.2.1低压计量
0.4kV侧计量点安装三相四线多功能电能表。
4.2.2高压计量
非中性点绝缘系统,应采用三相四线多功能电能表。中性点绝缘系统,宜采用三相三线多功能电能表。
4.3 电能量遥测采集终端
35kV变电站的电能计量装置,配置l台电能量遥测采集终端,实现电能信息采集和远传功能。
客户侧的电能计量装置,应采用负荷管理终端实现电能信息采集和远传。
5 技术要求
5.1 计量装置总述
5.1.1 依据广东电网公司变电站标准设计,结合广东电网经济技术指标考核和结算的需要,分别编制了7套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方案。方案号分别是: GPGC-35BJL-01、GPGC-35BJL- 02、GPGC-35BJL-03、GPGC-35BJL-04、GPGC-35BJL-05、GPGC-35BJL -06、GPGC-35BJL -07。
5.1.2 根据电压等级、结算性质、电流量和电压量的获取方式和电能表的接线及布置方式,选择其中一个方案。
5.1.3 采用计量专用或具有计量专用绕组的电流、电压互感器。
5.1.4电能表屏按最多不多于9表位布置,试验接线盒应布置于电能表下侧对应位置,标签框应布置于电能表与试验接线盒中间。
5.1.5 电能量遥测采集终端、负荷管理终端的工作电源与电能表辅助电源应引自交流屏或直流屏专用回路。
5.1.6 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站内计量装置数据和状态。
5.1.7 当采用数字光CT、PT,参照广东电网数字化变电站相关规范。
5.1.8典型方案设计图中的回路编号等仅供参考,应按实际工程中具体情况调整。
5.2 电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