醌类化合物鉴定试剂和其他类别试剂
- 格式:docx
- 大小:14.17 KB
- 文档页数:3
中药化学——颜色反应,理化鉴别糖及苷类的检识α萘酚反应(Molish反应)试剂:浓硫酸、α萘酚乙醇现象:两液面间有紫色环含有糖或苷菲林反应(Fehling反应)试剂:菲林试剂现象:生产砖红色沉淀含有还原糖多伦反应(Tollen反应)试剂:银氨溶液现象:银镜反应含有还原糖醌类化合物的检识Feigl反应试剂:碱液、醛、邻二硝基苯现象:变紫区别醌类与非醌类无色亚甲蓝显色反应试剂:无色亚甲蓝溶液现象:PC或TLC上呈蓝色斑点苯醌及萘醌专用显色剂可与蒽醌相区别Borntrager反应试剂:碱性溶液现象:发生颜色改变,多呈橙、红、紫红及蓝色检查是否含有蒽醌成分Kesting-Craving反应试剂:活性亚甲基试剂现象:产生蓝绿色或蓝紫色。
蒽醌不能发生该反应,结果呈阴性区别是否含有蒽醌与金属离子反应试剂:Pb2+、Mg2+离子现象:形成不同颜色的络合物、橙黄、橙红、紫红、紫、蓝色蒽醌中含有α酚羟基、邻二酚羟基对亚硝基二甲苯胺反应试剂:对亚硝基二甲苯胺吡啶溶液现象:产生各种颜色蒽醌特征反应香豆素的检识异羟肟酸铁反应试剂:碱性试剂、盐酸羟胺、三氯化铁,酸性试剂现象:显红色检识含有内酯结构酚羟基反应试剂:三氯化铁溶液现象:绿色至墨绿色沉淀(重氮试剂反应显红色至紫红色)含有酚羟基结构Gibb’s反应试剂:Gibb’s试剂(2,6-二氯苯醌氯亚胺)现象:显蓝色香豆素分子中C6位无取代基Emerson反应试剂:Emerson试剂(4-氨基安替比林和铁氰化钾)现象:反应生成红色判断C6位无取代基存在木脂素的检识Labat反应试剂:浓硫酸、没食子酸现象:产生蓝绿色检验含有亚甲二氧基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检识盐酸-镁粉反应试剂:镁粉、浓盐酸现象:多数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显红~紫红色,少数显蓝色或绿色;查尔酮、橙酮、儿茶素无该显色反应;异黄酮类不显色主要用于鉴别含有黄酮母核类型钠汞齐还原反应试剂:钠汞齐、盐酸现象:黄酮、二氢黄酮、异黄酮、二氢异黄酮类显红色;黄酮醇类显黄~淡红色,二氢黄酮醇类显棕黄色四氢硼钠还原反应试剂:四氢硼钠、盐酸现象:产生红~紫红色鉴别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三氯化铝反应试剂: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现象:络合物显黄色,紫外灯下显鲜黄色荧光(4’-羟基黄酮醇或7,4’-二羟基黄酮醇显天蓝色荧光)具有3-羟基,4-羰基,或5羟基、4-羰基或邻二酚羟基结构的黄酮类化合物锆盐-枸橼酸反应试剂:二氯氧锆甲醇溶液、枸橼酸甲醇溶液现象:出现黄色,且黄色不褪肯定含有3-羟基氨性氯化锶反应试剂:氨性氯化锶试剂现象:产生绿色至棕色乃至黑色沉淀含有邻二酚羟基结构三氯化铁反应试剂:三氯化铁水溶液或醇溶液现象:呈现紫、绿、蓝不同颜色鉴别酚羟基硼酸显色反应试剂:无机酸或有机酸、硼酸现象:产生亮黄色加入硼酸后保护邻二酚羟基,5-羟基黄酮及6’-羟基查尔酮呈阳性反应五氯化锑反应试剂:五氯化锑的四氯化碳溶液现象:红或紫红色沉淀用于鉴别查尔酮的特征反应Gibb’s反应试剂:Gibb’s试剂现象:显蓝或蓝绿色鉴别酚羟基对位是否有活泼氢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检识卓酚酮类的显色反应三氯化铁反应试剂:三氯化铁溶液现象:生产赤色络合物鉴别酚类化合物硫酸铜反应试剂:稀硫酸铜溶液现象:生成稳定的绿色结晶鉴别酚类化合物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Weiggering法试剂:Trim-Hill试剂现象:产生不同颜色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Shear反应试剂:Shear试剂现象:产生特有的颜色吡喃衍生物其他显色反应试剂:酸碱试剂现象:形成不同颜色的产物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奥类化合物Sabety反应试剂:氯仿、溴的氯仿溶液现象:产生蓝、紫或绿色表示含有奥类衍生物Ehrlich试剂反应试剂:Ehrlich试剂(对-二甲胺基苯甲醛-浓硫酸试剂)现象:产生紫色或红色表示含有奥类衍生物存在三萜化合物的颜色反应Liebeimann-Burchard反应试剂:浓硫酸-乙酸酐现象:产生黄-红-紫-蓝颜色变化,最后褪色的是三萜皂苷;最后呈污绿色的是甾体皂苷区别三萜类化合物和甾体皂苷Kahlenberg反应试剂:20%五氯化锑的氯仿溶液现象:显蓝色、灰蓝色、灰紫色三萜类化合物Rosen-Heimer反应试剂:25%三氯乙酸乙醇溶液现象:加热至100摄氏度生产红色渐变紫色,三萜类化合物;加热至60摄氏度变色,甾体皂苷区别三萜类化合物和甾体皂苷Salkowski反应试剂:氯仿、浓硫酸现象:硫酸层呈现红色或蓝色,氯仿层有绿色荧光出现三萜类化合物Tschugaeff反应试剂:冰乙酸、乙酰氯、氯化锌结晶现象:淡红色或紫红色三萜类化合物甾体化合物的颜色反应Liebeimann-Burchard反应试剂:浓硫酸-乙酸酐现象:产生黄-红-紫-蓝颜色变化,最后褪色的是三萜类化合物;最后呈污绿色的是甾体皂苷;区别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Salkowski反应试剂:氯仿、浓硫酸现象:硫酸层呈现血红色或蓝色,氯仿层有绿色荧光出现三萜类化合物以及甾体化合物Tschugaeff反应试剂:冰乙酸、乙酰氯、氯化锌结晶现象:紫红-蓝-绿甾体化合物Rosen-Heimer反应试剂:25%三氯乙酸乙醇溶液现象:加热至100摄氏度生产红色渐变紫色,三萜类化合物;加热至60摄氏度变色,甾体皂苷区别三萜类化合物和甾体皂苷Kahlenberg反应试剂:20%五氯化锑的氯仿溶液现象:显蓝色、灰蓝色、灰紫色三萜类化合物和甾体化合物强心苷的检识不饱和内酯环颜色反应Legal反应试剂: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现象:深红色并渐渐褪去分子中有活性亚甲基Raymond反应试剂:间二硝基苯试剂现象:呈紫红色分子中含有活性亚甲基Kedde反应试剂: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现象:产生红色或紫红色强心苷的纸色谱和薄层色谱显色剂Balget反应试剂:碱性苦味酸试剂现象:呈现橙色或橙红色强心苷α去氧糖颜色反应Keller-Kiliani反应试剂:冰醋酸、三氯化铁、浓硫酸现象:乙酸层显蓝色,界面显色不同,可显红色、绿色、黄色反应阳性肯定α去氧糖的存在,反应阴性并没有完全的否定显色对象:游离的α去氧糖或α去氧糖与苷元连接的苷显色(受限制)占吨氢醇反应试剂:占吨氢醇试剂现象:显红色分子中有α去氧糖(不受限制)对-二甲基苯甲醛反应试剂:对-二甲基苯甲醛试剂现象:灰红色斑点Α去氧糖过碘酸-硝基苯胺反应试剂:碘酸钠、硝基苯胺、氢氧化钠甲醇溶液现象:深黄色斑点,黄色荧光斑点;喷氢氧化钠后,斑点转为绿色Α去氧糖甾体皂苷显色反应Ehrlich试剂反应试剂: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现象:F环裂解的甾体皂苷能显红色,F环闭环的甾体皂苷不能显色区别两种甾体皂苷Anisaldehyde 试剂反应试剂:茴香醛现象两种皂苷均显黄色生物碱的理化鉴别生物碱沉淀反应碘化铋钾试剂:橘黄色至黄色沉淀碘化汞钾试剂:类白色沉淀硅钨酸试剂:类白色或淡黄色沉淀碘碘化钾试剂:红棕色无定形沉淀苦味酸试剂:黄色沉淀雷氏铵盐试剂:季铵型生物碱生成红色沉淀或结晶Mandelin 试剂(1%钒酸铵的浓硫酸溶液)与东莨菪碱及阿托品显红色,奎宁显淡橙色,吗啡显蓝紫色,可待因显蓝色,士的宁显蓝紫色Frohde 试剂(1%钼酸钠的浓硫酸溶液)与乌头碱显黄棕色,吗啡显紫色转棕色,黄连素显棕绿色,利血平显黄色转蓝色Marquis 试剂(30%甲醛0.2ml与10ml硫酸混合溶液)与吗啡显橙色至紫色,可待因显洋红色至黄棕色Labat 试剂(5%没食子酸的醇溶液)具有亚甲二氧基结构显翠绿色Vitali 试剂(发烟硝酸和苛性碱的醇溶液)有苄基则呈阳性反应鞣质的理化鉴别与蛋白质沉淀:鉴别鞣质的方法与重金属盐沉淀:提取、分离、除去鞣质与生物碱反应:产生难溶不溶的沉淀与三氯化铁作用:产生蓝绿色或蓝黑色反应或产生沉淀与铁氰化钾氨溶液反应:呈深红色,很快变棕色不饱和脂肪酸的颜色反应碘酸钾-碘化钾试验试剂:2%碘化钾溶液及4%碘酸钾溶液各两滴,1%淀粉溶液现象:蓝色溴的四氯化碳试验试剂:溴的四氯化碳现象:溶液褪色高锰酸钾试验试剂:1%高锰酸钾2滴现象:溶液褪色溴麝香草酚蓝试验试剂:溴麝香草酚蓝现象:呈蓝色氨基酸的颜色反应Ninhydrin 反应试剂:0.2%茚三酮现象:显蓝色或蓝紫色表明有氨基酸、多肽或蛋白质Isatin 反应试剂:吲哚醌试液现象:显不同颜色Folin 反应试剂:1,2萘醌-4-磺酸钠、碳酸钠溶液现象:显不同颜色蛋白质显色反应Biuret 反应试剂:40%氢氧化钠、1%硫酸铜现象:显紫色表示含多肽或蛋白质Solway purple反应试剂:酸性蒽醌紫试剂现象:显紫色表示含蛋白质及酶,氨基酸和肽皆不显色。
醌类本章重点是蒽醌类,由于该类化合物的光谱规律性较好,故常有结构解析的考题,而一般考生对结构解析接触较少,从而感到这部分内容难复习、难掌握。
就此在本次串讲中将结合实例复习。
第一节结构与分类醌类化合物从结构上分主要有苯醌、萘醌、菲醌、蒽醌等四类。
一.苯醌类二.萘醌类紫草及软紫草中的紫草素、异紫草素属于萘醌化合物,为紫草的有效成分。
三.菲醌类丹参含有多种菲醌衍生物,丹参菲醌类成分的鉴别可用浓硫酸试剂。
四.蒽醌类蒽醌类成分包括蒽酮及其不同还原程度的产物。
按母核可分为单蒽核及双蒽核,按氧化程度又可分为氧化蒽酚、蒽酚、蒽酮、蒽酚及蒽酮的二聚物,蒽醌类化合物结构存在氧化还原及互变异构的关系是这类化合物的特点,在植物体中这种关系也是存在的,可以转化。
单蒽核类蒽醌及其苷类分为大黄素茜草素型大黄素型:羟基分布于两侧的苯环上,如大黄中的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和芦荟大黄素属于此类。
茜草素型:羟基分布在一侧苯环上,如茜草中的茜草素、羟基茜草素和伪羟基茜草素等。
蒽酚或蒽酮类蒽醌在酸性溶液中被还原,则生成蒽酚及其互变异构体蒽酮。
双蒽核类二蒽酮类衍生物二蒽酮以苷的形式存在。
若催化加氢还原则生成二分子蒽酮,用FeCl3氧化则生成二分子蒽醌。
大黄、番泻叶中致泻的主要成分番泻苷A、B、C、D等皆为二蒽酮类衍生物。
第二节理化性质醌类的性质重点的是酸性,特点是有颜色和升华性(成苷后无),溶解性比较符合一般规律。
酸性的规律如下:(1)带有羧基的蒽醌类衍生物酸性强于不带羧基者,能溶于NaHCO3的水溶液。
(2)如羟基位于苯醌或萘醌的醌核上属插烯酸的结构,酸性与羧基类似。
(3)蒽醌α-位的羟基可与醌核上的C=O 形成分子内氢键,使酸性降低,因此α-羟基蒽醌的酸性弱于β-羟基蒽醌衍生物。
故不溶于碳酸氢钠及碳酸钠溶液,只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4)羟基数目越多,酸性越强。
随着羟基数目的增加,无论α位或β位,其酸性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强。
蒽醌类衍生物酸性强弱的排列顺序为:含COOH>含二个以上β-OH>含一个β-OH>含二个以上α-OH>含一个α-OH。
醌类化合物的提取
醌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
它们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在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醌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醌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溶剂提取法
溶剂提取法是最常用的醌类化合物提取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溶剂对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中的醌类化合物进行提取。
常用的溶剂有乙醇、甲醇、乙酸乙酯等。
提取时,将样品与溶剂混合,加热或超声波处理,使醌类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然后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方法分离出溶液中的醌类化合物。
2.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是一种新型的醌类化合物提取方法。
该方法利用超临界流体(如二氧化碳)对样品进行提取。
超临界流体具有高渗透性和低表面张力等特点,可以快速、高效地提取醌类化合物。
提取时,将样品与超临界流体混合,加热至超临界状态,然后通过减压或降温等方法分离出溶液中的醌类化合物。
3. 固相微萃取法
固相微萃取法是一种高效、快速、环保的醌类化合物提取方法。
该方法利用固相微萃取柱对样品进行提取。
固相微萃取柱内填充有吸附剂,可以选择性地吸附醌类化合物。
提取时,将样品通过固相微萃取柱,使醌类化合物被吸附在柱内,然后用溶剂洗脱出醌类化合物。
醌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多种多样,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可以提高提取效率和纯度,为醌类化合物的应用提供更好的保障。
醌的名词解释醌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属于酮类化合物的一种。
它的化学结构中含有两个相邻的酮基团,因此得名醌。
醌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也制备成人工合成的形式。
一、醌的化学结构和性质醌的通式可以表示为R-C(=O)-C(=O)-R',其中R和R'可以是烷基、芳基或其他有机基团。
醌是一种具有双酮结构的化合物,这给它带来了独特的性质。
醌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主要表现为酮醇互变异构体的存在。
它们可以通过在醌分子上引入不同的官能团来调控其物理化学性质。
醌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在较高温度下存在,不易分解。
这种稳定性使得醌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醌的应用领域1. 医药领域醌化合物在医药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一些醌类化合物被用作抗菌和抗病毒药物的前体。
它们可以通过调节细胞的代谢过程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
另外,醌也被广泛应用于皮肤科医学中。
醌在皮肤上的应用可以刺激皮肤细胞的再生和新陈代谢,促进肌肤健康。
一些含有醌成分的护肤品和药物,如抗痘药和美白霜,都具有治疗痤疮和美白肌肤的效果。
2. 染料和光敏物质醌化合物还可以用于染料和光敏物质的制备。
具有醌结构的染料分子可以吸收可见光,并能转化为光谱吸收峰移动。
这使得醌染料在印刷、染色、荧光探针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光敏醌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光敏材料和光敏剂中。
这些化合物可以通过吸收光线并产生能量以用于驱动特定化学反应。
光敏醌在医学、环境科学和微电子技术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3. 醌作为氧化还原试剂由于醌分子内含有两个酮基团,醌可以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它可以将其他化合物氧化为相应的醌类化合物,同时自身被还原为醇。
这种氧化还原反应在许多有机反应和合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 其他应用除了医药、染料和氧化还原反应,在其他领域中也能看到醌化合物的应用。
例如,在电子工程中,醌被用作多层电容器的电介质材料。
它具有高介电常数和良好的隔热性能,能够满足高密度电子器件的需求。
分析工作常用显色剂常用鉴定试剂的配制和应用一、通用试剂 1、碘试剂检查普通有机化合物。
(1)碘蒸气预先将盛有碘结晶的小杯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使容器空间被碘蒸气饱和,将薄层置于容器内数分钟即显棕色斑点。
有时,于容器中加放一小杯水,增加容器内的湿度,可提高显色的灵敏度。
(2) 0.5%碘的氯仿溶液喷洒试剂,置空气中待过量的碘挥发后,喷1%淀粉溶液,斑点由棕色转为蓝色。
2、硫酸试剂检查普通有机化合物。
5%硫酸乙醇溶液作为色谱显色剂用。
喷洒后,置空气中干燥 15min,100℃烤至斑点呈色(不同化合物呈不同颜色)。
3、重铬酸钾—硫酸试剂检查普通有机化合物。
5g 重铬酸钾溶于 l00ml40%硫酸中。
喷该试剂后,150℃加热至斑点浮现(不同化合物呈不同颜色)。
4、磷钼酸试剂检查还原性成份。
5%磷钼酸乙醇溶液。
喷洒后,120℃加热至呈蓝色斑点。
5、磷钨酸试剂检查还原性成份20%磷钨酸乙醇溶液。
喷洒后,120℃烘烤,还原性物质呈蓝色斑点。
6、硝酸银—氢氧化铵试剂检查还原性成份。
溶液 I:0.1mol/L 硝酸银溶液。
溶液Ⅱ: 10%氢氧化铵溶液。
临用前溶液 I 和Ⅱ以1∶5 混合。
喷洒后105℃加热 5~l0min,至深黑色斑点浮现。
7、中性高锰酸钾试剂检查易还原性成份。
0.05%高锰酸钾溶液。
喷洒后粉红色背景上显黄色斑点。
8、碱性高锰酸钾试剂检查还原性成份。
溶液 I:1%高锰酸钾溶液。
溶液Ⅱ: 5%碳酸钠溶液。
溶液 I 和Ⅱ等量混合使用,喷洒后,粉红背景上显黄色斑点。
9、四唑蓝试剂检查还原性成份。
溶液 I:0.5%四唑蓝甲醇溶液。
溶液Ⅱ: 25%氢氧化钠溶液。
临用前两液等量混合。
喷洒后,微热或者室温放置显紫色斑点。
10、荧光素—溴试剂检查不饱和化合物。
溶液 I:0.1g 荧光素溶于 l00ml 乙醇中。
溶液Ⅱ: 5g 溴溶于 l00ml四氯化碳中。
先喷洒溶液 I,然后将薄层板放入盛有溶液Ⅱ的缸内,黄色斑点浮现后,于紫外光灯下检视,红色底板上显黄色荧光斑点。
常用鉴定试剂的配制和应用一、通用试剂1、碘试剂检查一般有机化合物。
(1)碘蒸气预先将盛有碘结晶的小杯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使容器空间被碘蒸气饱和,将薄层置于容器内数分钟即显棕色斑点。
有时,于容器中加放一小杯水,增加容器内的湿度,可提高显色的灵敏度。
(2)0.5%碘的氯仿溶液喷洒试剂,置空气中待过量的碘挥发后,喷1%淀粉溶液,斑点由棕色转为蓝色。
2、硫酸试剂检查一般有机化合物。
5%硫酸乙醇溶液作为色谱显色剂用。
喷洒后,置空气中干燥15min,100℃烤至斑点呈色(不同化合物呈不同颜色)。
3、重铬酸钾—硫酸试剂检查一般有机化合物。
5g重铬酸钾溶于l00ml40%硫酸中。
喷该试剂后,150℃加热至斑点出现(不同化合物呈不同颜色)。
4、磷钼酸试剂检查还原性成分。
5%磷钼酸乙醇溶液。
喷洒后,120℃加热至呈蓝色斑点。
5、磷钨酸试剂检查还原性成分20%磷钨酸乙醇溶液。
喷洒后,120℃烘烤,还原性物质呈蓝色斑点。
6、硝酸银—氢氧化铵试剂检查还原性成分。
溶液I:0.1mol/L硝酸银溶液。
溶液Ⅱ:10%氢氧化铵溶液。
临用前溶液I和Ⅱ以1︰5混合。
喷洒后105℃加热5~l0min,至深黑色斑点出现。
7、中性高锰酸钾试剂检查易还原性成分。
0.05%高锰酸钾溶液。
喷洒后粉红色背景上显黄色斑点。
8、碱性高锰酸钾试剂检查还原性成分。
溶液I:1%高锰酸钾溶液。
溶液Ⅱ:5%碳酸钠溶液。
溶液I和Ⅱ等量混合使用,喷洒后,粉红背景上显黄色斑点。
9、四唑蓝试剂检查还原性成分。
溶液I:0.5%四唑蓝甲醇溶液。
溶液Ⅱ:25%氢氧化钠溶液。
临用前两液等量混合。
喷洒后,微热或室温放置显紫色斑点。
10、荧光素—溴试剂检查不饱和化合物。
溶液I:0.1g荧光素溶于l00ml乙醇中。
溶液Ⅱ:5g溴溶于l00ml四氯化碳中。
先喷洒溶液I,然后将薄层板放入盛有溶液Ⅱ的缸内,黄色斑点出现后,于紫外光灯下检视,红色底板上显黄色荧光斑点。
11.荧光显色试剂检查一般有机化合物。
常用鉴定试剂的配制和应用2010-06-08 12:55:40 阅读2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一)通用试剂1.碘试剂检查一般有机化合物。
(1)碘蒸气预先将盛有碘结晶的小杯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使容器空间被碘蒸气饱和,将薄层置于容器内数分钟即显棕色斑点。
有时,于容器中加放一小杯水,增加容器内的湿度,可提高显色的灵敏度。
(2)0.5%碘的氯仿溶液喷洒试剂,置空气中待过量的碘挥发后,喷1%淀粉溶液,斑点由棕色转为蓝色。
2.硫酸试剂检查一般有机化合物。
5%硫酸乙醇溶液作为色谱显色剂用。
喷洒后,置空气中干燥15min,100℃烤至斑点呈色(不同化合物呈不同颜色)。
3.重铬酸钾-硫酸试剂检查一般有机化合物。
5 g重铬酸钾溶于100 ml 40%硫酸中。
喷该试剂后,150℃加热至斑点出现(不同化合物呈不同颜色)。
4.磷钼酸试剂检查还原性成分。
5%磷钼酸乙醇溶液。
喷洒后,120℃加热至呈蓝色斑点。
5.磷钨酸试剂检查还原性成分。
20%磷钨酸乙醇溶液。
喷洒后,120℃加热,还原性物质呈蓝色斑点。
6.中性高锰酸钾试剂检查易还原性成分。
0.05%高锰酸钾溶液。
喷洒后粉红色背景上显黄色斑点。
7.碱性高锰酸钾试剂检查还原性成分。
溶液i: 1%高锰酸钾溶液。
溶液ii:5%碳酸钠溶液。
溶液i和ii等量混合使用,喷洒后,粉红背景上显黄色斑点。
(二)苷类鉴定试剂1.糖鉴定试剂(1)α-萘酚-硫酸试剂检查还原糖。
溶液i:10%α-萘酚乙醇溶液。
溶液ii:硫酸。
(2)斐林试剂检查还原糖。
溶液i:6.93 g结晶硫酸铜溶于100 ml水中。
溶液ii:34.6 g酒石酸钾钠、10 g氢氧化钠溶于100 ml水中。
用时将配制的溶液1、ii等量混合液,在沸水浴中加热数分钟,产生砖红色沉淀为阳性反应。
(3)茴香醛-硫酸试剂检查糖类化合物。
硫酸1 ml加到含茴香醛0.5 ml的乙酸溶液50 ml,中,需临用前配制。
喷洒于薄层板上,105℃加热至显示色斑,不同糖显不同颜色。
4.Kesting - Craven 反应(与活性次甲基的反应)当苯醌及茶醌类化合物的醌环上有未被取代位置时,在碱性条件下与含活性次甲基试剂,如乙酰乙酸酯、丙二酸酯反应,呈蓝绿色或蓝紫色。
蒽醌类不发生该反应。
5.与金属离子的反应蒽醌类化合物如具有 a 一酚羟基或邻二酚羟基,则可与Pb2+、Mg2+等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
与Pb2+形成的络合物在一定 PH 条件性能沉淀析出。
与 Mg ?+形成的络合物具有一定的颜色。
橙黄~橙色﹣.母核上有1个a-0H或1个 B-OH ,或2 个﹣OH 但不在同环时;蓝﹣蓝紫色﹣--1个 a -0H,有第2个0H(邻位)橙红一红色﹣-1个 a -0H,有第2个OH (间位)紫红一紫色﹣--1个 a -0H,有第2个OH (对位)。
6.对亚硝基一二甲苯胺反应 C 9,C10 未取代的羟基蒽酮类化合物,尤其是1,8一二羟基衍生物,其羰基对位的亚甲基上的氢很活泼,可与0.1%对亚硝基﹣二甲苯胺吡啶溶液缩合而产生各种颜色。
缩合物的颜色随分子结构不同而呈紫色绿色、蓝色及灰色等不同颜色,而1,8一二羟基衍生物均呈绿色。
此反应可用作蒽酮类化合物的定性检查,通常用在PC 上进行,以吡啶一水一苯(1:3:1)的水层为展开剂,以对亚硝基二甲苯胺的乙醇液作显色剂,在滤纸上发生颜色变化。
如大黄酚蒽酮﹣9在滤纸上开始呈蓝色立即变绿,芦荟大黄素蒽酮﹣9在滤纸上开始呈绿色很快变蓝。
本反应作为蒽酮类化合物的定性鉴别反应,不受蒽醌类、黄酮类、香豆素类、糖类及酚化合物的干扰。
第四节醌类化合物的检识一、理化检识1.苯醌,萘醌化合物--- FeigI 反应,无色亚甲蓝反应, Keisting---Craven 反应2.羟基蒽醌---Borntrager 反应3.酚羟基或邻二酚羟基蒽醌类化合物---与Pb2+,Mg2+等金属离子反应。
4.蒽酮类化合物---对硝基二甲苯胺反应二、色谱检识(一)薄层色谱吸附剂多采用硅胶、聚酰胶,展开剂多采用混合溶剂如苯一甲醇(9:1)、庚烷﹣苯一三氯甲烷(1:1:1)等。
醌类化合物鉴定试剂
(1)Borntrager 试剂
检查羟基蒽醌衍生物。
2%氢氧化钠或2%碳酸钠溶液(或甲醇溶液)。
取lml样品的乙醇溶液,加Iml试剂,呈红色为阳性反应。
在薄层色谱上喷洒试剂,显橙黄或红色斑点。
黄酮类化合物遇碱也能反应生成黄、橙、红色等。
(2)菲格尔(Feigl)试剂
检查醌类衍生物。
溶液I : 25 %碳酸钠溶液。
溶液n: 4 %甲醛的苯溶液。
溶液川:5%邻二硝基苯的苯溶液,
取1滴样品的苯溶液,加入上述3种试液各1滴,混匀,置水浴上加热I〜4min,呈显著的紫色为阳性反应。
(3 )硼氢化钠一二甲基甲酰胺试剂
检查蒽醌及其衍生物。
20g硼氢化钠溶于100ml二甲基甲酰胺中。
作色谱显色剂用。
喷洒试剂后,于紫外光灯下观察,显强的黄、绿或蓝色荧光为阳性反应。
(4 )硼酸试剂
检查羟基蒽醌类化合物。
1 %硼酸溶液。
作色谱显色剂用,喷洒后,置紫外光灯下观察,呈黄、橙、红色荧光为阳性反应。
(5)对亚硝基二甲基苯胺试剂
检查蒽酮类衍生物。
0.1 %对亚硝基二甲基苯胺的吡啶溶液。
取1m1样品的乙醇溶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用吡
啶溶解,再滴试剂数滴,显紫色或绿色为阳性反应。
(6 )活性次甲基试剂
检查苯醌及萘醌类衍生物。
lg活性次甲基试剂(例如丙二酸酯、乙酰乙酸酯等)溶于30ml氨与乙醇的等体积混合溶液中。
取5ml 样品的乙醇溶液,加入3ml试剂,显蓝、紫或红色为阳性反应,萘醌分子中具羟基,可使反应减慢或不起反应。
5.内酯、香豆素类鉴定试剂
(1 )开环—闭环试剂
检查内酯环。
溶液1: 1 %氢氧化钠溶液。
溶液n:2%盐酸溶液。
取lml样品的乙醇溶液,加2ml溶液I,
置沸水浴上加热3〜4min,溶液比未加热时澄清。
再加溶液n酸化(pH2),放置,溶液又变
为混浊。
酚性化合物和有机酸有干扰,但可用下法予以区别,取样品乙醇溶液数毫升,置水浴上蒸干溶剂,用乙酸乙酯溶解后置分液漏斗内,用5%氢氧化钠溶液萃取酚性及有机酸成
分,乙酸乙酯溶液用水洗至中性后按上法检测。
□
(2 )异羟肟酸铁试剂
检查内酯环。
溶液1: 7%盐酸羟胺甲醇溶液(新鲜配制)。
溶液n:1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
溶液川: 1 % 三氯化铁甲醇溶液。
取1m1样品的甲醇溶液,加入溶液I、n各5滴,置沸水浴上加热3min〜
4min,冷却后,用稀盐酸调至pH3〜4,再加入溶液川1滴〜2滴,显橙红或紫红色为阳性反应。
作色谱显色用,将溶液I ,n等量混合,喷洒后空气中干燥10min,再喷溶于1 %盐
酸中的三氯化铁溶液,显橙红或紫红色斑点。
光下观察,多数羟基香豆素有强的荧光。
(3)稀氢氧化钠溶液将检样点于滤纸片或薄层上,试样边缘点上碱液,晾干,置紫外灯
配合酚类鉴定试剂的检查,以确定游离酚羟基的存在及取代位置。
6,强心甙鉴定试剂
(1)碱性3,5—二硝基苯甲酸(Kedde)试剂
检查强心甙的、一不饱和内酯环。
2% 3 , 5 —二硝基苯甲酸甲醇溶液与5%氢氧化钾溶液,用前按1 : I混合。
取1m1样品的
甲醇溶液,加入3〜4滴试剂,显紫红色为阳性反应,几分钟后褪色。
也适用于薄层色谱。
(2)碱性苦味酸(Baljet)试剂
检查强心甙的、一不饱和内酯环。
9ml 1 %苦味酸乙醇溶液与1ml I0 %氢氧化钠溶液用前配制混合。
用1m1样品的乙醇溶液,
加入1滴试剂,放置15min左右,显橙红色或红色为阳性反应。
(3)碱性亚硝酰铁氰化钠(Legal)试剂」
检查不饱和内酯、甲基酮或活性亚甲基(常用于强心甙)。
溶液1: 0.5 %亚硝酰铁氰化钠乙醇溶液。
溶液H:10 %氢氧化钠溶液。
取1 m1样品的甲醇
溶液,置水浴上蒸干,冷却后加Iml吡啶溶解残渣,加入4〜5滴溶液I和1〜2滴溶液H,
溶液显红色并逐渐消失为阳性反应。
用于薄层色谱检查,将1g亚硝酰铁氰化钠溶于10 %氢
氧化钠一乙醇(1 : 1 )的溶液中,喷洒后,显红色或紫色斑点。
检查甾体、甾体皂苷、三萜类及强心苷。
取0.1〜0.2mg样品,置于白瓷反应板上,加入0.3ml醋酐,使样品溶解,沿边缘滴入硫酸, 出现红-紫-蓝-绿色,最后褪色为甾体皂甙,三萜皂甙只能呈黄-红-紫等。
(6 )三氯醋酸一氯胺T试剂
检查洋地黄毒甙元衍生物和2, 6-去氧糖苷。
25 %三氯醋酸乙醇(氯仿)溶液4ml与3 %氯胺T溶液1ml混匀。
喷洒后,100 C加热数分钟,于紫外光灯下观察。
洋地黄毒甙元的苷类显黄色荧光,羟基洋地黄毒苷元的甙类显亮蓝
色荧光,异羟基洋地黄毒苷元的苷类呈灰蓝色荧光。
洋地黄毒糖的苷( 2 , 6-去氧糖苷)
在可见光下呈暗蓝色。
强心苷的鉴定应由苷元(甾体母核和不饱和五元内酯)和2—去氧糖两部分共同证实。
7、甾体、三萜及其苷的鉴定试剂
(1)三氯化锑试剂
检查甾体、萜类、皂苷。
25g三氯化锑溶于75ml氯仿中。
喷后100 C加热5min ,不同的皂苷元在可见光或紫外光灯下显不同颜色。
(2)三氯醋酸试剂
检查皂甙。
3.3g三氯醋酸溶于10ml氯仿,再加入1〜2滴30%过氧化氢溶液。
将样品的氯仿溶液滴在滤纸上,加试剂I滴,加热至60C,生成红色—紫色为甾体皂甙;加热到100 C始见显色为
三萜皂甙o
(3)硫酸:甲醇(1 : 1)试剂喷后加热,不同皂苷元可显红褐色、紫色、黄色或黑色。
所显颜色与温度无关。
(4)氯磺酸:乙酸(1 : 1)试剂喷后130 C加热5min,各种皂苷元可显天蓝色、紫色、粉红色、淡棕色等,在紫外光灯下也显不同的荧光。
(5)香草醛-硫酸试剂
检查高级醇类、酚类、甾体、萜类、芳香油。
1g香草醛溶于100ml硫酸中,或0.5g香草醛溶于100ml硫酸—乙醇(4 : 1)中。
喷洒后,室温、120 C加热观察,显示红、蓝、紫等各种颜色斑点。
&氰苷鉴定试剂
(1)苦味酸试纸取适当大小的滤纸,浸入苦味酸饱和溶液中,浸透后取出,晾干。
再浸
入10 %碳酸钠溶液内,迅速取出,晾干即得。
取样品粉末0.5g置试管中,加水混合均匀,
加入稀硫酸数滴。
在试管口夹放一条苦味酸试纸(试纸不能接触到药液) ,塞紧。
将试管在
沸水浴中加热数分钟,试纸变成红色,表明含氰苷。
(2)普鲁士蓝试验
溶液1: 10 %硫酸亚铁溶液(用前配制)。
溶液H:5 %三氯化铁溶液。
取样品粉末0.5g置试管中,加水湿润,立即用经10 %氢氧化钾溶液湿润的滤纸将试管口包紧,于热水浴上加
热10min后,在滤纸上加溶液I、稀盐酸和溶液n各1滴,滤纸显蓝色为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