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击实试验和
- 格式:ppt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79
土的击实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类型土壤的击实试验,探究土壤的击实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土壤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本实验选取了黏土、砂土和壤土作为试验材料,以代表不同类型的土壤。
2. 实验方法,首先,将每种土壤样品放入击实试验仪中,然后施加标准冲击数进行击实试验。
在试验过程中,记录每次冲击后土壤的压实度,并绘制击实曲线。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击实试验,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土壤类型的击实特性存在明显差异。
黏土的击实性能最好,其次是壤土,砂土的击实性能最差。
2. 土壤的击实性能受含水率和颗粒组成的影响较大。
含水率较高时,土壤的击实性能较好;而颗粒组成较为均匀的土壤,其击实性能也较好。
3. 土壤的击实性能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在路基、堤坝等工程中,需要根据土壤的击实特性进行合理设计,以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实验结论。
本实验通过对不同类型土壤的击实试验,得出了土壤的击实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这对于土壤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土壤的击实性能,合理设计工程结构,以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土壤的击实特性对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工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土壤的击实性能,合理选择土壤材料,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工程设计,以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
六、参考文献。
1. 《土壤力学基础》。
2. 《土木工程材料学》。
七、致谢。
特别感谢实验室的老师和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的帮助和支持,没有他们的辛勤付出,本次实验也无法顺利完成。
土的标准击实试验报告
试验名称:土的标准击实试验
试验目的:通过标准击实试验,确定土壤的击实度和工程性质,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试验方法:
1. 准备试样:从待测土壤中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将其空气干燥,经过标准筛网筛过后,选取粒径小于20mm的颗粒作为
试样。
2. 打击试验:将试样放置在标准击实试验仪器的试模内,依次进行多次均匀的打击。
3. 记录数据:在每一次打击后,测量试模内试样的强度和沉降程度,记录下实际击实次数和击实度数据。
试验结果:
1. 强度试验结果:根据击实试验的记载数据,计算出每一次打击试样后的强度值。
通常以试样的最大打击次数和最大强度为观察指标。
2. 沉降程度试验结果:记录试样在每一次打击后的沉降程度数据,通常以沉降深度和沉降比为观察指标。
试验结论:
通过标准击实试验得出的结果,可以分析土壤的击实性和工程性质。
根据试验数据,确定土壤的击实度并进行分类,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和试验数据,评估土壤的工程性质,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决策依据。
注意事项:
1. 试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仪器的正常运行和试样的选取,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单次试验的数据和结果不能完全代表土壤的全部特性,需多次试验并综合分析。
3. 涉及到土壤工程性质的决策,需结合实际工程情况和其他相关试验数据进行综合判断。
击实试验
分为轻型击实试验和重型击实试验2种方法,
轻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小于5mm的粘性土,其单位体积击实功能为592.2KJ/m3;
重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小于20mm的土,其单位体积击实功能为2684.9kJ/m3。
土的击实实验和回填土实验不一样的
对于回填土工程,为了达到土方回填最大的密实程度要做击实试验,测定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
回填土达不到原来自然土的压实程度,设计对回填土承载有个要求,就是回填压实程度,一般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为了测定土样回填时的最佳状态,含水率多少,最大干密度等值,然后在分层回填时还要再做试验,看看回填的效果。
试验的目的是用标准的击实方法,测定土的密度与含水率的关系,从而确定土的最大密度与最优含水率。
回填土的压实度试验应该分层检测,填一层就作一层,不合格继续碾压。
压实度试验是必作的项目。
细粒土可以现场用环刀法检测,粗粒土可以用灌水法或灌砂法进行检测。
与试验室作出的最大干密度相比就可以求出压实系数了。
回填土检测需做的实验及要求
击实试验:对于回填土密实度的压实系数(压实系数:回填土实测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之比。
本工程设计值为:gt;0.94必须在土回填之前,作击实试验加以确定;另外,异地回填土还需作放射性含量检测)。
土方工程应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确定最小干密度控制值。
由试验单位出具《土工击实试验报告》。
按规范要求绘制回填土平面示意图,分段、分层(步)做《回填土试验报告》。
取样原则:
基坑每50~100m2应不小于1个检测点。
基槽每10~20m应不小于1个检测点。
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有一个检验点。
①根据击实试验,控制灰土、素土、级配砂石干密度在最大干密度与最小干密度之间,并使含水率在最佳含水率左右。
②分段、分层每30㎝为一步。
③确定取点数样并绘制平面取样点布置图。
④现场用环刀取样并送至试验室试验。
⑤根据试验室回填报告再相应调整干密度,分点分步层层夯实。
第五章击实试验第一节击实试验的基本原理一、基本概念1. 土的压实性工程中,用于填筑路堤等的填料均处于松散的三相状态,在以机械方法施加击实功能的条件下,可以压实增加密度,使其具有足够的强度、较小的压缩性和很小的透水性。
土的这种通过碾压施以一定压实功能,密度增加的特性称为土的压实性。
在用粘性土作为填筑材料时,常用干密度表示填土的密实性。
d2. 击实试验为了获得最理想的压实效果,需要充分了解土的压实特性,其中,影响压实特性的主要因素是含水率和施加的压实功能。
为此,在工程实践中常常在模拟现场施工条件(包括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下,找出压实密度与填土含水率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压实填土的最佳密度(既最大干密度)和相应的最优含水率。
击实试验就是为了这种目而利用标准化的击实仪具,得到土的最大干密度与击实方法(包括土的含水率和击实功能等)的关系,据以在现场控制施工质量,保证在一定的施工条件下压实填土达到设计的密实度标准。
所以击实试验是填土工程如路堤、土坝、机场跑道及房屋填土地基设计施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试验项目。
工程经验表明,欲将填土压实,必须使其含水率降低在饱和状态以下,即要求土体处于三相介质的非饱和状态。
土在瞬时冲击荷载重复作用下,颗粒重新排列,其固相密度增加,气相体积减少;当锤击力作用于土样时,首先产生压缩变形,当锤击力消失后,土又出现了回弹现象。
因此,土的击实过程,即不是固结过程,也不同于一般压缩过程而是一个土颗粒和粒组在不排水条件下的重新组构过程。
用击实试验模拟现场土的压实,这是一种半经验方法。
由于土的现场填筑辗压和室内击实试验具有不同的工作条件,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根据工程实践经验求得的,因此很多国家以及一个国家的不同部门就可能有其自用的击实试验方法及仪器。
图5.1击实仪国内常用的击实试验仪器如图5.1,主 1—击实筒;2—护筒;要包括击实筒和击锤两部分,仪器型号和试 3—导筒;4—击锥;5—底板 验方法不同,其尺寸参数各异。
土的击实试验步骤及内容土壤,咱们的脚下的“家园”,可别小看它!它可是咱们建筑、道路等各种工程的基础。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土的击实试验”,听起来高大上,其实简单得很!这试验就是为了测试土壤的密实度,看看它的“硬实力”到底有多强。
嘿,让我们一步一步来,确保你也能掌握这个“小知识”。
1. 准备工作1.1 设备与材料首先,咱得准备好工具和材料。
你想想,要做饭得有锅碗瓢盆,对吧?同样的道理,进行击实试验,咱们得有几样法宝。
主要的有击实器、量筒、土样、秤、铲子,还有一个可以容纳土的模具。
总之,准备工作就像打仗之前的排兵布阵,不可马虎。
1.2 土样的获取接下来,就是获取土样。
这可是个关键环节,别让“土”这位大爷太挑剔。
你得找一个代表性强的地方,最好是施工现场的土,挖一小块儿下来。
记得呀,得挖够深,别让表面“光鲜亮丽”的土样欺骗了你。
深一层,见真章!2. 实验步骤2.1 称量与准备现在,准备开始我们的实验了。
首先,把土样称量,准确到克,别马虎,万一这点儿误差让你最后的结果大打折扣,那可就哭都来不及!然后,把土样放进模具里,用铲子摊平,确保没有空隙,像抹蛋糕一样细致。
2.2 击实过程接下来的步骤就有趣了,拿起击实器,像挥舞大刀一样,按照规定的高度落下。
每一击,都是一次精准的“打击”,目标就是让土壤变得更紧实。
一般来说,土样分三层,每层得击打25次,记得得均匀、用力啊!这过程像是在调动你的力量和耐心,慢工出细活嘛。
2.3 测量高度一旦完成了击实,别急,咱还得量量土的高度。
使用量筒,记录下模具的高度变化。
然后,算算土的密度,这可是最后结果的关键,记住,公式一定要对哦!一般的公式是:土的密度等于土的质量除以体积。
算出来的数字,得跟你心里想的一样才能放心。
3. 结果分析3.1 数据解读好了,结果出来了,你准备好接受“真相”了吗?其实,这时候你得根据密度的高低来判断土的性能。
密度高,土壤紧实,说明它能承受的重量也大,适合用来打基础;反之,密度低就得小心了,可能要考虑加固措施。
土工试验有关规范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土试验方法标准、公路土工试验方法标准、建筑地基土、建筑地基基础规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1. 土分类:素土(粘土)、灰土(3:7、2:8)、砂夹石沙土。
2. 击实试验:轻型击实(粘土粒径小于5mm )、重型击实(粒径不大于20mm的土式沙土,最大粒径不超过40mm )。
轻型击实:分三层,每层25击,试筒φ100mm,锤重2.5kg ,落距300mm ; 重型击实:分5层,每层56击,试筒φ152mm,锤重4.5kg ,落距450mm (可分三层,每层94击);灌砂法:标准砂密度:1.47-1.61g/cm 3,粒径0.25-0.50mm 。
轻型击实筒重:2154,筒体积:100×125=98125mm 2重型击实筒重:4925,筒体积:152×170=3083228.8 mm 2含水率: w 0=(m 0m d-1) ×100 =(干土质量湿土质量-1)×100 取样数量15-30g 干土质量=盒+干土质量-盒 湿土质量=盒+湿土质量-盒m w =m 01+0.01w 0×0.01(w 1-w 0) 湿土质量=(1+0.01w )ρw标准砂密度:1.47-1.61g/cm 3 粒径:0.25-0.50mm击实计算湿密度: ρ0=m 0v =湿土质量体积湿土质量=(环刀+土)-环刀干密度: ρd =ρ01+0.01w 0=湿密度1+0.01w 0灌砂法: ρ0=m p m s /ρsρd =m p 1+0.01w 1 /m s ρs----------------------------------------------------------------------------------------------------------------------ρ0-------试样密度(湿密度)mp-------试坑内取出的试样质量ms-------注入试坑内的标准砂ρs-------标准砂密度。
轻型击实试验和重型击实试验方法轻型击实试验和重型击实试验,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是建筑工地上那个“测土”的项目?不过别看名字这么“专业”,其实就是为了测量土壤的密实度,也就是看看土壤到底有多结实,能不能承受建筑物的重量。
你看,土壤就像是建筑物的“地基”,如果地基不稳,建筑物不就成了“纸上建筑”吗?说不定一刮风它就塌了!而这两个试验,正是为了确保这些土壤能稳稳当当地支撑起上面的负荷。
所以啊,土壤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你我他能不能安安稳稳地住在房子里。
先说说这个“轻型击实试验”,其实也不是什么深奥的学问。
说白了,就是通过一个装置(也就是所谓的“轻型击实器”)对土壤进行一番“击打”,让土壤在这个过程中“被压实”。
这个过程中的“轻型”可不是说土壤就轻飘飘的,而是指压实设备的重量,轻型击实器一般就只有几公斤,像一个手提箱那么重。
你看,那时候的土壤表面好像一块松松的海绵,刚被“砸”一击,立马就紧致起来。
每次击打,都会让土壤压得更紧,逐步提高它的密度。
通常这些试验用于检查一些普通的、没有太多负荷的地基,比如住宅、广场之类的地方。
咱们可以把这当作是个“保姆级”的测试,就是看土壤能不能给轻一些的建筑提供一个可靠的支持。
然后就是这个“重型击实试验”。
你要是觉得这名字有点霸气,那就没错!这回的击打力度就不一样了。
重型击实试验是专门为那些负荷重的地方准备的,比如大型商场、大楼、高速公路等地方的地基。
比起轻型的,重型击实器可是有着更沉甸甸的重量,通常得有几十公斤,简直像是在土壤上撒下了一个“重磅炸弹”。
每一击下去,土壤的表面都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简直是强力的压榨。
就是想让土壤在强大的压力下更加结实,能够承受住更多的重量。
因为你知道,建筑工地上可不能马虎,尤其是那些高楼大厦,万一出了问题,不仅是楼塌了,连带的安全事故也是不可估量的。
这两个试验的最大区别,简直就像是打游戏时的“低难度”和“高难度”模式。
轻型击实试验适合一般的情况,而重型击实试验,显然是为那些挑战极限的土壤设计的。
土料击实试验目的和意义一、土料击实试验的目的土料击实试验啊,听起来就很专业,但其实它的目的可有趣了呢。
这就像是给土料来一场“选拔大赛”。
一方面,我们想知道土料到底能被压实到什么程度呀。
就好比我们在做蛋糕的时候,想知道面粉最多能被压实到什么密度,这样蛋糕才会又好看又好吃。
对于土料也是一样的道理,知道了它能被压实的极限,在工程里就可以更好地控制土料的压实质量啦。
比如说盖房子的时候,地基下面的土要是压得不实,房子就可能会不稳,就像我们站在软塌塌的泥巴上会陷进去一样。
还有哦,这个试验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土料的最优含水量。
土料可不是越干或者越湿就越好压实的。
就像我们揉面,水太多了面就稀得不成样子,水太少了又干巴巴的揉不动。
土料也是这样,有一个特定的含水量的时候,它是最容易被压实的。
这个最优含水量的确定,对于工程施工来说简直太重要啦。
如果不知道这个最优含水量,在施工的时候可能就会浪费很多时间和材料,还达不到好的压实效果呢。
二、土料击实试验的意义土料击实试验的意义可真是超级大呢。
在土木工程领域,这几乎是一个基础又关键的试验。
首先,它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大坝的土料没有压实好,水的压力可能就会让大坝出现裂缝,甚至垮掉。
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啦。
通过击实试验确定土料的压实特性,就可以保证大坝这样的大型工程稳稳当当的。
另外,这个试验对于节约成本也很有意义哦。
如果不知道土料的压实特性,施工的时候可能就会盲目地使用更多的土料或者压实设备。
但是有了击实试验的结果,就可以精准地计算出土料的用量和压实的工作量,这样就能避免浪费啦。
比如说在修公路的时候,如果土基的压实做得好,就可以减少后期路面的维修次数,这可都是实实在在的省钱啊。
而且呢,土料击实试验还对环境保护有意义。
当我们准确地控制土料的压实,就可以减少因为土料松散而产生的扬尘和水土流失等问题。
这就像是给土地穿上了一件合适的“衣服”,让它既结实又不会把自己的“衣服”弄破到处都是灰尘或者泥土。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击实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击实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学习如何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4. 分析不同击实遍数和含水量对土的密实度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击实实验是土力学中常用的试验方法之一,主要用于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通过在不同含水量下对土样进行击实,可以了解土的密实度和含水量之间的关系,为土的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击实仪、天平、筛子、容器、洒水器、量筒等。
2. 实验材料:土样、水。
四、实验步骤1. 土样的采集与处理:采集土样,去除杂质,筛分至规定粒径。
2. 准备实验装置:将击实仪安装在支架上,调整好高度。
3. 调制土样:根据试验要求,将土样与水充分拌和,使含水量达到预定值。
4. 称重:将调制好的土样装入击实筒中,称重。
5. 击实:将击实筒放置在击实仪上,进行击实,直至达到预定击实遍数。
6. 称重:击实完成后,再次称重,计算击实后土样的重量。
7. 重复步骤3-6,改变含水量,进行多次实验。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 记录实验数据:记录不同含水量下的击实后土样重量。
2. 计算最大干密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找出最大干密度对应的含水量。
3. 计算最佳含水量:根据最大干密度对应的含水量,确定最佳含水量。
4. 分析实验结果:分析不同击实遍数和含水量对土的密实度的影响。
六、实验结果1. 最大干密度:根据实验数据,土样的最大干密度为1.85g/cm³。
2. 最佳含水量:根据实验数据,土样的最佳含水量为18%。
七、实验讨论1.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击实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了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击实遍数和含水量对土的密实度有显著影响。
击实遍数越多,土的密实度越高;含水量越接近最佳含水量,土的密实度越高。
3.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击实仪的安装、土样的制备和击实操作等环节,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